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深圳牛雕塑象征着
开荒牛
今天来深圳的人还能看到在市政府门口有一座巨形的牛,人们叫它开荒牛。
特区初创时期,市委提倡“开荒牛”精神,体现了特区创业者勇于开拓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随后,在特区建设取得初步发展时,又将“开荒牛”精神的内涵发展为“开拓、创新、献身”的“特区精神”。1990年,市委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和不断发展的形势对深圳人的要求,对“特区精神”赋予了新的内涵,进一步概括为“开拓、创新、团结、奉献”八个字,并把“特区精神”扩大为“深圳精神”。
作为深圳精神的象征,开荒牛雕塑像成为人们与这个城市合影的首选。
B. 拓荒牛是什么意思
拓荒牛一般指的是:勤劳坚韧的开拓者,具有勇往直前,遇事不折不挠坚持到底精神的开拓者。
正确使用不同的词语,对专业名词进行有效的解说,才可以让人能够精准的理解它的深刻意义和内涵。
使用词语需要注意辨析不同几个方面:
1.词义涵盖的范围不同。
如:“开垦、开拓、开辟”都有“开发”之意,但“开垦”指用力把荒芜的土地开发为可耕种的土地;“开拓”指在原来开发的基础上加以扩充;而“开辟”着重指新开发、新开创,词义范围较大。
2.词义侧重点不同。
如:“才能”和“才华”,都含有能力、特长的意思,但“才能”着重指办事的能力或对知识、技能、技巧的运用能力,而“才华”则着重指在文学艺术方面显露出来的智慧与特长;
“发现”和“发明”都有新出现的意思,但“发现”着重于新找到原本就存在的事物,而“发明”着重在新创造出本来不存在的事物。
3.词义的轻重不同。
如:“损坏”与“破坏”,都有使物体毁坏的意思,但“损坏”一般是无意的,“破坏”则是有意的;
“诬蔑”和“诬陷”都有无中生有地硬说别人做了某种坏事的意思,但前者是捏造事实,破坏别人的名誉,而后者则是妄加罪名,诬告陷害,两者轻重不同。
1.词语的习惯搭配不同。
如:发扬——优点、作风、传统;发挥——作用、干劲、创造性、积极性;改进——工作、方法、技术;改善——生活、关系、条件;交流——思想、经验、物资;交换——意见、礼物、资料。
2.词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
如:阻碍(动词)——削阻碍生产发展;障碍(名词)——排除一切障碍;强大(形容词)——强大的动力来自崇高的理想;
壮大(动词)——人多可以壮大声势;精华(名词)——这是全书的精华;精彩(形容词)——这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
C. 深圳这头“牛”为什么亮了,这头“牛”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代表了什么
从粤港澳大湾区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再到综合改革试点,深圳发扬“三牛”精神,牢牢把握机遇,加快改革开放发展,这些年来的实践探索一直受到央媒诸多关注。
这头“拓荒牛”,是深圳特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的集中体现。没有经验可鉴,没有先例可循,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深圳特区干部群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大胆探索,处处展现着创新发展、攻坚克难的“牛劲”。
正因为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才有了深圳特区从一个小渔村到国际化大都市的沧桑巨变;也才有了上海浦东新区从“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的华丽蜕变。
新华社12月2日播发《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不等扬鞭自奋蹄——“三牛”精神述评》报道称,多年来,深圳市委门前的《开荒牛》铜雕吸引着人们参观、拍照。它致敬着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创造“深圳奇迹”的拓荒者、闯关者、先行者。
D. 拓荒牛精神的典型人物是谁
拓荒牛精神代表了第一代建设深圳特区的建设者们的拼搏进取精神!
拓荒牛位于中共深圳市委员会门前,是深圳的一标志。40年前,深圳的创业者们就像这头拓荒牛一样,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把一个贫穷的边陲小镇,开垦成为一个国际性现代化城市,“拓荒牛”代表的,正是深圳的这种开拓、勤勉精神。
历史沿革
1979年3月,中央和广东省决定把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受广东省和惠阳地区双重领导;11月,中共广东省委决定将深圳市改为地区一级的省辖市。
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该天也被世人亲切的成为“深圳生日”。1981年3月,深圳市升格为副省级市。
1988年11月,国务院批准深圳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并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1992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规的权力。
2004年,深圳成为无农村的城市。
(4)深圳是什么牛精神扩展阅读
1、做为民服务孺子牛,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只有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不忘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才能始终拥有面向未来、面对挑战、永立潮头的不竭动力。
2、做创新发展拓荒牛,要始终坚持锐意进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深化改革开放和应对外部压力、统筹抓好“六稳”工作和落实“六保”任务,等等,都需要开展具有开拓性的工作。只有不畏艰险、敢于担当,集思广益、善采众长,才能化危为机、变中突破,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3、做艰苦奋斗老黄牛,要始终保持慎终如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既要有愈战愈强的勇气,更要保持不懈奋斗的韧劲。只有永远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才能跨越漫漫征途,终臻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