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州资讯 » 福州竹岐海拔高度是多少米
扩展阅读
北京漂亮的景点有哪些 2024-05-04 06:02:41
天津到蓟县火车多久 2024-05-04 06:02:30
去杭州花多少钱 2024-05-04 06:00:21

福州竹岐海拔高度是多少米

发布时间: 2022-05-28 03:05:22

Ⅰ 闽江是否有经过泉州

没有经过的 经过泉州的是晋江 晋江市也正是因此得名的
以下是关于闽江的介绍

闽江上游有三支:北源建溪,中源富屯溪,南源沙溪。三大溪流蜿蜒于武夷山和戴云山两大山脉之间,最后在南平附近相会。上游水系发达,流域面积占整个闽江流域的70%,水量占整个闽江水量的75%。从流域面积和水量来看,建溪为3个源流之首,沙溪最小。闽江上游地区森林特别茂密,有”绿色金库”之称,因此含沙量与年输沙量都比中下游少得多。由于三大溪流多发源于1000米以上的武夷山,而南平海拔仅70米,故河床坡度很大,水流湍急,险滩星罗棋布,建溪就有“上下三十六滩,滩滩都是鬼门关”的说法。

中游也称剑溪,这里新构造运动强烈,地壳以上升运动为主,河流下切作用明显,故河谷主要为河曲型的峡谷。两岸峭壁挺拔,奇峰对峙。江中岩石裸露,暗礁起伏。有名的秤钧滩、剪刀滩就在这里。雨季一到,上游三大支流的来水进入峡谷区,河水猛涨;枯季来水少,水位显着下降,故年内水位差可达10~20米,使中游成为闽江水位变幅最大的河段。剑溪在樟湖坂接纳了尤溪,在水口接纳了古田溪,这两条支流的流域面积均比上游的三大溪流为小,水量也较少。

闽江下游坡降变小,江面开阔,河水流速减缓,竹岐以下又受潮水顶托作用,沉积作用显着,沙洲,边滩发育。在福州附近,闽江被横亘江心的南台岛分为南港(乌龙江)和北港(马头江)两支,南港水量较北港大,并有支流大漳溪汇入,但河道曲折而宽浅,泥沙淤积严重;北港比较平直狭深,主流线较稳定,故航行之利大于南港。两港在马尾附近汇合折向东北入海。

闽江是福建省最大的河流,发源于闽赣边界的武夷山脉,向东南流入东海。干流全长577公里,流域面积60992平方公里,约占福建全省面积的50%以上。南平以上为上游,南平至水口为中游,水口以下为下游。闽江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多年平均流量为1980立方米/秒,流域面积在中国主要河流中占第十二位,而年平均流量却占全国第七位。流域面积比闽江大11倍多的黄河,水量却只及闽江的92%。

Ⅱ 福州闽侯历史天气

福州市下辖的闽侯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闽江沿岸的低海拔地区,具有南亚热带气候特征。唐朝韩渥诗道:“四序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境内地处福建东南部,带有海洋性气候,夏长无酷暑,冬短无严寒,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9.5℃。境内年降雨量1200~2100毫米。年平均降水量为1673.9毫米。全县平均雨日150天,占全年日数的41.8%。年总辐射107.3千卡/CM2。最多109.7千卡/CM2,最少103.7千卡/CM2。年无霜期240~320天。 境内年平均气温14.8℃~19.5℃。一年中,以7~8月份为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3.6℃~29.3℃;12月至翌年2月为最冷,月平均气温在6℃~10.5℃。年平均最高气温为23.6℃,年平均最低气温为16.4℃。极端最高气温达38℃~40.6℃,极端最低气温-4℃。一年四季,大致划分为3~6月为春季,7~9月夏季,10~11月为秋季,12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一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6℃~10.5℃,2月后气温逐渐回升,上升幅度以4月为最大,达5℃左右,至7月气温上升到最高值,月平均在23.6℃~29.2℃,8月后气温逐渐下降,10~11月降温最为剧烈,平均达4.5℃,至翌年1月气温降至最低值。气温年际变化幅度小,年际较差为1℃左右,年较差11.5℃~19.5℃,日较差6.5℃~7.8℃。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夏长无酷暑,冬短无严寒。 由于垂直温差显着,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递减率-0.46℃~-0.53℃/百米。北部山区的大湖、廷坪、洋里,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6℃~17℃;中部的闽江两岸丘陵河谷的鸿尾、白沙、竹岐、荆溪,海拔在500米以下,年平均气温17℃~20℃;东南部河口平原的祥谦、青口、尚干、南通、南屿、闽江、上街、甘蔗,海拔在5~100米的平原、低丘地带,年平均气温在19.5℃~20℃。 历史上,境内出现极端最低气温为1955年1月12日气温-4℃,最高极端气温为1988年7月15日气温高达40.6℃。

Ⅲ 闽侯县有几个镇啊

截至2017年末,闽侯县下辖8个镇。

北岸的沿江乡镇有小箬乡、白沙镇、甘蔗街道、荆溪镇;南岸的沿江乡镇有鸿尾乡、竹岐乡、上街镇、南屿镇、南通镇、尚干镇、祥谦镇。

闽江流至南台岛淮安时,分为两支,俗称南港、北港。南港又统称乌龙江,绕经上街、南屿、南通三镇与大樟溪会合,再流经祥谦、尚干后出境,到马尾与北港汇合,越闽安镇流入东海。

(3)福州竹岐海拔高度是多少米扩展阅读:

地形

闽侯全境南北长89.7公里、东西宽55.75公里,土地总面积为2136平方公里(折320.33万亩)。全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闽江流域从洋里、鸿尾、白沙起,向东至尚干逐渐平坦开阔,为福州平原的一部分,海拔多在3—10米。

所以,闽侯县地貌分为五种类型:中山、低山、高丘、低丘和台地平原。中山、低山合称为山地,共有面积223.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69.9%;高丘、低丘又统称丘陵,全县丘陵总面积为37.84万亩。

Ⅳ 大樟溪的流域概况

戴云山,曾名迎雪山、佛岭。是福建省中部主要山脉。走向为北东~南西和北西~南东,由大戴云、小戴云和中尖、白鹿贡、莲花池贡、牛皮尖、大格贡(海拔均达1660米以上)等七座山峰组成,远望仅见五峰,似莲花。主峰大戴云位于北纬25°40′,东经118°11′。1985年5月16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包括九仙山,隶属德化县人民政府。保护范围位于上涌、赤水、雷峰、大铭四个乡交界处,总面积145957亩,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23。自然保护区内地势一般为海拔900米以上的中山地,山体坡度都在40°~60°之间。
德化县于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置县,地处福建省中部、泉州市北部,土地面积2232平方公里,人口31.6万,辖18个乡镇、202个村(社区)。境内山多、水足、矿富、瓷美,素有“闽中宝库”之称。德化县地处闽中屋脊戴云山区,全县地势较高、地形复杂,地貌以低中山为主,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19.5℃,年均无霜期260天左右。境内资源丰富,拥有“山多、水足、矿富、瓷美”四大优势,素有“闽中宝库”之称。山多,全县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58座,福建第二大山脉戴云山主峰横亘境内,是典型的山区县;现有林业用地272万亩,有林地257万亩;林木蓄积量1245万立方米,占泉州市的55%;森林覆盖率77.3%,位居泉州市首位。水足,年均降水量1800毫米左右,为我省多雨区之一;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福建省平均水平的2.5倍,全国平均水平的3.8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陶瓷文化发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陶瓷产品80%以上外销,销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福建省十大重点出口县(市)之一、全国最大的工艺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先后荣膺“中国陶瓷之乡”、“中国小水电之乡”、“中国瓷都·德化”、“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早熟梨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竹子之乡”等称号。1996年以来,多年被评为“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县域综合经济实力居福建省各县(市、区)第14位。201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70.18亿元,公共财政总收入14.92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01亿元。
永泰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境内群山林立,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7座。西南部的东湖尖为全县最高,海拔达1681.9米。全县约为“八山一水一分田”,没有平原,仅有城关、嵩口、葛岭、大洋、白云等山间小盆地。县城至省会福州市区62公里。永泰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为14.6~20.1摄氏度。年日照时数为1445~2193小时,年均无霜期296天。年降水量为1400~2000毫米,年均蒸发量为1570.7毫米,相对湿度为79%。境内干湿季节分明,3~9月为多雨季节,10至翌年2月为少雨季节。永泰县水系发达,大樟溪发源于德化县,横贯西东。由于径流量和落差都较大,淡水资源充裕,为发展水力发电、农业灌溉、工业用水以至人畜饮水等创造了有利条件。永泰山高林密,是福建省36个林区县之一,绿化程度达93﹪。是着名的“李果之乡”、“武术之乡”、“建筑之乡”。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4A级旅游区青云山,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姬岩,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盖山名山室,有国家水利风景区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天门山等,是全国优秀旅游县。永泰历史悠久,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建县,县名永泰。简称为永,1964年改简称为樟。永泰人民世代以农为本。曾生产出“埔埕李干”、“溪洋青梅”、“永福白菜”、“嵩口笋干”、“梧桐涂柿”、“盖洋香菇”、“姬岩茶叶”、“埕头糟菜”和“富泉羊”、“同安猪”等闻名省内外颇具地方特色的产品。特别是胭脂李、芙蓉李,饮誉全国。用李果加工成的嘉应子,早已海外知名。1980年以后,乡镇工业企业异军突起,除传统的服装缝纫、食品加工、竹木加工、铸造等行业外,发展了工艺美术、化工、机械等新的行业。特别是2000年后以马洋工业园区、城峰工业集中区和塘前工业走廊为龙头,工业企业在全县各地开花,至2008年,全县有工业企业1173家,其中产值在500万以上的规模企业有61家,全县工业年总产值为250317万元,是1950年的22.04万元的11357.4倍,是1978年1724.81万元的145倍。
闽侯县地处福建省东部、福州市西南侧,呈月牙形拱卫省城福州,东邻福州市区、长乐市、罗源县,南接福清市、永泰县,西抵闽清县,北靠古田县,是全省离省会最近的一个县。闽侯县历史悠久,五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居住于此,创造了“昙石山史前文化”,被称为“福建文明从这里开始”。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设冶县至今,历为王都、省、郡、路、州、府驻地。闽侯县风景秀丽,境内名山、名寺、名园、名居繁多,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十八重溪、全省八大旅游品牌之首的昙石山文化遗址、国家森林公园旗山及汉族地区重点寺院、“南方丛林第一”的雪峰寺等多处旅游胜地。南屿双龙、白沙汤院和荆溪光明等地是着名的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地;县内盛产柑桔、荔枝、龙眼、橄榄四大名果,是“中国橄榄之乡”。地形全县山脉多呈东北至西南走向,群山连绵,山峦重叠,气势雄伟,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和西南部。北部山地属鹫峰山东伸支脉,由闽清、古田入境,蜿蜒廷坪、大湖,然后折向西南,直抵洋里、白沙等乡镇,海拔高度大部分在800米以上。西南部山地属戴云山北延山麓,自德化、永泰入境。境内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闽江沿岸的低海拔地区,具有南亚热带气候特征。唐朝韩渥诗道:“四序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境内年降水量1200~2100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73.9毫米。已成为接受中心城市辐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依靠丰富的腹地资源,该县注重以园区建设带动工业发展,初步形成了“两区三园”的工业发展格局。青口投资区属省级汽车工业园区,是省市重点打造的汽车生产基地,以发展汽车为主,有245家企业,2010年全区实现产值260亿元。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涵盖荆溪、甘蔗、竹岐、白沙等乡镇,规划工业用地2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82家,竣工59家,2010年全区产值突破40亿元。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位于上街镇,入驻37家企业。福州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位于南屿镇,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目前已引进兆元光电、海寰生物等22项项目。

Ⅳ 闽侯县的地理环境

全县山脉多呈东北至西南走向,群山连绵,山峦重叠,气势雄伟,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和西南部。北部山地属鹫峰山东伸支脉,由闽清、古田入境,蜿蜒廷坪、大湖,然后折向西南,直抵洋里、白沙等乡镇,海拔高度大部分在800米以上。总面积2136平方公里 。
最高有大湖乡的牛姆山主峰(山东梯岭)为境内最高峰,海拔达1403.7米;大湖乡岭头村的石洋山,海拔高达1384.9米;廷坪乡后溪村的狮头蒂,海拔高达1337.7米;大湖乡马岚山海拔高1039.6米,是后井村最高峰。西南部山地属戴云山北延山麓,自德化、永泰入境,分别绵延于鸿尾、竹岐、上街、南屿、南通、尚干、祥谦、青口等地,在西南部与永泰接壤,形似一堵与永泰相隔的天然屏障。鸿尾乡境内着名的山峰大帽山海拔1237.7米。
全县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4座,海拔在800~1000米的山峰有59座,海拔在500~800米的山峰有101座,海拔在千米以下的低山有160座,其中旗山属于戴云山脉延伸,高达654米,坐落于县境的南部,位于南屿、上街两镇之间,是福建省名山之一,曾有“右旗左鼓,全闽二绝”之誉。帽山位于南通镇古城村,高达814米,山下的十八重溪,风光秀丽。 主要山脉旗山:位于闽江南岸,又名翠旗山,脉延闽侯县南屿、上街两乡镇,山势逶迤,似翠旗招展,故名。与鼓山东西对峙,有“右旗左鼓,全闽二绝”的佳誉。山势延袤数里,山峰海拔高达775米。 马岚山:位于福建省闽侯县大湖乡后井村,为全村最高峰,海拔1039.6米。马岚山景区方圆20多平方公里,山峰景秀,风光旖旎,夏无酷暑,是个天然的避暑胜地。知名的闽侯县文物保护单位六公殿就位于山顶。山上多亭庙,杜鹃花开季节更是漫山红遍,美不胜收。由于马岚山是境内较高山峰,故可一览众山小。 五虎山:又称方山,位于闽侯县尚干镇,距福州35公里,脉延永泰、福清、长乐三县市,横隔祥谦、南通两乡,是古时闽县和侯官县的天然界线。5个主峰巍然耸立,势如五虎雄踞。凭眺福州,与双门前(今八一七北路东街口附近)三狮对峙,俗称“三狮朝五虎”。由福州市东望,端方如几,故又名“方山”。 雪峰山:位于闽侯县大湖乡雪峰村,海拔800米。传说五代时闽王王审知到山上朝圣,得知“山顶暑日,犹有积雪”,便把山名为雪峰山。雪峰山与鼓山、旗山合称全闽三绝,有琼瑶第一峰之誉。南麓崇圣寺建于唐咸通十一年(870年),比涌泉寺早30多年,为福州五大禅林之一。日本的安福寺、新加坡的法华寺、马来西亚的小筑等4个禅寺,都曾是雪峰寺的廨院。寺南枯木庵树腹碑,为国内金石史上的奇迹。 石牛山:位于闽侯县大湖乡梧桐里,因山上有一巨石似牛而得名。主峰海拔1116米,面积2.5平方公里,有景点70余处。海拔在千米以下的160座低山,其中旗山属于戴云山脉延伸,高达654米,坐落于县境南部的南屿、上街两镇之间。席帽山位于南通镇古城村,高达814米,山下的十八重溪,风光秀丽,是福建省旅游胜地。 资料来源: 气温:闽侯县境内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闽侯县境内年平均气温14.8℃~19.5℃。一年中,以7~8月份为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3.6℃~29.3℃;12月至翌年2月为最冷,月平均气温在6℃~10.5℃。年平均最高气温为23.6℃,年平均最低气温为16.4℃。极端最高气温达38℃~40.6℃,极端最低气温-4℃。一年四季,大致划分为3~6月为春季,7~9月夏季,10~11月为秋季,12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一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6℃~10.5℃,2月后气温逐渐回升,上升幅度以4月为最大,达5℃左右,至7月气温上升到最高值,月平均在23.6℃~29.2℃,8月后气温逐渐下降,10~11月降温最为剧烈,平均达4.5℃,至翌年1月气温降至最低值。气温年际变化幅度小,年际较差为1℃左右,年较差11.5℃~19.5℃,日较差6.5℃~7.8℃。
降水:境内年降水量1200~2100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73.9毫米。其中上街镇土溪雨量站年均降雨量为2152.6毫米,南屿镇葛岐雨量站年均降雨量为1258.9毫米。各地降水量分布不均,北部和西南部中山地区,海拔900~1200米,形成一个多雨层,年平均降水量为1700~2000毫米;中部丘陵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500~1700毫米;闽江沿岸平原区,年平均降水量1300~1500毫米。上街、大湖为全县两个降水中心。上街极端最大年降水量曾达到2850毫米(1961年土溪站);大湖的雪峰站平均降水量为1954毫米。南屿、祥谦是本县降水量最少的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32毫米。 全县年平均雨日150天,占全年日数41.8%,晴天42天,占11.5%。一年中,降水量多集中在3~6月份,尤以5~6月为多。根据降水变化特征和成因,全年可分为4个降水季节: 降水季节降水季节 时间 降雨量 降雨特点 春雨季 2~4月 降水量约290~420毫米,占全年的22% 雨日多,雨量少,出现阴雨低温,降水强度弱 梅雨季 5~6月 降雨量在400~580毫米之间,约占全年的30%,6月份为全年降水高峰期,约210~310毫米,占全年的16%。 雨时长,范围广,雨量多,强度大,常出现大雨到暴雨,造成洪涝灾害 台风、雷雨季 7~9月 雨量分布不均,降水量在500.6毫米左右,约占全年的36% 降水年际变幅大,受台风影响,时常出现暴雨,炎热天气常出现午后雷阵雨。多雨年份易发生洪涝灾害,少雨年份易出现干旱。 少雨季 10月至翌年1月 降水量在140~330毫米,占全年12% 降水量小,晴好天气多,经常是干冷天气 资料来源: 湿度:境内年平均绝对湿度为19.7毫巴,平原地区在18~20毫巴之间,山区在16~17毫巴左右,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极端最大绝对湿度40.7毫巴(1967年7月19日),极端最低绝对湿度20毫巴(1963年1月27日)。一年中绝对湿度的季节变化趋势与气温相同,1月最小,月平均值在9.7毫巴;7月最大,月平均值31.4毫巴。日变化情况是:凌晨(4~6时)绝对湿度最小,最大值出现在13~14时。
相对湿度分布,平原地区年平均在75%~80%之间,高山地区在81%~85%之间。分布趋势与气温相反,随高度增加而增大。一年中最大的月平均值出现在阴雨连绵空气湿润的5、6月份,其值高达84%~86%,最小值出现在1月为75%。日极端最小相对湿度仅为11%(1963年1月25日)。
日照时数:境内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59小时,日平均5.1小时。一年中夏季日照时数最多,冬季最少;7月份平均日照时数达281小时,2月份仅98.7小时。境内的太阳总辐射为107.3千卡/厘米·年,闽江两岸为109.7千卡/厘米·年,北部高海拔地区为103.7千卡/厘米·年,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日照的年际变幅度较大,1963年最多,达2524.6小时;1954年最少,仅1179.4小时。

Ⅵ 江东、岭南、闽江、分别指哪里

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北部及皖南部分地区以及今江西赣东北(东部)称作江东。《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干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赤壁之战》:“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古人于地理以东为左,西为右,故江东又称江左,今江西则称江右。

岭南,是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
岭南古为百越之地,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秦末汉初,它是南越国的辖地。所谓岭南是指五岭之南,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一说揭阳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大体分布在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五省区交界处。是中国江南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是长江和珠江二大流域的分水岭。长期以来,是天然屏障,南岭山脉阻碍了岭南地区与中原的交通与经济联系,使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远不及中原地区,被北方人称为“蛮夷之地”。自唐朝宰相张九龄在大庾岭开凿了梅关古道以后,岭南地区才得到逐步地开发。
《晋书·地理志下》将秦代所立的南海、桂林、象郡称为“岭南三郡”,明确了岭南的区域范围。岭南北靠五岭,南临南海,西连云贵,东接福建,范围包括了今广东、海南、广西的大部分和越南北部,宋以后,越南北部才分离出去。五岭不单是指五个岭名,也包括穿越南岭的五条通道。
岭南又称岭外、领表,这时站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来看岭南:从中原地区看,称为岭外;从珠江三角洲看,又可称为领表。
岭南是中国一个特定的环境区域,这些地区不仅地理环境相近,而且,人民生活习惯也有很多相同之处。

闽江:
中国福建省最大河流。发源于福建、江西交界的建溪、富屯溪、沙溪三河在南平市附近汇合后称闽江。穿过沿海山脉至福州市附近分南北两支,至罗星塔复合为一,折向东北流注入东海。以富屯溪为正源,全长577公里(358哩),流域面积近61,000平方公里,约占福建全省面积的一半。流域形状呈扇形,支流与干流多直交成方格状水系。水量丰富,年径流量621亿立方公尺,水力蕴藏量632万瓩。南平以下是重要的水运通道,马尾是福州的外港。
闽江是福建省最大的河流,发源于闽赣边界的武夷山脉,向东南流入东海。干流全长577公里,流域面积60992平方公里,约占福建全省面积的50%以上。南平以上为上游,南平至水口为中游,水口以下为下游。闽江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多年平均流量为1980立方米/秒,流域面积在中国主要河流中占第十二位,而年平均流量却占全国第七位。流域面积比闽江大11倍多的黄河,水量却只及闽闽江上游有三支:北源建溪,中源富屯溪,南源沙溪。三大溪流蜿蜒于武夷山和戴云山两大山脉之间,最后在南平附近相会。上游水系发达,流域面积占整个闽江流域的70%,水量占整个闽江水量的75%。从流域面积和水量来看,建溪为3个源流之首,沙溪最小。闽江上游地区森林特别茂密,有”绿色金库”之称,因此含沙量与年输沙量都比中下游少得多。由于三大溪流多发源于1000米以上的武夷山,而南平海拔仅70米,故河床坡度很大,水流湍急,险滩星罗棋布,建溪就有“上下三十六滩,滩滩都是鬼门关”的说法。
中游也称建溪,这里新构造运动强烈,地壳以上升运动为主,河流下切作用明显,故河谷主要为河曲型的峡谷。两岸峭壁挺拔,奇峰对峙。江中岩石裸露,暗礁起伏。有名的秤钧滩、剪刀滩就在这里。雨季一到,上游三大支流的来水进入峡谷区,河水猛涨;枯季来水少,水位显着下降,故年内水位差可达10~20米,使中游成为闽江水位变幅最大的河段。剑溪在樟湖坂接纳了尤溪,在水口接纳了古田溪,这两条支流的流域面积均比上游的三大溪流为小,水量也较少。
闽江下游坡降变小,江面开阔,河水流速减缓,竹岐以下又受潮水顶托作用,沉积作用显着,沙洲,边滩发育。在福州附近,闽江被横亘江心的南台岛分为南港(乌龙江)和北港(马头江)两支,南港水量较北港大,并有支流大漳溪汇入,但河道曲折而宽浅,泥沙淤积严重;北港比较平直狭深,主流线较稳定,故航行之利大于南港。两港在马尾附近汇合折向东北入海。江的92%。

Ⅶ 福州可以种槟榔吗福建省闽侯县竹岐乡山区适合种槟榔吗

福州和福建省闽侯县竹岐乡山区适合种植槟榔,由于福州和福建闽侯县竹岐乡山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度和雨量满足槟榔的生长条件,因此适合种植槟榔。

槟榔生长习性:

槟榔属温湿热型阳性植物,喜高温、雨量充沛湿润的气候环境。常见散生于低山谷底、岭脚、坡麓和平原溪边热带季雨林次生林间,也有成片生长于富含腐殖质的沟谷,山坎、疏林内及微酸性至中性的沙质壤土荒山旷野。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8°之间,最适气温在10-36℃,最低温度不低于10℃、最高温度不高于40℃,海拔0-1000米,年降雨量1700-2000毫米的地区均能生长良好。

种植方法:

选种:一般采用海南本地种,果型以椭圆形、长卵形为佳,严禁从槟榔黄化疫苗区选种或购进种苗。选树龄20年左右的海南本地种作为留种树,且生长健壮、茎干粗壮一致、节间均匀且短、叶片8片以上且青绿、叶梢下垂、每年4蓬以上果穗、年结果多而稳定。果穗宜选择5-6月间充分成熟、结果大且多、果大小均匀的第2、3穗。

种子处理:由于槟榔种子有1个后熟期,采收后应将槟榔种子摊晒5-7天,果皮略干,使其完全成熟后再进行催芽。用编织袋将晒好的槟榔种子装入编织袋中,放在阴凉处,每天早上或晚上浇水1次,连续15-20天,待果皮松软,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接着催芽。

催芽:选择荫蔽地,作宽130厘米、高10厘米的苗床,床底铺1层河沙。将清洗好的槟榔果实果蒂向上,按3厘米行距排好,表面盖5厘米的土层,再盖上稻草等保湿物,每天浇水1次。25-30天后槟榔种子开始萌芽,此时剥开果蒂,发现白色生长点即可育苗。

育苗:用高20厘米、宽15厘米的营养袋装入3/5细塘泥或营养土(表土、火烧土、土杂肥按6:2:2混合),然后放进萌芽的槟榔种子,芽点向上,再用细塘泥或营养土将营养袋装满,后在营养袋顶端盖草。用水淋全湿为止。

Ⅷ 闽江在哪个省流经几个市

中国福建省最大河流。发源于福建、江西交界的建溪、富屯溪、沙溪三河在南平市附近汇合后称闽江。穿过沿海山脉至福州市附近分南北两支,至罗星塔复合为一,折向东北流注入东海。以富屯溪为正源,全长577公里(358哩),流域面积近61,000平方公里,约占福建全省面积的一半。流域形状呈扇形,支流与干流多直交成方格状水系。水量丰富,年径流量621亿立方公尺,水力蕴藏量632万瓩。南平以下是重要的水运通道,马尾是福州的外港。
闽江是福建省最大的河流,发源于闽赣边界的武夷山脉,向东南流入东海。干流全长577公里,流域面积60992平方公里,约占福建全省面积的50%以上。南平以上为上游,南平至水口为中游,水口以下为下游。闽江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多年平均流量为1980立方米/秒,流域面积在中国主要河流中占第十二位,而年平均流量却占全国第七位。流域面积比闽江大11倍多的黄河,水量却只及闽江的92%。
闽江上游有三支:北源建溪,中源富屯溪,南源沙溪。三大溪流蜿蜒于武夷山和戴云山两大山脉之间,最后在南平附近相会。上游水系发达,流域面积占整个闽江流域的70%,水量占整个闽江水量的75%。从流域面积和水量来看,建溪为3个源流之首,沙溪最小。闽江上游地区森林特别茂密,有”绿色金库”之称,因此含沙量与年输沙量都比中下游少得多。由于三大溪流多发源于1000米以上的武夷山,而南平海拔仅70米,故河床坡度很大,水流湍急,险滩星罗棋布,建溪就有“上下三十六滩,滩滩都是鬼门关”的说法。
中游也称建溪,这里新构造运动强烈,地壳以上升运动为主,河流下切作用明显,故河谷主要为河曲型的峡谷。两岸峭壁挺拔,奇峰对峙。江中岩石裸露,暗礁起伏。有名的秤钧滩、剪刀滩就在这里。雨季一到,上游三大支流的来水进入峡谷区,河水猛涨;枯季来水少,水位显着下降,故年内水位差可达10~20米,使中游成为闽江水位变幅最大的河段。剑溪在樟湖坂接纳了尤溪,在水口接纳了古田溪,这两条支流的流域面积均比上游的三大溪流为小,水量也较少。
闽江下游坡降变小,江面开阔,河水流速减缓,竹岐以下又受潮水顶托作用,沉积作用显着,沙洲,边滩发育。在福州附近,闽江被横亘江心的南台岛分为南港(乌龙江)和北港(马头江)两支,南港水量较北港大,并有支流大漳溪汇入,但河道曲折而宽浅,泥沙淤积严重;北港比较平直狭深,主流线较稳定,故航行之利大于南港。两港在马尾附近汇合折向东北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