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州讯息 » 广州金融发展怎么样
扩展阅读
天津坚果哪个品牌好 2025-07-16 12:13:07
天津攻丝机有哪些 2025-07-16 12:08:12

广州金融发展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2-05-29 19:09:39

❶ 广东金融学院怎么样 学习环境 和 毕业以后找工作有优势吗 欢迎读过的人答答 自己对广金的看法

学习环境属于中等偏上,算一间不错的学校啦综合起来。以后工作就业想去银行,金融等行业发展的话,比较有优势!特别是金融营销专业。

❷ 广州国际金融研究院前景如何

主要做政府金融类的课题,每年安排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课题研究经费。对金融机构设立的博士后工作站给予每年50万元的资金支持。
负责人过去是湖南大学的教授,实力很强,国家课题也比较多。
有编制还是不错的去处~

❸ 广东金融学院是不是个好学校,就业前景怎样

《广东金融学院》网络网盘免费资源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slrbVKVNj0PWbgeEDqp9Qw

提取码: tven

广东金融学院,是广东省全省所有公办二本院校(2A)之中,第二最热门的大学(广东二本排名第一位的是“广东财经大学”),就业前景非常好,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主要以银行为主。广东金融学院虽然是二本院校,但历年的高考录取都非常接近于重本线,录取的火爆程度堪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以2016年高考文科录取为例,广东省的文科一本线是514分,二本线是417分,而广东金融学院的文科投档线是504分,仅仅比一本线低了10分,而比二本线就足足高了87分。

❹ 广州市越秀区金融发展促进中心怎么样

广州市越秀区金融发展促进中心,注册地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靖海路1号四楼。

广州市越秀区金融发展促进中心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12440104304551864Q,企业法人唐红军,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广州市越秀区金融发展促进中心的经营范围是:开展民间金融街范围的招商引资工作,做好入驻金融机构的跟踪服务工作,协助主管部门对区内金融业进行指导监督和协调服务,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业创新工作。

通过爱企查查看广州市越秀区金融发展促进中心更多信息和资讯。

❺ 本人想进金融行业发展,但发现广州金融行业很乱,请各位前辈有知道在广州有哪些公司

本人只是随意说两句;金融业面很广,你所说的金融行业很乱(银行、证券、保险有这事吗),不知道讲的是那个方面,作为金融业包括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现货、小额借贷公司、典当等,金融业并不是简单的说说话,也不是简单的分分红,他得有一定的基础。比如银行业得懂得自己的职责,没有闲人。保险业天天在外面跑的,那也不是一天两天锻炼出来的,保险业的内勤也不是闲着没事整天唠嗑,那也是上班有时间,下班没时间的工作,非常辛苦。证券业你看电视上天天股评多热闹,如果他真有那功夫早就不会宣扬了,自己回家偷着挣钱去了。小贷公司贷前是求爹贷后是求爷,整天想着别跑单。总之,想在金融业混得有好的脑力和体力,靠的是谁?靠的是自己。

❻ 金融危机下的广州,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

如今更多的人都在发出疑问:

金融危机影响了什么?

这一问题,让人深思,

在此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

经济危机带来这样的问题:

1.居民逐步削减开支,更多选择一些实惠超值的商品,

2.经济危机使汽车,股票等行业的投资减低,而传统日用消费品方面的投资维持不变,甚至略有增加

3.金融危机让石油,钢铁的价格降低到几十年内的最低点,以致日用消费品的成本大幅下调,让您可以用更少的钱进到更多的商品

4.金融危机失业率增加,由此将难得的使人力资源成本下跌

5.金融危机相关效应已经营销到国内房价,相关联的是店租也会适度降低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那么 中国商品配送网的广大客户在此危机之中又应该如何因对,

在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选择逆向而动,是最佳方式:

1.钱尽量不要存银行,不但利率很低,而且万一一不小心金融危机加剧,存在银行的钱就没了

2.不要投资股票,现在股票非常不稳,除非你是股市好手

3.不要投资汽车或者奢侈品行业,现在投入风险教导

4.现在选择开店是,近几年来,平均成本最低的时期,包括店铺成本等

5.现在开店,需要选择实惠消费类商品,尽量和居民生活比较贴近,比如像我们的2元店,多元店商品,以及目前季节性的围巾手套帽子,

6.金融危机使得实用品小上升,进货价下调,让销售利润大大升高

由此,再回看这些问题:
“金融危机/济危机如何赚钱?

金融危机适合开店吗?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做什么赚钱?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怎么赚钱?”
我想各位朋友心中应 该 会有符 合自己的更清晰的答案。

❼ 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出炉,北上挤入前十,却没有广,这三个城市有多大差距

金融实力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关键指标之一。近日,第25届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25)公布,中国大陆共有9个城市入围,加上香港和台北,中国共有11个城市入围。GFCI是世界上最权威的金融中心指数。其衡量指标包括商业环境、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城市声誉。作为财务实力的重要指标,其公正性和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

金融中心一直是军事战略家的战场。在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中,以纽约、伦敦和香港为主体的“纽约港”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第一阵营,而上海、北京和深圳则是大陆第一阵营,都属于国家金融中心城市,而广州只能是第二阵营,属于区域金融中心,而其他城市基本上属于第三阵营。北京是一个金融管理和决策中心。上海是辐射全国、影响全世界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是内地与世界的超级纽带,承担着亚洲金融中心的重要责任。至于深圳和香港,预计将成为华南乃至亚洲最大的科学和金融的中心。

❽ 广东目前金融危机恢复状况如何

广东省的支付危机

香港贸易和出口加工订单减少,直接从外商投资、贸易和加工订单三个方面冲击广东经济的擎天柱——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出口加工工业。根据粤海金融控股研究部 (粤海重组后解散)当时组织的调研,1997年7-12月,深圳、保安73家出口加工企业,订单比1-6月下降4.6%,价格下降5.3%。1998年,深圳和东莞92家主要向东南亚出口的企业,订单平均减少30%,日本订单减少20%。1998年一季度,江门对泰国、印度尼西亚的出口减少35.4%和11.2%,广州对东南亚、韩国的出口减少25%和78%。出口减少的同时,自然是外来直接投资减少。1997年,广东实际利用外资只有2.2%的增长,深圳出现从未有过的1.9%负增长。1998年1-2月,东莞外资新项目比上年同期下降一半。结果,广东省GDP的增长速度,从1993年的22.3%下降到1997年10.6%。这是在要求全国GDP保持增长8%的背景下上报的官方数据。

广东省的出口加工工业靠廉价的外来民工支撑。加工工业景气全面萎缩,虽然会造成欠薪失业等社会麻烦,但不会对全省经济马上产生灾难性影响。消化不了的是,经济景气急剧恶化的严峻现实,让金融游戏中所有超常规高额回报的神话从根基上丧失了依据。“水落石出”的确切含义是,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大潮已退。没有了20%以上的真实增长做背景,再也无法编排30%、40%、50%的高额回报。国际国内的债权人开始担心投资一去不返,纷纷要求马上还钱。1998年关闭海南发展银行,在广东全省引发了一场存款从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向四大商业银行的大规模转移。这是广东省正式陷入支付危机的转折点。疑虑造成的存款大转移,使全省大大小小苦苦支撑的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靠提高贴水借新债还旧债的把戏再也玩不下去了。接着,挤提在许多机构和项目上频繁发生。一些机构发生支付困难,采取限制提款的临时措施,造成更大范围的信用动摇,引发更广泛、更急切、更大规模的挤提,形成更严重的支付困难,最终演化成为一场自我强化的信用危机。

早在1996年,恩平建设银行支行和农村信用社先后发生严重挤提。接着,中山阜康镇城信社、高科技开发区城信社发生挤提。1997年5月,湛江、揭阳等地农金会出现支付危机。到1998年,湛江、茂名、汕头、汕尾农金会普遍发生支付危机。各地国投则从个人存款到外债,从证券营业部到委托发行的企业债券,全线告急。“先是限制取钱,从每天几千降到几百,后来连十块钱都拿不出来,诱发了大规模的挤提,系统性风险在一定程度上爆发了。”在汕头,大规模挤提波及到国有商业银行。在花都,一家城信社遭到群众围堵,拿不出钱就断水断粮,乃至发生暴力殴斗。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信用支付危机迅速蔓延全省(张继伟:《广东金融业排雷》,《财经》2001年5月号,第73页)。大规模挤提发生了60余次,多次演化成严重的社会骚乱。愤怒的存款人在广州省政府门口安营扎寨,请愿抗议。

从香港传过来的国际债务压力,更是迫在眉睫。王岐山第一天走进广东省政府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处理广国投和粤海的紧急债务。广国投和粤海,负债不仅远远超过两家企业的资产价值,而且超过省政府可以考虑的支付能力。找中央政府帮忙?中央政府要考虑的,不仅只有一个广国投,全国还有329家满世界借钱的国投;不仅只有一个粤海,在香港,股票价格下跌超过88%以上的32家红筹企业,29家不属于粤海企业集团。中央政府救得过来吗?

危机向大陆蔓延的危险

经过大力压缩整顿,到1999年,中国各地还有国投329家,资产500亿美元。有分析指出,这些国投官方登记的外债300多亿美元,没有登记的国际借款也是300多亿美元。除了国投,香港红筹的国际借款,还有190-250亿美元。也就是说,国投和红筹的外债规模达到800亿美元以上,相当于亚洲金融风暴期间中国外汇储备的60%左右。

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城信社和农金会,问题更严重。广东省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债务,高达1000多亿元人民币。1997年,整个中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不包括国投,资产总额1450亿美元,占中国金融机构全部资产的11%。在亚洲金融风暴之前,中央政府正在全国各地艰苦地清理财务处境难以为继的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面对各省市国投和红筹的国际债务,各省市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国内债务,中央政府显然没有足够的一次性支付能力。

中国的主要商业银行,多年积累了天文数字的不良贷款。1999年成立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银行坏账1.8万亿元。通过剥离不良资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到2001年9月末,两年不到的时间,4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为1.8万亿,占全部贷款的26.62%,其中实际已形成的损失占全部贷款的7%左右。这是官方的数据。民间估计,国有企业的不良贷款占整个国有银行总贷款的40%。2001年,中国银行(爱股,行情,资讯)在香港准备上市,披露不良资产占总资产28%。中国银行被广泛认为是四大银行中最强、管理最好的银行。28%的数字,大大增加了其他银行不良资产高于原先数字的可能性。2002年,被香港媒体誉为具有国际专业水准的中国银行,原行长王雪冰由于贪污数额巨大被逮捕。

2002年,标准普尔估计,如果将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与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汇总,中国金融系统的坏账高达5180亿美元,相当于2001年中国GDP的50%。相比之下,2000年,世界20家最大银行的不良资产是3.2%。因此,索罗斯断言:“要是人民币是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中国的银行系统也许已经崩溃了。”实际上,在亚洲金融风暴之前和期间,中农信、中创、海发行等全国性大型金融企业相继关闭。主要国有商业银行的地方支行,多次发生类似中国建设银行恩平支行的大规模挤提。

1993年以来,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一直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其中60%以上来自香港。有理由推断,与这些直接投资相伴,中国主权债务之外的国际债务,很大一部分来自香港和在香港设有总部的国际银行。1996年,广东省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40%,引进外资占全国引进外资总额的30%。亚洲金融风暴对香港的冲击,从香港波及大陆,首先表现为广东省企业和金融机构面临空前严峻的还债压力。香港的国际债权人,很多在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损失惨重,为了头寸周转和生存,他们不得不向广东企业和政府施加尽可能大的压力,不顾企业的实际困难,硬要把国投和红筹的债务当成主权债,迫使政府像过去一样全额偿付,而且马上要现金。

对中央政府、省政府和省以下各级政府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为资不抵债的红筹和国投承担责任,媒体和学术界存在着激烈争论。对借贷双方而言,四处充满了“道德风险”。对广东借钱方来说,广国投和粤海都是政府全额所有,政府直接指挥的大量举债和借款,从来得到政府各种直接、间接的有力支持。对国际债权人来说,大型国有企业从来没有破产,中国大陆从来没有不还外债。正是看中了企业与政府的亲密关系,他们才争先恐后地把钱借给广国投和粤海这样没有风险的理想客户。然而,借贷按商业贷款付利息,利率本身已经包含了不同于主权债的商业风险。更何况,在过去20年时间里,广国投和粤海优良的还款记录足以证明,国际债权人早就赚得盆满钵溢了。

对决策者来说,更现实的挑战,不是该不该,而是有没有钱全额偿付外债。对后一个问题,答案根本不用讨论。广东省政府根本没有外汇,惟一的可能,是向统一管理外汇支付的中央政府寻求帮助。广东省政府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向中央政府提出紧急援助的恳切申请。不错,根据以往关闭金融机构的经验,中央政府统统出面偿付了全部国际债务。关闭中创时如此,关闭中农信时如此,关闭海发行时还是如此。但是,在亚洲金融风暴的危机时刻,为了支持香港当局抗拒国际金融大鳄的重拳猛击,中国政府正在打算做出人民币不贬值的重大承诺。

在亚洲金融风暴中,人民币不贬值,相对周边大幅度贬值的货币,等于承诺继续保持大幅度升值的不利地位。这对中国的出口、外汇收入、支持人民币国际信誉的外汇储备,会发生巨大负面影响。影响到什么程度,当时不仅不可控,而且不可知,完全取决于来势凶猛的亚洲金融风暴持续的时间和灾害的程度。于是乎,中央手上现有的外汇储备,顿时显得极为珍贵。如果中央政府像过去一样,全额偿付广国投和粤海的国际债务,势必鼓励急需现金以求自保的国际债权人越发竭尽全力向香港红筹和各地国投 (包括中信)追讨流动性。在亚洲金融风暴中,在一个很短时间内,集中偿还这些总数相当于中国外汇储备60%左右的国际债务,对坚持不贬值的人民币而言,明摆着是一场无法承受的灾难。

更加无法承受的是风险。当时,而且时至今日,人们无法确切知道,这些国投和红筹究竟欠下多少国际债务。不仅如此,另一个方面的巨大风险是,内部需要支付的人民币债务规模同样无法确定。各地国投和红筹,同时拥有大量人民币债务。各大商业银行在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通过“账外账”的形式,以高出政府管制的利率竞争存款。遍布全国各地的农村信用社、城信社、农金会和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都在用包括 “庞式骗局”在内的多种形式,拼命积累无法偿还的债务。这些债务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楚。亚洲金融风暴结束了超常规发展速度的预期,“水落石出”,不仅对广东省,而且对全国的金融企业都具有同样不幸的意义。无法预计的债务总额,有可能突然汇聚空前巨额的现金需求,通过内外夹攻,形成更大面积的支付危机。

亚洲金融风暴通过香港波及广东,全省发生大面积支付危机,一旦广东的问题处理不好,有可能通过香港的诸多红筹、广东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全国各地的国投、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遍布各地苟延残喘的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这些金融机构之间盘根错节的借贷、担保和支付链条,向大陆纵深迅猛蔓延,燃起一场四处冒烟的燎原大火。理论上说,只要人民币的资本项目不可兑换,中国不会发生其他亚洲国家那样货币形态的金融危机。平时情况下,局部发生人民币的支付困难再严重,最终可以通过印钞票化解,代价无非是通货膨胀。然而,在亚洲金融风暴的险恶环境中,广东省的支付危机闹得人心惶惶。全国各地不断发生金融机构的关闭事件,高息揽储、“账外账”和非法集资的各类案件此起彼伏,遍地开花的城信社、农金会和商业银行的坏账,让中央金融当局像救火队一样忙得焦头烂额(见胡舒立主编《引爆从1998开始》,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如此紧张的危机时刻,中央政府对广东省政府的紧急救援,只能回答说:“谁家的孩子谁抱。”

❾ 请专业人士给点意见:金融小本进广州深圳银行发展前景如何

现在银行招人很多的,多去银行的网站的看看,机会还是有的。
不过现在本科生在银行通常是在支行,特别优秀的能到分行。我们现在新进的大学生大都从储蓄或会计做起,能不能转到后台要看个人能力、支行具体情况和领导是否赏识了。在储蓄和会计是比较辛苦,但压力不大。业务量比较大的行基本上每天要到七点左右。后台一般是客户经理,是有任务的,遇到好的支行可能有资源给你,不好的就要自己去找了,时间相对自由,压力比较大。
银行的前景还是不错的,个人建议起步后先找准方向再读在职研究生,适当考点证,有了经验再跳,好前途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