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州讯息 » 广州什么租界

广州什么租界

发布时间: 2022-06-17 05:33:21

⑴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租界在什么地方

中国第一个租界在上海。

1845年,英国驻上海第一任领事进驻上海,成立了英国领事馆,其根据《南京条约》的规定,胁迫当时的政府通过了《上海租界章程规定》,把洋泾浜以北,李家庄以南约55万平方米的地方划给了英国人作为居留地。这就是各国列强在中国占有的第一个租界。

拓展资料

据统计,中国自1845年英国从《上海租界章程规定》中取得第一块租界,至1902年奥匈帝国设立天津租界,前后共有27块租界,其中有25块租借国单一的专管租界,2块公共租界。租界分布:

英国有7处:天津英租界、汉口英租界、广州英租界、九江英租界、厦门英租界、镇江英租界、上海英租界

日本 5处:天津日租界、汉口日租界、苏州日租界、杭州日租界、重庆日租界

法国4处:上海法租界、天津法租界、汉口法租界、广州法租界

德国2处:天津德租界、汉口德租界

俄罗斯3处:哈尔滨俄租界、天津俄租界、汉口俄租界

意大利1处:天津意租界

奥匈帝国 1处:天津奥租界

比利时1处:天津比租界

公共租界 2处:上海公共租界(由英美租界合并而成)、鼓浪屿公共租界(英、美、德、法、西、日、丹麦、荷兰、瑞典-挪威)

⑵ 广州法租界的介绍

广州法租界,为近代中国4个在华法租界之一(另外3个是上海法租界、天津法租界和汉口法租界)。同时也是广州的2个租界之一,与广州英租界同在沙面岛上。今位置为广州市荔湾区沙面街道。1861年开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两国占领广州,选定了邻近传统的外贸区广州十三行(当时已被烧毁)西南面,珠江白鹅潭边上的小沙洲作为租借地,人工填筑成沙面岛,其中法租界占有东部的1/4,面积66亩,地租每年每亩1500钱,指定专人转交给中国政府。东部有一桥与华界相通。

⑶ 中国第一个租界在哪里

中国的第一个租界的出现和《南京条约》的签订有关。1842年中英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一共有13款,内容很多,其中有一条就是清廷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作为通商口岸,并且准许英国商人和家属在这些城市自由居住。

根据《南京条约》的规定,英国驻上海的第一任领事巴富尔来到了上海,成立了英国领事馆,并且胁迫当时的上海道台宫慕火通过了《上海租地章程》,把洋泾浜以北,李家庄以南约55万平方米的地方划给了英国人作为居留地,这也是各国列强在中国内地占有的第一个租界。

拓展资料:

《南京条约》(Treaty of Nanking)又称《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涉及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和税款协商。

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清朝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清政府被迫于南京(时称江宁)下关江面的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亦皋华丽号)上与英国签署《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英国以武力侵略的方式迫使中国接受其侵略要求,这就使中国主权国家的独立地位遭到了破坏。英国强占香港岛,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五口通商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殖民掠夺和不等价交换的中心。

巨额赔偿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转嫁到劳动人民的身上,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艰苦。《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⑷ 广州英租界的历史

1856年以前,广州传统的外贸区位于十三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中国群众烧毁。英、法两国占领广州后,选择十三行附近的珠江中的小沙洲,人工填筑成沙面岛,并且按照出资比例,将其西部4/5划为广州英租界,面积约264亩。1861年,中英签订租约。其东部毗邻面积较小的广州法租界;北部为沙基涌,与华界分隔,其上设有一桥与华界相通。
在之后的大半个世纪里,英法两国取得了在沙面岛上的许多特权,政府相关机构与企业大量移入,主要的领事馆和政治、金融组织都建立在此,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给予附近的中国人不公平的待遇,沙面岛因此成为后来中国乃至附近国家民族解放运动人士抗议与攻击的目标。如发生在1920年代的广州市民多次反殖民,以及越南革命者范鸿泰(Pham Hong Thai)对沙面法国领事馆的炸弹袭击等等。 1942年,日本将对英国宣战后占领的沙面英租界交给亲日的汪精卫政权。1943年,法国维希政权退出法租界,交给汪精卫政权。同年,坚持抗日的重庆国民政府另行与英国订约收回英租界。二战结束后,新成立的法国戴高乐政府正式宣布将沙面法租界交还中华民国。

⑸ 广州沙面以前是哪国的租界

鸦片战争后(1861年),为英、法租界。
西部3/4划为英租界,东部1/4划为法租界
1943年,英法两国退出沙面的英、法租界

⑹ 广东在二战是哪个国家的租界

广东在二战是法国的租界。
1938年6月,日本侵占南澳岛。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侵占广州,广州沦陷;广东省府撤退到粤北(今连州市);为适应战时需要,全省 设4个行署。1940年4月,汪伪政权在广东成立伪省政府,全省改设为9个区(包括沦陷区),到1941年,复改设9个行政督察区。 1943年,日本又侵占广州湾。1945年8月18日,中法签订《交收广州湾租界地专约》。

⑺ 广州法租界的简介


广州法租界仅供法国来华做外贸生意的洋人居住,不允许华人入居。法国将沙面法租界内空余土地进行拍卖,并开始大兴土木进行市政建设,除兴建洋楼馆舍外,还设有公园、医院、教堂等公共设施。到19世纪末,已形成井然有序的独立街区,俨然一座独立于广州城之外的法国小城。
1888年,法国人在沙面法租界建筑东方汇理银行广州分行,办公大楼位于今沙面南街16号楼。
1915年 法国兴建驻广州领事馆新馆,位于沙面南街20号。是年, 法国租界当局兴建邮局,楼址位于法租界东端的转弯处,经营各种邮政业务。
1943年5月18日,法国维希政府派人与汪伪政府官员褚民谊、夏奇峰等接收委员签订了“交还广州、天津、汉口法租界的《实施细目条款》”,同意放弃在华租界。6月5日,汪精卫政权同日收回天津法租界、汉口法租界和广州法租界。汪伪南京政府派伪广东省长陈耀祖于是日“接收”沙面法租界。在沙面广场,法国维希政府驻广州领事在日本驻广州总领事石川的监督下,将沙面法租界“交还”伪广东省长。

⑻ 旧中国的哪些城市有租界

上海:英租界、法租界

广州:英租界、法租界

厦门:英租界、日租界(厦门日租界1900年1月划定,占地4万坪)

天津:英租界、天津美租界、法租界、德租界、日租界、俄租界、比租界、意租界、奥匈租界

镇江:英租界

九江:英租界

汉口:英租界、法租界、德租界、俄租界、日租界

重庆:日租界

杭州:日租界

苏州:日租界

沙市:日租界(沙市日租界1898年划定,占地180875坪)

福州:日租界(福州日租界1899年4月划定,占地17万坪)

鼓浪屿:公共租界

北京:使馆界

⑼ 近代中国到底有多少租界

据统计,中国自1845年英国从《上海租界章程规定》中取得第一块租界,至1902年奥匈帝国设立天津租界。前后共有27块租界,其中有25块租借国单一的专管租界,2块公共租界。
各国租界的分布:(1911年)
英国 7处:
天津英租界、汉口英租界、广州英租界、九江英租界、厦门英租界、镇江英租界、上海英租界
日本 5处:
天津日租界、汉口日租界、苏州日租界、杭州日租界、重庆日租界
法国4处:
上海法租界、天津法租界、汉口法租界、广州法租界
德国2处:
天津德租界、汉口德租界
俄罗斯2处:
天津俄租界、汉口俄租界
意大利1处:
天津意租界
奥匈帝国 1处:
天津奥租界
比利时1处:
天津比租界 (1931年中国收回天津比租界)
公共租界 2处:
上海公共租界(由英美租界合并而成)
鼓浪屿公共租界(英、美、德、法、西、日、丹麦、荷兰、瑞典-挪威)
天津最高峰时有9个国家设立租界(天津美租界在1902年合并入英租界)
另外还有一些外国人居留地,有时候也会被当成租界,但实际上不是,比如烟台、福州、营口等其实都只是形成了居留地,并没有真正签署租界法律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