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厦门防疫最新政策
2022厦门防疫最新规定
对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的入(返)厦人员: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对7天内有中风险区旅居史的入(返)厦人员:实施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如不具备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2、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直辖市为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区)的其他低风险地区来厦须出示48小时核酸检测+三天两检!
*从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或有发生本地病例的重点关注地区入(返)厦人员,请主动登录“i厦门”微信公众号,点击【疫情防控】→【信息自助登记】,选择【风险地区入(返)厦人员自主登记】进行信息申报。
4、其他低风险地区来厦,无需隔离,出示健康码绿码、测温正常通行!
特别注意:省外入厦人员抵厦须第一时间做核酸、入住酒店需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建议持48小时核酸入厦,避免耽误行程!
② 厦门的最新防疫政策
厦门防疫电话:0592-3279055
一、经我省口岸入境的,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目的地为厦门市的入境人员,点对点接回目的地后继续实施3天居家健康监测;目的地为厦门市外的入境人员,点对点送上返程交通工具,不得在厦门市逗留。在人员入境时,以及集中隔离第1、2、3、5、7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其中第7天应同时采集人、物、环境标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者方可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居家健康监测第3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者方可解除居家健康监测。在福建省外口岸隔离满7天的入闽人员,入境后10天内返回厦门市内,仍要实施居家健康监测直至满10天,解除居家健康监测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二、高风险区入(返)厦人员: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医学观察的第1、2、3、5、7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方可解除医学观察。管理期限自离开风险区域算起。
三、中风险区入(返)厦人员:实施居家隔离医学观察7天,医学观察的第1、4、7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者方可解除医学观察。不符合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者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管理期限自离开风险区域算起。
四、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低风险区)入(返)厦人员:持有48小时以内核酸阴性证明入(返)厦,入厦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并做好健康监测,检测结果为阴性者方可解除。
五、省外陆地边境口岸城市(与香港、澳门有口岸相连的除外)入(返)厦人员: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入(返)厦。
六、定点医院、集中隔离点、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等从事高风险岗位闭环管理的入(返)厦人员;脱离工作岗位后,需7天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第1、4、7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出行前要向所在社区、村(居)委会或单位报备,需满足脱离工作岗位7天以上,并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有序出行。
七、其他地区入(返)厦人员:健康码绿码、体温正常,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可在我市有序流动。
③ 厦门防疫隔离最新政策
省内入厦门人员隔离政策
省内低风险地区人员在健康码绿码、体温正常、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目前可在省内有序流动。建议省内人员非必要不出省。
省外入厦门人员隔离政策
所有省外入(返)厦人员(含14天内有省外旅居史人员),须凭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方可入住宾馆、酒店、民宿等各类住宿场所。
1、我市继续实行免费核酸检测服务,省外入厦必检,在厦愿检尽检。
2、有涉疫城市旅居史的,需主动向社区、单位或酒店报备,根据出发地和途经地疫情风险等级实施分类管理。
法律依据
《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 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实施隔离措施,并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接到报告的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即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上级人民政府作出不予批准决定的,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解除隔离措施。
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
隔离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
④ 厦门防疫最新规定
厦门防疫最新规定如下:
1、高风险区入(返)厦人员: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医学观察的第1、2、3、5、7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方可解除医学观察。管理期限自离开风险区域算起。
2、中风险区入(返)厦人员:实施居家隔离医学观察7天,医学观察的第1、4、7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者方可解除医学观察。不符合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者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管理期限自离开风险区域算起。
3、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低风险区)入(返)厦人员:持有48小时以内核酸阴性证明入(返)厦,入厦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并做好健康监测,检测结果为阴性者方可解除。
4、省外陆地边境口岸城市(与香港、澳门有口岸相连的除外)入(返)厦人员: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入(返)厦。
5、定点医院、集中隔离点、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等从事高风险岗位闭环管理的入(返)厦人员;脱离工作岗位后,需7天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第1、4、7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出行前要向所在社区、村(居)委会或单位报备,需满足脱离工作岗位7天以上,并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有序出行。
⑤ 厦门回来的需要居家隔离吗
不需要居家隔离。
截至目前,厦门思明区、海沧区含中、低风险地区。
1、对7天内有中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入(返)泉人员:落实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2、低风险地区:思明区、海沧区辖内除中风险区外的其他区域。不需要隔离,应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在入泉后3天内应完成两次核酸检测,并做好健康监测;
3、其余地区。需出示健康码绿码、测温正常通行,需要核酸检测。
⑥ 去厦门旅游要隔离吗
去厦门要不要隔离,并不是单纯的看你是不是来厦门,还要看你从哪里来的厦门,从事的是不是高危行业,如果是跨省这样的,肯定要提供核酸检测,如果是从高风险地区过来,更要进行核酸检测和隔离了。
低风险地区来厦门,无需隔离,出示健康码绿码、测温正常通行。省外入厦人员抵厦须第一时间做核酸、入住酒店需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建议持48小时核酸入厦,避免耽误行程!
位置境域
厦门市位于北纬24°23'—24°54'、东经117°53'—118°26',在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南部,与漳州、泉州相连,地处闽南金三角中部。
厦门市由厦门岛、鼓浪屿及其众多小岛屿、岛礁和同安、集美、海沧、翔安、杏林湾、马銮湾、同安湾等组成,陆地面积1700.6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390多平方千米。其中厦门岛面积约为157.76平方千米(含鼓浪屿),是福建省的第四大岛屿。
⑦ 从厦门回来需要隔离吗
厦门回来的不需要居家隔离。截至目前,厦门思明区、海沧区含中、低风险地区。
1、对7天内有中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入(返)泉人员:落实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2、低风险地区:思明区、海沧区辖内除中风险区外的其他区域。不需要隔离,应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在入泉后3天内应完成两次核酸检测,并做好健康监测。
3、其余地区。需出示健康码绿码、测温正常通行,建议做一下核酸检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
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可以决定增加、减少或者调整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
第四条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
需要解除依照前款规定采取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常见、多发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按照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管理并予以公布,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⑧ 厦门防疫隔离最新政策
省内入厦门人员隔离政策
省内低风险地区人员在健康码绿码、体温正常、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目前可在省内有序流动。建议省内人员非必要不出省。
省外入厦门人员隔离政策
所有省外入(返)厦人员(含14天内有省外旅居史人员),须凭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方可入住宾馆、酒店、民宿等各类住宿场所。
1、我市继续实行免费核酸检测服务,省外入厦必检,在厦愿检尽检。
2、有涉疫城市旅居史的,需主动向社区、单位或酒店报备,根据出发地和途经地疫情风险等级实施分类管理。
⑨ 厦门入境隔离政策2022年7月
厦门防疫政策随着全国疫情形势动态调整,建议入厦前咨询厦门卫健委24小时热线:0592-3279055[咨询人数多,建议耐心多尝试几次。
对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的入(返)厦人员: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对7天内有中风险区旅居史的入(返)厦人员:实施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如不具备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