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州讯息 » 广州江氏宗祠在哪个街道
扩展阅读
福州万能胶哪里有卖 2024-05-19 11:42:39
遂昌客车到杭州要多久 2024-05-19 11:41:09
杭州到射阳火车多久 2024-05-19 11:30:01

广州江氏宗祠在哪个街道

发布时间: 2022-11-29 10:42:11

A. 广州市白云区田心村江氏由来

春秋时期的。江姓的来源有三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嬴姓,伯益之后,伯益的后裔受封于江陵,成立江国,春秋时江国被楚国所灭,所留下来的。

B. 苗乡侗寨里的汉文化古城

己亥末,庚子初,“新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席卷神州。新媒体、自媒体谆谆告诫,“少出门,不聚会,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流行病学专家罕见的成为超级“网红”,口罩取代“爱马仕”蝶变为新春最暖心的奢侈品。为助力疫情防控,不给祖国添乱,多数人只得自觉在家闭门修身。

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政府倡导复工复产,“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在严控疫情的态势下,确保防疫、生产“两手抓、两不误”。承蒙单位征召,收拾行装,逃离小区,开赴“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的贵州黔东南(州)。

贵州是疫情低风险区,高速公路畅通无阻,但在沿线服务区如厕公共卫生间、进小卖部购物都需要用手机扫描“贵州健康码”。与成都、重庆、昆明等全国其他地方设“红黄绿”三码而必须持“绿码”通行的做法不同,贵州健康码总共有五种颜色,分别用“紫、红、橙、黄、绿”对应匹配“医院隔离、集中隔离、居家隔离、自我观察、正常通行”五种管控措施,其中“黄码”和“绿码”都可以不用隔离,经测量体温正常可进出社区(小区)、村寨和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2月29日,四年一回,这是奥运会和世界杯级别才有的礼遇。今年多出来的一天,在这天赐的日子里,工作队一行人持“黄码”从苗岭明珠、黔东南州首府凯里出发,驱车经沪昆、天黄、松从高速公路,尽情赏阅沿途苗乡、侗寨、自然风光。两个多小时后,在新化收费站下道,右转驶入县道850,约6公里快到国道242线平交路口时,一座融入苗、侗、汉文化的寨门跃入眼帘,门洞顶部有《文化苦旅》作者余秋雨手书的“隆里古城”四个大字(图一)。寨门的两侧是几个连绵的小山坡,据说有五个,人称“五马坡”。

那五个小山坡宛如五匹骏马,从黎平方向奔腾而来,卷来的山脉横展成一大平坝溜入隆里古城东门,这是古城的“龙脉”之源。春天到来的时候,五马坡上,枯木吐绿,芳草如茵,别有一番滋味,因此得了个“五骢春晓”的美名。

时已至午后,工作队人车进驻锦屏县隆里古城新区,置景观工程项目部于新区“农家园民宿”。

隆里,是唐朝着名诗人王昌龄(698-757年)被贬之地,归属唐武德七年(624年)设置的“龙标县”。王昌龄因一首《梨花赋》而遭人中伤,被朝庭贬谪龙标尉,故又称王龙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是唐代诗仙李白(701-762年) 听闻好友王昌龄被贬龙标所写的诗句。当年王昌龄来到隆里,为开化教民,创建龙标书院(图二)。其谪居期间,传教授学、变革民风颇有德行,为隆里的文化繁荣夯实了基础。仅明清两代,龙标书院就培养出进士3人,举人18名(含武举2人),贡生60人,入仕为官知县以上的15人。因此,“进士及第”的王昌龄被当地人尊称为“王状元”。王昌龄在隆里住了多久不可考,历史没有过多记载,后人为纪念他,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修建了“状元祠”,又在其旁边的龙溪河上用大青石砌成了“状元桥”,还有乡绅为他建了一座衣冠冢,称“状元墓”。王昌龄,字少伯,近期隆里人在龙溪河岸又集资修建了“怀伯亭”,以表缅怀先贤之心。

隆里,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屯兵之地。明初洪武十一年至十八年(1378-1385年),湘、桂、黔边区的侗族人民,在吴勉(1334-1385年,侗族,元朝末年五开卫即今黎平人)的领导下,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吴勉在斗争初期取得节节胜利后,联合侗族各部自称“铲平王”,古州(今榕江)一带十二个长官司(土官世袭的地方政权)均响应之,其队伍迅速发展“号二十万众”,声势震惊整个侗族聚居的湘、桂、黔边区。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六子楚王朱桢为镇压吴勉起义,调集江南九省共30万官军进剿。上黄(今黎平中潮一带)一战,内奸背叛,起义军失利,四万余人惨遭杀害,吴勉及其子吴禄被俘,被解送京师南京英勇就义。此段时期,朱桢在隆里(当时称龙里)设守御千户所(图三),隶属于湖广都司五开卫(今黎平),遣派1000余名调北征南的江南官兵受命屯垦戍边镇守于此,同时兴建古城。明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为镇抚苗疆再次修筑古城,迁江南九省富户入籍落户,并加驻1000余官兵充实千户所。小小的一个卫所,很快形成了“城内三千七,城外七千三,七十二姓人,七十二口井”的中兴局面。隆里原名龙里,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取“隆盛之意”把“龙里”改为“隆里”。隆里古城经过600多年,形成一个以汉人为主的集军事、村落为一体的古城镇。2004年被列为国际生态博物馆,2007年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被列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2018年创建为国家AAAA级景区。

隆里,是中国工农红军两次经过之地。1934年9月,红军第六军团从新化沿放浪冲方向进入隆里,以口头、标语和传单等形式向群众宣传革命主张,赢得群众支持;同年12月20日前后,中央红军一支部队从黎平敖市方向进入隆里,红军在龙标书院前搭台召开群众大会,宣传打土豪分田地和北上抗日等革命主张,晚上还和古城群众举行联欢晚会,红军离开时,群众敲锣打鼓、鸣放鞭炮送出北门,红军取道状元桥,往婆洞向遵义挺进。红军之两过隆里,与古城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遗憾的是,现今遍寻古城内外,找不到一丝证明红军两次经过的痕迹。即便是久负盛名的龙标书院门前,也没有标识标牌标注红军曾经在此召开过群众联欢大会。只是在古城东门外广场的路边角落,有一块锦屏县人民政府2006年9月18日竖立的石碑,上面刻有“红军长征过隆里简介”(图四),这是仅有的红色注脚。

隆里是为数不多的贵州坝子,连绵起伏的山峦,绕城流淌的河水,完美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其地形地势与平川沃野的明朝开国都城——南京,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屯戍的江南官兵于是就照着南京的建筑搬来了一座方方正正的城。隆里古城近似正方形,城垣始建为泥土夯筑,明朝天顺元年(1457年)改以卵石框边。

全城设东南西北四道城门,东门为清阳门,又名戍门,明代建有三层高戍楼,清代改建鼓楼祀神,原有两道城门,外门已不存留,是隆里标志性建筑。东门主要是作为官员、军队等进城之门,取“紫气东来”之意。

南门为正阳门,设置了内外两道城门,即在门洞前筑有一堵围墙,不明就里的人以为是一条死胡同,其实出门洞转九十度弯再出一道门就能到达城外。这种明阻暗通、虚实结合的布局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当地人管它叫做“勒马回头”。南城门的外门向东南“祥迎五马”(五马坡位于东南方),故称“正阳门”。

西门为迎恩门,同样设置了“勒马回头”式的内外两道城门,因为明清时皇上的圣旨下达,多是从洞庭湖经清水江及支流亮江河逆龙溪河自西而进,在此接圣旨并叩谢皇恩,故称“迎恩门”。

北门为安定门,古语中“北”、“败”音相近意可互通,而“败”字无疑犯了兵家之大忌,故北门常年闭门不开,是名副其实的“安定门”,门上修云霄庙,供奉黄河女神以镇水。为便于军民逃避战争劫难,在旁边的东北角开设一个便门连接地道通往城外。

古城的城垣上设有跑马道(图五),便于东南西北各城门间的调兵遣将,快速响应,机动作战。

古城内部从设计到施工都严格遵循当时的作战需要,至今600多年,城内格局依然完整如初,是一座亦兵亦农、能战能防的军事城堡。街道20余条,全用鹅卵石立面铺成花街路面,镶嵌出各种图案。城内以坐北朝南的千户所衙门旧址为中心,往东、西、南三面分别开三条主街(北门常闭而没有北向主街),以“丁”字街道结构作为主要轴线。城中不开“十”字路口,缘由还因“十”与“失”谐音,作为军事城堡,其为禁忌,而开“丁”字,寓意“人丁兴旺,城池永固”。这“丁”字布局,使城堡像一座“迷宫”,明白的人知道路往两边延伸去了,初来乍到的人,还真以为那“丁”字口就是路的尽头。

东街称来龙街,西街叫仁寿街,尤以南街最特别,名蜈蚣街。南街全长93米,宽8.5米,鹅卵石铺就成一条巨大的蜈蚣图案。蜈蚣头朝上(观音堂即隆里守御千户所方向),脚朝下(南门即正阳门方向),蜈蚣背宽2米,脚长2.5 米,共56只脚。蜈蚣街的得名,来源“脚踩吴三桂”的传说。“蜈蚣”即“吴公”,指“引清兵入关”的平西王吴三桂。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清庭废除卫所制后,吴三桂派员到隆里所收缴千户所官印,变军户为民户,从此当地人失去了军籍身份,因而非常痛恨吴三桂。由于“蜈”与“吴”同音,后来当地人在整修街面时,砌成一条蜈蚣图案(图六),旨在使千万人、千万年用脚踩吴三桂,使其永世不得翻身。

古城的民居建筑大多还保留着汉文化的特色,其建筑形式、艺术手法均具明显的徽派建筑特征。民居大门上挂有标志着屋主籍贯、身份的匾额:“苏湖世第”表明先祖来自太湖之滨的苏南浙北;“会稽第”表明先祖来自绍兴地区;“济阳第”表明先祖源自山东地区;“关西第”表明先祖来自陕西关中以西地区;“雁门第”表明先祖来自山西雁门关周边;“耕读第”表明,农业劳动与挑灯夜读两不误;“书香弟”意取文化之家,读书之族,以知书识礼为立家之本;“科甲第”原为江姓住宅,江氏祖先江有本是科举出身,中进士,官至知府,其后裔改住宅为“科甲第”,取科甲隆盛之意。民居内每户必有一后门,且后门户户相通,目的是为了军人家眷躲避战火,战事来时家家互相通告,由后门撤离至安全地带。

许多明代屯军家庭经数百年繁衍生息,已发展成较大的家族,建立了宗祠。古城中的宗祠都是明清时期的风格,均始建于清代。江氏宗祠,砖砌牌坊式门楼书“将军第”,以显示先祖获封“武略将军”。其它如东王宗祠、所王宗祠、西王宗祠(图七),都属于王姓家族。古城内的江氏、王氏等古宗祠,由国家拨款与家族集资、捐资对其牌楼彩画、雕刻、围墙、地坪及祠内木结构等逐一维修,并逐步将各家族的迁徙、人物等史料整理列展祠中。

王姓是隆里所的第一大姓,其先祖王祐(923-986年),大名府莘县(今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人,宋太祖赵匡胤时期任监察大臣。王祜秉性耿直,本应做丞相的他,仕途异常坎坷。直至宋太宗赵光义(赵匡胤之弟)即位后,64岁的他才出任兵部侍郎,但任职一个多月就病死了。壮志难酬,王祜心有不甘,他生前观察次子王旦聪敏过人,前程可喜,便亲手在自家院中栽植槐树三株,十分自信地预言:“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据史料记载,周朝宫廷外植有三株槐树,百官朝见天子时,众臣之首的太尉、司徒(丞相)、司空(御史大夫)“三公”皆面槐而立。为此,周朝至宋朝“三槐”代指“三公”。王祐植树30年后,王旦果真做了丞相。随着王祜手植三槐故事的流传,宋朝以后,“三槐”几乎成了王姓的代称。

隆里古城有几支王姓,分别是源自江西的东王氏、源自安徽的所王氏、源自山西的西王氏,均称“三槐”王氏。王氏自明初屯军始到隆里所,繁衍至今已24 代,计600多年。

西王氏在隆里所是最早出名的,其先祖隆里人王大臣,在明隆庆元年(1567年)赴长沙应试,中丁卯科第13名举人,成为黎平府辖区的开科中举第一人,其后裔取堂名为“开科第”。西王氏是隆里的书香之族,诗书传家,代不乏人。

隆里古城号称有“七十二姓人、七十二口井”,可以想象当时人烟的稠密、市井的繁荣。古城的地下,盛满了龙溪河渗入的水,于是当地人就凿井取水,这些井有公用的,也有家庭私用的。七十二口水井分布于各街巷和宅院,开挖这么多的水井,除了解决饮食、洗浴和消防需要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考虑到军事上的需要。一旦城堡遭到围困,长时间的对峙,粮草和水源是“命门”,隆里四周良田千亩,种一年可以吃三年,但水源必须在城内就地解决。遍地水井,就不足为奇了。绕城走一圈,随处可见有“名”的水井:西街靠古城中心有一口井,因为是姓董的人家所开,故称“董家井”;千户所衙门内有口井,称“太极井”;官街上的一口井,称“官街井”。

隆里流传下来的文化,以汉文化为主,同时也融合周边苗侗民族文化元素,以玩花脸龙、唱汉戏、吟故事最具代表性,被誉为隆里古城的“三大瑰宝”。

花脸龙的起源,据当地《龙标志略》记载,是从宋太祖赵匡胤建功立业后《蓝季子会大哥》(又名《戏皇嫂》)一则戏的传统故事演化而来,明代屯军时带入隆里,清代臻于成熟,传承至今。现在,隆里设立有花脸龙脸谱传习所,为古城内外热爱花脸龙脸谱的学生、成人等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为近百名学生提供古城文化、艺术方面的学习机会,开设有舞蹈艺术班、花脸龙美术班、花脸龙表演班、书法国学班等各项主题班。在千户所衙门门前的清代古戏台(图八),逢年过节都会有“花脸龙”表演。

隆里的古建筑群,因明代在此设置“守御千户所”而形成,基本保存明清建筑风格,包含城内街区、民居、宗祠、庙宇、书院、城墙和城外的桥梁、寺庙等建筑,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2013年3月5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光凭这样的重量级名头,就能引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说至此刻,应该在古城找找“茬”了,否则,七、八十天算白住了,也不利于今后的“回头看”。

在标志性建筑青阳门外,竖立一块10平方的原石剖面,上刻“隆里古城简介”,言“古城东西长二百一十七米,南北宽二百二十二米,周长一千五百余米,平面总体呈长方形布局”。人们的基本常识是“长”应大于“宽”,“长217米,宽222米”?在长宽尺寸几乎相当时,应该说是一个近似正方形,偏要说成“平面总体呈长方形布局”?况且这四条边长相加,永远得不出“周长一千五百余米”的结论(图九)。

同样在青阳门外广场,两周前举办“五一”庆祝活动,宣传主题为“隆里古城634寿诞”“致敬防疫一线工作人员”(图十),就是说隆里古城有634年的历史了。如前所述,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八年即公元1385年,今年已是2020年,不需要计算器也能算出应为“635寿诞”,也许都是新冠肺炎惹得祸。

回归主题:隆里古城,苗乡侗寨里的汉文化古城,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原味生态、民风古朴,古城不收门票,真的值得一游。这里有枫桥式的公安派出所,夜不锁门、治安良好,龙标书院、生态博物馆(疫情期暂闭馆)、隆里守御千户所等主要旅游景点免费开放。最重要的一点,这里是疫情期间的世外桃源,出门不需要戴口罩。

最后,用本地的广告词收“句号”,“我在贵州等你,等你在隆里相遇”。

二〇二〇年五月十七日

于隆里古城新区

C. 白云区石岗村属于哪个街道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黄石街道

石岗村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黄石街道境内. 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周边拥有百万葵园、广州东方乐园、陈大夫宗祠、等景点景区,拥有白云清明节风俗、石井义勇祠、安顺地戏、哈尼族二月二祭龙节的故事、广东醒狮、等民俗文化,拥有鸡公榄、广州美食——骨汤桂林米粉、粉果、白云猪手、等特产。

特产介绍

三色龙虾

三色龙虾“三色龙虾”是广州酒家特级厨师黄振华创制的,在第二届全国烹饪大赛和卢森堡90世界杯烹饪赛中获金牌,故又名“金牌龙虾”。

“三色龙虾”采用生剥龙虾肉,运用粤菜特有的拉油炒法,配以红萝卜、笋、西芹、腰果等,炒出的龙虾肉嫩而爽脆,造型生动,色彩缤纷,色香味型俱备。欧美人食龙虾很讲究,烹制方法也很多,但“三色龙虾”与西式烹制的完全不同风味,体现了中国菜的特点,完全可与欧美龙虾媲美。

白云猪手

白云猪手白云猪手是广州历史名菜之一。广州几乎每个酒楼都设有这菜式。其制作方法是将猪手(前脚)洗净斩件先煮熟,再放到流动的泉水漂洗一天,捞起再用白醋、白糖、盐一同煮沸,待冷却后浸泡数小时,即可食用。

食之觉得皮爽脆;肉肥而不腻,带有酸甜味,醒胃可口,食而不厌,颇有特色。因泉水取自白云山,故名为白云猪手。

粤海黄秋葵

黄秋葵属名羊角豆,是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非洲东北部,以嫩果供食,营养价值较高。

D. 江氏祠堂的介绍

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江村的江氏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20年)的汉族祠堂建筑,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属于江氏家族的总祠,也就是江村的总祠。,最初为江允宗公而建,所以又叫允宗公祠。距今近600年历史。它一共四进两厢两明塘三天井。第一进在民国时期被烧毁,现在可以看到祠堂两边断墙残砖的痕迹,大门两池清水,是原天井下的明塘,蓄水用于防火。两池中间三步两拱桥,通往二门。站在桥上抬头向上看,门楼上有许多木雕、砖雕,这些雕刻“文革”时虽遭破坏,但精美依故,她汇集并体现了古徽州砖雕、木雕、石雕的汉族传统艺术精华。宗祠是凝聚汉民族血缘和感情的纽带,作为汉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E. 江氏祠堂的广东省深圳市沙井镇布涌村江氏大祠堂

位于深圳市沙井镇布涌村204号。布涌是江氏家族聚居地,据《江氏族谱》记载,江氏先祖于南宋年间迁来深圳地区,至今已有八、九百年历史。江氏大宗祠和其周围的古建筑是江氏家族开发沙井的历史见证。江氏大宗祠是布涌江姓的总祠,宗祠的蚝壳山墙是其主要的特色之一,中、后堂木作梁架上的木雕艺术极为精湛,有龙云托脚及各种吉祥动植物和人物故事图案,是研究民间艺术、工艺和风俗习惯、文化等的实物。江氏大宗祠内保留了传统的营造手法,如明清时期岭南建筑较少使用的栌斗和梁架上托脚等这些唐宋时期的盛行构件,对于沙井乃至深圳的古代建筑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琅岐街鳌山北麓上岐江氏宗祠上岐江氏宗祠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琅岐街鳌山北麓,始建于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祠坐南朝北,分三进,风火山墙,土木结构,单檐歇山顶,正厅为抬梁穿斗式木构架。主座宽16米,深40米,面积640平方米;包括右边妥遗祠,总面积1100平方米。民国时期重修时,海军上将萨镇冰、陆军上将林之夏、福建省府主席杨树庄,以及中央立法委员刘通等为宗祠撰写柱联。20世纪90年代重修时,又增现代书法家潘主兰、朱棠溪、郑乃?等书写的柱联。祠内保存1块端石镌刻的《明奉政大夫户部郎中江文沛墓志铭》,系明代三进士吴文华、詹洪基、陈长祚之作。

F. 保护文物古迹需要我们一起行动填保护好还是掩护

保护文物古迹的措施
近年来,在省文物局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xx县文体旅局、文物局认真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十六字方针,不断夯实工作基础,积极推进文物执法,在文物抢救、保护、管理、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多方努力,加快xx县博物馆建设工作

xx县一直没有自己的博物馆,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建一座博物馆十分必要。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建设的需要,为展示我县的传统文化,提高全县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挖掘和保护文化遗产,20xx年政府投入5000余万元兴建了博物馆,2013年再次投入3100万元用于博物馆的室内布展工作。xx博物馆位于城南新区,庄子大道与仁和路的交叉口,是xx的一项重要文化建设工程。博物馆与南侧的城市展览馆总占地面积44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其中博物馆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博物馆的造型取自于青铜方樽和汉阙,两馆之间用一脉斜坡缓缓相连,像一列正在行进中的高速动车,昭示着xx社会经济正以稳健的步伐向前更快更好的发展。两馆是xx灿烂的古代文明和光明发展前景之间的对话,在时间和空间上表达了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xx博物馆分地上四层,地下一层(2800平方米),布展面积约4000平方米。负一层是库房区,一层是接待、服务大厅和临时展厅,二层、三层为固定展览区域。二层是被专家形象地誉为“中国原始第一村”的《尉迟寺遗址》展厅,系统介绍了原始先民生产和生活的场景,观众可体验到当时的原始风貌,领略和感知xx先民的广博智慧。三层是《古蒙神韵》展厅和《楹联之乡》,展示xx厚重的文化和馆藏的珍贵文物。

为弥补县博物馆展品的不足,县文物局邀请省博物院青铜器修复专家金学刚对馆藏的一批青铜器、象牙化石进行了修复,共修复青铜器26件、象牙化石2个。文物局还组织人员下乡征集民俗文物,共征集民俗四轮大车3辆,木制播种机1件,木犁子3件,纺车1件,这批展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研究价值,反映了xx淳朴敦厚的民俗风情。

xx博物馆陈列突破了通史展览的陈列结构,立足创新、科学选题、精心取舍,充分利用馆藏文物突出展示xx史前、春秋战国的辉煌。场景设计错落有致,新颖独特;陈列语言运用丰富和谐,文物展示富有节奏感,置身xx博物馆,给人以浓厚的历史气息和明显的时代精神。xx博物馆的陈列在注重学术、艺术定位的同时,又能以人为本,满足广大观众的审美心理,寓教于美,寓教于乐,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xx县博物馆于今年4月对外免费试开放,接待了亳州市第一季度经济调度会和省、市领导以及县内、县各部门组织的参观近万人,社会反响巨大,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二、以文物普查为抓手,夯实工作基础

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为契机,夯实文保工作的制度。普查工作中逐步形成县文体旅局指挥,县文物局具体实施,各乡镇、街道(社区)等有关部门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xx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77处,其中新发现191处、复查86处;调查登记消失文物36处。基本上摸清了分布在这些乡镇文物点的保护现状。所有普查结果均以“一户一档”要求制作成文物电子档案,并对已公布的文保单位专门划定了保护控制地带,所有电子档案已上报省文物部门数据库。20xx年下半年,县文物局再次对县城内的古建筑进行复查,对复查后的古建筑如何保护利用,提出了建议,已上报给县有关部门。

G. 江氏祠堂的广东省揭阳市港畔村江氏家庙

江氏家庙坐落于广东揭东县港畔村东部,江氏家庙是龙砂乡8村共有的祖祠,为纪念先祖南宋爱国名相江万里。
正门门额为花岗石刻的“江氏家庙”4字,雄浑大度,有行家称其“虎卧凤翔,沉着浑厚”。门匾的背面是“僾见忾闻”几个行书大字,落款为:“甲辰秋月之吉”。甲辰为清雍正二年(1724),距今是288年。
龙砂“江氏家庙”建于雍正二年七月。“江氏家庙”自建成之后就创作了3副对联,代代相传,直至今天。①龙栖梅岭云从集;砂纳江泉鲤化来,嵌“龙砂”两字,点明是龙砂江氏之祖祠。②港边渔火腾双凤;畔上柳风策六鳌。嵌“港畔”两字,点明祖祠所地是港畔村。③思我祖宗树立梅龙迎凤客;成尔子孙溉滋江水毓鳞儿。嵌“思成”两字。这副对联在祖祠后厅“思成堂”两边。“思成”两字为何意,龙砂江氏人士都懂得,是纪念远祖思成公。思成是夏朝人,又叫元仲,号胤初,是江姓的始祖,从思成传到江万里有110世,从江万里传到现今龙砂江姓的“伦”字辈,是27世。这三副对联至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
龙砂“江氏家庙”在大门正前方约6米处,有两只大石狮,建于露天处,俗称“淋雨狮”。是用黑麻石雕成,石狮连同基座有两米多高。左雌右雄,雌的含珠,雄的踩球,很是威武。这“淋雨狮”很有来头,据说,自建祠之后,文官至此皆下轿步行,武将即下马步行,谁也不例外。究其原委,说是该祠的先祖当过“相”级者,后代才准建“淋雨狮”,这与族谱中所记一样,是又一有力的佐证。

H. 沙井周边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不收费的

一、沙井街道境内有一批具有一定文物价值的古建筑,分别为:江氏大宗祠、永兴桥、围头井、圣帝宫、观音天后庙、洪圣古庙、碧涧公家塾、静乐陈公祠、陈氏宗祠、升平围围墙、宋政议大夫陈朝举墓等等。

其中:

1、宋元明清归德盐场遗址位于沙井沿海及近岸一带;

2、曾氏大宗祠景区位于沙井街道新桥社区内;

3.江氏大宗祠位于宝安区沙井街道步涌村

二、沙井街道还拥有沙井新八景,分别为:海上田园风光、沙井蚝壳墙景区、沙井蚝业景观、曾氏大宗祠景区、西海堤自然景区、市民广场综艺景区、沙井文物景点、洪田火山公园。

I. 问归期|庆福楼中归去来

美国,纽约上州。大熊山麓下有我一间小小的书房。每当上午的阳光洒进来照到书架上那个竹制模型,远在大洋彼岸夯筑一圈的高大围墙、中央敞开的天井,以及沿屋墙排开一间间房屋的长长杉木回廊,便忽忽然闪现到眼前来。

其实土楼一直是在那儿的。远在被世界瞩目之前,远在我意识到它和我关联之前,它就已经凝立在那儿,承受风云变幻,历经人世沧桑。

福建龙岩,原本偏远荒芜。我的先人们为乱世之生计维艰所迫,辗转落脚到了那里。为了抵御匪盗的侵袭和野兽的威胁,他们将松软粘土几番压实夯打,建起这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大大小小的土楼。一座又一座,青山绿水间彼此连络有亲的族人分而不离,团结互助,自给自足。

永定县湖坑镇上的南溪水尾土楼群中,那栋四四方方的“庆福楼”总有一百五十年上下的历史了。在现存两万余座当中,这一座规模不算大,也没有特别显着的特色,却是我江氏数代人繁衍生息的空间。

上个世纪初的某一天,我的曾祖父江森球公跨出“庆福楼”高高的门槛,穿过楼前的晒坪,踏着南溪中一块块大青石涉水而过,背着行囊下南洋。通往外乡的黄土路上,他曾经回头留恋地张望过吗?他的脚步,曾经彷徨过吗?那个时候,他的长子次子,我的祖父书拔与叔公书源,尚在幼年。或许,家中妻儿有土楼里众多婆姨妯娌照应,他可以不用挂虑太多;又或许,前方的道路有族中叔伯兄弟引领,他也不会担忧太多。更何况,客家的男丁成年以后总要出去闯荡,这是代代相沿的老规矩,他根本没想过违背,或者迟疑。

于是曾祖父就走了,一去整整十年。在南洋,落地之后要维持生计,生活安定下来之后要挣钱,他是怎么一步一步走过这些岁月?他都做过些什么经历过些什么?没有人知道。在家乡,我的曾祖母从田间地头到屋里灶前,又是怎样凭藉自己一双大脚,奉养长辈,管束一双幼子?也没有人能告诉我。

家乡的老人们只还记得,曾祖父性格果决机敏,且为人忠厚仗义,深得族人信任。因此十年后返乡之时,他带回了自己的积蓄,也带回了同乡们交给他的财物。在接下来的十年间,他经常往返于南洋与家乡之间,把家乡下南洋的青年子弟和小媳妇们送出去,再为滞留在异邦的亲友携带书信、押运钱物返回。直到1942年以后,抗日战争的烽烟四起,路上实在不太平,曾祖父才不再远行,留在土楼里领着子侄耕读持家。

1929年,我曾祖父母的幼女,我的小姑婆出生之时,祖父书拔和他的兄弟书源都已长成挺拔魁梧的青年。当其时,由于地理位置远离政治军事要冲,闽西地区的土匪势力非常强大。不少地方政权由郭凤鸣、卢兴邦、陈国辉等大股土匪武装控制,有些地区几乎遍地皆匪,尤以永定县境内为甚。当代学人张永曾撰文记载:“接近龙岩之太平丰田二里,土匪掳人勒索成为常事,往往仅有数里之路,本地人亦行不得。小乡村之小姓农民耕牛农具被掠,无以耕作,多流离别处或亦当匪,因此有许多田地无人耕种。当军队下乡来剿匪时,同样祸害农民,因为所谓军队也不过是被(何应钦在北伐战争中)收编的大股土匪而已。”

周围人心惶惶,土地大片荒芜,社会环境眼看着倒退到原始部落争斗的原始状态,怀揣着一腔年轻的激情和干劲的祖父在家乡看不到前途,看不到未来。1931年,来不及等已订亲的媳妇过门,他决定和他的几个堂兄弟们一起,翻山越岭到广州大埔求学。

而在家乡,绑票、暗杀、拦路劫掠的事情不断发生,匪患愈演愈烈,终于波及到我家。据我小姑婆回忆,事情发生时她刚记事,大约是在我祖父离家两年之后的某一天。一个陌生人给“庆福楼”送来一封信,一封山中土匪的恐吓信。他们绑架了邻村的苏家大小姐,索要三百银元赎金。苏家无力偿付,要求他们将这封信转交给我的曾祖父。因为这位苏大小姐,正是为我祖父订下,而未曾过门的媳妇。

曾祖父如数缴付了银元,赎出苏大小姐并将她接回了“庆福楼”。可怜这位年轻弱女子被劫持到深山里,数日风餐露宿,担惊受怕,已经病骨支离,在我家楼中只生活了短短十八天便命丧黄泉。

我家无辜地人财两失,难免令苏家过意不去,提出让他家二小姐再许给我祖父做填房,曾祖父为此写信去征求我祖父的意见。祖父已从广州到了广西宜山,并经由他的叔父江森桐公介绍,在当地税务局谋到了差事。祖父见信后回复道,此时森桐公已另外为他提了一门亲,对方是在梧州市兴业县为官的江西金氏。于是苏家的提议就此作罢。

森桐公与金家老太爷是朋友,见金家五小姐与我祖父年貌相当,便出面保了这个媒。金家五小姐上过新学,不仅识文断字,而且凭自己的土地测绘技术在当时的政府部门工作。这位当年就能够自食其力的新女性,便是我的祖母。

1936年,祖父祖母在广西柳州成亲。家父建文与姑母建华、二叔建中相继出生之后,我祖父母带着他们回乡省亲。家乡的老人至今记得我祖母乘坐的轿子出现在南溪之畔的情形。我祖母容颜端丽,态度斯文,与土楼里客家女人的粗放简约大不一样,令他们印象十分深刻。

一时间“庆福楼”中父母儿女、兄弟姐妹、祖孙子媳大团圆,那是“庆福楼”最热闹也最温馨的时光吧。家父这一年大约五、六岁光景,早上起来穿着乡间罕见的小中山装小皮鞋倚在大门口,看着他的父兄叔伯赤足荷锄往田间去,浑然不懂汗滴禾下土的艰辛,只是觉得新奇有趣,更不可能知道外面的世界已进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前夜。

假期结束,我祖父先行返回广西柳州税务局任上,大约半年后祖母带着家父兄妹也相随而去。不久,我叔公书源又沿着曾祖父的脚踪只身下南洋,“庆福楼”就冷清了,曾祖父母身边只还剩下一个幼女,我的小姑婆。而我叔公江书源一去南洋,在彼处成亲、生儿育女,再也没有机会回来。

日军的铁蹄自北向南,一路烧杀抢掠。历史的动荡颠簸里,我祖父母为躲避战乱,在广西境内柳州、宜山等地几经搬迁辗转,期间我的二叔、小叔、小姑姑相继出生,祖母的娘家却渐次人丁凋零。解放初期,祖父带着妻儿到桂林投靠开袜厂的一位乡亲,从此桂林成为我们这一支江氏子孙安身立命的地方。

而在永定的老家,我的小姑婆也长大成人,嫁入巫家,离开了“庆福楼”,后来随夫婿迁往龙海定居。五十年代中期,辛劳一生的曾祖父辞世,祖父返乡将曾祖母接到桂林奉养。从此,“庆福楼”离我们就很远很远了。尽管它一直是在那里的,傍着青山绿野,以及晒坪前面长流不断的南溪。

家父在桂林完成了中学的学业,于1954年考入中山大学中文系就读,二叔建中数年后也考入广西农学院。有很长一段时间,家中的生计靠我祖父拉木板车维持,致使我大姑姑不得不早早辍学去打工,挣钱帮补家用。其间捉襟见肘之处,不难想见。

家父在广州,大学毕业之前受到“反右”运动的冲击,被下放到偏远的广西昭平县林场“劳动改造”。他的个人问题因此一再蹉跎,直到经人介绍认识家母。蒙我外祖父通达,两人于1967年成婚。

我出生之前数月,曾祖母谢世,安葬于桂林。她生前肯定会思念土楼,肯定想过再回去看看的吧,然而今天看来这样简单的一个愿望,在那个年代里竟奢侈得无法实现。到我两岁,家母也被下放,我则被留在桂林,跟着祖父母长大。

祖父有一个藤编的小小箱子,里面装着粮票布票户口本,以及他与亲友往来的重要信件,以及一本翠绿色封皮的《江氏家谱》。他说,我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永溪”。因为按照家谱上的排行,我是江氏的“永”字辈,因为家乡永定的老屋前有条小河,叫“南溪”。

从小,地理就念不好。尤其是各地物产,地形特征什么的,简直束手无策。可是对于“永定”这个毫不起眼的地名及其位置,一下子就记住了,每次在地图上一眼就能找到。

祖父说,永定甜菜干颜色乌黑油亮,配上五花肉,无论炒炖蒸煮都香甜鲜美;他指着寄自缅甸的彩色照片,告诉我里面那个剃光头的小和尚叫“永春”,是书源叔公的长孙,我的堂兄;他说家乡戏里的木偶比我还高,眼睛嘴巴都会动,还分生旦净丑……南溪在我童年的岁月里飘忽,如一种相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心头平稳地,缓慢地,悄无声息地流动。

可不知为什么,祖父从来不曾对我仔细描述过土楼,我一点儿也不知道祖父口中的“老屋”,我祖辈父辈生长于兹的所在,是一座和我所见过的任何可以称作“房舍”的东西都大不一样,后来要成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一份子的独特建筑。

想来“乡愁”之于游子,更多的是对那一方土地的眷恋,以及对骨肉至亲的悬望。这种眷恋与悬望里遥远的“家”,其间点点滴滴的细枝末节都可供反复咀嚼回味。至于“家”的实体是斗室还是深院,是茅屋还是“世界物质遗产”,倒没有那么重要了。

七十年代末期,我们家乃至整个中国,都终于走出政治运动的阴影,希望的田野上一派阳光朝气。家父与众位叔叔、姑姑们的工作都得以重新安排,我祖父也终于可以回老家省亲了。彼时我面临初中升学考试,不能请长假随行。祖父见到了小姑婆一家,带回来家乡乌黑油亮的甜菜干。祖父说,我也应该回去看看,客家人可以散居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却不能不回去,人人如此,这也是老规矩。

上初二那年,永定乡下来了一位书楼叔公,专程到桂林探访我祖父母。书楼叔公在桂林盘桓的数天,是我陪侍在侧,深得叔公钟爱。他临走前和祖父商定,让我次年暑假回乡省亲。可当年闽道之艰难尤胜于蜀道,交通并不便利。祖父不放心我独自上路,家里经济情况又不允许他带我同行,事情就这样被搁置下来。此后,每年差不多过完春节,书楼叔公就会在来信中问:今年暑假回来吧?如此我考完高中,又要考大学,暑假一个接一个来了又去,直到祖父卧病沉重了,我仍然无法成行。垂危的病榻之上,祖父对我说,他这一生俯仰无愧于天地,亦无憾恨。嘱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有机会,要回老家去。

祖父过世之后,我一路读书,一路走,书读得越多,人也走得越远,最后竟然也远涉重洋到了美国,比南洋还要远的异邦。也不知道冥冥之中是不是一种宿命,客家子弟注定要漂洋过海的宿命。

到书楼叔公过世以后,没有人再唤我“永溪”,也没有人再和我提起永定了。我和老家的距离,有一阵子很远很远,与我的日常生活没有太多瓜葛。我大洋彼岸的乡愁里,融合了儿时全部记忆的桂林山水,相比之下要具体得多。

直到1999年,在宾州伯利恒小城简陋的公寓里,那个很寻常,没有任何先兆的仲春夜晚,我接到一通从加州打来的电话。那头陌生的声音细细查问我的姓名家世,然后,他说出一句话,语气非常慈爱温和,却让我震惊得手都发抖:“孩子,我是你的叔公。”

——这便是我祖父生前念叨过无数遍,1938年与他一起离开家乡去广东求学的堂弟江际臣公,那本翠绿色封皮家谱的主要编撰者。

际臣叔公曾就读于中央陆军官校,毕业后供职于国民党中央委员会,49年随军撤往台北,此后与我祖父再未谋面。找到我的时候,叔公已年届八十高龄,因身患绝症被台北荣民总医院送往加州医治。

我旋即飞去和他见面。在他手里,我见到了一本图文并茂,印刷精美的杂志,一本关于土楼以及客家文化的介绍专刊。

指点着封面图片上那个庞大的灰黑色圆形建筑物,际臣叔公告诉我,这就是老家,这就是土楼。六十年代初,美国人在卫星照片中发现福建西部崇山峻岭间这些楼群,还以为是核反应堆,其实土楼不过是我们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建筑,随后,土楼以其将古老的夯土技术发挥到登峰造极地步的功能完备、结构巧妙,引来举世瞩目。

在那次相聚短短的两三天里,叔公慢慢告诉我,南溪边上那几座彼此相依的五座土楼统称“水尾楼”,其中包括我家方形的“庆福楼”,也包括他家圆形的“天一楼”。这是第一次,远远地,惊异而模糊地,我看见了我祖父口中的“乡下老屋”。老家从模糊迷离的概念中一下子跳脱出来,变成眼前一幅幅清晰的画面——山依楼旁,水过楼前,家在楼中。水因山而添灵秀,山因楼而增雄浑,楼因人而有了灵魂。

通过际臣叔公穿针引线,古老的“庆福楼”也远远地看见了我。方形围墙上屋脊的灰黑色,山头柿子成熟的深红,在老家亲人们盼归的殷切呼唤里,越来越生动,越来越清晰。我从电子邮件不间断地往还中,知道乡下修了大路,知道龙岩有了飞机场;从电话里,我听见永定城中过年的爆竹声声,我听见老家亲人吃团圆饭的笑语……庆福楼和南溪,以及亲人们对我血浓于水的牵挂,越来越近了。

本来,际臣叔公说他要领着我一起回去的。不仅要回永定,还要去缅甸、马来西亚,去认一认流散在那里的宗亲长辈。可惜这个计划最终未能实现,际臣叔公于2001年底在台北去世。

2006年春,我收到“海外华文媒体聚焦海西”活动的邀请函,看到行程表上“龙岩”两个字赫然在目,根本连想也来不及想,立刻决定要回去。

终于回来了。祖辈父辈们口中传讲的永定,终于变成我脚下坚实的土地、眼前实在的山水风物和耳边似懂非懂的客家乡音。老家的姑姑伯伯、兄弟姐妹,明明素未谋面,却让我从他们脸上的轮廓和表情里,看见了熟悉的线条和血脉相连的温情。两万余座土楼,说多不多,说少也绝对不少,可只要我报上姓名,江氏族人立刻就知道我应该归于哪一座。到这时候我才真正明白,所谓“根”,并非一个虚无渺茫的意象,而是一个真切实在的物象。而这个物象对于异乡的客家子弟来说,究竟有多么强韧的牵引力。

终于回来了。丽明姑姑陪着我,踏上了那条已铺上柏油的黄土路,沿我曾祖父、祖父、父亲离乡的足迹,走进湖坑镇,见到了一直守护着曾祖父坟冢的万松叔。万松叔家的新居建在南溪的另一边,与土楼隔水相对,南溪里昔日的大青石,换成了他亲手筑成的水泥礅。踏上去,看见南溪的潺潺流水以及溪边土楼的刹那,我呀地叫出声来,焦急的心随即妥贴:啊,该在的都在这儿等我,多好。

其实从来没见过,即使在梦里也缺乏想象的凭据,只因为这里的一石一木与我俱有亲缘,所以一点儿也不觉得陌生。我一步步走近,“庆福楼”黑色鎏金的楹联就在眼前:“庆由善积,福自天申”。我仰头凝视那几个的大字,庆福,庆福,是吉庆有余,福祚绵长吗,是吗?是吗?当土楼落成之日,我的曾祖题写下这个楼名之时,是怎样的心情?简简单单的“庆福”二字里,包含着他对子孙后代怎样殷切的期许,怎样深厚的祝福?

穿过晒坪,一脚迈进门槛,立刻感觉到那些源远流长的血脉连通,正从脚底下的泥土中慢慢渗透出来。左手边是我曾祖母围绕过无数次的灶台。一口巨大的铁锅架在上面,仿佛曾祖母随时会迈着一双大脚进来,为我举起洗尘的炊烟;楼上,书源叔公的房门深锁,南洋欲归无计的永恒怅惘关满一室;小姑婆的闺房里,她顶着红盖头起身,即将嫁为人妇的脚步迟疑就在眼前;回廊上,祖父的身影时隐时现,笑看我乍然面对这一切不由自主的晕眩;童稚的父亲依然穿着小中山装新皮鞋,将天井中央那一眼依然清光凛冽的水井指给我看……

上下三层楼,二十四间房,男女老幼的身影来来往往,笑语喧哗,顿时热闹起来。夯土高墙与杉木回廊,威严与亲切,久远与此刻,列祖列宗与我,在屋顶圈成的四方天空之下,一时间满浴柔和温暖的阳光。

终于回来了。土楼对面葱郁的山坡上,曾祖父长眠的墓前,万松叔把点燃的香高举过头,在碑前为我祝祷:“小溪回来看望您老人家了,她是从很远的美国回来的啊。您在天之灵保佑她平平安安,健康幸福。”

我俯伏祭拜,视线在那一刻一片模糊。

高投乡的江氏宗祠,专门为我敞开了大门,堂兄教我祭拜的礼仪,我焚香跪拜以告:我回来了。握着年逾七十的大伯、伯母满是老茧的手,我和堂兄弟们嬉笑把盏:我回来了。离开永定,乘车乘船抵达龙海的石码镇,白发苍苍的小姑婆拉着我的手不肯放,我泪流满面——我回来了。在两代人几十年的悬望之后,我到底回来了。无论走得多远,无论定居何处,客家的子孙总要回到祖居之地,代代如此,人人如此,这是老规矩。

常听人说,客家人和犹太人很相似,都是历史上被迫大规模迁徙的族群,都世代固守自身的文化传统,都注重教育,都坚忍、勤奋而刻苦。然而,犹太人是没有根的,我们客家人却有这样一片广阔、美丽、经济腾飞的祖居地可以依托。根深而叶茂,游子的乡情是绿叶对根在文化上,情感上的归依。游子与故土的双手一握,血脉就此重新相连。必有根对绿叶输送的营养,源源不断,更有绿叶对根回报的情意,生生不息。不管我的一双手多么小,不管还有多少间阻,这一握传递的暖意,从此将不会消散。

难于蜀道的闽道,现今已是通途。在我回去之前,家父领着桂林的叔叔姑姑们就回去过。后来,家父和家母和我一起领着我先生、我弟弟,以及我那两个在美国出生的孩子,又再一次返回永定省亲。

客家土楼,人说是神秘莫测又诱人探寻的土楼,如今之于世界,是受到特殊保护的“物质文化遗产”。于我,则并不神秘也无需探寻,它总是在那里的。栉风沐雨百数年的“庆福楼”,屹立成我心上一枚稳稳的纸镇,凝重而深情地压住了我,万里关山之外的乡情。于我在异邦生长的孩子们,也有了实实在在的亲缘,以后当她们在美国的土地上再看见土楼的图片或者再听人说起,她们也会述说另一段她们自己与“庆福楼”的故事。

“庆福楼”。从此,在纽约州的大熊山下,只要我们一回眸便能看见——山依楼旁,水过楼前,根在楼中.

J. 江氏大宗祠深圳是宝安区沙井镇步涌村204号具体在哪里

江氏大宗祠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步涌村南边路

更多▼
类别: 风景区

公交车站: 步涌市场 /步涌工业区站 (500 米) 338路, 756路, 779路空调

从 步涌工业区站 步行到 步涌村, 宝安区, 深圳市, 广东省 大约 5 分钟

1. 从步涌工业路向北方向,前往大园根一路 98 米
2. 在大园根一路向左转 300 米

江氏大宗祠
步涌村宝安区, 深圳市, 广东省

曾氏大宗祠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大街

更多▼
类别: 风景区

公交车站: 沙井汽车站 (400 米) 310-315线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