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州资讯 » 2021年1月福州落户多少人
扩展阅读
泉州厦门有什么好玩的 2025-05-10 16:38:52
泗阳到杭州的哪个汽车站 2025-05-10 16:38:51

2021年1月福州落户多少人

发布时间: 2022-05-23 20:28:29

A. 福州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后,会引起购房热吗该如何理智看待

“金九银十”在往年都是房企期盼的时候,一些楼盘去化相当不错,房企资金回款也很快。但今年福州的“金九银十”却相当冷清,其中9月份推出的16个项目,整体去化率仅37%;10月推出的5个项目去化也没达到50%;11月推出的4个项目,整体去化率也只有37%

正是由于福州市场上的楼盘成交量惨淡,部分楼盘纷纷打起了价格大战,6.5折、7.5折、8.2折的楼盘屡见不鲜。

对于想在今年迈入万亿GDP俱乐部的福州来说,楼市也需要贡献一部分力量,而落户新政的推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楼市具有刺激作用。

但是否会引起购房热,我认为大概率不会出现,因为落户政策是在2021年开始实施,很多外来人口即使落户了福州,也不一定会马上就会购房,有能力购房且有意愿落户福州的人群,应该早就办理了购房落户手续

B. 福州市人口2021总人数是多少

2021年福州市人口总人数是842万人。

根据2021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结果显示,福州市常住人口达到842万人,比2020年增加10万人。福州市2021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3%,比2020年提高0.5个百分点,排名仅次于厦门,位居全省第二。

福州市人口现状

福州汉族人口居多,汉族人口占全市人口总数的98.69%。全市有43个少数民族,约8.87万人,占1.32%,其中畲族人口4.7万人,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52.86%。超过千人的少数民族有畲族、回族、满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9个民族。城区少数民族人口9000多人,主要有畲族、满族、回族。

C. 福州人口2021总人数是多少

842万人。2月15日,福州市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说,2021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结果显示,福州市常住人口达到842万人,比2020年增加10万人。其中不含平潭的常住人口803万人。

福州市2021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3%,比2020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去年发布的福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普查标准时点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8291268人,十年共增加1175898人。“福州人口总数和过去十年增量均居全省第二位。”市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说。

人口民族:

根据2021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结果显示,福州市常住人口达到842万人,比2020年增加10万人。福州市2021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3%,比2020年提高0.5个百分点,排名仅次于厦门,位居全省第二。

福州汉族人口居多,汉族人口占全市人口总数的98.69%。全市有43个少数民族,约8.87万人,占1.32%,其中畲族人口4.7万人,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52.86%。

超过千人的少数民族有畲族、回族、满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9个民族。城区少数民族人口9000多人,主要有畲族、满族、回族。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福州

D. 642座城市零门槛落户 发改委点名支持福州、成都、西安都市圈

“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新型城镇化正在稳步推进。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下称:《任务》),文件覆盖了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有效融入城市、提升城市群和都市圈承载能力等多个方面。
《任务》指出,2021年将有序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实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并支持福州、成都、西安等都市圈编制实施发展规划。
推进新型城镇化并非一蹴而就。近年来户籍改革步伐不断加快,从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陆续取消落户限制,到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再到2020年“督促”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最终到2021年政策明确落地。
截至2019年,全国城市数量为672座,其中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达到30座。换言之,2021年642座城市将全部实现“零门槛落户”。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舸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在逐步放松落户限制的同时,要加快建设补齐公共服务,这也可以有效防止推进过程中城市公共资源出现挤兑。”
可以说,这一份“十四五”开局之年的任务清单,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发展趋势。除了政策“分步走”,今年的《任务》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提法。
《任务》指出,2021年将有序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新华社
“零门槛落户”时代到来
2021年,除超大、特大城市和部分大城市外,其余城市将全面放开落户限制。
根据2014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目前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其中,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Ⅰ型),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全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共30座。
具体而言,超大城市包括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深圳、天津6座城市,特大城市包括东莞、武汉、成都、杭州、南京、郑州、西安、济南、沈阳、青岛10座城市。大城市(Ⅰ型)包括哈尔滨、长春、大连、合肥、昆明、太原、长沙、苏州、南宁、乌鲁木齐、石家庄、厦门、宁波、福州14座城市。
需要指出的是,在户籍制度改革推进过程中仍面临着不少挑战。在杨舸看来,将户籍作为福利的思想观念亟待转变。过往上演的城市“抢人大战”就反映出部分城市将户籍作为福利的观念,只有将户籍制度与就业等政策脱钩,剥离各类隐形门槛、前置条件与附加条件,“零门槛落户”才能真正落地。
与2020年相比,今年的《任务》还尤其强调了租购同权。《任务》指出,城市落户政策要对租购房者同等对待,允许租房常住人口在公共户口落户。
杨舸认为,这一政策与“房住不炒”的关联颇深。目前,之所以部分地区仍倾向于以住房作为考察标准,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公共资源过于稀缺。例如《任务》强调,2021年要支持有条件地区将未落户常住人口纳入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范围,针对的就是相对稀缺的学前教育资源问题。
“其实,租购同权不算新提法,但执行难度实则不小。一方面,租房凭证的规范化有待加强,另一方面在实际情形下,如租客办理业务需房东配合提交房产证复印件等,房东可能存在不配合的情况。未来,在租购同权的政策执行过程中,许多细则仍有待调整和完善。”杨舸说。
真正意义上的人口“自由流动”意味着,既要尊重外来人口流入,也要尊重外来人口回流。对此,《任务》对不同层级城市的协调发展均作出安排。根据《任务》,在城市中,要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未落户常住人口。在县城里,要加快补齐县城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产业配套设施短板弱项。
“愿意留在大城市的,支持留下来。愿意回小城市发展的,也为他们托底。无论人在哪里,都可以实现安居乐业。”杨舸说。
今年都市圈新点名成都
都市圈发展仍是今年的重点任务。《任务》提出,支持福州、成都、西安等都市圈编制实施发展规划。
《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曾提出,支持南京、西安、福州等都市圈编制实施发展规划。对比来看,今年南京“不见了”,而新点名成都。
目前,南京都市圈规划工作已取得突破进展。近日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要求,《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已由江苏省政府、安徽省政府联合印发,即将面向社会全文公布。
就成都都市圈而言,去年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消息将众多目光聚焦于成渝地区。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长发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成都都市圈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并不冲突,而是相互配合的关系。例如,从外部看西部仍然由“西三角”重庆、成都、西安共同支撑区域发展。从内部看,仍需要核心城市以都市圈为尺度继续做大做强。
此次除了成都都市圈新被提名,西安都市圈也连续两年被点名,也可以看出近年推进西部核心城市都市圈发展的力度。
成都都市圈涉及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近年四市GDP总和占四川省近半壁江山。今年3月,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尹宏表示,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就是成都都市圈建设。2月《成都都市圈规划协同工作机制》正式出台,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已在路上。
西安都市圈也在稳步推进,此前围绕西安曾提出“大西安都市圈”“西咸都市圈”等多个概念。当下“培育建设西安都市圈”已写进陕西“十四五”规划,并划定西安都市圈“一核一轴、两翼三区、多组团”发展格局。据了解,《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正在推进报国家发改委申请批复的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福州都市圈在今年继续被强调,且放在表述的第一顺位。2020年福州首次跻身万亿GDP城市行列,丁长发表示,这表明福州初步具备了发展都市圈的基础。今年1月,《福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通过福建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划定了都市圈的具体范围。
丁长发告诉记者,近两年对于福州都市圈的大力推动,需要结合粤闽浙沿海城市群理解。在“十四五”规划中,此前“海峡西岸城市群”的表述不再提及,取而代之的是首次提出的“粤闽浙沿海城市群”,新提法则强调了粤、闽、浙三省之间的合作与协同。
“在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两大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群之间,还缺乏一个强有力的超级城市作为支撑。”丁长发表示,福州都市圈意在不断提高福州首位度。
此前,福建拥有三座强市,包括省会福州、经济规模最大的泉州、高新产业发展相对优势的厦门,共同支撑起福建作为全国GDP第七大省的地位,目前福州都市圈发展率先得到有力支持。
“福建也在全力支持福州申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是随着福州都市圈发展的下一步目标。”丁长发表示,当下福州要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立稳脚跟,“仍需在科教基础、营商环境、高新产业发展等方面下功夫、补短板。”

E. 福州市五区人口2021总人数是多少

福州市有六个区,2021年六个区总人口341万。

2021福州省区总人口是,仓山区一百一十四万人口,鼓楼区六十六万人口,晋安区九十八万人口,台江区四十四万人口,马尾区三十万人口,长乐区七十六万人口。福州城区共计六个区,总人口是三百四十一万,在全国属于人口密度较大的,大型省会城市。

福州的户别人口与性别构成

1、户别人口

全市共有家庭户2817830户,集体户246255户;家庭户人口7438133人,集体户人口85313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4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2人减少0.28人。

2、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4251512人,占51.28%;女性人口4039756人,占48.72%。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105.24,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4.16提高1.08。

F. 福州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实现落户“零门槛”

12月14日,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降低落户条件壮大人口规模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通知》指出,为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人才和劳动力资源有序流入,壮大人口规模,全面福州市落户条件。

《通知》明确,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实现落户“零门槛”。不设学历、年龄、就业创业限制,外省市人员均可申请在福州市落户,六县(市)、长乐区人员均可申请在五城区落户。全面放开近亲属投靠条件,实现投靠“零门槛”。除院校学生集体户外,凡具有福州市户籍的人员,其近亲属均可申请投靠落户。

福州也提供落户地址多样化选择,在六县(市)、长乐区和仓山区三江口区域租赁私有住房的,允许落户,但房屋租赁必须经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登记备案。

《通知》降低了集体户设立条件。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单位从业人数满5人的可申请设立单位集体户;各人才公寓可申请设立集体户;商住楼可以楼座为单位申请设立集体户。

此外,《通知》指出,自本措施颁布之日起,新落户适龄儿童按照现有招生政策安排入学,如所在县(市)区学位不足,由本县(市)区统筹直至全市统筹安排入学。据悉,具体措施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G. 福州是政府网宣布将全面放开落户限制,放开落户对会给当地带来哪些影响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降低落户条件壮大人口规模若干措施》,提出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实现落户“零门槛”,全面放开近亲属投靠条件,实现投靠“零门槛”,提供落户地址多样化选择,降低集体户设立条件,新政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笔者认为,这是一个综合考量了主客观条件之后,深思熟虑的政策,该政策的出台会给福州市带来一系列的红利。

1、吸引优秀的应届毕业生落户,在抢人才方面领先一步。

福州市早先就已经出台《关于进一步吸引人才和高校毕业生来榕落户的五条措施》,放宽高校毕业生落户年龄限制,简化高校毕业生及引进人才落户申请材料,并出台每年安排2000套保障房等措施,积极吸引高校毕业生来榕就业创业的政策。在人才引进方面早早加入了抢人计划,毕竟有了人才,才有需求,才有一切。

福州市就已加入抢人大战,出台《关于进一步吸引人才和高校毕业生来榕落户的五条措施》,放宽高校毕业生落户年龄限制,简化高校毕业生及引进人才落户申请材料。

H. 福建人口2021总人数口是多少

截止到2021年,福建人口3973万人。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福建省常住人口为36894216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4714835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179381人,增长6.28%,年平均增长率为0.61%。

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97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64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5%,比上年末提高0.7个百分点。

自然资源

陆地海岸线3752公里、全国第二,可建万吨级泊位深水自然岸线501公里、全国领先,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全国第二,水力资源蕴藏量华东地区首位。

森林覆盖率66.8%,连续42年居全国第一。“双世遗”武夷山和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福建土楼景色怡人,三坊七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毛茶产量、茶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均居全国第一,大红袍、铁观音、白茶等名扬中外。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福建省、福建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

I. 福州的本地人口有多少福州的外来人口又有多少

福州的本地人口有多少:

2015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含平潭综合实验区,下同)为749万人。

我市以去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1%人口抽样调查。这次调查全市最终样本量为7.8万人,占总人口的1.1%。

调查结果显示,平潭综合实验区常住人口为43万人,福州市(不含平潭)常住人口为706万人,占全省的18.4%。其中,福清市常住人口最多,有128.5万人,其次是晋安区84.2万人,仓山区有80.2万人,排在第3位。

常住人口超过40万人的还有鼓楼区(71.9万人)、长乐市(71.4万人)、闽侯县(70.1万人)、连江县(58万人)、台江区47万人。常住人口最少的是罗源县,只有20.9万人。闽清县(23.7万人)、马尾区(25万人)和永泰县(25.1万人)。

从性别构成来看,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78万人,占50.5%;女性人口为371万人,占49.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04.2下降为101.9,男多女少的格局有所缓解。

15-64岁人口占近8成。从年龄构成来看,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18万人,占15.8%;15~64岁人口为559万人,占74.6%;65岁及以上人口为72万人,占9.6%。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3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2.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 1.4个百分点。

少数民族有11万人。在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738万人,占98.5%;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万人,占1.5%。

近7口居住在城镇。另外,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506万人,占67.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34万人,占32.4%。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65万人,乡村人口减少37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5.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