㈠ 于成龙在什么地方任职。
广西罗城——三千亩稻田一案。乃至到湖北黄州——剿匪。直到福建福州——通海案。又到那个什么鬼直隶——旱灾峥粮一事以及铲除马上好汉土匪这一事。从七品官直升二品官。其实,当官不会只在一个地儿当的,你当的好就会让你去别的地方。从罗城到什么鬼直隶。就是这样,只能帮你到这儿了。
㈡ 历史上的于成龙大人是什么级别有什么依据
1644年清军入关后,阿济格、吴三桂、多铎等率军乘胜追击农民军,不久多铎又攻占南京,灭掉了弘光政权,占领江南。至顺治七年(1650年),除了云南、福建等地尚有反清势力外,全国基本统一。面对广袤的国土,仅仅依靠满人去治理显然是不可能的。当时清初官员的来源主要有四类:满人、随满人入关的汉人官员、前明留任官员和前明取得功名的科举人士。被康熙帝称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从前明的贡生一步步成长为从一品的封疆大吏――两江总督。
此时六十二岁的于成龙已年老体弱,多次想告老还乡却得不到朝廷的准许。此后于成龙又任直隶巡抚、两江总督。
康熙二十三年(1684)四月,六十七岁的于成龙积劳成疾,在两江总督任上离世。
于成龙离世前的职位是两江总督,总督的官阶一般为正二品,但康熙二十年的时候,康熙帝在任命于成龙为两江总督时,加兵部尚书衔,这样于成龙的两江总督就升格为从一品。
于成龙为官二十余载,从正七品知县至从一品总督,勤政爱民,清廉一生。他为官不带家眷,四十四岁孤身外出为官,直到六十四岁因为葬母才回家一次,与家人分别二十载始得相见,二年之后便累死任上。于成龙一生克己奉公,两袖清风,天下廉吏第一,名至实归。
㈢ 怎么评价于成龙
《于成龙》评价,历史正剧王者归来,习总书记一再强调谁亵渎历史,玩弄历史就会被历史所玩弄。什么是真实的历史,这个剧做到了正剧、正念、正气。不仅仅是一部好戏,还成功地回应了传承中华文化是古为今用。
(3)于成龙福州哪个区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1、于成龙演员: 成泰燊
山西永宁来堡村人,明崇祯年间“副榜贡生”,清顺治十八年45岁方岀仕为官,初任广西罗城知县,政绩赫赫,继而一路升迁,由知州、知府、按察使、布政使,一路升至直隶巡抚两江总督,三获“卓异”。
2、石玉兰演员 :王雅捷
石玉林胞妹,知书达理,父亲死后随哥哥投奔了于家。邢家良被其美貌吸引,求爷爷告奶奶要娶石玉兰为妻。然而刚嫁入邢家不久,即被负心的邢家良一纸休书休掉。
㈣ 清朝于成龙墓地在哪
于成龙墓地在山西省吕梁山下距方山县城10多公里的横泉村南,座东向西,墓地长50米,宽40米, 占地4亩,有三道石门牌坊,石狮、石人、石马、朝天猴绵延千米,气势甚为壮观。文革期间,墓地遭到破坏。于成龙骨骸被掘出,扔掉。近些年还有人盗取砖石、雕像。“现破坏相当严重,坟冢早已被推平,仅剩数只石人、石马、石狮及石刻墓碑在萋萋荒草中耸立。前几年有关廉吏于成龙的电视剧热播,地处方山的于成龙祖墓及后代墓引起文物贩子关注,墓地石人、石马、石翁仲被盗毁严重。现在于成龙墓区已经被县里保护起来,吕梁市文物局还派专人进行实地考察,准备恢复于成龙墓当年的原貌。
㈤ 历史上于成龙与章吉仁反目了吗
历史上没有。章吉仁只是电视剧《于成龙》中虚构人物。在于成龙同时期的历史上没有这个人存在。
人物介绍:
章吉仁,电视剧《于成龙》中的人物,是主角于成龙的同乡、同科、好友。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生于山西永宁州来堡村。顺治十八年(1661年),中进士,赴福建福州担任七品职务。1661-1673年担任职务不详。
康熙十二年(1673年),任福建按察使。康熙十七年(1678年),右迁福建布政使,担任福建布政使不到一年便因“通海案”之疏忽失察左迁吏部员外郎。康熙十九年(1680年)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间升迁,担任朝中某二品要员,具体时间不详。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故友于成龙逝世。后发生之事不详。
(5)于成龙福州哪个区扩展阅读:
于成龙(1617年—1684年) ,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清初名臣、循吏。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知县,在任上明确保甲制度,百姓安居乐业,全力耕作土地。1667年(清康熙六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后迁任湖广黄州府的同知和知府,历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康熙二十年(1681年)入京觐见,升任江南江西总督。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命令于成龙兼管江苏、安徽两地巡抚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被康熙帝追赠为太子太保。有《于清端政书》八卷等着作传世。
于成龙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着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被康熙帝赞誉。
㈥ 央视开年大戏《于成龙》为什么能收视率第一名
央视开年大戏《于成龙》收视率第一名,真的吗??厉害了,我的“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大人,这种关于人物的历史剧在这个玄幻,爱情剧等横飞的时代,真可谓一枝独秀,让人们的眼前一亮,有点意思,终于不再看全是套路的都市剧了,没点什么意思!!还是这种历史剧,这部电视剧,我电视上看了,视频网站上继续再看,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了,越看越有意思,越看越了解这个于成龙,了解那段历史。
㈦ 于成龙是谁
于成龙远祖于伯达、于建中、于仕贤在元顺帝至正元年(1341年),迁至石州(今吕梁市离石区)白霜里村,在这里度过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漫长岁月。于仕贤生于渊,于渊生于坦等四子。于坦,明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进士,累官至巡抚。
㈧ 历史上真实的于成龙结局是什么
于成龙真实历史是老死的。
于成龙(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 ,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清初名臣、循吏。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知县,在任上明确保甲制度,百姓安居乐业,全力耕作土地。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
后迁任湖广黄州府的同知和知府,历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康熙二十年(1681年)入京觐见,升任江南江西总督。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命令于成龙兼管江苏、安徽两地巡抚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被康熙帝追赠为太子太保,赐谥“清端”。有《于清端政书》八卷等着作传世。
(8)于成龙福州哪个区扩展阅读
在山西方山通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北武当山的路途中,有一个名叫来堡的村子。被康熙皇帝亲封为“天下第一廉吏”的于成龙就出生在这个普通的村子里。
方山县境内发现于氏文物82件,征集有关于成龙民间故事和佳话100多篇,于成龙墓地、故居、家祠等主要遗址尚保存完好。
于成龙清正廉洁的事迹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在方山和吕梁一代更是盛传。2000年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后,更是轰动全国,成为人们街头巷尾谈论的焦点。
㈨ 于成龙官居几品最大当过几品官 于成龙是汉族还是满族
于成龙最高时官居一品,他也是清朝的一大清官廉吏。于成龙当过一江苏、安徽两地巡抚的政事,是集军政于一身的地方一品大员, 于成龙是汉族人。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知县,在任上明确保甲制度,百姓安居乐业,全力耕作土地。1667年(清康熙六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后迁任湖广黄州府的同知和知府,历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康熙二十年(1681年)入京觐见,升任江南江西总督。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命令于成龙兼管江苏、安徽两地巡抚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临终,身边无一亲人。僚吏清点其遗物:床头,仅靴、带和绨袍一领:堂后,碎银三两,钱二千,粟米五六斗,盐豆豉数钵。灵柩归回故里,士民万人聚哭,家家绘像祭拜。被康熙帝追赠为太子太保。
(9)于成龙福州哪个区扩展阅读:
于成龙年过不惑出仕,任官于落后地区,并不蛮干,而是及时向上级报告民情,请求革除旧弊,招揽百姓开垦荒地,借给百姓耕牛和种子,仅一月时间便将百余人口的地区发展至上千户人家。他勇敢地扑下身子,深入村落遍访民间隐情,遇到盗贼以及其他可疑案件,就按其踪迹抓到案犯。他为百姓办实事,自然受到百姓的敬重和拥戴。
于成龙秉公执法,清正廉明,办案迅速,用词精准,一扫往日诉讼刁钻的陈弊。他还经常捐助监狱口粮和病犯医药,却明令禁止下属送礼。对地方官员不顾连年兵祸,以通海罪名屡兴大狱的通海事件,他顶住压力,力争重审,先后使千余名百姓免遭屠戮而获释,还给贫困不能归者发放路费。他以“皇天在上,人命至重,吾誓不能咸阿从事”,赢得了百姓的赞誉和同事的激赏。
于成龙对待案犯,主张慎刑,以教为主,采取“宽严并治”和“以盗治盗”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他善于从一些常人忽视的细节上发现问题症结,曾查清许多重大疑案、悬案,使错案得到平反,被百姓呼为“于青天”,民间还流传着“鬼有冤枉也来伸”的歌谣。
㈩ 历史上于成龙做过的官分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1、县令
县令相当于现在的县委书记。
顺治十八年(1661年),已44岁的于成龙,不顾亲朋的阻拦,抛妻别子,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抱负,接受清廷委任,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为县令。
2、知州
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
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龙被两广总督金光祖举荐为广西省唯一“卓异”,并升任四川合州(今重庆合川区)知州。
3、同知
同知相当于现在的副厅级官员。
在合州不到二年,合州人口骤增,田地开辟。由于招民垦荒政绩显着,1669年(清康熙八年),于成龙被擢升为湖广黄州府同知。
4、知府
知府相当于一个独立市的市长。
在黄州任同知四年,又任知府四年。由于在黄州府同知任上的突出政绩,于成龙又深为湖广巡抚张朝珍器重,再次被举“卓异”。
5、两江总督
晚清的两江总督,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局书记。
康熙十七年(1678年),于成龙升福建按察使。未逾两年,又出任为总制两江总督。
6、道员
道员相当于现在的地委书记。
康熙十八年(1679年),于成龙升湖广下江陆道道员,驻地湖北新州(今新洲县),在湖北期间,尽管地位和环境都有很大改善,但他仍保持了异于常人的艰苦生活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