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天津为何享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
建筑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但要说道天津的这张名片,我想它一定是五彩缤纷的,因为天津这座城市融汇了法、意、英、俄等8个国家的建筑风格,这在中国的各大城市中,绝无仅有。
在天津小洋楼集中的五大道、中心花园、意式风情区,你能领会到英式建筑、意式建筑、法式建筑、德式建筑、西班牙式建筑的独特风情与韵味,这边是文艺复兴式,那边是古典主义,还有折中主义、巴洛克式、庭院式建筑,毫不夸张地说,天津就是一个“万国建筑博览会”。
从渊源上说,天津的小洋楼文化实际是外来文化与江南文化的变异,它洋溢着西方生活方式与西方价值观念。各国在天津的租界划定后,第一代居民就是拥有治外法权的外国人,租界当局均会按照自己国家的风格和流行手法进行规划和功能分区,确定道路与市政工程系统。形形色色的各国不同风格的建筑在租界里大量涌现,各式楼房纷然杂陈。没过多少时间,一些买办和为洋人工作的白领阶级、下野的军阀也开始到租借地来,按照洋人的样子,大兴土木为自己建小洋楼。就这样,天津逐渐形成了一个小洋楼社区。
在这些各具特色的洋楼建筑中,比较着名的有孙中山夫妇下榻过的张园、环境幽雅的静园、兼具中西合并风格的袁世凯豪华寓所、梁启超的极具意大利风格的公寓,还有富丽堂皇的庆王府等。
在这些外来建筑风格的影响下,天津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万国建筑博览会”。
B. 为什么天津在近代史中特别的具有独特性
天津距中国的政治中心北京近在咫尺,这种京畿屏障的政治地理位置成为天津近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因。1860年以后,英、法、美、德、日、俄、奥、意、比等国先后在天津开辟租界,其中意大利、比利时、奥地利三国在亚洲只在天津设立了租界,天津的九国租界在世界近代史中具有独特性。
天津五大首的西式洋楼租界区建筑活动的大规模开展是在1900—1937年尤其是1912—1937年间,在短短的时间里,各个国家各种类型各种风格的建筑一起涌入天津。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部分租界存在时间不长,没有形成较大影响;但英、法租界则一再扩张,特别是在中街、劝业场一带形成建筑集中的繁华地区。
英法租界中街(今解放北路)是租界区最早形成的街道,因集中建造了许多银行建筑而有“银行街”之称。这些银行建筑多半采取西方古典复兴样式,使用古典柱式,讲求对称,突出轴线,强调构图中的主从关系,形成比例严谨的立面构图,风格典雅华贵。其中以英国汇丰银行(1925)、日本横滨正金银行(1926)为典型。
1900年以后天津的商业中心由旧城区逐渐转移到法租界劝业场一带。20世纪二十年代,这里的商业迅速发展,商店、旅馆、饭庄、影剧院等商业娱乐建筑大量建造,自1922年起陆续兴建了国民饭店(1922)、浙江兴业银行(1925)、惠中饭店(1928)和劝业场(1928)等,很快形成了远远超过旧城区的繁华闹市,劝业场也成为天津的标志性建筑。劝业场一带的商业建筑与中街的银行建筑基本上是同时建造的,但这些商业建筑与严谨的银行建筑不同,体型富于变化,多种建筑处理手法并用,用争相耸起的高高塔楼来追求商业广告性质的争奇斗富,属于折衷主义范畴,也受到现代建筑思潮的影响。
C. 天津市最繁华的地方是哪
天津市最繁华的地方是滨江道。
滨江道商业街是天津市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自海河边的张自忠路起,向西南方向延伸到南京路上,全长2094米。
分两段建成,其中张自忠路至大沽路一段,建于1886年;大沽路至南 京路一段建于1900年。1946年将两段合并,定名滨江道。
(3)天津市为什么有洋楼扩展阅读:
滨江道是天津市最为繁华的商业步行街,汇集了天津市商业、餐饮业、服务业的精华,国际品牌店鳞次栉比,是最新潮流的聚集地,商业零售额居天津市第一。
天津友谊新天地周围云集了麦购休闲广场、伊都锦、米莱欧商厦等休闲购物场所,新落成的乐宾百货、现代商城,同时该位置也是通往天津伊势丹、津汇购物广场、国际商场等天津高端商业购物场所的必经之路,是天津名副其实的商业旺地。
D. 天津市岳阳道上有一个小洋楼,浅蓝色楼身,红顶子那个楼是谁的故居啊,本人很好奇,希望大家能告诉我
着名作家冯骥才。地,浙江慈溪,生于天津。前进的小说“魔灯传的大量作品奖全国优秀小说奖。近年来,致力于民间艺术的保护和发掘工作。他目前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 在天津,冯骥才人不知道可能是非常小的,一块石头在他1米90的大个子在街上,人们会喊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协会主席。郭泰丰,忙嘛呢?套煎饼分!冯确...实很忙,尤其是在最近几年,很少老老实实留在家里或周围的会议,无论是去保护民间文化村域竞选个人侦察民间的仍然是。有一次,我遇到了相同的超照顾他的妻子,他们说,大冯劝说,不要那么辛苦,毕竟是60岁以上的男子。顾??大嫂无奈地笑了,说,你让他空闲时,他不痒,疼痛,出去疯跑,倒啥病没有,唉,老黄牛,遭受命运的参与! 冯骥才小说名世到目前为止,各种的作品和各种文字的版本,已经出了超过150种,摞起来比他真正多产的国内和国外的读者是熟悉他的人,主要是通过这些作品,因此,他的主要业务,它应该是一个作家。他刚好有绘画的天赋和灵性,他的画,他的小说,有力量的地震和参与,一般画家能超越的文化内涵。走在前面的两条腿走路,在路上大冯越走越宽。近年来,大冯成为着名的社会活动家,更具体一点,是游说行动,主要集中放置在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走到这一步,我们可以说,与他的文化是一致的想,和他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国家的文化,以及一个脚注他的见解,这是不难理解为什么他要暂时放下写作,做的努力讨好的东西。 冯骥才第一个“走偏”,大概是在1994年的时候,天津是搞一个大型的现代建筑,塔拔地而起,与破旧的老城区中消失可以是一个决策权的洪水,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破坏的文物古迹众多,有很好的理由。冯骥才,冯骥才茶饭不思。文人,除了仰天长啸,但也奈何它呢?他可以做的是向拉了一个庞大的团队,包括规划师,建筑师,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当然,是一名摄影师,和他们花了一年的时间,在城市地毯,拉网访问,花了3万多张照片和图像数据,四超过2000所选择的照片,这些照片发送给政府官员,各派出一组的扉页上,应该写了一行字:这是你心爱的土地。大冯混乱的动静挺大,支持他,但很多人说,你站在网,从事无用的小说不写,这使得大冯很伤心。本次活动,从开始到结束,所有的成本都大冯自己的钱,一个几十万美元的专利使用费满画作也填补这个大洞保持不变,所有的钱用于检查。但今天,大冯所做的工作有用和及时的,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天津文物古迹众多,现在只剩下几个专辑去看。 / a> 2001年,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并把他的文章“。有必要从2003年开始在其位,谋其政”,大冯人口普查启动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项目,他说,我们不能笑呵呵地看着民间文化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消失。数十万离开巢穴在全国的专家和学者,在球场上跳跃,装饰,挑选那些即将消除泯的地球“母亲文化“,这是两年多来,冯骥才的大部分时间是运行在农田里。然的原因首先,他想知道实数域文化到底是什么现状?又不是不知道,惊讶一去,今天的民间文化,基本上是在国家抵御对自己非常微弱的力量保护;他们的资金短缺,投资保护,几乎是不可能的,民俗文化的县,乡,村的控制下,去上对发现了问题,你可以跟县长,镇长,村长告诉他们要保护这些文化,我只好跟着冯骥才到过的几个地方,一旦到河北省武强县周窝乡村的老城区,突然遇到大雨,我们的车进沟的道路,我们必须走在泥泞中前行。冯脚套两个塑料袋,深一脚浅一脚,把一些下落的雨水像落汤鸡,包括在泥汤,看起来是很有趣的,如果没有人说,谁想到他民进中央委员会,中国文学艺术界副主席津联合会副会长说,姐姐看着我们的照片,我们公顷公顷的笑容,顾大嫂却难过得了眼泪。大冯说,没有什么比我苦多了去了,我们的志愿者,他们拿着微薄的工资,没有一分钱的补贴,同时也填补贴钱,经常挨饿。改善工作条件的这些人,大冯首先要把房子卖了,后来还是返回卖淫,白天和晚上画的,硬的手柄后面画一个大包。超过30个画在天津拍卖一次拍卖在北京现代文学收入100万元成立一个民间文化基金会,谁的志愿者都已经能够端口岔河。台湾演员温斯顿超行为的大冯深深感动,也捐出百万元支持大冯表。 幸运的是,大冯和他的志愿者的努力的结果已经公布了大量的救援和图形材料,更多的音频和视频信息正在整理中,无论国家国家,这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E. 天津为什么那么多的欧式建筑
天津是近代最早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被分成了英法意日奥等多个租界,外国政要,客商聚集,带来了世界各国风格的建筑。
另外,一些中国近代的达官贵人,商界名流,文化名流也纷纷找欧洲设计师设计修建自己的私宅。才形成了风格各异的欧式建筑群。
特点
根据英国人雷穆森的《天津的成长》记载,一百多年前,如今意大利风情区远没有现在的洋楼成群,流光溢彩,当时这一片区域是存储长芦盐的盐坨地,四周布满了臭水沟、垃圾堆和破烂不堪的民房。
直到1902年划分为意租界后,才在当时任意大利驻华海军陆战队中尉的Filete的带领下,总体规划和建设了这一片意租界。
当时的意租界是九个国家在津设立的八个租界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但是它的建设却很用心。房屋要求以意大利风格的花园别墅为主,并且规定所有的沿街建筑都不能雷同,以马可波罗广场为中心,层层外扩,泾渭分明,错落有致。
F. 天津五大道有那些很有异国特色的建筑啊 都在哪里哦
天津的异国建筑分成了几块,这也和当时租借地的情况来划分的。
天津:留住历史风貌
法国梧桐、洋楼、雪弗莱、霓虹灯、佳人……很多人错觉,这样的场景只属于“上海旧梦”,实则不然--它也是当年天津的景观。
中国近代史上,1404年开始城市建设的天津始终扮演着一个现代化领跑者的角色。借助作为京城门户及中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的区位优势,它迅速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一个摇篮、北方经济中心和万商云集的繁华都市,后又步入中国第二大工业城市之列,仅次于上海。
曾有学者统计,天津一共创造了近代中国历史上100多项第一,如第一辆汽车、第一条铁路、第一家大商场、第一所大学都诞生在天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新中国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块手表也问世于此。中国人自行研制的第一台电视机也产自天津。
近代至少有200余位中外名人政要曾住过天津。而这里的历史风貌建筑林林总总,跨越了1000多年,涵盖多个领域。其最早遗存是先于天津“城”的独乐寺(984年)。不过,60%多的历史风貌建筑是1900年至1937年建成的,如今也都年过七旬。而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天津不少市区逐步变成外国租界,却得以耸立一大批异国文化特色、形式多样的的风貌建筑。
这些“小洋楼”渐渐构成了近代天津城市肌理与中西融合风格的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这座中国近代接受西方文化最早的中国名城有了“万国建筑博物馆”的美誉。
国际知名导演李安感叹,他拍后来获威尼斯“金狮”大奖的《色,戒》时,“错过”了天津。其实李安很想到天津取景,因为“其老建筑很现成,保存得很完整”,只是后来由于战线拉得太长而未能成行,却一直觉得错过了“真地可惜”。
天津人自然不愿错过自己的宝物,而想永久留住历史风貌的念头早已变成了行动。
专门立法
建于1921年的“静园”,位于天津和平区鞍山道70号。1927年,被赶出皇宫近3年的中国末代皇帝溥仪迁居此处,过了4年“静观外变”的生活。
静园为三道院落(前、后庭院和西庭院),主要建筑为前后两幢砖木结构二层西式小楼,以及书房、库房等,装饰讲究,园内长廊庭院曲径蜿蜒通幽,怪石清泉点缀其间,楼东还修有一个网球场。
溥仪搬出后的近80年间,静园几番易主,还曾被用作办公用房和职工宿舍。1976年7月发生大地震,园内又布满了“地震棚”……到本世纪初,静园成了年久失修、住有45户居民、搭建违章建筑500余平方米的大杂院。
2005年10月,静园居民和单位开始腾迁。此前的9月1日,天津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颁布了《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这是中国首部针对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专门立法,其中对于历史风貌建筑进行“腾迁保护”等条款属国内首创。
此后,相继成立了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委员会和办公室、专家咨询委员会、整理有限责任公司,形成了保护管理工作的完整体系。整理部门与天津、意大利等国内外众多专业机构以及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专家组成课题小组,集中研究解决整修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第二年8月,依据“修旧如故,安全适用”原则的浩大修复工程开工。这一全国首个依照地方立法对历史风貌建筑实施腾迁的项目,于2007年7月20日完工,并正式对外开放。
整体修复后的静园,维持了其旧时的风貌特征。同时,还在功能上有所增加。一方面,整修部门把先进的现代技术和材料应用到老建筑中,对危旧墙体、构件进行了加固、修缮,例如,静园主楼损坏严重,导致整体屋架受力体系变化,整理时主要采取碳纤维加固和剪刀撑的方式,并用相同材料填充缺损部位,使其荷载能力达到安全适用程度;另一方面,对建筑原有的门窗、玻璃、小配件及地砖等原状构件进行妥善的保护与复原,主楼原议事厅内的壁炉、壁灯都被精心保留下来,顶棚也被完全恢复成原有的式样,具有静园特色的几个拱券(门、窗等建筑物上筑成弧形的部分)都完全采用旧料加工修复,原来的比利时进口玻璃同样是精心清洗而保留原样。
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保护、利用静园的历史文化价值,整理部门还与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开展了课题研究工作,对历史图片和史料进行了分析整理,完成了“末代皇帝溥仪在天津”展览资料的编撰工作。同时,在主楼一楼重设了原有的配膳房和酒吧间,并恢复了大餐厅、会议室、会客室;也恢复了二楼溥仪等人的起居室、书房。室内还依据当初的摆设,以仿造的室内家具、饰品为主复原陈列了部分展品,并辅助陈列了与溥仪有关的器物、生活用品、相关文字、照片资料等,基本展示了溥仪当时在天津的生活和政治活动情况。
工作人员还根据历史文献、图片资料和专家考证以及对现场的深入挖掘,形成了对静园庭院的修复方案。园内恢复了游廊、中心地带的水池喷泉和西侧平房图书馆及其旁边的湖山叠石、竹林景观,庭院主体采用石钉铺地,周围种满花、木,以保留原有植物为主,移植了10多种观赏类的乔木、灌木和花卉。
静园是“特殊保护”级别。除此之外,历史风貌建筑还分为“重点保护”和“一般保护”的等级。依据《保护条例》,天津目前已确认了746幢(133多万平方米)历史风貌建筑,此外还有6个历史风貌建筑区。
“历史风貌建筑”是天津保护历史建筑的法定名词。按照《保护条例》明确的确认条件,它们是指:建成50年以上,建筑样式、结构、材料、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科学价值;反映天津市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具有时代和地域特色;具有异国建筑风格特点;着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名人故居及其它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建筑等。
天津的《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风貌建筑区的保护规划,提出要建立相应的保护体系,强调“从根本上保护好”;在保护区范围内,历史建筑不得拆除,与历史风貌不协调的现代建筑要进行改造,严重影响风貌的现代建筑被勒令限期拆除,与历史风貌相冲突的环境要素必须进行整修、改造,市政设施的安排也遵照考虑历史风貌保护的要求,“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应在高度、体量、色彩等方面与保护区风貌相协调。”
“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我们制定了与《保护条例》相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健全了保护的法规政策体系。”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吴延龙介绍说,还成立了专门队伍,并建立执法档案,为每幢历史风貌建筑拍摄了各角度照片。“我们组织专人对全市历史风貌建筑进行每月1次、重点地区和建筑每月2-3次的例行巡查。”
地理信息系统先也建立起来。它将天津全市历史风貌建筑的地理位置、建筑面积、产权情况、房屋完损状况、历史文化背景、照片等资料输入数据库。同时还编制了《保护图则》,为每一幢历史风貌建筑“量身定做”了保护整修、使用的技术指南,这被专家认为是“全国首创”。与之相应的《保护修缮技术规程》作为地方技术标准,为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提供了技术依据,填补了技术领域的空白。
“开发”保护
如果有人问中国哪座城市的一条街上,有比巴特农神庙还多的柱子?这条街就是是解放北路,属赫赫有名的老天津 “五大道”地界。
所谓“五大道”是指天津中心市区南部东、西向并列着以中国西南名城成都道、重庆道等命名的5条街道。
“徜徉五大道,就好像走在世界建筑史的长廊上--从古希腊、罗马风格,到文艺复兴式、歌特式、拜占庭式、巴洛克式、罗可可式,英式、法式、意式、中式、西班牙式、日式甚至犹太式和印度式,各式小洋楼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天津风貌建筑史专家金彭育说,西洋建筑在五大道上的大量出现,与数千年形成的中国传统建筑体系交相辉映,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5月1日,五大道民园西里举行创意产业锚地开街仪式。这是五大道地区在建的以形成一个“历史底蕴深厚、文化特色突出、充满活力”的历史文化旅游商贸亮点与天津城市的品牌载体为目标的“聚客锚地”工程的一部分。在五大道中间位置,将以保护历史风貌建筑为前提,改造部分风貌建筑,拆除周围的违章建筑以及不协调的新建筑,重建一些老建筑,形成集游、购、娱、吃、住、行于一体的多功能景点。按照吴延龙的说法,要推出一批“看得见、进得去、有故事”的历史建筑旅游景点,让保护成果惠及更多市民与游客。
“开发与保护并不矛盾,相反,如果开发得好,则更有助于保护。”来自上海的“都市策略”公司策略总监潘陶认为。这家公司试图在开发和进一步提高天津与五大道知名度方面多做努力。
当然,由于“锚地”等项目涉及到拆迁,因而不时传出争议之声。有人担心,尽管五大道内现有的400多幢历史风貌建筑在保护之列,可那些没有保护“身份”的建筑未来会怎样?也有学者认为,被允许的“原拆原建”很容易导致拆真造“假”。更有专家呼吁“整体保护”五大道历史街区。“它不是一两幢房子的问题,而是几个街区的问题,几个街区构成一个完整的气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志华表示。
你从理工大学乘坐观光2路就可以到五大道
天津观光2路 市区线路 华苑小区6:15--21:45 → 第三医院6:15-21:45 ; 票价1.50元,无人售票,城市卡有效,月票无效 天津巴士实业有限公司
上行:第三医院 - 秀山花园 - 王串场六号路 - 王串场三号路 - 王串场一号路 - 和平村 - 小树林 - 十字街 - 金纬路 - 金钢桥 - 东北角 - 远东百货 - 南市食品街 - 南门外大街 - 海光寺(南京路) - 鞍山道 - 滨江道 - 长沙路 - 黄家花园 - 桂林路 - 体育馆 - 天和医院(贵州路) - 佟楼 - 德才里 - 天塔 - 水上村 - 周邓纪念馆 - 会宾园 - 市委党校 - 育梁道 - 理工大学 - 观园公寓 - 华苑小区 (33站)
下行:华苑小区 - 观园公寓 - 理工大学 - 育梁道 - 市委党校 - 会宾园 - 周邓纪念馆 - 水上村 - 聂公桥 - 德才里 - 佟楼 - 天和医院 - 体育馆 - 桂林路 - 黄家花园 - 长沙路 - 滨江道 - 鞍山道 - 海光寺 - 南门外大街 - 南市食品街 - 鼓楼东 - 东北角 - 金钢桥 - 金纬路 - 十字街 - 小树林 - 和平村 - 王串场一号路 - 王串场三号路 - 王串场六号路 - 第三医院 (32站)
海光寺是日式建筑,东站河北一侧是意大利风格,解放桥是原来叫法国大铁桥,解放路英法风格。
G. 天津好玩的地方有哪些
天津,是一个大俗大雅并存的城市。
天津曾是洋务运动的中心,而后发展为北方的金融贸易中心,挤满了满清遗老遗少,北洋政治大员,和来天津创业淘金的国人和洋人。曾几何时,天津是和上海一样洋气的城市。
现在天津的名片,是煎饼果子,相声,古文化街,天津眼和五大道。
H. 为什么天津市会有那么多国外的建筑说明什么问题呢
天津曾有九国租借区 即说明了天津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城市 北方经济中心 记录了天津在近代史上的辉煌 同时也记录了中国的那段屈辱史 让我们勿忘国耻啊
I. 天津小洋楼简介 天津小洋楼风格有哪些
天津小洋楼分别是当年英法德意奥等国建造的,风格各异,我希望知道这些老房子到底有几类风格,主要集中体现在哪个风情区?
天津小洋楼简介
这些小洋楼集中在五大道即:成都道、重庆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上,建筑风格各异,造型美观,装饰考究。当时,除了一些西方人之外,寓居在这些豪华住宅的,大多是清廷的皇亲国戚、遗老遗少,北洋政府时期的总统、总长、督军;还有一些具商富贾、名流红角。他们把天津视为建立“小公馆”和别墅的理想地点,因为天津靠近他们居住的京城,交通甚为方便。
天津小洋楼几乎都有着数十年至一百年历史,建楼的主人们,多半已不复在,可是,有的小洋楼却以主人们的名气和轶事引起当代人浓厚的兴趣和遐想。如自由道上一幢浅灰色小楼,便是中国近代学者梁启超每天伏案创作的“饮冰室”。小洋楼是昔日天津一个重要的居民社区,如今小洋楼文化是天津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天津的小洋楼和北京的四合院一样,已经被视为是两个城市最重要的标志。、
天津小洋楼风格有哪些?
历史给天津留下近千幢精美别致的小洋楼。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沦为9国租界地,一大批欧洲建筑师在天津这个竞技场上,争奇斗巧,终于在海河两岸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西式建筑群。这些近代建筑或雄伟壮观,或小巧玲珑,或浑厚庄重,或富丽雅致,各具特色。有以静穆庄重着称的古典风格,有以高耸奇拔闻名的哥特风格,有以空间透视广远奇诡而惊世的巴洛克风格,有以富丽可风格,还有以雄奇豪放见长的浪漫派风格。在造型上,有尖顶的、圆顶的、楼阁式的和亭台式的;在特色上更富有变化,从表现木框架的英国式、注重西班牙式,到德式、法式、意式、日式、荷兰式……百花齐放,五彩缤纷。
一、在小洋楼集中的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庆道等五大道地区及承德道、花园路上,众多小洋楼陡峭的屋顶相互交汇,随意切割,或凸出阁楼,或增加偏厦,使建筑在整体上富有韵律。其材料质感和色彩,犷、柔、素、艳,千姿百态。安装着各种拱窗、门廊的墙面,有的以浅色水泥抹线脚与红砖墙形成鲜明对比,有的用蘑菇石作勒脚,棕色面砖作线脚,与本色的墙面协调、统一。各式院门、围墙、庭院、台阶、小径、铺地、布石、栏杆……绿化更是多姿多彩。马场道上的干部俱乐部,原为乡谊俱乐部,是一幢典型的英式小洋楼。设计者在这里充分调动了建筑装饰手法,用符号勾勒起联想,以象征主义手法营造了一个古远而又浪漫的欧式氛围。小洋楼的屋顶采用了英国锤式半屋架的露明作法,建筑外形为简化的古典柱廊,其柱头、半圆券、拱形的窗户、水泥花饰和多道水泥线脚,散发着浓郁的英国乡村建筑气息。厚重的柚木门又仿佛在为你讲述一个从前的故事。建筑风格、象征饰品、仿古风格浑然一体,于是就有了联想和氛围,红花绿树,风吹叶响,蝴蝶在洒满阳光的叶子上飞舞,鸟儿展翅飞向蔚蓝的天空,建筑师以跳跃的笔触描绘着一幅动人的英国田园风景画。
二、天津小洋楼在选用柱式的种类上,大多用爱奥尼克和科林斯柱式。如开滦矿务局大楼(现市委办公楼),立面造型采用古典柱式构图,正面的爱奥尼克巨柱,华丽秀美,比例轻快,并富有精致的雕刻。爱奥尼克柱式的明显标志是柱头两端轻轻卷起呈旋涡纹饰,其柱身有纵向沟槽。爱奥尼克柱的槽纹和古希腊雕像衣服的褶纹,二者垂直的节奏、优美的韵律有着异形同构、异曲同工之妙。爱奥尼克柱头的柔美涡卷,也令人自然地想起希腊女性雕像的发型。中法工商银行大楼(现市总工会),以正入口为中心向两侧沿弧线对称排列着以10根柱子组成的科林斯柱廊。科林斯式柱头为倒钟形,四周饰以锯齿状叶片,其柱头优美的花纹,则是地道的雕刻———以植物为对象的雕刻,由毛莨叶片、花托、花茎等雕刻图案组成,线条生动,涡卷优美,宛如一只奇丽多姿的大花篮。光线把科林斯柱廊的通透强调出来,光影相伴,刻画出鲜明的线脚,柱子的线条和比例的精巧令人心旷神怡。
三、长期的历史积淀使小洋楼各式各样的屋顶已为天津所独有。中心公园的仿曼塞尔式的屋顶,使人依稀可以看出中世纪法国碉堡塔楼的痕迹;解放北路帐篷顶造型的穹窿,穹顶饱满,采光亭高举,散发着浓郁的俄罗斯建筑和拜占庭建筑的气息;承德道路口的重檐圆形攒顶塔楼,吸取了古罗马、拜占庭和哥特手法,端庄优美、造型生动;解放南路上的德式小洋楼,有坡度很大的红瓦顶,屋面上设有阁楼和老虎窗,耸立着高高的小尖顶,赋予城市一种令人振奋的街景;围绕一宫圆形广场的意式小洋楼,屋顶上都建有意大利式的角亭,造型优美,挺拔隽秀,别具一格,为城市空间增添了神韵;哥特式的望海楼教堂,其顶部塔楼有很强的向上动势,把人的目光引向苍穹,令人产生超凡脱俗的精神升腾,正面的钟楼则好像集中了整个建筑的冲劲,戴着十字架完成了向天的一击。建筑屋顶是构成街道、广场乃至城市面貌的轮廓线主体,因而它往往被城市作为展示本地区建筑风格与特征的象征之一。天津小洋楼这种独型塔楼的造型,逐渐成为天津的地方风格,成为天津建筑上的一大特色。1988年建成的天津新客站,主楼顶上也耸立起一座钢架独型塔楼,与劝业场、惠中饭店的塔楼在海河两岸相互映衬,丰富了城市空间的轮廓线。
四、小洋楼的窗林林总总,千姿百态。在有些小洋楼上,并联的拱形窗反复运用,组成有韵律的图案,犹如音乐中的主旋律反复出现,贯穿全乐章一样,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有些小洋楼运用砖质的不同色彩,组砌成各种窗套,构图巧妙生动;有些小洋楼上,半圆形、三角形的窗眉相间排列,再配上窗框两侧的爱奥尼克柱式及窗前的豪华铁制栏杆,起到了强烈的装饰作用;还有的窗采用拱门式处理,窗眉上戴着巴洛克手法的折断形山花,华丽纤巧,装饰趣味很浓。在哥特式的小洋楼中,圆花窗是一种辉煌的建筑艺术形式,先由车轮式改为玫瑰花式,又由玫瑰花式改为火焰式。
五、一座成功的建筑物,除了有着吸引人的外部形态,它必须还有丰富的内部空间的变化与组合。原为富商住宅的花园路9号小洋楼,室内大厅前半圆形的大玻璃窗以各种颜色的小玻璃拼成鲜艳的植物花草,显出一种特有的古朴、典雅的风格,这是其它描画、印刷工艺所无法比拟的。线条飞扬的花卉图案,强调了透光、朦胧、意连的感觉,细细品来韵味无穷。盐业银行(现工商银行)厅内的天棚用黄金等材料组成“蓝天飞凤满天星”的图案,藻井镶嵌彩色玻璃,楼梯间用彩色玻璃窗拼成晒盐的场景,线脚、墙壁、内柱廊、檐口等采用了中西结合的雕饰,其花饰之精细,色调之柔和,内涵之独到,气氛之肃然,给每一位来客都留下心灵的震撼。横滨正金银行(现中国银行)楼内大厅高度贯通一二层,顶部中央有9个方格镶嵌彩色玻璃,形成一个正方形的采光玻璃顶。抬头望,视线穿过玻璃天棚,随时可与阳光对话,与星星交流。其下面悬挂4个大型豪华吊顶,厅顶附有十分精细的石膏浮雕花饰,将典雅的大家风范表现得淋漓尽致。德国俱乐部(现市政协俱乐部),大厅内利用楼梯的复杂形体变化和纵向穿插,形成十分丰富的空间组合。楼梯的立柱、栏杆都有精美的雕刻,栏杆做成两跨连续小拱券,中间夹有云彩头雕饰的小栏板,立柱雕刻着绞绳状花纹,上面各有一座雕像,右者右手执矛,左者左手执盾,生动传神,凸现了古远的意境,将整个室内装饰的风格推向高潮。壁炉、吊灯、护墙板以及券脸、券脚等均采用巴洛克装饰手法,营造了中世纪的欧式氛围。在建筑室内装饰经过无数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站在这座大厅内,仍然被它的雍容华贵的美所震慑,其庄重恢宏的气度,典雅柔和的色调,精美别致的细部,无不使人回味无穷。
以上就是关于天津小洋楼风格的全部介绍,希望能加深大家对天津小洋楼的了解!天津是个寂寞的城市。小洋楼的繁华与热闹似乎随着北洋政府时代的结束,也慢慢归于了沉寂。历史的风华虽已褪去,但它早已经把印记深深地烙在了这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