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资料 » 天津哪些古城是什么时候修建
扩展阅读
福州金山哪里有卖炒肉糕 2025-05-24 08:48:02
杭州车牌多久做好 2025-05-24 08:47:37
福州哪里有好吃的素斋 2025-05-24 08:44:06

天津哪些古城是什么时候修建

发布时间: 2022-07-17 05:25:45

A. 天津市区有哪些历史古迹

1、‘海 河’

(1)海河起自天津市西部的金钢桥,东至大沽口入海,全长70多公里,横贯天津市区。流域面积26.5万平方公里,是子牙河、大清河、南运河、北运河、永定河5大水系的入海通道,兼有排涝、蓄水、供水、航运、旅游和环境保护等综合功能。

7、‘蓟县风光’

蓟县居津京唐承四市的腹心,古称渔阳,是天津的历史文化古城,境内山青水秀、峰峦叠翠、名胜古迹遍布全县。有闻名遐迩的盘山、黄崖关长城、翠屏湖、石趣园、辽代白塔、唐代独乐寺;还有以“八仙”在此野餐小憩的神话故事命名的八仙山、号称“天津第一高峰”的九山顶、有观赏与科研价值的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水伴石生的大峡谷。

8、‘七里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七里海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位于宁河县西北部,是海退后形成的古泻湖潮洼地。潮白河南北贯穿,将湿地分为东、西七里海,总面积约为9500公顷。七里海生物物种多样,是许多珍稀和濒危野生动物迁徙、栖息、繁殖的基地。

(2)水生植物涉及12群落,植物200多种,国家保护三类植物3种,主要植物为芦苇;动物有100多种,其中国家保护一类动物11种,二类动物14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达10多种。

B. 天津有什么名胜古迹

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位于天津东部的东丽、津南、大港、塘沽、汉沽、宁河一带。国务院于1993年4月批准建立。包括总面积200平方公里,距今7000年的古代海洋遗迹--贝壳堤、牡蛎滩、七里海湿地生态系统。贝壳堤和牡蛎滩都是7000年来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古海洋遗迹。天津的四道贝壳堤与现在的渤海湾大体平行,略呈半月形,由西向东推移。牡蛎滩是由牡蛎壳体堆积而成,直观地反映出古代海滩的变迁。宁河的七里海,是典型的泻湖湿地生态系统,这里水域辽阔,芦苇繁茂,生物种类繁多。自然保护区的贝壳堤、牡蛎滩和滨海湿地的规模之大,为西太平洋各滨海平原所罕见,也是世界淤泥质海岸所罕见的珍贵海洋地质现象,对于古地理、古气候、海洋生态、海陆变迁等多学科研究有重要科学价值,是极其宝贵的天然海洋博物馆。

围坊遗址

【围坊遗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北蓟县围坊。南北70米,东西50米,为原始社会至商周时期文化遗存,是目前天津地区发现最早的古文化遗址。围坊遗址的堆积大致从距今6000年前开始,延续到距今3000年前,长达3000年。其堆积包含新石器文化和青铜文化两大历史时期的遗存。新石器时期的遗存又分为两层,下层出土以黑灰陶为主,接近龙山文化。在夏、商、周时期的遗存中,发现有房基、窖穴、陶器和青铜器。陶器上出现了三角划纹,此为京、津、唐地区独具特色的遗存。

巨葛庄遗址

【巨葛庄遗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东南津南区巨葛庄。因此处有巨大的蛤蜊岗子,又称巨蛤庄。是距今3800~3000年前的海岸线遗址,其贝壳堆积厚2.5米,长约5公里,宽200多米。此处分布有一片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的古文化遗存,是天津滨海平原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属战国时期的一处村落遗址。

西钓台贝壳墓

【西钓台贝壳墓】位于天津城西南静海县西钓台村北。贝壳墓较为罕见,其墓底铺贝壳,四壁以贝壳砌成后经火烧烤,并以贝壳封顶。随葬品有陶制礼器、生活用具和青铜武器,均为战国中、晚期遗物。贝壳墓的发现,丰富了战国时期丧葬礼俗资料。

邦均西周遗址

【邦均西周遗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北蓟县邦均镇,面积约6万平方米。这里是西周前期的居住址,西周中期以后至战国的墓葬区。出土有铭文为"十乍氏鼎"的青铜鼎、铭文为"戈父丁"的簋和其它陶器、铜器等物。

张贵庄战国墓

【张贵庄战国墓】位于天津市东丽区张贵庄南2.5公里处贝壳堤上。发现于1956年,曾进行过两次发掘,清理了战国墓葬33座,其中18座墓中发现陶器、铜器、象牙、水晶随葬品,具有燕国文化特征,属战国早、中期墓葬。

田庄坨先秦遗址

【田庄坨先秦遗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东北宁河县田庄坨村,面积25万平方米。是天津滨海平原上最早发现的先秦古遗址。出土有夹砂红陶、灰陶及筒瓦、陶纺轮、板瓦等。较珍贵的有"半两""燕明刀"币、青铜器、铁器等。

秦城遗址

【秦城遗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北宝坻县辛务屯潮白河北岸。遗址大体为长方形,东西约800米,南北约600米,城墙尚存,但西南角已遭潮白河侵蚀破坏。城墙残高5米,宽20多米,为夯土筑墙,夯土层厚10~20厘米。此城废弃约在西汉末年。出土文物以秦汉时代居多,有石斧、青铜剑、陶器残片等。较有价值的是秦塔式纽铜印、汉青铜盆、"大富牢罂"陶瓮。该遗址为天津市早期城址之一,处于西汉雍奴县治的位置。

泉州故城

【泉州故城】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北武清县城上村。泉州是西汉时期设置的县治。遗址东西600米,南北500米。城墙为夯筑,宽17米,夯层厚10厘米,残高约2米。城址东北部是永定河。城址内遗存丰富,出土文物较多,并曾在东南11公里处的双口镇发现印有"泉州"二字的陶罐、陶钵和陶盆残片。初步分析,该遗址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是建有豪华建筑的聚落址,在西汉初年又筑起城墙。

邦均汉墓群

【邦均汉墓群】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北蓟县邦均镇盘山南麓的丘陵地带,分布范围约1平方公里。大部分是长方形单室砖墓,也有的墓有前室、后室和耳室。随葬品有罐、盘、耳杯等陶器,还有半两、五铢等铜钱。已发掘的最大的一座墓长10米,宽6米,随葬品数量也较多,除陶器外,还有奁、熏、灯、龙柄勺及铜镜、玛瑙珠等。

西钓台古城遗址

【西钓台古城遗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西南静海县西钓台村。城垣大体呈方形,东西520米,南北510米,城址文化层距地表1.4米,文化层厚0.5~1.1米。城内以西汉时期文化遗物为主,也有战国时期的遗物。城址周围分布有较多的汉代墓葬及战国时期遗址。该城址为西汉时期"东平舒"县治所在,是天津市南部近海地区较重要的一处西汉城址。

鲜于璜墓

【鲜于璜墓】位于天津城北武清县高村乡兰城村东南。鲜于璜在东汉安帝初年任雁门太守,食俸2000石,死于安帝延光四年(125),终年81岁。其墓早年被盗,1977年发掘时,尸骨和随葬品均凌乱。墓为中型砖室墓,通长14.7米。虽曾被盗,但发掘时仍获铜、玉、石、陶等随葬品70多件,有不少罕见珍品。有一件通高85厘米的陶仓,准确塑出建筑结构和扛粮入仓的人物。出土最为珍贵的是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该碑现存天津历史博物馆。圭首、额阳篆书"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两侧线刻青龙、白虎;额阴线刻朱雀。碑通高2.42米,宽0.82米,前后两面篆刻隶书铭文,共827字,书法端庄凝重,笔触浑厚有力,在汉书中独树一帜,为汉碑中的珍品。碑文也有一定史料价值。

别山汉墓群

【别山汉墓群】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北蓟县别山镇。墓群所在地势较高,据县志记载,此地原有"七十二坨子"。坨子直径50米以上,经考古工作者调查和发掘,证实此处是一规模宏大的东汉豪强家族墓地。有一座未曾被盗的墓出土有金、玉、铜、陶、琥珀等各种随葬品150多件,有成套的青铜兵器、车马器和"七窍玉",其中"金马书刀"的鎏金字细如发丝,铜镜、玉猪等工艺奇巧。

东滩头墓地

【东滩头墓地】位于天津城西南静海县东滩头村东。1982年清理了3座墓,其中以1号墓规模最大。这是一座东汉晚期墓葬,整座墓室按汉代庄园建筑布局修造。前面有3条墓道,中间一条长达10米多。墓室长15.4米,宽10.1米,筑4个主室和2个耳室,后面又修有甬道和墓道,全墓通长39.7米。另有围绕墓室的回廊,修有14个可容入人的小室,全墓达22室。在墓道、回廊和墓室入口留有多处题记。这种完整庄园结构的墓室在全国是首例发现。此墓早年被盗,所剩随葬品几乎都是陶器、陶偶,皆施绿釉,富丽多彩。其中尤以一座陶制方形望楼颇为壮观,高1.36米,边宽0.7米,3节6层,惟妙惟肖。

军粮城遗址

【军粮城遗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市东丽区军粮城镇西。为高出地面近1米、边长数百米的方形土台,当地居民称为"土城子"。古时,唐朝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在幽、蓟一带驻扎重兵,所需粮饷均由海路运至军粮城一带转输,故在海口北侧建城储粮,称军粮城。城址遗存散布大量瓷、陶碎片,均为唐代瓷器,数量最多的是青釉瓷碗,深肚实心圈足,为唐代早期出品。在城址东南的塘洼、杨台等地,还有多处唐代墓葬,曾出土带有青龙白虎浮雕的大理石棺,唐代流行的海兽葡萄铜镜和大批唐代风格的胡人俑、陶制明器等。

黄崖关古长城

【黄崖关古长城】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绵延于天津城北蓟县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建于北齐天宝初年。明隆庆初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任蓟州总兵,又对长城进行了整修。蓟县境内长城长41公里,其中石墙21.5公里,砖墙2公里,敌楼52座,墩台14座,利用山崖为天然屏障而未筑城墙的16.5公里。东起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西止北京市平谷县将军关。设一关六寨,即黄崖口关、左强峪、船仓峪、连道峪、青山岭、太平寨。全线寨堡墙垣皆存,沿线有水关、拦马墙、哨铺等建筑。1984年9月,天津市开展了"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集资修复了太平寨和黄崖关两段,全长3000多米,是目前全国已修复长城中最长的地段。黄崖关长城集中了各种类型长城的建筑形式,与周围山岭的奇、险、秀融为一体。修复时,在黄崖关正南建立了黄崖关长城博物馆,展示各种出土文物,还建造了长城碑林,人们能够观赏到歌颂长城的墨迹碑刻。

千像寺石刻

【千像寺石刻】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北蓟县盘山。千像寺建于唐开元年间,辽统和、明正统年间曾重修,全称为千像佑唐寺,得名于寺前溪谷间巨石岩壁上的千佛像。佛像共150多尊,均为摩崖线刻,最高者2米有余,颇具盛唐风格。寺后有"契真洞",洞口刻"无量寿佛"四篆字,洞内有浮雕菩萨坐像一尊,近2米高,为天津仅存的石窟佛像。千像寺碑有"京东第一碑"之誉,为辽统和五年(987)立,通高3.3米,碑文行、楷兼用,1600余字,记载唐辽时期盘山史况和千像寺来历,有较高史料、书法价值。

天成寺

【天成寺】位于天津城北蓟县盘山莲花岭北。又名福善寺。唐建,辽重修,清亦修葺并扩建。1942年为日本侵略军焚毁。1980年重建。天成寺倚翠屏峰,分上下两层。上层有大殿、配殿、月亮门、古佛舍利塔及砖砌长老和尚灵塔、普化和尚塔和清干隆"御制盘山碑记"等。下层有"江山一览阁"和游廊。寺外复建卧云楼。

古佛舍利塔

【古佛舍利塔】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又称天成寺塔。位于天津城北蓟县盘山天城寺大殿西侧。始建于唐,辽天庆年间重修,明末又作修葺,为盘山最高大的古代建筑,通高22.63米。塔为八角密檐13层,每个檐角悬挂铜铎,风吹声响悦耳。塔基以花岗岩须弥座和3层砖雕仰莲组成,塔身有仿木砖雕,通体饰浅黄色。1980年又修葺。

定光佛舍利塔

【定光佛舍利塔】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天津城北蓟县盘山主峰--挂月峰顶,海拔864米。塔旁峰壁刻"去天五尺"、"一览众山小"等摩崖题记。定光佛舍利塔传说因山顶显现佛灯而得名。塔为3层八角形,下为石砌须弥座,塔身砖砌,中空如亭,通高13米。建于唐代,辽、明两代重修,1985年又大规模修整。定光佛舍利塔凌云指天,百里可见,成为盘山风景区的标志。

独乐寺

【独乐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天津城北蓟县城内。始建于唐代,辽统和二年(984)重建。因建于独乐河畔,故名为独乐寺。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由山门、观音阁和东、西配殿组成。主建筑观音阁为3层,通高23米,是全国现存较古老的木结构楼阁。阁中央耸立辽代所塑的"十一面"观音像,高16米,是全国目前最大的泥塑之一。四壁是明代重描的彩绘明王及十六罗汉壁画,高3米,总长45.35米,风格开朗奔放,姿态各异,是研究中国绘画和佛教史的重要资料。阁下檐上悬"观音之阁"额匾,相传为唐代诗人李白所书。山门面阔3间,进深2间,斗拱相当于立柱的一半,显得粗犷有力,是典型的唐代风格,为全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山门内塑有哼哈二将分列左右,是辽代泥塑的上品。独乐寺已有1000余年历史,历经20多次地震考验均安然无恙,被誉为建筑史上的奇迹。

白塔

【白塔】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城北蓟县城内。建于辽统和年间,辽清宁四年(1058)重建,明嘉靖、万历和清干隆年间重修。砖结构,通高30.6米。塔基由花岗岩砌成,呈八角形。塔为须弥座,塔身出檐3层,下层为密檐式,砖雕斗拱、栏杆等仿木结构;上层作喇嘛式;塔顶为十三天和铜刹,造型特殊,为印度?堵波和中国传统风格相结合的形式。清干隆年间在白塔前修建观音寺一座,故白塔也称观音白塔。1983年修缮时,发现许多塔藏珍贵文物,如辽代刻花玻璃瓶、琥珀小塔、水晶龟形盒和明代鎏金铜像等。

漕运遗址

【漕运遗址】位于天津城西北武清县河西务镇西北3公里处东仓村和西仓村一带。是元朝管理漕运的总司所在地和元大都外围最大的仓储基地。元代大都的供给完全依靠江南漕运,漕运管理机构称京畿运司,其总司即设在河西务。下设14座储仓,各仓遗址下埋藏丰富,历年出土大批文物,以瓷器居多,包括全国各名窑产品,不乏珍品。

御衣局记碑

【御衣局记碑】现存天津市蓟县文物保管所。元大德八年(1304)邵权记。碑阳顶端篆刻"御衣局记",碑文正书,记载御衣局建立经过及规模。该碑文是重要的地方手工业史料。

天后宫

【天后宫】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天津市区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的三岔河口西岸。俗称"娘娘宫"。与福建莆田湄州妈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并称中国三大妈祖庙。初为船工祭祀海神天妃、举行酬神演出及聚会娱乐的场所。始建于元泰定三年(1326),明永乐元年(1403)重建,以后曾多次扩建修葺。建筑物有戏楼、幡竿、山门、牌坊、钟鼓楼、前殿、正殿、后殿,是市区现存年代最早的古建筑。1985年进行了大修,辟为民俗博物馆,展示天津历史发展、民间风俗等。天后宫附近还是天津早期商业和民俗活动繁华之处,现已辟建为富有中国味、天津味、古典味、文化味的"古文化街",古朴典雅,热闹异常。

潮音寺

【潮音寺】位于天津市塘沽区海河西岸的西大沽境内。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当时名为"南海大寺"。明嘉靖年间重修,御笔更名为"潮音寺"。民国初年,大沽籍海员捐资修葺了山门、正殿和后殿。1992年,又进行了大规模整修,占地5124平方米,由三层大殿、四座配殿、一座柳仙亭和南北跨院园林组成,古朴典雅。潮音寺历史悠久,曾经是塘沽地区经济、贸易、文化和民俗活动的中心。

玉皇阁

【玉皇阁】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市南开区玉皇阁大街。建于明宣德二年(1427),万历年间重修。玉皇阁原建筑包括牌坊、山门、钟鼓楼、配殿、六角亭、大殿和清虚阁,是天津市区规模最大的道观。观内主体建筑清虚阁是市区现存年代最早的木结构高层建筑,上层内供玉皇铜像,周围有回廊栏杆,可登临远眺。

文庙

【文庙】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天津市南开区东门里大街。始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后又几经扩建。占地13万平方米,因天津历史上行政设置的变化,而形成东侧为府庙,西侧为县庙。两庙规模略差,但布局大致相同,均由万仞宫墙、泮池、明伦堂、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和东、西配殿组成,是布局严谨、层次分明的传统式建筑群,雕梁画栋,黄琉璃瓦顶,金碧辉煌。庙前横街上有两座二柱三楼式木牌坊,分别镶"德配天地"、"道冠古今"额匾,为天津市区仅存的两座过街牌楼。文庙是天津市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建筑群,1985年修葺并重建县庙影壁、泮池和棂星门。

渔阳鼓楼

【渔阳鼓楼】坐落在天津城北蓟县县城中心十字街北口的墙门洞之上。是天津地区仅存的一座钟鼓楼建筑。原有钟、鼓二楼,明天顺三年(1459)合建为一楼。明正德、嘉靖和清顺治、康熙、干隆年间多次重修,最后一次重修在清道光十四年(1834)。通高7米多,上为青瓦九脊大顶的木结构建筑,墩台为砖石砌成,四面设有拱型券门通道,巍峨壮观。前檐正中是"古渔阳"三字匾额,为康熙二十三年(1684)蓟州知州张朝宗所题。后檐门额"畿东锁钥"为道光十四年(1834)蓟州知州华浚手迹。登上鼓楼,蓟县古城风光一览无余。

文昌阁

【文昌阁】坐落在天津市西青区南运河畔的杨柳青镇。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阁中供奉文昌帝君和魁星。天启二年(1622)曾焚毁,崇祯七年(1634)重建。清咸丰三年(1853)再次重建。通高15米,砖木结构,三层,六角型,六脊瓦顶,有6个龙头各衔一脊,正中为宝珠,设计奇巧。六面檐角悬铃铎,朱椽黛瓦,风吹铃摇,为运河上一大景观。旧时,每逢农历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诞辰,文人墨客、社会名流集聚祝寿,钟鼓喧天,十分热闹。

清王爷陵

【清王爷陵】位于天津城北蓟县小港乡和孙各庄乡。与清东陵隔山相望,重山环绕,风光秀丽。6座陵墓现尚存部分建筑遗迹和墓碑,自东向西分别为和硕荣亲王陵、和硕理密亲王允?陵、和硕宪亲王福全陵、和硕纯靖亲王陵、贝子品级直郡王陵、多罗恂勤郡王陵。各陵之间相距100~500米,均南向,有陵园、亲殿、配殿、地宫及宝顶等,地宫多用汉白玉或青条石建造,两侧一般都有陪葬墓。各王陵中以和硕宪亲王福全的陵墓最大,福全为顺治之子,康熙的亲兄,战功卓着,陵寝结构与皇陵大致相同,建筑宏伟。

大悲院

【大悲院】全国重点佛教寺院,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天津市河北区天纬路26号。是天津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寺院。由东西两院组成,西院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因供奉一尊3.6米高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而被称为大悲院。初时规模不大,至清康熙八年(1669)重建时扩大。东院建于1940年。大悲院内珍藏着魏、晋、南北朝至明、清各代铜、铁、石、木佛像数百尊。并曾供奉过唐玄奘鼎盛大法师灵骨。1976年地震时损坏较重,1980年整修一新。院内正殿供奉明代所铸7米高的铜铸鎏金释迦牟尼佛像。

天尊阁

【天尊阁】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天津城东北宁河县丰台镇。建于清康熙年间,咸丰年间重修,是供奉元始天尊的道观。天尊阁通高17.4米,宏伟挺拔,为三檐歇山式木结构楼阁,下层是天尊阁,中层是王母殿,上层是紫微殿,九脊歇山顶。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附近建筑全部倒塌,惟天尊阁巍然屹立,为震中地区仅存的古代高层建筑。

清真大寺

【清真大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天津市红桥区大寺前街。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建,后经多次重修和扩建。为木结构宫殿式伊斯兰教古建筑群。其主体建筑礼拜堂可容纳1000人同时礼拜。所有建筑的屋顶瓦件、门窗装修和砖雕、木刻都采用花卉或几何图案,既严格遵循不使用偶像和动物纹饰的伊斯兰教义,又保持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风格。大寺内外悬阿拉伯文、汉文匾额和楹联61幅,是全国保存古代匾联最多的清真寺。该寺规模大于天津其他清真寺,故称清真大寺,天津市伊斯兰教协会设在该寺。

吕祖堂

【吕祖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天津市红桥区如意庵大街何家胡同18号。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是供奉八仙之一吕洞宾的道观。1900年,义和团运动在天津兴起,"乾"字团首领曹福田率静海一带义和团来津,在此设总坛口,领导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为中国惟一保存较完整的义和团总坛口遗址。1976年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1985年修复后辟为天津义和团纪念馆。

大沽口炮台

【大沽口炮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市塘沽区大沽口海岸南岸。大沽口是京津门户,海防要隘,自明代中期开始便在此构筑炮垒,以后经多次扩建加固,逐步形成海防要塞。至清光绪元年(1875)时,还增设了欧洲铁甲快船、碰船、水雷船,使大沽海口成为中国人民抗击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前沿阵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义和团运动时期,大沽口炮台多次受到帝国主义侵略军的破坏,至今尚存以"威"、"镇"、"海"三字命名的3座炮台,成为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见证。

望海楼

【望海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市河北区狮子林桥口北端,原名"圣母得胜堂",清同治八年(1869)由法国天主教会建立。占地面积3608平方米,砖木结构,正面为3个塔楼,呈笔架形,南北长53.5米,东西宽16.2米,高12米,钟楼约高10米。同治九年(1870)六月爆发了举世震惊的"火烧望海楼事件"。光绪二十三年(1897)重建。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将教堂再次焚毁。光绪三十年(1904)再次重修。1976年地震损坏严重,1983年进行了大规模修缮,面目一新。1985年进行了近20年来的第一次大弥撒。

红灯照黄莲圣母停船场

【红灯照黄莲圣母停船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市红桥区旧贾胡同北口南运河岸。是当年义和团妇女组织"红灯照"的水上坛口。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的义和团运动中,妇女组织"红灯照"的首领林黑儿自称"黄莲圣母",领导青少年妇女协助义和团站岗放哨,救治伤员,其所乘大船常停泊于贾家胡同北口的南运河上,成为水上坛口,香火极盛,深得民众拥戴。

鲁班庙

【鲁班庙】坐落在天津城北蓟县县城。占地800平方米,由山门、大殿和东西配殿组成。中国民间奉鲁班为木工祖师,各地祭祀鲁班,往往于某寺庙一隅设位,而天津蓟县单独建鲁班庙,属全国罕见。蓟县鲁班庙大殿为砖木结构,一斗三升交麻叶斗拱,九脊歇山顶,绿琉璃瓦剪边,用料精良,工艺精细。

石家大院

【石家大院】位于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原是天津"八大家"之一石元士的住宅。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后陆续扩建。占地6082平方米,建筑以北方四合院为基础,集南北建筑之大成,还融合了西洋建筑风格。整个宅院建筑有3条主轴线,中轴线为通道、垂花门;东侧主轴线以内外4个四合院贯穿;西侧主轴线还有佛堂、穿山游廊院、抄手廊院、戏楼、花厅等。院内建筑大多是磨砖对缝,门窗柱廊均有十分精美的雕刻,其中砖雕出自清末砖雕艺术家"砖刻刘"之手,为民间工艺之精品。石家大院幽庭深院一层接一层,走马观花也得1小时,被誉为"华北第一民宅"。

广东会馆

【广东会馆】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天津市南门内大街。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在天津的广东人集资兴建。建筑规模宏大,具有岭南建筑风格,华丽精美,为国内罕见。主体木结构的戏楼更是独具特色,十几吨重的螺旋藻井高悬舞台之上,不仅突出了建筑和装饰雕刻精美技巧,而且起着共鸣音箱的作用,使全场声响效果极佳。广东会馆也是一处革命旧址。1912年孙中山首次路经天津赴京,曾在此发表重要演说。五四运动期间,邓颖超和觉悟社部分成员在此演出过革命戏剧;五卅运动期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此成立了天津市总工会,领导工人的罢工斗争。1985年维修加固,辟为天津戏剧博物馆。

霍元甲故居和陵园

【霍元甲故居和陵园】坐落在天津市西青区小南河村。霍元甲是近代爱国武术家。1989年按旧制修复的故居为青瓦土坯墙农家小舍,北房3间,堂屋挂有1909年在津拍摄的霍元甲遗像。像两侧为次子霍东阁题写的唁联"一生侠义,盖世英雄"。东屋为霍元甲生前卧室。东西屋陈列有各种珍贵实物资料及霍氏生前所用兵器、家具、农具等物。故居院内西南有兵器房,为霍元甲当年习武放兵器之地。故居周围空地辟为"元甲公园"。霍元甲1910年9月14日逝世于上海精武会。次年,其弟子扶柩归里,葬于小南河村南。1991年建成霍元甲陵园,包括陵墓、纪念碑、演武场、纪念馆等。这里将成为霍元甲研究中心、武术训练中心和国际精武交流中心。

梁启超的"饮冰室"

【梁启超的"饮冰室"】坐落在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是两座毗邻的意大利式小楼。梁启超字卓如,号沧江,又号饮冰室主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维新变法的先驱,大学问家,康有为的门生和得力助手。1915年举家定居天津,初时是梁亲自设计的一座两层意式小楼。1924年,在楼旁又由意大利建筑师白罗尼欧设计,再建一幢典雅的书斋,取名"饮冰室"。"饮冰"典出《庄子·人间世》,在此借以铭刻革命维新之时内心焦灼之感。饮冰室为灰白相间的两层楼,正面3个拱门,两侧9级台阶,前有一水池,上塑一喷水石兽,常年喷水不断。梁启超后期的学术研究、着述以及为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所作的学术讲演均在此进行,直至病逝。

李叔同故居和书法碑林

【李叔同故居和书法碑林】李叔同即弘一法师,是天津出生的中国文化名人,被誉为"津门才子"。故居坐落在天津河北区粮店街62号。宅院规模宏大,占地1400平方米,有60多间房屋,虎座的大门楼内,有四套成"田"字排列的四合院,除居室、客房、书房外,还有游廊和花园。室内陈设古朴别致,院内有一西式书房名"意园"。1990年为纪念李叔同诞辰110周年,在故居附近一座占地625平方米的传统园林式建筑中建立了李叔同书法碑林,在近百米的展线内镌刻有李叔同一生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74件,真、草、隶、篆各种书法齐全,展示了李叔同高超的书法艺术,书法内容也反映了他的爱国理想和品德。碑林有李叔同铜像,高1.2米,像背后大理石上嵌刻有李叔同青年时代所作《满江红》词记。碑林中还镶刻有着名书画家咏怀李叔同的书法作品。

C. 天津市历史古镇有哪几个

天津北塘古镇,说它是古镇因为已有600年的历史了,几乎与明朝同时建立并繁衍生息。“一个小渔村,半部晚清史”,这是史学家得出的结论。
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是历史上华北"八大古镇"之一,它地处海河尾,海河在这里画了一道美丽的弧线向东而去。昔日的葛沽是水乡,放眼望去,尽皆为水。环顾四周,湖、港、坑、塘星罗棋布;河、沟、渠、池纵横交织
天津杨柳青古镇坐落于千年古镇杨柳青镇南、光明路以西,东临气势巍峨的文昌阁,西接“津西第一宅”石家大院,南靠古老的南运河。
天津古文化街位于天津市东北角。时常坐车打它身边经过,却从来没有想进去看一看。总觉得在繁华喧嚣的都市中间,夹着那么一隅历史文明的见证地

D. 天津的景点介绍

独乐寺
独乐寺位于天津北郊的蓟县城西门内,它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相传这里是唐代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唐的誓师之地。他喜独乐,而不与民同乐,故命名为“独乐寺”。该寺始建于唐代。主建建筑山门和观音阁为辽统和二年(984)重建,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代表作。山门屋顶为五脊四坡形,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虎殿顶山门。观音阁通高23米,上下两层中间设一暗层。梁柱接榫部位因位置和功能不同,共用斗拱24种,建筑上以手法高超着称。

天后宫
天后宫建于公元1326年,历来香火很盛,特别是每年农历3月23日,娘娘诞辰的时候,这里都举行“皇会”,表演高跷、龙灯、旱船、狮子舞等等。百戏云集,万人空巷,热闹非凡,宫南、宫北大街又是传统的集市贸易市场,天后宫在历史上是海运的终点码头、传统的贸易集市和全城的游乐中心。现已修复古文化街包括天后宫及宫南、宫北大街,全长580米,宽7米,除了宫前戏楼及两端的牌楼为仿清大式建筑外,其余建筑都是仿清民间小式建筑。

大沽口炮台遗址
大沽口炮台位于天津市东南60公里塘沽区海河于渤海的交汇处,是“外接深洋,内系海口”的“海门古塞”。大沽口是京津门户,海河要隘。炮台始建于明代后期,清代多次进行修正。中国军民册曾在这里多次浴血抗击外国侵略者,1840年至1900年整整60年间,大沽口炮台曾4次被帝国主义列强入侵,1858年(咸丰八年)5月,英法联军进攻大沽,大沽口炮台失陷;1860年的侵华战争使天津沦为半封建、办殖民地,开辟为通商口岸。

盘山风景区
位于天津蓟县城西北12公里处。尤其以“上盘之松,盘中之石,下盘之水”着称,峰石各抱地势,竞相峥嵘。挂月峰如银钩挂在半空;九化峰象九朵莲花盛开一样;真可谓峰峰相依,峰峰各异。从丁路莲花岭进山,夏日骄阳似火,而进山却树树木森荫,层峦碧染,万壑堆青,清风送爽,十分幽黯恬静。行不远,就见迎面巨石上刻“入胜”二字,对面西浮青岭的石壁刻有“四正门径”。转过山弯,有一巨石如元宝,名“元宝石”,上刻“此地有崇山峻岭怪石奇松”。

天津广播电视塔
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塔,建于1991年,总高度为415.2米,此高度在世界钢筋混凝土电视塔中列加拿大、多伦多塔、俄罗斯的莫斯科塔、中国上海的“东方之珠”塔之后,为世界第四、亚洲第二高塔。她坐落于市区西南部河西区八里台聂公桥以南、紫金山路与津盐公路汇合处的三角地带,西靠风景秀丽的水上公园,北邻壮观的八里台立交桥,周围是旅游区。广播电视塔占地300亩,坐落在波光粼粼的天塔湖中央,犹如一剑穿天,直插云霄。塔区70%是水域。这里地势开阔,环境优美,四周是绿化带。鲜花簇拥,草木葳蕤,湖光塔影,相映生辉,是这一带景观的特色。围塔的湖面上,三层跌水相接,水帘喷珠,势如流瀑。湖内有音乐喷泉,喷涌的泉水与美妙的音乐相映成趣。天塔塔身呈抛物线状,塔楼为飞碟型,从整体上看线条极为简洁、流畅、挺拔。在塔身248-278米处,设有望厅和旋转餐厅,旋转餐厅可同时容纳200余人就餐。游人可以通过望远镜俯瞰津门,旋云荡胸,仿佛御风游天,顿生悠悠情思。在美妙愉悦的感受中,人的心灵也会在无限宽广的天地间得到净化。这种感觉,用“天塔旋云”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南市食品街
位于繁华的旧商业中心南市,占地2.5公顷,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这里不仅云集了全国各地的珍馐美馔、风味小吃,而且建筑别具一格,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整个食品街像一座宫殿,显得古朴庄严。它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经营名特食品为主的新型市场。这里有全国各地的风味,有川、鲁、粤、湘、苏、浙正宗大菜,有甜、咸、干、稀回汉民俗小吃,有意、俄式的西餐、快餐,也有山村野味、时令海鲜、乡村便饭、仿膳佳肴等。

霍元甲故居
霍元甲故居位于南河镇小南河村。霍元甲的棺木于1898年4月29日迁葬于此。这里已经成为增进国内外精武友人来往的纽带、弘扬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也是世界各地数万精武门人恭仰和朝拜的圣地。海河为天津市风景轴线,流经全市,全长74千米,从市中心蜿蜒流过,是引人注目的风景游览线。河段上桥梁风格各异,河面游船往返,两岸高楼林立,岸边公园绿树成荫。“海河文化广场”绿草如茵,喷泉怒放,群鸽飞翔。

塘沽洋货市场
塘沽洋货市场位于塘沽区抚顺道,临近天津开发区,地处津塘公路河北路立交桥西南侧。塘沽洋货市场是华北地区首家建立的专门进行进口货交易的市场。由于其特别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自建立以来,发展很快,1992年9月6日起已全天候对外开放。经过3期的扩建,这个市场的建筑面积已达1.6万平方米,固定摊位2000多个,市场还增设2个大型停车场。经营品种有汽车、摩托车、家电、照相器材、服装、手表、打火机、音响等。

西开教堂
西开教堂全称天主教西开总堂,又称老西开教堂、法国教堂。位于和平区滨江道独山路,坐西南朝东北。1916年由法国传教士杜保禄主持修建。抗日战争时期,老西开近34公顷的中国土地被法租界鲸吞。西开教堂因地处法租界,又是法国传教士建造,故旧时津民亦称之为法国教堂。教堂建筑面积1891.95平方米,平面呈十字形。采用法国罗曼式建筑造型,正厅从正门两侧到底部的祭台,有两排(每排7根)共14根立柱,形成三通廊式。中殿以叠式复合方柱廊,支撑大小半圆券顶。中央高大的穹窿顶,通过八角形鼓座与支撑拱架券顶。中央高大的穹窿顶,通过八角形鼓座与支撑拱架券廊柱相连。室内八角形的穹窿顶及侧窗均以彩色玻璃嵌作画。内墙彩绘壁画,装饰华丽,充满宗教神秘气息。教堂入口左右筑有塔楼。三座穹窿顶均略向上拉长,以木构架支撑,表面以绿色铜板覆盖,上置十字架。1976年大地震中,两座前塔楼圆顶的底座严重震损。1979年动工修缮,1980年秋竣工,正式对外开放,恢复宗教活动。

文庙
文庙又名孔庙,在南开区东门内大街,是奉祀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地方。明正统元年(1436),天津卫指挥使朱胜将住居一所视为学宫,首建堂斋、公廨。正统十二年大成殿落成,始称卫学,为天津地方教育官学和尊祀孔子的庙宇。清雍正三年天津卫改天津州。九年升州为府,另置天津县。卫学亦称为州学、府学。雍正十二年(1734)在府学西侧扩建明伦堂,总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是天津市区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

E. 天津的十大名胜古迹有哪些

天津的十大名胜古迹有:海河、张学良故居、大悲禅院、鼓楼、古文化街、五大道小洋楼、海河意式风情区、蓟县风光、七里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静园。

海河:

座落在河北区南端,曾是天津近代史上意大利租借地的中心区,已有近百年历史,原有街区及建筑基本保持原貌,是至今中国乃至东北亚地区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意大利文化集中地。在这个区域的周围有诸多着名的近代和现代历史名人故居,有梁启超饮冰室、李叔同故居、曹禺故居和袁世凯、冯国璋宅邸等。

蓟县风光:

蓟县居津京唐承四市的腹心,古称渔阳,是天津的历史文化古城,境内山青水秀、峰峦叠翠、名胜古迹遍布全县。有闻名遐迩的盘山、黄崖关长城、翠屏湖、石趣园、辽代白塔、唐代独乐寺;还有以“八仙”在此野餐小憩的神话故事命名的八仙山、号称“天津第一高峰”的九山顶、有观赏与科研价值的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水伴石生的大峡谷。

七里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七里海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位于宁河县西北部,是海退后形成的古泻湖潮洼地。潮白河南北贯穿,将湿地分为东、西七里海,总面积约为9500公顷。七里海生物物种多样,是许多珍稀和濒危野生动物迁徙、栖息、繁殖的基地。水生植物涉及12群落,植物200多种,国家保护三类植物3种,主要植物为芦苇;动物有100多种,其中国家保护一类动物11种,二类动物14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达10多种。

F. 天津十大名胜古迹有哪些可以说说吗

1、大悲院,是天津地区保存完好、规模较大的佛教寺院。由旧庙和新庙两部分组成。旧庙为清康熙八年(1669年)重建、殿内珍藏魏晋南北朝至明清各代铜、铁、木。石造像数百尊。新庙为1940年创建,由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配殿、耳房和回廊构成。殿内旧有唐僧玄奘灵骨。

8、大沽口炮台遗址,素有津门海防要隘之誉。天津是北京的门户,清咸丰八年为加强海防,确保京畿安全,在天津建炮台6座,分以威、震、海、门、高5字为名号,另一座建在北岸石壁上。 大沽炮台兴建于道光二十年,共有炮台四座,大炮三十尊,驻军八、九千人。

9、石家大院,是清代津门八大家之一石万程第四子石元士旧宅。始建于1875年,占地6000多平方米,由大、小四进院落组成,规模宏大,建造精巧,有“华北第一宅”之称。

10、五大道小洋楼,天津有近千幢漂亮的小洋楼,古旧韵味引人入胜,英式、法式、德式、俄式、意式等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物争奇斗妍,天津又被称为“世界建筑博物馆”。

G. 天津市历史古镇有哪几个


H. 平遥古城是什么时候修建的

平遥古城墙的修建约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当时,城墙结构只是以土夯筑起的屏障,防御能力不高,及至后来金兵入侵,杀戮平遥百姓5000多人,财产损失惨重。因此,明朝初年统治者出于抵御北方外患的考虑,明令全国各府、州、县城建造砖石包砌的城垣以加强防守。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平遥于现在的旧城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将城墙的外侧和上部进行包砖、更新城楼、增设敌台、瓷城、吊桥设施,使城墙更加坚固。其后历经多朝的增建,一直到万历年间,整个城墙的规模才逐渐完善。清康熙四十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遂又在四面修建大城楼,从此城池更显得壮观而宏伟。古代旧制京城的范围为九里平方,一里约为0.5千米;诸侯都城或后来的州郡府城,大的七里平方,小的五里平方;县城一般为三军平方。平遥古城便是按照这礼序标准建造的

I. 天津有什么古文化景点呢

古城遗韵

一、黄崖关

位于蓟县的黄崖关地处京津唐与承德的交会处,属于“津门十景”之一-。地理位置险要,是古代北部之敌进犯京都的要冲,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值得一.看的景点有黄崖正关、太平寨、点将台、寡妇楼、王帽顶山等。黄崖关正关又叫做八卦城,因为城内有“八卦街”而得名。八卦街由数十条死巷、活巷错位构成,漫步其中,令人有扑朔迷离之感。

●小贴士.

从天津每天有两趟火车到蓟县,分别为早7点30分和晚7点,在蓟县再转乘至各景区车即可。


六、天津鼓楼

位于城中心,建于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名为鼓楼,实为钟楼。鼓楼的大钟直径1.4米,高2.3米,重约1500千克,被誉为天津的“钟王”。原鼓楼于1952年因为城市建设而拆毁,现有鼓楼为之后修复的。鼓楼展示了天津从古至今的历史风貌,楼上的钟还可以敲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