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知识 » 三星堆杭州展览在哪个博物馆
扩展阅读
北京陕西彩车什么意思 2025-07-11 00:27:11
福州周边哪里有渔船 2025-07-11 00:25:53

三星堆杭州展览在哪个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2-09-10 07:53:50

1. 称作三星堆的那个地方具体位置在什么地方呢

所在城市:德阳市

地址:四川省德阳广汉市南兴镇 邮编:618307

电话: 0838-5510399

门票: 50元/人

广汉三星堆遗址 2005-7-4 15:39:16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aaaa级旅游区

省重点景区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城西南兴镇,遗址分布范围达12平方公里,是四川境内目前所知的一处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三星堆遗址的发现纯属偶然,但对三星堆遗址的发掘研究却数十年持续不断。经考古发掘证实,三星堆遗址文化距今4800~2800年,延续时间近2000年,该遗址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发展至商末周初,曾为古蜀国都邑所在地,其影响之大、价值之高,堪称世界文化遗产。三星堆遗址考古的重大发现,揭开了川西平原早期蜀国的面纱,将蜀国的历史推前了2000多年,填补了中国考古学、青铜文化、青铜艺术史上的诸多空白,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星堆博物馆是在遗址上兴建起来的保存三星堆文化遗存的重要场所,博物馆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 月“中国艺术节”时落成开放。整个馆区占地20公顷。三星堆博物馆具有以下几个特色:

——建筑特色与展览风格相协调

三星堆博物馆坐落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东北角,地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广汉城西鸭子河畔。展区外边是一道城墙式围墙,建有仿古祭祀台。主馆主体呈螺旋上升状,最上端是大型三角支架,直插苍穹。支架上悬挂着三副青铜面罩,让人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这一别致的建筑,同时第一眼就能见到三星堆出土文物精华的代表。主馆展厅面积达4000平方米,展线长逾 800米,分为序厅、“三星伴月”厅、“众神之国”厅、“千载蜀魂”厅、“三星永耀”厅,共计5个展厅。一进展馆大门,迎面就是宽敞的序厅,正对大门是一件青铜“人面鸟身”立雕造像。背景是一巨幅田野风光画,展示川西平原锦秀大地,千里沃野。正是在这天府之地,孕育了三星堆这样灿烂的古蜀文明。然后是围绕一株大型青铜神树螺旋上升到各个展厅。突出了三星堆博物馆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的主体,表现了三星堆文化的苍古雄浑和博大精深。

——纵向布局与横向陈列相结合

展览的5个展厅以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陈列为主体内容,全面展示了三星堆遗址及遗址内一、二号大型祭祀坑出土的陶器、玉器、骨器、金器和青铜器等上千件珍贵文物。通过这精心的空间组合,从而使观众参观后能体会到“一段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一个幽远神秘的远古国度;一座神奇梦幻的艺术殿堂;一批精绝美奂的国宝重器” 。

五个展厅,序厅展示的中心是“万物有灵、人神互通、天人合一”的古蜀特征。这一特征通过仿制的“人面鸟身”青铜立雕,得以形象具体地表现出来。

“三星伴月”厅则通过“雄距西南” 、“物华天府” 、“镂石攻玉” 、“化土成器” 、“烈火熔金”5个陈列组分别展示三星堆遗址所表现的“古蜀第一都”的风采,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古蜀历史及三星堆古蜀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业绩,尤其是在农业、商业上的成就和精妙绝伦的玉器、陶器和青铜器工艺。

“众神之国”厅以文物为核心,运用各种辅助手段摹拟大型祭祀场景,展示了三星堆神秘的原始宗教。三星堆遗址出土了众多玉器、青铜器与金器,其中有不少属于礼器。这些玉环、玉璋、青铜人像、金面罩,再加上模仿的古祭祀台,足以让人想象当年森森群巫祭祀赫赫诸神的巨大场景,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形象地表现了三星堆古蜀国的政权结构和社会形态。

“千载蜀魂”厅重点展示三星堆出土文物精华之最——堪称最富文物价值和艺术性,且最具神秘意味的国之重宝10余件(组)。标题籍“魂”字象征蜀人自古不泯之精神,又意指彪炳千秋的三星堆文物。

“三星永耀”厅,通过图片展示和文字说明,介绍了半个世纪以来几代考古学人在三星堆辛勤耕耘的历程、三星堆在海内外的重大影响、三星堆遗址与文物在学术界的重要地位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最后,在一个精致小偏厅将三星堆未解之秘罗列出来,供专业人员和爱好者去探索,寓教于乐可见一斑。

——传统与现代陈列方式相配合

5个展厅,既采用文物、图片、文字、雕塑等传统陈列形式,又把电脑、音响、灯光等现代化方式穿插其间。比如,介绍三星堆的玉器工艺时,在“镂石攻玉”展区陈列了几块玉石原料,用射灯投射予以突出;然后又随另一组灯光所指,呈现各种出土玉器,在粗糙的原料与精美的成品对比中,让人对三星堆古蜀先民精湛的手艺有了形象的认识与体会。在展示三星堆古蜀国祭祀礼仪时,其模拟的大型祭祀台就用光电来烘托那神秘奇幻气氛,并伴有幽幽的古乐,让人感受古蜀先民当年那庄严隆重的祭祀场面。多种功能、各种方式的声光系统,使三星堆博物馆融原始意味与现代气息于一体。

在中国浩如烟海、蔚为壮观的文物群体中,三星堆文物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文物,属于最具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且最富艺术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博物馆陈列艺术的创新与突破,旨在使这一大批精华荟萃的文物瑰宝,能在这座神秘梦幻般的艺术殿堂里得到充分地展示,文物内涵得到更深地发掘,从而使更多的观众熟悉中国历史,了解华夏文明,热爱中国文物。

——馆体本身与外部园林相融合

博物馆主馆与外部环境结合自然,布局巧妙,匠心独具。既有气势恢宏的仿古祭祀台和供现代文体活动的大型表演场;又有古典风格的附属建筑和功能齐全的餐饮娱乐设施;还有绿茵如毯的草坪、宽广明丽的水域湖面、造型别致的假山、古拙质朴的水车…… 小桥流水,湖光岛影,古树奇葩,花香鸟语,四时风物,尽呈眼底。观众在观赏了雄奇壮伟的三星堆文物之后,还能领略到川西园林婀娜多姿之秀色。

计划建设中的三星堆古遗址文化旅游区,包括三星堆博物馆、4平方公里的核心遗址区和10平方公里的三星堆文化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四川五大精品旅游景区之一。

三星堆门票:50元,可请讲解员讲解,另付费约30元。三星堆距成都30多公里,可在新南门车站乘车直达三星堆,也可先乘车到广汉市,然后乘一路公共汽车前往三星堆。

2. 三星堆在什么地方

在四川省广汉市,位于成都西北方,距离成都市约42公里。

三星堆博物馆共分两馆,综合馆和青铜馆,分别有不同时期出土的陶、玉、青铜制品展出,以及对巴蜀文化起源发展的详述。

昨天刚去了回来 ^^

3. 三星堆博物馆(2)

冰镇牛奶真好喝,晚上畅饮一大杯之后,我决定开始动笔接着写三星堆博物馆的第二个展厅——青铜馆。

四件展品分别是:陶制小小人、有人物和纹饰的玉璋、穿燕尾服的青铜大立人、站着轮流上班的公务员神鸟的青铜树(你都还记得吗?)

青铜馆是第二个展馆,里面是各种各样的青铜器,如同一场全羊宴。蒸羊羔、焖羊腩、炖羊骨、烤羊腿,一桌子下来,吃的就是那个羊味,风味的味。

青铜馆共有三层,环形楼梯,其中也设计了一条巧妙的中轴线,后面有图有真相。

我并没有从综合馆里一出来就进青铜馆,而是先找餐厅。

按照以前的习惯,一般都会在便利店里提前买点干粮和香蕉,找个地方胡乱吃完直接去下一站,再或者半天转完就离场。自从去年冬天在南京博物院吃了一次至今仍然念念不忘的大平台、紫金山、咖喱饭、热咖啡,这才意识到一顿丰盛的餐食可以很大程度上美化参观游览过程。就好像给普通照片加了一层美颜。

三星堆博物馆的两个展厅分别坐落在三星堆公园的两个区域,公园里大片绿地上有树有花,有雕塑有休息椅。还有各种炸鸡炸薯条炸香肠,以及青铜面具的冰激凌。但这些都不是我的菜。

我想吃饭,大米饭。

这么笃定的想吃大米饭是因为我提前看了场馆介绍,说是三星堆公园里有一家中餐厅,凭着直觉浑浑噩噩走了很远,终于找到了。地方不小,人也不少。穿门转廊转过前面一家家小吃,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闯进了有大米饭和炒菜的大餐厅。

吃了一盘青椒炒腊肉,四满碗大米饭,回味着腊肉留下富有层次的油脂香味,我这才兴致勃勃的步入——青铜馆。

由于目前的三星堆考古并没有发现任何文字,所以一切都只能靠推测(猜猜猜),推测的依据往往是古籍文典。然而即使是《史记》这样的正经记载,其中也免不了有司马迁的个人主观色彩,依靠《山海经》之类的神话传说推测的三星堆考古发现,答案就显得非常开放(不靠谱)。

还有一些完全无从考据,只能硬猜。例如面具上,眉心有个大方孔、耳垂有小圆洞,是何用意?

这么大个头的面具,谁的脸也招架不住。讲解里说有可能是为了将面具悬挂在高高的大树上,大方洞和小圆孔都是固定点。我看面具的确是有弧度,适合绑在圆形大树或者木桩上,可是就靠这么稀少的固定点,要用什么材料固定才牢靠呢?

万一来场暴风骤雨的,把面具从树上吹翻车,那就成了大凶,估计要很多人掉脑袋的。

绕过最大个头的面具走入其中,就会看到一排小个头扁平面具,装饰典雅,表情友好,个人感觉非常女性化,难道说这些都是甄嬛系列嘛?

可惜研究人员给她们起名叫做——小兽面。

接下来看到的就是这个配件特别大的青铜面具,看旁边的文字——青铜戴冠纵目面具,我在国博里曾经见过。

生生在脸上挂这么一个大家伙装饰物,三四千年前古蜀人的审美完全不考虑人性。

凸出的圆柱眼珠子,也很没有人性。

招风耳朵,很可爱,我能接受。

无论中外,特别特别古老的文明中,都有对眼睛的崇拜。有供奉眼睛的神庙,有专门在菩萨手指上画眼睛的风俗。

眼睛,心灵的窗户,一直到今天,都是五官中最通灵的。

绕来绕去走了几圈,一楼的青铜面具就算是看完了,顺着圆形楼梯上二楼,将看到各种青铜头像。

注意,是头像。面具的升级版本!

每次看到“钟鸣鼎食”这四个字,我都会想起我爸,他老人家的名字就藏在这个成语其中。

小时候在企业子弟学校读书,同学的父母都是同事,彼此熟识。每次历史老师或者语文老师一提到“钟鼎文”,全班同学都会看着我偷偷笑,弄得我无比尴尬,“恨不得一头钻到地缝里”就是我当时真实的心态。

现在看到“钟鸣鼎食”这四个字,除了想起我爸,眼前还会浮现出九鼎八簋,外加一组编钟,群臣簇拥君主身边,吃吃喝喝,大国风范,帝王气象。可惜小时候的同学都已经四散分离,否则再有“钟鼎文”这样的机会,我一定要扳回这个面子。

据我爸讲,当年他的名字是我爷爷请人算出来的。我爷爷是个读书人,却不肯自己亲自出手,反而让他人给自己唯一的儿子起名,有意思。

当然,我爸这个名字果然起的不俗气。

以前看到所有的青铜器都是锅碗瓢盆,唯独在三星堆,看到这么多精美的非主流青铜器,让人忍不住一次又一次拍案称奇!

二楼的展厅整体比较暗,有意营造出一种神秘感,部分装饰用了猩红色点缀,更给游客很多心理暗示:权利、祭祀、死亡、血液……也许是我想多了。

每一尊青铜头像脖颈处都是尖底,仿佛是插在什么地方。也许青铜器的原材料(铜、锡、铅)太过于昂贵,只有最重要的地方用青铜器铸造,永久保留,其余部分是木质,已经化为灰烬了。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西安的汉阳陵博物馆里就有很多小泥人没有胳膊,也是同一原理(胳膊为木质)。

说来有点想不明白,面具本来不就是用于掩饰自己的真面目的吗?但是古蜀国的面具和头像都是一个模样,没准铸造时候的陶范也都是一个系列。

一整排仪仗队的对面,是单独展览的四尊戴着黄金面具的青铜头像,黄金面具薄薄的贴在青铜头像的脸上,就好像一张黄金面膜。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根据两个祭祀坑出土的物品,加上各种推敲研判,考古学家们复原出三、四千年前的祭祀场面。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有器物,绝无虚构,皆有实物。

看到这一组巨大的阵列,不管还原度的真实性有多少,我对考古工作者的钦佩已经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了。

前面说到综合馆有一条中轴线,由四件最有代表性的珍贵文物组成。

现在看到的青铜馆共有四层,螺旋楼梯中心,有一棵放大数倍的复制青铜神树,它就是青铜馆的中轴线。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一觉睡醒,发现脑袋都快掉到下巴,脖子又酸又疼,周围人声鼎沸。我愣了好几秒钟才反应过来。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好吧,顺着楼梯坡道,继续上楼。

如果说二楼最后看到的祭祀复原大场面是一个悬念,那么接下来将抽丝剥茧,逐一将祭祀场面里的实物展开详细论述。这就是博物馆布局讲故事高明的地方。

亚马逊商城价格不菲的搪瓷盂,让全国网民欢乐了好几天,尤其是看到商品介绍栏一脸认真的说:这个容器主要用于盛放水果或红酒瓶,彰显东方传统色彩……这些都是调研失误闹出来的笑话。然而上面这个青铜器还真的是盛酒的容器,名字也比盂高级一百万倍,叫做尊。

在中国绝大多数博物馆里看到这样的青铜尊,大家都不以为然,这不就是常见的家伙事嘛。可是在三星堆,这就属于外部引入的稀罕物件了。下面这个尊,并不是直接从中原地区进口的青铜器,而是古蜀国的工匠仔细研究舶来品后,按照古蜀国君王口味改良后的新品种。从青铜器繁杂的花纹类型上可以看出三星堆基因。

背景墙壁上不仅有手绘出来非常繁杂的三星堆花纹,而且还有一个大大的文字,说文解字了一番。

为了进一步向游客强调说明,三星堆的尊,属于文化交流的产物,博物馆专门选取了两尊站在一起的合影拼图,方便我们比较一番。

接下来这一组青铜器,和“尊”有点像,但没有“尊”那么夸张的大嘴巴,名字叫做罍,貌似也跟酒器有关,就当作款式不同的酒壶吧。这个罍字读法同“垒、磊”,这样比较容易记住,读音为二声。

看了上面的改良版三星堆的“尊”与“罍”,我心中不禁马上冒出很多很多问题……

为什么古蜀国没有交流借鉴(山寨)当时商周时期最流行的青铜“鼎”、“簋”,还有其他锅碗瓢盆,礼乐文明之器?

为什么中原人没有知识产权(克隆)一下三星堆文化中那些闻所未闻的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青铜面具等等奇葩创意呢?

呃……好像也没有想到其他更多好问题,就只有两个。

这些古怪精灵的创意设计作品实在令人防不胜防,在三楼展厅里,时不时就冒出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设计。

上面一部分有点像是一条人腿,上面穿着带有纹路设计的紧身裤,下面套了一双鸟爪靴,靴子下却又严丝合缝的踩着一只长嘴巴的鸟。机关相连,很像骨头关节。

看着这件奇葩展品,我一会儿想到国内第一部引入的美国电视连续剧《大西洋底的来客》,迈克和他的女搭档,手牵手往海洋深处走去,走着走着,就长出一副脚蹼像鱼一样游起来(时间太久远,记得不太真切);一会儿又想起安徒生笔下那条美人鱼,和王子约会时,鱼尾变成人脚,每走一步都像踩在锋利的刀尖上。嘶~!

当然,也许我们都误解了古蜀国的原本意图,就好像难以理解那个时候四川的气候,就好像西双版纳一样。

下面这个青铜器,奇葩中的奇葩,不知道是个啥?

如下图所示,看起来像是一个穿裙子的下半身,叫个青铜人身形器,没毛病;但麻烦的是,裙子上的纹饰却是反的,好像没有这样的先例。

上下颠倒翻过来看吧,纹饰顺眼了,但是,怎么看怎么就像是一个人在耍倒立呢?

接下来就是三星堆博物馆非常有名的青铜“方向盘”,这个梗流行了很久,我一直不是很理解,结果到了展厅里亲眼一看,也忍不住噗嗤一声笑起来。确实很像汽车的方向盘耶!

写到这里,三星堆青铜馆的参观就已经到尾声了,看看时间已经是下午三点多,返回成都市区的高铁是下午五点,我原先寻思会不会有点太晚,要不要改签早一班返回,现在看来这个时间正合适。

其实走到这里我早已经精疲力尽,无心细看。没想到自以为杠杠的体力也有掉链子的时候。看看眼前拖家带口抱孩子的壮劳力此时也都面露疲惫之色,步履蹒跚,令人同情。

强打精神深呼吸,我决定一站到底!

各种各样的神鸟,在三星堆青铜器里占据着很大的份额。它们的嘴巴有的又长又弯,形如鹰喙,比例大的惊人;有的嘴巴又尖又细,比较符合真实的秀气的小鸟;还有的嘴就比较厚黑了,如同下面这一只。

背景墙上有三星堆鸟造型集录,花枝招展各种造型一目了然于心。能下功夫从头饰到嘴形,再到翅膀和尾巴,将写实主义和现代主义进行到底,实在是服了这些老祖宗。

其中很多造型在前面的参观中已经看到,凤冠霞披的最令人喜爱,后面还有惊喜。

祭祀场面里出现的人物原型现在逐一登场,首先是这个头顶天线发射器的青铜人(下雨天千万不要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记得火星叔叔马丁脑袋上的天线有两根,天线宝宝脑袋上的天线有一根,别夸我看了这么多动画片。

去年疫情结束,全国各地中小学陆续复课。我们正忙的紧锣密鼓时,惊见网络图片:小学生戴着宋朝时期官帽上学的照片,号称为了疫情防控保持距离。这个噱头真厉害。

下面看到跪坐的青铜小人五官和其他不一样,我总觉得是奴隶。他们穿的不够体面,头上戴的帽子充满桀骜不驯的戾气。

下面就是祭坛的实物了。专家说现场收集到的全是零星碎片,无法靠考古实力恢复原状,只能尝试研究性的恢复。这个祭坛可以理解为共分三层,最下面是阴间(两只神情淡定的神兽),中间一层是人间(四个托天的武士),最上面一层是天界,漂亮的凤冠霞帔神鸟托着神箱,里面装着一群有身份的人【以上不对的说法纯属个人猜想,没有考据】。

蛇,在西方人眼中是不祥之物,因为在伊甸园里引诱亚当夏娃,违反了上帝与人类的第一个契约,被判了重罪,终身只能靠肚皮在地上滑行。然而在中国,蛇属于双重人格的动物。一方面被叫做小龙,上了十二生肖榜;另一方面,还是能吓死人的真家伙。

叶公好龙,用在蛇身上也行。

不认识这个动物就看背景墙。起初我也没有认出来,猛一看,好像是只羊。

好啦好啦,终于写完啦。累死人了!

最后是一组三星堆一号、二号祭祀坑开挖时的历史照片。

最后,是三星堆留给观众一组开放性的问题。

看完展览,在公园里转了一圈,赶紧出门找车去高铁站。

运气很好,博物馆门口就停着一辆公交车,有空调,有座位,只要戴口罩,刷卡2元即可上车。

坐在高铁上,安心之后,又开始考虑茶米油盐酱醋茶的问题:晚上吃啥呀?

我想起回酒店路上有一个大排档,人声鼎沸的一号虾馆。咽咽口水,心里有了主意:就去那里!

4. 三星堆在哪

三星堆博物馆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东北角,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广汉城西鸭子河畔,南距省会成都约40公里,北离新兴工业城市德阳26公里,博物馆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落成开放。主馆面积7000平方米,是我国一座大型的现代历史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共分四个不同类别的展厅,馆内展厅面积4000平方米,展线长逾800米,以《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陈列》为主体内容,全面展示三星堆遗址及遗址内一、二号大型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陶器、玉器、骨器、金器和青铜器等上千件珍贵文物。

传说玉皇大帝在天下撒下了三把土,落在了广汉的湔江边,成为突兀在大平原上的三座黄土堆,犹如一条直线上分布的三颗金星,故称三星堆。与三星堆隔河相望,为一处高出周围的弧形台地月亮湾,月亮湾曾有一颗高大的马桑树,虬枝怒放,玉树临风,被称之为婆罗树,月夜此地别有一种清幽神秘,形成闻名遐迩的汉州八景之一的“三星伴月一婆罗”。现在考古发掘确认:三堆土实际是这个千年古都的南城墙,城墙上有两个缺口,因年代久远,城墙坍塌剥蚀而成。三星堆的实体已在7.80年代烧砖瓦的热潮中夷为平地。而仅存的半个堆也是在1986年砖厂取土中发现两个祭祀后停止挖土才保存下来。
景区简介
三星堆博物馆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东北角,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广汉城西鸭子河畔,南距成都40
三星堆博物馆
公里,北距德阳26公里,是我国一座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博物馆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开放。馆区占地面积约530亩,第一展馆面积4200平方米,第二展馆面积7000平方米,游客接待中心建筑总面积2600平方米。
三星堆博物馆集文物收藏保护、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多种功能于一体,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实施管理,集中收藏和展示三星堆遗址及遗址内一、二号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玉石器、金器以及陶器、骨器等千余件珍贵文物。
三星堆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浩如烟海蔚为壮观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许多光怪陆离奇异诡谲的青铜造型,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6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流光溢彩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陈列》为博物馆基本陈列,凡8个陈列单元。陈列充分运用各种现代表现手法,通过精心的空间组合,深刻发掘文物内涵,追求陈列内容科普化与陈列形式艺术化的完美结合。该陈列荣获首届全国文博系统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博物馆主体建筑外形追求与地貌、史迹及文物造型艺术相结合的神韵,融原始意味和现代气息为一体。馆外环境布局巧妙,匠心独具,园内绿草如茵,湖光岛影,充分体现了博物馆"馆园结合"之特色。
三星堆博物馆以其文物、建筑、陈列、园林之四大特色,成为享誉中外的文物旅游胜地,是四川的五大旅游景区之一、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首家同时通过"绿色环球21"与ISO9001:2000认证的博物馆。

5. 三星堆的资料

三星堆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长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遗迹现保存最完整的部分为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共分四期,一期为宝墩文化,二三期为三星堆文化,四期为十二桥文化,其中出土的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稀世之珍。

遗址之最

三星堆创造和打破了许多的世界纪录,其中多项纪录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

世界上最早、树株最高的青铜神树。高384公分,三簇树枝,每簇三枝、共九枝,上有27果九鸟,树侧有一龙缘树逶迤而下。具推断可能为古神话传说中扶桑树。

世界上最早的金杖。长142公分,直径2.3公分,重700多克,上有刻划的人头、鱼鸟纹饰。

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青铜大立人像。通高262公分,重逾180公斤,被称为铜像之王。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纵目人像。高64.5公分,两耳间相距138.5公分。

世界上一次性出土最多的青铜人头像,面具。达50多件。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三星堆

6. 三星堆遗址在哪里

三星堆博物馆(Sanxingi Museum)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东北角,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广汉市城西鸭子河畔,南距成都38公里,北距德阳26公里,是我国一座大型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博物馆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正式开放。

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其中出土的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


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6)三星堆杭州展览在哪个博物馆扩展阅读:


历史价值:


因为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与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巴蜀文化的认识大相径庭,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同。历史学界一向认为,与中原地区相比,古代巴蜀地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与中原文明没有关联或很少有交往。


而三星堆遗址证明,它应是中国夏商时期前后,甚至更早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并与中原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验证了古代文献中对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


以前历史学界认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然后渐渐的传播到全中国。而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地区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