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银币袁大头的版本有多少种
袁世凯银币图片有共和国签字版纪念币版、共和国纪念币版、高缨共和国纪念币版、文装签字版七分脸币版、文装七分脸币版、三年签字版、三年鹰洋边版、三年T字边版、三年版、八年版、九年版、十年版、大胡子版、高缨飞龙洪宪版、飞龙洪宪签字版、飞龙洪宪版、古装丙辰纪念版、古装洪宪纪念版. 各年份及厂记共铸有570272000枚,平均模具寿命为160,00枚, 大头模具大约至少有2万套, 根据推论就至少可以说有数千种版式.
⑵ 袁大头有多少种版本
袁大头分为120个版本,袁大头银币按照年份分为民国三年、八年、九年、十年,因为每个地区铸造的袁大头不一样,时间也有跨度,所以袁大头才会有如此多的版本,其中民国八年的最为稀少。
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袁大头”是对袁世凯像系列硬币的俗称,其全称为“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北洋政府为了整顿币制,划一银币,由造币总厂及江南造币厂铸造袁大头。
袁大头的普通版本非常多,该银币正面为袁世凯侧面头像,上端为“中华民国三年”,背面为“壹圆”币值和嘉禾图案,周边为185道线,胸前周边设有暗记,边齿。这是最为常见的版本,收藏价值并不高。
而九年版袁大头版式雕工都异常精美,甚至比三年版的天津标准版还漂亮,这一版本的袁大头无论是字体,人像还是嘉禾图案都很精致,是值得收藏爱好者收藏的珍品。
在此提醒大家,因为袁大头银元版别比较多,从铸造到现在经历时间也已经百年,所以现在收藏的袁大头偏轻是正常现象,流通这么多年总会有损耗。
【拓展资料】
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是对袁世凯像系列硬币的口语俗称,严谨点说叫“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
其正面图案的中间为袁世凯戎装左侧面像,背面图案均是两株交叉的稻穗,中央为“壹圆”“中圆”“贰角”“壹角”字样。该币的外环主要是直齿边,还铸有少量工字边和花齿边。
1914年2月7日,袁世凯以大总统令形式公布了《国币条例》及《国币条例施行细则》,其主要内容是规定钱币的铸造发行权归民国政府所有,原先的各个官局所铸造发行的1元银元,由民国政府兑换并改铸,在一点的时期内,承认它们的价值等同于国币1元的价值。国币中的主币是1元银元,其重量是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材质是银占89%,铜占10%,锡占1%,一枚成品银元的重量是7钱2分。规定国币种类有银币4种(壹圆、中圆、贰角、壹角)、镍币一种(五分)、铜币五种(二分、一分、五厘、二厘、一厘)。正面镌袁世凯侧面头像及发行年号,背面铸嘉禾纹饰与币值。《国币条例》公布同年先在天津造币厂铸造“袁大头”壹圆银币,后在南京、广东、武昌等造币厂陆续铸造。
当时钱币的换算关系和人民币一样,以十进位,1元等于十角,一角等于十分,一分等于十厘。自从《国币条例》公布以后,天津造币厂就开始铸造袁大头1元银元,后来,南京、广东、武昌等造币厂也都开始陆续铸造发行袁大头银元。由于袁大头1元银元币型规整,图案新颖,有明确的重量和成色,容易识别,因此,袁大头银元很快就被老百姓接受,并很快在全国的范围内流通。因袁大头壹圆银币币型划一,成色、重量有严格规定,很快受到了社会认同和接受,在国内金融市场上逐步取代了清朝的龙洋,成为流通领域的主币。
⑶ 袁大头有几个版,怎么分别
袁大头版别有九年大肩章,九年缺口造,牛口造7点年,九年海南版,九年粗发,九年中发小嘉禾,九年精发三年背,九年精发,“T”字边、鹰洋边,签字版,加铸“甘肃”两字版,开口贝版,O记版,粗发版,三角圆版。
1,九年精发:此版常见,可能由于精刻原因,原光好品相的在九年三大版(粗中精)中最多见其主要特征为:整币精雕细刻,精美为大头系列之最。
头发一丝丝,胡须立体感强,胡须下缕为三四缕(中发版仅有两缕,这是区分中发版精发版的简易方法),背小嘉禾,九点钟位置缺一小内齿(最易区别九年精发三年背之处),左二穗粒闭芒,下穗粒尾。
2,九年精发三年背:此版相对少见,原光好品亦然。其主要特征为:整币精刻,头像面与九年精发版同,其与九年精发版之区别主要在嘉禾面:大嘉禾(与中发同),九点钟不缺小内齿,左二穗粒开芒,左下穗粒尾不翘芒。
3,九年中发:少见些,原光好品较粗发版多见而较精发版少见。其主要特征为:整体包括头发较粗发版精刻些,发呈一缕缕;字体较粗发版纤细,背为大嘉禾,类同于三年背。
4,九年中发小嘉禾:人像及字体为九年中发特征,背配小嘉禾(比普通嘉禾缩小一圈,与内齿距离相远些,故称小嘉禾),嘉禾面九点钟位置缺一小内齿,左上二穗粒开芒,左下穗粒尾翘芒。
5,九年粗发:此版多见,但原光好品相的并不易得。其主要特征为头发粗,字体粗,年字第一划为圆头,造口上有圆点暗记,中华两字常见断笔(偶见不断笔的),背嘉禾为大嘉禾,类同于三年的背就是上文说的粗字版。
⑷ 袁大头三年天津版区别
答案如下:
1、天津版三年大头于1914年12月开始正式发行,由意大利籍雕模师鲁乔治雕模(除三年外,无证据证明民国八九十年天津版大头为此君所雕模),并由天津造币总厂(即中央造币厂)制成祖模分发各造币分厂生产。
2、天津版三年大头于1914年12月开始正式发行,由意大利籍雕模师鲁乔治雕模(除三年外,无证据证明民国八九十年天津版大头为此君所雕模),并由天津造币总厂(即中央造币厂)制成祖模分发各造币分厂生产。
3、据记载,当年生产此版的除了天津总厂外,领取此版模具进行生产的分厂有:南京厂、武昌厂、杭州厂、广州厂、奉天厂、安庆厂和南昌厂。可以说,目前存世的官版大头都出之上述造币厂,即各厂均使用天津版模具(不同厂或有修模区别而已)。
因此,所谓天津版并非完全由天津厂生产,至于到底哪个厂生产的哪种修模天津版,目前已经无法厘清了。
同时天津版的也叫中央版,也就表明了的珍惜程度,喜爱钱币的收藏者为之奔波。
⑸ 袁大头版别大全
袁大头版别太多太多,有壹圆、半圆、贰角、壹角四种,计算均以十进,每圆十分之一称角,百分之一称分,千分之一称厘。
一把人们说的都是壹圆银币,而只是这种版别也非常纷繁,我只挑主要的说。
第一,民国三年版中的主要版别
民国三年版正面为袁世凯侧面像,上列“中华民国三年”。“年”字后没有“造”字,其他年版都在“年”字后面有一“造”字。三年版“民”字中有一“点”,而其他年版民字无“点”。三年版有老模和新模两种模具,老模具为185道边齿,新模具为170道边齿,铸量都较多,属普通流通版。另外有数种铸造量较少的版别:
1.“O”记版。即在嘉禾图案中有“O”形暗记,在嘉禾结带处呈横“8”字形,左上方的带孔中有一极小的“O”形圆圈,而且袁像下巴前衣领未封领,肩章较宽,五星比较凸出。
2.粗发版。袁头发较粗,发型呈波浪。嘉禾结带没有形成纵横交叉“8”的结花,右边一束嘉禾结带处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圆。
3.三角圆版。此币背面圆字内的“口”字形成“△”形,而其他版别是“厶”形。
4.开口贝版。此币壹圆的“圆”字内“贝”字最下一横未与竖笔连接,形成“开口贝”。该版袁像肩章条纹明显,袁眼中有一从上至下的直线,俗称“睁眼”,这一特征也是其他版别未见的。
5.加铸“甘肃”两字版。此币系甘肃兰州造币厂沿用民国三年版旧模,在袁像左右加铸“甘肃”两字,其余与开口贝版相同,铸量仅数万枚。
6.签字版。此为天津造币厂试铸样币,并未流通。该币在袁像右侧刻有一竖行英文字母“L.GioRGi”,是在华外籍铸币专家意大利雕刻师“鲁尔治·乔治”签名缩写。
7.“T”字边、鹰洋边。此两种币均为天津造币总厂试铸样币。正、背图案与流通的一般袁大头相同,仅在边齿上为“T”字形边或为鹰洋币形边。
第二,民国八年版袁大头主要版别
八年版中的普通版流通量较多,钢模由外国代制,文字书写符合汉字结构,字形没有变异,嘉禾规范有序。有一特征是正面袁像胸襟花饰前内边齿多一细齿,而无一空挡(其他年号版有一空挡)。另外有几种铸量较少的版别,主要在“造”字的书写上有几种不同:
1.“造”字的第三笔一竖从第四笔的一横向下伸出,形成了“牛”字,但与下面的“口”字不相连,故称“牛”字版。
2.有的“牛”字与“口”字相连,故称连口版。
3.“造”字中的“口”字少了上横一笔,形成缺口,称为缺口版。
4.“造”字中的“口”字很扁,“口”字中看不见中孔,称为无口心版。
第三,民国九年主要版别
九年版中主要有袁像未封领版和大耳版两种,前者为普通版,铸量较多,后者铸量较少。大耳版指袁像耳朵比其他版要大,而衣领全为封领。
第四,民国十年主要版别
十年版中的普通版,其图案文字与一般袁大头无大差别,铸量较大。另外有一些在“年”字中的一点写成一竖或“7”字形,但铸量较少。
有些稀有品种价值几十万以上,寻常百姓家根本看不到,一般的袁大头你应该能从上面找到。
⑹ 袁大头银元怎么区分版别
“袁大头”由于铸地多、铸量大,出现了许多版别。有趣的是,尽管版别不同,但“袁大头”的标准重量都为七钱二分,以今天的计量方法是26.697克,成色89.1%,含纯银23.493克,而且各地的“袁大头”均可通用。按年号,“袁大头”分为民国三年、五年、八年、九年、十年版等,均为普通版,唯独五年版铸量较少。其中,八年版为英国伯翰造币厂所制钢模铸造,品相精美,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按铸造工艺及齿边纹饰,“袁大头”可以分为这些版别:鹰洋齿边版、丁字齿边版、英文签字版、“甘肃”铭文版等。其中,“甘肃”铭文版重26克,为民国三年兰州造币厂铸,花纹较粗,成色甚劣,数量不多,但各省一些藏家都有收藏。 何翔认为,“袁大头”收藏主要追捧以上版别。市民手中大多为“袁大头”普通版,市场价多在60元左右,是投资银币收藏的较好价位。 辨别真伪 “‘袁大头’ 收藏重在辨别真伪。”何翔说,真币一般足重,经过流通损耗也在26克左右,其色润泽柔白、音色柔长、文图精确、包浆自然;伪币一般不足重,若重则是加大或加厚,色灰音尖,特别是现在的伪造者借用电脑制版,以合金材质冒充银子,其色、文图几可乱真,但终因不是银,其发音尖长,内行人一辨别就知真伪。 银币真伪鉴定方法 藏家张书裔与金银钱币等打了一辈子打交道,他有个鉴定银币真伪的好办法:将银币在一块试金石上擦拭几次,直至出现道道银白色的擦痕,然后在擦痕上滴入盐酸和硝酸。这时,如果是真币,擦痕上的混合液体呈乳白色,伪币则呈仍无色透明状。如果银币含银量不足,盐酸和硝酸的混合液体也呈现乳白色,但不够浓郁。含银量越少,其浓郁度就越低。
⑺ 袁大头有哪些种类
收藏“袁大头”,先学认版别
“袁大头”是袁世凯像银币的俗称。由于其铸造时间长,存世量较多,在市场上流通广泛,得到人们在质量方面的认同,加上市场价位不高,一直为集币爱好者看好。
不过,袁大头银币版别纷繁,稀少版别就在10种以上。刚刚接触银币收藏的爱好者,面对一些稀有版别与普通版之间的细小差距,往往有眼花缭乱、不易认清之感。
银币年号4年没换
袁世凯窃据中华民国大总统后,于民国3年(1914年)公布“中华民国国币条例”,规定铸造的银币为国币。银币正面为袁世凯侧面头像,头上方为“中华民国三年”,背面图案为两株嘉禾花纹,当中为面值,如“壹圆、中圆、贰角、壹角”等。壹圆银币重七钱二分,成分银九铜一。同年12月由天津造币总厂开铸,1915年2月江南造币厂也开始铸造。
由于袁世凯侧面头像占据了银币的大部分,头像又有些肥头大耳,民间称之为“袁大头”,一直延续至今。
不过,在铸造了民国3年的银币后,却没有继续铸造民国4年至民国7年的年号币,到了民国8年才又开始铸造。其实,民国4年至民国7年并没有停止铸造银币,只是在银币上没有变更年号而已。
原因是当时的政局不稳,袁世凯经过紧锣密鼓的策划,急不可待地于民国4年(1915年)12月25日宣布实行帝制,由总统变皇帝,并确定将1916年(民国5年)改为洪宪元年。在这种情况下,不铸行民国4年和民国5年的银币就可想而知了。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随即开始了派系之争,总统一换再换,民国6年还出演过一场张勋复辟的闹剧,如此混乱的政局,也使得铸币时没有及时改变年号。直到1927年北伐战争胜利之后,民国政府才下令停铸“袁大头”银币。
稀有版别在10种以上
总的来说,“袁大头”的年份一共有4个:民国3年(1914)、民国8年(1919)、民国9年(1920)和民国10年(1921)。所有的袁大头版别都是围绕这4个年号来区分的。
O版袁大头
袁大头壹圆银币版别纷繁,稀少版别就在10种以上。以民国3年币为例,有普通版、签字版、三角圆版、O版等。签字版“袁大头”原是天津造币厂试铸样币。该币最显着特征就是币的正面袁世凯头像的右侧有英文“L.GIORGT”或简写“L.G”字样。这是意大利雕模师鲁尔治?乔治的签名缩写。这种版别的“袁大头”在市场上可谓凤毛麟角,极难遇上。三角圆版币正面图案与普通袁大头银币一样,但背面“壹圆”的“圆”字中“员”上部是没有开口的三角形。O版币也是稀少版别,该币背面图案的交叉嘉禾的束带中有一个很小的O字。
三角圆版袁大头
有趣的是,民国3年币还有一种“粗发版”。这个版别的袁大头银币正面,头像的头发比普通币粗,有点波浪形。
袁大头银币的民国8年币有连口造版和开口造版之别。连口造版币在“中华民国八年造”的“造”中的“告”字竖笔与口相连。开口造版币则在“造”字中的口上方缺一横。
民国9年币有一种大耳版值得关注。该币正面袁世凯头像的耳朵轮廓比一般版别大一些。该版银币成色较高,达到95%。民国10年异年版也是一种稀有币。此币在“中华民国十年造”的“年”字左边竖书为点。
珍稀版币价值数万
袁世凯头像银币在成色和重量方面都有严格的管理,每星期都要抽样送财政部化验,不合格者随即熔毁,绝不迁就。由于新币花样新颖,型式划一,与原在市场上流通的清朝“龙洋”基本相同,故入市后深受民商欢迎,在全国各地通行无阻,并首先在上海金融市场取代了“龙洋”的地位。
“袁大头”从1914年开始铸造,到1927年明令停铸,长达13年。其实,此后个别地区仍在铸造。据资料记载,民国9年和民国10年的“袁大头”至少在1929年还在铸造。到1950年又重新铸造过。如此算来,铸造的时间就更长了。
签字版袁大头
“袁大头”总发行量超过7.5亿枚,仅天津造币厂及其分厂就铸有约3.8亿枚。目前市场价普通版壹圆“袁大头”在200元左右,O版和三角圆等稀少版别和铸量较少的民国8年币价位高一些,但也容易收集到。至于最为珍稀的民国3年“袁大头”签字版试铸币售价当在几万元左右,但也只能是可遇而不可求了。为你免费提供:艺术品策划包装、艺术品专业摄影、艺术品鉴定评估、艺术品展览展销、权威行业杂志推广,实时输送最专业的古玩鉴定知识,欢迎订阅此账号!
⑻ 袁大头三年天津版初铸宽边怎么辩别
摘要 天津版“袁大头”银币的正面图案,中间为袁世凯(均为光头)戎装左侧面像,上方为“中华民国×年”;背面图案均是两株交叉的稻穗,中央为“壹圆”、“中圆”(伍角)、“贰角”、“壹角”字样,后几种上方分别有“每二枚当一圆”、“每伍枚当一圆”和“每十枚当一圆”的字样;该系列币分别重27克(七钱二,即7.2×3.75=27)、13.3克、5.3克和2.6克;成色分别为90.4%、84.5%、80.4%和82.5%;该币的外环主要是直齿边,另外,还铸有少量工字边和花齿边。在该系列币中,民国3年、9年、10年等一元币较为常见,
⑼ 中华民国3年袁大头有多少版本
中华民国3年“袁大头”的主要版本有七个:
1、“O”记版。即在嘉禾图案中有“O”形暗记,在嘉禾结带处呈横“8”字形,左上方的带孔中有一极小的“O”形圆圈,而且袁像下巴前衣领未封领,肩章较宽,五星比较凸出。
2、粗发版。袁头发较粗,发型呈波浪。嘉禾结带没有形成纵横交“8”的结花,右边一束嘉禾结带处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圆。
3、三角圆版。此币背面圆字内的“口”字形成“三角”形,而其他版别是“开口”形。
4、开口贝版。此币壹圆的“圆”字内“贝”字最下一横未与竖笔连接,形成“开口贝”。该版袁像肩章条纹明显,袁眼中有一从上至下的直线,这一特征也是其他版别未见的。
5、加铸“甘肃”两字版。此币系甘肃兰州造币厂沿用民国三年版旧模,在袁像左右加铸“甘肃”两字,其余与开口贝版相同,铸量仅数万枚。
6、签字版。此币甚少见,天津造币厂试铸样币,并未流通。该币在袁像右侧刻有一竖行英文字母“L.GioRGi”,是在华外籍铸币专家意大利雕刻师“鲁尔治·乔治”签名缩写。
7、“T”字边、鹰洋边。此两种币均稀见,系天津造币总厂试铸样币。正、背图案与流通的一般“袁大头”相同,仅在边齿上有区别,为“T”字形边或鹰洋币形边。
(9)袁大头天津版初铸版有哪些扩展阅读
“袁大头”在货币收藏界被称为银元之宝,它是中国近千种近代银币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银元品种,也是近代中国币制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光绪年间,由于各省铸造银元,却和当初铸造纹银一样,不仅重量和成色不能统一,数量上也难以控制。辛亥革命爆发,各省因急于用款,不仅加工赶铸银元,还滥铸铜圆,滥发钞票和军用票,币制更加混乱。
民国建立后,中央财政几乎有出无入,财政危机十分严重。从短期来说,发行纸币亦不失为敛财妙法,只是纸币是银元的代表者,是兑换券,若没有银元的充分准备和广泛流通,纸币信用亦难确立。
此时此刻,币制改革已是刻不容缓,“袁大头”银元正是基于此而诞生的,也是银元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过多年铸造,加上其信誉很高,“袁大头”数量增多,流通渐广,虽僻处边陬,也有其踪迹。“袁大头”银元的通行促进了银元的统一,也为“废两改元”准备了条件。
⑽ 天津版三年袁大头的特征有哪些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