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天津特色建筑物有哪些
五大道在天津市中心城区,是一个以由南向北并列着的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庆道这五条道路为主的一个街区的统称。以“马睦大常重”为主的这个街区,是迄今天津乃至全中国保留最为完整的洋楼建筑群 [1] ,天津人把它称作“五大道”。
五大道地区拥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具有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花园式房屋2000多所,建筑面积达到100多万平方米。其中最具典型的300余幢风貌建筑中,英式建筑89所、意式建筑41所、法式建筑6所、德式建筑4所、西班牙建筑3所、还有众多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古典主义建筑、折衷主义建筑、巴洛克式建筑、庭院式建筑以及中西合璧式建筑等,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苑。
2011年,五大道被天津市规划局确定为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
B. 天津为什么那么多的欧式建筑
天津是近代最早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被分成了英法意日奥等多个租界,外国政要,客商聚集,带来了世界各国风格的建筑。
另外,一些中国近代的达官贵人,商界名流,文化名流也纷纷找欧洲设计师设计修建自己的私宅。才形成了风格各异的欧式建筑群。
特点
根据英国人雷穆森的《天津的成长》记载,一百多年前,如今意大利风情区远没有现在的洋楼成群,流光溢彩,当时这一片区域是存储长芦盐的盐坨地,四周布满了臭水沟、垃圾堆和破烂不堪的民房。
直到1902年划分为意租界后,才在当时任意大利驻华海军陆战队中尉的Filete的带领下,总体规划和建设了这一片意租界。
当时的意租界是九个国家在津设立的八个租界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但是它的建设却很用心。房屋要求以意大利风格的花园别墅为主,并且规定所有的沿街建筑都不能雷同,以马可波罗广场为中心,层层外扩,泾渭分明,错落有致。
C. 天津五大道的建筑,都有什么风格的,可以进去到里面看么
五大道在天津中心市区的南部,东、西向并列着以中国西南名城成都、重庆、常德、大理、睦 五大道南及马场为名的五条街道。天津人把它称作“五大道”。这里汇聚着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国各式风貌建筑230多幢,名人名宅50余座。这些风貌建筑从建筑形式上丰富多彩,有文艺复兴式、希腊式、哥特式、浪漫主义、折衷主义以及中西合璧式等,构成了一种凝固的艺术。
D. 天津五大道着名风情建筑的介绍
1、达文士楼
达文士楼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该建筑作为五大道上较早建设的住宅位于当时的天津英租界的马厂道,东临法国罗曼风格的原天津工商学院主楼建筑群,西接欧洲象征主义风格的原中华民国政府海军总长刘冠雄故居(现天津财经大学分院办公楼)。
2、蔡成勋旧居
蔡成勋旧居坐落于旧英租界新加坡道即33号路(今和平区大理道1号),是当年蔡成勋的寓所和祠堂。
此建筑建于1935年,是一座公馆式建筑,中西合璧建筑风格。院落宽敞,围墙高阔,朱褐色大门有一种豪华和森严的气派。院内的主楼即寓所为三层砖木结构的西式建筑,风格为法国罗曼式。
3、庆王府
庆王府,位于天津市和平区重庆道(原英租界剑桥道)55号,地处天津历史风貌建筑最集中的“五大道历史风貌建筑区”腹地,为天津市特殊保护级别的历史风貌建筑和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庆王府始建于1922年,原为清末太监大总管小德张亲自设计、督建的私宅,在原英租界列为华人楼房之冠。后被清室第四代庆亲王载振购得并举家居住于此,因而得名“庆王府”。
(4)天津是什么风格的建筑扩展阅读
五大道建筑特色:五大道的原住户洋人很少,基本上是中国房主,他们不懂得西方建筑的风格,于是就随心所欲地去删减与添加,这反而给建筑师们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比起解放北路那些正矩的西方建筑,五大道的洋楼要随意得多了。
另外五大道建筑的私秘性构成深遂和幽静的氛围。这种心理外化在五大道的环境形象上。房屋的尺度宜人,倾向低矮,没有高楼;隔院临街,院中花木掩住里边的楼窗。顶紧要的是,院墙全是实墙,很少使用栏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