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常嘉高速主线浙江段杭州湾大桥北接线段何时通车
随着常嘉高速公路主线正式开通,连接苏浙两省的这条断头高速公路终于打通,市民可以驾车直达杭州湾跨海大桥,比走苏嘉杭高速可缩短约20公里行程。苏州市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方面介绍,常嘉高速是与苏嘉杭高速平行的一条南北交通要道,虽然常嘉高速苏州段已于2016年12月31日全面通车,但是浙江段杭州湾大桥北接线(二期)一直在修建之中,车辆行驶到吴江芦墟后需要绕道才能进入浙江。因此,3年来苏嘉杭高速一直是司乘人员由江苏前往浙江的第一选择。
Ⅱ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什么时候通车的哪一年
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首带州湾跨海大绝哗桥将于5月1日通车。这座全长36公里的大桥是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管理、自行建造、自行投资的特并芹行大型交通设施。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县,南止宁波慈溪市,全长36公里,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为100公里。大桥通车后,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将缩短120余公里。
Ⅲ 2008年五月全程36公里的什么建成通车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2008年五月全程36公里的(杭州湾大桥)建成通车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Hangzhou Bay Bridge)是中国浙江省境内连接嘉兴市和宁波市的跨海大桥,位于杭州湾海域之上,是沈阳—海口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15)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浙江省东北部的城市快速路重要构成部分。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3年6月8日奠基建设; 于2007年6月26日完成合龙工程,全线贯通; 于2008年5月1日通车运营。
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枢纽,上跨杭州湾海域,南至宁波市庵东枢纽立交;线路全长36千米,桥梁总长35.7千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
建设历程
1992年至1993年,宁波市政府筹建杭州湾交通通道,委托上海林李公司和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进行预可行性研究。
2000年6月21日,浙江省政府决定建设跨越杭州湾的大桥。
2001年12月,杭州湾大桥举行招标会议。
2002年4月30日,中国国务院通过《杭州跨海通道》项目的立项问题;5月29日,中国国家计委正式下达立项批文。
2003年1月,浙江省计委、交通厅联合主持对《杭州湾跨海大桥初步设计》进行预审;6月8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举行奠基仪式;10月28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北岸引桥工程动工建设;11月14日,杭州湾跨海大桥主体工程动工兴建,同月28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引桥工程开工。
2004年3月16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进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
2006年2月3日,杭州湾跨海大桥主桥完成最后一根钢管桩沉放到位。
2007年1月8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引桥完成建设;2月7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完成主塔封顶工程;3月27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完成最后一根钻孔灌注在海中平台匝道桥桩的施工建设工程;5月26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完成北岸引桥建设工程。
6月1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完成南航道桥的合龙工程;6月13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完成北航道桥的合龙工程;6月26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完成全桥段合龙工程,全线贯通。
2008年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运营。
2010年12月29日,杭州湾跨海大桥配套工程海中平台“海天一洲”运营使用。
Ⅳ 杭州湾轻轨什么时候开通
6月17号。杭州湾是轮凯钱塘江入东海形成的喇叭状河口湾。截止到2022年腊谨唤余姚晌渗到宁波的轻轨6月17号已经通车。轻轨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制式的一种。
Ⅳ 杭州湾跨海大桥简介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发展历史
杭州湾跨海大桥作为中国沿海大通道中的第一座跨海大桥,突破了杭州湾的瓶颈,优化了国道主干线的路网布局,改变了宁波交通末端状况,有利于实施环杭州湾区域发展战略网,大大提升了宁波这一极具发展潜力的经济中心城市的竞争力。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也有利于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促进宁波、舟山深水良港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有利于缓解杭州过境公路的交通压力。
杭州湾跨海大桥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将大大缩短浙东南沿海与上海之间的时空距离,有利于推进城市化发展战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进一步密切嘉兴、宁波、绍兴、台州等城市的联系,促进杭州湾城市连绵带和沿海对外开放扇面的形成,从而将这一区域提升为以上海为龙头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都市群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对周边县市的城市化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就介绍到这里,更多相关文章请关注标签和专题!
Ⅵ 杭州湾新区现在的交通配套怎么样了
宁波市治堵办公布了《宁波市城市交通治堵和公交都市创建工作2018年实施方案》,提出要求加快市域骨干交通系统建设,提升都市区交通联系便利度。为此,《方案》明确提出:加快宁波至慈溪、杭州湾市域城际铁路建设。
除了规划的宁波至杭州湾市域城际铁路,沪嘉甬铁路和杭绍甬智慧高速公路也将在今后五年被重点打造,加上已建的杭州湾跨海大桥、规划的杭州湾跨海二通道。
日前出炉的浙江大湾区规划,计划今后5年交通总投资1万亿。作为大湾区核心区的宁波杭州湾新区,正依托一系列“大通道”建设,开启现代交通建设行动,打造高水平互联互通和交通设施网络,构筑长三角区域交通枢纽,加快浙沪合作示范区建设,努力打造标志性、战略性改革开放大平台。
“大通道”引擎“大湾区”,“大湾区”赋能“大通道”,“四大”建设中,宁波杭州湾正在世界级大湾区建设中,阔步前行。
沪嘉甬铁路
Ⅶ 慈溪杭州湾跨海大桥什么时候在嘉兴开始动工(要具体时间,急!!)
1、前期工作
(1)项目论证和比较阶段
1993年开始酝酿筹建杭州湾交通通道,宁波市政府委托上海林李公司和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进行预可行性研究。期间,多次召开研讨会,广泛征集各方面意见,还相继开展经济、水文、地质、气象等13项专题,并组织评审会和论证会。2000年6月21日,浙江省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作出了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决定,明确大桥建设以宁波为主,要求抓紧上报项目建议书,争取国家支持。
(2)立项报批阶段
2000年8月,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将项目建议书上报国家计委。2002年4月30日,国务院第128次总理办公会议讨论通过了本项目的立项问题。同年5月29日,国家计委正式下达立项批文。
(3)“工可”审批阶段
2000年7月,委托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开展本项目“工可”研究。2002年7月,浙江省计委向国家计委上报本项目的“工可”报告。期间,相继开展了工程地质、浅层气、波浪力销团、环保、经济、气象、交通等19项专题研究,并通过专家评审。同年8月,交通部和中咨公司对“工可”报告进行了行业审查和评估。2003年2月,国务院第151次总理办公会议讨论通过了本项目“工可”报告。同年3月,国家计委下达“工可盯隐”审批批文。
(4)初步设计阶段
2001年12月,通过招标确定由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和交通部三航院联合体承担本项目设计任务。2003年1月,省计委、交通厅联合主持对初步设计预审, 3月10日,浙江省交通厅向交通部报送要求对本项目初步设计文件进行审查的请示。4月9日至12日,交通部组织国内24名专家对初步设计进行了审查。2003年8月6日国家交通部对大桥初步设计作了批复。
(5)开工准备阶段
2001年10月,指挥部一手抓立项审批,一手在南岸开始通路、水、电、通讯、码头等15项“五通一平”工程。2003年2月,“五通一平”工程基本完成,具备了开工建设的条件。2003年4月,在南岸滩涂区进行试验段工程,为大桥工程全面开工探索并积累有益的经验。
2、主体工程开工
按照“区分不同工程作业类型,保持施工组织的完整性和工序的连贯性”的大桥总体实施计划,共划分为12个土建施工标段、7个监理标段及部分材料标。2003年7、8月先行完成水泥和部分钢板、钢筋的采购招标,2003和11月,完成了第一阶段土建7个施工标和3个监理标的招标工作,2004年3月完成了第二阶段5个土建施工标、4个监理标的招标工作,累计招标金额约85.7亿元。2003年11月14日,中港二航局V标将第一根长73米、直径1.5米的钢管桩打入预定位置,标志着大桥主体工程开工建设。2004年3月16日,第二阶段土建工程招标签约,标志大桥工程进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
3、重大工程节点
2003年6月8日,大桥工程举行奠基仪式。
2003年6月8日,第一根钻孔灌注桩在南岸滩涂区开始施工,2007年3月27日,最后一根钻孔灌注在海中平台匝道桥桩完成施工。
2003年10月28日,北岸引桥工程开工,2007年5月26日完工。
2003年10月31日,全长9.78公里的南岸钢栈桥动工修建,亏则橘桥宽7米,共用钢材5万吨,2005年12月24日修建完成, 2006年8月15日开始拆除。
2003年11月14日,杭州湾跨海大桥打下第一根钢管桩。2006年2月3日,主桥最后一根钢管桩沉放到位。
2003年11月28日,南岸引桥工程开工,2007年1月8日完工。
2004年7月9日,南航道桥沉放第一节钢护筒,2006年8月2日完成承台浇筑,2007年1月10日,架设第一段钢箱梁,2007年1月26日主塔封顶。2007年6月11日15时,最后一段钢箱梁架设到位,南航道桥顺利合龙。
2004年8月28日,第一个预制墩身开始浇筑,2006年9月30日,最后第474个预制墩身浇筑完成。2004年10月10日,第一个预制墩身安装到位,2006年10月18日,最后第474个预制墩身安装完毕。
2004年11月17日,北航道桥主墩桩基开始施工,2006年12月27日,完成最后一根灌注桩施工, 2007年2月6日首段钢箱梁吊装到位。2007年2月7日主塔顺利封顶。2007年6月13日晚9:58,北航道桥主桥最后一段钢箱梁吊装到位,北航道桥顺利合龙。
2005年6月1日,第一片70米预制梁、宽15.8米,重2200吨,由“小天鹅号”运架船架设到位。2007年5月21日,“天一号”运架船将第540片70米预制梁架设完毕。
2005年7月28日,第一片50米预制箱梁、宽15.8米,重1430吨,采用“梁上运梁”的架设工艺安装到位,2006年11月16日,完成了共404片50米预制箱梁架设。
2006年4月10日,海中平台沉放第一根钢管桩,7月25日海中平台310根钢管桩沉桩完毕。
2007年6月26日,大桥全线贯通
2008年5月1日,大桥顺利通车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量浩大。据初步核定,大桥共需要钢材80万吨,水泥129.1万吨,石油沥青1.16万吨,木材1.91万立方米,混凝土240万立方米,水中区钢管桩直径1.5-1.6米、桩长约70—89.5米,总数5513根,钻孔桩3550根,承台1272个,墩身1428个,为国内特大型桥梁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