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资料 » 天津天后宫里还有什么老物件
扩展阅读
厦门中医院地铁站叫什么 2025-07-18 23:10:14

天津天后宫里还有什么老物件

发布时间: 2022-10-31 23:16:36

A. 天津娘娘庙求什么

你说的娘娘庙应该是古文化街里面的那个吧,也叫做天津天后宫。
天后宫正店供奉海神妈祖,配殿神仙众多,有掌管兴云布雨的四海龙王,也有祛病保平安的王三奶奶,还有道教神仙泰山娘娘碧霞元君、河伯、魁星和掌管江河湖海的各路神仙,还有财神、关公和六十甲子太岁神和观音菩萨。
所以什么都能求。
旧年间求水陆交通平安的拜妈祖还有想要小孩的也找妈祖娘娘;求功名利禄也可以找财神关公,求金榜题名可以拜魁星;本命年求平安健康可以拜太岁;当然如果分不好类也可以找有求必应的观音菩萨……
总之是天津香火很旺的道佛合一的寺庙,只要心诚,求什么都可以
希望您的愿望能实现,要记得还愿哦

B. 天津天后宫供奉的人物的简介

天后宫是天津市现存的着名道教宫观,主要是为了祭祀道教女神天后。

天后娘娘最初是人,她姓林名默,是福建莆田县一渔家女子,生于北宋建国的建隆元年(960年),卒于雍熙四年(987年),只活了27岁。

据1936年徐肇琼《天津皇会考》引《天后本传》及《天后传》说,林默生而神异,幼而聪颖,擅游泳,能乘席渡海,勇敢侠义,能为人治病,救助海上遇险船只,被众人尊称为“通元灵女”、“龙女”、“神女”。

她死后还屡次显灵,海舟危难,有祷必应,洋中风雨晦瞑,夜黑如墨,每于樯端见神灯示祜,因而成为人们敬仰膜拜的护航女神。

地方官多次褒奏,朝廷多次晋封,宋代封之为顺济夫人,元代封为天妃,清代封为天后,并且很早就在天津及东南沿海各地修庙供奉。

(2)天津天后宫里还有什么老物件扩展阅读:

天后宫坐西朝东,面临海河,最初创建于元朝(1206-1368年)时期的1326年,后来的朝代又多次重修。从东向西,主要建筑包括戏楼、幡杆、山门、牌坊、前殿、大殿、藏经阁、启圣祠以及钟鼓楼、配殿和张仙阁等。

天后宫的主要功能是企求航海安全,是历代海祭中心,也是古代船工海员娱乐聚会的场所,除了举行隆重祭祀海神天后的仪式外,还经常有各种中国特色的酬神演出,据说在每年农历3月23日为天后妈祖的诞辰,这里经常举办民间花会,吸引了很多游人。

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到天后宫烧香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他们拿着香烛、供品走入山门先拜前殿的“护法神:王灵官”像和“四大金刚”神像,然后穿过前殿,就望见正殿,人们先在正殿前半人高的铁铸香炉里焚香,随即向正殿里天后圣母方向三叩头,再起身步入正殿。

C. 天津适合老人玩的地方

天津适合老人的景点_天津适合老年人旅游的地方?
天津适合老人玩的地方
天津这里比较适合老人玩的地方第一个要推荐的就是广东会馆了,现在它是天津市的戏剧博物馆,这是一座清代会馆,规模很大,设计非常的古朴,戏楼是主体的建筑,这里常常会有很多大型的戏曲表演,表演者都是我国的戏曲名家,是老人们都很喜欢的喜剧演员。另外,在这里还可以参观和戏剧有关的各种文物藏品,比如说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书画作品和戏服,老人们对这些东西都是很感兴趣的。广东会馆的门票很便宜,只要10元钱。

天津适合老人的景点 带着老人来天津游玩还可以去古文化街参观游览一番,这是天津的一条历史悠久的老街,街道两旁的建筑都是清代的民间建筑风格,古色古香的感觉十分的吸引老人的目光。古街两旁的店铺也都是清代的风格,这里经营的都是如文房四宝、文物古玩一类的东西,对于喜欢这些老物件的老人来说是很乐意在这里逛一逛的。古街上还有一座天津最古老的建筑---天后宫,里面供奉的是海神妈祖,带着老人去转一圈他们会很喜欢。同时还有很多老字号的小吃店,可以带老人去品尝下正宗天津口味的美食,顺便喝一碗用古老的龙嘴大茶壶泡出来的茶汤,感怀一些历史。古文化街的免费参观的,没有门票。

天津适合老年人旅游的地方 天津热带植物观光园也是很适合老人旅游的地方,这个观光园在亚洲来说是最大的一个,园区的面积非常大,在这里可以参观壮观的热带雨林,欣赏各种热带植物的风姿,还可以去欣赏各种美丽的花卉以及各种的沙生植物,让老人可以更好的感受和大自然亲近的感觉,带来更多美的享受,还可以看到很多特色的表演,老人一定会很开心,这个观光园的门票是50元。
更多关于天津适合老人玩的地方?,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13d4811615732100.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D. 请问天津适合老人玩的地方

天津适合老人的景点_天津适合老年人旅游的地方?
天津适合老人玩的地方
天津这里比较适合老人玩的地方第一个要推荐的就是广东会馆了,现在它是天津市的戏剧博物馆,这是一座清代会馆,规模很大,设计非常的古朴,戏楼是主体的建筑,这里常常会有很多大型的戏曲表演,表演者都是我国的戏曲名家,是老人们都很喜欢的喜剧演员。另外,在这里还可以参观和戏剧有关的各种文物藏品,比如说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书画作品和戏服,老人们对这些东西都是很感兴趣的。广东会馆的门票很便宜,只要10元钱。

天津适合老人的景点 带着老人来天津游玩还可以去古文化街参观游览一番,这是天津的一条历史悠久的老街,街道两旁的建筑都是清代的民间建筑风格,古色古香的感觉十分的吸引老人的目光。古街两旁的店铺也都是清代的风格,这里经营的都是如文房四宝、文物古玩一类的东西,对于喜欢这些老物件的老人来说是很乐意在这里逛一逛的。古街上还有一座天津最古老的建筑---天后宫,里面供奉的是海神妈祖,带着老人去转一圈他们会很喜欢。同时还有很多老字号的小吃店,可以带老人去品尝下正宗天津口味的美食,顺便喝一碗用古老的龙嘴大茶壶泡出来的茶汤,感怀一些历史。古文化街的免费参观的,没有门票。

天津适合老年人旅游的地方 天津热带植物观光园也是很适合老人旅游的地方,这个观光园在亚洲来说是最大的一个,园区的面积非常大,在这里可以参观壮观的热带雨林,欣赏各种热带植物的风姿,还可以去欣赏各种美丽的花卉以及各种的沙生植物,让老人可以更好的感受和大自然亲近的感觉,带来更多美的享受,还可以看到很多特色的表演,老人一定会很开心,这个观光园的门票是50元。
更多关于天津适合老人玩的地方?,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13d4811615732100.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E. 天津娘娘宫里都有什么神像

娘娘宫,敕建于元泰定三年(1326)。明清两代多次重修。是中国最北方的妈祖庙,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古文化街,旧城东门外,面朝东方海河。是由清代通过大运河向北京运送粮食的槽运船工建造的。

娘娘宫在天津人的文化生活中有重要的意义。以前几乎所有天津人在新婚时会朝拜娘娘,观念中将妈祖和送子娘娘混淆了,希望娘娘能保佑早生贵子,求取一个泥娃娃作为自己的孩子。如果一年之中没有生育,会将泥娃娃抱到娘娘宫“洗澡”,也就是换一个更大的泥娃娃,使泥娃娃“长”一岁。如果生育了孩子,会尊泥娃娃为“大哥”,自己行二。因此以前天津人互相尊称“二爷”,没有叫“大爷”的,因为大爷一般都是泥娃娃大哥。(和北京人的风俗不同,北京人认为“二爷”都是管家或门房,互相都尊称“大爷”)。

天后神像旁有一个小神像被称为王三奶奶,据说是为天后送子的侍女,是一个软身神像,求子嗣的人要摸一下这个神像的手,据说就可以有神效。由于每天有许多人摸,就不能作成泥胎神像,是木制的手臂,穿着布制衣物,头是泥塑的,栩栩如生。

天后在古时被人们称为护航女神。传说她是福建莆田人,姓林名默,经常驾船出海,搭救遇难的人,故被后人敬为女神。元时京城每年需北运大批粮食,先从海路运抵天津,然后再转河运至京城。元政府为祈求航海安全,便将护航女神崇为天妃,并在沿海城镇建起天后宫。天津的天后宫建于公元1326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是娘娘的生日。每年这时都举行“皇会”,表演高跷、龙灯、旱船、狮子舞等,百戏云集,热闹非常。现今天后宫已成为天津民俗博物馆,介绍天津的历史变革,陈列着各种民俗风情实物。皇会是因清干隆皇帝下江南时曾游此会而得名。传统的演出场所在天后宫前的广场以及宫南、宫北一带。古文化街建成后,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辰吉日)在此举行盛大的皇会,表演龙灯舞、狮子舞、少林会、高跷、法鼓、旱船、地秧歌、武术以及京戏、评剧、梆子等。

F. 天津天后宫的主题建造是怎样的

天津天后宫又称天妃宫,俗称“娘娘宫”,位于天津古城东门外,始建于元代,是天津最古老的一处古建筑群体,也是我国存留下来的年代最早的妈祖庙之一。

在元代,由于运输漕粮时海难不断发生,而天津是海运漕粮的终点,是漕粮转入内河装卸的码头,所以,在1326年,皇帝下令建天后宫于天津海河三岔河口码头附近,供人们奉祀海神天后。

天津天后宫整体建筑,从海河岸边沿中轴线从东向西依次为戏楼、天后宫广场、幡杆、山门、牌楼、前殿、正殿、凤尾殿、藏经阁和启圣祠,其中间一条长30多米的天街连接,两侧分列南北的是钟鼓楼配殿和张仙阁等建筑。

戏楼、广场和幡杆均在天后宫正门之外,这里在过去是祭祀天后的场所,后来在过年等时候这个广场会有大量卖吊钱、窗花的摊位聚集,非常热闹,戏楼有时也会启用。

戏楼为酬神演出之所,坐东朝西,面向大殿。是过街楼,西向宫前广场,东向海河和宫前大街,戏楼上悬“乐奏钧天”4字横匾,北侧上场门横额为“扬风”,南侧下场门前额为“典雅”。

后来被毁,存留下来的是重修的戏楼,高12米,宽10米,进深约12米。

幡杆不同与其他庙的旗杆,这个幡杆是由海船主桅杆演变而来,是天后宫坐落的标志,高度都在26米左右。

每逢初一、十五和天后诞辰,还有重要节庆庙会,人们都会将旗幡悬于空中,其上绣有“敕封护国庇民显神赞顺重佑瀛塬天后圣母明着元君宝幡”24个字。入夜高挂红灯每灯一字共24盏,远远看去非常壮观,可以为往来船只导航。

山门为砖木混合结构,平面长方形,面阔约6米,进深约3米。下部砌筑砖拱券,前、后设有券门,在拱顶上置十字形梁柱,柱顶施脊檀,横梁两端施金檀,檐檀置于前后檐砖墙上,脊檀上皮至屋外地面通高约6米。

山门顶部是九脊歇山青瓦顶,门额以整砖篆刻“敕建天后宫”5个字,上首可识“干隆已巳秋九月”。“已巳”为清干隆十四年,表示山门是在1749年的清代重建。

牌楼是元、明时代天妃宫前的标志,是木结构的二柱一楼式建筑,原有匾额“护国庇民”,意取“上以护国家,下以庇民生”。在1674年重修了。

前檐正中竖悬着“天后宫”木匾。斗拱下边是“海门慈筏”大字横额,上款题“康熙十三年岁次甲寅春任正月”,下署“整饬天津刀副使加六级薛柱斗立”,表明了这个横额是1674年,由薛柱斗题写的。背额为“百谷朝宗”。

在山门和前殿之间有普济泉等三口井水,传说这三口井是天后娘娘为保一方平安,镇住海眼留下的遗迹。

前殿前的一对石麒麟采用汉白玉石雕琢,石麒麟面目生动,造型夸张,通身造型概括简洁,刀法生动,大刀阔斧之处又有小心精细之笔。

麒麟的头部夸张,比例较大,从造型和艺术手法都有北魏石雕之风格,尤其是左边麒麟脚踩海龟,十分罕见,一看便知是为护佑海神的异兽,造型罕见。

由于这对专司护佑海神的麒麟建造历史年代早于元代,因此有些专家推断天后宫始建可能在1326年之前。

前殿后来被毁了,后在原址上重建的。重建的前殿平面为长方形,是歇山青瓦顶,前、后设砖券门,前后檐柱和山柱共10根,殿内没有中柱,只在柱头间安置有额枋。

前殿是天妃宫最早的山门,为面阔三间的过堂殿。前檐正中门额“三津福主”,上款书“康熙十三年岁次甲寅春任正月”,下署“整饬天津副使加六级关中薛柱斗谨献”,也表明了这个横额是后来1674年的清代,由薛柱斗献上的。

殿内是祭祀天后仪仗的护法神像5尊,中间为王灵官,两侧为千里眼、顺风耳、加恶和加善,他们均为天后驾前仙班里的神将。

中间的王灵官是专司镇守道观山门之职的神将,其职能相当于佛教中的韦陀,人称灵官王元帅。在我国民间神话里,王灵官是一个从凡胎俗子步入仙境神坛的奇特人物。

传说王灵官,原名王恶。他为人侠肝义胆,专为百姓抱打不平,除恶扬善。去世后,天庭晋封他为“玉枢火府天将王灵官”,赐给了他金印,命他执掌监察之职。

从此他便纠察天上人间的善恶是非,惩恶扬善。老百姓都称赞他说:“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

在王灵官两旁是千里眼、顺风耳和嘉善、嘉恶。他们俗称四大金刚,也有人称他们为我国神话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据史料记载,这四位神将以前均为海怪,经常在沿海地区兴风作浪,扰乱百姓生活,在海上劳作的船工渔民对他们更是恨之入骨,乡民整日祈求妈祖,希望妈祖能惩治妖魔,还百姓一方安宁。

于是妈祖便前去捉拿他们,妈祖法力无边,几年间相继收服了千里眼、顺风耳、嘉善和嘉恶4个海怪,同时他们也钦佩妈祖的非凡本领和高尚人格,甘心侍奉于左右,担当起了妈祖的驾前侍卫。

正殿祭祀天后,正殿一对石狮为后来明代雕刻的石狮子。它造型端庄大方,刀工细腻,由于时代久远,石内所含铁分子氧化变成红褚色。

在正殿,原来悬挂由后来清代进士郑瑞麒所撰的一副楹联,道:

补天娲神,行地母神,大哉乾,至哉坤,千古两般神女;

治水禹圣,济川后圣,河之清,海之晏,九州一样圣功。

在联中,郑瑞麒把妈祖和上古的补天英雄女娲和治水英雄大禹相比,来烘托妈祖作为航海保护神的事功伟绩,并认为妈祖作为航海保护神,其功堪与女娲、大禹比肩。

正殿内是天后妈祖。在正殿的神龛里,天后圣母慈眉善目,仪态端祥,凤冠霞帔。她的左右立着四彩衣侍女,其中两人手执长柄扇遮护天后,另两人一个捧宝瓶,一个捧印绶。

抬头向上,看见三块匾额,中间一块写着“垂佑瀛堧”,意为赐福沿海。两旁分别写着“盛德在水”,“万里波平”,意思都是歌颂天后海神。

转身右看壁上,还有一块引人注目的新匾,上写“四海同光”。这是后来台湾北港朝天宫赠给天津天后宫留念的匾额。

凤尾殿位于正殿后方,殿内祭祀的是净瓶观音、滴水观音和渡海观音。观音崇拜在民间较为普及,自宋代就有家家弥勒佛,户户观世音的说法。

观音菩萨被老百姓视为万能之神,生育求子拜观音,祛病消灾找菩萨。此外,观音菩萨那博爱、慈悲的胸怀更是让人津津乐道,传承百年。

在全国大部分妈祖庙、天后宫中都塑有观音菩萨神像,这是有一定渊源的。

传说妈祖是龙王的女儿,天资聪慧领悟性强,备受菩萨宠爱,随后拜观音为师潜心修炼,深得菩萨真传。成道后,下界广结善缘、普度众生。因此在妈祖庙内也供奉了观音神像。

观音和妈祖都具有除恶扬善、消灾祛疫、护佑万家的神灵,又是我国最具亲和力的女性神祗,深得百姓爱戴。

总体来说,天津天后宫无论是其建筑艺术风格,还是石雕、木雕、诸神雕塑、书法、壁画,都衬托着天津天后宫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G. 想问天津适合老人玩的地方

天津适合老人的景点_天津适合老年人旅游的地方?
天津适合老人玩的地方
天津这里比较适合老人玩的地方第一个要推荐的就是广东会馆了,现在它是天津市的戏剧博物馆,这是一座清代会馆,规模很大,设计非常的古朴,戏楼是主体的建筑,这里常常会有很多大型的戏曲表演,表演者都是我国的戏曲名家,是老人们都很喜欢的喜剧演员。另外,在这里还可以参观和戏剧有关的各种文物藏品,比如说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书画作品和戏服,老人们对这些东西都是很感兴趣的。广东会馆的门票很便宜,只要10元钱。

天津适合老人的景点 带着老人来天津游玩还可以去古文化街参观游览一番,这是天津的一条历史悠久的老街,街道两旁的建筑都是清代的民间建筑风格,古色古香的感觉十分的吸引老人的目光。古街两旁的店铺也都是清代的风格,这里经营的都是如文房四宝、文物古玩一类的东西,对于喜欢这些老物件的老人来说是很乐意在这里逛一逛的。古街上还有一座天津最古老的建筑---天后宫,里面供奉的是海神妈祖,带着老人去转一圈他们会很喜欢。同时还有很多老字号的小吃店,可以带老人去品尝下正宗天津口味的美食,顺便喝一碗用古老的龙嘴大茶壶泡出来的茶汤,感怀一些历史。古文化街的免费参观的,没有门票。

天津适合老年人旅游的地方 天津热带植物观光园也是很适合老人旅游的地方,这个观光园在亚洲来说是最大的一个,园区的面积非常大,在这里可以参观壮观的热带雨林,欣赏各种热带植物的风姿,还可以去欣赏各种美丽的花卉以及各种的沙生植物,让老人可以更好的感受和大自然亲近的感觉,带来更多美的享受,还可以看到很多特色的表演,老人一定会很开心,这个观光园的门票是50元。
更多关于天津适合老人玩的地方?,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13d4811615732100.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H. 天后宫在哪里

天津天后宫

俗称"娘娘宫",在天津旧城区东门外、三岔河口西岸、现在的古文化街上。始建于元代泰定元年(公元1326年),明代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重建,为天津市区最古老的建筑。天后宫坐西朝东,面对海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宫内供奉着天后娘娘。天后在古时被人们称为护海女神。传说她是福建莆田人,水性极好并经常驾船出海搭救遇难的人,故被后人敬为女神。农历三月廿三日是娘娘的生日,每年这时都举行“皇会”,表演高跷、龙灯、旱船、狮子舞等。百戏云集,热闹非常。现在的古文化街包括天后宫及宫 南、宫北大街,全长580米,宽7米。这里的建筑大多是仿清代民间小式建筑。街内有近百家店铺,主要经营文化用品、古旧书籍、民俗用品、传统手工艺品等。着名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风筝魏风筝、刻砖刘砖刻等都在这里设了专门店铺。现在天后宫已成为天津民俗博物馆,介绍天津的历史沿革,陈列着各种民俗风情实物。

汕头天后宫

位于汕头市东南出海口,距离市区约3.6海里的南北航道中间,有一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古名为“马屿”的海岛,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渔船和其它船只停泊于此避风或待航。

末代淳熙年间,停泊马屿的福建渔船渔民为求妈祖庇佑海上航行安全,与当地船民及商贾到福建湄洲组庙请来妈祖香火,在岛上创建一简陋狭小的妈祖庙以供朝拜。此后,来岛进香拜谒海上女神的越来越多,“马屿”也逐渐被改称为“妈屿”。

有了妈祖庙,妈祖的圣事很快传播到潮汕各地。乘船过海上岛的善信者络绎不绝,朝拜后将带来的活鸡放生在岛上,任其孳息,时日长久,满山鸡群,故而“妈屿”又名“放鸡山”。

揭阳乔林天后宫

位于广东省揭阳市东山区乔林乡,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形状为一艘远洋大船船楼,船头刻有“安澜水庆”匾额,赞颂海神祖姑。宫庙建三进宫殿式。中殿顶端建八角燥井,既通风通光又壮丽美观。正殿供奉祖姑塑像,旁有侍女和千里眼、顺风耳塑像。祖姑塑像既壮严又慈祥,突出圣姑除暴去恶救苦救难的形象。宫庙梁柱雕刻精工细致,殿顶嵌瓷巧夺天工。庙的右前方有碑亭和可供香客乘凉歇息的书,书廊前边有记载历代重修的碑记石刻。宫庙四周乡河缭绕,浮光倒影,风景清幽,名气远着。

天后圣姑是乔林卿林氏族人的直系小姑,南宋时,祖姑的第六代裔孙陶公(讳文熙),任职广东提刑按察司副使,巡历于潮汕,观榕江之滨的磐溪是块土沃物丰的土地,留下第三子崇(讳德高)卜居立籍,创建乔林乡。二公从福建莆山县涵头望江里请来祖姑香火,建庙奉敬。乔林先辈历来十分崇敬祖姑,现在的十多万乡民(包括海外侨胞)对祖姑也十分虔诚。每逢祖姑耶诞都热情捐资庆祝。全乡三个自然村以村为单位,每个二月二十一,由长辈们穿着礼服带队,招展彩旗,欢奏鼓乐到圣庙奉请祖姑香火到神坛。家家户户备办礼品,诚心朝拜。神坛前高搭戏台,各村都演梨(戏)三天。宫前神檀香火更盛,也高搭戏台演戏二天。全乡设计四个神坛三天共演12台大戏。庆典之后,还整装队伍大锣大鼓奉送祖姑香火进宫庙。为使祖姑香火更加旺盛,乡民还成立了天后宫理事小组,小组的成员由三个自然村选派。近十年来在理事组的积极管理下,天后宫庙务不断发展。

1995年,对天后古庙背后场地进行清理,修建“天后园”。建成后的天后园有古树、假山、鱼池、凉亭、留芳亭和诏廊。诏廊裏竖立着宋、元、明、清四朝皇帝对祖姑的封赠圣旨46道的精工石刻金字的碑林,这是全国少有的,也是林氏后裔弘扬祖姑伟德的重大创举。为方便广大香客,2000年乡民献地兴建了香客停车场。最近又增置价值近万元的大型石雕香炉。理事小组还节约不必要开支,拿出人量资金协助本乡建初级中学,修桥筑路,竖大型石刻乡界碑,设立乡界路标灯等,以实际行动彰演祖姑美德。日前,理事会正积极开展把乔林天后宫列入揭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

台东天后宫

道教宫观。在台湾省台东县台东市中华路一段二二二号。据《台湾寺庙大观》记载:创建于清代光绪十四年 (1888年),初称妈祖庙,俗称东台妈祖庙;民国十五年(1926年)迁建今址,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增修扩建,1973年曾有修缮,1979年兴建牌楼、唐乐台及钟鼓二楼。过宫前牌楼,两旁侧立金亭,再前为正殿,殿系双檐歇山造型,燕尾轻扬,龙凤凌空,檐问悬挂“天后宫”三字金匾,殿内正龛供奉木雕妈祖坐像,头戴珠冠,身披绣袍,神态慈祥,左龛奉注生娘娘,右龛祀城隍神及福德正神。

明代,妈屿海域盗贼猖獗。时任南澳岛副总乒何斌臣奉命海面剿寇,悉知妈祖显圣,出兵前特到岛上祷祝妈祖庇佑,并许愿能剿贼擭胜,即拓新庙宇。后出师凯旋,于明万历四十八年正月望日卜地开鸠基工,五月朔日遂告落成。

古庙历经沧桑。清咸丰八年重修,后又倒塌。民国十七年,由汕头市总商会发动扩建。改庙为由山门和正殿组成一厅二间,釆川石木雕建筑构件,屋顶为硬山形式,屋脊有嵌瓷装饰,只有潮汕古建筑的地方特色。

1979年,妈屿辟为旅游区,妈屿天后宫香火旺盛,到这裹来朝拜的善信逐年增多,一些回国探亲的海外侨胞及港澳台同胞,特地到妈屿朝拜妈祖庇佑功恩。

香港九龙叶辉女士来岛朝拜,见庙宇残破,捐资为妈宫屋脊重新嵌瓷“双龙夺宝”,使旧庙焕然一新。普宁侨商张百花夫妇也解囊捐资修葺庙宇。

洼濠旅港同胞蔡振廷先生捐资4 0多万元建设“戏台”及“石牌坊”。旅居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美国的华人及港、澳、台同胞也热忱捐资倡议重建妈祖庙。

1980年,妈屿村成立集体管理组织——妈宫理事会,建立规章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乐善捐款主要用于庙宇修建和环境建设,善信捐助钱物归集体;动员妈宫管理人员集资经营香烛及纪念品市部,以盈利解决工资分配。

1988年,妈屿妈宫被列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妈宫扩建,获海内外善信响应,择日于庚午年中秋日奠基,癸酉年(1993年)农历3月17日竣工落成。宫庙建筑面积由原来的163平方米增至365平方米。开光庆典期间,近万人位临参观朝拜,是时香烛浓烟满天,航运客轮来往穿梭,庙内外人群摩肩接踵,挤得水泄不通,锣鼓声、鞭炮声响亮震耳,是岛上有史以来参拜范围最广、人数最多的一次盛会。

扩建后的妈屿天后古庙,石雕艺高,木刻精细,嵌瓷技巧,金漆工美,近观工艺独特,远望富丽堂皇,是一座极具潮汕特色的古建筑庙宇。妈宫周围环境也进行了全面规划并逐项建设。现已建有高12米的“石观音菩萨”、“石天后牌坊”、“石李老君”、“朝圣门”和标志“放鸡山”的金雄鸡、银母鸡及小鸡群嵌瓷景点。还有“吉祥亭”、“如意亭”、“友谊亭”等旅游设施,初步形成妈宫古迹与游览景点融于一体的妈屿风景区。

贵州镇远天后宫

贵州镇远天后宫天后宫建筑年代比较晚,但其工艺精美。特别令人值得注意的是,在正殿重檐翘角和屋脊上,都是凤在上而龙在下,可见该建筑年代在慈禧当政时期。

天后宫位于府城西门,今新中街。北靠石屏山,南临舞阳河,近百级台阶延伸到河岸码头,是古码头石阶最多最陡的一处。由码头、山门、正殿、厢房前廊、耳房、及膳房等组成,现存建筑正殿及抱厦分别为清同治十二年与光绪三年由福建籍人捐资重建。正殿内供奉海神“妈祖”。背饰镂空灰塑二龙戏珠,具有典型闽南风格,抱厦屋面舒展,线条流畅,木雕精美,远离大海的镇远建有供奉海神“妈祖”的天后宫。天后宫在沿海一代称“妈祖庙”,在内陆设天后宫是不多见的。据考证,舞溪以上只有三处,即湖南芷江、贵州镇远和黄平旧州。但镇远天后宫最险、最高,内中建筑工艺最美。

天后宫的存在,是历史上舞阳河水运发达的见证,说明了历史上镇远水运发达、舟船云集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