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厦门话的词汇方面
闽方言有一大批属于本方言区常见而其他方言少见的方言词。这些方言词有两个特点:一是继承古代的语词多,二是单音节词多。例如“卵”(蛋)、“目”(眼睛)、“途”(泥土)、“曝”(晒)、“帕”(打)等等,都可以从古籍中找到出处,也都是单音节词。此外,也有一部分闽方言词借自外语。这些外来词大都借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语,形成了闽方言词汇中的独特色彩,例如,厦门话里的“萨文”(肥皂)来自sabon,“道郎”(帮助)来自tolong,“洞葛”(手杖)来自于tongkat,“斟”(接吻)来自chium。
‘贰’ 厦门全境的闽南话……
你说的没错,从外地来厦门生活一段时间后,对厦门方言的口音感觉和你说的一样,确实如此,集美、同安、翔安这三地的闽南话是一个口音,海沧的闽南话和岛内的很接近。
可是,如果是厦门本地人,一般是能够分辨出这几个地方的口音,其实真正的闽南话应该是集美、同安、翔安这三地的口音,因为厦门以前属于同安管辖,解放后才改变的,厦门岛内正宗的厦门人很少,多数是福建省内的移民,如惠安、南安、晋江、安溪、莆田、仙游、福州等等。
现在的厦门人口成分更加复杂了,江西、四川、贵州、湖南、湖北,东北来的也很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精英聚集厦门,很多人已经融入厦门,学了厦门话,以后的口音就很难分辨了。
‘叁’ 厦门话是客家方言的典型代表
不是。
厦门话,旧称厦语,又称厦门闽南语,是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支闽南语的一种方言,属于闽南语的泉漳片。客家方言的经典代表是“广东梅县话”因此厦门话既不是属于客家话的一种,不是客家方言的经典代表。
客家方言又称客家语,客家语在非正式场合又被称为客家话,按不同口音可分为梅州话、惠阳话、惠州话、河源话、赣南话、汀州话等。部分地区还称土广东话、水源音、涯话、新民话、麻介话、怀远话等。语言学术研究中,以梅县话为代表,现实中惠阳话影响较大。
‘肆’ 福建话有几种
福建方言主要区分为闽语、客家语、赣语、吴语和官话,闽语下列细分为闽北语、闽南语、闽东语、闽中语、莆仙语。
闽语主要成型于唐朝,虽然早期吴越时代就有行政规划,但其人口未能广泛分布,经过五胡乱华衣冠南渡,晋朝士大夫避难于闽地,给福建地区带来大量人口。
偏居一隅的福建人口大量增长就大致形成了闽语,因闽地多山交通阻隔不变,就根据几大盆地地形形成了以福州沿海平原地带的福州话,莆田沿海平原的莆仙话,泉州漳州沿海平原的泉漳话等三大分支,因其基础都是闽语,如果沿海以相邻的两个镇之间交流的话都能做到畅通无阻。
闽南语主要分布在福建和台湾
闽南语主要分布福建泉州、漳州、厦门、龙岩新罗区的大部分和漳平市大部分、三明地区大田大部分、尤溪部分、宁德市的福鼎、霞浦小部分、蕉城区小部分、福清部分地区。
福清市渔溪镇的部分自然村,一都乡的王坑的部分自然村,上迳乡、音西乡、阳下乡、东张等镇,宏路镇的龙塘,圳边、周店等村。泉州的回族和满族,蒙古族也会使用流利的闽南语,不在回族乡的泉州回族也会闽南语。
除了福建外,闽南话流行最广的是台湾,台湾会说闽南话的人口大约占全台的80%。
‘伍’ 厦门话的语法方面
①名词附加成分的运用。
②人称代词单复数的运用。
③形容词-量词-名词的结构形式在闽方言各地普遍存在,但能和量词直接组合的形容词不多,最常用的是大和细(小)。例如厦门话“大只牛”、“细泡灯”等。
④动词“有” 的特殊用法。闽方言动词“有” 的用法很多,其中之一是放在动词的前面,表示完成时态。例如:厦门话伊有食我无食(他吃了我没吃),台北话:“我有买”(我买了)。
⑤宾语提前的现象比较常见。 如“苹果买两斤”(买两斤苹果)的说法就很普遍。普通话 主语-动词-宾语的句式在闽方言中常加上一个介词“共”(或“甲”),并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例如“我共汝讲”(我告诉你)。
⑥动词“去”常用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已成为结果,相当于已经的意思,例如“死去了”(已经死了),“碗破去了”(碗已经破了)。
⑦特殊的比较方式。闽方言的比较句有特别的结构,福建、台湾的闽方言多用“甲-较-形容词-乙”表示,如厦门话“伊较悬(高)我”,台北话“高雄较大新竹”。 也有简单一点的表达方式:“甲-形容词-乙”,如福州话“伊悬(高)我”。
‘陆’ 厦门市属于哪一种方言区,简要说明这个方言区分布的大致范围
厦门市属于闽南方言区。
闽南方言历来有泉州、漳州两种口音,厦门兴起后出现另一种带混合性质的厦门口音。除此之外,在西部龙岩、漳平一带由于受客家话的影响,也形成了另一种口音。这样,闽南方言可分为东、南、西、北四片。
东片,厦门话区:厦门、金门2市、县。
北片,泉州话区:泉州、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石狮9市、县。
南片,漳州话区:漳州、龙海、长泰、华安、南靖、平和、漳浦、云霄、东山、诏安10市、县。
西片,龙岩话区:龙岩、漳平(包括旧宁洋)。
以上4片可以称为本土闽南话。
‘柒’ 厦门岛的通行语言
地方上通行闽南语之厦门话,闽南方言是一种超地区、超省界的汉语方言。它主要通行于闽南地区、粤东的潮汕地区和台湾省的大部分地区,海南省和广东的雷州半岛一些地区以及浙江、江西、广西、江苏和福建的中部及东北部地区,也有讲闽南方言的“福佬话”(属闽南语“闽台片”)互通。千余年来,闽南、潮汕一带有不少人出洋谋生而相继向外移居。人语相随,今天的东南亚诸国,有相当一部分华侨和华裔仍然以闽南方言作为他们的交际工具。
闽南方言的流播:闽南方言是全国八大方言之一。
它分为五个次方言:
厦门话区:厦门、金门、同安
泉州话区:泉州、石狮、晋江、惠安、南安、永春、德化、安溪等八个县市
漳州话区:漳州、龙海、漳浦、云宵、东山、诏安、华安、长泰、平和、南靖等十个县市
龙岩话区:龙岩、漳平
大田话区:大田县、尤溪县的一部分。
闽南话的流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台湾,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通行着近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据初步调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闽南人移居台湾据说开始于元代,但大规模迁移是在17世纪中叶,大量闽南人随郑成功渡海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回台湾。300多年来,闽南人和其他地区东渡的汉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开发祖国的这个宝岛,在共同的生活和斗争中,闽南方言始终作为主要交际工具,保留在台湾人民的口中。特别是今天,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台湾的父老兄弟不断到大陆寻根、探亲、访友,闽南话显得更加重要。
除了台湾省以外,广东省的潮汕、雷州半岛、海南岛等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的许多侨胞也使用闽南方言,据初步统计,海内外操这种方言的人将近6000万,这在汉语诸方言中是十分突出的。令人自豪的是:如今的闽南话已经作为地球60种主要语言的代表之一,被录制在美国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号宇宙飞船的镀金唱片上,到广漠无垠的星河中寻觅知音。
‘捌’ 厦门说什么方言的
闽南语,也叫厦门话,台语也属于闽南语。
‘玖’ 现代汉语有几大方言厦门市属于哪一种方言简单说明这个方言区分布的大致范围
现代汉语有十大方言区。厦门话属于闽南方言区,是这个方言区的代表话。闽南话的使用人口不多,分布在福建省南部,广东省东部潮州、汕头一带,湖南省和台湾省的大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