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猪肉价格比节前上升2.5%是什么原因还会涨吗10月猪肉最新行情
喜迎寒露节气,天气是明显冷了许多,因此各类大宗商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为都准备要囤货过冬了。
当然,这其中自然就少不了大家几乎每日必吃的猪肉,作为我国仅次于粮食的农副产品,猪肉的重要性人尽皆知,但放眼其价格可谓是一路飙升,消费者直呼吃不起了。
而且,即便是如今国庆假期已结束,猪肉价格表现仍旧强势,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10月8日全国猪肉批发均价为32.81元/公斤,比节前上升2.5%。
那么是何原因导致猪肉价格连续上涨?后续还会涨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下10月猪肉最新行情。
现在猪肉价格多少钱一斤?
猪肉类:黑龙江哈尔滨市香坊区猪肉类8元/斤;浙江杭州市余杭区猪肉类7.88元/斤;山东青岛市即墨区猪肉类13.82元/斤;安徽合肥市肥东县猪肉类11.38元/斤;河南焦作市武陟县猪肉类11.25元/斤;四川成都市郫都区猪肉类9.75元/斤;湖南长沙市芙蓉区猪肉类9.8元/斤等。
猪白条:山西太原市迎泽区猪白条15元/斤;河南郑州市上街区猪白条8.9元/斤;广东广州市荔湾区猪白条13元/斤;辽宁沈阳市大东区猪白条8元/斤等。
来源:农业农村部官网截图三号肉:上海市黄浦区三号肉12.25元/斤;江苏盐城市东台市三号肉9.9元/斤;河北廊坊市文安县三号肉12.05元/斤;湖北黄石市大冶市三号肉12元/斤等。
五花肉:河北廊坊市文安县五花肉11元/斤;吉林吉林市船营区五花肉9元/斤;福建福州市晋安区五花肉12元/斤;山东济南市长清区五花肉12.5元/斤;广西桂林市雁山区五花肉14.43元/斤;重庆市九龙坡区五花肉10.24元/斤;北京市海淀区五花肉9元/斤;天津市宝坻区五花肉7.63元/斤等。
猪碎肉:广东广州市番禺区猪碎肉6.5元/斤;湖南长沙市雨花区猪碎肉5.75元/斤;山东临沂市沂南县猪碎肉8.54元/斤等。
猪腿肉:浙江杭州市余杭区前腿肉12.67元/斤;山东临沂市兰山区前腿肉10.12元/斤;江苏连云港市灌云县后腿肉13元/斤;四川南充市顺庆区后腿肉12.62元/斤等。
备注:以上猪肉价格均来自惠农网产地行情批发报价(非市场零售价格),仅供参考。
具体价格请以当地实际最新报价为准。
猪肉价格比节前上升2.5%是什么原因?
1、天气转凉
受冷空气影响,近几日南方出现了大幅降温的局面,而北方更是早早的开启了入冬模式,各个地方腌制腊肠、腊肉的现象明显增多,因此猪肉消费需求大增。
而这就导致了屠企采购大猪价格的上涨,从而有效带动了猪肉价格上涨。
2、惜售心理
近期二次育肥热潮再起,部分地区甚至开始三次育肥,因此大部分养殖户惜售压栏心理增强,使得生猪市场供应紧张。
在市场阶段性缺猪的情况下,猪肉价格自然也就利好上涨了。
3、需求火爆
目前部分地区仍旧有着疫情的影响,猪企运输成本增加,造成猪价一直居高不下。
但节后多数学校食堂、户外餐饮行业都已陆续复工,叠加国庆节假日的气氛烘托,猪肉消费火爆,促成其价格上涨。
猪肉后续还会涨吗?10月猪肉最新行情
国庆节期间猪价涨势愈发明显,涨势迎来了7连涨,据统计猪价7天累计涨幅超过1.5元/公斤,同比涨幅已接近150%。
就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短期内猪肉价格仍有利好因素,一方面冷空气带来的降温影响并未结束,另一方面,还要等市场阶段性缺猪的局面过去才行,但时间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而后续随着国庆假期的逐渐远离,猪肉消费热度下降,猪价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回调。
更何况面对国庆期间的“火箭猪”走势,相关部门也在采取多项措施保供稳价,第4批中央猪肉储备如约而至。
因此预计10月中旬开始,猪价或有走跌可能。
而从长远来看,我国生猪出栏量目前已出现持续性增长趋势,四季度出栏量预计会稳步提升,而这也表示了未来市场不再缺猪,后期市场供应有保障,因此猪价也缺乏了大幅上涨的基础,下行压力较大。
至于新一轮比较明显的涨势,预计得等到元旦、春节前夕了。
总的来说,国庆期间猪价之所以能持续飘红,其主要就是因为受到了大范围的降温、养殖户惜售压栏以及猪肉的需求上升等因素的影响。
虽然目前市场猪价预计仍会持续震荡偏强走势,但是节假日红利已过,叠加官方调控力度加强,猪价或将迎来小幅下调,因此养殖户们要警惕猪价冲高回落风险,科学安排好育肥或出栏工作,以便让自身的利益实现最大化。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待猪肉价格后续慢慢由涨转跌后,届时也可以多买一些猪肉回来制作腊肉、腊肠,等到入冬食用。
最后,对于以上猪肉价格行情,大家有何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② 多地发放生猪补贴!目前猪价多少钱一斤端午前会涨吗一文解读
近期,我国夏粮食最低收购价全面提高,猪市同样也迎来了好消息。
进入5月以来猪价稳中上行,再加上各地相继发放了生猪产业的补贴,进一步提升稳产稳价能力,不少地区的猪价均有小幅上涨的趋势。
而马上又要迎来端午佳节了,其中深受欢迎的肉粽,其主要原料就是猪肉,届时需求端预计又有一波提振,不少养殖户对于后市行情也是比较看好的。
那么具体的猪价行情走势情况是怎样?多地发放生猪补贴,发了多少?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逐一了解下。
目前猪价多少钱一斤?
生猪:山东临沂市兰山区大白猪11.5元/斤;湖南邵阳市隆回县大白猪12元/斤;河北保定市曲阳县黑猪12元/斤;福建福州市罗源县土猪7.8元/斤;江西赣州市于都县土猪9元/斤;广西玉林市博白县杂交猪7.98元/斤;贵州毕节市大方县长白猪8.25元/斤;广东湛江市廉江市陆川猪7元/斤;浙江温州市永嘉县三元猪10.5元/斤;云南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三元猪19元/斤;甘肃平凉市静宁县三元猪15元/斤等。
猪肉:浙江杭州市余杭区前腿肉8.5元/斤;吉林四平市铁西区后腿肉7.5元/斤;河北保定市定州市三号肉7.5元/斤;湖北黄石市大冶市三号肉12元/斤;辽宁沈阳市大东区六分体7元/斤;黑龙江哈尔滨市香坊区猪碎肉6.5元/斤;江苏南京市江宁区猪肉类9.52元/斤;安徽蚌端口市固镇县猪肉类8.5元/斤;上海市黄浦区五花肉6.4元/斤;山东济南市历城区五花肉12元/斤;广东韶关市乐昌市五花肉10元/斤;湖南长沙市芙蓉区五花肉8.25元/斤等。
备注:以上猪价均来源于惠农网产地供应批发报价(非市场零售价格),仅供参考!
端午前会涨吗?猪价行情走势预测
5月以来,猪价可谓是“节节攀升”,国内生猪均价徘徊在8元/斤左右。
而至于其上涨的原因也比较简单:一是端午节马上要来了,养殖端看好后市,以及气温回升带来各种疾病影响(如猪蓝耳病等),导致生猪出栏节奏放缓;二是猪肉收储大面积流拍,进一步刺激了猪价上涨;三是疫情原因,生猪的运输及供应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而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端午节前猪价预计易涨难跌,首先自然是因为节日的消费提振,再者国内疫情也是逐步好转,餐饮消费逐步走强。
再加上养殖户挺价情绪偏浓,短期内猪价难以下滑。
不过,要注意的是,端午节的那一点消费支撑难有明显的改观,而且前期在疫情的影响下持续压栏后,6月份或将迎来阶段性出栏小高潮。
另外,叠加6月仲夏时节来临,气温升高走快,也导致了终端消费量有所减弱。
综上可知,目前猪价涨幅还是相对有限的。
到了6月中旬后,在供强需弱情况下,猪价预计还有回落风险,但端午前夕,猪价利好因素仍在,要卖猪的朋友可以把握机会,合理出栏,落袋为安。
因此,总体判断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猪价依然是稳定为主,涨不上去,也落不下来。
多地发放生猪补贴
1、广州
5月24日,广州下达了发放生猪应急财政补贴的通知。
据《广州市2022年度应对猪价过度下跌实施生猪应急财政补贴工作方案的通知》表示,每头存栏生猪补贴200元。
2、江西
5月24日,据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网站消息,安排能繁母猪一次性补贴7000万元。
按每头1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临时救助补贴。
3、四川
4月20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了《四川省促进生猪稳产保价七条措施》,表示也要对能繁母猪开展一次性临时救助补贴。
4、南宁
据2022年《南宁市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消息,各级财政将通过给予规模猪场(户)一次性临时救助补贴、贴息补助等。
5、石家庄
根据《石家庄市2022年稳定生猪生产补助项目实施方案》消息,每头生猪补贴92.954元。
总的来说,5月以来,市场猪价走势还是非常喜人的,但临近端午,其上涨趋势明显放缓,整体上涨8毛/斤。
但好在有节日的需求提振,猪价依旧是稳中有升为主。
虽说短期内猪价看涨情绪较浓,但后续气温回升越来越快,居民采购意愿偏差,尤其当下部分地区出台补贴政策稳定产能,可能会导致生猪价格滞涨,因此要警惕猪价下挫风险。
最后,想问大家你们那猪价怎样?有领取到生猪补贴吗?领取条件是什么?欢迎留言讨论。
③ 一元钱在六十年代能买什么
一斤猪肉。那时候猪肉是城市人口一人一个月是8两猪肉,凭猪肉票+8毛钱购买。农村非农业户口一人一个月是4两猪肉,也是 凭猪肉票+8毛钱购买。但在黑市,猪肉价格是7-9块钱一斤,而且猪肉大家都喜欢买肥肉,不要瘦肉,因为肥肉可以熬油。
一块钱的购买力已经很低了,但在六十年代可是一笔“巨款”,六十年代有国家的“每人储蓄一元钱”宣传海报。每人储蓄一元,全国可以积累7亿元。按照这种说法可推算出当时中国有7亿人口,因而,这张海报应当发行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3)杭州猪肉价格为什么那么高扩展阅读
十块钱大概是当年比较基层的岗位一周的薪水,月薪40左右的比较普遍,当然广大的农民兄弟十块钱要挣一个月,当年工人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
聚沙成塔的7亿元,可建铁路1204公里,建年产10万纱锭纺织厂32座,建5万吨化肥厂12座,建年产100万吨钢铁厂2座;女农民的版本另有诠释:可购化肥500万吨,购拖拉机5万台,购解放牌汽车48200台。
新中国建国后的30年间,家家户户过的都是紧日子。那时人们的收入大抵用来吃和穿,解决家庭温饱,很少有闲钱可存,导致了居民储蓄率始终在低位徘徊,且看统计数据说得明白无误:“1978年全国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仅为2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