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指南 » 上海课本什么时候讲解原电池

上海课本什么时候讲解原电池

发布时间: 2023-05-23 02:34:36

㈠ 原电池的原理

原电池
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所以,根据定义,普通的干电池、蓄电池、燃料电池都可以称为原电池。组成原电池的基本条并昌举件是:将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石墨)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电解质溶液中。电流的产生是由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的结果。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做负极(又称阳极),较不活泼的金属做正极(又称阴极)。负极本身易失电子发生氧化迅旦反应,电子沿导线流向正极,正极上一般为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在原电池中,外电路为电子导电,电解质溶液中为离子导电。利用原电池的原理,可制作干电池、蓄电池、高能电池等。
原电池中,可分为:一次电池,如绝碧干电池等一次性使用的;二次电池:可以反复充电使用的的蓄电池等,以及燃料电池。

㈡ 化学选修四可以先学原电池再学电解池吗

我去翻了一下我弟的选四教材帮,据说教材也是先原电池后电解池呀,那么你的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课本都能这么编,那你这样学有什么问题呢?再一个,顺序其实并不档闭是重点,掌握知识点才是重中之重,我知道,你现在初学,有些紧张培李忐忑,希望学好,不希望有一步缺漏,这很好,我懂你这种心理,在心理学上很常见。当年我也是战战兢兢,老师有时行中裂候也会吐槽,说课本编的不是那么合理,balabala,所以我那时候的忐忑都被老师解决了,但存在即合理,相信自己。这不出了新教材,我过去老师估计还要吐槽,哈哈
答题不易,请支持,谢谢

㈢ 高一化学原电池知识点归纳

原电池是 高一化学 课本中的重要知识,同学们一定要牢记。下面是我为你收集整理的高一化学原电池的知识点归纳,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化学原电池知识点

一、原电池、电解池的两极

电子从负极通过导线流向正极,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是正极到负极,这是物理学规定的.

阴极、阳极是电化学规定的,失去电子的极即氧化极,也就是阳极;得到电子的极即还原极,也就是阴极.

原电池中阳极失去电子,电子由阳极通过导线流向阴极,阴极处发生得电子的反应,由于原电池是一种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作为电源,通常我们称其为负极和正极.在电解池中,连着负极的一极是电解池的阴极,连着正极的一极是电解池的阳极,由于电解池是一种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我们通常说明它的阳极和阴极.

二、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判断规律

(1)若无外接电源,又具备组成原电池的三个条件.①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②两极用导线互相连接成直接插入连通的电解质溶液里;③较活泼金属与电解质溶液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时是与水电离产生的H+作用),只要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即为原电池.

(2)若有外接电源,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则可能是电解池或电镀池;当阴极为金属,阳极亦为金属且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属同种元素时,则为电镀池.

(3)若多个单池相互串联,又有外接电源时,则与电源相连接的装置为电解池成电镀池.若无外接电源时,先选较活泼金属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电子输出极),有关装置为原电池,其余为电镀池或电解池.

三、分析电解应用的主要 方法 和思路

1、电解质在通电前、通晌数厅电后的关键点是:

通电前: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它包括了电解质的电离也包括了水的电离).

通电后:离子才有定向的移动(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

2、在电解时离子的放电规律是:

阳极:

金属阳极>S2->I->Cl->OH->含氧酸根>F-

阴极:

Ag+>Fe3+>Cu2+>H+(浓)>Pb2+>Sn2+>Fe2+>Zn2+>H+>Al3+>Mg2+>Na+>Ca2+>K+

3、电解的结果:溶液的浓度、酸碱性的变化

溶液的离子浓度可能发生变化如:电解氯化铜、盐酸等离子浓度发生了变化.

因为溶液中的氢毕升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放电,所以酸碱性可能发宴隐生改变.

四、燃烧电池小结

在燃烧电池反应中确定哪一极发生的是什么反应的关键是:

负极: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总反应式为:两极反应的加合;

书写反应时,还应该注意得失电子数目应该守恒.

五、电化学的应用

1、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a.原电池原理的三个应用和依据:

(1)电极反应现象判断正极和负极,以确定金属的活动性.其依据是:原电池的正极上现象是:有气体产生,电极质量不变或增加;负极上的现象是:电极不断溶解,质量减少.

(2)分析判断金属腐蚀的速率,分析判断的依据,对某一个指定金属其腐蚀快慢顺序是:

作电解池的阳极>作原电池的负极>非电池中的该金属>作原电池的正极>作电解池的阴极.

b.判断依据:

(1)根据反应现象原电池中溶解的一方为负极,金属活动性强.

(2)根据反应的速度判断强弱.

(3)根据反应的条件判断强弱.

(3)由电池反应分析判断新的化学能源的变化,分析的思路是先分析电池反应有关物质化合价的变化,确定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然后根据两极的变化分析 其它 指定物质的变化.

2、电解规律的应用

(1)电解规律的主要应用内容是:依据电解的基本原理分析判断电解质溶液.

(2)恢复电解液的浓度:

电解液应先看pH的变化,再看电极产物.欲使电解液恢复一般是:

电解出什么物质就应该加入什么,如:电解饱和食盐水在溶液中减少的是氯气和氢气,所以应该加入的是氯化氢.

(3)在分析应用问题中还应该注意:

一要:不仅考虑阴极、阳极放电的先后顺序,还应该注意电极材料(特别是阳极)的影响;二要:熟悉用惰性电极电解各类电解质溶液的规律.

高一化学原电池习题

一、选择题

1. 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放电过程可以表示为

Ag2O+ Zn+H2O = 2Ag+Zn(OH)2.电池放电时,负极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A. Ag B. Zn C. Ag2O D. Zn(OH)2

2. 某金属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的原电池中,锌为负极。该金属

A.铝 B.铜 C.铁 D.镁

3. 用于人造地球卫星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极反应式为:

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A.负极,并被氧化 B.正极,并被还原

C.负极,并被还原 D.正极,并被氧化

4. 发生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在理论上可设计成原电池的化学反应的是

A.C(s)+H2O(g)=CO(g)+ H2(g) ; △H>0

B.Ba(OH)2•8H2O(s)+2NH4Cl(s)= BaCl2(aq)+ 2NH3•H2O(l)+ 8H2O(l) ; △H>0

C.CaC2(s)+2H2O(l)→Ca(OH)2(s)+C2H2(g) ; △H<0

D.CH4(g)+2O2→CO2(g)+2H2O(l) ; △H<0

5.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原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C.原电池在工作时其正极不断产生电子并经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原电池的电极只能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

6.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废旧电池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废旧电池的处理 体现了对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对废旧电池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

A. 回收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 回收电池中的二氧化锰

C. 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D. 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汞、镉、铅对土壤、水源的污染

7.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用导线连接的两种不同金属同时插入液体中,能形成原电池

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入的一极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8. 为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出现中国自己生产的燃料电池汽车,作为 马拉松 领跑车和电视拍摄车,预计该车装着“绿色心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入氧气的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B.通入氢气的电极为正极

C.总反应式为O2+2H2 2H2O

D.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9.下列各装置能够构成原电池的是

10.某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此反应的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

关于如图原电池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11. 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可以表示为:

2Ag+Zn(OH)2 Ag2O+Zn+H2O

在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A.Ag B.Zn(OH)2 C.Ag2O D.Zn

12. 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与Y组成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Y>Z B.X>Z>Y C.Y>X>Z D.Y>Z>X

1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解池的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原电池的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负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电镀时,电镀池里的阳极材料发生氧化反应

D.用原电池做电源进行电解时,电子从原电池负极流向电解池阴极

14.下列各组电极均用导线相连,分别插入对应溶质的溶液中,其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A B C D

电极与溶液 Zn、C硫酸 Cu、Ag硝酸银 Zn、Cu蔗糖 Mg、Al氢氧化钠

15.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到负极

16.如图所示,各烧杯中均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A. ②①③④ B. ④③①② C. ④②①③ D. ③②④①

17.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而受到了普遍重视,目前已研制成功多种锂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式是Li+MnO2 = LiM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e-=Li+

B. Li是正极,电极反应为Li+e-=Li-

C. MnO2是负极,电极反应为MnO2+e-=MnO2-

D. 锂电池是一种环保型电池

18.锰锌干电池在放电时总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Zn(s)+2MnO2+2NH4+=Zn2++Mn2O3(s)+2NH3+H2O

在此电池放电时正极(碳棒)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A. Zn B. 碳 C. MnO2和NH4+ D. Zn和NH3

19.据报到,锌电池可能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铅蓄电池,因为锌电池容量大,而且没有铅污染。其电池反应为:2Zn+O2=2ZnO原料为锌粒,电解液和空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锌为正极,空气进入负极反应

B. 负极反应为Zn-2e-=Zn2+

C. 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D. 电解液肯定不是强酸

20.日常所用的干电池的电极分别为碳棒和锌皮,以糊状NH4Cl和ZnCl2作电解质(其中加入MnO2氧化吸收H2), 电极反应可简化为:Zn-2e-==Zn2+;2NH4++2e- =NH3+H2,根据上述叙述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干电池中锌为正极,碳为负极

B. 干电池工作时,电子由锌极经外电路流向碳极

C. 干电池长时间连续工作时,内装糊状物可能流出腐蚀用电器

D. 干电池可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和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二、填空题

21. 在装有水的烧杯中,用线(绝缘)悬挂一个呈水平方向的由铁和银焊接而成的柱形金属棒,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向水中加入CuSO4 溶液, (溶液的密度变化不考虑)

(1)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指悬吊的金属圈)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保持平衡状态不变

C.铁圈向下倾斜 D.银圈向下倾斜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化学原电池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B

4.D

5.A

6.D

7.B

8.D

9.A

10.C

11.D

12.C

13.B

14.C

15.A

16.C

17.AD

18.C

19.BD

20.BC

二、填空题

21. (1)D

㈣ 原电池发明史

1836年,英国的丹尼尔对“伏打电堆”进行了改良。他使用稀硫酸作电解液,解决了电池极化问题,制造出第一个不极化,能保持平衡电流的锌─铜电池,又称“丹尼尔电池”。此后,又陆续有去极化效果更好的“本生电池”和“格罗夫卖弯电池”等问世。但是,这些电池都存在电压随使用时间延长而下降的问题。

1860年,法国的普朗泰发明出用铅做电极的电池。这种电池的独特之处是,当电池使用一段使电压下降时,可以给它通以反向电流,使电池电压回升。因为这种电池能充电,可以反复使用,所以称它为“蓄电池”。

然而,无论哪种电池都需在两个金属板之间灌装液体,因此搬运很不方便,特别是蓄电池所用液体是硫酸,在挪动时很危险。

也是在1860年,法国的雷克兰士(GeorgeLeclanche)还发乎配基明了世界广受使用的电池(碳锌电池)的前身。它的负极是锌和汞的合金棒(锌-伏特原型电池的负极,经证明是作为负极材料的最佳金属之一),而它的正极是以一个多孔的杯子盛装着碾碎的二氧化锰和碳的混合物。在此混合物中插有一根碳棒作为电流收集器。负极棒和正极杯都被浸在作为电解液的氯化铵溶液中。此系统被称为“湿电池”。雷克兰士制造的电池虽然简陋但却便宜,所以一直到1880年才被改进的“干电池”取代。负极被改进成锌罐(即电池的外壳),电解液变为糊状而非液体,基本上这就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碳锌电池。

1887年,英国人赫勒森发明了最早的干电池。干电池的电解液岁谨为糊状,不会溢漏,便于携带,因此获得了广泛应用。


电池的原理

在化学电池中,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是靠电池内部自发进行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的结果,这种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负极活性物质由电位较负并在电解质中稳定的还原剂组成,如锌、镉、铅等活泼金属和氢或碳氢化合物等。正极活性物质由电位较正并在电解质中稳定的氧化剂组成,如二氧化锰、二氧化铅、氧化镍等金属氧化物,氧或空气,卤素及其盐类,含氧酸及其盐类等。电解质则是具有良好离子导电性的材料,如酸、碱、盐的水溶液,有机或无机非水溶液、熔融盐或固体电解质等。当外电路断开时,两极之间虽然有电位差(开路电压),但没有电流,存储在电池中的化学能并不转换为电能。当外电路闭合时,在两电极电位差的作用下即有电流流过外电路。同时在电池内部,由于电解质中不存在自由电子,电荷的传递必然伴随两极活性物质与电解质界面的氧化或还原反应,以及反应物和反应产物的物质迁移。电荷在电解质中的传递也要由离子的迁移来完成。因此,电池内部正常的电荷传递和物质传递过程是保证正常输出电能的必要条件。充电时,电池内部的传电和传质过程的方向恰与放电相反;电极反应必须是可逆的,才能保证反方向传质与传电过程的正常进行。因此,电极反应可逆是构成蓄电池的必要条件。为吉布斯反应自由能增量(焦);F为法拉第常数=96500库=26.8安·小时;n为电池反应的当量数。这是电池电动势与电池反应之间的基本热力学关系式,也是计算电池能量转换效率的基本热力学方程式。实际上,当电流流过电极时,电极电势都要偏离热力学平衡的电极电势,这种现象称为极化。电流密度(单位电极面积上通过的电流)越大,极化越严重。极化现象是造成电池能量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极化的原因有三:①由电池中各部分电阻造成的极化称为欧姆极化;②由电极-电解质界面层中电荷传递过程的阻滞造成的极化称为活化极化;③由电极-电解质界面层中传质过程迟缓而造成的极化称为浓差极化。减小极化的方法是增大电极反应面积、减小电流密度、提高反应温度以及改善电极表面的催化活性。

㈤ 高二化学教案: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以下是 考 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二化学教案: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供大家学习参考!

本文题目:高二化学教案: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一.知识再现

1.原电池定义:

2.原电池构成条件:1)

2)

3)

4)

3.按你的理解画出一个原电池,写出电极反应和总反应

4.完成课本13页、14也活动与探究

二、讨论完成例1. 银器皿日久表面逐渐变黑色,这是由于生成硫代银,有人设计用原电池原理加以除去,其处理方法为:将一定浓度的食盐溶液放入一铝制容器中,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溶液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黑色会褪去而银不会损失。

试回答:在此原电池反应中,负极发生的反应为 ;正极发生的反应为 ;

反应过程中产生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原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

三、自我检测

1. 氢氧燃料电池是将H2和O2分别通入电池,穿过浸入20%~40%的KOH溶液的多孔碳电极,其电极反应式为:H2+2OH--2e-=2H2O和1/2O2+H2O+2e-=2OH-,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通H2的一极是正极,通O2的一极是负极

B.通O2的一极是正极,通H2的一极是负极

C.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pH增大

D.工作时负极区附近pH减小

2. 将锌片和银片接触放入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A.氯化铝 B.硫酸铜 C.硝酸银 D.稀硫酸

3. 在空气中,钢铁与食盐水接触,发生电化腐蚀,在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

A.Fe-2e- === Fe2+ B.2H+2e- ==== H¬2↑

C.Na++e- === Na D.2H2O+O2+4e- ==== 4OH-

4. 锂电池是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轻.容量大而受到重视。目前已经制成多种功能的锂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O2 LiMnO2。若该电池提供0.5C电量铅槐,则消槐弊友耗正极材料的质量约为(其他损耗忽略不计)( )

A.3.5g B.7g C.4.52×10-4g D.43.5g

5.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卜辩充电和放电过程可以表示为( )

2Ag+Zn(OH)2 Ag2O+Zn+H2O

在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

A. Ag B. Zn(OH)2 C. Ag2O D. Zn

6.下图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A.(4)>(2)>(1)>(3) B.(2)>(1)>(3)>(4)

C.(4)>(2)>(3)>(1) D.(3)>(2)>(4)>(1)

7.某学生想制作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时,为使Cl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设计了如图的装置,则对电源电极名称和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

A. a为正极,b为负极;NaClO和NaCl

B. a为负极,b为正极;NaClO和NaCl

C. a为阳极,b为阴极;HClO和NaCl

D. a为阴极,b为阳极;HClO和NaCl

8. 右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a为负极、b为正极

B. a为阳极、b为阴极

C. 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D. 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9.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

A. 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 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 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 收其中石墨电极

10. 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发生的反应是( )

A. 2H++2e- H¬2¬ B. 2H2O+O2+4e- 4OH-

C. Fe-2e- Fe2+ D. 4OH--4e- 2H2O+O2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

②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镀锡的铁)更易腐蚀

③电镀时,应把镀件置于电解槽的阴极

④冶炼铝时,把氧化铝加入液态冰晶石中成为熔融体后电解

⑤钢铁表面常易锈蚀生成Fe2O3•nH2O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

12.燃料电池是燃料(例如CO,H2,CH4等)跟氧气或空气起反应,将此反应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电解质通常是KOH溶液。下列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负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

B. 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 随着不断放电,电解质溶液碱性不变

D. 甲烷燃料电池的能量利用率比甲烷燃烧的能量利用率大

13. 如图所示,在大试管里放入一段光亮无锈的弯成螺旋状的铁丝,把试管倒插入水中,把这个装置这样放置

约一周后,观察到铁丝发生的变化是 ,

原因是 。试管里的水面会上升,

最终上升高约为 ,原因是 。

14. 从某铝镁合金上剪下一小片(其质量为2.0g),立刻投入盛有20mL5mol•L-1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烧杯中。

(1)由反应开始到反应结束,可能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依次为 。

(2)反应开始时,合金片表面产生气泡较慢,其原因是 ,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相当快,其原因是 。

(3)写出合金片与溶液反应时可能形成的微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

(4)若要利用该反应来测定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还应测定哪些数据(如有多种可能,请逐一写出)?答:

15. 有人设计以铂和锌为电极材料,埋入人体作某种心脏病人的心脏起搏器的能源,它依靠人体血液中有一定浓度的O2和H2O进行工作。

(1)正极材料是 ,电极反应为 。

(2)负极材料是 ,电极反应为 。

16. 工业上处理含Cr2O72-的酸性工业废水用以下方法:①往工业废水中加入适量的NaCl,搅拌均匀;②用Fe为电极进行电解,经过一段时间有Cr(OH)3和Fe(OH)¬3沉淀生成,③过滤回收沉淀,废水达排放标准,试回答:

(1)电解时的电极反应,阳极 ,阴极 。

(2)写出Cr2O72-转变成Cr3+的离子反应

(3)电解过程中Cr(OH)3和Fe(OH)3沉淀是怎样产生的?

(4)能否将Fe电极改成石墨电极?为什么?

17. 碘缺乏症遍及全球,多发于山区,为控制该病的发生,我国政府规定在食盐中添加碘酸钾(KIO3)。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可用盐酸酸化的碘化钾淀粉溶液检验食盐中的碘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象是 。

(2)可用电解方法制得碘酸钾。以石墨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来电解KI溶液,总反应方程式为KI+3H2O====KIO3+3H2↑。若计划每分钟生产5.35g KIO3,电流强度应不低于 A。

(3)碘元素位于周期第 周期 主族。其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HClO4 (填强或弱),其氢化物的还原性比HCl (填强或弱)。

18. 航天技术中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具有高能、轻便、无污染等优点。氢氧燃料电池有酸式和碱式两种,它们放电时的总反应均可表示为:2H2+O2 2H2O。酸式燃料电池中的电解质是酸,其负极反应为:2H2-4e- 4H+。电池的电解质是碱,其正极反应为:O2+2H2O+4e- 4OH-,则负极反应为 。

19. 铅蓄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方程式为:PbO2+Pb+2H2SO4 2PbSO4+2H2O

据此判断其正极是 ,负极是 ,电解质溶液是 ,正极反应是 ,负极反应是 ,当转移0.5N¬A个电子时,蓄电池内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为 。

20. 由铜片、锌片和200mL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中,若锌片发生电化学腐蚀,则当铜片上放出3.36L(标态)气体时,硫酸恰好全部作用完。试计算:

(1)产生这些气体消耗了多少克锌

(2)有多少个电子通过了导线

(3)200mL稀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五. 能力提高

1. 常用的钮扣式银锌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

Zn极:Zn+2OH-+2e- Zn(OH)2

Ag2O极:Ag2O+H2O+2e- 2Ag+2OH-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放电过程中[OH-]不变 B. Zn为负极而Ag2O为正极

C.电解质溶液呈碱性 D. 电子从Ag2O流出经用电器流入Zn极

2. 下图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②①③ D.③②④①

3. 铁钉和碳棒用导线连接后,浸入0.01mol•L-1的食盐溶液中,可能发生( )

A.碳棒上放出Cl2 B.碳棒附近产生OH-

C.碳棒上放出O2 D.铁钉被氧化

4. 以下现象与电化腐蚀无关的是( )

A.黄铜(铜锌)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B.生铁比纯铁易生锈

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D.银质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

5. 关于金属腐蚀的如下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金属被腐蚀的本质是:M+nH2O=M(OH)n+ H2↑

B.马口铁(锡铁)镀层破损后被腐蚀时,首先是镀层被氧化

C.金属在一般情况下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

D.常温下,置于空气中的金属主要发生化学腐蚀

6. 微型纽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为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电极反应为:Zn+2OH--2e- ==== ZnO+H2O,Ag2O+H2O+2e- ==== 2Ag+2OH-,总反应式为:Ag2O+Zn ==== 2Ag+ZnO。根据上述反应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使用过程中,电池负极区溶液的pH减小

B. 使用过程中,电子由Ag2O极经外电路流向Zn极

C.Z n是负极,Ag2O是正极

D. 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Ag2O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7 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将甲、乙用导线相连放入稀H2SO4中可以看到乙慢慢地溶解,而甲的表面有气体逸出。把丁放到乙的硝酸盐溶液中后,丁的表面覆盖一层乙的单质。用石墨电极电解含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甲和丙两种金属的盐溶液,丙的单质先析出。将甲放入稀盐酸中有H2析出。已知四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铜。根据以上实验判断铜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在25℃时,将两个铂电极插入一定量的饱和Na2SO4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阳极逸出amol气体,同时有WgNa2SO4•10H2O析出,若温度不变,则此时剩余硫酸钠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

A. B.

C. D.

9. 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

是一种新型的化学电池,其构造如图所示;两个电极

均由多孔性碳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逸出,并在

电极表面放电。

(1)a极是 极,b极是 极,电极

反应式分别为 , 。

(2)飞船上宇航员的生活用水由燃料电池提供。已知这种电池发1度电时能生成350g水,试计算能量转化率。

[2H2(g)+O2(g) 2H2O(l)+572kJ]

(3)这种电池的输出电压为1.2V。要使标有1.2V,1.5W的小灯泡连续发光0.5h,应消耗标准状况下的H2多少升?

(4)氢气是燃料电池最简单的燃料,虽然使用方便,却受到价格和来源的限制。常用的燃料,往往是某些碳氢化合物,如甲烷(天然气)、汽油等。请写出将图中H2换成CH4时所构成的甲烷燃料电池中a极的电极反应式: 。此时电池内总的反应方程式为 。

10. 将含有KCl、CuBr2、Na2SO4三种物质的水溶液(分别为1mol/L)用铂电极电解,且电解足够长的时间。有以下结论:

①溶液中几乎没有Br-;②电解液变为无色;③最终溶液显碱性;④K+、Na+和SO42-的浓度几乎没有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只有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六、高考聚焦

1. 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

Cd(OH)2+2Ni(OH)2 Cd+2NiO(OH)+2H2O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材料是( )

A.Cd(OH)2 B.Ni(OH)¬2 C.Cd D.NiO(OH)

2. 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可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做电解质,CO为阳极燃气,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为阴极助燃气,制得在650℃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完成有关的电池反应式:

阳极反应式:2CO+2CO32- 4CO2+4e-

阴极反应式:

总电池反应:

3. 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 B. 用电解法精炼铜时铜作阳极

C. 在镀件上镀铜时可用铜作阳极 D. 电解稀H2SO4制H2、O2时铜做阳极

解析:由题意“黑色褪去而银不会损失”发生变化Ag2S→Ag,显然这是考察原电池的正极反应:Ag2S+2e-=2Ag+S2-,负极反应为活泼金属发生氧化反应:Al-3e-=Al3+。正极生成的S2-和负极生成的Al3+在溶液中发生双水解:2Al3++3S2-+6H2O=2Al(OH)3↓+3H2S↑。

答案:Al-2e-=Al3+ Ag2S+2e-=2Ag+S2-

3Ag2S+2Al+6H2O=6Ag+2Al(OH)3↓+3H2S↑

㈥ 目前在国内外教科书中对“原电池”的定义有以下两种:人教版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将化学能转化为

两种不同的定义表述从各铅卜物种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原电池的本质。
人教版定义表述槐液
从能量转移的角度描述定义原电池,和物理中的能量守恒定理一脉相承,有利于学生糅合两种科学理解。
美国教科书表述

更侧重于其中化学弊握反应本质来定义原电池,对于初学者理解哪些类型的化学反应可以做原电池更有利,比如复分解反应就无法做原电池的原理化学反应式子。

㈦ 高中化学 原电池

是大睁利用两个电极之间金属性的不同,产生电势差,从而使电子的流动,产生电流。又称非蓄电池,是电化电池的一种,其电化反应不能逆转,即是只能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简单说就即是不能重新储存电力,与蓄电池相对。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反应属于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但区别于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电子转移不是通过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有效碰撞完成的,而是还原剂在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滚袜岁电子通过外电路输送到正极上,氧化剂在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完成还原剂和氧化剂之间电子的转移。两极之间溶液中离子的定向移动和外部导线中电子的定向好察移动构成了闭合回路,使两个电极反应不断进行,发生有序的电子转移过程,产生电流,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㈧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原电池这一节主要都讲得什么知识点谁有具体的课本内容啊

如何联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