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3上海高考作文怎么写点评
今年上海语文高考的作文题是--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对于这个作文题,华师大中文系副教授倪文尖表示:他的第一反应是“题目不错”,因为大家都有话可说,这对一个作文题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倪文尖认为,这个题目可以考得出学生作文立意的高下、思想的深浅。题目中要求“谈谈你的思考”,具有比较的明确的文体倾向性,希望考生展现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思想深度。看到题目后,倪教授想到了着名作家王安忆去年在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她希望学生们“不要过于追求效率,不要急于加入竞争”,而要“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我觉得王安忆的观点是值得借鉴的,如果考生只是写‘我们要有崇高的理想’,那就可能落入俗套。”
对于题目中的那句话--“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倪文尖认为值得推敲:这是一句客观论述呢,还是大家的主观看法?考生可以在文章中做一定的分析。
对于题目中含有的辩证关系,倪教授认为未必一定要写得很“辩证”。他觉得考生应在文章中联系实际,可以谈谈中国的现实问题,或自己面临的价值选择上的困境,这样文章可能会更有思考性。
倪教授还指出,作文题本身并没有很多人所想的那么重要,作文评分依据才是最重要的,这个问题值得教育界进一步思考。
㈡ 2011上海高考作文该怎么写 题目名称:一切都会过去 或 一切都不会过去 300字!!!
有烦恼的时候,一个人独自呆会儿,这样,就可以憧憬明天,憧憬未来,憧憬一切都会过去……
当痛苦缠绕着你的时候,憧憬快乐的明天。
当您感到忧愁的时候,憧憬高枕无忧的生活。
当黑暗朝你袭来的时候,憧憬黎明时的曙光。
……
总而言之,这一切的一切,都会过去的。
二零零二年九月中的一个星期,那是一个充满痛苦的一周。
那一周的军训生活,我一直都记忆犹新……
那一顿午饭,犹如鸿门宴一般,由于多讲了几句话,竟作了近一百个俯卧撑,唉!苦命啊!
还有一次,因为全班没有时间观念,罚全班蹲马步,唉!命苦啊!
类似于俯卧撑、蹲马步的惩罚还有很多,总之,那一周的训练受了许多苦,但也懂了许多,那毕竟已是过去,然而,过去的事却能使你的一生没有空白。
成功之路千万条,条条道路多崎岖,困难,痛苦,忧愁,烦躁无所不在,但这一切都有成为历史的那一天,因为未来也会成为过去。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切的一切都会过去的,生活过的匆匆,痛苦也会匆匆的过去。
对于学生来说,重要考试前的一个月时间里,使一个既长久,有痛苦的日子。复习,请教等一切都要在这一个月消化完毕,简直是痛苦之至了!
然而,这又能怎么样呢?
困难,痛苦是人生能够完美的重要因素,只有憧憬一切都会过去,美好的未来总会来临,困难与痛苦便会随之而过去。
相信吧!一切都会过去,不管是忧愁的,还是痛苦的,都会成为历史,憧憬未来,那么美好,幸福,以乐观来打消痛苦,以美好来代替痛苦。
憧憬未来,一切都会过去……
㈢ 怎样才能写好高考语文作文(议论文;上海)
高考作文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高考)语文卷最后一题或几题(包括小作文),一般满分为60分。
题型
1 命题作文 2 半命题作文 3 材料作文 4 话题作文 5 新材料作文(近几年兴起)
一般要求
1 立意自定 2 文体自选(或除诗歌外) 3 题目自拟 4 不得套作,不要抄袭 5 不少于800字
特点
主要内容:丛书主要围绕毕业生怎样复习作文、怎样把握命题趋势、怎样训练写作技巧、怎样收集和运用最新素材、怎样在考场写作时打动阅卷老师等内容而编写。 突出特点:丛书的主要特点在于全面、权威、高效、实用,将中高考作文相关的难点、疑点、重点用一本书完全解决。书中既有权威专家的命题分析和预测,也有经典满分作文示范;既有细致的写作方法指导,也有最新最热的写作素材和运用技巧,从不同的专题、不同的角度对中高考作文进行一一剖析、讲解,力求全面解决学生考场写作的一切问题。有了这样一本空前全面、完整、浓缩的应试指导书,应考学生一般就不再需要其他的写作辅导资料了。 使用方法:本丛书可作为毕业班学生系统安排作文复习计划的指导用书,也可以作为考前冲刺的重点突击消化用书。非毕业班学生如有兴趣阅读,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升写作水平。
㈣ 2020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摘要】2020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环球网校快问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2020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的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2020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2020年上海高考语文考试已经结束了,本文整理了上海作文题目以及范文,欢迎阅读。
作文题目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作文范文:你,是哪只“蝴蝶”?
疫情期间,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视频:一位年轻人在车间,拿着满堆的口罩,嬉皮笑脸地擦拭着自己鞋子。这视频流传后,很多网友表示非常愤怒和不理解。
厂方解释:“这是工厂调试机器,物料都是测试的,不是产品,没必要这样大惊小怪。”
面对这件事,人民网发声:要一查到底,依法严惩。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就是在这样“意想不到”时发生了,因为,视频“点击率”的飙升,这个“短视频”一下子产生了“全球效应”:某些国家,因此质疑中国口罩的标准与安全性;某些国家,就此宣布停止从中国进口口罩,原先的合同作废;某些国家,趁机造谣惑众,以此为佐证,给“中国制造”抹黑。
我想,这一连串事件的发生,这位年轻人是绝对“意想不到”的。我就开了个玩笑,我就玩了玩手机,我就上传了个视频。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重大转折”,你担当得起吗?你有挽回的可能吗?
60年前,气象学家爱德华说过“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这具有诗意的气象学诠释,道理很简单,一个不起眼的小动作,能引起一连串的巨大反应;一个不经意的小行为,能引起全球性的连锁反响。
用口罩擦拭鞋子的年轻人,已然成为了刮起“龙卷风”的那只可恶的“小蝴蝶”。这时候,这些口罩是不是废料,已经没有办法作出解释了,因为“风”已经刮了,而且越刮越大,难以停下来了。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企业信誉、国家形象,要毁掉它,有时候,就是这么一只小小的“蝴蝶”。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已经完全没有国界,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你的一句话语,一段视频,可以瞬间传遍世界。人是“社会”的人,在今天已经成为每一个人必须承认、必须承担的话题。
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是可控的、可为的。它取决于你的公民意识,取决于你的道德行为,更取决于你的责任担当。
1978年,安徽凤阳县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当年,这十八只可爱的“小蝴蝶”,也只是扇动了几下翅膀,但,他们却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序幕。
今天,我们都要谨慎了,一不小心,你、我或许就成了那只可怕的“小蝴蝶”,或许就成了那十八只可爱的“小蝴蝶”。
你,会是哪只“蝴蝶”呢?
以上就是2020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的内容,更多资讯请及时关注环球网校快问网站,最新消息小编会第一时间发布,大家考试加油!
㈤ 2016年上海高考作文该着么写
2010年高考上海卷满分及优秀作文集 一、原题回放、27.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70分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二、写作导引 1‘考场写作评述 “核心内容”和“不预设主题” 从主题来看,《善擒者亦善纵》、《舍小利以谋远》、《放宽网眼,让学术长大》和《滋养文化的“活鱼”》较为相近,后两者更是将论点指向具体角度;《我们自私的“智慧”》和《稚嫩的童年》则是反弹琵琶,用逆向思维表达近乎相反的论点。其实,这些作文的观点都没有错,他们站在不同角度诠释,围绕的却是同样的核心内容。早在高考之前,就有权威专家介绍过近年来上海高考作文阅卷的一项基本原则:不预设主题。这并不是说,考生想怎么写就可以怎么写,而必须要读懂材料,把握材料的核心内容,方可在不离核心内容的情况下从不同角度立意。如果只是搭点材料的边,与材料所反映的核心意思(本质)无关的,就是离题。如针对有考生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立意,其实也是偏离了材料的主要意思,因为材料的主要意思在于放小鱼是为了将来得到大鱼;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则是强调二者的平等关系。文学的魅力之一,就是具有多义性和扩散性。对同一段材料,不同的读者,会因为自身不同的眼光、修养和情绪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材料作文题目只有一小段文字,同样也有这样的效果,如果阅卷者一定要用一个明确固定的主题,或者中心思想来限定某段材料包涵的寓意,这当然是不全面的。高考期间,记者向多位特级教师请教过今年高考作文题的解析思路。仔细推敲,各位名师说法也是稍有差异的,有的老师说这是“度”的概念,有的老师认为可以落在“取”和“舍”上面,有的老师则提出论点可以是“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可以看出,很难用一个明确具体的主题,或者中心思想来把各位老师的观点糅合在一起。那么,考生该怎么办?不要拘泥于自己的作文是否符合材料可能体现的主题、中心思想,或者核心思想,考生只要读懂了材料,在把握材料的基本意思的前提下,有自己独特见解,并且议论时有说服力,就可以得到高分。 “华而不实”和“有说服力” 近年来,高考阅卷中心组老师多次提出要杜绝“华而不实”的文风,提醒考生切勿堆砌华丽辞藻和名人名言,但这并非是对文采和才华的否定。这是对基于考生的整体水平(大部分考生的作文水平是中等水平)和考场的特殊条件(一小时内完成)的考虑,能够写出“华而实”作文的考生毕竟很少,但是如果有,阅卷老师同样会欣赏。所幸,近两年“华而不实”的文风已大有改观,阅卷老师的坚持对中学教育界有了不小的影响,学生的写作正逐渐摆脱“假大空”的坏习惯。现在,阅卷组对高考作文的要求更加细化:要有“说服力”!也就是要让阅卷者看到你的观点不是简单苍白的,证明过程是合情合理又不是简单套话。这就要求考生在形式创新和思想创新上下功夫,如在论证方法上做文章,除了例证法还要有对比论证、喻证法、引证法等。《我们自私的“智慧”》这篇作文在开头和结尾引用了两段名言,这样的引用,甚至让人想起在“狮城舌战”,最佳辩手蒋昌建在论述自己的观点“人性本恶”时,画龙点睛般引用了一句顾城的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我却要用它寻找光明”,因为贴切,因为符合语境,多年之后依然让人难忘。考生在这里引用的向阳的诗,同样也有这样的效果,在阅卷教师眼里同样会留下美好的印象。没有一定的文化积累,考生很难写出《我们自私的“智慧”》这类作文,但是像《稚嫩的童年》、《舍小利以谋远》这样很有说服力的优秀作文却是可以模仿、写出的。 相关文章: 共4页: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㈥ 2016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怎么写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㈦ 2015上海卷高考语文作文该怎么写
2015年6月7日,今天上午进行高考语文科目的考试。考试结束后,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在官方微博上公布了今年高考作文题目。
2015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如下:心中的坚硬与坚韧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2015年高考语文考试刚刚结束,智康小编在第一时间带大家直击上海作文题目的解析。
大家再看上海卷,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上海卷的高考语文类似读者和青年文摘,属于心灵鸡汤式的,他们的卷子历年来追问人性,都在追问人性最美的那个部分。大家看,我们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上海卷文体:更宜抒情性
上海试卷不断强调自选文体,如果有上海卷的同学,老师要提醒大家,虽然上海卷写八百字的文章不限文体,但是上海卷更适合写成具有抒情性的文章,写议论文不一 定要展开。像我们看到全国一,全国二,北京、山东等等,这些省份适合写的文章还是议论文为主。像上海这样的卷子,更适合写的文章是抒情性的文章。解读一道题,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他们,将要关系到造就和谐的自我。这些题目,我们之前讲过在思维逻辑框架上去套,照样写的 很好。那一年写类似的东西,还是关于私爱和大爱,写的抒情性散文,主要抒发感情,地铁上老人哪怕骗我,我仍然奉献爱心。我跟同学讲课,让他们关爱这样的 人,说我跟周围不同,我太喜欢你,当天下课,我看到这个人没有双腿,在地铁爬行,我就给了他5块钱,我看到地铁门突然好了,这个时候坚硬起来了,他直接扣 题了。从这个时候我不相信你了,我作为一个年轻人,也不相信世界上是美好的,到处都是欺骗,像这样装腔作势的人,不需要帮助的,社会欺骗了我。
讲另外一个故事,有一天坐公交车,那时候什么不信了,不给老人让座故意坐到最后一排,就睡着了。当售票员叫醒的时候,我坐车坐坐反了,晚上都到了,兜里一分 钱都没有,这个孩子突然意识到,如果是我向别人借两块钱我可是真的需要帮助,如果都像我这样想,世界都没有希望了,还会有人借我吗?不管向别人借,因为北 京很大,实在后来没有办法,天快要黑下来了。看到旁边有一个中年妇女,阿姨,借两块钱坐车坐回去就行了,阿姨,什么都没有说,孩子,拿走。孩子太感动了, 阿姨,我真是个学生,阿姨,你骗我没事,阿姨,我记下电话。这孩子暖暖的10块钱坐车就回来了,那一天我的心由坚硬变得柔软。得出一个很感动的结论,老 师,我们内心有的时候真的很坚硬,我们很脆弱,坚硬背后是脆弱,世界有时候骗了我们一次,我们就用最恶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生活欺骗了我,只要欺骗一次就 要变得坚硬。恰恰我碰到了,让我的心灵柔软的东西。所以他说,假如生活欺骗了我们,不要让我们的心就此变得坚硬,你要相信,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绝对的真善 美,但也不是绝对的假恶丑,生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觉得美好,让我们心灵变得柔软。有的时候也很愤懑,也很生气,有太多的不美好让我们心变得坚硬,无论如何 总要相信这个世界是光明的、好的、美好的,让我们心灵中柔软的东西更多一点。所以让心灵从坚硬变得柔软,调整两者的和谐关系,也许我们才能真正认识自我, 认识这个时代。这个孩子的结论特别好。
新题型灵活应用很重要
我以前写过这样一个东西,我在北京卷讲过,没有在上海卷讲。有一个前提,你得给老头5块钱,听完的讲座大家要做一件事,2015年,听过这个讲座是2016年的学生,去干什么,尤其南方省份的孩子,你们去给老头钱,准备好5块钱,这个作文提高5分,对这个世界多有点爱。
在持续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知道,这样的变化还仅仅是开始,或许是更多需要灵活应用的新题型,套用老旧模板已经不再是临场的“万金油”,必须引起未来 几届考生的严肃重视。新东方在线名师提醒各位迅速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思路,抛弃所谓“答题公式”“必备素材”“作文模板”,真正站在日常应用的角度 学语文、站在培养能力的角度学语文,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的变化,不论改革的号角如何吹响,均可立于不败之地。
㈧ 今年上海的高考语文作文该怎么着手
作文题目是: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1、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2、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相关个人信息
㈨ 2020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是什么
2020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是“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一、上海市高考作文题材料: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二、上海市高考作文题要求:
1、自拟题目。
2、不少于800字
三、适用地区:
上海。
(9)上海高考作文怎么写扩展阅读
2020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写得出彩的方法:
“2020年本身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今年的作文题没有像往年一样特意规避社会现实问题。”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黄玉峰告诉记者,这个题目也让考生去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如何相处以及人如何自处等问题。
黄玉峰分析,今年这个作文题对考生的阅读面与眼界提出了严峻考验。“这个题是很难套题的,如果是刷题的考生,容易人云亦云,很难出彩。而阅读量大,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对世界有全面、多元了解的考生,他的文章会有深度和高度。此外要注意在写作时不要脱离自己身边的小事,不要脱离自我,结合自己的经历谈思考,这样的文章相对容易出彩。”
㈩ 上海高考写作文要把题目再书写一遍吗
要。截止2022年5月22日,规定上海高考写作文格式是第一行去中间位置重新撰写作文题目,第二行空两格开始书写,依次往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