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四大野战军
第一野战军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它是以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组编野战军的指示,1946 年4月,陕甘宁晋绥边防军整编为5 个野战旅,王世泰任司令员;晋绥军区组成下辖4个野战旅的晋绥野战军 ,贺龙任司令员 、李井泉任政治委员。1947年3月 ,上述两支部队成立西北兵团,同年 7月,定名为西北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辖第一 、第二、第三纵队、新编第4旅、教导旅等 。至同年10 月,又新组编第四、第六纵队。948年7月,相继又成立第七、第八纵队。1949 年2月,西北野战军编为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所属各纵队依次改编为第一 、第二 、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第八军。同年 4月,中央军委决定将第十八兵团( 辖第六十 、第六十一 、第六十二军)、第十九兵团(辖第六十三、第六十、第六十五军 )拨归第一野战军建制。同年10月,第一野战军将原辖的 6个军改编为2 个兵团:第一兵团( 辖第一、第二、第七军 );第二兵团(辖第三、第四、第六军)。1947年3月,国民党军23万人,向西北野战军只有 2 万多人驻守的西北地区发动进攻。西北野战军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英勇作战,连续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等战役、战斗的胜利;1948 年2月,先后又取得宜川、陕中等战役的胜利,于4月收复延安;同年8~11月,相继进行了澄郃、荔北战役和冬季攻势 ;1949 年7 ~ 12 月,进行扶(风)眉(县)、兰州、宁夏等战役,并进军新疆,解放了西北全境;同时以一部分兵力配合第二野战军进行西南战役和以后的向西藏进军。第一野战军经过两年半艰苦战斗,共歼灭国民党军51万余人,俘将级军官 197人,在战斗中,第一野战军官兵牺牲 1.8万人,其中团以上干部50人。第一野战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二野战军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它是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及地方部队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组编野战军的指示 ,
1945年冬,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整编为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辖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等5个纵队。1946年6月底,以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的第三、第六、第七纵队和冀鲁豫军区主力一部,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1948 年5月,改称为中原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1949 年2月,中原野战军编为第二野战军,辖第三、第四、第五 3个兵团。第三兵团辖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军;第四兵团辖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军;第五兵团辖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军。抗日战争胜利后,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1945年9~11月,先后取得了上党、邯郸战役的胜利;1946年 7月~1947 年5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又取得破击陇海路和定陶、鄄城、晋南、豫北等战役的胜利;1947年6月30日~1948年10月,又取得鲁南战役胜利,随即挺进大别山,进军豫西,与华北野战军密切协同,纵横驰骋于长江、淮河、黄河、汉水之间的广大地区,歼灭大量国民党军;1948年11月~ 1949年1月,与华东野战军一起,取得了淮海战役的巨大胜利,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华东和中原地区 。1949年4月 ,第二野战军与第三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并肩发起了渡江战役,突破了西起湖口 ,东至江阴的国民党长江防线,解放了南昌等城市和皖、赣 、浙、闽广大地区。1949年11月~1950 年4月,在第一、第四野战军各一部主力部队协同下,进行西南战役,解放了四川、贵州、云南、西康;随后,又抽调一部分主力部队进军西藏,促使和平解放了西藏。解放战争时期,第二野战军共歼灭国民党军200余万人,其中投诚、俘虏 160 余万人 。在战斗中,第二野战军官兵牺牲 3.7 万余人 ,其中团以上干部200人 。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野战军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它是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在华中的新四军大部和山东的八路军一部为基础,逐渐发展起来的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组编野战军的指示,1945 年10月,由进到山东的新四军主力和留在山东的八路军主力,组成津浦前线野战军。1946 年 1月,改称山
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黎玉任政治委员,下辖第一、第二纵队和第7、第8师;1945年11月,留在华中解放区的新四军组成华中野战军,粟裕任司令员,谭震林任政治委员,下辖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纵队。1947年初,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辖第一 、第二 、第三、第四 、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二纵队。1949 年1月15日,华东野战军改称为第三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下辖第七、第八、第九、第十4个兵团 :第七兵团辖第二十一、第二十二、二十三 、第三十五军 ;第八兵团辖第二十四 、第二十五、第二十六、第三十四军;第九兵团辖第二十、第二十七、第三十、第三十三军;第十兵团辖第二十八、第二十九、第三
十一军。另1个特种兵纵队。 从1946 年6月以后,华东野战军取得了苏中、宿北、鲁
南、莱芜、孟良崮战役的胜利;1947 年8月,主力挺进鲁西南,进军豫皖苏,与晋冀鲁豫野战军密切协同,纵横驰骋长、淮河、黄河、汉水之间的广大地区,歼灭大量国民党军;内线作战部队在此期间,也取得了胶东、潍县、兖州等战役的胜利;1948 年9月,主力部队先后取得了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的巨大胜利 , 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华东和中原地区 。1949 年4月,与第二野战军并肩发起渡江战役,突破了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国民党长江防线,解放了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接着 ,进军福建 。至1949年10月 ,全部解放华东大陆及其沿海大部岛屿。解放战争时期,第三野战军共歼灭国民党军245万余人 ,在战斗中 ,第三野战军官兵牺牲11万多人,其中团以上干部195人 。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四野战军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它是以抗日战争转入反攻后进入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一部及东北抗日联军为基础,逐渐发展起来的。日本投降后,中共中央于1945 年9月19日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大批中央领导率 2 万名干部进入东北,并成立了东北局。接着,山东军区机关及所属第1、第2、第3、第5、第6、第7师等约5万余人,新四军第3师辖4个旅3万余人,加上陕甘宁、冀东及其他各解放区抽调部队共10万人,推进东北。同年10月31日,成立了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 年1月,改为东北民主联军,林彪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至同年10月,部队改编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5个纵队又4个独立师(旅),并建立了10个炮兵团及战车、高射炮兵大队等特种兵 。1948 年 1 月 ,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为东北人民解放军,又先后新成立了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纵队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组编野战军的指示,同年8月,北人民解放军 整编为东北野战军 , 辖第一 、第二兵团 。1949年春,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 ,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下辖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4个兵团 :第十二兵团辖第四十 、第四十五、第四十六军 ;第十三兵团辖第三十八、第四十七、第四十九军;第十四兵团辖第三十九、第四十一、第四十二军;第十五兵团辖第四十三、第四十四 、第四十八军及两广纵队;1 个特种兵司令部(辖炮兵、装甲兵、工兵部队及1个铁道兵纵队)。1946 年10月~1947 年10月 ,东北民主联军进行了新开岭 、临江等战役。1947 年5月后,连续取得了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的胜利 ,迫使东北地区国民党军收缩于长春、沈阳和锦州3个地区。1948年9~11月,东北野战军取得了辽沈战役的巨大胜利,解放了东北全境;随即进入山海关,同华北野战军一起,于1948年12月~1949 年1月,取得了平津战役的巨大胜利 ,解放了北平、天津等城市。1949 年5月,第四野战军从武汉以东团风到武穴间强渡长江,解放了武汉。
同年 6 月以后 ,在第二野战军配合下 ,进行了衡阳 、广东、广西等战役,到同年12月底,全部解放中南大陆,并配合进行了西南战役。1950年5月1日解放了海南岛。解放战争时期,第四野战军共歼灭国民党军 180 余万人。在战斗中,第四野战军官兵牺牲6万人,其中团以上干部178人。为中国人民解 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解放军四大野战军所属部队排行榜最近军委又在裁军,不知道这一轮后还能有多少英雄部队能幸存下来,不管是幸存的还是裁减的,都是我们解放军的精华,都是战争年代涌现无数烈士和英雄,战功彪炳的部队。我写下此文,纪念那些牺牲的烈士,纪念那些伟大的英雄,纪念我们英雄的部队!
⑵ 解放战争期间,四大野战军各有哪些战绩
同意楼上 ,
共产党牺牲的还好,算个烈士.国民党最惨了,抗日战争中好不容易活过来,在内战中死去家人还将为之感到耻辱。
⑶ 有哪些野战军
1949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将原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将原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将原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任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将原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将原华北军区的部队改编为“华北野战军”,受毛泽东、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和指挥。在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形成了五大野战军:“一野”、“二野”、“三野”、“四野”和“华野”。
第一野战军有彭德怀、王震、杨得志、许光达、贺炳炎、彭绍辉、郭鹏、余秋里、罗元发、郑维山等着名虎将。
第二野战军有刘伯承、陈赓、杨勇、陈锡联、王近山、杜义德、周希汉、王秉璋、曾绍山、秦基伟等着名将领。
第三野战军有陈毅、粟裕、皮定均、陈士榘、宋时轮、许世友、王建安、韦国清、成钧、陶勇等着名将帅。
第四野战军有林彪、罗荣桓、萧劲光、黄克诚、邓华、谭政、刘亚楼、李天佑、陈伯钧、洪学智等一批 “猛将”、“怪才”。
华北野战军有聂荣臻、徐向前、罗瑞卿、萧克、杨得志、杨勇、杨成武、苏振华、耿飙、胡耀邦等一个个声震中外的着名将帅,都曾在这支部队中战斗过。
【相关链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西北野战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中原野战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华东野战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东北野战军)
http://wmj007.blog.china.com/200701/150287.html
⑷ 辽沈、平津两大战役主力是四野吧怎么成一野了
辽沈战役是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为主要领导的第四野战军为主力的参战部队,分打锦州,困长春、围四平、攻塔山、占沈阳等多次局部重要战役来实现的战役总合,统称为辽沈战役。第一野战军和其他野战军属于配合部队,但也牵制了国民党当时部署在华北、中原地区的主要兵力,起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控制战略全局的主要作用!平津战役是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和第一野战军华北军区聂荣臻司令员所部,共同组成的“平津战役总前委”由林彪为总前委书记(聂荣臻原为林彪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部下,即:八路军129师的副师长,罗荣桓当时为师政委,三人原来就是老搭档)分“和解北平方式”、围打天津方式、全歼傅作义嫡系35军等方式,解决的华北战役,后改为“平津战役”,加之,淮海战役等系列战役的胜利,奠定了新中国的早期成立!因此,第四野战军功不可没,军事奇才---林彪对建立新中国还是有重要贡献的......
⑸ 四野的前身是哪些部队组成的
四野,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是由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后进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各一部及东北抗日联军逐步发展起来的。 缔造者是林彪、罗荣桓。
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随即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全面进攻。八路军冀热辽军区遵照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和朱德总司令的命令,派出一部兵力就近进入东北,会同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配合苏军作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在美国的援助下,向东北大举运兵,企图消灭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独占东北。为打破国民党的企图,中共中央依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决定从关内各解放区抽调一批部队和干部挺进东北,会同东北原有部队执行发展东北的战略任务。先后调进东北的部队有:八路军山东军区直属队一部,第1、第2、第3、第6、第7师,第5师一部,鲁中、滨海、胶东、渤海等军区主力部队各一部,共6万余人;新四军第3师(辖第7、第8、第10旅,独立旅)3万余人;陕甘宁边区第359旅、警备第1旅、教导第2旅各一部以及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延安炮兵学校等万余人;晋绥、冀中、冀鲁豫各1个团。以上连同先期进入的冀热辽部队一部共11万余人。同时,延安及各解放区的党政军干部约2万人,也陆续进入东北。10月31日,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林彪任总司令,彭真任第一政治委员,罗荣桓任第二政治委员,吕正操任第一副司令,李运昌任第二副司令,周保中任第三副司令,肖劲光任第四副司令兼参谋长,程子华任副政治委员,伍修权任第二参谋长,陈正人任政治部主任。各部队到达东北后,一面阻击国民党军的进攻,一面着手发动群众,清剿土匪,组织和发展武装。到年底陆续成立了锦热、辽宁、辽东、辽西、辽北、吉林、松江、三江、嫩江、北安10个军区,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兵力发展到27万人。
1945年11月14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东北民主联军把工作重心转向距离国民党占据的大中城市较远的城市和乡村,以师(旅)为单位开始有重点地分散到东北各地,发动群众,清剿残余伪军和土匪,建立根据地。到1946年3月,全区歼灭土匪7万余人。在这期间,对部队初步进行了整编,将原来划分的军区先后合并为东满、西满、南满、北满4个二级军区,实行新老部队合编,以主力的大部划归各军区指挥,重新调整了各省军区和军分区,抽调少数主力部队充实地方武装。后因情况变化,东北民主联军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又逐步集中主力,进行了为时1个多月的四平保卫战,歼敌万余人,打击了国民党军的进攻气焰,配合了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的谈判。
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东北民主联军根据中共中央对东北的斗争方针和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东北目前形势与任务的决议》(“七·七决议”)精神,决定利用国民革命军战线延长、兵力分散、暂难继续大举进攻的时机,进一步集中力量清剿残余伪军和土匪,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同时,加紧部队的整顿和建设。8月至10月间,先后以山东第1、第2师及原滨海支队为基础扩编为第7纵队,组成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以华中第3师(欠第7旅)组成第2纵队;以山东第7师及华中第3师第7旅组成第6纵队。以上连同前已编成的第3、第4纵队,陕甘宁第359旅和南满独立第1、第2、第3师,全区共有野战军5个纵队、1个旅、3个独立师,约12万余人。为加强以炮兵为重点的特种兵建设,至1947年3月,建立了9个炮兵团,27个营,120个连,1个战车大队,1个高射炮大队,并以东北炮兵学校为基础成立炮兵司令部和政治部,以剿匪、“土改”中发展起来的骑兵部队,组成10个骑兵团和1个骑兵支队;成立了护路军司令部,将原分散各地护路部队3400余人,统一整编为7个团,以维护和保证铁路交通的顺畅。此外,还分别成立了东北军政大学、东北医科大学和炮兵、工兵、测绘、通信、军需、汽车、航空、外国语等各种专业学校,有计划地训练各种人才,以供部队发展和作战的需要。
为打破国民党军“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进攻计划,1946 年10月下旬至11月初,东北民主联军举行新开岭战役,在辽宁宽甸西北地区全歼国民党军1个师。接着,又集中南北满主力进行“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歼灭国民党军大批有生力量,迫使其由进攻转为防御,东北解放区也得到了巩固和扩大。1947年4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将晋察冀军区之冀热辽军区及所属部队共8万余人划归东北民主联军建制,东北民主联军的总兵力达46万人。
⑹ 我国解放战争中时期的三大战役名称,四大野战军名以及司令员分别是那些将领
辽宁-沈阳(辽沈战役)
北平-天津(平津战役)
淮阴-海州(淮海战役)
西北野战军(西野、一野)
彭德怀司令
甘泗淇政委
阎揆要参谋长
下辖8个军15.5万人
王震、许光达等隶属西野
中原野战军(中野、二野)
刘伯承司令
邓小平政委
陈赓、王树声等隶属中野
华东野战军(华野、三野)
陈毅司令
粟裕、许世友等隶属华野
东北野战军(东野、四野)
林彪司令
罗荣桓政委
刘亚楼参谋长
谭政、萧劲光等隶属东野
按开国将帅的等级来说,东野的人才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