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天津人恋家历史上有什么相关传统吗
天津人恋家是出了名的,这个特征在外地人眼里基本上和“哏儿”、“煎饼果子”、“姐姐”一样被当作天津人的标签,而在天津人自己看来,恋家也确实是被写入基因里的东西,一时半会儿还真戒不掉。
以前常驻外地工作,90%的同事都是天津人,那时一个月连续休息6天,大家轮流回天津。于是你每天都能听到不同的人在数日子:
“再呆三天,又回家喽!一会先去车站把票买了!”
……当然也有抱怨……:
“哎呀,又回来了,从家里一出来我就脑袋疼,浑身不得劲儿……”
网上也有很多关于天津人恋家的段子:
“籍贯:天津;爱好:回家。”
“世界的尽头叫做军粮城。”
“天津和北京之间距离的遥远,仿佛中间隔着个通利福尼亚州,简称通州。”
也许外地人会觉得有些夸张,可这些调侃,确实是大多数天津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天津人为嘛这么恋家?
有人说天津凭着紧邻首都之利,蹭上个直辖市的名头,又凭虚名混上了一堆行政优势,教育、医疗资源都在第一梯队,所以天津人就是贪恋这些东西,怕去了外地就占不着这些便宜了……
我靠!这得是多么居(慧)心(眼)叵(识)测(人)的人才能想出这么长的逻辑链来诋毁天津人?
我不否认这些优势的存在,但天津人对家的依赖,更多的是精神上的。
离了天津,谁给我捧哏?
一提起天津,大家很自然的就想到相声,而相声这种曲艺形式,必是由市井文化中孕育出来的,那些包袱绝大多数都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不同地区的人对幽默的理解差距很大,天津人的幽默主要靠的是逻辑、靠细节。绝不是“你是我爹,我是你爹”这么没技术含量的直给。
你想想,当你和朋友互相找乐,你一言他一语,插科打诨、互为捧逗的时候,是不是特别享受这种感觉?哪怕在斗嘴时吃了亏,大笑过后还是要再找机会反击,天津人的哏儿就体现在这了,咱天津人为了给生活中加点乐子,从来不嫌费事。
可你真到了外地呢?很有可能好不容易琢磨半天想个梗,抛出去还傻呵呵等着人家接茬呢,结果如石沉大海,人家一脸冷漠的看着你,好像在看一个精神病患……想到这里不由得打个冷颤,曲高和寡说的大概就是这种体验了。
所以,有一部分天津人不去外地,是迷恋天津特殊的城市气质,是怕去了外地没人给他捧哏……
离开天津,我早点吃嘛?
天津的饮食文化自成一派,种类繁多,尤其早点,更是讲究。
但天津人讲究的是味道,而不是排场,天津人骨子里的草根劲儿就体现在这了。天津的传统早点铺多扎根于居民区,你今天糊弄一下可能没事,连着三天下来,老主顾绝对跑光,就算是你二姨夫也绝不再光顾你。所以卖早点的人知道,这群老门口子,嘴刁!我不下工夫保持水准留不住他们。
煎饼果子四四方方,
卷圈面茶老远飘香,
果头果篦香脆红亮,
最后还得来碗豆浆。
就这样,家门口的早点铺和天津人互相成全了对方。
我有一朋友,去外地(不说是哪了,容易引战……)出差半个月,回来他跟我学舌:
“大清早我一出酒店诶,转悠半天看见一小馆子,里面有几位吃得倍儿美!我过去一问,就有米粥、牛奶、鸡蛋,这没滋没味吃不惯啊!这半个月,媳妇我都不想,我就想煎饼果子……”
所以,离了天津,早点吃嘛真的是个问题……
老百姓的日子,经不起折腾
天津是一座平民城市,兴起于漕运,自古就是水旱码头。
一大清早,民夫手里抓上个炸糕就奔码头干活。你若穿越回去问他们是否有梦想,他们一定说没有。可那只是他们不会表达而已,其实他们有梦想,他们的梦想就是把嚼裹儿顺顺当当挣回家,守着妻儿老小平平安安过一辈子,非得逼着他豁出命来挣大钱,挣着了倒好,万一挣不着呢?那不崴泥了吗?平民的梦想很好满足,有吃有喝,没病没灾,乐乐呵呵,足矣。
老百姓的日子,真经不起太多折腾。再加上天津人大多是独生子女,抛下父母背井离乡的后顾之忧更多。
所以大部分在家门口就能讨口吃食、按部就班活着的老天津人,自然不愿出去。也就是这种小富即安的心理,造就了天津人骨子里恋家的特质。
我看过一篇文章,说天津人的小富即安是年轻人梦想的粉碎机。
我想说,其实很多天津人最原始的梦想已经实现了……
简单地说,不求大富大贵,只求混个肚圆安稳,天津人不用东跑西颠的,在家门口就行。也就是说,天津能养人,养活住人。逃荒逃难的,外出打工的,都是出于无奈。故土难离,谁混的好好的非要背土离乡啊。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天津本身就是高处。所以,天津人就显得恋家了。
全世界的热爱家庭的人们,都恋家。天津是其中之一。哈哈哈
B. 为什么大部分北洋军阀倒台后,喜欢到天津当寓公
民国北洋军阀时期,诸多北洋军阀首领兵败下野以后,大多都前往天津当寓公,过起了有滋有味的小日子。如徐世昌、段祺瑞、孙传芳都是如此。
一、天津是民国时期有数的大城市。民国期间,甚至有南上海北天津之说。早在1920年天津就拥有了150多万的人口,在当时全世界,天津都是有数的大城市。因此,天津可以为这些下野的北洋大佬们提供足够舒适和现代化的生活。
二、天津地区拥有几乎所有列强的租界。自清末以来,列强就开始在中国各大城市圈定势力范围,建立租界。在这些租界之中,列强拥有自己的管理机构、警察、监狱甚至军队,完全就是国中之国。
对于这些租界,连清政府和后来的民国政府都束手无策。这些下野的北洋军阀首领们只要进入租界,无论是曾经的敌人还是正在掌权的对手,都只能望洋兴叹、束手无策。因此,天津租界就成为下野大佬们的最好避难场所。
三、北洋军阀首领选择天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租界的治安往往远远好于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大部分城市。因此,对于已经下野、没有兵力保护自己,又拥有庞大资产的前北洋军阀们来说,租界才是最能维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的地方。
四、北洋军阀自兴起以来,势力范围一直主要以华北地区为主。而天津又是北洋军阀的起家之地,因此,北洋军天津势力和关系都极为密切。兵败下野后的北洋军阀首领们,自然会选取自己更熟悉和关系网更密切的地区,而不是更加繁华却鞭长莫及的上海滩。
五、大部分北洋军阀并不甘心失败,避居距北京最近的天津,意图东山再起。北洋军阀时期,中国的政治中心一直是北京地区。而这些失败下野的北洋军阀首领们,大部分人并不甘心失败,一直寻求机会试图东山再起。
而距北京咫尺之遥、交通发达、信息便利的天津,显然是他们最好的选择。在天津,他们可以随时获取最新的消息,抓住可能会出现的机遇。
C. 天津是大家向往的大城市,但是为什么现在对外地人的吸引越来越小
最近住天津的时间比较多。说点小事:
在网上买京东的购物卡,天津只有一百一张的,客服说需要从北京调,在北京可以买几千一张的。
北京大多数外卖尤其是实体餐饮店都可以提供发票,天津别说外卖,许多实体餐饮找各种理由不提供发票。
北京去个小药店扫码支付都可以是信用卡付款,天津的一些社区医院扫码支付但必须是现金。
在天津去附近的家乐福超市,一副破败景象,我还以为要关门了。要用个塑料袋,服务员必须确认是要购物才给你。
在天津发给快递,快递员一定要和你确认你已经付款,估计发快递不付款的有一些人。在北京,快递员拿起东西就走人,不会担心你不付钱。
大城市精英人士高收入高消费的地方,普通老百姓低收入高消费,陪不起了,没有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空间,只有离开了
主要原因是天津经济实力近几年下滑厉害,经济是一切之根本,经济下滑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比如投资机构(资本)的看衰,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实力的下降,人们对天津未来的担忧,这一切又影响到天津的招商,恶性循环下去,就导致天津对外地人的吸引力下降。
在天津,挺好
哈哈
好地方啊,天津卫。
毕竟距离帝都太近,虹吸现象太明显~
房价高,工资低,就业机会少
最主要应该是就业机会与位置少的因素,不能就业,外地人就呆不下去了。另外,我感觉城市繁荣繁华程度下降了,原来的和平路一带劝业场、百货大楼等特别有人气,现在是冷冷清清;大胡同鸟市、南市当年人流如潮,如今也是冷冷清清;即使是古文化街、鼓楼景区、食品街也是人员稀少。
他们没看明白!
自相矛盾的提问。
要看大家喜不喜欢,
看大家用脚投的票呗,
人口总量是净流入还是净流出就知道了
天津是个不错的地方,节奏慢,好吃的多。
D. 请问天津和上海同样是港口城市同样是旧时的租借地为什么天津人没事养成上海人那样时尚小资的生活态度
那说来话就长了,你得先从南北文化差异开始了解。上海属江南,鱼米之乡,各方各面都透着小家碧玉的气息,就好比苏州的私家园林,讲求文雅。天津在北方,属于豪放派,文化中透着粗犷不羁,就好比如北方的皇家园林,大气雄浑。地域文化不同,人的生活方式当然就不同。虽然都是港口城市,但是外来影响终究是微小的,抵不过当地的本土影响力。
E. 为什么天津人不愿意离开天津,是因为恋家吗
第一、天津无论医疗、教育、就业、商业、景观都比较不错所以没有必要
第二、天津祖上本地人基本都有房甚至很大一部分人有两套以上而且房价都不低
第三、恋家,因为父母、老婆、孩子、朋友,你们可以说天津人没出息,但是人奋斗一辈子最后想过的生活可能天津人每天都在过,随时随地能看到父母、没有太大的房贷压力、朋友也都在身边,如果想的话天天晚上可以带着老婆孩子和父母出去小资(可能就是溜溜弯)。在天津也许没有很大的眼界但是有很大的幸福
也有很多天津人移居别的城市和别的国家,其实严格来说,恋不恋家不是按地域来分的,如果条件允许,本地资源丰富谁愿意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呢?每个人都每个人对生活的态度要求,没有对错,没有好坏,最主要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眼观全国有几个直辖市,大量外出谋生的?天津宜居,经济,人文,与全国那个城市比都有自身优势,为什么要离开?外流人口多的城市,那个不是经济发展,各方面短板城市?人往高处走,天津人在国内己经俯视大多城市了,难道还要往低处流?除非脑残,或事业发展必需。否则,天津很好,现代,包容,宜居全国中心城市之一。天津人没有必须离开的理由。题主提这个问题只是酸。要是家乡各方面都舒服,也不会背井离乡,到处浪迹吧。呵呵。
我就是天津人,我来简单说说。
大学四年在山西,研究生三年在山东,最后还是回天津工作,娶妻生子,如无大的变动,估计一辈子都要呆在天津这座城市了。
怎么说呢,我不敢代表所有天津人,我只代表我自己。我对我自己是有很清晰的定位的,做事节奏慢,脑袋不灵光,干啥啥不行,吃嘛嘛没够,到了北上广,估计我脑袋都得炸了,到时候还得让人嫌弃。
以前吧,我还嘴硬,说自己是天津人,恋家是传统,嘎巴菜老豆腐放不下,别的地方都没有这好吃的。现在我想明白了,咱不至于当那煮熟的鸭子。别说什么恋家是传统,中国人谁不恋家?也别说什么老豆腐嘎巴菜好吃,我在山东时我还觉着干饭把子肉好吃呢。
说到底一句话,自己不行,就别在外面硬撑着了,还是回天津呆着吧,别到外面丢人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海河水养育一代又一代天津人,天津学校,医院,商业,环境,小吃在天津人眼里福利不比任何地方差,守家待业,有吃有喝,为什么还要到外地打拼。
天津人恋家是守着父母,孩子才是最幸福的,有知足感,除非混不下去了,才背井离乡。鞋的大小,只有脚才觉得合适。
天津人恋家是传统。
古云,父母在,不远游。天津人祖祖辈辈受此影响,不到揭不开锅,是不会出外谋生的。天津人豁达,满足现状。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有此足矣!再有就是父辈守旧,不愿孩子出外受苦,守在跟前再苦也安心。
其实以上几点只是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真正的原因还是天津人缺乏勇气。南方发展强于北方,就在于南方人口袋空空就敢走南闯北,敢于置之死地而后生。天津人在这方面是很少有人有这样勇气的。我是老天津人,在天津生活了几十年,也有过苦、难的时侯,却从未有过出外打拼的念头。上有父母,下有妻儿,实在是离不开啊。象我这样的情况,天津有很多,这或许就是天津人不愿远离家乡,出外谋生的原因吧?
“爱一座城市有时候不需要什么理由!”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天津人不愿意离开天津,如果你有外地的朋友,你会发现天津人真的很少出去打拼!笔者从三方面分析一下。
天津是一座“家”的城市!
天津和澳大利亚墨尔本是友好城市,笔者曾经在墨尔本居住了六年半,感觉墨尔本和天津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F. 从前的北漂,现在的津漂,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来天津
因为天津被权威机构评为最适宜居住的城市。
G. 为什么很多”北漂“都在天津买房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天津的房价要比北京的便宜好多,而且北京与天津之间的距离不是很远,来回也比较方便。
H. 为什么天津土着会穷人多呢
身家达不到亿的罔谈穷富,靡恃己长。
我是天津土着,有家小公司,南开一处80平高层,河北两处老楼房,河东红桥北辰各一套出租。不是显摆,告诉你这样条件的天津本地土着大有人在!低调不呈能,不张扬不显摆,是天津人骨子里的气质。有人说天津人恋家,不错,我们天津人爱恋这片生养的海河母亲,并默默为之奋斗,有着这么好的土壤和条件,为什么不恋呢?为什么要抛家舍业去别处发展?
哪里都有穷人也有富人,不能以概偏全。天津的土着低调的前行,钱多少是多无尽无休,一辈子也挣不完,舒服开心家庭安逸,闲时钓钓鱼,享受清风的凉爽,朋友聚聚乐呵乐呵,畅谈买卖和人生,这就是天津土着人的特色。
最后欢迎朋友们落户天津,我们一起乐呵乐呵~~[呲牙]
谁说天津土着穷人多,你指的穷人概念是什么?是吃不饭还是居无定所,哪里还有?[嘘]天津人工资不高是真,但物价也低。适合居民生活。
天津天一热你看在马路上,一帮一伙下棋打牌,看似闲人都呆着,天天吃嘛喝嘛,是让外地人疑惑。他们指什么生活。[what]
(曾听见过外地人说过)
但猫有猫道鼠有鼠道,小鸡尿尿各有门道。看一个也饿不死,若没有饭门,早就个个想辙,不会等米下锅。顶不即国家还给低保,住廉租房,活着滋润着。吃低保不是天津就有,全国各地都有吧。
真正天津人住房,二套三套的家庭屡见不鲜。住着老破小屋都是租给外地人的。本主都买大房搬走了,就这小破屋每套房都得百十来万,甚至几百万。天津低调不张扬的人大有人在。
本市人没有买房贷款压力,挣钱够吃喝,有点存款就有满足感,没有太大欲望,百万千万存款的少。(有也是少数)
天津人享受大城市丰富资源安于现状,抱着有命挣,怕无命花心态不需要向外延伸打拼,本着小安即富,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实实在在地享受生活。
不知提问者从哪判断天津土着穷人多,市里市外存个车都找不地方,家家有车甚至几辆。穷人还有房有车。
穷的是攀比,穷的是不奋斗,表面嘴上喊穷,但心里富有知足这才是天津的穷人。
你知道什么叫土着吗?
近二十年来天津人口几乎翻了一倍,已由原来的800多万爆涨到如今的1560多万,事实上并非天津人出生率高于死亡率,而是近一二十年来太多的外地人纷纷来天津就业、居住并落户在天津,和我走动最近的几个朋友原籍几乎都是外地的,而真正的老天津卫人至少是三代以上生活居住在这里的人才称得上是“天津土着”。
我不知道你所谓的“天津土着穷人多”的依据是从哪儿来的?真正的天津人没有特别穷的,最多也就是生活不富裕罢了。这些年来我先后三次买新房换住过不同档次的小区,我从没见过一个穿的破衣烂衫在垃圾桶捡废品的邻居,最多也就是生活不富裕罢了,即便生活过得紧巴巴的,但还可以享受国家低保待遇,而这些人大部分是七八十年代企业改制下岗自谋职业、脱保、身体残疾、退休工资不多的老年人家庭,根本谈不上你说的“天津土着穷人多”。
万事不要以偏概全,我也是天津土着,生活水平中上档,从小到大我没见到过一个在马路上乞讨要饭、蜗居墙角旮旯的流浪汉是天津人。
好吃好喝,不求上进。
本人女,37岁。自己本家和老公一家都算是天津土着。让我从天津的 历史 说起。
天津 历史 以来就是一个渔村。明成祖朱棣回北京经过这里,由于是天子渡口,取名“天津”,设天津卫拱卫国都,天津卫六百年 历史 自此开始。老的天津卫城相当小,天津到现在依然保留着“东南角,西南角,西北角,东北角”这四个角和“北门”这几个地名,围起来的这个四方块,就是天津卫,天津卫的中心就是鼓楼。在卫城里面生活的人数量非常少,他们当中很多人是有固定工作的,比如警察,比如看城门的之类,但是大量的人口是生活在卫城之外的,这些人以打鱼为生,兼职干修墙,洗衣,甚至小偷小摸的营生,这样也就形成了老年间天津卫的传统,就是没有正式工作。
清末到民国的时候,天津由于是港口,因而聚集了很多外国人在此,也行成了独特的欧式建筑群。但是对本地人影响最大的是“三不管儿地带”,这里鱼龙混杂,又脱离法律的约束,也行成了本地的风气,以没有正式工作为荣。加之诸多戏曲曲艺名家,书画家聚集于此,天津人更向往这种自由与风雅,不屑于被正式工作所困。
新中国建立以后,天津作为北方工业摇篮,很多人从事以钢铁或钢铁加工为主的行业。这些产业工人没有商业头脑,再加上本身天津物产丰富,物价低,早就了新一代天津人省吃俭用又不喜欢离开家的性格。
总的来说,天津是个地灵但人不杰的城市。物价低,城市小,人口密度不大,只用很低的成本就可以过上还不错的物质生活。加上热衷于各种 娱乐 ,形成了很容易让人“躺平”的 社会 氛围。所以本地的穷人比较多,但是过得还都挺开心的。
杨光名言:“嘛钱不钱的,乐呵乐呵得了 ”
我是天津土着,住价值700万的别墅,不是为了显摆,我是想说,我的邻居绝大部分是天津人。我的朋友很多都生活的很好,天津人过的好的有的是。
是土着就会穷人多。
老话说“人挪活树挪死”。你仔细想想,那些当大官的、做大买卖的有哪个是在自己老家窝里的?有本事的都是往外跑,往有机会的地方跑。
相反的那些窝家里不动的其实就是些没想法没动力吃老本过安生日子的,有机会也看不到、不敢抓的。
不是说往外跑就能过好,是往外跑才有机会,土着还是老实巴交埋头过安生日子的多。
现在真正的天津土着(老天津土着)不多,造成了这种假像。提到天津土着,老城里就最有代表性了。回看一下四,五十年代的老城里,天津的文人,名人,巨商等大都居住在这里及附近。周围商业繁华程度,至今没有能与之相比之处,商品卖给谁呢?那里的老百姓有钱!据我回忆,我的中小学同学绝大数上了大学,少数人留在天津,大多数去了全国各地,而主要是流入北京。天津北洋大学,大公报等部分或全部流入北京和全国各地,走的都是知识份子和技术精英。而补充他们流入的多是农转工,做小买卖的。五,六十年代来津,他们的第三代,第四代应该是天津土着了。这些人多住在老城里等老天津地。动迁前的老城里破不忍视。结论:老天津土着人特别是精英流失太多;新天土着人劳动阶层人多。我家世代知识份子住老城里,独门独院。五十年代后多数留往北京(组织调动),那个不大院子后来住了七户,他们的子女后代在此出生,是土着天津人。
天津土着穷人多,这不假。你说哪里的穷人少呢?
无论哪里,那里的人都有穷富之分。而不论什么地方,都是富人少穷人多。因为穷富那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一个工厂,一个企业,老板只有一个,工人,员工都是一大群。
天津本土穷人可不多。天津 社会 保障好,不用为将来的医疗攒钱,天津升本率高,不用为将来孩子学业攒钱,天津房价相对低,公积金相对好,不用为将来买房攒钱,衣食住行保障好,不用攒钱就不限制花钱,该吃吃该喝喝,生活丰富多彩,这是京津沪土着的共同特点。
我不知道提问题的人指的穷人的概念是什么吗?没有房子?食不果腹?还是没有存款?
就拿我们城镇居民来说,家里有两三套房子的比比皆是,周边的村镇五年前都整合也都住上了高层,而且有几套房几十万存款的就是平常户。
穷人不知道是啥样的,反正没有住大街上的。看那些每天吃吃喝喝也不工作的人,开的都是豪车,我觉得我算穷人吧,没有豪车,没有别墅,但是房子,车子都有,想吃啥买啥,所以说不要瞧不起天津人,我们过的很幸福。
I. 天津这么近,为什么很多人要留在天津呢,有什么理由
其实天津的气候很不错,临海,今年管的比较严格,京津都没有雾霾,天津的教育各方面都很发达,也没有北京压力那么大
J. 大家说说你喜欢天津这座城市吗,为什么
我是天津人,可能是待着时间长了吧,感觉别的城市哪个都比天津好玩,但是就是离不开天津这个地方。天津就像老婆一样,总感觉别人的好,不过就是离不开自己的。天津改革的早,最早前天津在全国也是很牛的,只是这么多年别人都在发展天津没什么变化,或者说变化的少,再或者说变化了的还不如以前。天津的胡同全部拆迁了,老城里的那些胡同如果保留到现在 ,弄成景区,绝对比现在市里这些高楼大厦 ,有价值有意义。现在挺怀念老和平路 劝业场门口 卖的香蕉冰棍的。看着南方的小吃街和夜市越来越多,天津现在是越来越少,滨江道辽宁路小吃街也都没有了 。高楼大厦有比不上香港 上海,感觉不伦不类特色全无,感觉小时候在天津的优越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低了。我喝着海河水长大,喜欢这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