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安徽省固镇县人的后裔就是天津人对吧
天津话来自以宿州市固镇为中心的广大的江淮平原,从这点判断,天津人起码有一支源头来自安徽宿州,具体你可以看一看李世瑜先生的《天津方言岛调查研究》。
下面转载一段仅供参考——
天津由沧海变桑田了,才能有人住。在坐有许多年轻人,回家问问你们老人,我们原籍是哪里?很多人会说:咱们的祖先是燕王扫北而来的,老家是山西大槐树;也有人会说是安徽、山东等等。的确天津这地方是五方杂处,人从四面八方而来。但主要是成陆以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开成商端口,和海外有了交通,陆续地从四面八方来的。但是第一批大量的数以万计的移民到天津来,是在明初。所谓“燕王扫北”,燕王就是朱棣,朱元璋第四个儿子,他当时被封为燕王,让他带着兵到这边阵守。防止北方的蒙古人、金人、辽人侵略 。天津就是一个军事要地 ,设了卫,就是天津卫。在他来以前,天津这地方属静海县管,居住的是静海县人,讲的话是静海话。燕王扫北带来大量的人,那里的士兵和家属数以万计,他们后来多数定居在此。当时居住的静海人说的话就被燕王带来的人同化了。有人说:天津人是从大槐树来,没有这么回事。我曾去过大槐树,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天津人说的与山西话甚关系。且不说传说怎样,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在燕王扫北前后,苏皖地区不断有移民到天津地区,江淮人逐渐地占了压倒性优势,才确立的天津方言岛。从山西或其他地方移民天津的人,由于不是大批的,无论是操什么方言,也都会被同化。《卫志•毛恺德政碑》记:“天津近东海,故荒石芦荻处。永乐初始辟而居之,杂以闽、广、吴、楚、齐、梁之民。”这些史料、说明了明朝初期天津卫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军经商的吴人成了天津卫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加上这些人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比较高。于是,具有低平调的江淮方言成了天津卫的通用语。
天津方言和普通话比较,最大的特点是阴平差异很大 。北京话是“ 五五度 ”。天津叫“一一度”。按乐谱他们差八度音。其它在词汇,声调上更为复杂。我也研究了几十年,发表了有关天津方言的研究论文。后来我就做了这个工作:首先将天津方言的区域找出来,语音学叫:等语线。再看四面八方都是什么方言。在天津方言区域图(见6页)中,标明七个方言小区 ,(1)就是天津方言区,呈倒置的等腰三角形。天津旧城是天津话的中心,它的四至(即等语线或同言线,同语线圈)从东郊徐庄子开始经赵庄子、张贵庄、翟庄子、芦庄子、西郊北马集 、南马集 、北里八口、大韩庄、大芦北口、小南河、陈村、侯家台、邢庄子到曹庄子。在这范围的西北方向是(3),即北郊方言区 。这里又分为A、B两区。(5)即东郊方言区。(4)即静海方言区(属静海音系)。以及(2)即武清方言区(属北京音系)。由于(1)即天津方言区,它的东南西三面都被静海方言区包围着 ,这种现象在语言学上就称(1)为“方言岛”。所谓方言岛是外来的方言势力占据原来某方言区,形成被原来方言区域包围着的独立的方言孤岛。全国这种例子不少,大都因移民所致。北方方言区内最着名的方言岛是承德,它距离北京近二百公里,但居民操纯北京话,就是由于康熙时兴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大批供奉、保卫人员移住该地,定居下来,以致压倒原来居民所操方言,使之同化于北京话,因此承德形成一方言岛。
下面一个问题,燕王扫北占据这个地方,有多少人,从哪里来,他们说的话怎么是天津话?怎么把静海话压倒的?这得找出天津母方言。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各方面的调查证明,安徽省宿州市就是天津方言的母方言。宿州市就是当年燕王扫北招兵的中心点。江淮平原附近,北边到宿州,南到蚌端口都是说天津话。
我对天津史志做了两个贡献,第一个是我发现了天津古代海岸遗迹,掌握了天津退海地和沧海变桑田的规律。第二个是我发现了天津方言岛以及天津母方言。通过方言解决了天津历史问题,天津数以万计的移民从哪里来的?这些问题都是通过方言的调查以后,才得到比较圆满解决的。
B. 天津人为什么有很多安徽人后裔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修建宫室.同时又从安徽老家,调八万子弟兵,布防在京城痛往大海的要津.就是天津卫.明成祖特别担心大乱册海,因为被他夺权的建文帝据说就是逃往海上,他怕建文帝从海上杀回来.包括他派郑和出海,其实也是为了打探建文帝下落.后来有实行禁海政策,也与此有关.所以守住扼海要塞,非亲信家乡子弟兵莫属, 以后以这八万安徽兵为主,老兵退役了不回去了.再加上不断地从安徽及江南征调新兵补充,就此安家繁衍,以此,本地逐渐繁荣,经历数百年,终发展成一大都市. 天津话也很特别,离京城这么近,就在河北省内,可和周遍地区的语音炯然不同.其实天津话,是安徽话在北方水土上转化出来的变种.不信,您去安徽走一躺,尤其是风阳租陪粗周围几百里,那里人说上几句安徽白话.天津人必然大吃一惊.明显可以感觉到语言上的血缘关系.因为这就是天津人祖辈的语言
天津市区大多是安徽兵繁衍的后代。明朝朱棣带领从安徽招募的老弱残兵,守卫天津,
并发动了夺帝的靖难战争,将周边河北省的百姓基本杀光了。
朱棣夺帝后赐名天津,这些安徽兵留在天津繁衍后代,形成最初的天津人。
史书上对靖难战争有记载
“村庄毁去十之八九,民仅存十之一二”,“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青辚白骨,怵惊心目” 。
李鸿章、袁世凯在北洋练兵也是招募的安徽兵,弊镇这些安徽兵大多留在天津繁衍后代。所以天津市区大多数是安徽兵繁衍的后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