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广州大学有没有对学业水平考试没有要求的
广州大学有对学业水平考试没有要求的。
广州大学是2000年由广州师范学院、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广州教育学院、原广州大学和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等五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
原广州大学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私立广州大学创办的1927年,原广州教育学院创办于1953年,原广州师范学院创办于1958年,原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创办于1984年,原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创办于1985年。
2016年以来,学校获得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24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
获得国家、省(部)级社科奖励57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优秀成果奖1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3项。2016年以来,共申请国际、国内专利3162项,授权专利1388项。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广州大学
B. 广州大学奖学金是多少
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综合奖学金、考研奖励金、学业进步奖、论文发表奖、专利发明奖、优秀毕业奖、“镇泰奖学金”、“创彬奖学金”和其他单项奖励金,同时设“十佳”学生、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良学风班、优良学风标兵班、文明宿舍及文明标兵宿舍等多种奖项,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
此外,广州大学对优秀考生给予最高10万元优秀考生奖励金。
C. 广州大学有多少年历史了
49年!!
广州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于2000年由广州师范学院、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原广州大学和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等高校合并组建而成的综合性大学,实行广东省与广州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于1958年开始招收普通本科生,198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广州师范学院创办于1958年;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创办于1984年;广州教育学院创办于1953年;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创办于1985年;原广州大学成立于1983年。
学校现有大学城、桂花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127.28亩,建筑面积862718.14平方米。大学城新校园建设总投入20.6亿元,建有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教学楼、实验楼、演艺中心、体育馆、图书馆、网络中心、学生公寓等。
学校图书馆拥有藏书221万册,电子图书50万种,订购中外文报刊3655种。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校园网络系统,拥有41381个网络信息点,全面覆盖了教学区、办公区和生活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初具规模。学校拥有各类实验室41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2.5亿元。
学校现有22个学院,62个本科专业,42个硕士点,2个博士点,拥有教育硕士和工程硕士两个专业学位点。涵盖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九大学科门类。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9280人,研究生588人。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学科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3个,省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市名牌专业11个;省市精品课程11门;学校被批准为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和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2398人,其中专任教师1335人,教授177人,副教授556人,高级职称人员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4.91%;具有博士学位者206人、硕士学位者591人,40岁以下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1.3%;专任教师的平均年龄为40.34岁。学校现有两院院士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首届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和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各1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0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294人,省、市优秀专家15人,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级人选11人、校级人选95人,省、市“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43人,优秀留学归国人员61人等。
2003年至今,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22项,到位科研经费达2亿元以上。获省市以上科研奖励7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784篇,被SCI、EI、ISTP收录437篇,出版学术着作192部。学校获专利授权54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
长期以来,学校先后与17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教育与科技合作关系。例如,2002年,在中法两国教育部和广州市政府的积极扶持下,在我校创办了全国第一所中法旅游学院,开创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在境内外还开办了中澳国际会计硕士研究生项目、机电维修工程与管理本科专业、普通话教师培训等合作项目。近3年来,聘请或邀请了近百位外籍专家来我校讲学或授课,接待国外专家学者千余人次;派出246名教师或行政管理干部出国学习和深造,近300人次出国进行学术交流与考察,执行各类国际合作项目20余项。
2004年以来,我校大学英语四级一次通过率均超过全国一般普通高等院校平均通过率20个百分点左右。2003-2005年,学校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566项。在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共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其中在第九届全国“挑战杯”竞赛中,我校成绩名列广东第一,全国高校第12。学生参加省级以上体育竞赛获奖123项,其中毽球队多次代表国家参加世界锦标赛,获得世界冠军1项,世界亚军4项。广州大学“名盛学生艺术团”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歌曲演唱比赛一等奖。音乐舞蹈学院学生杨静、杨黎获53届国际青少年国际舞蹈锦标赛拉丁舞冠军;土木工程学院2003级学生陈卓获批准的专利有3项;化学教育专业2001级学生冯桂明获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003级身残志坚的潘树华同学获省数模竞赛一、二等奖各1项、全国数模竞赛二等奖1项,为2006年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100名候选人之一,2007年度10名广州市先进青年典型之一,等等,这些都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风采。
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我校在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出了“立足广州,面向广东,辐射海内外,服务社会;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与留学生教育;构建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培养知识面宽,基础厚实,创新意识和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经过不懈努力,把我校逐步建设成为与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若干学科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总体奋斗目标。
D. 广州大学有几个校区,哪个校区最好及各校区介绍
一、广州大学有几个校区
广州大学现在有2个校区,分别为:大学城校区和桂花岗校区
二、广州大学哪个校区最好及各校区介绍
1.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内。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近90年的办学传统。学校立足珠三角区位优势,强化大学的使命与担当,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一所快速发展、充满活力的大学,是广东省和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广州大学正在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迈进。
2.广州大学桂花岗校区
地址:桂花岗东1号。学校现有大学城、桂花岗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880亩,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较完善的科研设施。学校办学规模较大,学科门类较全,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33833 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798人,博士研究生122人,有91个本科专业,涵盖十大学科门类,具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2607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686人,博士占比54.7%,全校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者1130人,拥有两院院士3人,双聘院士6人,其他以国家“”、“*特聘教授”、国家杰青为代表的一支高层次人才队伍,承担了一批973项目、863项目、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三、广州大学简介
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共成长。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学校紧紧抓住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广东省和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机遇,坚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主动对接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新和开放,按照内涵建设、创新引领、特色发展、开放办学的发展理念,聚焦新工科、新师范、新文科建设,积极探索新医科发展,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http://Www.CreDitSaiLing.Com
学校现有大学城、桂花岗两个校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9788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6083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设有27个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0年本科招生专业69个,其中理工类专业37个、人文社科类专业24个、艺术类专业8个。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通过培育与引进并举,基本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学术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3221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036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中被聘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1345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468人。现有全职两院院士5人、全职外国院士1人、特聘院士4人、双聘院士6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人、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青年长江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4人;其他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11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4人;国家级“特殊计划”领军人才5人、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8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2人;“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团队1个,“珠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广东特支计划”领军人才6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学名师4人、青年文化英才1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讲座教授2人、青年珠江学者10人;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5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含广州市杰出专家、优秀专家、优秀青年后备人才)191人。
学校坚持重大需求导向,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深化人文、社会科学、理科类优势学科内涵建设,强化师范教育、艺术类学科特色建设,突出面向新科技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需求的新工科建设,探索拓展以生物医药、基因编辑、生物信息、脑科学等为重点主攻方向的新医科。现已形成由4个省“冲一流”重点建设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和16个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构成的重点建设学科体系。以土木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电子与通讯工程、资源与环境、材料工程、经济与社会管理、岭南文化与艺术、师范教育等为代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进入ESI全球前1%。在软科2020年《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榜单中,网络空间安全列全国第4位。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为人才培养目标,设立“文体艺语”四个公共素质教育中心,致力于培养具有广大底色的创新型人才。学校现有3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3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10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1个省级教学团队;获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广大“金课”体系建设成效显着,现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系列精品课程66门,校级系列精品课程171门,与世界高水平大学课程互联和学分互认的课程200门。实施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组建33个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近3年本科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为90.9%,用人单位总体满意度达98.7%。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三创营”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创新创业竞赛成绩位居广东高校乃至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学校坚持科技创新战略,面向产业和经济社会主战场,强化科研创新能力建设,布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在穗深港澳创新走廊上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格局。设立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积极谋划在南沙的新发展。现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含培育基地)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51个。在城市基础设施减震防灾与安全、网络空间先进技术、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智能制造、智能装备、智慧交通、天体物理、分析科学技术、环境工程、清洁能源材料、应用数学、生物计算、分子遗传与进化、生物计算、基因编辑、地理科学、岭南文化艺术、区域发展等领域组建了一批科研团队。全校科研经费投入10.18亿元;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排名连续两年进入全国前80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位列全国第28位;近三年连续获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与课题共12项、珠江人才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1项。2016年以来,共申请国际、国内专利2297项,授权专利1134项,连续荣获广州市专利大户荣誉称号。论文质量稳步提升,发表在《Science》《Nature》等期刊上的论文数不断增加,学校SCIE/SSCI、CSSCI发文量2233篇,ESI高被引论文总量148篇。近五年,学校获得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和社科奖励101项。不断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高校、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及与风投资本对接,促进“双创”科技成果在大湾区的转化。2016年以来,学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151项,新增产学研合作平台46个,加入产学研协同合作联盟22个,共建研发中心50多个、实习基地300多个。与广州无线电集团、广州越秀集团、广东丝绸纺织集团、广州智能装备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腾讯科技、华为、360集团、阿里云计算等近百家大型企业新建合作关系。减振抗震、声像灯光、网络安全和水环境技术等一批创新成果在广州塔、港珠澳大桥等国内重大工程或企业中得到充分应用。咨政建言作用日益凸显,一批研究报告得到采纳应用。
;E. 广州大学的代码是什么
广州大学的院校代号即院校代码为11078。广州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综合性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东省“冲一流”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设有综合奖学金、考研奖励金、学业进步奖、论文发表奖、专利发明奖、优秀毕业生奖和其他单项奖励金,同时设学年礼先进集体及个人、“十佳”学生、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良学风班、标兵宿舍及优秀学生楼层长等多种奖项,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学校有国家级科研平台(含培育基地)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51个;组建了网络空间先进技术研究、智能制造工程研究、计算科技研究、大湾区环境研究等15个科研团队。
F. 广州大学什么水平
广州大学(Guangzhou University),简称“广大”,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冲一流”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国家“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试点高校,入选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高校,为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发起单位、广州大学城高校联盟和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是以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
【外文名称】
Guangzhou University
【创办时间】
1927年
【校训】
博学笃行,与时俱进
【院校历史】
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广州师范学院(创办于1958年)、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创办于1984年)、广州教育学院(创办于1953年)、原广州大学(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私立广州大学创办的1927年)和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创办于1985年)等高校合并组建广州大学。
【院校专业】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大学城、桂花岗两个校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9788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4990人;在编教职工2856人;设有26个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本科招生专业65个;有4个省“冲一流”重点建设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16个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
【主要奖项】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
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
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项
【
G. 广州大学生当兵有补贴20万吗
一、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兵役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制度,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由地方人民政府制定,中央财政给予定额补助。从一线城市去当兵,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的标准普遍都比较高,两年下来基本都可以拿到8~10万元左右。
二、学费补偿金。无论是专科生还是本科生,每年最高补偿8000元。如果是专科生3年最高可以补偿2.4万元;如果是4年制的本科那最高补偿3.2万元;如果是5年制的本科最高就是补偿4万元。
三、大学生入伍一次性奖励金。基本所有的一线发达城市都会给予大学生一次性入伍奖励金。而且奖励金的标准是比较高,对参军入伍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大学生,给予一次性奖励金。奖励金标准为:本科毕业生5万元、大专毕业生4万元、本科新生和在校生3万元、大专新生和在校生2万元。
四、在部队领取的津贴。义务兵的津贴现在已经有了大幅度的上涨,第一年每个月基本在1000元,第二年每个月基本在1100元。如果是在艰苦边远地区部队服役,除了津贴之外,还有各种高原补助,执行任务等其他方面的补助,每个月到手的钱也可能高达5~7千元。因此两年下来基本在2.5万~5万左右。
五、部队发的退伍费。每年是4500元,两年下来就是9千元,加上最后一个月的伙食费,差旅费等一些其他的费用,两年下来也有2万左右。六、退伍地方发的一次性退役补助金。这笔钱是由地方政府来发放,义务兵补助标准:部队规定退役时间的上年度本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2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五条“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和其他有关条款的规定,制定本法。
H. 广州大学好吗
1广州大学简介
广州大学座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华南经济文化中心和改革开放前沿广州市,位于广州大学城的西南端。广州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于1958年开始招收普通本科生,198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
1927年 公立 综合 广东省教育厅
1广州大学师哥师姐说
1、广州大学桂花岗校区吃穿住行都很方便的这边,休闲也方便啊,周围有几个大公园,越秀公园、雕塑公园、草暖公园、兰圃公园、麓湖景区等等老城市,文化积淀不错感觉不管是工作、上学还是居家,这里都挺合适的
2、环境自然是好的,毕竟离市区远,空气不错,绿化也比较好,有个中心湖,很多人都喜欢去那里拍拖的娱乐的话,最多的应该都在广州大学里的商业城了,KTV、酒吧、酒店、KFC、美食街、还有买衣服饰品的……应有尽有……、应该不会令你失望的
3、说实话,其实学校就服装设计专业比较出名,其他专业都差不多的,主要看你自己怎么学学校不大,但是环境还好,宿舍有四人,六人,八人的
4、管理类就业都好,考起来竞争也比较激烈,广大的名气很大,毕业后就业肯定没问题
5、教学质量的话还是不错的,有很多老师都是很中大的研究生或博士,实验室还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只有两个,另一个是中大的宿舍环境是很好的了,有468人间,如果不是贫困生一般都会分到4人间,有空调,很凉的食堂有3个,还有一个教师专用的,不过学生也可以在那里买饭,那个在教学区,还有一个美食中心,里面有很多种类的快餐,价格比饭堂贵一点,但也好吃一点英文系还算可以吧,英语专业的都是外教教的
I. 我选广州大学有什么好的理由
同学们可以选择广州大学的十大理由 广州大学助你成就理想人生 ☆理由一:上重点线者享有专业优先选择权 只要是广东省文理科上重点线的考生报考我校,录取入学享有专业优先选择权。 ☆理由二:高素质人才培养提升高就业率 学校主动适应广州市及珠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上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养出知识面宽,基础厚实,创新意识和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深受社会的欢迎。我校的就业率近年来都在98%以上,高素质人才保证了高就业质量。 ☆理由三:奖助体系完善激励帮助学生学海遨游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奖、贷、助、补、减”奖助机制与体系,除积极落实国家奖助学金与国家助学贷款以外,还每年安排近1000万元自筹资金设立校内奖、助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一个同学每年最高可获得近万元的奖、助学金。完善的奖助体系激励帮助学生在学海扬帆远航。 ☆理由四:面向广东省为主招生,指标配额的区域倾斜'我校今年计划在广东省招收本科生4600人,其中广州市招收2500人,广州市外招收2100人。录取指标的区域倾斜能够使广东省及广州市的考生拥有更多的就读深造的机会。 ☆理由五:名师荟萃,学生享受优质教学资源学校拥有两院院士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294人,省、市优秀专家28人,优秀留学归国人员67人等, 还有多名国家级及省市级教学名师,这些可以为同学们大学四年的学习进步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 ☆理由六:拥有完整的学位培养体系,学科专业优势突出广州大学拥有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学位培养体系,有11个教育部、省市名牌专业,11个省部重点学科,还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66个本科专业可以为同学们的专业选择提供至为广阔的学科门类发展平台。 ☆理由七:修读第二专业双学位增加毕业竞争力 学校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修第二专业和第二学位,修读第二专业的同学可以拥有两个学位,会大大增强同学们毕业走向社会的竞争力。 ☆理由八:国际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充分受益学校与17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教育与科技合作关系。学校每年均安排一定数量的学生赴法国、意大利、日本、芬兰、澳大利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进行长/短期交流学习,有的同时攻读国外学位,成为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直接受益者。 ☆理由九:教育部评估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为优秀) j5 d l/ [5 ^0 s! f) W2 X 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进行全方位评估,经过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的严格考察评估,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获得优秀,这意味着每一位选择广州大学的同学将会在一所优秀的大学之中度过愉快而又富有收获的本科生活。 ☆理由十:美丽校园,一流设施保障成才 学校座落在广州大学城,旁依珠江,风光绮丽。校园内花红树绿、草青水幽。大学城新校园建设总投入20.6亿元,拥有大学城最大图书馆,最好演艺中心,是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学生公寓等设施一流,具有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同学们读书求知的至为理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