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坦儿”是哪个地方的方言
天津
老坦儿是天津方言词汇之一,原意指从农村到城市里来的人,现代意用以形容人的思想陈旧,或是指穿着或是行为的过时落后,成为用来瞧不起人的贬义词。老坦儿一词的来历:天津唐山一带的方言,天津人说话带儿化音所以叫"老坦儿",老坦儿指说话口音很中的北方人。在过去专指唐山人,素有唐山老坦儿之称,并没有贬义,后来人们特指天津以外的农村人,老坦儿一词被用来形容他人没见识、土气等,成为用来瞧不起人的贬义词。
老坦儿一词的来历:天津唐山一带的方言,天津人说话带儿化音所以叫“老坦儿”,老坦儿指说话口音很中的北方人。在过去专指唐山人,素有唐山老坦儿之称,并没有贬义,后来人们特指天津以外的农村人,老坦儿一词被用来形容他人没见识、土气等,成为用来瞧不起人的贬义词。
相当于上海话里的“乡下人”,北京话里的“土老冒儿”
也被用来说对方没有见过世面,朋友之间的打趣或自嘲
举例
1、你两手别那么插着行么,多坦儿啊。
2、你看“现在”谁还穿内样的军大衣,坦儿爷,打哪村儿来的。(天津用朋友开玩笑的一种方式
2. 现在的唐山原来是古代的什么地方
唐山有着悠久而光荣的历史。据考古证实,在远古时代,唐山的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爪村文化遗址距今约45000年,孟家泉人的发现,至今有约17000年,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在滦县的东灰山,遵化的君子口等处都有发现.自50年代起,唐山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达20多处,今唐山市内的大城山,迁西的西寨村、迁安的安新庄三处遗址具有代表性,它说明人类文明的历史时期当时在这里已经开始。90年代后考古发现进一步证明,唐山人在这块土地上早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滦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唐山在商周时代属北方侯国孤竹国的地域,当时,人们由木炭烧制、条混盘筑的方法制作三足、平底陶器,已经会制作和使用青铜器,孤竹国伯夷、叔齐的故事流传至今。战国时唐山为燕国辖地,当时社会生产力比以前有了明显提高,经济和文化向前发展一大步,有了多且精的陶器、铜器。武器和生产工具铜制、铁制并见。秦汉时唐山为右北平郡、辽西郡、属幽州。西汉时已经开始学习种植水稻,兴修水利,同时也使冶铁、铸铁、煮盐业发达起来,设官吏专门统管盐铁。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山地区仍分属幽州的右北平郡和辽西郡,聚居在这里的各民族相互取长补短,实现着民族文化的融合。隋朝把汉代的州、郡、县三级行政改为州、县两级,今唐山地区东部属北平郡。贞观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亲率10多万唐军东征高丽(统治区在今辽河以东及朝鲜半岛北部)。经过半年多的苦战,虽然夺取了十几座城池,但在攻打安市城时,遇到了高丽军队的顽强抵抗,久攻不克,粮草将尽。辽东早寒,草枯水冻,唐太宗于九月下令班量。太子李治从长安千里来迎。 唐太宗率3000骑后入临渝关(今山海关),在今滦县一带和太子相遇。此时,唐太宗所穿的战袍已旧敝不堪,为他献上了新衣。之后又途经今唐山回都。唐太宗率军途经唐地,曾在大城山上屯驻,以后此山遂名"唐山",这是唐山得名的开始。后来的《永平府志》、《大清一统志》、《畿辅通志》、《滦洲志》、《天下郡国利病书》等史志对此有过记载。大城山下的成鲜水(今陡河)遂名"唐溪"意为唐山脚下的河水;河上建桥名曰"唐山桥"。唐山桥 西一业形成的村庄称桥头屯(今路北乔屯)。 唐太宗东征在今唐山地区留下了许多有关地名的传说。 钓鱼台。传说唐太宗东征驻兵唐山时,曾到今大城山北侧河岸边观赏风景,放线垂钓,后这里称钓鱼台,名称沿用至今。 晾甲山。相传唐太宗率将士行军,适值大雨滂沱,将士铠甲尽湿,于是在大城山东1公里处山丘上晾铠甲,后人遂将该山称作晾甲山(晾甲坨),后又演变成亮甲山(亮甲坨)。今称贾家山,在唐山钢铁公园院内。 三跳涧。在今迁安市东15公里处,相传唐太宗东征时普跃过此涧。涧帝有试剑石。 擂鼓台。今滦县西百里,相传唐太宗曾在此学习擂鼓动御敌。 谎粮坨。在今滦县城南25公里,相传唐太宗以此谎敌。 唐山土城。在今市区内,遗址无考。 亮甲店。在今玉田县城东南11公里处。相传唐太宗东征时遇雨,晾甲于此,故名,后用谐音称亮甲店。 还有晒甲坨、晒甲岭、廒里井、挡驾庄、马棚峪、石臼坨岛等。 唐朝出于屯兵和积粮的需要,在今唐山一带建了许多城池,如平安城(今遵化平安城)、万年城(今迁相三屯营北)、平州城(今卢龙县)、马城(今滦南马城)等,还建筑了一些要塞。又修建了兴唐寺(在今唐山南郊)、净觉寺(在今玉田)等寺庙。唐山原来是一个荒僻的村落,它是伴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重工业城市。清政府为了开发煤铁矿,光绪二年(1876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派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谐同美国矿师马立斯到开平镇勘测,勘察结果很好。唐廷枢向李鸿章报告,认为要雇用洋匠,采用西法,开采煤铁,大有作为。1877年,李鸿章指定唐廷枢主持开平煤矿的开采工作。因而当年建立开平矿务局,在桥头屯买地造房,购置机器。随着煤矿的发展,人口增多,商贾繁盛,1878年桥头屯升格为镇(乔头镇),与开平镇平行。 1898年,乔头镇以镇北有“唐山”,而改名为唐山镇,此为唐山行政名称之始。二十世纪初,唐山从工业镇逐渐发展为工业城市。1928年,唐山镇改称唐山市,仍属滦县八区管辖。I938年1月正式建市。1948年12月唐山解放后,成立唐山市人民政府,属冀东区。1949年8月为省辖市,1958年改属唐山专区,1960年地市合并改为省辖市,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的新体制:地市合并,撤销地区,今下辖2市、6县、6区及两个国有农场,总面积共有13472平方公里。
满意请采纳
3. 唐山以前叫什么名字
唐山在古代叫凤凰城。唐山,简称“唐”,河北省省辖市,位于河北省东部、华北平原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毗邻京津,地处华北与东北通道的咽喉要地,是京津唐工业基地中心城市、京津冀城市群东北部副中心城市。
唐山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句丽驻跸而得名,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工业基础雄厚,素有“北方瓷都”之称。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孕育了丰厚的工业文明。唐山是中国评剧的发源地,素有“冀东三支花”之称的皮影、评剧、乐亭大鼓享誉全国,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 天津是北方曲艺的主要发源地,其中哪一项剧种源于唐山一带,在天津发展壮大。
评剧
评剧又名“平腔梆子戏”,俗称“唐山落子”、“蹦蹦戏”,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代表戏种之一,主要在华北、东北等地流行。它是在莲花落、蹦蹦戏的音乐基础上,逐步吸收并借鉴梆子、京剧的唱法形成的。
评剧的唱腔属板腔体,曲调流畅自然。它的板式结构分为尖板、搭调、大安板、慢板、小安板、三捶、倒板、垛板、流水板,并有反调。伴奏以板胡为主,打击乐器与京剧大体相同。
在近百年的历史中,评剧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花为媒》、《牧羊圈》、《打金枝》、《杜十娘》、《人面桃花》、《玉堂春》、《马寡妇开店》等。在现代戏的创作中,评剧也硕果累累。《小女婿》、《刘巧儿》、《金沙江畔》、《祥林嫂》、《江姐》、《洪湖赤卫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5. 天津在古代叫什么
天津在古代叫津沽、津门、直沽寨、海津镇和天津卫。
天津,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开放城市和工商业城市。天津简称“津”,意为天子经过的渡口,也称“津沽”、“津门”。
天津地区在商周时期即有人类居住,但作为城市则形成较晚。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使位于运河北部、兼有河海运输之便的天津地位日渐重要,运河与“五河尾闾”(今海河)在市区三岔河口交汇,天津便以“三会海口”名于史册。唐朝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
天津所在地原来是海洋,四千多年前,在黄河泥沙作用下慢慢露出海底,形成冲积平原。古黄河曾三次改道,在天津附近入海,3000年前在宁河区附近入海,西汉时期在黄骅县附近入海,北宋时在天津南郊入海。金朝时黄河南移,夺淮入海,天津海岸线固定。
汉武帝,在武清设置盐官。
隋朝,修建京杭大运河后,在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会处(今金刚桥三岔河口),史称三会海口,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
唐朝,在芦台开辟了盐场,在宝坻设置盐仓。
辽朝,在武清设立了“榷盐院”,管理盐务。
金朝贞佑二年(1214年),在三岔口设直沽寨,直沽是天津城市发展中有史料记载的最早名称。
元延祐三年(1316),“改直沽为海津镇”,这里成为漕粮运输的转运中心。设立大直沽盐运使司,管理盐的产销。
明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在此渡过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朱棣成为皇帝后,为纪念由此起兵“靖难之役”,在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将此地改名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作为军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带,天津开始筑城设卫,称天津卫,揭开了天津城市发展新的一页。后又增设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
清顺治九年(1652年),天津卫、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三卫合并为天津卫,设立民政、盐运和税收、军事等建置。雍正三年(1725年)升天津卫为天津州。雍正九年(1731年)升天津州为天津府,辖六县一州。
清末时期,天津作为直隶总督的驻地,也成为李鸿章和袁世凯兴办洋务和发展北洋势力的主要基地。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天津被迫开放,列强先后在天津设立租界。
1900年7月,八国联军攻打天津,天津沦陷。
1901年,由八国联军组成的天津都统衙门下令拆除城墙。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直隶总督衙门迁津。同年中华民国成立,天津改为县,属直隶省。
民国二年(1913年),直隶省省会设于天津。
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占领天津,南京国民政府设立天津特别市,同年7月,直隶改称河北,省会仍设天津,10月省会迁北平。
1930年6月,天津改为直辖市。同年10月,河北省会再迁天津,遂改为省辖市。
1930年6月,天津特别市改为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直辖的天津市。11月,因河北省省会由北平迁至天津,天津直辖市改为省辖市。
1935年6月,河北省省会迁往保定,天津又改为直辖市。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天津仍为直辖市。
1949年1月15日凌晨5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东西突击集团在金汤桥上胜利会师。17日解放塘沽,天津全境解放,划为华北人民政府直辖市。同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天津被定为中央直辖市。
1958年2月11日,天津改为河北省省辖市。同年4月18日,河北省省会由保定迁到天津。
1966年5月河北省省会再迁保定。
1967年1月2日,天津恢复为直辖市至今。
(5)古代称天津唐山一带是什么扩展阅读:
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历经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
天津位于中国华北地区,界于东经116 °43′-118°4′、北纬38°34′-40°15′之间。东临渤海,西靠首都北京和河北,北部和南部与河北接壤,天津市总面积11916.85平方千米。
天津地处太平洋西岸,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是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天津市气候属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6]
截至2018年末,天津市下辖16个市辖区常住人口1559.60万人。全市生产总值(GDP)18809.64亿元,比,上年增长3.6%。
6. 为什么中国有一个别称也叫唐山
这几个名称都是外国人或在外国的华侨对中国的称呼。前文曰封建社会以朝代名为国号,其中以秦、汉、唐三个国号影响较大。清人王士禛《池北偶谈�6�1谈异二�6�1汉人唐人秦人》说:“予昔在礼部见四译进贡之使,或谓中国为汉人,或曰唐人。”“谓唐人者,如荷兰、暹罗诸国。盖自唐始通中国,故相沿云尔。”他还说:“马永卿引《西域传》言:‘秦人,我丐(给予之意)若马’。注:‘谓中国人为秦人。’”汉时,西域诸国称中国为“秦”或“秦地”。
由“秦”之音,又产生了另外两个名称。
其一是“震旦”。古代印度人称中国为Cīnsithāna,在佛教经籍中译作“震旦”,也译作“振旦”、“真丹”或“神丹”等。或曰译为“震旦”较好,根据古代八卦的理论,东方属震,是日出的地方,音义兼顾。而这个名字就是“秦”字的对音。东晋时人帛尸黎密多罗所译《佛说灌顶经》卷六十三说:“阎浮界内有震旦国”,说的就是中国。
中国人有时也用“震旦”一称,如唐代王勃所作《益州得阳县善寂寺碑》:“蚊台蜃阁,俄交震旦之墟。”鲁迅先生致蒋抑卮的信说:“近数日间,深入彼学生社会间,略一相度,敢决言其思想行为决不居我震旦青年之上。”
另一个经常使用的别称是“支那”。据说它也是“秦”的对音,古代印度、希腊和罗马等地人称中国为Cian、Thin、Sinae等,佛教经文中译作“支那”、“至那”、“脂那”等。唐代义净所写《南海寄归内经法》中说:“且如西国名大唐支那者,直是其名,更无别义。”《宋史�6�1外国传六�6�1天竺》中说:“太平兴国七年,益州僧光远至自天竺,以其王没徙曩表来上。上令天竺僧施护译云:近闻支那国内有大明王,至圣至明,威力自在……伏愿支那皇帝福慧圆满,寿命延长。”另外,近代日本人也称中国为支那。
“塞里斯”和“丝国”是古代希腊和罗马人对中国的称呼。原文为Serice音译为“塞里斯”,义译为“丝国”。这是由于中国很早已向西方输出丝绸的原因——类似英语的“中国”意为“瓷器”。该名称也显示了中国古代对外友好和贸易交往的光辉一页。
“唐”和“唐家”也是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这是由于唐朝鼎盛一时,声名远播,对外交往更加增多,所以宋代程大昌所作《考古篇�6�1诗论十四》中说:“唐人用事于西,故羌人至今尚以中国为唐。”而华侨则习惯称中国为“唐山”。许地山所作《商人妇》中写道:“我想你瞧我底装束像印度妇女,所以猜疑我不是唐山人。”秦牧在《黄金海岸五十年的沧桑》中说道:“南军北军总在打仗,唐山总没个安宁的日子。”都用“唐山”代表中国称。
7. 古代时中国每个城市的名称各是什么
1、北京的古称——大都、蓟、幽州、涿郡、幽都、永安、宛平、燕山府、圣都、中都、大兴、汗八里、北平、顺天府、京师。
2、南京的古称——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城。
3、杭州的古称——临安、钱塘、武林。
4、苏州的古称——姑苏、吴郡、平江。
5、扬州的古称——淮上、江都、广陵、淮扬。
6、绍兴的古称——会稽、蠡城、越州。
7、西安的古称——长安、大兴城、京兆、奉元、西京。
8、开封的古称——大梁、汴梁、汴州、东京、汴京。
9、洛阳的古称——雒阳、斟鄩、洛邑、洛州、京洛、东洛、司隶、三川。
10、沈阳的古称——盛京、奉天。
11、成都的古称——锦官、益州、芙蓉城。
12、福州的古称——三山。
13、荆州的古称——江陵、郢都。
14、赣州的古称——虔州、虔城、宋城。
15、长沙的古称——星城、潭州。
16、天津的古称——津沽、津门。
17、邯郸的古称——邺城、磁州、洺州、大名府、广平府。
(7)古代称天津唐山一带是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主要古代城市名称由来
1、天津意为“天子的津渡”,明代永乐帝朱棣在这里率领大军渡过海河南下推翻建文帝。
2、邯郸城市名押an韵,邯郸意为“邯山至此而尽”,郸同“单”意思是山脉的尽头,邯郸是中国沿用最古老的地名之一。
3、秦皇岛秦始皇求仙入海之岛,秦皇岛是中国唯一用古代帝王称号来命名的城市。
4、太原取“广大的平原”之意。
5、大同取自“天下大同之地”,“大同”是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6、长治古称“上党”,明代在此地设置长治县,取“长治久安”之意。
8. “老坦儿”是哪个地方的方言
天津 老坦儿是天津方言词汇之一,原意指从农村到城市里来的人,现代意用以形容人的思想陈旧,或是指穿着或是行为的过时落后,成为用来瞧不起人的贬义词。老坦儿一词的来历:天津唐山一带的方言,天津人说话带儿化音所以叫"老坦儿",老坦儿指说话口音很中的北方人。在过去专指唐山人,素有唐山老坦儿之称,并没有贬义,后来人们特指天津以外的农村人,老坦儿一词被用来形容他人没见识、土气等,成为用来瞧不起人的贬义词。
9. 天津古称是什么
津沽、津门。
天津,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开放城市和工商业城市。天津简称“津”,意为天子经过的渡口,也称“津沽”、“津门”。
天津所在地原为海洋,四千多年前,在黄河泥沙作用下慢慢露出海底,形成冲积平原。古黄河曾三次改道,在天津附近入海,3000年前在宁河区附近入海,西汉时期在黄骅县附近入海,北宋时在天津南郊入海。金国时黄河南移,夺淮入海,天津海岸线固定。
地理位置
天津位于东经116°43'至118°04',北纬38°34'至40°15'之间。市中心位于东经117°10',北纬39°10'。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东临渤海,北依燕山。
天津位于海河下游,地跨海河两岸,是北京通往东北、华东地区铁路的交通咽喉和远洋航运的港口,有“河海要冲”和畿辅门户”之称。
北起蓟县黄崖关,南至滨海新区翟庄子沧浪渠,南北长189公里;东起滨海新区洒金坨以东陡河西干渠,西至静海县子牙河王进庄以西滩德干渠,东西宽117公里。天津市疆域周长约1290.8公里,海岸线长153公里,陆界长1137.48公里。
东、西、南分别与河北省的唐山、承德、廊坊、沧州地区接壤。对内腹地辽阔,辐射华北、东北、西北13个省市自治区,对外面向东北亚,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天津、网络-天津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