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鼓浪屿在岛内还是岛外
鼓浪屿属于岛内。
厦门市分为岛内和岛外,岛外有四个区分别是同安、翔安、集美、海沧。岛内有两个区,分别是思明和湖里。鼓浪屿属于思明区,地域算是厦门岛外的,但行政上属思明区的。
鼓浪屿位于厦门半岛西南隅,与厦门岛隔海相望,只隔一条宽600米的鹭江(实为深海),轮渡4.5分钟可达。面积1.91平方千米,2万多人,为厦门思明区所辖。
(1)厦门湾海浪在哪里扩展阅读:
鼓浪屿的由来传说
1、浪击鼓响
鼓浪屿原名“圆仔”,岛上曾有块很圆的岩石,在海浪的拍打冲击下形成一个空洞,每当涨潮浪击时,总会发出如鸣鼓的声响,所以叫鼓浪屿。
2、五龙戏珠传说
鼓浪屿原叫五龙屿,因为整个岛的形状像五龙戏珠,那颗珠就是日光岩,五龙就是岛上的五座山(笔架山、兆和山、骆驼山(母龙)、旗尾山(英雄山,公龙)和升旗山),分别从海边向岛中心延伸。
像五条龙从九龙江出海口爬上岛,公龙逮鸡给下蛋的母龙吃,两山间的鸡蛋糕石就是龙蛋。只因官员听不懂闽南话,误把五龙屿听成鼓浪屿。
‘贰’ 厦门要在哪里观海最漂亮最蓝呢
环岛路~都还不错...从厦大白城开始,珍珠湾,书法广场,太阳湾,椰风寨等等,都有木栈道`
一路沿着海边,风景绝对是最好的...还可以听见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
有机会去看看...你肯定不会觉得后悔!
‘叁’ 厦门冷门的最美海岸线是在哪里,居然有90%的厦门人都不知道
厦门最冷门,最美的海岸线就是“翔安区”。翔安这条海岸线,说90%厦门人不知道,是有点夸张了。但是大部分厦门人人都不知道,这是肯定的。
对于文学爱好者更加欣慰的是有一座“超旷书院”,这对于书痴来说简直棒极了了!而且非常只能,图书馆内也是安静凉爽!翔安区这里不仅有着岁月静好,而且还有人文历史,渔村文化供你留恋,海鲜美食等你往返。
‘肆’ 鼓浪屿的地理位置在哪
鼓浪屿位于厦门岛西南面,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明朝改称“鼓浪屿”。
乃因岛西南方有一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鼓浪屿有许多幽谷和峭崖,沙滩、礁石、峭壁、岩峰,外形奇丽俊秀,其街道纵横交错,清洁幽静,空气新鲜,岛上树木苍翠,繁花似锦,小楼红瓦与绿树相映,格外漂亮。
鼓浪屿有许多浓烈的欧陆风格的建筑,被称为是建筑的博览馆.鼓浪屿被称为是“音乐家摇篮”,“钢琴之岛”,漫步海滩上经常会听到钢琴的美妙的音符传来,钢琴声与海浪声相互应答,音乐,已成为鼓浪屿一道绚丽的风景线。另外这里还是明末英雄郑成功屯兵的地方。
‘伍’ 厦门着名景点鼓浪屿风景资料简介
鼓浪屿代表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鼓浪石、鼓浪屿钢琴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厦门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滨浴场、海天堂构等。
一、日光岩
日光岩:俗称“岩仔山”,别名“晃岩”,相传1641年,郑成功来到晃岩,看到这里的景色胜过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称之为“日光岩”。日光岩游览区由日光岩和琴园两个部分组成。日光岩耸峙于鼓浪屿中部偏南,是由两块巨石一竖一横相倚而立,成为龙头山的顶峰,海拔92.7米,为鼓浪屿最高峰。
二、菽庄花园
坐落在鼓浪屿港仔后,建于1913年,主人林永嘉,又名叔臧,园名即以他的名字谐音而命名。1894年甲午战争清廷失败,翌年割台湾给日本,林维源及其子叔臧不愿当亡国奴,迁到鼓浪屿居住。其后,叔臧建了这座花园。
菽庄花园总面积20328平方米,其中水域3352平方米,建筑物2451平方米。
三、皓月园
位于鼓浪屿东部的覆鼎岩海滨,占地3万平方米,沿鹭江之滨铺开,这是以海滨沙滩、岩石、绿树、亭阁展布的庭园。始建于1985年,园以《延平二王集》中“思君寝不寐,皓月透素帏”诗句取名“皓月园”。
四、古避暑洞
两旁石壁支起从天而降的花岗岩巨石,给人泰山压顶之感,十分险峻。上面“古避暑洞”四个字是清末台湾文人施士洁题写的。穿过古避暑洞,向左拐,有一座窈窕小亭,撑起细细腰骨,把岩石当作凉台,名叫“伞亭”可供游客遮阳避雨。
五、港仔后海滨浴场
港仔后宽阔沙滩上,砂质细软、坡缓浪平、海水流速小,没有鲨鱼出没,每年有5个半月海水温在20℃以上,泳季可达半年之久,每日有两次潮水,宜泳时间六个多小时,是天然海滨浴场。各种服务设施齐备,并设有游艇及摩托艇等水上娱乐项目。1998年在此举办过全国OP级帆船锦标赛。
‘陆’ 厦门海边沙滩哪里好玩
白城沙滩,白城沙滩位于厦大后门,算是厦门最靠近市中心、人气最高的沙滩了。
由于交通便利,不要门票,每到旅游旺季,白城沙滩总之游人如织,因此环境和水质相比厦门其他沙滩来说,略逊一筹。
另外白城沙滩还有许多有趣的景致,沙滩上点缀着一只只巨大的鼠标,半环型天桥犹如巨大的时钟,白城遗址上雕刻着各种抽象的方形图案……融合美丽景色与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于一体。
(6)厦门湾海浪在哪里扩展阅读
白城浴场
白城海域是厦门市民喜爱的海水浴场之一。夏天,沙滩边戏水、游泳的人少则几百人,多则数千人。这里交通方便,多路公交车在此停靠,而且,这一海域白天任何时间都可找到适合游泳的地方,不受潮水的限制。
浴场接近岸边的两块大礁石为人们所熟知。礁石下连着巨大的礁盘,低潮时露出,高潮时淹没。 白城浴场的两块大礁石已经成为一景,明信片上都有这几块石头。
‘柒’ 谁知道厦门鼓浪屿的详细地址
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圆洲仔,因海西南有海蚀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明朝雅化为今名。由于历史原因,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在此地被完好地汇集、保留,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小岛还是音乐的沃土,人才辈出,钢琴拥有密度居全国之冠,又得美名“钢琴之岛”、“音乐之乡”。 鼓浪屿[1]位于厦门岛西南隅,与厦门市隔海相望,与厦门岛只隔一条宽600米的鹭江,轮渡5分钟可达。面积1.87平方公里,2万多人,现为思明区所辖[2]。岛上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无车马喧嚣,有鸟语花香,素有“海上花园”之誉。主要观光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环岛路、鼓浪石、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滨浴场等,融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于一体,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福建“十佳”风景区之首,全国35个着名景点之一。随着厦门经济特区的腾飞,鼓浪屿各种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日臻完善,成为观光、度假、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海岛风景文化旅游区。2007年5月8日,厦门市鼓浪屿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鼓浪屿位于厦门岛西南面,与厦门岛只隔一条宽600米的鹭江,轮渡5分钟可达。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明朝改称"鼓浪屿"。乃因岛西南方有一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 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曾屯兵于此,日光岩上尚存水操台、石寨门故址。1842年,鸦片战争后,英、美、法、日、德、西、葡、荷等13个国家曾在岛上设立领事馆,同时,商人、传教士、人贩子纷纷踏上鼓浪屿,建公馆、设教堂、办洋行、建医院、办学校,炒地皮、贩劳工,成立"领事团",设"工部局"和"会审公堂",把鼓浪屿变为"公共租界"。一些华侨富商也相继来兴建住宅、别墅,办电话、自来水事业。1942年12月,日本独占鼓浪屿;抗日战争胜利后,鼓浪屿才结束一百多年殖民统治的历史。 鼓浪屿面积仅1.91平方公里,是厦门最大的一个卫星岛,常住居民2万人。岛上岩石峥嵘,挺拔雄秀,因长年受海浪扑打,形成许多幽谷和峭崖,沙滩、礁石、峭壁、岩峰,相映成趣。 鼓浪屿街道短小,纵横交错,清洁幽静,空气新鲜,岛上树木苍翠,繁花似锦,特别是小楼红瓦与绿树相映,显得格外漂亮。 鼓浪屿楼房鳞次栉比,掩映在热带、亚热带林木里,日光岩奇峰突起,群鸥腾飞……组成一幅美丽的 鼓浪屿画卷。 鼓浪屿是"音乐家摇篮","钢琴之岛",小小鼓浪屿有钢琴600台,其密度居全国之冠。只要你漫步在各个角落小道上,就会不时听到悦耳的钢琴声,悠扬的小提琴声,轻快的吉他声,动人优美的歌声,加以海浪的节拍,环境特别迷人。音乐,已成为鼓浪屿的特别绚丽的风景线。 鼓浪屿有许多钢琴世家,那里有音乐学校、音乐厅、交响乐团、钢琴博物馆。每逢假、节日,常举行家庭音乐会,有的一家祖孙三代一起演出,使家庭、团体、社会充满音乐气氛。 鼓浪屿音乐人才辈出,蜚声中外乐坛的有钢琴家殷承宗、许斐星、许斐平、许兴艾等。中国第一位女声乐家、指挥家周淑安,声乐家、歌唱家林俊卿,男低音歌唱家吴天球,着名指挥陈佐湟,还有李嘉禄、卓一龙等,可谓群星璀璨。 鼓浪屿是"建筑博览馆",许多建筑有浓烈的欧陆风格,古希腊的三大柱式陶立克、爱奥尼克、科林斯各展其姿,罗马式的圆柱,哥特式的尖顶,伊斯兰圆顶,巴洛克式的浮雕,门楼壁炉、阳台、钩栏、突拱窗。争相斗妍,异彩纷呈,洋溢着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 鼓浪屿已修好一条环岛路,全长6公里,由道路、隧道、曲桥组成,以电瓶车代步。 环岛路以轮渡码头为起点,向东往皓月园-大德记浴场-观海园-菽庄花园-港仔后浴场-英雄山隧道-鼓浪石-鼓浪别墅-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工艺美术学校-内厝澳-燕尾山-三丘田旅游码头-海底世界-轮渡码头;向西反之亦然。 鼓浪屿的夜显得清静幽雅。尤其是夜景工程建设后,代表着自然景象的日光岩、代表着异国建筑风格的八卦楼、代表着音乐岛钢琴造型的候船厅和矗立在覆鼎岩上的郑成功雕像等,在各色灯光映照下透明通亮,熠熠发光。特别是有几条激光射线跨越鹭江海空,变幻摇曳,令人眼花瞭乱。 隔江远眺鼓浪屿夜景,犹如一座大花盆聚集着炽目艳丽的花丛,与厦门中山路的霓虹灯、高层建筑的射灯和许多彩色聚光灯,交相辉映,闪耀夺目,使岛上、海上、天上三维空间灿烂迷人。[3]
‘捌’ 厦门蓝眼泪在哪个海滩
厦门蓝眼泪在海沧湾公园沙滩。在海岸边,随着海浪阵阵翻涌出现了蓝色光芒,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看。而这些美丽的蓝色光芒,就是“蓝眼泪”。据海洋生态专家介绍:“蓝眼泪”实际上是由一种称为夜光藻的浮游生物引起的发光现象,因为夜光藻的身体内有荧光酶和荧光素,受海浪拍打等刺激时发生反应,就会发出蓝色的光。
厦门蓝眼泪来历
产生“蓝眼泪”的原因就是:夜光藻和海萤自身的发光。其实,无论是夜光藻还是海萤,它们的发光机制都是相类似的。以夜光藻为例,当夜光藻受到海浪的拍打时,它体内细胞质中的荧光素酶就会开始催化荧光素和氧气的反应,从而产生具有能量的含氧荧光素,从而在释放能量的过程中产生邃蓝的冷光。
‘玖’ 谁知道厦门鼓浪屿的景点
日光岩
俗话说“不登日光岩不算到厦门”。日光岩是鼓浪屿的龙头景点,包括日光岩和琴园两部分。龙头山,耸峙于鼓浪屿中南部,与厦门的虎头山隔鹭江相望,史称“龙虎守江”。龙头山又称日光岩,海拔92.7米,是鼓浪屿的最高峰,成为厦门的象征。景区奇石叠磊,洞壑天成,海浪拍岸,树木葱茏,繁花似锦,富有亚热带浪漫气息。拥有“一片瓦”、“鹭江龙窟”、“古避暑洞”、“龙头山寨”、“水操台”、“百米高台”胜景。历代文人石刻题咏甚多,为名岩增添古风异彩。与日光岩自然景观形成动与静、今与古的有机结合。山间蹬道盘旋,迂回曲折。随处有诗联题刻,以明万历元年(1573年)丁一中所题“鼓浪洞天”为最早,距今已有400多年了。 日光岩顶就是天风台,是鼓浪屿的最佳观景点。放眼四顾,厦门市区、鼓浪屿全岛、环鼓的大海,厦门大学、海沧大桥,九龙江入海口、南太武屿仔尾漳州港,海沧投资区、湖里集美东渡港,或远或近,尽入眼底。游厦门不登日光岩,不算到厦门!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曾屯兵于此,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日光岩上有民族英雄郑成功水师的“龙头山寨”。寨门、搭架军帐的梁洞和指挥水师操练的水操台遗址,今均完好。还有“郑成功纪念馆”,藏有郑成功及其水师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众多珍贵文物。
日光岩上的摩崖石刻有八十多处,有张瑞图、何绍基、郑成功、丁一中、许世英、蔡元培、蔡廷锴、蒋鼎文等人的诗文题刻,其中以“鼓浪洞天”、“鹭江第一”、“天风海涛”、“闽海雄风”、“脚力尽时山更好”等,或笔力雄健,或意蕴精深,是日光岩上的一大文化景观。
[梦琴岛温馨提示]日光岩门票60元/人(含百鸟园),当天有效。联票80元/人(包括日光岩60元、菽庄花园30元、皓月园15元、风琴博物馆20元、刻字馆10元,共五个景点)也是当天有效,建议要进景点的朋友从早晨就应该出发,因为大概要花一天的时间(喜欢走马观花者除外,)先参观日光岩---百鸟园---菽庄花园---刻字馆(就在菽庄花园的大门口处不远的地方)---皓月园---风琴博物馆。
菽庄花园:
菽庄花园原是台湾富绅林尔嘉的私家花园,50年代气辟为公园,近年又建了许多设施,面积也扩 大了3000多平方米,是颇有特色的海滨公园。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清廷战败后,被迫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可台湾军民拒绝割台,总兵刘永福等带领“黑旗军”进行抵抗,腐败的清政府又下令驻台官兵回大陆。时任台湾垦抚兼团防大臣的林维源不敢逆旨,于1895年全家内渡,定居于鼓浪屿。林维源,原籍龙溪,其先祖于干隆年间赴台湾淡水垦殖发家,在台北建有“板桥别墅”即林家花园。其子林尔嘉从小就生活在那里,别墅的一切给他留下了美好的记忆。1905年林维源去世,林尔嘉继承父业。1913年,他为怀念台北板桥故居,选定鼓浪屿金带水之湄,草仔山之下的一面坡,仿造台北板桥别墅,参照江南名园修建花园,取名“菽庄”,乃主人“叔臧”的谐音,也是“稻菽主人庄园”寓意,因为林尔嘉的祖先是以垦殖发家而富甲台湾的。他花1万银元的“润笔”费,请当时的“大总统”徐世昌题写“菽庄”园匾。
林尔嘉对花园的结构布局精心设计,力求再现台北板桥别墅的风貌,又具江南园林的韵致。他利用一块不到十亩的坡地,创造出宽阔的空间,把能看到的景色全纳入花园的怀抱。花园内设置眉寿堂、壬秋阁、真率亭、四十四桥、听浪阁、顽石山房、十二洞天、亦爱吾庐、观潮楼、小兰亭等十景,小巧别致,自成一格。 菽庄花园集世界园林艺术十大特点中的三个最有艺术个性的特点于一园,是很难得的。
第一个特点是“藏海”:就是人走在路上见不到海,到了花园门口甚至进了门仍见不到海,一堵黄墙挡住了视线,待到转出月洞门,绕过竹林,突然“海阔天空”,取得突然见海的惊奇效果。
先把海“藏”起来,而后大海奔腾聚至,引人踏海而行,来到海中的“观潮楼”,观赏海景,真是豪情满怀,可惜观潮楼被台风吹倒后一直未能恢复。瑞士园林专家参观菽庄花园后说:“我 们只有藏湖,而厦门有藏海,十分难得。”菽庄花园的第二个特点是“巧借”:是林尔嘉把临海的坡面,海湾里的礁石,涨落的海水全部利用起来,围地砌阶,造桥建亭,使原本十分狭窄的一个小海湾,借四周自然美景为铺垫,变成涵纳大海,颇有层次,视野宽广的海上花园。这在中国的任一个城市,任何一个公园都无法领略到如此美妙的意境和情趣,这是菽庄花园最秀人的地方。在这里可以看到汹涌激越的海浪,澎湃往返;远处的南太武,近处的担屿、青屿、浯屿,烟波浩渺、风姿绰约;前方的日光岩,英雄山乃至海沧的嵩屿角都成了花园的外景,构成一幅动感的立体画,十分秀美。菽庄花园的第三个特点是:“动静结合”:林尔嘉对动与静的处理也颇为独到,坡面建一片假山,按地支分裂为“十二洞天”,洞洞相联,让孩子们去追玩,显出跳动出没的动景;坡边建有小亭小阁,休息观景,表现静雅的环境。海潮的流动,长桥的安卧,岸上花团锦簇,海中百舸争流,都体现了动与静的交融与和谐,匠心独具!还有林尔嘉把台北板桥别墅的小板桥也搬了进来,把眉寿堂,壬秋阁等建得小巧玲珑,采用重檐歇山顶,飞檐翘角,琉璃粉墙,小桥流水,淡雅高洁,与海色、山色、天色浑然一体。组成了风格统一的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群体,使整座花园既有江南园林的秀美,又兼闽南园林的亮丽。真是:片片帆影日边来,成群鸥鹭乘风去;“世外桃源君小隐,袖中东海我来游”!近几年菽庄花园的后山新建了“听涛轩”,设钢琴博物馆,展出世界古钢琴30台,最名贵的是1810年出品的。他们是鼓浪屿华侨收藏家胡友义的稀世珍藏。“蛇岭花苑”展出盆景增添了菽庄的内涵。最后告诉大家林尔嘉的情况吧。林尔嘉,1874年生于厦门,1905年任厦门保商局总办,厦门总商会总理,发起建设厦门的电话、电灯,自来水等公共事业。清末捐巨款晋升为侍郎。1941年任厦门市政会会长,对厦门的城市建设多有贡献。曾连任鼓浪屿工部局“华董”14年。抗战时从庐山出了香港,抗战胜利后回台湾定居,1951年去世,终年77岁。
钢琴博物馆 :
2000年1月落成的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位于菽庄花园的"听涛轩",占地45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博物馆里陈列了爱国华侨胡友义收藏的40多架古钢琴,其中有稀世名贵的镏金钢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钢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钢琴,有古老的手摇钢琴、有产自一百年前的脚踏自动演奏钢琴和八个脚踏的古钢琴等。
无论是普通的游客还是音乐家、艺术家,鼓浪屿钢琴博物馆带给他们的艺术熏陶和音乐的启迪都是无尽的。澳大利亚着名钢琴演奏家杰佛利·托萨是胡友义先生的莫逆之交,他说,"我以我的朋友为荣,他把一份最特殊的礼物献给了中国。"为庆祝开馆,杰佛利·托萨还在鼓浪屿音乐厅举办了专场演奏会。法国钢琴大师米歇尔·布尔敦克勒参观了博物馆后说:我希望有一天能够在此举办一个国际性的钢琴艺术节。"我国着名指挥家韩中杰、郑小瑛,旅美钢琴家殷承宗等也深深被钢琴博物馆音乐魅力所折服。
风琴博物馆 :
2005年1月28日晚,受瞩目的国内惟一、世界最大的风琴博物馆——鼓浪屿风琴博物馆开始向市民开放,并举行一场管风琴音乐会。风琴博物馆的第一台大型管风琴“诺蔓比尔”“初试啼声”正式向游客和市民“亮相”。150多名市民获得第一批观赏百年古风琴的美妙琴声的机会,来自澳大利亚的管风琴演奏家瑞思.博克(男)和瑞尔克.莫里夫妇给鹭岛市民带来了全新的音乐享受。风琴博物馆位于鼓浪屿西北部的八卦楼,是目前国内惟一、世界最大的风琴博物馆。与在东南部菽庄花园的钢琴博物馆交相辉映,让全世界的音乐爱好者都能怀着朝圣的心情来到这座有着无以伦比的美丽的音乐之岛。馆内收藏有多种款式的风琴 ……
还有很多很多……,你进那个“梦琴岛”看看,里面吃喝住行玩还有像这种景点的具体介绍都有。本想要发几张图片给你看看。可是发现我不会传图片哈。不好意思。。。梦琴岛里面有个网站,你点进去看下吧。里面很多资料。对你有帮助。在这里我不能放网址,会被删的哈。
‘拾’ 厦门哪里的海浪最大
这要看什么季节,秋冬季节五缘湾一带海浪最大,夏季除了台风天,哪里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