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州资讯 » 福州中心城区范围什么意思
扩展阅读
东营如何去上海 2025-05-15 10:19:01
黑龙江到上海多少公里 2025-05-15 10:16:03
广州市公元前有什么好玩 2025-05-15 09:54:01

福州中心城区范围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2-05-09 02:59:10

‘壹’ 三城两翼一区两翼是指什么

城市副中心与雄安新区 。

福州大都市区狭义上范围指福州市行政辖区范围内所构建的大都市区。

广义上范围指的是福州、宁德、莆田、南平、平潭综合实验区四市一区共建的大都市区。

2021年1月28日,福建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福州都市圈发展规划》,规划范围包括福州、莆田两市全域、宁德市蕉城区、福安市、霞浦县和古田县、南平市延平区、建瓯市和建阳区以及平潭综合实验区。

福州大都市区狭义上范围是福州市以“一区两翼、双轴多极”的城市空间构成。

福州大都市区规划范围为“一区两翼、双轴多极”。一区即是福州中心主城区。两翼指南翼发展区和北翼发展区。南翼发展区即福清和平潭,北翼发展区即罗源和连江部分地区。双轴:沿海发展轴和沿江发展轴。双轴即沿海发展轴和沿江发展轴。多极即福州市其它经济增长极,包括永泰、闽清、闽侯部分地区。

福州市将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推进中心城市“东扩南进、沿江向海”拓展,构建“一区两翼、双轴多极”的城市发展空间结构,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的中心城市、生活舒适的宜居城市、环境优美的山水城市、人文和谐的文化名城。

《福建省委关于制定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福州大都市区”是海峡西岸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福州发挥“省会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的依托和基础。



‘贰’ 福州哪几个区是市区

截止2019年9月,福建省福州下辖6个市辖区,分别为:

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晋安区、马尾区、长乐区 。

福州市:

福建省辖地级市,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是福建省省会。

行政区划:

截止2019年9月,福州下辖6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6个县。

位置境域:

位于欧亚大陆东南边缘,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中东部的闽江口,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位于北纬25°15′~26°39′,东经118°08′~120°31′,西邻南平、三明,北接宁德市,南接莆田市,东濒东海,居于亚太经济圈中国东南的黄金海岸。

(2)福州中心城区范围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福建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福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9月,福建省辖9个地级市。共有12个县级市,44个县,29个市辖区。

9个地级市为:福州市、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三明市、莆田市、南平市、龙岩市、宁德市。

位置境域:

地处中国东南部、东海之滨,陆域介于北纬23°33′至28°20′、东经115°50′至120°40′之间,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省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与台湾隔海相望。

‘叁’ 福州行政区划分

截至2019年5月,福州市辖6个区、6个县和1个县级市,分别是: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晋安区、马尾区、长乐区、闽侯县、连江县、罗源县、闽清县、永泰县、平潭县、福清市。

1、台江区

位于福州市城区中部,闽江下游北岸,地理中心坐标为北纬26°05′,东经119°18′。东以光明港、晋安河与晋安区为界,西、南以闽江与仓山区为界,北以琼东河、东西河、斗池路、上浦路与鼓楼区为界。

全区陆域面积1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91平方公里,岸线全长7800多米,中部丘陵地稍高,四周低倾,尤以流沙冲积成陆的南部、东南部、西南部、西部平原地势更低。截至2019年5月,辖10个街道、52个社区。

2、长乐区

位于闽江口南岸,处于长江口与珠江口海岸线的正中,与台湾岛隔海相望。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闽江口南岸,东濒台湾海峡,西与闽侯县毗邻,又与福州市区一线对称,南与福清市相连,北与马尾区隔江相望。全区海岸线长96千米,岛屿36个,总面积658平方公里。

截至2019年5月,长乐区下辖吴航、航城、营前、漳港4个街道,首占、玉田、松下、江田、古槐、文武砂、鹤上、湖南、金峰、文岭、梅花、潭头12个镇,罗联、猴屿2个乡,共226个村、30个社区。长乐区人民政府驻吴航街道解放路27号。

3、平潭县

东临台湾海峡,西隔海坛海峡,与长乐、福清市、莆田市为邻,南近莆田市的南日岛,北望白犬列岛。平潭县由126个岛屿组成,陆地面积371.91平方公里,滩涂64.6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99.82公里。

截至2019年5月,平潭县辖7镇8乡:潭城镇、苏澳镇、流水镇、澳前镇、北厝镇、平原镇、敖东镇、白青乡、屿头乡、大练乡、芦洋乡、中楼乡、东庠乡、岚城乡、南海乡。居委会、行政村共计200个。

4、永泰县

为福建省福州市辖县,位于福建省东部,东经118度23分至119度12分,北纬25度39分至26度05分之间,东邻福州闽侯、福清,西接泉州德化、三明尤溪县,南连莆田涵江、仙游,北接福州闽清县。总面积2243.4平方公里。

截至2019年5月,全县辖樟城、城峰、清凉、葛岭、梧桐、嵩口、长庆、大洋、同安9个镇,塘前、丹云、白云、富泉、岭路、赤锡、伏口、盖洋、东洋、霞拔、盘谷、红星12个乡,255个村,12个社区。县政府驻地为樟城镇。

5、福清市

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福州南翼,地理坐标为北纬25°18′—25°52′,东经119°03′—119°42′之间。北与长乐区、闽侯县、永泰县交界,西与莆田市毗邻,东隔海坛海峡与平潭县相望,南濒兴化湾与莆田市南日岛遥对。陆域面积151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911平方公里。

截至2019年5月,福清市下辖7个街道、17个镇:玉屏街道、龙山街道、龙江街道、音西街道、宏路街道、石竹街道、阳下街道,海口镇、城头镇、南岭镇、龙田镇、江镜镇、港头镇、高山镇、沙埔镇、三山镇、东瀚镇、渔溪镇、上迳镇、新厝镇、江阴镇、东张镇、镜洋镇、一都镇。

‘肆’ 福州市规划“一核心、两新城、三组团、三轴线”各部分所承载的功能是什么

1. 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近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
2. 城市发展目标:福州市发展目标为“开放文明、和谐幸福、滨江滨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把福州建成为“经济繁荣的中心城市,生活舒适的宜居城市,环境优美的山水城市,人文和谐的文化名城”。
3. 城市规划区:福州市城市规划区包括福州市区、长乐市、连江县和闽侯县南部11个街道乡镇(白沙镇、甘蔗街道、荆溪镇、鸿尾乡、竹岐乡、上街镇、南屿镇、南通镇、祥谦镇、尚干镇、青口镇),以及永泰县葛岭镇、塘前乡,罗源县松山镇、碧里乡。规划区面积4792平方公里。
4. 市域人口规模预测:福州市域总人口:2010年711.5万人,规划2015年为800万人,2020年为890万人。:福州市域城镇人口:2010年440.8万人,规划2015年为552万人,2020年为668万人。
5. 城镇化水平预测:福州市城镇化水平:2010年为61.95%,规划2015年为69%,2020年为75%。
6. 市域空间结构:规划福州市域形成“一区两翼、双轴多极”的空间结构。一区:福州中心发展区。两翼:南翼发展区和北翼发展区。“南翼”即福清和平潭,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港口资源条件,发展港口工业及其它临海重工业,建设成为福州市乃至全省的重要产业基地。“北翼”即罗源和连江部分地区,应该依托台商投资区扩区的优势、重点发展以能源工业为主的临港工业基地。双轴即沿海发展轴和沿江发展轴。多极:福州市其它经济增长极,“多极”包括永泰县城以及福州西部山区(主要指永泰、闽清、闽侯)的中心镇,永泰县城承担一定区域内服务中心和经济增长极功能。中心镇重点承担镇域及其相邻地区服务中心和产业集聚区功能。
7. 市域产业布局:市域形成罗源湾能源原材料产业基地、马尾—长安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基地、海西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青口汽车产业基地、长乐空港动漫和IT产业基地、长乐汽配纺织产业基地、松下港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基地、福清光电等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江阴湾临港产业基地共九大产业基地。
8. 城市性质:福建省省会、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滨江滨海生态园林城市。
9. 城市职能:省会、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交通物流中心、商务商贸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文化教育中心、旅游会展中心。
10. 城市人口规模: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2015年为346万人,2020年为410万人。
11. 城市用地规模:福州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2015年为300平方公里,2020年为378平方公里。
12.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构建“一核心、两新城、三组团、三轴线”的城市空间结构。一核心:鼓楼、台江、晋安区。两新城:南台岛、马尾新城。三组团:包括荆溪组团、上街南屿南通组团、青口组团。三轴线:包括传统城市服务轴、城市东扩发展轴、城市南进发展轴。传统城市服务轴:指沿八一七路、五一五四路一直延伸至南台岛的南北向传统轴线,承担商业服务、行政办公、文化体育等综合服务功能。未来跨越闽江延伸至乌龙江沿岸。城市东扩发展轴:指承接传统城市服务轴向东部滨海延伸的区域发展轴,串联中心区、三江口片区以及长乐城区、滨海新城,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区域服务产业轴。城市南进发展轴:指承接传统城市服务轴向南部延伸的发展轴,串联中心区、上街南屿南通组团,以科技研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主的区域科技发展轴。
13. 空间管制区划:根据资源环境、工程地质和城市安全条件,结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将中心城区范围内的用地划定为禁建区、限建区、已建区和适建区,并加强对四区的空间管制和建设引导。
14. 工业用地布局规划:规划中心城区内集中形成七个产业集聚区。即晋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马尾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青口汽车产业集聚区、亭江先进制造业集聚区、荆溪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上街南屿南通科技研发产业集聚区、福州西部创意创新产业集聚区。
15. 物流用地规划:规划中心城区内集中形成四个物流中心,即马尾港口物流中心、杜坞物流中心、青口物流中心、南通物流中心。
16. 住房保障与居住用地布局:居住用地按照核心区、新城(南台岛新城、马尾新城)及组团(荆溪、上街南屿南通、青口组团)、轨道沿线地区以及其他地区等四个地区进行布局,分别采取差异化的规划对策。核心区:以存量改造更新为主、增量开发建设为辅,适当疏解鼓楼、台江旧城区居住人口。对旧居住区和城中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和改造,配建适量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新城及组团:在满足产业所需的居住功能的基础上,提升生活配套水平,承担周边区域的居住需求,增加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供给。轨道沿线地区:采取高密度开发,鼓励居住与其它适宜功能混合布局。优先提供面向中低阶层的普通商品住房。其他地区:承担本地区就业岗位的居住职能,紧凑布局,集约利用土地。
17. 城市公共服务中心:市级中心,以八一七路、五一、五四路南北轴线和闽江两岸东西轴线为核心,结合老城历史风貌的保护,保持和发扬传统特色,形成与商务、旅游、休闲相结合的辐射全省的商贸服务中心。新城中心:南台岛新城中心位于南台岛南侧,利用义序机场搬迁建设契机,培育行政办公、商业商务、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职能,优化核心区与南台岛传统城市服务轴的服务能级,成为中心城区向南跨越闽江发展的重要培育中心;马尾新城中心,位于闽江沿岸,承担福州服务沿江功能。整合空间资源,优化城市环境,塑造新城形象,打造高品质的滨江商务办公、文化旅游等公共服务中心。组团中心:荆溪组团中心位于荆溪镇区,提高服务能力,优化城市环境;上街南屿南通组团中心:位于浦上大桥南、湾边大桥以北,结合大学城、科技产业集中区建设,重点建设现代商业设施,完善教育、医疗等公益性服务设施,同时吸引企业总部或区域性分支机构入驻,配套建设商业、文化、体育休闲设施,构筑乌龙江南岸核心服务地区;青口组团中心:位于青口、祥谦镇区,提高服务能力,优化城市环境。
18. 绿地系统结构:按照“两江润城、碧山环城、水链织城、青峰缀城”的规划理念,构筑“一环八楔、两带一网、十一山多园”的绿化体系,形成以点带线,以线连面,“点—线—面”结合的绿化系统。“一环八楔”:中心城区周边青山为屏障,构成福州中心城区外围的绿色生态环。八楔是从周边的绿色生态环沿金牛山、莲花山、金鸡山、鼓山、清凉山、青芝山、旗山、五虎山延伸的八条绿化廊道,形成楔状绿地,渗透入中心城区内部作为城市新城之间的绿带。“两带一网”:以闽江、乌龙江两岸滨江绿带形成贯穿中心城区的两条重要的绿化廊道。同时,结合中心城区内丰富的河网水系,形成沿白马河、晋安河、凤坂河、光明港、大樟溪等河流构建的滨水绿化网络。“十一山多园”:中心城区内的乌山、于山、屏山、高盖山、金鸡山等作为城市主要的山林公园,以西湖公园、温泉公园、金山公园等三十一个主要城市综合性公园构成城市公园绿地主体,形成山园相连。
19.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以“山城合抱、派江吻海”的大山水、大园林空间格局为依托,以“城为中心,江为纽带,山为背景”,整合利用现存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一城八镇(村)、一江一湖、百河润邑、群翠绕城”的名城空间格局。从整体上保护历史城区“一路串两厢”的用地形态和“三山鼎立、二塔对峙、样楼独秀、一线贯串、内水萦绕、襟江带湖”的城市空间格局特色。对历史文化街区3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9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闽清坂东镇、长乐潭头镇二刘村以及闽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和林浦、螺州、阳岐、南屿、青口5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村)进行保护。
20.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按照构建区域快速运输通道、强化交通枢纽衔接的思路建设沿海快速铁路、沿海铁路货运专线,改造外福铁路,预留平潭至台湾通道、沿海铁路货运线通道;规划沈海高速公路复线(福州至永泰段、罗源至连江段)、京台高速公路(闽清至闽侯段、长乐至平潭段)、福清江阴至机场高速公路、东绕城高速公路及江阴、罗源湾、松下等港区疏港高速公路,预留京台高速公路平潭至台湾通道;实施长乐机场扩建工程,启动义序机场搬迁前期工作。规划期末形成以港口为龙头、机场为门户、铁路与公路运输为骨干、内河航运为辅助的综合运输体系。中心城区强化“中心城区—东部新城—长乐”快速通道,构建“两环十射”进出城快速通道。加强跨闽江及乌龙江通道规划,期末跨江通道将达到29座(含高速),核心区跨闽江平均间距控制在900m左右。规划福泉连接线向东南跨越闽江(乌龙江),加强中心城区与长乐通道控制与预留。建设1号线、2号线、4号线三条线路,期末轨道线网总规模达到80公里以上。建立公交补贴长效机制,保障常规公交设施用地,期末居民全日出行中公共交通(含轨道)出行比例力争达到30%以上。
21. 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加强水源涵养与保护,加强对重要生态保护区的保护,强化水土流失控制,划定建设限制分区、生态功能区划、环境功能区划,加强对环境污染的防治规划,将福州市建设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2. 近期建设目标:到2015年,以“富民强市、和谐宜居”为发展目标,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力争用3~5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总量、质量和城市建设水平、管理水平居全省第一,比全省提前三年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努力建设经济实力雄厚、体制机制灵活、生活品质优越、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的省会中心城市。近期人口和用地规模:至2015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规模为346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300平方公里。
23. 远景展望目标: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使福州市成为结构布局合理、生态环境良好、城市景观优美、各项城市设施完善的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有较强经济竞争力的现代化大都市。远景人口规模:至2030年,中心城区城镇人口规模为550万人。远景用地布局结构:形成“一主、三轴、多新城(组团)”的布局结构。 “一主”是城市核心区,即闽江北岸地区。“三轴”是指福州城市发展的三条主要的发展轴线,分别是城市传统服务轴、城市“东进”发展轴和城市“南拓”发展轴。“多新城(组团)”包括马尾新城、南台岛新城、长乐城区、滨海新城以及中心城区的荆溪、上街南屿南通、青口等其他组团。各新城组团之间由河流、山体以及绿廊自然隔离。

‘伍’ 福州大都市区的福州大都市区简介

福州大都市区狭义上范围是福州市以“一区两翼、双轴多极”的城市空间构成。
福州大都市区规划范围为“一区两翼、双轴多极”。一区即是福州中心主城区。两翼指南翼发展区和北翼发展区。南翼发展区即福清和平潭,北翼发展区即罗源和连江部分地区。双轴:沿海发展轴和沿江发展轴。双轴即沿海发展轴和沿江发展轴。多极即福州市其它经济增长极,包括永泰、闽清、闽侯部分地区。
福州市将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推进中心城市“东扩南进、沿江向海”拓展,构建“一区两翼、双轴多极”的城市发展空间结构,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的中心城市、生活舒适的宜居城市、环境优美的山水城市、人文和谐的文化名城。
《福建省委关于制定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福州大都市区”是海峡西岸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福州发挥“省会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的依托和基础。 福州大都市区框架初步形成,福莆宁同城化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加快实施:城市轨道交通、绕城高速、沈海复线、长乐至平潭高速、福州机场扩建、福州港一体化、福州至平潭铁路等一批大都市区及同城化交通重点工程加速推进;福州中心城区至周边县(市)、平潭及莆田、宁德便捷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二、部分领域社会公共服务实现一体化:居民健康信息系统、社会保障卡、养老服务公共信息平台等基本建成并发挥作用;同级医疗机构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劳动就业信息区域共享。三、资源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有序推进:金融同城化迈出实质步伐;区域人力资源网络初步形成;基本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协同开发利用机制。四、产业发展融合互动性增强:初步建立制造业发展分工协作机制;物流、旅游、会展、软件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以及文化产业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一)福州市牵头会同莆田市、宁德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建立行政磋商机制,建立福莆宁同城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邀请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省直有关部门参加,定期研究同城化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大都市区建设和同城化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推动同城化重大项目的实施;超出权限范围,联席会议难以协调的重大事项可专题报请省政府研究协调解决。联席会议下设协调办公室,负责处理具体事务。
(二)福州市牵头会同莆田市、宁德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联合组织编制福州大都市区及福莆宁同城化发展总体规划和重要专项规划,争取6月底前完成总体规划编制,9月底前完成重要专项规划编制。福莆宁三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联合成立若干专项工作小组,负责落实规划编制、具体实施方案制定等工作,推进联席会议议定事项的落实。
(三)福莆宁三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要按照构建福州大都市区,推进福莆宁同城化发展的总体工作部署,分别细化工作计划,明确阶段目标和责任分工,确定具体项目,逐一分解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定期跟踪重大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及时研究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同城化工作顺利推进并取得实质性成效。
(四)福莆宁三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要尽快研究启动一批同城化重大项目。对关联性强、条件成熟的项目,特别是交通、通信、公共服务等领域涉及共同发展的重大工程,要率先启动,加快推进,能开工的抓紧开工,正在做前期工作的要抓紧落实建设条件,力争早日开工,保证在短期内形成同城化的强劲态势。结合实施“五大战役”、推进“三化”并举、“三群”联动和“三维”项目对接,推进落实一批助推同城化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民生项目、高端项目。以“先交界后纵深”为原则,抓好福州与莆田、宁德交界地区的规划整合研究,重点推进环兴化湾南北岸、三都澳与罗源湾等关联区域的协调发展。
(五)深化福州大都市区内县(市)区对口协作机制。围绕产业联动、资源共享、乡镇结对、扶贫开发、环境共保等方面,充分发挥较发达县(市)区在资金、产业、人才、市场、信息等方面优势,以对口帮扶协作形式,通过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协作联动,促进协作结对县加快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缩小县(市)区之间发展差距,加速县(市)区融合步伐,加快构建福州大都市区。
(六)省直有关部门要主动参与,指导和协调解决构建福州大都市区,推进福莆宁同城化发展过程涉及本部门职能的问题,帮助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沟通,争取国家在项目建设、资金安排等方面给予支持。借助平潭开放开发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实验区优惠政策效应辐射到福清江阴、长乐松下以及兴化湾等周边地区,延伸区域,拓展涵盖面。
2011年10月13日,福州市第十次党代会上,福州市委书记杨岳提出,今后五年要逐步推进“福莆宁同城化”,杨岳说,福州要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龙头引领作用,带动莆田、宁德等周边地区发展;要形成“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用共管”的同城化发展新格局;要突出交通先行,做好道路、港口、航道、码头等规划建设、管理对接,加快福州对外通道建设,尽快实现三市之间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先行先试、探索合作,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造福三市人民群众;同时要建立同城化工作联络机制,强化三市“一盘棋”思想,以实际行动促进福莆宁共同发展、连片繁荣。
在2011年10日至11日,福州市主要领导带领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主动走访对接莆田、宁德两市,共商推进福莆宁连片发展、构建福州大都市区大计。
在福州与宁德、福州与莆田两场座谈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岳指出,推进大都市区建设势在必行。 推动福莆宁连片发展、构建大都市区,是省委、省政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的重要决策,既是我们共同肩负的使命责任,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大势,还是福莆宁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民心所向,而且经过多年的协作交流,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现实基础。
杨岳强调,推进大都市区建设贵在共赢。三市要把握协作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基本方向,在协作理念、协作要求、协作目标上共同商议、谋划、推进,努力构建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的同城化建设格局,实现携手并进、共赢发展。推进大都市区建设旨在一体。三市要把大都市区建设的关键点放在“同城”上,落脚点放在“一体”上,坚持规划共绘、交通共联、产业共兴、市场共构、社会共享,促进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推进大都市区建设重在实效。要致力先行先试,善于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立足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实践;要突出项目带动,通过扎实有效的项目运作,促进互利共赢;要坚持循序渐进,从容易做、易见效以及老百姓最关注、最急需的问题做起,有序推进大都市区建设步伐;要注重机制创新,加强沟通协作,建立健全推动大都市区建设的长效机制。
莆田市委书记杨根生表示,将把推进福州大都市区建设作为莆田今后发展的一个重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福州、宁德一道,为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应有贡献。要坚持同城化发展方向,逐步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形成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发展共同体;要加快同城化发展步伐,从条件最成熟、发展最需要、群众最盼望的方面做起,先易后难、层层推进;要策划同城化发展项目,共同对接一批有利于同城化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要建立同城化推进机制,为加快推进福州大都市区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宁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荣凯表示,加快福莆宁连片发展,实现三地共同发展,是构建福州大都市区的必然要求,也是宁德“借梯登高”、更好实施环三战略、推进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宁德将主动作为、积极参与,进一步增强共识、科学规划,成立专门机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按照互利共赢、大胆创新、循序渐进和与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相结合的原则,着力实现三市发展成本最小化、综合效益最大化、百姓生活便利化,不断提升三方的综合竞争力,共同推进三市同城化发展。
座谈会上,福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杨益民介绍了推进福州大都市区建设的总体工作思路;莆田市市长梁建勇、宁德市市长廖小军分别介绍了莆田、宁德推进福州大都市区建设相关情况。
经过商谈,三市在共同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合作共赢、基本公共服务合作、资源要素统一市场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工作达成广泛共识,一致表示将在进一步协调、研究的基础上择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陆’ 福州五城区是哪几个有没有包括福清

截至2020年8月,福州下辖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长乐6个城区,不包括福清,福清是县级市。具体介绍以下几个区:

1、鼓楼区

鼓楼区位于福州市城区西北部,地处东经119°、北纬25°,面积35.7平方公里。福州市鼓楼区北以外福铁路、东以晋安河与晋安区为界;南面以琼河、东西河、斗池路、上浦路为界,与台江区相邻;西面以闽江为界,与仓山区隔江相望;西北与闽侯县相邻。

2、仓山区

仓山区地处福州城区南部,辖整个南台岛,四面临江,北隔闽江分别与鼓楼、台江、晋安、马尾、隔江相望东面与马尾港隔海相距7.61海里,南临乌龙江与闽侯、长乐相连。

3、晋安区

晋安区位于福州市区北部,东与连江县相连,西以晋安河与鼓楼区为界,西北与闽侯接壤,北与罗源毗邻,东南与马尾区相邻,南隔闽江与仓山区相望。区域界于北纬25°57′16″~26°24′49″,东经119°11′7″~119°41′。面积926平方公里。

4、马尾区

马尾区(古属福州府闽县)是福建省福州市辖区,位于东经119°37′,北纬25°29′,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闽江下游北岸,距闽江口17海里,是福建省的军商要港,福州的水上门户。

5、长乐区

长乐区位于闽江口南岸,处于长江口与珠江口海岸线的正中,与台湾岛隔海相望,介于北纬25°40′~26°04′、东经119°23′~119°59′之间。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闽江口南岸,东濒台湾海峡,西与闽侯县毗邻,又与仓山区一线对称,南与福清市相连,北与马尾区隔江相望。

‘柒’ 请问福州的中心城区是哪几个

中心城区是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的金山片区

‘捌’ 福州市中心在哪个区

福州市中心在鼓楼区。

福州市鼓楼区是目前四个以“鼓楼”命名的区域之一,是福建省会福州的核心城区,自古以来就是省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35.43平方公里,下辖9街1镇和69个社区。辖区云集了80%以上的省市直部门。

福州市鼓楼区荣誉

鼓楼是国家级生态区和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荣登“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区)”候选名单。近年来,完成了465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88条传统老街巷整治,打造了20条道路保洁“示范街”“精品街”,旧城更新项目被住建部评为“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奖”。

完成了21条内河整治,建成30个串珠公园、30多公里长滨河绿道,福山郊野公园、屏山公园、黎明湖公园等建成开放,福道获“新加坡总统设计奖”“DF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

以上内容参考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政府-鼓楼概况

‘玖’ 福州市中心在哪个范围内

行政中心在鼓楼区,商业中心原来在鼓楼区东街口,做地铁后,商业中心以万宝商圈、台江万达、金山万达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