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州讯息 » 我想听广州晚上吃什么
扩展阅读
天津电容柜哪里有 2024-05-19 23:45:51
天津记忆枕多少钱 2024-05-19 23:21:00
杭州要建成多少人口城市 2024-05-19 22:52:59

我想听广州晚上吃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8-06 01:16:37

㈠ 广州有哪些吃宵夜还不错的地方

1.超级文和友:宵夜聚合体。广州的宵夜江湖不缺少话题与传奇,风筒辉、炒螺明这类广州宵夜草根代表曾飘散四处,如今却聚集在“超级文和友”里。旧式空调机、带着铁锈的防盗网、蓝底白花的窗帘、竹竿上挂着工字背心来回飘荡的阳台……站在这里,仿佛回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的广州。1986年的报纸、1988年手写的信、墙上泛黄的挂历、塑料材质的大红玫瑰、铺满整面墙杂乱的电表箱,各种老物件林林总总,十分用心。小圆桌在水泥地面铺开,三五成群的人们随意坐在桌前,喝酒聊天拍照。以阿婆牛杂、陈添记鱼皮、恩宁刘福记云吞面等为代表的二十五家广州市井美食进驻,每一个店名背后都是一代老广舌尖上的记忆。超级文和友涵盖了街头美食、市井的文化体验和街坊文化的人间烟火。
2.宝业路宵夜:主打潮汕菜。宝华路宵夜一条街的大排档不计其数。在大街小巷走走,散发香气的小店随处可见。以前的宝业路,蒲天光、移动的炒螺和鱿鱼丝是老广们印象最深的东西。几张凳子一张桌,没有太好的环境和餐具,但附近的街坊评价很高,吃了这么多年,就是这个最好吃。
3.文明路宵夜:文明路这里没有太多大型的宵夜街,都是一些小摊小店,却满足了附近的加班族。加完班的白领,随便叫一份汤面,一碗甜品,坐在街边,窗外是行色匆匆的路人和繁华的街景。
4.员村四横路:忘不了,榕树头无名的小店。三、四张桌子的位置,甚至还带点潮湿。阿叔炒粉、炒螺的香气,很快就充盈在这方寸之地。街上有家甜品店,夏天有榴莲糖水,是店里的断货王,冰冻的榴莲肉搭配清甜的糖水,简直绝配。
5.岗心路宵夜:每到傍晚,安静的岗心路总会因为这家店而变得热闹,门前排起长龙。每天进货新鲜的猪杂,顾客们人手一张单,想吃什么可以自己选。猪杂粥、清蒸排骨、拉肠,全部都是简单的做法,保存了食材最原本的美味。
6.下渡路宵夜:烧烤,宵夜的王者。10点多,大排档的桌子都摆了出来。在人来人往的街道里,三五知己聚在一起撸串,侃侃而谈,便是快意人生。不但是宵夜的天堂,广州人爱吃的早茶在这也很受欢迎,评价一直都很高。
7.洛溪食街:番禺的洛溪食街是一条热闹的宵夜街,档口一般都会开到4点多。因为生意竞争大,常看到店员大声喊客:“靓仔,小龙虾45元一斤,要不要来尝一下”。除了大排档,也有小摊贩。在昏暗的灯光下,摊主熟练地为客人打包。由于交通便利,渔人码头集海鲜售卖及加工于一体,让食客们吃到第一口鲜。
8.陆居路宵夜:在江边踩完直排轮,直接来这里吃宵夜。烧烤、粥还有鸡煲,人气超旺。煲仔饭的人气也很旺,但在宵夜时间的人气一般,因为分量太足不好消化。白天的时候是很多上班族的食堂。
9.上社大街宵夜:和外面的街道比,城中村出租屋集中的地方会有不少的美食小吃。水果、炒粉、烧烤、铁板,什么吃的都有。有一家让人垂涎欲滴的砂锅粥,自选配料,现煮现卖,不知滋养了多少深夜里的胃。
10.棠德南宵夜:棠德南大批的士停运后整齐排开到街尾,场面十分壮观。凌晨3点,整个城市已陷入沉睡,却仍有摊贩亮起灯光,烧着炉火,偶有加班到浑浑噩噩的过路人,即使无心进食,闻到这食物的香气,也会少些疲惫,多谢活力。
11.南田路宵夜:炒牛河真的很受欢迎,无论是湿炒还是干炒,都会有喜欢的吃货们喜欢,宵夜党最朴实的快乐就是它。

㈡ 来广州必吃的20种美食是什么

来广州必吃的20种美食有:糖水、炖品、钵仔糕、芝麻糊、猪脚姜、沙士、牛三星、煲仔饭、鸡仔饼、濑粉、凉拌鱼皮、碗仔翅、蛋散、油角、蛋黄莲蓉酥、白切鸡、炒牛河、蛋挞、拉肠、猪杂粥、云吞面、艇仔粥、糯米鸡等等。

1.蒸肠粉:广州蒸肠粉是很多外地游客去广州必吃的一道小吃,很多小吃店和茶楼以及餐馆都有销售。肠粉是广州人早餐必吃的美食,味道香滑可口,薄如纸,配菜多为生菜,味道还不错。

㈢ 在广州应该吃什么 广州本地美食推荐

大家都知道去广州的话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吃吃吃了,而怎么才能吃得不踩雷,当然我们不会再盲目相信大众点评之类的APP了,而网络搜索前几名也是不靠谱的,只有广州本地人才去吃的地方我相信那绝对不会踩坑,下面就来看看本地人去哪吃吧!

摩打食堂

首当其冲【摩打食堂】。吃了数次的我,次次都是好评。别人问我去广州吃什么好呢,我都会推摩打食堂,基本上零差评。主要是日式料理,蒲烧鳗鱼,厚切三文鱼,火山沙拉(上图三)……强推!我所知道的有四家店,两家都在惠福路,就是在公园前地铁站,另外一家在中华广场和西城都荟。人比较多,当时吃的时候是10:30就去那里排队,等等等很久才可以拿号,拿了号在外面排队,再等才可以进去。如果不早点去,会非常多人,不信看图。我和摄影师朋友去吃,两个人好像花了190吧,做好人均一百的心理准备,可以吃得非常饱。另外有个事,在我写答案之后发生的,现在我修改的时候加个提醒。2016年9月西城都荟店因为生鸡蛋有问题,厨工的操作失误,导致食物污染,导致54人上吐下泻。这其中就有我的同学,她向我表示这辈子再也不吃摩打了。店家已经做了处理并且对事物改进,这样的事情发生几率应该会减少。反正我是会继续吃,就是提个醒,介意的就忽略这家,惠福路反正很多吃的。

富临食府

这家【富临食府】。天啊噜,别看它门面小,排队的人,排到北京路了!这是一家粤菜,便宜又好吃啊!因为我经常两个人出来所以没有办法经常吃富临(两个人不好点菜)。有一天决心要吃了,叫了三个朋友,四个人排了一个钟的队伍,终于吃上了。记不住菜名了但是我记得我点了白灼牛肉,脆皮猪脚,咖喱西蓝花,滑溜鲈鱼(唤醒了我蜜汁记忆,好像这就是菜名)全好评,随便点都好评。我吃过的粤菜里,性价比最高这家。要排队,做好心理准备。四个人200块!人均50啊才!去哪里找这么低这么好吃的!粤菜!(你们要是去了点了什么好菜好吃的记得评论反馈给我,我才去过两三次,还没尝够里面的菜啊。)

大头虾

【大头虾】,好吃到哭给你看!刚刚是粤菜,现在这个是越菜。这家真的亲身吃了很多次,自从第一次来了之后就着迷了。也是点菜那样子,两个人也能吃,点了两个菜,付了大概150。三个人点了四个菜,人均70。很多次都不记得了,最深印象一次是剧组吃饭,来了光明广场的分店,有包厢,估计15个人吧,每个人平摊大概50。最喜欢里面的,海鲜喇萨,盐油鸡(菜名我忘了,羞愧脸,次次都来吃你结果忘了你叫啥名)咖喱牛腩(请拌着白饭吃,咖喱好吃到流泪)手卷拼盘(烤肉,春卷,虾,粉丝,豆芽,生菜,自己包起来吃适合三个人以上点 非常饱)咖喱蟹(同学说非常够味好吃)炭烧猪颈肉等等。饭后一般会送一碗糖水,一般般吧,也算是解腻。别问我为啥那么清楚这家,吃了那么多次,加起来比我学费还贵颗颗。

更新:上面想不起名字的菜式是麻油鸡。后来又去吃了十几次,可能是这篇东西里面我最爱的店了,推荐别的菜:香茅猪扒(非常好吃又大份)越式虾煲(吃了一次再也忘不了这个味道)越南春卷(两个人吃的时候可以点,比较小份便宜)。

巧美面家

【巧美】惠福路有好几家巧美,亲测,那些都是分店,没有假冒的。第一次吃巧美,还小,15块一碗鲜虾云吞面,五个云吞,每一个都有虾啊!后来吃五宝云吞面,五个云吞有五个不同的海鲜,每一个都是惊喜超高兴。后来价格一直上升,现在也不知道多少钱了。不过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云吞面,经同意拍了一下厨房,特写云吞,唉放开哪些云吞,让我来。哦,不止云吞好吃,云吞面的面,超级有嚼劲,味道好。不过分量挺少,就算是20块一碗云吞面,我吃了之后感觉自己好像没有吃过一样(捂脸跑开)。

㈣ 广州冬至吃什么食物

1、吃汤圆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传统习俗。汤圆也称汤团,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

每逢冬至日清晨,广东一些传统习俗保持得比较好的地区,各家各户都会开始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莱、果、更豆、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亦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冬至,老广东人是最讲究吃汤圆的,亲人们还会聚在一起品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而在广州也是如此。40、50年前的广州,家家户户需要自己手工制作小糕点,每逢冬至前后,珠村的街坊邻里一般喜欢制作糖心丸或粉果。

2、吃饺子

吃饺子虽然是北方人的习俗,但随着新广东人的增多以及文化交流,如今冬至吃饺子也在广东流行,而且,吃饺子确实比其他食物更能保暖御寒。但你知道吗,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习俗亦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之事。

东汉时,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向民众施舍“祛寒娇耳汤”。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大家每人两只“娇耳”和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因而,冬至吃饺子防冻耳朵的习俗就被沿袭下来。

3、冬吃萝卜

广东人常说“冬至萝卜夏至姜,适时进食无病痛”,意思是要在适应不同季节进食恰当食物,以达到养生目的。冬季人们为御寒,习惯进补而日常少动,体内易生热生痰,食用萝卜能止咳嗽,解消渴,通利脏腑之气,夏日食姜则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

有人认为,有关冬至的民间谚语,虽无法考究其科学依据,但古人通过日积月累的生活和自然现象总结,一定程度上能指导先辈更好地生活。

4、打边炉

到了冬至晚上,广东人一家人一定要聚在一起,享用团圆饭。他们最愿意吃的,就是打边炉。这样一边煮一边吃,维持食物的新鲜和温度,哪怕家里还有人没回来,但等着他的,仍然是滚烫热辣的“住家饭”。这样一来,包保他一进门就“热泪盈眶”。

然而“打边炉”这个颇为古怪的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却是众说纷纭。明人笔记以为边炉其实是“便炉”,取其方便;《清稗类钞》认为“以创自边某,故曰边炉”。

5、糯米饭

很多广东人小时候的冬至记忆,离不开一碗糯米饭,这碗饭来之不易:通常由妈妈掌厨,买腊肉、腌制鲮鱼,再加上虾米、冬菇、萝卜等几种材料,分别放进有公鸡图案的“八角碗”中,做出一道混合各种美味的腊味糯米饭。

冬至吃上一碗糯米饭,御寒滋补,吃完后胃也暖暖的,而且糯米饭有很多好处,糯米味甘、性温,能够补养人体的正气,有暖胃及补中益气的效用,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最适合在寒冷的冬天一家人食用。

㈤ 广州哪的小吃最多 尤其是晚上

上下九,上下九广场白天和晚上都有好多小吃。

㈥ 广州人早中晚一般吃什么

er.. 怎么说呢,其实这个不一定的 广州人最大的特点,也许就是没特点了 生活比较随意

早餐的话,有饮早茶的习惯,一盅两件品茗食点心 在家自己煮早餐的话,一般就面条类方便些 在外档口吃的话,粥类比较受欢迎 另外有种用米浆造的拉肠也是很受欢迎的

午餐对于上班一族来说,就是很简单的了 一般办公室附近有什么物美价廉的餐馆,就直接订餐让他们外卖上来

晚餐一般习惯回家吃,那是和家人可以一起的时候,广州人都挺看重的 不一定会很丰盛,但往往都会有煲汤的习惯 这种汤跟北方的汤不同,一般都喜欢下一些食用药材,用文火煲上一个多小时以上,也就是所谓的“老火汤” 家里有个厨艺高超的广州师奶,全家人就有口福啦^_^

㈦ 去广州吃什么最地道

广州地道小食有以下这些:
顺记椰子雪糕
荔湾区宝华路79号顺记冰室制作的椰子雪糕是驰名远近的西关历史名牌小食。上世纪20年代由小贩吕顺首创,选用肥厚结实的椰肉作原料,加工成鲜椰丝后榨成椰汁,再配上新鲜的水牛奶和鸡蛋、白糖,独特的制作使雪糕格外软滑可口,椰味浓郁,别具风味。五六十年代一些外国元首、贵宾如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等都曾慕名品尝并津津乐道。自1956年以来均获历届评比的“广州市名牌美食”称号。

伍湛记及第粥
伍湛记及第粥是西关着名的粥品之一,是具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名小食。创始人为伍湛,原称“三元及第粥”,系取封建时代科举考试高中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的意思而命名,选用上等油粘米、江瑶柱、腐竹和猪骨熬制粥底,再用新鲜的瘦猪肉、猪肝、猪粉肠为粥料滚制而成,十分鲜味可口。自1956年以来,在广州市历届名菜美点展览和美食节中被评为“名牌小食”,1997年更荣获全国首届“中华名小食”称号。西关许多店家都会制作及第粥,但正宗的及第粥则要到位于荔湾区龙津中路的“伍湛记粥品专家”里品尝。

此外,位于荔湾区下九路荔湾广场南塔4楼的“西关人家”和第十南99号的荔湾名食家,均有经营。当你一踏人这些地方,即可感受到浓浓的西关人文风情。

蒸肠粉
一种米制品,又叫布拉蒸肠粉,亦称卷粉、猪肠粉(因形似猪肠),“白如雪,薄如纸,油光闪亮,香滑可口”。抗日战争时期由泮塘荷仙馆创制,现小食店、茶楼、酒家、宾馆均有供应。它是将米浆置于特制的多层蒸笼中或布上逐张蒸成薄皮,分别放上肉类、鱼片、虾仁等,蒸熟卷成长条,剪断上碟。加以上原料的叫牛肉肠、猪肉肠、鱼片肠和虾米(仁)肠;不加馅的则称斋肠;米浆中加入糖的叫甜肠。

银记豉油皇牛肠
银记豉油皇牛肠是由解放初期的吴银师傅所创,她得名师传授,用精制大米磨成米浆,蒸制成拉肠粉,用新鲜牛肉配以姜计、白酒、生抽、生油、麻油、味粉、糖、盐、胡椒粉等调料作馅,再浇上特级生油、猪油、生抽、味精、糖、开水、枧水配制的酱油,就制成香浓爽滑、白如雪、薄如纸的可口肠粉,深受食客欢迎。早在5O年代已驰名广州,成为妇孺皆知的西关名小食。1983年还获“广州名小食”称号。在荔湾区文昌北路167号的老店和上九路、惠福东路、东川路新开的分店以及荔湾区“西关人家”里,都可尝到这一名牌小食。

炒田螺
田螺与石螺不同,它的特点是壳薄肉厚。与一种叫紫苏的芳香草同炒一镬,便会产生一种香中有辣,辣中带甜的怪味。这一怪味,不但南方人喜欢,连北方人、港澳同胞以及外国朋友都十分喜欢,常常在街头小食档(也可在高级宾馆酒楼里),围着小木桌津津有味地品尝紫苏炒田螺。炒时,还可放上辣椒、葱或蒜、豆豉、盐等调味料品,使其味道更佳。

沙河粉
沙河粉是广州一种大众化的米制品。因此粉最早出自沙河镇而得名。其做法取白云山上九龙泉水泡大米,磨成粉浆蒸制,切条而成。沙河粉有百多年历史。其粉洁白薄韧,食法有干炒、湿炒、泡(汤粉)食、凉拌等。沙河大街的沙河饭店专门有沙河粉专席,除咸食、甜食外,还加以各式果蔬榨汁制成彩色沙河粉,色彩缤纷,味道各异。

果蒸棕
这是当之无愧的广东特产!据说,它的起源在肇庆,那些正宗的果蒸棕体形无比巨大(当然是比起我们平时能买到的那些)。而流传到广州,广州人把它推陈出新,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好多新品种:瑶柱棕,菠箩棕,豆沙棕...... 但是,就我而言,我还是喜欢最传统的果蒸棕。

和味牛杂萝卜
和味牛杂萝卜据说是光绪年间一个居住在光塔寺附近的回族厨师发明的。光塔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清真寺,附近一带曾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民聚居地。出于宗信仰,伊斯兰教教徒都不吃猪肉,故一个回民厨师就想到在光塔寺附近开了一家牛香店。他用牛肠、牛膀、牛肺、萝卜用加了花椒、八角等五种味料的酱汁慢火炆好几个小时,等牛杂炆透了,而萝卜又吸慢了加入牛杂味的酱汁后,再剪开小块,用小竹签串着醮辣椒酱吃,曰为和味牛杂萝卜,入口回味无穷。此味一出,果然吸引附近的回民甚至非回民都来光顾。于是,善食的广州人都纷纷仿效,和味牛杂萝卜一味流传至今了。

艇仔粥
旧时广州西郊,河道两旁遍植荔枝树,叫做荔枝湾,古羊城八景之一的"荔湾晚唱"便指这里。每逢夏日黄昏,不乏文人雅士及各方游客来此游玩,游河小艇穿梭往来。其中有小艇专门供应"艇仔粥"。如果岸上或另一艇上游客需要,粥艇上主人便一碗一碗地把粥品递卖过去,很受欢迎。渐渐地,连陆上的小食店也出售这种叫做荔湾艇仔粥的粥品了。

艇仔粥以新鲜的河虾或鱼片作配料,后来还增加了海蜇、炒花生仁、凉皮、葱花、姜等,吃前当即煮粥滚制,芳香扑鼻,热气腾腾,十分鲜甜。无论在街头食肆,或如白天鹅宾馆那样的五星级酒楼,都可品尝到这种广州特有的粥品。

南信双皮奶和姜汁撞奶
双皮奶、姜撞奶是分别源于顺德大良、番禺沙湾的南粤特有鲜奶制品。上世纪40年代在广州第十甫路开设的南信甜品店,就是制作双皮奶、姜汁撞奶这一广州名小食的驰名店家。

双皮奶、姜撞奶都选用新鲜的优质水牛奶制成,具有品质软滑、奶味清香、营养丰富的特点。前者用优质的水牛奶、鲜鸡蛋白、白糖等原料以特殊制法炖成,使一碗牛奶有两层奶皮,奶皮甘香诱人,有润肺养颜之作用;后者将老姜磨成茸榨汁后,用煮开后的牛奶冲制,奶香和姜味浓郁芬芳,有驱寒暖胃之功效。

这两款奶类甜品自1956年以来均获“广州市名小食“称号,在1997年更获全国首届“中华名小食”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