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资讯 » 为什么叫厦门名字

为什么叫厦门名字

发布时间: 2022-09-24 19:57:22

‘壹’ 厦门名称的历史由来

夏”与“厦”,古字相通。所谓“大厦门”、“厦门”,在当时是作为象征性城名。因为,中国在古代称为“夏”。张行孚在《说文发疑》中按《说文》说:“夏,中国之人也。所谓中国者,以天下言之,则中原为中国,以列国言之,则王都为中国。”屈原《楚辞·九辩》中有“君子之门九重”,就是说天子有九个城门,天子威仪中国之意。所以说,“大厦门”、“夏门”是表示所镇的土地是中国区域,或中国领土。再从当年修筑“海上长城”来看,金门原名浯洲,又名浯将,周德兴在岛上筑城时,借用“金城汤池”之意将浯洲改为金门,以示“固若金汤”岛屿之内涵。厦门原名嘉禾屿,又名鹭岛,别称鹭江

‘贰’ 厦门的由来

厦门的由来,众说纷纭,根据史书记载和传说,归纳起来有五说:
筑城说:—根据志书记载,“厦门城在嘉禾屿,明洪武二十七江夏候周德兴”的“筑城说”。
村名说:—是说嘉禾屿西南海边有个“厦门村”,城建在村附近而得名。它是根据明万历《泉州府志》卷十一载:“同安县寨十有四,西南曰厦门”。清干隆《泉州府志》卷五载:“二十三都其地为莲坂、毫灶、吴仓,厦门……”,据此而推断的“村名说”。清初废中左所,“厦门”才统称全岛,曰厦门岛。
上下说:—有两说:一据《厦门地名录》称,“厦门处于九龙江口外侧,与内侧的海门相对而言,是在下的出海口,人们俗称‘下门’,‘厦门’似系‘下门’的谐音雅化而来”的“上下说”。另一说是:“门”是岛的称谓,如浙江沈家门等。厦门岛地处大陆的下端,“下门”即下面岛屿之意,雅化而成为“厦门”。
门户说:—由其地理位置在我国东南沿海而得来的。清干隆《鹭江志》的作者薛起凤在“总论”里说,“鹭岛者,泉东南岛也,以其为泉之门户,故曰门也”。“鹭岛四面环海,为漳泉之咽喉,台澎之门户。”清干隆《厦门志》作者周凯在序文里则说:“厦门处漳之交,扼台湾之要,为东南之门户。”从历史事实看,筑城起即为海防御敌人之门,后又为郑成功“通洋裕国”之门,再后成为进出口、华侨进出之门,如今又有说“祖国大厦之门”。
领土说:—筑城取名厦门,意为“华夏之士”不容倭寇侵拢。东晋杨衍之《洛阳伽览记》写道:“太和十七年后魏高祖造宫室,洛阳依魏晋旧城门,东西有三门……,北有二门,西头曰大夏,汉曰夏门,魏晋曰大厦门……”。
“夏”与“厦”,古字相通。所谓“大厦门”、“厦门”,在当时是作为象征性城名。因为,中国在古代称为“夏”。张行孚在《说文发疑》中按《说文》说:“夏,中国之人也。所谓中国者,以天下言之,则中原为中国,以列国言之,则王都为中国。”屈原《楚辞·九辩》中有“君子之门九重”,就是说天子有九个城门,天子威仪中国之意。所以说,“大厦门”、“夏门”是表示所镇的土地是中国区域,或中国领土。再从当年修筑“海上长城”来看,金门原名浯洲,又名浯将,周德兴在岛上筑城时,借用“金城汤池”之意将浯洲改为金门,以示“固若金汤”岛屿之内涵。厦门原名嘉禾屿,又名鹭岛,别称鹭江,借用“华夏之士”而将嘉禾屿改名厦门,以示厦门是“中国岛屿”。

‘叁’ 为什么厦门的英文名是AMOY

这是闽南语的音译吧,而且Amoy这个名字已经使用了几百年了。早在十五世纪末的时候,远洋航行的葡萄牙人来到了厦门,并且用闽南语的葡萄牙语来称当地为Amoy。

在清末时期又有很多闽南人下南洋去海外打拼,他们也将自己的文化带到了世界上的其他地区,由此Amoy这个名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虽然现在国家更加提倡用拼音来翻译城市名,但是这么一个有历史古韵和特殊意义的译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外国人一看到这个城市的名字,就能发现原来它是这么得古老。

‘肆’ 厦门为什么叫厦门

厦门为什么叫厦门
“门” 是地名的通称。江河入海处有山崖的地方,古时船户、渔民形象化地叫客观存在为门。广东珠江口有“虎门”,行政特区有“澳门”,福建闽江口有“长门”、“五虎门”、漳州九龙江入海处有“海门”、“濠门”,此外还有“金门”、“下门”等。“下门”是“厦门”的最早俗称。“下”与“虎”、“澳”、“长”、“海”、“金”、“濠”是地我的专称。其涵义也是形象化。以福建漳夏来说:“海门”在九龙江进入厦门港海域这间;“濠门”在海门的东北(《明史》)。按照方位,该是现在屿仔尾一带。那地方有个村落叫“石后”,即现在厦门到屿仔尾客轮的终点站。“后”字闽南话叫“户”或“护”,《辞海》给“濠”字解释为“护城河”。这样“护”字的话音就还有“濠”字的痕迹以及 “户”字的谐间。而“海门:往下到鼓浪屿和厦门岛,是海潮进出的通道,像护域河河水进出的门,也就是“濠门”。“濠门”以下的一个门叫“下门”。海门、濠门,这两个门不是明代才命名,而厦门也是明初命名,皆在明洪武二十七年建城之前。清道允《厦门志·序文》说:“厦门处泉漳之交,扼台湾之要,为东南门户……”《厦门志·形势》说:“金厦尢为险要,门户之防也。”都说厦门是“门户”。“厦”与“下”,在闽南话无论文读或白读,话音的声、韵、调都是一致。因此,厦门的“厦门”是由“下”演变的;由“下门”变为“厦门”,是文人雅化的。人们习惯地把北部叫“上”,南部叫“下”;闽南人还习惯把北方人叫“北顶(上)人”;把南方人叫“下南人”。连接“门”为门户来说,可谓“厦门”是“福建南部的海上门户”,比之泛称“大厦之门”或“华夏之门”,更有具体、确切的释义。总之,“下门”雅化为“厦门”,早在明初命名,而非洪武末年才有。周德兴建城,不过是沿用而已

‘伍’ 厦门历史是什么

1、厦门的由来

厦门以前是一座孤岛,古时交通不便,所以到唐朝以前厦门一直是一座无名岛屿。唐朝开元至天宝年间,大陆陈、薛两大姓氏汉人先后渡海入岛。陈氏族人住南边,薛氏住北边。1100年前,厦门的先民们给厦门岛取名“新城”。公元1279年,中央政府第一次在嘉禾屿设置军事机构。嘉禾屿地处九龙江入海口“海门岛”的下方,是漳、泉两地门户,民间按地理方位称此为“下门”。明.万历年间也称厦门为“夏门”过,后来雅化成“厦门”。

2、思明区的名字怎么来的根据民间传统的说法,是“先有思明,后有厦门”,厦门原称“嘉禾里”,后建“厦门城”。明末清初(1650年),郑成功为了抗清复明,驻军厦门时,把厦门改为思明州(蕴含“思念明朝”之意),民国初年,建制设“思明县”;新中国成立后,厦门市划分行政区域时,为了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把本区命名为思明区。

3、先秦时期,厦门属百越之地;《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县,属晋安郡,不久裁撤,并入南安县,直到600多年后才再次设县建制:闽国龙启元年(933年)时升为同安县,再次设县,属泉州,州驻地在晋江县。

4、清朝年间,民族英雄郑成功曾在鼓浪屿训练水师,收复台湾,因此在皓月园这里屹立着一座郑成功的雕像。此外,在鼓浪屿的日光岩,可以见到一个石砌的寨门,那是郑成功当年建造的屯兵营寨。寨门右边有块上端平坦的巨石,刻着“闽海雄风”四个大字,那是郑成功操练水师的水操台遗址。

5、鼓浪屿走出了中国近代的一代文学巨匠林语堂先生,在鼓浪屿,仍能有其少年及青年时代生活过的故居以及结婚的教堂。协和礼拜堂,鼓浪屿历史上的第一座教堂,百年前这是文学大师林语堂与廖翠凤举办西式婚礼的地方,也是鼓浪屿有史以来第一次管风琴表演(1878年)的地方。

‘陆’ 厦门为什么叫厦门广州为什么叫广州,珠海为什么叫珠海

答案是:有的是根据地形和所处的位置来命名的,如珠江他的过上有江。厦门是大厦之门,以前进出口贸易很多从这个港口进出。你可以查看一下各的史志。如厦门志这类的,开头就会有对这个城的名字来历。

‘柒’ 厦门名字的由来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常有成群的白鹭栖息在厦门岛上,因此,人称厦门岛为鹭岛,厦鼓海峡又称为鹭江。人类生活在厦门岛上,可以追朔到距今三四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则始自唐朝中期,至今已有1140多年了。唐朝天宝年间,汉族人薛姓和陈姓从闽东的福安和闽南的漳州移民入岛分别在洪济山下的南北麓聚族而居。

厦门市的行政建制始于宋朝,属泉州府同安县。明初洪武二十年(1387年),朝迁开始在岛上筑城寨,置卫所,城名“厦门”意寓“祖国大厦之门”。厦门的地名,从此确立。

(7)为什么叫厦门名字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远古时为白鹭栖息之地,故又称“鹭岛”。

先秦时期,厦门属百越之地;《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县,属晋安郡,不久裁撤,并入南安县,直到600多年后才再次设县建制:闽国933年龙启元年时升为同安县,再次设县,属泉州,州驻地在晋江县。

唐朝,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部置大同场,唐光启二年(886年),王潮克泉州为刺史,至947年,南唐灭闽国,同安地为王潮和闽国治地,历时61年。

王潮、王审知兄弟先后为威武军节度使,同安为其治地,闽国开平元年(909年),王审知为闽王,立闽国,都福州,大同场为其辖地。 保大七年(949年),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辖今泉州、莆田、厦门、漳州)。

乾德元年(963年),宋改清源军为平海军,以陈洪进为节度使,同安县属平海军。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陈洪进纳土于宋,同安县始随平海军纳人宋土。同年,宋复平海军为泉州。宋属平海军、泉州。

元朝,属泉州路。

明朝,实行里都图制,厦门为嘉禾里,下设四个都,每个都下辖两个图。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永宁卫的中、左两个千户所移驻嘉禾屿,并筑厦门城,此后遂以中左所作为厦门岛的代称。

永历九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郑成功改中左所为思明州,所辖境域包括厦门岛、鼓浪屿、浯洲(大金门)、烈屿(小金门)等岛屿。

清朝,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军攻占思明州。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移驻厦门,翌年设立台厦兵备道(雍正五年(1727年)改为台湾道),管理台湾、厦门两地政务。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泉州府海防同知移驻厦门。

雍正五年(1727年)分守兴泉道移驻厦门,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称兴泉永道,管辖兴化府(今莆田)、泉州府和永春州。至此,厦门成为福建东南沿海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厦门成为《南京条约》中规定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

兴泉道道署驻地(兴化府府城图中有兴泉道道台驻地)

兴泉道道署驻地(兴化府府城图中有兴泉道道台驻地)

道光二十三年九月十一日(1843年11月2日),厦门正式开端口。

光绪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二日(1902年11月21日),清政府正式批准《厦门鼓浪屿租界土地章程》,鼓浪屿成为“万国租界”。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兴泉永道改名为南路道,辖区不变,后增辖金门县,

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改名厦门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废)。

中华民国四年(1915年)分出金门、大小嶝设金门县。

中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设厦门特别市,旋废。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月“闽变”失败后,厦门特别市政府和兴泉省随之撤销,厦门恢复思明县建制,与同安县均属福建省政府直辖。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同安、思明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驻同安)。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4月以厦门及鼓浪屿等7个岛屿设厦门市,撤销思明县设禾山特种区,与同安县同属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同安,辖今泉州、莆田、厦门)。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5月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沦陷,10月恢复厦门市建制,设中心(后改思明)、开元、鼓浪屿、禾山4区。抗日战争胜利,国民政府恢复厦门市政府建制,直属福建省政府管辖。

1949年09月,同安县、厦门市分别解放,同安县属第五专区(1950年改泉州专区、晋江专区),厦门为福建省辖市。

1950年10月,厦门市设开元、思明、鼓浪屿、厦港(后废)、禾山5区。

1953年,同安县集美镇归厦门市辖。

1958年01月,撤禾山区,改设郊区。

1958年08月,同安县由晋江专区划属厦门。

1958年08月,金门炮战爆发,厦门为主战场之一。

1966年08月,开元、思明区更名东风、向阳区(1979年10月复原名)。

1970年02月,同安县划属晋江专区(地区)。

1973年06月,同安县再归厦门市。

1978年09月,设杏林区。

1979年0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徐向前发表了《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的声明》,历时21年的金门炮战正式划上句号。

1987年,增设湖里区,郊区更名集美区。

1994年02月,国务院批准厦门市行政级别升格为副省级。

1997年05月,同安改县为区。至此,厦门市辖思明区、开元区、杏林区、湖里区、集美区、同安区6个区。

1996年11月,同安撤县改区,

1997年05月,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政府正式挂牌。

2003年05月,经国务院批准,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关于厦门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同意撤销厦门市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其行政区域划归思明区管辖,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设立翔安区。行政区调整后,厦门市下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至2016年12月底不变。

2014年12月,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中厦门片区共43.78平方公里。

‘捌’ 金门和厦门名称的历史来源

据史书记载,宋嘉佑三年即公元1058年,就在名叫鹭屿的海岛上筑塞设防。明洪武二十年即公元1387年,为了抵御倭寇侵扰,江夏侯周德兴奉命在鹭屿建造城堡,命名厦门城,取大陆如华夏,鹭屿即门户,坚守门户保大厦之意。同时,在鹭屿东面的浯洲屿筑城,命名金门城,取金汤永固,雄镇海门的意思。从此就称为厦门,金门两岛。

‘玖’ 厦门别名又叫什么城市

厦门别名又叫鹭岛, 简称鹭, 福建省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

厦门市位于台湾海峡西岸中部、闽南金三角的中心,地处北纬24°23′至24°54′、东经117°52′至118°26′之间。东与大小金门岛、南与龙海市隔海相望,陆地与南安市、安溪县、长泰县、龙海市接壤。

厦门市境域由福建省东南部沿厦门湾的大陆地区和厦门岛、鼓浪屿等岛屿以及厦门湾组成。2016年,全市土地面积1699.39平方公里,其中厦门本岛土地面积157.76平方公里(含鼓浪屿);海域面积约390平方公里。

(9)为什么叫厦门名字扩展阅读

厦门市的风景名称:

1、南普陀寺,始建于唐末五代,初称泗洲院。北宋僧文翠改建称无尽岩。元废。明初复建,更名普照寺。

2、鼓浪屿,2007年5月8日起被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五大城区之首”,素有“海上花园”的美称。

3、厦门环岛路,宽60米,双向6车道,为城市一级次干道。机动车道18-24米,非机动车道6-7米,人行道6-8米,绿化带80-100米。

4、同安影视城,位于厦门同安区,是一座仿北京紫禁城建造的宫殿,总占地面积1000亩,首期投资达1.35亿元,2009年荣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同安区首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