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深圳资讯 » 深圳消费税税务筹划怎么降低税收
扩展阅读
上海模板粉碎机多少钱 2025-05-29 05:56:16
广州齐家网装修怎么样 2025-05-29 05:51:25

深圳消费税税务筹划怎么降低税收

发布时间: 2022-09-20 13:12:47

A. 简述消费税筹划中如何利用纳税临界点进行节税

利用纳税临界点节税。
纳税临界点就是税法中规定的一定的比例和数额,当销售额或应纳税所得额超过这一 比例或数额时就应该依法纳税或按更高的税率纳税,从而使纳税人税负大幅上升。反之,纳 税人可以享受优惠,降低税负。 利用纳税临界点节税的关键是必须要遵守企业整体收益最大化的原则。也就是说,在 筹划纳税方案时,不应过分地强调某一环节收益的增加,而忽略了因该方案的实施所带来其 他费用的增加或收益的减少,使纳税人的绝对收益减少。
1.利用企业整体收益最大化的原则。下面用此方法以卷烟的消费税临界点举一例: 我国税法规定:甲类卷烟,即每标准条(200 支)对外调拨价在70 元(含70 元,不含 增值税)以上的,比例税率为56%;乙类卷烟,即每标准条(200 支)对外调拨价在70 元(不 含增值税)以下的,比例税率为36%。 例:(1)某卷烟厂每标准条卷烟对外调拨价为68 元,现销售一标准箱,其成本为8500 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忽略不计。 则此时企业应缴纳的消费税:150+68×250×36%=6270(元) 企业税后利润:(68×250-8500-6270)×(1-25%)=1672.5(元) (2)若产品供不应求,厂家决定将每标准条卷烟价格提高至76 元。其他均不变。 则此时企业应缴纳的消费税:150+76×250×56%=10790(元) 企业税后利润:(76×250-8500-10790)×(1-25%)=-217.5(元) 在此例中,卷烟每标准条卷烟的价格从68 元提高至76 元后,从表面上看销售收入增加 了2000 元(76×250-68×250=2000),但由于提升后的价格超过了临界点(70 元),计 算消费税时的税率也随着计税依据的提高而相应的提高,使得卷烟整体税后利润不仅没有上 升,反而下降,以致达到了负值。当然,本人举的这个例子有些极端,但可以充分的表现出 纳税临界点对企业成本效益的重要性。
2.将纳税临界点与设置独立于企业的销售机构结合起来使用 继续用卷烟来举例,如果某卷烟厂的卷烟市场直接售价为每标准条70 元,并且不设置 独立于企业的销售机构,那么销售一标准箱卷烟应缴纳的消费税为150+70×250×56%= 9950(元);如果该企业设置独立销售部门,企业以每标准条68 元的价格出售给该企业依 法设立的独立销售机构(目前普遍设立销售公司),那么销售一标准箱卷烟应缴纳的消费税 为150+68×250×36%=6270(元)。这样计算的应缴纳消费税前后差额为9950-6270=3680 (元)。当然,正如前文所述,企业销售给独立核算机构的价格应该参照销售给其他商家的 平均价格,如果明显偏低,税务机关将会做出相应调整。此方法实际上进行了两次叠加的方 法节税。
3 由以上论述可知,在价格与税率同时变化时,在临界点附近纳税负担变化比较大,会 出现纳税负担的增加大于计税依据增加的情况。当然这只出现在价格与税率同时变化时。如 果价格变动后税率不变,就不需要考虑纳税临界点的问题了。 除了卷烟税目,利用纳税临界点节税还可以应用在小汽车、摩托车和啤酒这三个税目 中。

B. 消费税 税务筹划

消费税纳税人的纳税筹划方法:
方法一:消费税纳税人可以利用先销售后入股的方式来避税
实际操作中,纳税人用应税消费品换取货物或者投资入股时,通常是按照双方的协议价或评估价确定的。如果是采用先销售后入股的方式,则可以减轻税负。
方法二:消费税纳税人可以利用委托加工产品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按照相关税法规定,工业企业自制产品的适用税率,是按照销售收入计税的。而工业企业接受其他企业及个人委托代为加工的产品时,就按照企业收取的加工费收入来计税。一般工业企业制造同样的产品,属受托加工税负将会比自制产品轻。一些企业采购原材料时,如果以购货方的名义进料,使得产品销售不按照正常的产品销售收入入账,这样一来就不用缴纳消费税。
方法三:消费税纳税人可以利用税率的不同进行合理避税
由于消费税税率档次较多,不同产品税率也有所不同。如果企业是一个较大的联合企业或企业集团时,其内部各分厂所属的商店、劳务服务公司等,在彼此间购销销售商品,进行连续加工或销售时,就可以通过内部定价的方式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C. 如何做好税收筹划 合理降低企业税负

税务筹划,合理避税方案 头像

很多企业税负都较重,并且是整体税负,同时也存在着被发票不足的问题,缺成本票,利润虚高,分红走出来要交20%的股东分红税。
面对对企业的这些税负压力,不但做内部得财务规划,外部可以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将企业自身的情况,结合税收优惠政策来降低企业的综合税负。

一,自然人代开政策

只要公司符合自然人代开的条件,并且主体公司可以接受相应的票据,那么就完全可以选择自然人代开,而且流程比起个人独资企业来说,要更加快捷。只要企业提供相应的信息,一般在五个工作日左右就可以拿票入账了,企业或者个人去有相应代开政策的税务局大厅开票。开具发票的同时会出具完税凭证,不需要收票方代扣代缴,不需要汇算清缴。

二,个人独资企业

核定征收税收优惠政策对个人生产经营所得税核定,在按核定其行业利润率10%基础上根据五级累进制税率表计算后加计扣除,可开专票与普票,

在国家扶持将个人独资企业增值税降到1%之后,其享受核定征收税收优惠政策增值税、附加税及个人生产经营所得税综合税率在3%左右,和其需要缴纳的个税、企业所得税的税率相比其占比不大,却能为其增加很大一笔能够自由分配的资金,并且个人独资企业在完税后,不需要再单独缴纳分红税,可直接将利润提现到法人账户,自由分配。

三,有限公司财政奖励政策

在洼地多以通过成立新公司、分公司等形式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在地方留存比例的基础上进行财政扶持奖励,当月缴纳,次月返还。

增值税地方留存50%,财政奖励比例:75%-90%

企业所得税地方留存40%,财政奖励比例:75%-90%

案例分析:某建筑劳务公司年纳税500万,其中增值税300万,企业所得税200万,这500万相对企业来说是实在的缴纳出去了的,但是分流到洼地后,则:

增值税奖励:300万*50%*75%=112.5万

企业所得税奖励:200万*40%*75%=60万

共奖励:112.5万+60万=172.5万

通过筹划后,总共500万的税收财政可奖励172.5万,企业可将这笔钱用作员工福利或者企业的扩大发展等,从这个角度来说也为企业节约了企业的成本。

并且财政奖励都是当月缴纳,次月返回的,企业能够及时的享受到这个优惠政策。

在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同时,也要做到但是按量的纳税交税。企业的每一笔业务都会做到三流合一。

D. 一般纳税人税务筹划,企业该如何做到合理避税

合理避税原理:合理避税的方式有很多种,关键在于在低成本的前提下还能合法合规合理。

1、在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税法的规定和条文下操作;2、更多的是在法规定下,更多的根据企业的情况,根据企业行业的性质,在税法下利用现有的优惠,减免,有利条件;3、如果现行企业不具备税法的优惠办法,在以企业价值最大化,在不违法法律前提下,改变企业业务模式,改变企业交易方式,改变企业一些外在形式,使企业适合已经有的优惠。

拆分公司合理避税

通过拆分公司来避税现在已经很常见了,将一个一般纳税人公司分拆成两个小规模,适合3%的税率。

例如:唐韵服装公司专门销售高档服装,预计每年不含税销售收入120万元,购进服装成本为30万元。作为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17%。每年的增值税负担为15.3万元(120×17%-30×17%)。

根据公司的情况,可以将公司分拆为唐衣服装公司和唐裳服装公司,两家公司一年的销售额分别为60万元,一套人马,两个牌子,分别申请小规模纳税人,可以适用3%的税率。如此筹划之后,唐衣服装公司应缴增值税额为1.8万元(60×3%),唐裳服装公司的应缴增值税额同样为1.8万元(60×3%),两公司合计应缴纳增值税为3.6万元。

结果很明显,唐韵服装公司分拆之后,节税预期为每年11.7万元(15.3-3.6)。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合理避税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要合理避税,首先能够取得专用发票的情况尽量获取,但不是公司采购进来的原材料及相关商品的供应商都必须是具有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一般纳税人(在同等价格下:小规模纳税人税率只有3%,与一般纳税人17%,相差14%。),然后,对于公司的销售可以适当进行变通,降低公司的应税销售额,其次,针对优惠税收政策,进行公司经营扩各方面的调整,以求达到优惠税收政策要求的条件,进行避税。如果达不到条件还可以选择以分公司或新公司的方式注册到低税区,在我国的税法规定中,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的企业就比内地企业享有众多的税收优惠,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国家级贫困地区就比发展较好的地区税收优惠多,所以其税收负担要轻得多,一般纳税人企业在避税时,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以上特定区域从事投资和生产经营,从而享有更多的税收优惠。这种方式与本身享受的优惠政策可以叠加享受。

设立个人独资企业或者合伙企业合理避税

这两类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而是缴纳个人所得税;交完个税所剩利润全部归个人所有,没有分红税。

例如A 公司:重庆 XX 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一般纳税人6个点)查账征收 ,一年开票额 200 万元,成本拟定 50 万元(包括成本票(自行提供)、财务费用、管理 费用、固定资产等所有有效可列支费用)增值税 +附加税 =13.05万企业所得税 32.78 万,有限公司合计应缴税额约为 46万元

B 公司:重庆XX 文化传播中心(小规模 3 个点)可申请核定征收,一般是行业利润10%核定(税率详见五级累进表),一年开票额 200 万元 (个人独资、合伙企业因无企业所得税,故无需准备成本),增值税+附加税=6.47 万,个人所得税=200/1.03*10%*35%-14750=5.32万个人独资、合伙企业应缴税额约为 12 万元

同类型公司如做成个人独资、合伙企业申请核定征收可为企业省 下约近 34万元。

用足税收优惠政策

新税法的颁布实施将减免税的权力收归国务院,避免了减免税过多过乱的现象。同时,税法又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国发【2017】5号),明确提出“允许地方政府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制定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E. 消费税的税收筹划方法有哪些

消费税的税收筹划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利用全额累进税率(或税额)不同进行筹划

消费税税目中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税的税目是卷烟。税法规定:每 一标准箱卷烟在征收150元定额税的基础上,如果销售价格(不含增 值税,下同)在12500元以下时,按30%的税率计税,而销售价格超 过12500元(含)时,则全额按45%的税率计税。

消费税的纳税筹划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筹划工作,在实际筹划过程 中,纳税人应根据产品的生产方式,本着稳健性原则和企业财务利益 最大化的原则,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合理巧妙地安排自己 未来的纳税事项,充分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多方面寻求筹划的 突破口,从而降低自己的税负,实现最大的税收利益。

(2)利用先销售后入股方式进行避税

在实际操作中,当纳税人用应税消费品换 取货物或者投资入股时,一般是按照双方的协议价或评估价确定的, 而协议价往往是市场的平均价。如果按照同类应税消费品的最高销售 价作为计税依据,显然会加重纳税人的负担。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如果采取先销售后入股(换货、抵债)的方式,会达到减轻税负的 目的。

(3)利用委托加工产品合理避税

现行税法规定,工业企业自制产品的适用税率,依销售收入计税。 工业企业接受其他企业及个人委托代为加工的产品,仅就企业收取的 加工费收入计税,工业企业制造同样的产品,如属受托加工则比自制 产品税负轻。一些企业便运用各种手法,将自制产品尽可能变成以卖 给对方名义作价转入往来账。待产品生产出来时,不作产品销售处理, 而是向购货方分别收取材料款和加工费。也有的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时, 就以购货方的名义进料,使产品销售不按正常的产品销售收入做账, 不纳消费税。

(4)利用税率的不同合理避税

由于消费税是按不同产品设计高低不同的税率,税率档次较多。 当企业为一个大的联合企业或企业集团时,其内部各分厂所属的商店、 劳务服务公司等,在彼此间购销销售商品,进行连续加工或销售时, 通过内部定价,达到整个联合企业合理避税。即当适用髙税率的分厂 将其产品卖给适用低税率的分厂时,通过制定较低的内部价,使把商品原有的一部分价值由高税率的部门转到低税率的部门,适用高税率 的企业,销售收入减少,应纳税额减少;而适用税率低的企业,产品 销售收入不变,应纳税额不变,但由于它得到了低价的原材料,成本 降低,利润增加。至于内部各分厂之间的“苦乐不均”问题,公司可 以通过其他方式,如把一些开支放在获利多的企业等方法进行调剂。

(5)设立独立核算的销售机构

消费税的纳税行为发生在生产领域(包括生产、委托加工和进 口),而非流通领域或终极消费环节(金银首饰除外)。因而,关联企 业中生产(委托加工、进口)应税消费品的企业,在零售等特殊情况 下,如果以较低但不违反公平交易的销售价格将应税消费品销售给其 独立核算的销售部门,则可以降低销售额,从而减少应纳消费税税额。 而独立核算的销售部门,由于处在销售环节,只缴纳增值税,不缴纳 消费税,可使集团的整体消费税税负下降,但增值税税负不变。

以上为大家介绍整理了一些消费税税收筹划的方法。

F. 降低税率法怎么降低消费税

纳税筹划思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第4条的规定,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除受托方为个人外,由受托方在向委托方交货时代收代缴税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7条的规定,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是指由委托方提供原料和主要材料,受托方只收取加工费和代垫部分辅助材料加工的应税消费品。

对于由受托方提供原材料生产的应税消费品,或者受托方先将原材料卖给委托方,然后再接受加工的应税消费品,以及由受托方以委托方名义购进原材料生产的应税消费品,不论在财务上是否作销售处理,都不得作为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而应当按照销售自制应税消费品缴纳消费税。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直接出售的,不再缴纳消费税。委托个人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由委托方收回后缴纳消费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消费税若干征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130号)的规定,对消费者个人委托加工的金银首饰及珠宝玉石,可暂按加工费征收消费税。纳税人可根据上述规定,采取与受托方联营的方式,改变受托与委托关系,从而节省此项消费税。

G. 消费税税务筹划方法

消费税纳税人的纳税筹划方法:
方法一:消费税纳税人可以利用先销售后入股的方式来避税
实际操作中,纳税人用应税消费品换取货物或者投资入股时,通常是按照双方的协议价或评估价确定的。如果是采用先销售后入股的方式,则可以减轻税负。
方法二:消费税纳税人可以利用委托加工产品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按照相关税法规定,工业企业自制产品的适用税率,是按照销售收入计税的。而工业企业接受其他企业及个人委托代为加工的产品时,就按照企业收取的加工费收入来计税。一般工业企业制造同样的产品,属受托加工税负将会比自制产品轻。一些企业采购原材料时,如果以购货方的名义进料,使得产品销售不按照正常的产品销售收入入账,这样一来就不用缴纳消费税。
方法三:消费税纳税人可以利用税率的不同进行合理避税
由于消费税税率档次较多,不同产品税率也有所不同。如果企业是一个较大的联合企业或企业集团时,其内部各分厂所属的商店、劳务服务公司等,在彼此间购销销售商品,进行连续加工或销售时,就可以通过内部定价的方式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H. 应如何进行税收筹划以降低税负

取消混合销售,将培训费分离开来。

原培训费征收营业税,现代服务业征收增值税6%,进项税180万元/17%=1060万元,销售货物的限额不低于1060万元,(实际工作中应高一些,怎么着也要交点税吧),将其余的作为培训费,缴纳6%增值税,可以节省余下部分的17%/(1+17%)-6%/(1+6%)。
“税收筹划”又称“合理避税”。它来源于1935年英国的“税务局长诉温斯特大公”案。当时参与此案的英国上议院议员汤姆林爵士对税收筹划作了这样的表述:“任何一个人都有权安排自己的事业。如果依据法律所做的某些安排可以少缴税,那就不能强迫他多缴税收。”这一观点得到了法律界的认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税收筹划的规范化定义得以逐步形成,即“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取得节税(Tax Savings)的经济利益。”

I. 税太高了,怎么做纳税筹划减少税

要合理使用避税原理:合理避税的方式有很多种,关键在于在低成本的前提下还能合法合规合理。

1、在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税法的规定和条文下操作;2、更多的是在法规定下,更多的根据企业的情况,根据企业行业的性质,在税法下利用现有的优惠,减免,有利条件;3、如果现行企业不具备税法的优惠办法,在以企业价值最大化,在不违法法律前提下,改变企业业务模式,改变企业交易方式,改变企业一些外在形式,使企业适合已经有的优惠。

J. 企业该怎么进行税务筹划,降低税赋

头像很帅,不信你看。

企业节税有哪些方法呢?

企业合理避税一直是每个会计人员都要面对的问题,没有老板愿意多交税,但是又不得不交税,因此,如何合理避税是每个会计人员都需要的,以下的合理避税方法主要摘自某知名咨询公司编撰的非公开出版的小册子,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想要合规节税避税,可以合理利用一些地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

国内一些经济开发区当地政府为了招商引资为了吸引企业到到底投资入驻

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奖励返还政策

注册到当地可以享受当地高额的财政奖励及税收扶持。

当月纳税,次月奖励到账,

以奖励的形式帮助企业达到合理节税避税的目的

最高可以返还地方留存部分90%;

增值税返税比例为地方财政留存部分:75%-90%;

企业所得税返税比例为地方财政留存部分:75%-90%;

个人所得税返税比例为地方财政留存部分:75%-90%;

(三)存款少可迟缴税

企业申报以后就应该及时缴税,但如果由于存款少可以申请迟缴。存款少到什么情况可以迟缴税?可动用的银行存款不足以支付当期工资,或者支付工资以后不足以支付应交税金。

注意可动用的银行存款不包括企业不能支付的公积金存款,国家指定用途的存款,各项专用存款。

当期工资是企业根据工资制度计算出的应付工资。

如果出现以上情况,企业应及时申请,办理延期缴纳税款的手续。

(四)没有生意也申报

企业纳税申报是一项义务,不论企业是否有税要交。企业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税款要缴纳,例如企业处于筹建期间;企业处于免税期间;企业处于清算期间;清算还没有结束;企业由于经营不理想,没有纳税收入或者收益。这些情况下,企业可能没有税款要缴纳,但都要按时纳税申报,没有应纳税税款的申报就是所谓的零申报。零申报只是一个简单的程序。一项简单的手续,如果不办理,税务机关可以每次处以罚款2000元。

(五)视同销售莫乱套

视同销售就是实际不是销售也要按销售纳税,没有销售也纳税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应该视同销售也纳税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应该视同销售不缴税是违规,不应该视同销售也当成销售就会缴冤枉税。

有一家酒店,老总平时接待客人都安排在自家酒店用餐,内部签招待费,基本上每个月都有几单,一年累计起来有十多万。会计师事务所来审计,要求将这十多万视同销售,缴纳营业税。

在营业税法规里,没有在自家酒店吃饭消费要视同销售缴营业税的规定。企业依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谬论,又会多缴冤枉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