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资讯 » 厦门四年前的台风叫什么
扩展阅读
福州哪里有牛排好吃 2025-05-16 12:41:22
福州哪里有大快餐店 2025-05-16 12:31:30

厦门四年前的台风叫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9-13 08:56:53

① 福建省近几年发生了哪些台风

福建省台风:
2008年
浣熊(Neoguri) 2008年4月15日14时生成。福建省气象台十八日早上对外发布了沿海大风警报和台湾海峡大风警报。福建沿海主要受其外围影响。

风神(Fengshen)2008年6月19日08时生成。6月23日,福建省气象台发布福建省南部沿海强热带风暴警报。24日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福建省南部沿海强热带风暴警报。福建沿海主要受其外围影响。

海鸥(Kalmaegi)2008年7月15日08时生成。福建省气象台7月17日17时10分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福建省中北部沿海强热带风暴紧急警报。强热带风暴“海鸥”于18日18时10分在福建霞浦县长春镇登陆,中心气压988百帕,近中心风力最大风力10级,风速25米/秒。

凤凰(Fung-wong)2008年7月25日14时生成。26日11时39分,福建省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27日9时福建省气象台紧急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7月28日22时在福清市东瀚镇登陆。

北冕(Kammuri)2008年8月5日02时生成。福建省气象台2008年8月5日上午发布了沿海大风警报和台湾海峡大风警报。福建沿海主要受其外围影响。

鹦鹉(Nuri)2008年8月18日08时生成。福建8月20日上午10时许开始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拉响南部沿海台风警报。福建沿海主要受其外围影响。

森拉克(Sinlaku)2008年9月9日02时生成。福建省气象台14日9时13分将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同时福建省气象台继续对外发布——福建省北部中部沿海强台风警报。森拉克未在福建沿海登陆,但对福建沿海造成严重影响。

黑格比(Hagupit)2008年9月19日20时生成。福建省气象台于2008年09月22日17时46分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和福建省中南部沿海强台风警报。福建沿海主要受其外围影响。

蔷薇(Jangmi)2008年9月24日20时生成。福建省气象台28日发布台风橙色警报以及福建省沿海超强台风警报,29日6时19分继续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和福建省沿海超强台风警报和台湾海峡超强台风警报。蔷薇未在福建沿海登陆,但对福建沿海造成严重影响。

海高斯(Higos):2008年9月30日08时生成。福建受冷空气和海高斯减弱后残留的低压系统共同影响,福建省出现大范围的大雨到暴雨天气。

2007年
帕布(PABUK):2007年8月5日生成。8月7日9时26分,福建省气象台发布2007年首次台风蓝色预警信号。但后来路径改变,对福建沿海影响不大。
蝴蝶(WUTIP):2007年8月8日生成,9日在台湾西海岸外减弱,对福建影响不大。
圣帕:2007年8月12日生成。强度达到超强台风(中心气压910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17级以上,风速每秒65米,台风7级风圈半径400公里,台风10级风圈半径180公里)。福建气象台发出超强台风紧急警报。台风对福建沿海造成严重影响。
韦帕:2007年9月16日生成。强度达到超强台风。9月18日福建省发布北部沿海超强台风紧急警报。台风在浙江苍南登陆对福建中北部造成较大影响。
罗莎:2007年10月2日生成。强度达到超强台风。福建省气象台10月6日18时27分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福建省中北部沿海地区强台风紧急警报。罗莎对福建省沿海地区造成严重影响。

2006年
珍珠:2006年5月9日生成。强度达到强台风。5月16日17时,福建省气象局连续发布3份台风消息、4份中南部沿海强台风警报,5月14日下午4时发布了绿色台风预警信号。珍珠对福建沿海带来了强降水,造成一定影响。
碧利斯:2006年7月9日生成。强度达到强热带风暴。13日16时25分,福建省气象台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并发出福建省沿海地区强热带风暴紧急警报。碧利斯带来强降水使得中国南方各省受灾严重。
格美:2006年7月19日生成。强度达到台风。福建省气象部门已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和福建省沿海台风警报。台风对福建沿海造成较严重影响。
桑美:2006年8月5日生产。强度达到超强台风。福建省发出沿海台风警报,并发布了黄色台风预警信号。桑美对福建宁德地区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2005年:
海棠:2005年7月13日生成,达到超强台风。在7月18日早上,台风海棠先于台湾花莲县近海打转一圈,将近打转了7个小时,随后在宜兰县东澳湾附近登陆。此风暴花了一天时间穿越台湾,于台湾本岛及山区造成水浸和山泥倾泻等破坏,并导致四人死亡。它减弱为热带风暴后进入台湾海峡,并重新增强至台风,趋向福建。海棠于7月19日在福建沿海再次登陆。
泰利:2005年8月27日生成。强度达到超强台风。福建省气象台于9月1日6时20分挂出台风黑色信号,是最高级的台风信号。泰利在8月31日17时于台湾花莲县立雾溪口登陆,于9月1日14时30分在福建莆田平海镇登陆。
龙王:2005年9月26日生成。强度达到超强台风。台风10月2日在台湾花莲县丰滨乡海岸登陆,2日21时35分在福建晋江围头登陆。

2004年
艾利:2004年8月20日生成。强度达到台风。8月24日,艾利转向西移动,25日掠过台湾北部沿岸。8月25日,艾利穿越台湾海峡,于厦门附近登陆。随后,艾利转向西南移动,穿越福建沿岸地区。26日清晨艾利减弱为强烈热带风暴,随后进一步减弱为一热带风暴,并转向西推进,直趋广东。8月27日,它在广东中部减弱成一个低压区。

2003年:
莫拉克:强度达到强热带风暴。2003年8月3日晚间9时50分自大武附近登陆,2003年8月4日19时30分在福建省晋江市围头登陆。

2002年
森拉克:2002年9月7日在闽浙沿海交界处登陆,强度达到台风。

2001年
飞燕:2001年6月23日晚上在福建福州登陆,强度达到台风,造成的伤亡不可计数。
桃芝:强度达到强台风。2001年7月29日,台风桃芝在台湾花莲县秀姑峦溪口登陆,并持续西行;31日早晨在福州市连江县浦江登陆。

2000年
碧利斯:2000年8月19日生成。强度强,达到超强台风。碧利斯于8月22日22时30分于台湾台东县成功镇登陆,大约5小时后在云林县附近进入台湾海峡。碧利斯并没有受台湾中央山脉的严重破坏,出海时仍达四级台风强度。8月23日12时左右,碧利斯于福建省厦门市附近作第二次登陆。随后,碧利斯继续向内陆推进并迅速减弱,翌日减弱为一低压区。

② 厦门莫兰蒂台风是几月几日发生的

超强台风“莫兰蒂”就是2016年第14号台风,2016年9月10日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9月15日以强台风级在福建厦门登陆,9月16日在黄海海域消散。

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国际日期线以西,东经100度以东)地区通常称其为台风,而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地区则普遍称之为飓风。每年的夏秋季节,我国毗邻的西北太平洋上会生成不少名为台风的猛烈风暴,有的消散于海上,有的则登上陆地,带来狂风暴雨,是自然灾害的一种。

③ 厦门台风问题:谁有09年至今厦门经历过的台风名称及时间

就说比较大影响的:
2009年的:3号强热带风暴“莲花”严重影响厦门.给厦门带来10~12级大风,和暴雨 8号“莫拉克”给厦门带来大风和暴雨.
2010年:6号“狮子山”给厦门带来暴雨到大暴雨和风. 8号“南川”给厦门带来中雨 10号“莫兰蒂”给厦门带来正面影响,但雨量较小只有中雨量级.11号“凡亚比”严重影响厦门,给厦门带来持续强阵风最大阵风达到13级 和暴雨到大暴雨 13号“鲢鱼”较严重给厦门带来150多毫米大暴雨和大风.
2011年:3号“莎莉嘉”给厦门带来中等偏轻影响
2011年:11号“南玛都:给厦门带来大到暴雨影响
2012年:5号泰利 给厦门带来较大影响 大雨和阵风
8号“维森特”给厦门带来雷阵雨天气
9号“苏拉”给厦门带来阴雨天气.
11号“海葵”给厦门带来35毫米大雨
13号“启德”给厦门带来阵雨或雷阵雨和东南急流风
14号”天秤“给厦门带来大风其中24夜间瞬间阵风达到11级 27米每秒 和小量降水

每年都会有一个状元台风影响厦门.但今年来看基本还都不属于状元,现在就得看9月下旬那一个了

④ 厦门 台风

99年有一次近二十年来较严重的
九九年十月九日上午十时,第十四号台风正面袭击厦门,受台风破坏,厦门全岛大部分地区停电。自来水和燃气中断,大部分企业停产,机场关闭,轮船停航,铁路停运,市内公交及厦鼓轮渡停班;大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二百多名渔民被困海上┅┅厦门市出现最大风暴增水122厘米。厦门、晋江、惠安、石狮等地的10多处海堤被冲毁,崇武码头被淹。厦门市区、泉州市区街道多处受淹,沿海有多处海堤受损.

据报道,1999年10月8日至9日,受十四号台风的影响,厦门地区出现狂风暴雨,最大平均风速25.3米/秒,瞬间最大阵风47.1米/秒,风力15级。

那次14号台风在厦门登陆时,正面袭击达5个多小时,市区7万多株树木折断或连根拔起,全市95%的户外广告牌被毁坏,200多间房屋倒塌, 海堤决口40处,全市经济损失达19.37亿元,可见台风威力之强大。

http://zhangzhou.xmpeople.com/ /attachments/molyx/1/5/6/32_399.jpg

资料显示:1999年10月9日上午10时 9914号台风在漳州龙海县镇海角登陆。台风中心从距离厦门机场西侧10公里左右的地带通过。其造成的危害是厦门机场通航以来,也是厦门市4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据介绍,厦大此次是厦门市的重灾区之一,14号台风曾迫使学校停课两天,给厦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看了下面这个网友的文章,更是有所感怀,推荐给大家看下.

《曾经厦大——台风》

厦门靠海。

所以呆厦大的人,少不了要和台风打打交道的。

不过我好象有些幸福,记忆中只有一次比较能让人来劲的Typhoon ——便是99年那一次几十年不遇的特大台风了。

不过这说法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我在更早之时,已被同学灌输过台风有多可怕的概念。同学说,那时暑假你们回家了,就我呆这边。来台风了,很恐怖,大风刮的呼呼的响,豆大的雨砸在紧闭的门窗上,让人心惊……“咔嚓”一声,外面的一株大树折去了原本属于它的一个部分……又“咔嚓”一声——接着是“咣当”一声了,窗户被狂风卷开,宿舍立时成了一片汪洋——你们知道这台风有多大了吧?他最后问。我说,我没经历过,不知道——不过我现在更加的知道了芙蓉一有多破。他笑笑,你去看看别的楼房吧,新盖的也成,古旧的也成——都差不多的,这是台风的恩赐……

终于面对台风的日子还是来了——来厦门这么多年,不经历一回岂不是很没面子的说?我能记得很清楚的,那一天是99年10月 8日夜——我向来不写日记,会有如此深刻的印象实是因了那天做实验,生平第一次出了所谓的结果,于是很兴奋,没吃晚饭一直坚持下去,“躲进小屋成一统,不管台风与暴雨”。到了八点多,终于饿的不行了,且没有更进一步的好图象出来,于是便想回去——才想出门,老板一个电话追来:“天气预报说有大台风,要把门窗什么都关死……”

出了化学楼,还没开始下雨,但风已经很大了,让人有进两步退一步的感觉——这鬼天气,我骂一句,把身上单薄的衣服团紧,鼓起余勇跑到了万佳超市。买了很多东西,吃的,喝的,用的,最英明的是我当时不知脑袋里那根筋短路了,居然买了两付扑克想回去玩。然后回到了宿舍,大家都回来了——都说这鬼天气,在外面实在受不了了,要回来加衣服钻被窝——再然后我就煮一包方便面,边吃边打牌——这又是英明的决策,保证了我留下了不少口粮在第二天出不了门时充饥的说。

一夜无话。但第二天早晨就不安稳了。不到六点钟,人人都被吵醒,外面的恐怖情形使我们感觉自己就象在汪洋之中的一只小破船,风雨飘摇,随时都有坠入万劫不复的可能……停电停水了,但厦广还是能听的,我们的心情也随着电波忽上忽下,忐忑不安——台风要在厦门登陆?不会,只是打个擦边球?莲板死了个人了?我们无助的缩在宿舍内,借着阴暗的天光,继续打牌……

傍晚时节终于风雨都小了下来。出去到食堂吃饭,人多得跟米一样。路上到处都是倒下的树,连三家村那颗爷爷级的大榕树也不能幸免。出白城到海边,随便的看了看,好象大海没什么大变化,真如林则徐说的,有容乃大。买了罐八宝粥,五元大洋,明白了什么叫市场规律。出来时看电线杆倒了许多,于是到处去找蜡烛买,于是“游”过了新校门的“池塘”,在温莎小镇门前踩着倒下的树木跌跌撞撞,在万佳又挤出了一身臭汗——可怜的是一直不能洗澡,估计那是我生平最肮脏的时候了,sigh……

电话通了的时候首先给家里报了平安,免不了添油加醋说有情况有多么多么的壮观;去系里见到了老板,她还在为没法努力工作而烦恼;进实验室,看到那种一蹋糊涂的情形,自己也没奈何的忙了个一蹋糊涂……

到一切恢复正常的时候已经是很几天后的事了。走在劫后的校园里,时不时的会感叹一声,“唉,原来这里的那棵树,长得多好呀……”外校的几个同学也知道了这回事,纷纷发信过来问候,我回信时少不了吹一通,然后说:“这回,我可是真正的经历了台风呢!”

http://www..com/s?ie=gb2312&bs=%CF%C3%C3%C5+%CC%A8%B7%E7+%C0%FA%CA%B7+99%C4%EA&sr=&z=&cl=3&f=8&tn=&wd=%CF%C3%C3%C5+%CC%A8%B7%E7+99%C4%EA&ct=0

纵说厦门台风历史

厦门网[海峡网] 日期:2007-08-21

--------------------------------------------------------------------------------

漫话
近日的“圣帕”台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警惕,纷纷做好应对的措施,减少了损失。为此,我们特邀厦门文史专家洪卜仁老先生简述厦门历史上的台风。
地方志载
破坏性最严重的台风
谈起台风,洪老说道,厦门位处东南沿海,属于滨海岛屿城市,每年的夏秋季节经常有台风光临,历史上厦门曾经历过好多次台风灾害,根据地方志等文献资料记载,破坏性最严重的要属1917年厦门遭遇的强台风。当时全国发行的着名报纸《申报》曾连续五次对其进行了报道。1917年9月12日,台风肆虐厦门,9月15日《申报》发出了简短的新闻通讯,及至26日,《申报》进行了题为《厦门风灾之所闻》的报道:“……沿海一带被灾情状惨目伤心,此诚数十年未有之奇灾也。此次飓风先无朕(征)兆,海关亦未表示风旗以作警告,故海边大山船只者皆不及提防暴风骤起,海上船只逃避不及,均遭极大损失……合厦门鼓浪屿两岸所损坏者,约计五六百只,……因不及逃避死于非命者数以百计,真是一场奇灾。”前后报道,合计有3000多字。此事引起当时福建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时任福建督军李厚基为厦门金门惨遭飓风之灾特发专电给北洋政府国务院等各部门,请予拨款赈灾。洪老说,1917年厦门出版的报纸现在已经找不到了,这些是他多年来跑遍了全国的图书馆和资料档案馆,利用微缩胶卷和复印的方式将这些资料收藏下来的。
近代史上两次“特异”台风
洪老说此外近代另有两次“特异”台风:一次是1908年,当时厦门为接待美国舰队来访,已经在厦门大学操场做好了搭台、彩排等各项准备,但一场台风的突然袭击,将一切准备全部吹毁;另一次是1949年10月7日,就在厦门解放前的几天,蒋介石来厦门视察,忽然台风来袭,狂风暴雨,当时的民众都戏称“这是老天爷给蒋介石的抗议”。
谈到当代,洪老不无感慨地说,时代不同了,同样是天灾,但面对天灾人们的态度和反应已有很大变化,不再像以前一样束手无策。就像此次台风袭击,省市等领导都极其重视,把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考虑的首位,工作布置细致,各部门通力合作,为抗击台风做好灾前准备。还需要一提的就是当代科技的进步,已能及时、准确地预报台风信息,并利用电视、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体发布消息,这一点是以前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
光绪年间
出现厦门最早台风预警设施
洪老还谈道,厦门最早的台风预警设施出现在清末光绪年间,鼓浪屿升旗山设置了预报台风消息的风球,风球为橄榄型,通过升起风球的多少来大致预报台风的等级,但很多时候因为台风来前毫无征兆,让人们措手不及,导致损失严重。然而现在情况则绝不相同,气象卫星、通讯卫星等先进科技设施的运用,将灾害损失尽可能降低到最小程度,不再像以前一样死伤累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往的历史给我们留下深刻教训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更多的警示意义,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从某种意义上,我们是可以做到“人定胜天”的。(轩月)

⑤ “莫兰蒂”造成福建18人死亡、11人失踪,在天灾面前人类有多么脆弱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莫兰蒂”台风,这是截止目前福建省厦门市经历的最大的台风。如果你去过厦门鼓浪屿,你应该会发现,很多三四百年的古榕树被连根拔起,就是因为2016年,厦门经历了建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台风,叫莫兰蒂大台风。这个莫兰蒂大台风,刮走了厦门初步估计是106个亿、30多万个植被,当时整个厦门很多地方断水断电,公交车停开,整个鼓浪屿就直接干脆,封岛。这也让莫兰蒂大台风被载入史册。

看到有人问,如果把原子弹丢到风眼里会发生什么?这么说吧,原子弹威力比较大,冲击波大概能波及十几千米,而台风的风眼比这个可要大多了,动辄就是二三十千米,原子弹短时间可能会降低台风风力,但是过后,可能会加大台风的风力,所以,原子弹丢入台风,不是降低台风风力,而是增大台风风力。

⑥ 厦门市台风是98年还是99年

1999年14号台风于10月9日正面袭击厦门,最大风力达12级以上(47.1m/s),台风中心在厦门滞留5~6h,全市经济损失十几亿元.人工护岸毁坏1/10以上、岸线后退,沙滩冲淤剧烈、沙源流失严重,海岸与沙滩环境恶化。

九九年十月九日上午十时,第十四号台风正面袭击厦门,受台风破坏,厦门全岛大部分地区停电。自来水和燃气中断,大部分企业停产,机场关闭,轮船停航,铁路停运,市内公交及厦鼓轮渡停班;大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二百多名渔民被困海上┅┅厦门市出现最大风暴增水122厘米。厦门、晋江、惠安、石狮等地的10多处海堤被冲毁,崇武码头被淹。厦门市区、泉州市区街道多处受淹,沿海有多处海堤受损.

据报道,1999年10月8日至9日,受十四号台风的影响,厦门地区出现狂风暴雨,最大平均风速25.3米/秒,瞬间最大阵风47.1米/秒,风力15级。

那次14号台风在厦门登陆时,正面袭击达5个多小时,市区7万多株树木折断或连根拔起,全市95%的户外广告牌被毁坏,200多间房屋倒塌, 海堤决口40处,全市经济损失达19.37亿元,可见台风威力之强大。

资料显示:1999年10月9日上午10时 9914号台风在漳州龙海县镇海角登陆。台风中心从距离厦门机场西侧10公里左右的地带通过。其造成的危害是厦门机场通航以来,也是厦门市4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据介绍,厦大此次是厦门市的重灾区之一,14号台风曾迫使学校停课两天,给厦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⑦ 厦门这几年发生的台风

我收集一下回答你。
收集的资料如下:
破坏性最严重的台风
厦门位处东南沿海,属于滨海岛屿城市,每年的夏秋季节经常有台风光临,历史上厦门曾经历过好多次台风灾害,根据地方志等文献资料记载,破坏性最严重的要属1917年厦门遭遇的强台风。当时全国发行的着名报纸《申报》曾连续五次对其进行了报道。1917年9月12日,台风肆虐厦门,9月15日《申报》发出了简短的新闻通讯,及至26日,《申报》进行了题为《厦门风灾之所闻》的报道:“……沿海一带被灾情状惨目伤心,此诚数十年未有之奇灾也。此次飓风先无朕(征)兆,海关亦未表示风旗以作警告,故海边大山船只者皆不及提防暴风骤起,海上船只逃避不及,均遭极大损失……合厦门鼓浪屿两岸所损坏者,约计五六百只,……因不及逃避死于非命者数以百计,真是一场奇灾。”前后报道,合计有3000多字。此事引起当时福建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时任福建督军李厚基为厦门金门惨遭飓风之灾特发专电给北洋政府国务院等各部门,请予拨款赈灾。1917年厦门出版的报纸现在已经找不到了,这些是他多年来跑遍了全国的图书馆和资料档案馆,利用微缩胶卷和复印的方式将这些资料收藏下来的。
近代史上两次“特异”台风
此外近代另有两次“特异”台风:一次是1908年,当时厦门为接待美国舰队来访,已经在厦门大学操场做好了搭台、彩排等各项准备,但一场台风的突然袭击,将一切准备全部吹毁;另一次是1949年10月7日,就在厦门解放前的几天,蒋介石来厦门视察,忽然台风来袭,狂风暴雨,当时的民众都戏称“这是老天爷给蒋介石的抗议”。
时代不同了,同样是天灾,但面对天灾人们的态度和反应已有很大变化,不再像以前一样束手无策。就像此次台风袭击,省市等领导都极其重视,把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考虑的首位,工作布置细致,各部门通力合作,为抗击台风做好灾前准备。还需要一提的就是当代科技的进步,已能及时、准确地预报台风信息,并利用电视、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体发布消息,这一点是以前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
光绪年间
出现厦门最早台风预警设施
厦门最早的台风预警设施出现在清末光绪年间,鼓浪屿升旗山设置了预报台风消息的风球,风球为橄榄型,通过升起风球的多少来大致预报台风的等级,但很多时候因为台风来前毫无征兆,让人们措手不及,导致损失严重。然而现在情况则绝不相同,气象卫星、通讯卫星等先进科技设施的运用,将灾害损失尽可能降低到最小程度,不再像以前一样死伤累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往的历史给我们留下深刻教训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更多的警示意义,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从某种意义上,我们是可以做到“人定胜天”的。

⑧ 厦门历史以来最大的台风是多大

1917年9月12日的台风。
说起天灾,厦门最常见的就是台风,而记忆中最可怕的是1999年10月8日-9日的第14号台风,风力达到15级。但是在地方史料记载,最具破坏力的当属1917年9月12日的台风。当时全国发行的着名报纸《申报》曾连续五次对其进行了报道。9月15日《申报》发出了简短的新闻通讯:“1917年9月12日,台风肆虐厦门”。26日,《申报》进行了题为《厦门风灾之所闻》的报道:“……沿海一带被灾情状惨目伤心,此诚数十年未有之奇灾也。此次飓风先无朕(征)兆,海关亦未表示风旗以作警告,故海边大山船只者皆不及提防暴风骤起,海上船只逃避不及,均遭极大损失……合厦门鼓浪屿两岸所损坏者,约计五六百只,……因不及逃避死于非命者数以百计,真是一场奇灾。”前后报道,合计有3000多字。此事引起当时福建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时任福建督军李厚基为厦门金门惨遭飓风之灾特发专电给北洋政府国务院等各部门,请予拨款赈灾。(整理自厦门日报)
而在新西兰《先驱报》1917年9月17日的报纸中看到关于厦门这场台风的报道,虽然不长但也颇为翔实:“上周,台风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突袭厦门造成当地600余人死亡。港湾附近的渔船85%被摧毁,未报道有外国人失踪。已经无法与市区取得联系,恐怕那里破坏惨重之极。厦门岛上一渔村报道200多艘渔船仅有16艘幸免于难。日本AMAKUSA号,2356吨,被冲上对面鼓浪屿的岩石上,是否能挽救难以预测。在前面的德国KEONG
WAI号,重达1777吨,也无望地被刮到了鼓浪屿岩石上。”

⑨ 福建历史上有什么台风

1、2010年第10号台风“莫兰蒂”于9月10日3时30分在福建省石狮市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75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12级(35米/秒)。

2、2004年,“艾利”登陆石狮时近中心风力12级,风速33米/秒,三出三进泉州。(同年有个“南玛都”于12月3~4日影响福建乃至泉州,是有记录以来影响福建乃至泉州最晚的一个台风。)

3、2006年,“格美”台风先登陆台湾,后以台风强度在福建省晋江围头登陆,登陆时近中心风速33米/秒(12级)。

4、2007年,超强台风“圣帕”以强台风身份登陆台湾后,又以台风强度登陆福建惠安,中心风力达33米/秒(12级)。只不过登陆惠安时,它已是一个空心台风,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堪比2006年“桑美”的超强台风,在登陆时表现如此温和,而不是狂风暴雨的原因。

5、2009年第3号强热带风暴“莲花”6月21日夜登陆晋江东石。2000年“碧利斯”在福建厦门市登陆。

(9)厦门四年前的台风叫什么扩展阅读:

人们对台风的命名始于20世纪初,据说,首次给台风命名的是20世纪早期的一个澳大利亚预报员,他把热带气旋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借此,气象员就可以公开地戏称它。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1945年,开始时只用女人名,以后据说因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从1979年开始,用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

⑩ 2005年~2008年厦门台风资料汇总

1.2005年7月12-7月20 0505号"海棠"台风
2.2005年7月31-8月9 0509"麦莎"台风
3.2005年8月27-9月2 0513"泰利"台风
4.2005年9月206-10月3 0519"龙王"台风
5.2006年5月18-5月18 0601"珍珠"台风
6.2006年7月9-7月15 0604"碧利斯"台风
7.2006年7月19-7月206 0605"格美"台风
8.2007年8月5-8月10 0707"帕布"台风
9.2007年8月8-8月9 0708"蝴蝶"台风
10.2007年8月13-8月20 0709"圣帕"台风
11.2007年10月2-10月8 0718"罗莎"台风
12.2008年7月15-7月21 0807"海鸥"台风
13.2008年7月25-7月30 0808"凤凰"台风
之后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