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州讯息 » 广州解除通商禁令是哪个条约
扩展阅读
厦门后古修图怎么样 2025-07-18 12:32:40
福州西湖附近哪里好玩 2025-07-18 12:17:35
天津东沽哪里的房子便宜 2025-07-18 11:45:59

广州解除通商禁令是哪个条约

发布时间: 2023-04-29 10:27:01

Ⅰ 第一个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的条约

英国

1842年,清政府被迫在南京的静海寺与英国政府议约,双方共南京条约签订在寺内议约四次。8月29日,中国清政府全部接受了英国提出的议和条款,在英军旗舰”汗华“(亦译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满足了英国大多数的要求。主要内容:
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影响:破坏了中国领土的完整
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馆。
影响:使中国东南门户敞开,便于列强向中国输出商品和原料。
条约: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军费,分24年付清)。
影响:使清政府的财政更加困难
条约:英国在中国的进出口货物纳税,中国与英国共同议定。
影响: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

Ⅱ 在中国近代广州,南京,天津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条约分别是什么

广州依据《南京条约》,天津依据《北京条约》。
南京依据《中法天津条约》

Ⅲ 《南京条约》的原文

《南京条约》的原文:

一、嗣后大清大皇帝、大英国君主永存平和,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

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如物档公文往来;令英人按照下条开叙之列,清楚交纳货税、钞饷等费。

三、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四、因大清钦差大宪等于道光十九年二月间经将大英国领事官及民人等强留粤省,吓以死罪,索出鸦片以为赎命,今大皇帝准以洋银六百万圆偿补原价。

五、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且向例额设行商等内有累欠英商甚多无措清还者,今酌定洋银三百万圆,作为商欠之数,准明由中国官为偿还。

六、因大清钦命大臣等向大英官民人等不公强办,致须拨发军士讨求伸理,今酌定水陆军费洋银一千二百万圆,大皇帝准为偿补,惟自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十五日以后,英国因赎各城收过银两之数,大英全权公使大臣为君主准可,按数扣除。

七、以上三条酌定银数共二千一百万圆。

八、凡渣乱系大英国人,无论本国、属国军民等,今在中国所管辖各地方被禁者,大清大皇帝准即释放。

九、凡系中国人,前在英人所据之邑居住者,或与英人有来往者,或有跟随及候候英国官人者,均由大皇帝俯降御旨,誉录天下,恩准全然免罪;且凡系中国人,为英国事被拿监禁受难者,亦加恩释放。

十、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十一、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若两国商贾上达官宪,不在议内,仍用禀明字样为着。

十二、俟奉大清大皇帝允准和约各条施行,并以此时准交之六百万圆交清,大英水陆军士当即退出江宁、京口等处江面,并不再行拦阻中国各省商贾贸易。至镇海之招宝山,亦将退让。

惟有定海县之舟山海岛、厦门厅之古浪屿小岛,仍归英兵暂为驻守;迨及所议洋银全数交清,而前议各海口均已开辟俾英人通商后,即将驻守二处军士退出,不复占据。

(3)广州解除通商禁令是哪个条约扩展阅读: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该约于1842年8月29日,由清廷代表耆英、伊里布、牛鉴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从社会性质上看,《南京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开始蚂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经济上,中国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由于战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而逐渐解体,中国经济也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依据革命史观,随着社会性质的改变,阶级斗争的形势也发生了变化。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Ⅳ 五口通商是哪个条约

五口通商是《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TreatyofNanking),又称“万年和约”、“白门条约”、“江宁条约”。该约于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手雀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廷代表耆英、伊里布、牛鉴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南京条约》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国:
(1)割让香港岛。
(2)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
(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
(4)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毕粗早,中国凳闹海关无权自主。
(5)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此外,也规定双方官吏平等往来、释放对方军民以及英国撤军等事宜。

Ⅳ 七下历史说清政府只留广州一处海关通商;八上历史《南京条约》又规定:开放广州等为通商口岸,不矛盾吗

不矛盾,《南京条约》中的通辩瞎商口岸和清政府原本的通商口岸在形式上是不同的。

《南京条约》之前,广州是惟一允许对外贸易的地方,贸易只由官营商团“十三行”接手,交易价格和信用也只由十三行说了算指空,外国商人只能在指定的规则(乃至潜规则)下以指定的价格购买/贩卖指定数量的指定商品,完全是被动贸易;而南京条约下的通商五口是完全开放的,即外国商人在商阜范围之内可以和任意下家自由进行贸易,清廷不能垄断干涉。

换而言之,前者的广州完全谈不上是在“贸易”,形式唯灶瞎上更像是“进贡”,广州只是“贡品”的输入通道;而后者在港口范围内形成了交易平台,有买有卖有划价,才算是真正进行“贸易”的通商口岸(虽然关税方面是清廷的被动)。

Ⅵ 中国近代史有规定开放通商口岸内容的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建、厦门、宁波和上海五处港口商端口 《天津条约》:增开牛庄、登州、台湾(今台南安平旧港)、淡水、潮州、琼州、南京及镇江、汉口、九江为通商口燃晌岸 《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继续有效;皮凯锋增开天津为商端口 《马孙旅关条约》:中国开放广州、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端口

Ⅶ 要求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

要求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是《南京条约,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建、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偿英国2100万元

Ⅷ 在《南京条约》中,中国被迫开放广州、厦门、南京、宁波、上海等5个通商口岸。

Ⅸ 广州上海天津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各依据什么条约

广州上海《南京条约》
天津《中俄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定 立的不平等条约。

Ⅹ 广州的条约和时间和内容

《穿鼻条约》亦作《川鼻草约》。 鸦片战争中清钦大臣琦善私自与英国代表义律订立的议和草约, 1 841年1月20 日琦善与义律在穿鼻会议时议定。主要内容: (1)中国割让香港, 赔款六百万银元, 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2)英者亏国撤出沙角、大角炮台, 归还定海。琦善蒙哄清毁歼政府, 诡称赔款为商欠, 割香港是允许首余神英人在外洋一小岛寄寓。经广东巡抚怡良揭发, 并以义律在香港发出的布告为证。清政府不承让此约, 将琦善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