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广州市海珠区的地铁站有哪几个
广州市海珠区的地铁站有哪几个?”海珠区是广州市的一个区,而珠海是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海珠区在广州市内,珠海市在珠江口西岸,是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与澳门陆地相连,与香港隔海相望。
” 2号线市二宫、江南西、昌岗、江泰路、东晓南、南洲
8号线凤凰新村、沙园、宝岗大道、晓港、中大、鹭江、客村、赤岗、磨碟沙、新港东、琶洲、万胜围
4号线官洲
3号线赤岗塔、大塘、沥滘
暂时开通的就是这些,以后陆续还有的。
”海珠区辖18个街道(赤岗、新港、滨江、素社、海幢、凤阳、龙凤、沙园、瑞宝、江海、南华西、南石头、江南中、昌岗、南洲、琶洲、官洲、华洲)。(以下括号里为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办公地址)海珠地区,明清时至民国初年,属番禺县管辖。民国7年(1918)广州设市政公所,民国10年(1921)2月,设广州市政厅,市区界线南至河南小港,河南城区划入广州市区,分设蒙圣、海幢、洪德三个区公所。民国12年(1923),广州扩展市界,市区界线南至南石头。民国13年(1924),广州市再次扩展市界,市区界线南至沥滘、西滘。民国26年(1937)7月,原属番禺县的公和乡、敦和乡、沥滘乡、彬社乡划属广州市。抗日战争期间,为便于动员民众抗日,上述各乡于1938年10月暂归番禺管辖,1946年12月复归广州市。至建国前夕,河南地区共设有蒙圣、海幢、洪德、敦和、沥滘、公和、彬社(新洲)7个区,隶属广州市,其中蒙圣、海幢、洪德区属城区部分。建国后,1949年11月,海珠区地区分为蒙圣、海幢、洪德、新洲、沥滘五个区,分别设立区人民政府。1950年6月,蒙圣、海幢、洪德三个城区合并,成立河南区,分设19个行政街道;1951年5月,新洲、沥滘区合并为新滘区,分属市管辖。1954年6月,市政府撤销芳村区建制,将其管辖的芳村、花地、山村、冲口4个镇划入河南区,1956年8月,上述4个镇合并为芳村街办事处和山村街办事处。同年,从郊区划入新港街、瑶头镇后,将瑶头镇改为瑶头街办事处。1959年2月和4月,从珠江区划入永兴街和花地街,此时河南区共设15个街道。1960年5月,河南区成立海珠人民公社(但仍由区人委行使行政职能),新滘人民公社从郊区划入。全区设9个人民公社。1960年8月,河南区改称海珠区,1961年8月恢复街道办事处建制,全区设12个街道,新滘人民公社划归芳村区。1980年2月,海珠区成立革命委员会,同年4月,各街道办事处分别成立革命委员会。1980年2月,撤销革命委员会,各街恢复办事处名称。1986年6月,赤岗街办事处、新滘区公所划入海珠区,1987年3月,新滘区公所改称新滘镇。1990年,全区共辖19个街道办事处,一个镇,分设303个居民委员会,19个村民委员会。1999年初设立江海街。2000年,海珠区辖14个街道、1个镇。总人口人,各街道、镇人口:1237273 赤岗街道 102484 新港街道 74657 昌岗街道 91766 江南中街道 72314 滨江街道 58237 素杜街道 60215 海幢街道 61293 南华西街道 42349 龙凤街道 86144 沙园街道 54847 南石头街道 86848 风阳街道 72497 瑞宝街道 63476 江海街道 49610 新窖镇 260536(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2001年7月,调整新滘镇行政区划,设立南洲、琶洲两个街道。南洲街道辖12个居委会和6个村委会,琶洲街道辖7个居委会和3个村委会。调整后的新滘镇辖3个居委会和7个村委会。2001年底或2002年初,撤销新滘镇,设立华洲、官洲2个街道。调整后,海珠区辖18个街道办事处。截至2005年12月31日,海珠区辖18个街道(赤岗、新港、滨江、素社、海幢、凤阳、龙凤、沙园、瑞宝、江海、南华西、南石头、江南中、昌岗、南洲、琶洲、官洲、华洲)。
㈡ 广州塔是几号线
搭乘地铁3号线广州塔站B出口可直达广州塔;
从陈家祠乘坐地铁1号线体育西站下,换乘地铁3号线赤岗塔(广州塔)站下。
30-43分钟,约70-80元
1.从地铁昌岗站乘坐地铁8号线(4站)至地铁客村站,换乘地铁3号线(番禺广场-天河汽车站)(1站)至地铁赤岗塔站A出口下车。步行约220米至广州塔
广州塔是几号线?广州塔-地铁站:地铁3号线地铁3号线(番禺广场-天?
㈢ 广州地铁18号线的站点有哪些
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八号线工程起始于南沙万顷沙枢纽,经南沙新区、番禺区、海珠区、天河区,横沥、鹤庄、沙溪、石榴岗、琶洲西区、冼村、广州东站等9座车站。
㈣ 广州地铁18号线的站点
万顷沙、横沥、蕉门、庆盛、(未知站名)、番禺大道南、番禺广场、番禺大道北、万博(此前地铁公司命名为鹤庄站,番禺区方面提出改名万博站 )、沙溪、石榴岗、磨碟沙(琶洲西区)、马场、广州东站、沙太中路、大源
注:该线路番禺广场~大源段走向是根据旧22号线的走向的,如下图:
沙太中路站:换乘广州地铁23号线。
广州东站站:换乘广州地铁1、3、11号线。
马场站:换乘广州地铁5、19号线(潭村站)和广州地铁13、19号线(暨大站)。
磨碟沙(琶洲西区)站:换乘广州地铁8号线。
石榴岗站:换乘广州地铁11号线。
万博站:换乘广州地铁7号线。
番禺广场站:换乘广州地铁3、17、22号线。
庆盛站:换乘广州地铁4号线。
蕉门站:换乘广州地铁4、15号线。
万顷沙站、横沥站:与15号线、22号线换乘 2015年11月20日,《广州新一轮轨道交通(2015-2025)建设规划方案图》设定的18号线的线路方案将会从大源至万顷沙。 地铁8号、18号、19号线将在此交汇
琶洲西区本轮规划调整,官方对于完善交通设施颇为落力。其中提到,要将琶洲西区打造为“轨道上的城市金融中心”。
除了现有的地铁8号线和规划的地铁19号线外,西区的南北会穿过地铁18号线,从琶洲西区到南沙只需半小时,除江边原有的有轨电车外,还将增加一条6个站的有轨电车环线。
地下空间统筹设计,这里是地铁8号、18号、19号三线交汇处,将结合地铁站点设置地下商业、购书中心等服务设施,增强地面与地下的活力互动。路面方面,西区东西两侧现状已有猎德大桥和华南快速,在珠江沿岸会增加两个水巴码头。值得一提的是,规划还打算造一条过江隧道,这有利于加强琶洲西区和珠江新城的过江交通联系。不过,海珠区政府提出,现状方案提到的隧道海洲路处出口和规划的18号地铁线线位重叠,建议进一步深入研究相关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对此,市国土规划委表示,将在下一步交通专项中进行深入研究相关可行性。
琶洲西区的规划强调小尺度开发、公共交通的便捷性,要打造一个“可步行的城市”。规划提出,打造与地区相适应的小尺度街区网络,优化后路网密度可达到12.9km/k㎡,进一步提高道路通达性与地块可达性,分散地区的交通流,体现集约化交通特征。结合区域内重要的景观带、公园和骑楼对城市慢行系统进行规划。琶洲大街、琶洲南大街、琶洲北大街三条东西向的商业骑楼大街形成尺度宜人的步行街区,提升全天候舒适步行体验。具体而言,沿琶洲大街、琶洲南大街、琶洲北大街分布三种不同尺度的骑楼,结合活动广场、二层连廊,形成连续的骑楼系统,极大增加步行的舒适性及区内的景观连续性,也传承了岭南地域文化。陈建华就此评价说:“骑楼大街传承了岭南建筑的风格和传统,以前有北京路、上下九,未来有琶洲大街。”轨道交通方面,琶洲西区规划设置3条地铁线和2条有轨电车线,包括现状地铁8号线、规划18号线、规划19号线,优化轨道交通线网站点数量与布局,实现便捷互联。其中,18号线是一条南北向高速轨道线,琶洲西区到南沙只要半小时;而新增的有轨电车环线主要解决区域内的交通疏解,沿着琶洲北大街、磨碟沙路、琶洲南大街等设置6个有轨电车站点。
公共交通方面,未来琶洲西区将有3条地铁线和2条有轨电车线,包括现状地铁8号线、规划18号线、规划19号线,优化轨道交通线网站点数量与布局,实现便捷互联。其中,18号线是一条南北向高速轨道线,能够实现琶洲西区到南沙只要半小时;而新增的有轨电车环线主要解决区域内的交通疏解,除了现在沿江路设置的有轨电车试验段外,增加了有轨电车琶洲环线,沿着琶洲北大街、磨碟沙路、琶洲南大街等设置6个有轨电车站点。此外,规划还增加了两个水巴码头,预留新的与珠江新城之间的过江隧道(海州路接平江路)。
㈤ 广州塔附近的地铁站叫什么名字
你好,广州塔附近的地铁站叫赤岗塔站。目前只能这么回答你,希望可以帮到你,祝你愉快。
㈥ 地铁到广州塔应该在哪个站下
地铁三号线到赤岗塔站下车
㈦ 广州塔怎么去 先地铁到那个站
到体育西路站,乘坐3号线或到花城广场站乘坐APM线 到广州塔站 就可以了
公交线路:地铁3号线,全程约3.0公里
1、从体育西路乘坐地铁3号线,经过2站, 到达广州塔站
2、步行约210米,到达广州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