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资料 » 天津人保是什么单位

天津人保是什么单位

发布时间: 2022-08-02 23:04:54

‘壹’ 人保财险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

人保财险是企业单位。

原因: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

人保财险(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既不是公益性质的机构,也不是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所以不属于事业单位。

(1)天津人保是什么单位扩展阅读: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2003年7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监会批准,由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发起设立的、亚洲最大的财产保险公司,注册资本122.5598亿元。其前身是1949年10月20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报政务院财经委员会批准成立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世界500强企业。

人保财险是国内最大的非寿险公司,在非寿险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主导着非寿险市场的发展。公司主要经营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短期健康保险业务,在大型商业风险、政府采购、行业统保等集中型业务以及车辆保险、家财险等分散型业务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贰’ 人保是国企还是央企

人保是央企,现在有这么好的单位已经是很好的了,所以在运行模式上和经营管理上都是很不错的。

‘叁’ 天津人保怎么样

大公司,其实大公司都差不多,选择合适自己的

‘肆’ 中国人保财险天津分公司的待遇

保险公司都差不多,淘汰率很高,现在每50个中国人里就有1个做过保险。
1、要能张开口把保险卖给自己的亲戚、朋友。2、习惯被人冷眼,社会地位较低。

“谋求个人福利时,公司说我们不是它的员工;如果犯错,就会被严厉处罚”

提要:中国现有的近190万人的保险营销员大军,是这个社会上最尴尬的群体。进入此行业的门槛很低,只需初中文化;而整个行业的人事制度又是“代理制”——营销员不是公司员工,属于中介范畴,毫无归属可言。这些人为公司创造了巨额财富,自己却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为了生存,某些人不得不夸大宣传,甚至骗保。寿险行业的形象也因此一落千丈。

发自北京、广州

190万人,一个毫无保障的弱势群体

你身边有多少人相信他们?

卖保险的人,谁没有遭受过冷遇和耻笑?

已经离开寿险营销行业的,还有几个说这个工作好?

……

毋庸置疑,中国现有的190万保险营销员,是这个社会上最尴尬的群体。他们西装笔挺,却要忍受写字楼门前挂着的“禁止保险推销员入内”的牌子;他们出口成章,却被很多人看作哄你掏钱的伎俩;他们在推销“有备无患”的人寿保险,但当不测风云降临在自己头上时,却毫无保障。

“卖保险的没保险。”30岁的赵亮概括了这个群体的生存状态。只有初中文化的他来自偏远农村,现为平安保险公司一个5人寿险团队的业务主管。

在中国,包括平安在内的保险公司普遍采取低成本扩张策略,用规模空前的“营销大军”来夺取市场份额。赵亮等人没有底薪,收入完全依靠业务提成。而中国保险营销员拿到的佣金,几乎是全世界最低——欧美和台湾、香港等地,首年佣金达到80%以上,中国一般不超过40%.

营销员们的收入之所以叫“佣金”而非“工资”,是因为整个寿险行业的人事制度是代理制,而非雇员制——绝大多数寿险营销员不是公司职员,他们只是一头联系着保险公司,一头联系着被保险人的“中介”。既然不是公司员工,你就不要设想公司会给你上什么社会保险,养老、大病、失业只能自己应付。当然,党团关系、工会组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更是镜花水月。

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把代理人制度带到中国时,定的佣金标准就比其它国家低了很多。中国本土保险公司不但把这个制度照搬,而且把佣金降得更低。

为了生存,赵亮这群人不得不承受巨大压力。即使已经工作8年,但他依然如履薄冰。“首先,公司要考核,签单必不可少;其次,要收回前7年卖出的保费;第三,理赔;第四,要带小组的人熟悉业务。为了维护老客户关系,要经常陪客户喝酒打麻将。”赵亮说。当然,和最初入行那年只签了8000元的保单、女友弃之而去相比,今天已经是神仙般的日子了。而对新人,这些老员工不得不采用敲锣打鼓、大唱军歌等方式,激励他们每天“扫楼”失败后的士气。

在中国人寿工作了9年的高级业务经理李平,则抱怨开销太大:交通费、手机费、餐费;每拓展一个新客户自己掏钱给他们买礼物;客户生日、逢年过节要拜访或者请吃饭。而公司并不把他们当做“自己人”——在北京分公司的办公室给客户收发传真也需要钱,A4纸2毛一张,复印1毛一张;送保单时要准备保单袋,1.5元一个……

但他们要面对高税收,这是李平最头疼的事。她不光要交个人所得税,还要交教育税附加、城建税附加和营业税等,后3块加起来占总收入的5.5%.2007年10月,她的工资总数是6700元,到手也就剩5000多元。之所以要交这么多税,因为他们作为个人代理人,与公司签的是代理合同而不是聘用合同,“我们就像个体户。”

“可以说,中国的寿险营销员是世界上最受剥削的代理人。”郝演苏说。而这种苛刻的生存环境,迫使他们用虚假广告误导或诱骗投保人,甚至制造假保单——这是类似湖南寿险营销员刘晓曼骗保事件多发的重要原因。

“基本法”淘汰2000万人

“他们与保险公司签订代理合同,而不是聘用合同。但另一方面,他们必须遵守公司管理。”中国保监会宁波保监局中介处处长高柱说,“保险公司对代理人有一套独特的管理制度,被称为‘基本法’。”

基本法主要内容包括:大规模扩充营销队伍,严格的培训制度,无保障、高激励的人才机制和严格的淘汰机制等。各寿险公司都有自己的基本法,大同小异。

但这套决定营销员“生死”的基本法,其制定过程基本不让他们参与。而且,基本法可能随时变化——例如,这个月要求做3个保单就通过考核,但是下个月就变成了5个单,达不到的人马上被开除。赵亮8年前入行时,营销员没有试用期,而现在规定,3个月完不成一定的工作量就被淘汰。而且不管升何种职位,只要有连续一段时间没有业绩,便不能享受任何续保佣金。

“要求公司给福利时,公司说我们不是它的员工。但我们只要犯错,公司就说你是我的员工,我要处罚你。”在赵亮眼中,自己完全被保险公司玩弄于股掌之间。

基本法让绝大部分营销员惶惶不可终日,这导致了惊人的流动率。8年前,与赵亮一同进入平安保险公司的有80个人,现在剩下的“只有几个人”。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执行院长郝演苏教授算出了一个惊人的数据:按照该行业每年70%的人员淘汰率,中国保险业发展的15年间,估计有2500万人做过或正在做保险营销。“相当于每50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卖过保险。”他说。

‘伍’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是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

企业单位,
国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