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天津 特产
民间工艺方面,画面绚丽、别具一格的杨柳青年画,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泥人张”彩塑,造形多变、彩绘逼真的“风筝魏”风筝,玲珑剔透、手法细腻的“ 砖刻刘”砖雕,堪称天津工艺四绝。
天津风味食品素享盛誉,有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等50多种小吃,还有卫青萝卜、银鱼、紫蟹、对虾等10多种特产。涉外餐馆59家,分别设有川、鲁、粤、津以及清真、宫廷、外国菜肴等20多种菜系。
一、津门小吃“三绝”
外地到天津的客人,都要品尝一下天津小吃三绝“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天津人更以这些食品为美食招待客人,馈赠亲友。这“三绝”便成了天津特产,凝结了天津人的深情。
1.“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在制作时,选料严格,肥瘦搭配,而且四季搭配不同,配料用秤定量,一斤馅里要放一两五钱香油,一两葱末,四两鲜姜,加入定量的骨头汤或鸡汤。再进行精心制作,从制水馅、揉面、揪剂子、擀皮、打馅到掐包、摆包子、上大灶蒸,八道工序环环相扣。蒸出的包子精致美观,鲜香可口,肥而不腻。别外包子吃着方便,饭菜合一,经济实惠,所以深受人们青睐。
2.“耳朵眼”炸糕
天津“耳朵眼”炸糕创始于清光绪年间。把水磨黄米发酵面团作炸糕皮,煮红小豆加红糖作馅,用生芝麻香油文火炸透捞出来,炸糕色泽金黄,外皮酥脆,内里糯粘,豆馅黑细香甜,别具风味,在津门独树一帜。
3.“十八街”麻花
天津“十八街”桂发祥什锦夹馅麻花,也是远近闻名的天津小吃。它的选料和制作方法特殊。先用热油和面,撒上桂花、闽姜、白糖、青梅、核桃仁、青红丝等,制成酥馅面,搓成酥馅条;用糖汁和面后,搓成白条;把一部分白条蘸上芝订,便成麻条。再把酥馅条、白条、麻条合股拧,对折再拧,然后用花生油文火炸透,成金黄色出锅,夹上冰糖块,撒上青红丝和瓜条等,这才成为“十八街”什锦夹馅麻共这种麻花不仅酥脆香甜,而且能存放几个月也不绵软。
在外地能够吃上天津小吃“三绝”,当然是一快事。但是,到了天津,身临其境,品尝这三样美食,肯定感受不同,别有风味!
二、天津特产数八珍
这里所说的天津“八珍”,是在天津地方享名数百年的传统特产。它不但深受旅游者的喜爱,而且对本乡本土的天津人,也产生着难以言状的吸引力。
顾名思义,“八珍”即是八种食品:银鱼、紫蟹、铁雀、晃虾、黄芽白菜、韭黄、青萝卜、鸭梨。它们有的可以作为菜品、佳肴,有的则可作为茶余饭后助消化用的“零嘴儿”。
1.银鱼、紫蟹
银鱼和紫蟹均是洄游繁殖,卵产在海里,成长在淡水河里是河蟹类中的稀有品种。是蜚声中外的水产珍品,天津以出产银鱼和紫蟹而着称。
2.铁雀。
铁雀不同于“家雀”、“麻雀”、“老家贼”等,其体较小、爪呈黑色,羽毛呈暗褐色,花纹不大清晰,多在郊外群飞觅食。到了严冬时令,羽毛渐丰,肉脯肥嫩,非常好吃,它是一种名贵的“小品”。
3.晃虾
是说它寄生时间的短暂,只是在春节前后生存,一晃就过去了。这种虾,不但味道鲜美、香嫩,而且色泽粉白,犹如“娃娃脸儿”作以“炝”、虾、氽虾、烹虾腰等,均属名贵佳品。
4.萝卜。
是指天津地方严冬时候卖的青萝卜。天津的青萝卜,可说是物美价廉,甜脆适口;如失手掉在地上,可碎成数块,是寒冬时节晚饭后的佳品。它除了可以助消化、解酒、化痰外,煮食尚可润喉,润肺。天津有句民谚:“萝卜就气的大夫满街爬。”意思是说吃萝卜就茶,可以消食去病,就不需要请大夫看病了。
5.韭黄
是韭菜的一种。在菜窖里堆放了一捆韭菜,其根部被粪土掩埋,到春节前,从里面生出许多黄色嫩芽。割下来包饺子吃,味道十分鲜美。在天津人过除夕时,总要吃一顿用韭黄作馅包的饺子,味道清香扑鼻。
6.黄芽白菜。
白菜又有青、白麻叶之分。以青麻叶“核桃纹”为上乘菜品,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维生素丙、胡萝卜素、糖分和蛋白质等多种成分。天津西郊的李楼,是黄芽白菜名产区之一。每到冬令,天津各家将白菜贮存起来,其菜可慢慢萌生芽菜,充满菜心,嫩黄味甘,故称为黄芽白菜,乃菜中之佳品。
7.孩梨。
这里的“孩”音“鸭”,俗称“鸭梨”。孩梨曾是河北泊镇的特产。因其水土好,梨个儿大皮儿薄,色如黄金,脆甜多水,可贮存。但泊镇仅是一个滨河小镇,哪有交通发达的集散地——天津这么名气大呢?故称之为“天津鸭梨”,并出口行销海外,实际上是将泊镇的特产“掠美”而归天津了。不过,近年来由于果树技术的发展,天津确实已变成孩梨的产地了。
三、贴饽饽熬小鱼
正宗的贴饽饽熬小鱼不是分开做,而叫“一锅熟”,就是贴饽饽和熬小鱼同时在一锅里做熟上桌其味道与山珍海味媲美。 制做贴饽饽熬小鱼,鱼要选择个头小的,最好是活的白鳞小鲫鱼,肉嫩刺软棒子面是当年的新鲜粮食。农家用的大锅烧热后,锅底熬鱼,锅帮四周转着贴满饽饽。柴禾不能烧得太猛太久,要注意掌握火候,温火把作料靠净。到时一揭锅盖,香味四溢。饽饽出锅,黄灿灿的结着一层焦嘎,咬一口,又脆又香,再就着熬小鱼,连鱼刺都不用吐出。那味道,那鲜劲,吃起来保准没个够。
四、锅巴菜
锅巴菜,天津话叫“嘎巴菜”,是风味独特的民间小吃,已有百年多的历史。锅巴以小米和绿豆作主料,加茴香籽、大料调味,浸泡后用石磨碾成面糊。摊在加热的铁锅上堡干成粘粥嘎巴,晾去水分。锅巴讲究薄厚均匀,不粘不糊,松软可口,嚼有韧劲,切成柳叶状。用十余种小料制卤浇拌,加外香菜、麻酱汁、红辣椒油调色入味,一碗色泽分明招人食俗的锅巴菜便制成了。吃在口里,柔软滑润,清素芳香,余味无穷。锅巴菜,又当菜又当汤,经济实惠,深爱广大劳动者的欢迎。
五、杨村糕干
杨村糕干又名茯苓糕干,产于天津武清县的杨村镇。看似包装简单、用料普通、其貌不扬的小食。但1930年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杨村糕干以其特有的味道征服白皮肤黄头发的老外们,荣获“佳禾”铜质奖章,成为中国最早打入国际市场的小食品。1958年,周恩来总理在茶话会上用杨村糕干招待柬埔寨贵宾,西哈努克亲王吃后赞不绝口,并高兴地接受了礼品——杨村糕干,表示她的夫人一定喜欢。 杨村糕干以精米、绵白糖为主要原料,生产工艺细腻、考究。糕干松软适口,易消化,有健脾养胃的功效,经常食用,其功效不亚于中药茯苓,因此有着“茯苓糕干”的美称。
B. 天津的着名特产有哪些
天津的着名特产有:狗不理,桂发祥十八街麻花,贴饽饽熬小鱼,大福来锅巴菜,黄花山核桃。
(1)狗不理包子以其味道鲜美而誉满全国,名扬中外。狗不理包子倍受欢迎,关键在于用料精细,制作讲究。在用料上,狗不理包子的肉馅别具特色,选用七成瘦三成肥的新鲜猪肉,上等酱油找口,放上香油、味精、葱姜末等佐料,边加水边搅拌,打成肉丁水馅。包子皮使用半发酵“一拱肥”富强面。做工上,狗不理包子从揉面、揪剂、擀皮、装馅、掐包、上屉、上大灶,都有明确的规格标准,掐出来的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的褶不少于十五六个。刚出屉的包子,看上去如薄雾之中的含苞秋菊,爽眼舒心,咬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腻。
C. 天津物产有哪些
1、【狗不理包子】
天津市汉族传统风味小吃。狗不理包子的面、馅选料精细,制作工艺严格,外形美观,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不少于15个褶。刚出笼的包子,鲜而不腻,清香适口。狗不理包子以鲜肉包为主,兼有三鲜包、海鲜包、酱肉包、素包子等。
D. 天津的主要产业是什么
天津的主要产业是: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全市批发和零售业。
1、第一产业,农业生产
2018年,农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年农业总产值391.00亿元,比上年下降0.2%。其中,种植业产值187.75亿元,下降3.4%;林业产值12.73亿元,增长50.2%。
畜牧业产值96.45亿元,下降4.8%。渔业产值80.40亿元,增长18.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67亿元,增长7.5%。
2、第二产业,工业生产
201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6962.71亿元,比上年增长2.6%;建筑业增加值663.38亿元,下降16.7%。
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比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0%,民营企业增长2.5%,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增长4.4%。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4%,制造业增长3.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4%。
从主要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9.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8.5%,金属制品业增长18.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2.6%,医药制造业增长8.8%,汽车制造业增长7.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2.0%。
3、第三产业,全市批发和零售业
2018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361.45亿元,增长0.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27.94亿元,增长4.5%。
商贸市场平稳发展。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33.04亿元,增长1.7%。限额以上商品中,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10.8%,比上年加快6.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长1.7个百分点。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0.5%;家具类增长6.1%;粮油、食品类增长2.9%。全市交易额亿元以上批发市场共60家,全年交易额1970亿元。
(4)天津有哪些东西生产扩展阅读:
1、天津经济:
2018年,天津生产总值(GDP)18809.64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71亿元,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7609.81亿元,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11027.12亿元,增长5.9%。
三次产业结构为0.9:40.5:58.6。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06.19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624.8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7.2%,比上年提高7.7个百分点。
从主体税种看,增值税698.43亿元,增长6.7%;企业所得税319.51亿元,增长3.1%;个人所得税129.78亿元,增长11.4%。
2、天津科学技术:
截至2016年,天津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资经费投入强度位列全国第三位。科研单位包含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以及信息产业等多个领域。部署于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业务主机天河一号和曙光计算机天津产业基地生产的曙光星云,为世界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的第一名和第三名。
2008年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作出建设未来科技城的重大战略部署,并选择北京、天津、武汉、杭州作为先期试点城市。2013年3月11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与武清商务区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国家战略性科技产业“北斗新兴战略产业园”落户武清商务区。
3、天津体育事业:
天津主要体育场馆有: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水滴)、天津人民体育馆、天津民园体育场、天津泰达足球场和天津体育中心(大馆)等。其中天津体育中心承办过1995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1999年世界体操锦标赛、2009年亚洲篮球锦标赛等国际单项锦标赛。
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承办过2007年女子世界杯足球赛、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13年东亚运动会、第十三届全运会等国内国际大型赛事。
天津的地方赛队有着优异的成绩,天津男足一次获得中国足协杯冠军;天津女足一次获得中国女子足球超级联赛冠军、两次获得中国足协杯冠军。
天津女排十一次获得全国女排联赛冠军、四次获得女排亚俱杯冠军、三次获得全运会冠军;天津女子水球队三次获得全运会冠军;天津男子棒球队六次获得中国棒球联赛冠军、四次获得全运会冠军。
3、天津医疗卫生:
天津有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医学院校,共有34家三级甲等医院,专业分工较为全面,较为着名的三甲医院有: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天津环湖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儿童医院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
截至2017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53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573个。卫生机构床位6.84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6.43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0.09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11万人,注册护士3.82万人。
4、天津会展事业:
天津市作为中国北方最大沿海开放城市,国际交往活动活跃,国际会展众多,天津市最主要的会展中心为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和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等。
E. 天津有啥特产
一、狗不理、天津麻花、泥人张历史悠久
来到天津大家都会说起,狗不理、天津麻花以及泥人张,这些东西建议大家去购买的时候,要有“熟路”的人带着去,不然你买的可能不是原产的,并不是假货,而是贴了标签的东西,所以说,就算是正品,你们也不会品尝到或者观摩到这个产品的精华。如果可以的话,要找朋友去选择一家。
二、天津地毯,历史久远,质量不错。
全国各地的地毯层出不穷,但是质量好的又有艺术价值的地毯却只有天津独特。清初的时候,天津就开始生产地毯,也正是因为天津是北方各大城市的枢纽,所以天津成了羊毛的集散地,这便成了源源不断的原料,并且天津的艺人繁多,使得天津的地毯更是比较有价值。关于天津的地毯,我推荐“凤船”“软浮雕”“锦缎毯”。
三、杨柳青的年画,传统的集成,改革的创新。
杨柳青的年画,始于明朝崇祯年间,一直到了干隆、嘉庆年间是鼎盛时期。天津的杨柳青年画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并且加入了明代的木刻版画,工艺美术以及舞台戏剧形式,所以天津杨柳青年画所做的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让人看了感觉比较鲜明活泼喜气洋洋并且富有北方独特的风格。要是您想购买或者去考察比较好的杨柳青年画,我建议您去西青区的杨柳青镇,在杨柳青镇以及附近的村庄有很多生产年画的作坊。现在的杨柳青年画已经走上世界,并且新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张贴年画来庆贺假节日。
四、去塘沽,要去寻找塘沽版画。
版画在塘沽是比较出名的,塘沽的版画大部分都是以海港、造船、采油、渔业等工业题材,因为塘沽是一个比较知名的港口,所以题材也是比较靠近海上的生活。都说来塘沽有什么?其实塘沽近年的发展是比较快的,除了洋货市场还有就是天津港附近,最近塘沽这边又建好了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厦,为天津塘沽贴上了一张亮丽的标签。
五、小站稻,天津的特色农副产品,但是很难购买。
小站稻的历史比较悠久,传说当年杨贵妃想吃荔枝,于是就为贵妃把荔枝树搬运到天津小站这个地方,废弃的土撒在小站这个地方,时间一久,这个地方的土壤就比较有特色了,这个地方种植的水稻就是小站稻。因为小站稻的生产地域比较小,所以产量也是比较少的,现在市面上的小站稻,大部分也只是贴上了小站稻的标。
六、沙窝萝卜,天津的青萝卜代表产品。
其实如果能买到比较好沙窝萝卜,把沙窝萝卜当成礼物也是很棒的,天津种植萝卜的历史也是比较久远的,最早可以追述到元代,也就是天津刚刚建卫的时候,沙窝萝卜色味俱佳,呈圆柱形,通身绿色,并且是皮薄光滑,落地就碎,味浓多汁,非常的可口。
F. 天津有哪些特产 天津十大特产介绍
天津的沙窝萝卜也挺有名的,不过最好吃的季节就是11月份以后的冬季,这时候的萝卜一咬嘎嘣的脆,而且现在萝卜的品种改良成水果萝卜了,比以前的品种口感更好
G. 天津的特产有那些
在民间工艺方面,画面绚丽、别具一格的杨柳青年画,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泥人张”彩塑,造形多变、彩绘逼真的“风筝魏”风筝,玲珑剔透、手法细腻的“ 砖刻刘”砖雕,堪称天津工艺四绝。
天津风味食品素享盛誉,有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等50多种小吃,还有卫青萝卜、银鱼、紫蟹、对虾等10多种特产。涉外餐馆59家,分别设有川、鲁、粤、津以及清真、宫廷、外国菜肴等20多种菜系。
一、津门小吃“三绝”
外地到天津的客人,都要品尝一下天津小吃三绝“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天津人更以这些食品为美食招待客人,馈赠亲友。这“三绝”便成了天津特产,凝结了天津人的深情。
1.“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在制作时,选料严格,肥瘦搭配,而且四季搭配不同,配料用秤定量,一斤馅里要放一两五钱香油,一两葱末,四两鲜姜,加入定量的骨头汤或鸡汤。再进行精心制作,从制水馅、揉面、揪剂子、擀皮、打馅到掐包、摆包子、上大灶蒸,八道工序环环相扣。蒸出的包子精致美观,鲜香可口,肥而不腻。别外包子吃着方便,饭菜合一,经济实惠,所以深受人们青睐。
2.“耳朵眼”炸糕
天津“耳朵眼”炸糕创始于清光绪年间。把水磨黄米发酵面团作炸糕皮,煮红小豆加红糖作馅,用生芝麻香油文火炸透捞出来,炸糕色泽金黄,外皮酥脆,内里糯粘,豆馅黑细香甜,别具风味,在津门独树一帜。
3.“十八街”麻花
天津“十八街”桂发祥什锦夹馅麻花,也是远近闻名的天津小吃。它的选料和制作方法特殊。先用热油和面,撒上桂花、闽姜、白糖、青梅、核桃仁、青红丝等,制成酥馅面,搓成酥馅条;用糖汁和面后,搓成白条;把一部分白条蘸上芝订,便成麻条。再把酥馅条、白条、麻条合股拧,对折再拧,然后用花生油文火炸透,成金黄色出锅,夹上冰糖块,撒上青红丝和瓜条等,这才成为“十八街”什锦夹馅麻共这种麻花不仅酥脆香甜,而且能存放几个月也不绵软。
在外地能够吃上天津小吃“三绝”,当然是一快事。但是,到了天津,身临其境,品尝这三样美食,肯定感受不同,别有风味!
二、天津特产数八珍
这里所说的天津“八珍”,是在天津地方享名数百年的传统特产。它不但深受旅游者的喜爱,而且对本乡本土的天津人,也产生着难以言状的吸引力。
顾名思义,“八珍”即是八种食品:银鱼、紫蟹、铁雀、晃虾、黄芽白菜、韭黄、青萝卜、鸭梨。它们有的可以作为菜品、佳肴,有的则可作为茶余饭后助消化用的“零嘴儿”。
1.银鱼、紫蟹
银鱼和紫蟹均是洄游繁殖,卵产在海里,成长在淡水河里是河蟹类中的稀有品种。是蜚声中外的水产珍品,天津以出产银鱼和紫蟹而着称。
2.铁雀。
铁雀不同于“家雀”、“麻雀”、“老家贼”等,其体较小、爪呈黑色,羽毛呈暗褐色,花纹不大清晰,多在郊外群飞觅食。到了严冬时令,羽毛渐丰,肉脯肥嫩,非常好吃,它是一种名贵的“小品”。
3.晃虾
是说它寄生时间的短暂,只是在春节前后生存,一晃就过去了。这种虾,不但味道鲜美、香嫩,而且色泽粉白,犹如“娃娃脸儿”作以“炝”、虾、氽虾、烹虾腰等,均属名贵佳品。
4.萝卜。
是指天津地方严冬时候卖的青萝卜。天津的青萝卜,可说是物美价廉,甜脆适口;如失手掉在地上,可碎成数块,是寒冬时节晚饭后的佳品。它除了可以助消化、解酒、化痰外,煮食尚可润喉,润肺。天津有句民谚:“萝卜就气的大夫满街爬。”意思是说吃萝卜就茶,可以消食去病,就不需要请大夫看病了。
5.韭黄
是韭菜的一种。在菜窖里堆放了一捆韭菜,其根部被粪土掩埋,到春节前,从里面生出许多黄色嫩芽。割下来包饺子吃,味道十分鲜美。在天津人过除夕时,总要吃一顿用韭黄作馅包的饺子,味道清香扑鼻。
6.黄芽白菜。
白菜又有青、白麻叶之分。以青麻叶“核桃纹”为上乘菜品,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维生素丙、胡萝卜素、糖分和蛋白质等多种成分。天津西郊的李楼,是黄芽白菜名产区之一。每到冬令,天津各家将白菜贮存起来,其菜可慢慢萌生芽菜,充满菜心,嫩黄味甘,故称为黄芽白菜,乃菜中之佳品。
7.孩梨。
这里的“孩”音“鸭”,俗称“鸭梨”。孩梨曾是河北泊镇的特产。因其水土好,梨个儿大皮儿薄,色如黄金,脆甜多水,可贮存。但泊镇仅是一个滨河小镇,哪有交通发达的集散地——天津这么名气大呢?故称之为“天津鸭梨”,并出口行销海外,实际上是将泊镇的特产“掠美”而归天津了。不过,近年来由于果树技术的发展,天津确实已变成孩梨的产地了。
三、贴饽饽熬小鱼
正宗的贴饽饽熬小鱼不是分开做,而叫“一锅熟”,就是贴饽饽和熬小鱼同时在一锅里做熟上桌其味道与山珍海味媲美。 制做贴饽饽熬小鱼,鱼要选择个头小的,最好是活的白鳞小鲫鱼,肉嫩刺软棒子面是当年的新鲜粮食。农家用的大锅烧热后,锅底熬鱼,锅帮四周转着贴满饽饽。柴禾不能烧得太猛太久,要注意掌握火候,温火把作料靠净。到时一揭锅盖,香味四溢。饽饽出锅,黄灿灿的结着一层焦嘎,咬一口,又脆又香,再就着熬小鱼,连鱼刺都不用吐出。那味道,那鲜劲,吃起来保准没个够。
四、锅巴菜
锅巴菜,天津话叫“嘎巴菜”,是风味独特的民间小吃,已有百年多的历史。锅巴以小米和绿豆作主料,加茴香籽、大料调味,浸泡后用石磨碾成面糊。摊在加热的铁锅上堡干成粘粥嘎巴,晾去水分。锅巴讲究薄厚均匀,不粘不糊,松软可口,嚼有韧劲,切成柳叶状。用十余种小料制卤浇拌,加外香菜、麻酱汁、红辣椒油调色入味,一碗色泽分明招人食俗的锅巴菜便制成了。吃在口里,柔软滑润,清素芳香,余味无穷。锅巴菜,又当菜又当汤,经济实惠,深爱广大劳动者的欢迎。
五、杨村糕干
杨村糕干又名茯苓糕干,产于天津武清县的杨村镇。看似包装简单、用料普通、其貌不扬的小食。但1930年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杨村糕干以其特有的味道征服白皮肤黄头发的老外们,荣获“佳禾”铜质奖章,成为中国最早打入国际市场的小食品。1958年,周恩来总理在茶话会上用杨村糕干招待柬埔寨贵宾,西哈努克亲王吃后赞不绝口,并高兴地接受了礼品——杨村糕干,表示她的夫人一定喜欢。 杨村糕干以精米、绵白糖为主要原料,生产工艺细腻、考究。糕干松软适口,易消化,有健脾养胃的功效,经常食用,其功效不亚于中药茯苓,因此有着“茯苓糕干”的美称。
六、油炸蚂蚱
油炸蚂蚱是天津独有的一道风味小吃。
油炸蚂蚱的具体制作方法:将活蚂蚱(学名蟥虫)的翅膀揪去,去掉大腿;油锅烧至滚开时,把蚂蚱炸到发黄褐色捞出去油。预先备好放有酱油、醋、香油的瓦盆,里面放些切成丝的葱、蒜作料。炸好的蚂蚱泡在瓦盆里,捞两下即拿出来,空干。卖时,表面再加一点葱、蒜丝。油炸蚂蚱,肥而不腻,又酥又香又脆,如果夹在刚刚烙熟的热饼里,那真是满口异香,味道好极了。把活蚂蚱用开水烫一下,然后晒干或晾干,存放到冬季炸着吃,其味道也甚为鲜美。
七、龙嘴大铜壶“茶汤”
大南市食品街、古文化街等少数几个地方的小吃摊中,常能见到用奇特的龙嘴大铜壶冲“茶汤”卖的情景,这是颇具民俗特色、十分引人注目的场面。
长竿挑着由两块棱形木板带红穗组成的幌子,木板上分别写着“茶汤”二字。幌子旁边的台子上座着一个特制的龙嘴紫铜大壶。它重20公斤,可盛水30多公斤。当壶心炭火把水烧开到150度时,才能冲熟茶汤。铜壶盖旁的小汽笛“呜呜”响着,冲茶汤的师傅一手端碗,一手掀起铜壶,壶嘴向下倾斜,一股沸水直冲碗内,刹那间水满茶汤熟。
这龙嘴大铜壶不仅具有上述实用功能,更是一件十分精美的工艺品。铜壶上部和下部各有一圈铜饰花纹。壶嘴和壶把的上方镶饰着一条铜龙。有的铜壶壶嘴饰一大龙头,壶把就是由一条龙构成。龙须、龙爪、龙鳞清析可辨。龙嘴上伸出的两根龙须尖端有两个红绒球,随着冲茶汤师傅倾壶冲水的动作而颤动不已。人们还没有品尝美食“茶汤”的时候,就已被这奇特的美哭龙嘴大铜壶和冲茶师傅的精采表演所陶醉了。
茶汤的主料是秫米面(高梁米面)、糜子面,调料有红糖、白糖、青丝、红丝、芝麻、核桃仁、什锦果脯、葡萄干、京糕条、松子仁。用滚开水把秫米面冲成稀糊状,加上各种调料,就可食用。吃起来又香又甜又滑爽,极为可口。用龙嘴大铜壶烧开水冲的秫米面由于含有微量铜元素,人们吃后,更能获得别一种营养。
这美食“茶汤”配上美器“龙嘴大铜壶”,一边吃一边欣赏,嘴里美,心里也美,真是别具一番风味!
八、赛珍珠的小站稻
小站稻,以原产天津津南小站地区的优质粳米而名扬海内外。其米粒大而饱满,半透明没有粉白色的腹白。蒸干饭,无论软硬,不粘不连,犹如满碗珍珠,油江发亮。煮稀饭,无论稀稠,都是汤汁浓郁,散发着清香。吃在嘴里,细腻滑润,有咬劲。小站稻,不仅好看好吃,而且营养成分丰富,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赖氨酸、淀粉、脂肪等,容易使人吸收、消化,属于营养型的天然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