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福州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其实要看看 打算怎么玩跟谁玩?
平常玩法要看时间安排:
福州南后街,就在东街口一带,现在重新政治,做的有点复古,就是短了点,不过周边的旧建筑,三坊七巷,如果你喜欢看 老房子,拍点黑白照蛮去,
福州鼓山 位于福州东片区,如果你从市区坐公车,到山下也的要大半个小时,爬到正常的燎望台快的也要半个小时! (爬山游玩效果就不说了,都差不多,山上有庙) 随便得去掉几个小时
十八重溪 在闽侯,最好有私家车要不然坐车也类,
旗山森林公园,没私家车不方便,也在闽侯,冲山脚下到山上坐车都要去掉半个小时,如果晕车 的人就别去了,因为路是饶山上去的,全程螺旋
西湖公园 左海公园, 环境不错,里面虽然比 不上外地一些大型的娱乐场所,但在福州也还蛮去,夏天可以在西湖里面享受海底世界或是 冰雪活动
晚上时间去:江滨或 以上两公园走走,气氛还是可以的,爱热闹的,想烂漫的都可以!
福州森林公园, 地处福州五四北 环境还不错,附近也有动物园,烧烤到是可以去,不过我觉的好像 这个森林公园不那大,到里面 看看鲤鱼也是不错
福州的乌塔\白塔,有时间再看吧 虽然 属于福州的一种文化 不过我没发时间去
福州膳溪:东片区,可以去那边蛮漂流,虽然没有武夷山的好玩,但也还可以
福州卧龙谷 :想攀岩 划草 真人CS 可以去
如果只是简单的逛街介绍几条 福州热闹:
福州的东街口,福州津泰路,南后街,福州仓山学生界(白天旧街,晚上新街旧 街都很热闹,
福州台江步行街,福州中亭街,福州宝龙城市广场
② 福州最出名的是什么山
鼓山
鼓山位于福州市东郊、闽江北岸,离市中心区约8公里,是福州市最着名的风景区。鼓山并不算高,最高峰海拔925米,但是山上胜迹众多,林壑幽美,引人入胜。
文物价值很高的摩崖题刻鼓山的一大特点是摩崖题刻比比皆是,其中不少是历代名人的题刻,有着很高的文物价值。据统计,鼓山的摩崖题刻不下300余处,宋代的题刻就达109处,这说明早在宋代,鼓山就是文人达官赏览胜景的所在。现存题刻最早的是灵源洞东壁宋庆历六年(1046年)蔡襄等人的题名,其文曰:“邵去华、苏才翁、郭世济、蔡群谟庆历丙孟秋八日游灵源洞”共二十四字,楷字,字径40厘米。蔡君谟即蔡襄,时任福州知州。蔡襄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其余三人为苏轼、黄庭坚、米芾。在一处壁上刻有“忘归石”三个大字,笔力遒劲,字径约70厘米,也是蔡襄所书。蔡襄的这些题刻,被认为是书法艺术的珍品。南宋着名理学家朱熹也在鼓山留下了字迹。在大顶峰磐石上刻有“天风海涛”四个在大字,即为朱熹所书。朱熹还写了一字径达四米的“寿”字刻在喝水岩石壁上,是福建座崖石刻中少见的大字。鼓山刻石,上起北宋,下迄清代以至当代,前后延续近千年,内容丰富,字体隶、行、草、楷俱全,是福建古代石刻最多最集中的地点,堪称福州碑林。它对研究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历史和发展,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以涌泉寺为中心的百余景点鼓山的景点很多,有名称的就达160多个。这些景点基本上是以涌泉寺为中心,分东西南北四路。涌泉寺在山腰,相传因寺前有一股泉水涌出地面而得名。“涌泉寺”的匾题,是康熙手书。此寺始建于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明代曾两次毁于火,明天启七年(1627年)重建,清顺治、康熙年年间又几次扩建。目前,寺基本上保持了明嘉靖年间的布局和明、清两代的建筑物。游览鼓山的人,一般是先到涌泉寺,然后再去寻幽探胜。东路有回龙阁、灵源洞、喝水岩、龙头泉、白猿峡、水云亭、听水斋、甘露松等25景。想欣赏古人题刻的,就走东路。鼓山的题,多集中的灵源洞、喝水岩一带,几无隙地。西路庵堂岩洞罗多,最着名的是达摩洞十八景(俗称十八洞)。
③ 福州市中心在哪
福州市市中心在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福州老城区经历了建国后的拆迁建设后仅存下来的一部分。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自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270座,有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
(3)福州东街口海拔多少扩展阅读
福州市最早在秦汉时期名为“冶”,而后因为城西北一座福山而更名“福州”。福州依山傍水,自然风光秀美,同时也是福建省一直以来的中心省会城市,因此从古至今汇聚了大批当地的大家族、名流。如今着名的“三坊七巷”里就曾先后走出过如严复、陈宝琛、林觉民和林长民等中国近代史上众多名人。
三坊七巷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2009年6月10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获得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荣誉称号。
④ 福州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怎么样
福州,别称榕城,简称“榕”,为福建省省会,位于闽江下游,系我国东南沿海重要都市,东濒东海,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北、西、南三面分别与宁德市、南平市、三明市、泉州市、莆田市接壤。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既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同时也是重要文化中心,自宋代起文化教育非常发达,是产生进士(4100多人)、状元(31人)和两院院士(67人)最多的中国城市之一。在近现代史上,是中国最早开放通商的五个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和工业、科技发源地之一。
福州市的常住人口为7115370人。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86514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066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59648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10326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29904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4408076人,占61.9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707294人,占38.05%。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630096人,占51.02%;女性人口为3485274人,占48.98%。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31136人,占14.49%;15-59岁人口为5224094人,占73.42%;60岁及以上人口为860140人,占12.0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84126人,占8.21%。
福州是历史名城,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首批14个沿海港口开放城市之一。
秦置闽中郡。福州历为汉闽越国都,三国建晋安郡,南朝晋平郡、闽州、丰州,隋泉州、建安郡,唐泉州、闽州、福州、长乐郡,五代闽国都长乐府,宋福州、福建路、福安府,元福建行中书省、福州路,明、
中洲岛
清福州府的治所。1913年为东路道(1914年改闽海道)驻地、福建省省会、闽侯县治。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及所属“闽海省”省会设此,为特别市,旋废。1946年正式设福州市。1949年8月17日解放,为福建省省会、省辖市。
福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7000年前,福州就同黄河、长江流域一样进入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用简单的生产工具从事原始渔猎活动,并开始饲养畜类和从事简单的农业劳动,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福州原始文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过历次考古调查和发掘,福建省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数以百计,出土了大批遗物,其中以平潭壳丘头、闽侯昙石山等遗存最为丰富,并具有代表性的意义。
考古发掘证明,距今5000~7000年前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福州地区就有氏族部落长期定居。“闽人”就是当时的土着居民。距今约4000年前,即公元前21世纪末至公元前16世纪初的夏朝时期,这里的闽族居民已和中原地区的华夏族有了联系。至周代,这里与中原的关系更加密切。它不仅向周朝进行朝贡,而且也进入了奴隶社会。战国中期(公元前334年),越王勾践六世孙无疆为楚威王击败杀死,越国开始瓦解,王族南奔,部份越人入闽,与闽族融合成为闽越族。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向福建进军。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废闽越王无诸为君长,在福建地区设闽中郡。秦末,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无诸率闽越族人先是反秦,继而佐刘邦攻项羽。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汉复封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福州成为闽越国的都城。无诸依冶山建城,人称“冶城”。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今建瓯市)侯官、东安二县设晋安郡,福州为晋安郡的郡城,第一任郡守严高改建郡城,时称“子城”。南朝、隋唐时,福州曾作为丰州、泉州、闽州的州城。唐武德六年(623),析建州闽县等地复设泉州(即今福州市)。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改设福州都督府,从此,福州就定了名。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人王审知随其兄王潮率兵南下,占领福建全境,创立闽国,定都福州。王审知安置中原移民,选用贤能,兴文重教,浚湖拓城,减税
福州市区鸟瞰
撤卡,发展海外贸易。唐天复元年(901年),王审知在子城外环建大城,设八城门、九便门、三水门,称“罗城”,全部用印有“钱纹”图案的城砖砌城。罗城内除官吏居住外,还让百姓按规定地段修建住宅,分段围以高墙,称之为坊,这便是“三坊七巷”的雏型。开平元年(907年),在大城南北增筑月城,大城夹在其中,人称“夹城”。因南门外一带地势低洼,又建城墙以防洪。是时全城略呈圆形,越王山(屏山)、九仙山(于山)、乌山均被圈入城中,福州因而别称三山。后来,王审知的儿子王延钧立国号“大闽”,避乱者渐次而来,典章人物,极一时之盛。南宋末,益王赵昰登基于福州,升福州为福安府,作为行都。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设福建行中书省于泉州,三年后迁返福州。明代,统治者轻徭薄赋,奖廉肃贪,鼓励垦荒,发展生产,福州经济恢复,纺织业、商业、航海业复苏。明洪武四年(1371年),在唐代的夹城与宋代的外城基础上砌石城以防倭,此为府城。此城沿用至辛亥革命后才陆续被拆除。明末,清兵入关,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即位,称福州为天兴府,又称“福京”,作为行都。明清时,福州为福州府府治。清代时,福州为闽浙总督(总督福建,浙江二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管理河道兼巡抚事)的驻地。鸦片战争后,福州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城市日益扩大。城内、南台和仓山连成一片,上杭、下杭、中亭、台江成为商贾云集的街市,仓山成为外国领事馆区。在近代史上,福州曾经是我国海军、造船业的发祥地,为我国培养出一代早期着名的海军将领英才。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东街口天桥及附近景观(10张)
福州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闽江下游,介于北纬25°15′--26°39′,东经118°08′--120°31′。东濒东海,与台湾省隔海相望,西邻三明市、南平市和泉州市,北接宁德市,南连莆田市。
地形 福州市区所在地属于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莲花峰。境内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全市总面积121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总面积1786平方公里。
矿产资源 福州市矿产资源丰富,叶腊石、花冈石、硅砂等非金属矿,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定地位。
森林资源 福州市林地面积779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5%,现有森林总面积947万亩,林木总蓄积量168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7.8%,绿化程度达88.6%。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
地热 福州市市区地热总储量达9800立方米,是中国三大温泉区之一。
海洋 福州市海域总面积11.0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137公里,占福建省岸线总长的三分之一。沿海多天然良港,可兴建1~20万吨深水泊位的天然良港有100多个:福清湾、罗源湾、兴化湾久负盛名,是全国少有的深水港湾。东部沿海的海坛岛面积251.4平方公里,是全省第一大岛,全国第五大岛。岛上的三十六脚湖,湖面积达2.1平方公里,是全省第一大天然淡水湖。其它较大的岛屿有江阴岛、琅歧岛、粗芦岛、川石岛、大练岛等。淡水养殖鱼类有120种,海洋鱼类500多种,陆生动物属保护和禁僭的有20多种。
气候 福州位于欧亚大陆东南边缘,东临太平洋,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福州气候资源丰富,气温适宜,温暖湿润,四季常青,雨量充沛,霜少无雪,夏长冬短,无霜期达326天。年平均日照数为1700~198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900~21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6~20℃,最冷月1~2月,平均气温达6~10℃;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为24~29℃。极端气温最高42.3℃,最低-2.5℃。年相对湿度约77%。近年来常出现热岛效应,又福州为盆地地形,夏季中午气温高达36℃以上。福州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以偏南风为主。7~9月天气炎热,是台风活动集中期,每年平均台风直接登陆市境有2次。最佳旅游季节为每年4~11月。
春季:常阴雨绵绵,气温变化较大,是一年中阴雨天最多的季节。有春雨期(3~4月)和梅雨期(5月)之分,春雨期天气冷热多变,有的年份还会出现倒春寒天气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梅雨期温度显着升高,湿度大,雨水多。
夏季(6~9月):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是出现局地热雷雨天气和热带风暴、台风活动最集中的时期;
秋季(10~12月):天高云淡,日照充足,湿度减小,温度适宜;
冬季(1~2月):雨量一般较少,气候温和,极少有零下低温出现。
⑤ 福州有好玩的景点吗
其实要看看 打算怎么玩跟谁玩?
平常玩法要看时间安排:
福州南后街,就在东街口一带,现在重新政治,做的有点复古,就是短了点,不过周边的旧建筑,三坊七巷,如果你喜欢看 老房子,拍点黑白照蛮去,
福州鼓山 位于福州东片区,如果你从市区坐公车,到山下也的要大半个小时,爬到正常的燎望台快的也要半个小时! (爬山游玩效果就不说了,都差不多,山上有庙) 随便得去掉几个小时
十八重溪 在闽侯,最好有私家车要不然坐车也类,
旗山森林公园,没私家车不方便,也在闽侯,冲山脚下到山上坐车都要去掉半个小时,如果晕车 的人就别去了,因为路是饶山上去的,全程螺旋
西湖公园 左海公园, 环境不错,里面虽然比 不上外地一些大型的娱乐场所,但在福州也还蛮去,夏天可以在西湖里面享受海底世界或是 冰雪活动
晚上时间去:江滨或 以上两公园走走,气氛还是可以的,爱热闹的,想烂漫的都可以!
福州森林公园, 地处福州五四北 环境还不错,附近也有动物园,烧烤到是可以去,不过我觉的好像 这个森林公园不那大,到里面 看看鲤鱼也是不错
福州的乌塔\白塔,有时间再看吧 虽然 属于福州的一种文化 不过我没发时间去
福州膳溪:东片区,可以去那边蛮漂流,虽然没有武夷山的好玩,但也还可以
福州卧龙谷 :想攀岩 划草 真人CS 可以去
如果只是简单的逛街介绍几条 福州热闹:
福州的东街口,福州津泰路,南后街,福州仓山学生界(白天旧街,晚上新街旧 街都很热闹,
福州台江步行街,福州中亭街,福州宝龙城市广场
望采纳!
⑥ 福州五虎山海拔
他是位于福州市闽侯县尚干镇歧尾村境内,平均海拔在400多米,最高的也就500多
⑦ 急!!!悬赏分啊``福州哪里好玩 `
福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名城。唐开元十三年设福州都督府始称福州。五代梁开平二年闽王王审知扩建城池,将风景秀丽的乌山、于山、屏山圈入城内,从此福州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
推荐行程:福州半日游
线路A:
---乘豪华旅游车参观福州市容;
---游览鼓山风景区:涌泉寺、喝水岩;
---参观寿山石雕厂。
线路B:
---乘豪华旅游车参观福州市容;
---游览西湖公园;
---参观福建省博物馆;
---游览西禅古刹;
---参观福州脱胎漆器厂。
线路C:
---于山风景区;五一广场;西湖公园;软木画厂。
鼓山
鼓山耸立于城东10千米许的闽江北岸,方圆1890公顷,是驰名中外的风景名胜区。山中古松参天,怪石嶙峋,洞穴林立。在曲径灵岩、清泉幽壑、雄亭杰阁之间,常有岚烟笼罩,构成风光胜迹160多处。自宋以来,历代名士文人在全山各处镌刻的摩崖题刻计有500多段,"宇内名人铭刻之盛,未有逾此者"。鼓山的风景胜迹以涌泉寺为中心。
青云山风景区
青云山位于永泰、莆田、福清三个县市结合部,距县城10公里,景区海拔1130米。青云山着名的景点有20多处,如状元洞、通天洞、红军洞、正德洞、通天大王洞、一线天、鹰爪岩、云涛观日岩、玉女相思岩、三轿岩、神龟岩等景观。自然景观主要可分为山、岩、崖、谷、水、瀑、泉、洞、潭和动、植物两类。处处体现了山水自然美,险峻的山峰崖壁,奇特的空洞竖穴,幽深的溪谷,秀丽的水景以及各种造型地貌之形态美,翠绿的植被、艳丽的山花、湛识的溪水、斑驳的岩层等之色彩美,飞瀑流泉,鸟翔蝶舞之各种动态美,瀑落深潭之轰鸣,溪流山涧之潺潺以及幽林鸟语和寂夜虫呜之听觉美等种种自然美感都处于和谐统一之中。有"南武夷"之美称。
华林寺
被誉为国宝的华林寺,位于福州屏山南麓。它建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附近的罗汉院、越山庵等并入,华林寺规模更大了,后又增建御书阁、环峰亭、绝学楼、胜会亭诸胜。清嘉道年间(1789-1850年),重建大殿、天王殿、山门、廊庑、客堂、僧舍等。
华林寺大殿是中国南方古木构建筑的代表,其建造方法在全国唐宋木构建筑中独具一格,华林寺大殿是我国南方遗存的、屈指可数的宋代木构建筑之一。它是极其珍贵的古建筑,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有着不可替代的文物价值。
西禅寺
西禅寺名列福州五大禅林之一,为全国重点寺庙,位于西郊冶山之麓,工业路西边南侧,巍峨而壮观。古刹大门坊柱上镌刻一副楹联:"荔树四朝传宋代,钟声千古响唐音。"这是清代周莲撰写的联句,点明"西禅寺"是唐朝的古寺。
古寺距榕城中心约1.5千米,原为王霸仙人修道的场地,到了唐代咸通八年(867年)改建佛寺。海外新加坡双林寺,马来西亚槟城双庆寺,越南南普陀寺、二府庙、观音寺等寺院,都属西禅廨院,至今仍由西禅寺派僧常住管理。
涌泉寺
鼓山涌泉寺为"闽刹之冠",又是全国重点寺庙之一。寺建在海拔455米的山腰,前为香炉峰,后倚白云峰,有"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的奇特建筑格局。相传它的旧址为"华严寺"。
涌泉寺占地约1.7公顷,仍保持着明清的建筑风格。寺依山偎谷,槛廊连缀,25座大小殿堂簇拥着大雄宝殿。涌泉寺曾为中国寺院的一所重要经书出版机构,现在仍保留有明未清初及近代的各种雕板2万块。
林则徐纪念馆
福州的林则徐祠堂额称"林文忠公祠",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高大的牌楼式的大门樯,气势凌空。大门前有一对石狮拱护,栩栩如生。入大门是"仪门厅",中间石铺甬道,两侧分立8尊青石雕刻的石人、石兽,两旁的回廊里,则陈列20多面的仪仗执事牌,"紫禁城骑马"、"湖广总督"、"两广总督"、"江苏巡抚"、"陕西巡抚"等等。有楹联曰:"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鬼魅人心。"令人高山仰止,感佩万端。
"林文忠公祠"是于1982年改为"林则徐纪念馆"。临街的门墙新匾"林则徐纪念馆",又左匾"中兴宗衮",右匾"左海伟人"。
西湖公园
福州西湖公园位于市区西北部,是福州迄今为止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园林,称福建园林明珠,名列全国36个西湖前茅。现占地面积为42.51公顷,其中陆地面积12.21公顷,水面面积30.3公顷。
集福州古典园林造园风格,利用自然山水形胜,并以乡土树种配置为主,讲究诗情画意,"小中见大"。景点有仙桥柳色、紫薇厅、开化寺、宛在堂、更衣亭等。
⑧ 福州市中心在哪
福州市中心在台江路步行街,东街口、五四路、五一广场.台江码头及周边街区,市中心是指城市中商业、娱乐、购物、文化、交流、公共设施、行政机关比较集中,人群流动频繁的地区。
(8)福州东街口海拔多少扩展阅读:
市中心是指一个城市内起到中心作用的政治、经济或文化活动所在地。通常由市内最繁华的地段和街区组成,担负着城市商业中心和城市社交活动中心的职能,在城市商业服务网等级中,属最高一级。
福州城内于山、乌山、屏山“三山”鼎峙,闽江宛如绿带穿城而过。史载,五代梁开平二年闽王王审知扩建城池,将风景秀丽的于山、乌山、屏山圈入城内,形成了福州“山在城中、城在山内”的独特风貌。“三山一水”成为榕城主要标志,故福州亦称“三山”。
⑨ 福州哪些地方好玩的景点
1.三坊七巷 2.上下杭 3.东街口 4.西湖 5.动物园 其他的感觉也没啥好去的了
⑩ 闽侯县的地理环境
全县山脉多呈东北至西南走向,群山连绵,山峦重叠,气势雄伟,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和西南部。北部山地属鹫峰山东伸支脉,由闽清、古田入境,蜿蜒廷坪、大湖,然后折向西南,直抵洋里、白沙等乡镇,海拔高度大部分在800米以上。总面积2136平方公里 。
最高有大湖乡的牛姆山主峰(山东梯岭)为境内最高峰,海拔达1403.7米;大湖乡岭头村的石洋山,海拔高达1384.9米;廷坪乡后溪村的狮头蒂,海拔高达1337.7米;大湖乡马岚山海拔高1039.6米,是后井村最高峰。西南部山地属戴云山北延山麓,自德化、永泰入境,分别绵延于鸿尾、竹岐、上街、南屿、南通、尚干、祥谦、青口等地,在西南部与永泰接壤,形似一堵与永泰相隔的天然屏障。鸿尾乡境内着名的山峰大帽山海拔1237.7米。
全县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4座,海拔在800~1000米的山峰有59座,海拔在500~800米的山峰有101座,海拔在千米以下的低山有160座,其中旗山属于戴云山脉延伸,高达654米,坐落于县境的南部,位于南屿、上街两镇之间,是福建省名山之一,曾有“右旗左鼓,全闽二绝”之誉。帽山位于南通镇古城村,高达814米,山下的十八重溪,风光秀丽。 主要山脉旗山:位于闽江南岸,又名翠旗山,脉延闽侯县南屿、上街两乡镇,山势逶迤,似翠旗招展,故名。与鼓山东西对峙,有“右旗左鼓,全闽二绝”的佳誉。山势延袤数里,山峰海拔高达775米。 马岚山:位于福建省闽侯县大湖乡后井村,为全村最高峰,海拔1039.6米。马岚山景区方圆20多平方公里,山峰景秀,风光旖旎,夏无酷暑,是个天然的避暑胜地。知名的闽侯县文物保护单位六公殿就位于山顶。山上多亭庙,杜鹃花开季节更是漫山红遍,美不胜收。由于马岚山是境内较高山峰,故可一览众山小。 五虎山:又称方山,位于闽侯县尚干镇,距福州35公里,脉延永泰、福清、长乐三县市,横隔祥谦、南通两乡,是古时闽县和侯官县的天然界线。5个主峰巍然耸立,势如五虎雄踞。凭眺福州,与双门前(今八一七北路东街口附近)三狮对峙,俗称“三狮朝五虎”。由福州市东望,端方如几,故又名“方山”。 雪峰山:位于闽侯县大湖乡雪峰村,海拔800米。传说五代时闽王王审知到山上朝圣,得知“山顶暑日,犹有积雪”,便把山名为雪峰山。雪峰山与鼓山、旗山合称全闽三绝,有琼瑶第一峰之誉。南麓崇圣寺建于唐咸通十一年(870年),比涌泉寺早30多年,为福州五大禅林之一。日本的安福寺、新加坡的法华寺、马来西亚的小筑等4个禅寺,都曾是雪峰寺的廨院。寺南枯木庵树腹碑,为国内金石史上的奇迹。 石牛山:位于闽侯县大湖乡梧桐里,因山上有一巨石似牛而得名。主峰海拔1116米,面积2.5平方公里,有景点70余处。海拔在千米以下的160座低山,其中旗山属于戴云山脉延伸,高达654米,坐落于县境南部的南屿、上街两镇之间。席帽山位于南通镇古城村,高达814米,山下的十八重溪,风光秀丽,是福建省旅游胜地。 资料来源: 气温:闽侯县境内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闽侯县境内年平均气温14.8℃~19.5℃。一年中,以7~8月份为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3.6℃~29.3℃;12月至翌年2月为最冷,月平均气温在6℃~10.5℃。年平均最高气温为23.6℃,年平均最低气温为16.4℃。极端最高气温达38℃~40.6℃,极端最低气温-4℃。一年四季,大致划分为3~6月为春季,7~9月夏季,10~11月为秋季,12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一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6℃~10.5℃,2月后气温逐渐回升,上升幅度以4月为最大,达5℃左右,至7月气温上升到最高值,月平均在23.6℃~29.2℃,8月后气温逐渐下降,10~11月降温最为剧烈,平均达4.5℃,至翌年1月气温降至最低值。气温年际变化幅度小,年际较差为1℃左右,年较差11.5℃~19.5℃,日较差6.5℃~7.8℃。
降水:境内年降水量1200~2100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73.9毫米。其中上街镇土溪雨量站年均降雨量为2152.6毫米,南屿镇葛岐雨量站年均降雨量为1258.9毫米。各地降水量分布不均,北部和西南部中山地区,海拔900~1200米,形成一个多雨层,年平均降水量为1700~2000毫米;中部丘陵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500~1700毫米;闽江沿岸平原区,年平均降水量1300~1500毫米。上街、大湖为全县两个降水中心。上街极端最大年降水量曾达到2850毫米(1961年土溪站);大湖的雪峰站平均降水量为1954毫米。南屿、祥谦是本县降水量最少的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32毫米。 全县年平均雨日150天,占全年日数41.8%,晴天42天,占11.5%。一年中,降水量多集中在3~6月份,尤以5~6月为多。根据降水变化特征和成因,全年可分为4个降水季节: 降水季节降水季节 时间 降雨量 降雨特点 春雨季 2~4月 降水量约290~420毫米,占全年的22% 雨日多,雨量少,出现阴雨低温,降水强度弱 梅雨季 5~6月 降雨量在400~580毫米之间,约占全年的30%,6月份为全年降水高峰期,约210~310毫米,占全年的16%。 雨时长,范围广,雨量多,强度大,常出现大雨到暴雨,造成洪涝灾害 台风、雷雨季 7~9月 雨量分布不均,降水量在500.6毫米左右,约占全年的36% 降水年际变幅大,受台风影响,时常出现暴雨,炎热天气常出现午后雷阵雨。多雨年份易发生洪涝灾害,少雨年份易出现干旱。 少雨季 10月至翌年1月 降水量在140~330毫米,占全年12% 降水量小,晴好天气多,经常是干冷天气 资料来源: 湿度:境内年平均绝对湿度为19.7毫巴,平原地区在18~20毫巴之间,山区在16~17毫巴左右,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极端最大绝对湿度40.7毫巴(1967年7月19日),极端最低绝对湿度20毫巴(1963年1月27日)。一年中绝对湿度的季节变化趋势与气温相同,1月最小,月平均值在9.7毫巴;7月最大,月平均值31.4毫巴。日变化情况是:凌晨(4~6时)绝对湿度最小,最大值出现在13~14时。
相对湿度分布,平原地区年平均在75%~80%之间,高山地区在81%~85%之间。分布趋势与气温相反,随高度增加而增大。一年中最大的月平均值出现在阴雨连绵空气湿润的5、6月份,其值高达84%~86%,最小值出现在1月为75%。日极端最小相对湿度仅为11%(1963年1月25日)。
日照时数:境内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59小时,日平均5.1小时。一年中夏季日照时数最多,冬季最少;7月份平均日照时数达281小时,2月份仅98.7小时。境内的太阳总辐射为107.3千卡/厘米·年,闽江两岸为109.7千卡/厘米·年,北部高海拔地区为103.7千卡/厘米·年,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日照的年际变幅度较大,1963年最多,达2524.6小时;1954年最少,仅1179.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