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广东高考理科数学难不难,难度系数解读答案点评解析
数学试题点评】
普通高考理科数学(广东卷)较好地贯彻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数学(理科)考试大纲的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和考试内容与要求,延续了广东卷的命题风格,平稳平和、稳中有新、强调基础、注重能力,试题充分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达到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的目的。
一、大胆创新、难度降低
从总体来看,试卷结构(8+8+6)并没有变化,但最后三题知识点分布和以往不同。试卷的整体难度比稍有下降。选择填空题(1-15题)的考查点均以基础题为主,中档题的比例稍有降低,创新类题目难度降低。解答题的前3题(16-18题),难度基本保持一致。至于后3题(19-21题),改变了以往数列、解析几何、导数的排列顺序,大胆创新,除了压轴最后一题难度较高外,普遍难度降低,高考对基础扎实的学生尤其有利。
二、重视主干双基考查,创新题有新意
由上表可以发现,广东卷依旧注重主干知识考查,考点稳定,并且注重双基考查。从命题题型上来看,第8、19、20、21题这些常规难题位置难度降低。
第8题:考了一个与空间结合的计数问题,相比于前些年的选择创新题比较简单,即使学生不会做,猜出答案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第19题:往年19题考都在考查数列,换了一种题型,考查了函数与导数的知识,三问都比较简单,虽然第三问是一个不等式证明,但其中涉及到的不等式模型也是在高中讲课中时常提到的,问题不大。
第20题:的解析几何题难度较低,第一个题型陈旧、常规对于扎实做好复习的考生不成问题,第二个出题模型选择的是圆,相对于圆锥曲线会更加容易。
第21题:最大的改变在于压轴题,往年广东卷压轴题都考查函数与导数,而且广东的考法是以复杂取胜,摒弃了这种出题模式还是很赞的。本题考查数列,前两问相对比较简单,第三问考查不等式放缩,综合性比较强,难度较大。
最后,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祝愿高考学子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走进理想的大学。同时,对于决战高考学子来说,暑假开始准备一轮复习,祝愿新高三学子能够经历高三一年风雨,在这个暑假开始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笔者建议,广大高二考生备考时,应从教材出发,夯实基础,做到复习全面、系统,不留死角。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对高中数学主干知识的复习,对数列、圆锥曲线、函数与导数等重要知识的灵活运用。在完善知识体系的同时,也要重视能力的培养。
倪洋: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数学研究员学而思培优广州分校高三产品线负责人,毕业于清华大学,荣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从事高考教学及教研研究,对高考数学有深入了解。
杨志: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数学研究员学而思培优深圳分校高中数学教研负责人,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对高考数学有深入的研究。
B. 广东高考数学难不难,难度系数解读点评解析
广东高考数学难不难,难度系数解读点评解析
纵观广东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可以发现,试卷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考查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考查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同时,非主干知识渗透考查,而且更强调主干知识的融合。试卷中题目比较灵活,倡导通用通法,多角度、多层次检测数学能力与素质。
一、总体趋势变化较大:思路灵活、运算量上升
从总体情况看,试卷结构没有变化(8+6+6),但题目没有13年基础。选择、填空题中考查了去年没有涉及的空间向量和解三角形,而且其中中档题的比例也加大了。解答题中,考察内容除最后一题外,基本不变。前三道难度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后三道解答题的思路不是很常规,计算量较大,且与去年不同的是,最后一道大题的求解并不需要导数。
二、试卷难度上升
从整张试卷看,相较2013年广东高考理科数学试题而言,整体难度上升不少。试题中中高档题目比例增大,且对计算的要求非常高,要求考生具备极强的耐心进行细致的运算。尤其是后面三道大题,难度增加颇大。近三年(2011-2013)广东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平均分分别为79.42分、92分、90分,除11年试题较难外,12、13年考试难度逐渐回归平稳,但14年的广东高考理科数学难度反弹比较大。
三、考点分析:中档题比旁中例增加
以下表格是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对广东省高考理科数学考点的统计:
表1:广东高考数学试题考点分析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1—18题中,中档题的比例增加,而且考查了去年未涉及到的空间向量及解三角形。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备考时,知识点必须悉数复习到位,不能有所遗漏。
以下对后三大题逐题点评:第19题:和去年考察内容一样,均为数列知识,但思路不太相同。从第一问开始,思路灵活。以往是从数列第一项往后推出其他项,但本题需要反过来先求第三项,然后是第二项和第一项。第二问用数学归纳法可以做出,算是中档题。第20题:第一问求解椭圆方程,是常规问题,比较简单,可以轻松拿下。但第二问计算量非常大,超出学生心理预期。第21题:考察函数的性质,但函数形式较为复杂,计算量也较大。而且今年考查的是用复合函数单调性来求解,不像往常一样用导数求解单调性。
综合来看,广东高考理科数试卷变化较大。这也就要求以后的考生在备考时一定得做好万全的准备,平时多注重计算能力的培养,高标准要求自己。最后,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祝广大考生在2014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行培给自己寒窗多年的努力一个殷实的回馈。同时,对于决战高考的学子来说,要从中捕捉高考的风向标,吸取经验教训,从今年暑假开始准备的高考。(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档启唯孟凡辉、倪洋)
孟凡辉老师简介: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研究员学而思深圳分校高中数学产品线负责人,毕业于 厦门大学 ,多年教学经验与高考研究经验。
倪洋老师: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研究员学而思广州分校高三产品线负责人,毕业于清华大学,高考数学149分,荣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对高考数学有深入研究 ;
C. 如何评价2021年广东省中考数学
总体来说,21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卷稳中有变,可以看到两个变化。
1、各模块分值分布稳定,函数比重所有增加饥颂郑。
2、其中24题变化较樱扒大,回归与圆有关的综合题。
考查题型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侧重考查基本的概念、运算。例如,第四题考查了烂颂幂的运算,第五题考查了绝对值和二次根式的非负性,这在以往的中考中出现的是比较少的,需要同学们平时的基础比较扎实。
以下备考建议:
1、围绕课本,重基础
虽然取消考纲,但很多试题的选材都来源于课本,所以复习过程中必须吃透课本上的例题和课后习题,尤其要注意章节后面的阅读拓展部分。
2、关注核心素养
建议考生以专题形式进行复习强化,同时注意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还要多关注“最值”这个中考热点。
D. 广东高考数学140什么水平
广东高考数学140是尖子生水平。
广东高考数学满分150分,考到140分的考生的一个瓶颈,要考到140分需要把教敏判材吃透,题做够。
高考的简单题占到了全卷的一半,所粗拿含以,千万别小看简单题,要想考140,必须简单题又快又准岩笑的拿下。不容有一丝闪失。
E. 如何评价 2021 年广东省中考数学难度
2021年广东省中考数学难度一般般,不会让学生产生太大的学习压力。
题型较新,与考前复习和考试时做的题目有巨大的反差,必然导致A+分数线的降低。整张试卷更偏向几何题的考查,选择题压轴、填空题压轴、解答题压轴,加上第19题圆都是几何题,占分比重较大,对同学们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主要优势:
阅读量变大
这是今年数学卷的一个新特点,突出对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推理探究能力的考查。有学生戏称“读题半小时,做题五分钟”,很多学生对此变化不是很适应。
压轴题没考二次函数
学生练习较多的二次函数综合题今年没有考,而代以几何探究题。往年解答题第一题实数运算今年没有考,分式化简求值题位置前移变成了第一题,第二题为新出现的轴对称作图及面积计算。
F. 广州2022高三阶段训练数学难吗
难度是相对而早祥绝言的,取决于每个宴凯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但是,根据近几年的高考考试情况来看,广州2022年高三阶段训练数学难度较大,属于一般难度,其中包含了许多理论知识,也包含了许多基础训练的陆姿练习,它的难度在一般的水平之上,比较适合考生们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提高应考能力。
G. 广州数学为什么比广东难
您好,广州数学比广东难,主要是因为广州数学的教学内容更加深入,涉及到更多的技术和理论,比如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此外,广州数学的教学方法也更加严谨,要求学生更加细致地掌握每一个知识点,而广东数学的教学方法则更加宽松,不会过多地要求学生掌握每一个知识点。此外,高郑广州数汪颤学的考试也更加严格,涉及到更多的技术和理论,而广东数学的考试困念败则更加宽松,更多的是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总之,广州数学比广东数学难,主要是因为教学内容更加深入,教学方法更加严格,考试也更加严格。
H. 2021广东中考数学105分什么水平
您好,2021广东中考数学105分的水平可以说是一般水平,但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成绩。根据历年的考试宴液数据,105分的成绩可以获得一般的学校录取,但要想获得更好的学校录取,需要更高的分数。因此,105分的成绩扰祥巧可以说是一般水平,但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成绩。为了获得更好的学校录缓键取,考生需要在数学方面多加努力,提高自己的分数,以达到更高的水平。
I. 2011广东高考数学真的很难吗
应该是说,很难,主要是题型比较新,平时复习时比较少见到的题型在这次高考中出现了.我向其他一些脊渣源高樱态三数学老师了解,都觉得这2011广东高考数梁慎学真的很难.主要将自己会解答的答好就行,很难的不会解答的,答不出来也没关系,大家都觉得难.
J. 2020年广州中考数学难不难,试题点评数学较难
试题点评
考生说
中考6科最难的“是第二天考的数学”
昨天中午12点左右,四十七中学考场的考生们三五成群走出校门,有说有笑,高呼:“终于结束了。”林同学对自己在考场上的发挥感到满意,“化学感觉还好,英语比平时做的难一些。每科都有10多分钟检查。”她说道,“比较难的是英语阅读,尤其是B篇阅读。”另一位四十七中学的黎同学也说,“英语B、C篇阅读的信息点很难找出来,化学感觉不太难。”而育华中学的罗同学则表示,“化学难度不算太大,还有15分钟检查。”
而在华师附中考场,不少考生均反映英语和化学比较“平淡”,题型、题目内容都是之前接触过、练习过的,做起来很熟悉、很淡定。“除了化学最后一题有点卡壳,是实验题的验证,其他都很平稳”,暨大附中的温同学表示,中考6科中最难的应该是第二天考的数学。东带兄圃中学的傅同学告诉记者,英语作文是要求考生作为广州博物馆的一名义务讲解员,介绍广州文化,“备考时有参考前几年的作文题,之前有类似的题目,因此有专门准备这方面的专业名词、语句,写起来比较有把握”。
专家说
英语:
科普类说明文难度加大
历史题材首次走入中考
中考英语中阅读分值占比最大,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对学生而言“得阅读者得英语”。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初中英语教学负责人郭翔分析,今年中考英语卷有两大变化:科普类说明文难度加大,历史题材首次走入中考。
郭翔点评,今年中考阅读B篇题材非常新颖,历史事件“波士顿倾茶事件”首次在中考阅读中出现,体现了英语学习中对于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此次C篇说明文中考察到生物科学类内容,整体难度较大,文章多用长难句,加大了学生对文意理解的难度。A篇依然为记叙文,讲述拯救鲸鱼的故事。D篇为应用文,难度相对较低,以细节题为主。由此可以看出,平时注重素材的积累,偏重理解文章含义而非简单获取信息,将是对学生能力的一大挑战。
今年中考英语卷的书面表达话题为志愿者活动,作文内容分别从三个年级的活动出发,介绍广州历史,了解岭南文化,结尾还要求学生对志愿者活动进行深入思考,领悟活动的深远意义。“相信学生们对这个话题并不陌生,与教材八年级下册的Moudle1的话题内容吻合,充分凸显了教育的人文性,教材与生活相结合。”郭翔说,该题目整体内容上与的中考书面表达“广州文化节”如出一辙。
“总体来说,近几年的广州中考作文多以广州文化为背景,以青少年志愿者活动为主线,弘扬城市文化建设从学生做起。”郭翔建议,即将升初三的考生们在往后的备考中要回归课本,关注身边实事及历史事件;加强阅读长难句的理解,提升阅读的综合能力;而在材料选择方面应注重正能量辐射,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化学:
难度稍有增加
要培养动手探究能力
与去年相似,今年化学科考卷依然让不少考生大呼“简单”。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初中化学学科老师刘国梅认为,今年广州化学中考,考点常规,不偏不怪,紧扣学科基础知识,但难度稍有增加,“预估今年平均分会低于去年。”
刘国梅分析,今年广州中考化学科考点覆盖全面,立足基础,与教材紧密联系,紧扣考纲要求。如22题,直接来源于课本60页酸碱中和实验10-8,证明考前回归课本非常重要。其中第1问考查宏观现象,第2问考查图蠢枯袭像中的微观解释败团,第3问考查符号表征,体现了中考指导书中新增的“初步学会在宏观现象、微观解释及符号表征之间建立联系”要求。与此同时,今年的考卷处理信息能力要求高,与高考接轨。例如21题涉及一些陌生的元素或物质,23题、24题的背景是比较陌生的工业生产,29题则需要学生阅读理解一段较长的文字信息。“如果学生接受新信息的能力较弱,审读材料的基本功不扎实,就很难得高分。”
对于“准初三”学生们,老师们建议,首先要立足基础,吃透教材。“从历年的考题可知,化学基础知识所占分量高达70分以上,所以备考时化学基础知识仍是学习和复习的重心。”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初中化学学科老师向丽霞提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平时应多关注生活中的物质,多积累生活素材,尤其是物质组成成分,如皮蛋、食盐、醋等的主要成分。考生们还要认真完成并理解初三教材的学生实验,培养动手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