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广州市中心在哪个区
传统意义上的市中心是原越秀区。
因为旧城市中轴线穿过那里,贯穿越秀山、纪念堂、市府一带。而原荔湾(不包括芳村)、越秀(包括东山)、海珠部分地区、天河城以西,番禺市桥一带都是广州市中心(这是广州纯正本地人的看法,当然还有很多新客家住在其他地区,那里也有可能很繁华)。
(1)真正的广州人在哪个区扩展阅读:
传说广州最早的地名为“楚庭”(或“楚亭”)。现在越秀山上的中山纪念碑下,尚有清人所建一座石牌坊,上面刻着“古之楚亭”四字。不少史籍将“楚庭”视为广州的雏型,是广州最早的称谓,距今已有2847年。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在广州地区设南海郡。 当时南海郡尉任嚣在现中山四路旧仓巷附近修建城廓,称为“任嚣城”,广州为郡治所在地。秦汉时南海郡行政管辖范围北至观坪石,东至福建的漳浦附近,西至湛江,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后赵佗续任南海郡尉。
解放前, 国民党统治时,广州定为市,仍为省会所在地。广州市行政区域范围较前各历史时期大为缩少。 南至河南全岛与芳村,东至车陂,北至白灰场,面积为248平方公里。解放后,广州曾一度划为直辖市,1954年全国行政区域调整时改为省辖市。
参考资料:广州市地域-网络
⑵ 祖籍在其他地方的广州人正宗吗
告诉你吧,基本上90%的广州人都不是写着籍贯:广州的。因为这和历史有关。民国前,广州府城原分番禺、南海二县,所以以前的很多人的籍贯都会写广东南海或者广东番禺,实际上就是指广州。直至民国时,广州才筹建市制,是省城,但省城的范围很小,当然不包括现在的番禺区、花都区、萝岗区之类的郊区。但因为广州经历了多次区域调整,因为解放后出生在番禺、花都(以前称花县)的人,反而变成了真正的广州人了。另外,我们的籍贯一般是跟随父亲的,父亲跟随我们的爷爷。而爷爷之前的那一辈,基本上都是生活在珠三角地区,如中山、南海、顺德、开平、台山、新会等等,后来出省城生活的。实际上,一般广州人户口本上的籍贯指的是祖籍。只是户口本上的籍贯是可以变更的,现在很多人都不会回去祖籍(我们是翻乡下)生活了,所以把它改成“广州”。当然,现在很多外地人(我指的是来自非粤方言区的人)都在广州生活,生下的孩子都是出生地和户口在广州的。当然也可以说是广州人。不过我希望大家都能融入广州这个大家庭,真正热爱广州
⑶ 为什么广州越秀区 天河区 荔湾区 称从化,番禺 增城 农村人不属于真正广州人不当老乡看,
还有海珠区,因为这几个老城区发展最早,当时物质生活上去了,视野也开阔了,周边还是农业为主,所以感觉高人一等咯…大概跟香港人看我们大陆这边一样,很正常。还有,我是增城的,亲戚是广州海珠区的,所以我懂😝😝😝
⑷ 广州市中心在哪个区
广州市中心在天河区 ,传统意义上的市中心是原越秀区。
天河区,隶属于广东省广州市,位于广州市东部,1985年由广州郊区分出组建,东与黄埔区相连,南与海珠区隔珠江相望,西到广州大道与越秀区相接,北与白云区相邻,行政区域总面积137.38平方公里,下辖21个街道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天河区常住人口2241826人。
天河区是广州市新城市中心区,位于城市新中轴线上,承西启东,接北转南,是广州市东进轴与南拓轴交汇点。区内交通资源聚集,拥有地铁、快速公交系统(BRT)、火车站等多层次城市交通体系。广州市标志性建筑中信广场、广州国际金融中心(西塔)、周大福金融中心(东塔)和广州大剧院、广东省博物馆等重要文化设施均在区内。
石牌至五山一带,汇集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多所高等学府。天河区是第六届全运会、第九届全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主赛场及开、闭幕式举办地,也是广州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主场所在地。
根据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天河区地区生产总值(GDP)5312.79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2.7%,总量连续14年全市第一。
⑸ 广州有哪些区
广州市有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南沙,番禺、花都、增城、从化共十一个区。下面介绍其中几个区:
越秀
越秀区,广州市市辖区,位于广东省中部,东起广州大道,与天河区接壤;南临珠江,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西至人民路,与荔湾区毗邻;北面到白云山山脚,与白云区相邻。
越秀区下辖18个街道,总户籍人口115.84万(六普),人口密度为34735人/平方公里。2005年越秀区成为广州市区域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中心城区。
荔湾
荔湾区,广州市市辖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西部,东与越秀区相连,北部、西北部与白云区水陆相通,西部与佛山市南海区接壤。
荔湾,俗称“西关”,因区内有“一湾青水绿,两岸荔枝红”美誉的“荔枝湾”而得名,素以“西关”、“荔枝湾”和“水秀花香”着称,有着“体味岭南文化到广州,不到荔湾就不算到过广州”的美誉,是广州老三区之一。明朝时,这里已是中国对外通商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清朝时曾有一百多年是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窗口,着名的外贸商端口——十三行所在地。
海珠
海珠区位于广州市中部,北部与荔湾区、越秀区、天河区隔珠江相邻,东部、西部、南部分别与黄埔区、荔湾区(含芳村)、番禺区相望,全区总面积90.40平方公里。区域的主体为海珠岛、河南岛,此外还有官洲岛和丫髻沙岛。
天河
天河区,广州市市辖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市区(老城区)东部,东到玉树尖峰岭,吉山狮山,前进深涌一带,与黄埔区相连;南到珠江,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西从广州大道、杨箕、先烈东路、永福路、沿广深铁路方向达登峰,与越秀区相接;北到筲箕窝,与白云区和黄埔区相接,总面积96.33平方千米,户籍人口69万(六普)。
(5)真正的广州人在哪个区扩展阅读:
广州,简称穗,别称羊城、花城,是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国际商贸中心、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综合性门户城市,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广州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濒临南海,邻近香港、澳门,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是粤港澳大湾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以及一带一路的枢纽城市。
广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秦朝开始,广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一直是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广州从东汉时期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是世界着名的东方港市;明清时期是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是世界上唯一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
广州市总面积7434平方公里,辖11个市辖区,人口达到2015万,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城市。广州被全球权威机构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每年在广州举办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吸引了大量客商以及大量外资企业、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广州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8700多家,总量居全国前三。广州集结了全省80%的高校、70%的科技人员,在校大学生总量居全国第一。
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住户存款总额(居民储蓄存款)、人均住户存款均居全国前三位,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省第一位。广州的人类发展指数居中国第一位。福布斯2017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居第二位;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居第三位。
⑹ 真正意义的广州人,是指哪个区
老三区,越秀荔湾海珠...其中荔湾不包括芳村....
⑺ 广州哪个地区才算是真正的西关
广州西关(Xi Guan)
荔湾,旧称“西关”,因区内有“一湾青水绿,两岸荔枝红”美誉的“荔枝湾”而得名。
现辖区面积1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多万,常住外来人口20多万。
西关地理位置
西关,是老广州人对位于荔湾区,北接西村,南濒珠江,东至人民路,西至小北江,明清时地处广州城西门外一带地方的统称。西关分为上西关和下西关,其中上西关地势较高,下西关地势较低。明末兴建起十八甫,开设有十三行。清代中、后期起,西关先后兴建了宝华街、逢源街、多宝街等居民住宅区。西关是广州的旧城,因明清时地处城西门外而得名,在明清时期这儿就是广州的商贸中心。
⑻ 广州市哪个区人口最多
白云区,隶属广东省广州市,东邻增城、萝岗,西界南海,北接花都、从化,南连黄埔、天河、越秀、荔湾等四区,区域面积795.79平方公里,景点有帽峰山、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等。1956年4月25日,正式成立广州市郊区;1987年1月,更名为广州市白云区。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后,于11月将市辖原33个区调整为28个。其中地处城郊的有三元、沙河、石牌、新洲、沥滘、芳村6个区。
1950年6月,将城西几个区的农村部分合并为西村区,城郊共设7个区。同年7月,市政府成立郊区办事处,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统管城郊7个区的日常行政事务。
1951年8月,经中央内务部同意,将城郊7个区合并为白云、西村、新洲、芳村4个区。这是广州市行政建制中首次出现白云区的名称。此时的白云区辖13个乡、2个镇。
1953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将黄埔港及原属番禺的长洲上下庄等45个自然村正式划归广州市,成立黄埔区。与此同时,撤销西村区建制。
1954年6月,撤销芳村区建制。1954年10月成立中共广州市郊区委员会,领导市郊白云、黄埔、新洲3个区的党委工作。市郊3个区的农业生产则由市政府农林处领导。
1955年1月,广州市人民政府改称广州市人民委员会(简称市人委),并将原市政府农林处改称郊区办事处,属市人委派出机关,对市郊3个区的政府行政工作及农业生产进行督导。
1956年4月25日,市人委决定将白云、黄埔、新洲3个城郊行政区合并,正式成立广州市郊区(简称郊区),同时撤销市人委郊区办事处,成立广州市郊区人民委员会。
1957年12月28日,广东省人委同意将番禺县珠江以北地区划入广州市郊区。同时划入郊区的还有增城县镇龙乡境内的28个自然村。1958年8月,郊区将全区24个乡、1个镇、158个农业社合并为萝岗、东圃、沙河、新洲、鹤洞、三元里、石井、江村、太和、人和、竹料、钟落潭等12个人民公社。
1958年11月,广东省委决定将佛山地委划归广州市委领导,同时将郊区的人和、太和、竹料、钟落潭等4个公社并入花县,一度改称广北县,并成立辖10县1市(广北、番顺、中山、三南、从化、惠阳、增龙、博罗、东莞、宝安等10个县及佛山市)的广州地委。郊区余下的三元里等8个公社划为近郊,成立中共广州市近郊党委、广州市近郊人民委员会,并改为县一级机构。
1959年3月,省撤销广州地委建制,市委撤销近郊党委和近郊人委,重新恢复原郊区建制。人和、太和、竹料、钟落潭4个公社又从花县划归郊区。
1959年4月,南海县盐步、平洲、里水等3个公社部分地区(现芳村的海北、海中、海南、秀水、龙溪及石井的横沙等乡村)也划入广州市郊区。
1960年5月,为了适应当时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展,广州市调整市区建制,撤销郊区,原郊区分设为江村、黄埔、芳村、良田4个相当于区一级的人民公社。同年7月,4个区级人民公社改为3个区(良田公社并入江村区)。经过调整之后,全市有4个中心行政区:东山、海珠、荔湾、越秀;3个市郊行政区:江村、黄埔、芳村。 1962年5月11日,市决定将芳村、江村、黄埔3个区合并,再次重新成立广州市郊区,并组成郊区区委、郊区人委。
⑼ 广州入户选在哪个区比较合适
1.天河区
天河区是广州市新城市中心区,位于城市新中轴线上,承西启东,接北转南,是广州市东进轴与南拓轴交汇点。区内交通资源聚集,拥有地铁、快速公交系统(BRT)、火车站等多层次城市交通体系。
广州市标志性建筑中信广场、广州国际金融中心(西塔)、周大福金融中心(东塔)和广州大剧院、广东省博物馆等重要文化设施均在区内,而且这个区的地铁线交错纵横,出行十分方便,因此想要过上高端生活的人,天河区是最佳的选择。
2.越秀区
越秀区是广州最古老的中心城区,自秦朝在越秀区境内设南海郡治起,西汉南越王赵陀建南越国宫署,南汉国刘龚建广营宫室。自东吴设广州起,历朝所设军事、行政中心均在越秀区域内越秀区作为广州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形成了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特色经济为带动,商贸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
中山五路一带是广州最繁华商贸中心和古城文化旅游区,有北京路、海印地区、英雄广场、一德路等一批知名商贸区,有环市东国际中央商务、东风路现代服务、流花会展等商务区。落户这里,不仅可以细细品味老广州的独特之处,而且在孩子的教育上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说踏入这里就意味着向名校迈出了一只脚。
3.白云区
白云区名称来源于境内的白云山。三元古庙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第一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三元里人民在三元古庙前誓师抗英,写下了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自发斗争并取得胜利的第一页,为广州市、广东省以及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是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作为一个工业区,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轨道交通到国际机场都有,教育上从幼儿园到高中也是各式都有,大大小小的医疗点也有很多,因此生活也是极为便利的。如果为了工作来这里,还想体验周围有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人的感觉,这里无疑是最佳选择。
4.黄埔区
要说最具国际规划意识的,要数黄埔区。黄埔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以“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南海神庙、“中国将帅摇篮”的黄埔军校及华南第一大港——广州港所在地而闻名。
黄埔区更是倾心打造了四大中心,一个是号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的知识城,一个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中心的科学城,一个是服务港澳的新贸易创新中心的黄埔港,一个是具有世界顶尖的生物医药研发中心的生物岛。
5.南沙区
南沙区地处珠江出海口和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是广州市唯一的出海通道,也是连接珠江口两岸城市群和港澳地区的重要枢纽性节点,境内有珠江三角洲西部唯一的深水码头南沙港、中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的中船龙穴造船基地和广东省首个通过国家正式验收的保税港区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广深港高速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广州地铁四号线等交通大轴线纵横贯穿。
为了吸引高学历人才,入户广州南沙区,本科生可领取2 万元、硕士研究生 4 万元、博士研究生 6 万元;博士后科研人员,则可获得一次性科研经费 10 万元和每年 8 万元生活补助,出站后留在南沙工作的给予20万元安家补贴。这样的落户政策,非常适合那些高学历的人才。
6.番禺区
番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置县,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岭南建筑、岭南画派、粤剧曲艺、广东音乐等广府文化和鳌鱼舞、飘色、乞巧、醒狮等民间艺术源远流长。
番禺还是着名的美食之都,历来有“食在广州、味在番禺”的美誉。番禺区内有广州南站、莲花山港等海陆交通枢纽,广州大学城聚集了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一批高等学府,堪称人才集中营。为了支持庞大的人口,这里的公共服务设施也是极为完善的,适合那些刚刚来广州,但是又想接近广州市中心的人群。
⑽ 广州各区人口数据发布,哪个区的人口最多
5月18日,广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作为一线城市,广州对人口仍保持着极大的吸引力,广州市的常住人口为1867.66万人。与10年前相比,增加597.58万人,仍是广东省人口数量最多的一个城市。广州管辖的城市总面积7434.4平方千米,共11个区:1、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南沙,简称“老七区”。2、新四区为番禺区、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此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白云区的人口数量是3742991人,在11个区中人口最多。第二名的是番禺区,为265839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