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厦门有地铁吗brt可以刷微信吗还是投硬币brt和公交车哪个方便
1、厦门已经开通地铁一号线,其它暂未开通。
2、brt可以微信购票进站,也不能直接投硬币,可以用现金购买车票或用公交卡刷卡进站。
3、我个人认为是brt比较方便,因为公交车可能会堵车,brt不会堵车,应该是比较快速、比较方便的。当然如果你家离brt站比较远的话还是做公交车喽。
② 厦门的BRT真的很快吗
是的,BRT事实上是比公交车快的,因为BRT有专跑的路线与行车道。而且BRT的行车速度也是别的车辆办不到的,普通公交车正常时速也不过30-45KM,而BRT是40-65KM普通公交最高时速80KM,而BRT是120KM,如果说BRT只快了几分钟,那肯定是当天BRT车上的人太多了,经常是超挤加爆满~因此为了行车安全,所以会稍微慢了点!
③ 厦门北站到中山路957和brt快1线比哪个快
厦门北站——中山路
1、957路,到终点站思北站下车,共9站,票价2元,29.4公里,约1个半小时,下车后沿思明北路直走约600米可到达中山路步行街。
2、BRT快1线,到思北站下,共19站,32.1公里,约1小时,下车后沿夏禾路往前直约300米左拐进入思明北路,直走约600米可到达中山路步行街。
个人推荐BRT。车多,发车快。且不会堵车,时间短且比较稳定,但人多比较不一定有座位,步行路线稍长,可自行选择。
望采纳!
④ 厦门BRT 路线和地铁一样吗
不一样,一个是地上城市快速公交车(速度不快站点多),一个是地下动车(速度快站点少)。
⑤ BRT好像比地铁厉害,是不是
二者的优势各有不同。地铁造价高,建设周期长,建设期间对城市的交通、环境等影响较大;建成后,维护费用高,但其运量大,速度快,稳定性高,受天气等自然环境影响较小等优势受大多数城市青睐。BRT优势较多,灵活性、机动性较高,造价低,建设周期短,运营成本低,根据不同城市运行速度不同,符合未来公共交通的发展方向。
⑥ 厦门brt和公交车或者地铁,去厦门北,那个人不多,不堵车
厦门去厦门北,肯定是地铁人少,速度也快,7元,大概55分钟到达。
⑦ BRT和地铁,哪个好
地铁好
地铁的优势:
运量大。铁路列车可以8甚至12车厢编组,且因为运行平稳,
车厢内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站更多的人。同时因为轨道运输的可靠性和高自动化程度,能够做到更高的发车密度。
速度更快。完全独立路权,不需要等红绿灯。不过这一点跟厦门式的BRT就很不明显了。
更准时。因为不拥堵,以及高度自动化的管理,地铁普遍比BRT准时,尤其是杭州式BRT。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公交车也可以利用实时更新到站时间的手机app,来降低不准时的负面影响。
乘坐更平稳舒适,车厢也更宽敞。因为这样的原因,一般来说,各国的经验都证明,轨道交通更容易吸引私家车车主乘坐,而公交车则比较难。
人力运营成本低。地铁可以很容易实现无人驾驶,从而降低运营成本。不过地铁的维护成本可能还是要比BRT高很多。
运行耗能小,污染小。地铁由电力驱动,零直接排放。(目前公交车换用纯电动,LNG,混合动力以后,其实污染也很小了)
⑧ 厦门为什么不建地铁而是建 BRT
之前我去厦门玩的时候,我就在想厦门这么大的城市竟然没有地铁,心想地铁去哪里都比较快啊,但是们在厦门只能做公交。那个时候不太懂什么叫做BRT。回来之后我就好好了解了一下,为什么厦门是BRT,而不是地铁。
利用公交引导城市开发
BRT不仅仅是解决市民上下班拥堵问题,厦门未来的人流量会集中在西客站,BRT将把这部分客源成功运送到岛内的火车站等地。
BTR的通车与厦门目前很多政策相呼应。考虑到低收入群体对公共交通的依赖性比较大,厦门BRT的设计和建设尽量把社会保障性住房小区考虑进来,方便保障性住房小区居民的出行。
而厦门市政府一直鼓励开发商到岛外开发楼盘,也鼓励人们到岛外去居住,用当时厦门市规划局局长赵燕菁的话来说,这是“一个按指印的方式,串起这些指印的则是大规模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厦门的BRT属于公交引导开发模式,特点就是在没有开发但将成为高强度开发的地区形成一个快速的走廊。交通先进去以后,带动周边土地升值,待政府把土地出让以后形成交通的需求。
近几年,厦门的工业集中区规模不断扩大,有企业负责人表示,一些BRT链接线做起来的话,交通就不成问题,人才招聘上会相对容易得多。
选择BRT升级轻轨的路径,虽然降低了投资的门槛,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在未来升级时,BRT已成为城市交通的骨干,喂给系统也已形成。如果停下来再施工,哪怕只有几个月,也可能带来全市性的交通影响。但权衡利弊后,他们依然认为这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2005年以来,厦门开始了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城市固定资产投资超过建国以来几十年投资的总和。城市的规模随之全面扩张。这时,如果不及时将交通从传统的模式,转向公共交通,特别是大运量交通,厦门将会像世界上许多城市一样,失去空间结构调整的可能。
这短短的几年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这时的选择,将决定厦门未来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城市竞争力。
公交线路大调整
厦门公交高直达率、低换乘率的背后,是公交线网的重复系数高达5.6,也就是说平均每公里的道路上,有五六条线路通过。厦禾路火车站路段一度有51条公交线路,虽然经优化整合成30多条,但线路重复率之高仍是国内罕见。
2007年,已完成线路大面积覆盖的厦门市公交线网,开始进行线路资源优化整合。而有关人士指出,BRT建成后,拥有专用车道,将推动公交快速化,提高公交的运行效率,可弥补高峰期运力缺口。
同时,据预测,BRT和优化后的常规公交线网形成全新的公交网络,将使厦门公交出行分担率至少提升5%。
如今厦门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建设如火如荼,但有关厦门BRT未来的命运,仍然是个未知数。有人考虑BRT到底要不要升级轻轨,还是跟轨道交通结合互补,抑或是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我认为,至少在地铁1、2、3号线通车运营前,BRT仍然是厦门最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每天超30万人次的客流量,这是谁都代替不了的。哪怕是改造轻轨,中间耽搁个把月,也容易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⑨ BRT和地铁究竟哪个好啊
个人觉得BRT更适合中国。(我在回答中将地铁泛指到轨道交通中,BRT特指高质量BRT而非加强型公交如昆明公交)。
地铁载客量大,但是地铁的造价高昂,北京地铁部分路段造价已经达到7亿人民币。不过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修建地铁可以有效地缓解交通压力。但是在发展中城市如杭州、扬州等地,地铁的造价比较难以接受了,而BRT在中国公里造价仅为3000万元(厦门高架除外),所以更经济。不要质疑BRT的载客量,波哥大作为最成功的BRT线路,其载客量仅次于香港地铁、日本东京地铁,而北京地铁和上海地铁的统计数字是远远达不到波哥大BRT的量的。也不要说地铁快,地铁在国内普遍时速仅80,而且往往是刚开到最高时速就减速靠站了,而我在乘坐厦门BRT时时速70km,也并不比地铁慢多少,而诸如名古屋这类使用了导轨技术的BRT时速可以更高,噪音也更小。BRT在高峰期站台拥堵的情况可以采用增加超车道(广州案例)的形式解决问题。地铁工期往往在2~3年,而BRT工期在1年内,部分采用现成车道的形式可以达到半年内通车。且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地铁需要政府补贴才能实现低票价,而大部分BRT系统在通车伊始便可以不需要来自政府的补贴,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盈利,这是地铁达不到的。而因为造价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能修建北上广这样复杂的轨道交通系统,但是修建7km地铁的钱足以修建142KM的BRT专用线路,可以覆盖更多的面积,形成网络。
所以我的看法是在发展中城市主要修建BRT,而在大型城市现有地铁网络基础上修建BRT作为线路补充,且可以仿造昆明、台北以修建路中隔离公交专用道的形式将传统公交升级到准BRT层面,实现提速和服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