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资讯 » 厦门砂锅粉怎么样
扩展阅读
福州晋安民办院校哪里有 2025-07-13 17:40:14
杭州到余杭仙宅怎么坐车 2025-07-13 17:39:20
上海成人高考怎么考 2025-07-13 17:38:42

厦门砂锅粉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3-01-25 22:56:41

‘壹’ 厦门的小吃有哪些

厦门特色小吃有:沙茶面、海蛎煎、花生汤、芋包芋枣、土笋冻等。

3、沙茶面

厦门闽南美食大师杨继波老先生的沙茶面配方的唯一传授徒弟厨师技师王大全继承传统使之发扬光大。沙茶酱主料有虾干,鱼干,葱头,蒜头,老姜等十几种食材构成,经油炸香酥再研磨细,制成沙茶酱待用。

沙茶面的做法很简单,碱水油面放入笊篱下开水锅烫熟,捞到碗里,随自己的口味加入猪心、猪肝、猪腰、鸭腱、鸭血、大肠、鲜鱿鱼、豆腐干等辅料,最后淋上一直在大锅里滚开的汤料,一分钟之内一碗面就可上桌了(各地区做法各有不同)。

‘贰’ 厦门小吃特产

厦门特产
厦门盛产花生、水果;沿海多产鱼、虾、蜊、蟹、鱿鱼、文昌鱼。是我国文昌鱼故乡之一。主要特产有各种亚热带瓜果、鱼皮花生、花生酥、菩提丸、青津果、馅饼、文昌鱼、香菇肉酱、海产干货等。
文昌鱼 :是厦门的名贵特产,俗名鳄鱼虫,主要产地在厦门同安浏五店。文昌鱼体形小,顶多五六厘米长。全身半透明,头尾两头尖,是高级鱼品,其肉质鲜嫩,味道清津甜美,制成干品,有一二年的保存期,是理想的旅游购物佳品。
青津果 :以橄榄为原料,配以甘草、糖水制作而成,甜酸适度,咸淡可口,芳香四溢,有消积解胀,醒酒去腻,止晕抑吐,爽身养脾之效。
菩提丸 :是将橄榄与砂仁、豆蔻、肉桂、沉香等多种名贵中药和糖水一起熬制而成,吃来香甜可口,而且有增进食欲,止吐散滞,消除腹痛之功效。
香菇肉酱 :厦门罐头厂生产的水仙花牌香菇肉酱罐头,配方采用新鲜猪肉、上等豆、香菇、辣椒、葱头、蒜头等 12 种原料和辅助材料,在制作过程中,严格按照配方和配制时间的要求,逐锅逐锅地计量下料,认真掌握火候,加工迅速,装罐及时,使各种原料保持各自固有的风味。
厦门馅饼 :厦门馅饼分两种。甜饼是以绿豆沙为馅,加猪油,白糖烘得。咸饼是以肉丁为馅,加猪油白糖所制。皮酥馅靓用来形容厦门馅饼,毫不夸张。
鱼皮花生 :是选用特级面粉、白糖和其他优质配料为表皮、内包上等花生滚合烘制而成,它选料严格,工艺讲究,具有得香郁酥脆、咸中带甜的风味,为上等菜料。
肉松 :鼓浪屿的 “ 黄金香 ” 肉松、肉脯,绝对算得上是厦门的知名特产。老人和幼儿因牙齿不齐,用肉松肉脯下稀饭是再好不过了。肉松的特点是明摆着的:金黄色,香喷喷,条条肉丝,团团簇簇,送到嘴里,无需多咀嚼,立马柔软散化,满口香甜。而肉脯更是一遇到口水,还来不及嚼一下,早已化成糊状。因此,人们往往用它们来给幼儿下稀饭。
花生酥 :又名 “ 贡糖 ” 。主要原料是花生仁和砂糖,制作时先将花生仁炒熟去膜,和糖煮过,然后捣碾成酥,轧拉成型后,切成小块。食用时,应小心剥去包装纸,轻轻放入口内,入口即化,甜而不腻,香可喷颊,除呷茶时品尝,亦可作咸光饼面点的夹心料,产品远销国内外。

‘叁’ 厦门让你最难忘的美食是什么

四月份去的厦门,本以为是出游的好季节,结果去了一个星期,下了七天雨。于是不能好好玩耍的壹周君,就只能好好吃了!

感觉厦门除了各式各样风靡全网的网红奶茶店、咖啡店,最多的就是街边的风味小吃和主要吃食材原味的海鲜大排档了。海鲜酱油水,沙茶面,韭菜盒,面线糊,冬粉鸭,鸭肉粥,海蛎煎,炸五香,花生汤.........一个星期都感觉吃不完!

首推的当然是最最有名的沙茶面搭配海蛎煎啦!其实个人觉得沙茶面的味道和武汉的热干面有点相似。沙茶酱的味道有点像芝麻酱的浓香。咳咳……也有可能是壹周君的故乡情结作祟!

海蛎煎一份量很大,所以想要多吃几样的妹子最好的选择是带上男朋友吃啦!海蛎煎是把鸡蛋、韭菜、地瓜粉和蒜末调匀,在锅里煎至两面酥黄。吃的时候搭配蒜泥、香菜、沙茶酱、辣酱等调料,味道很是鲜美。

总之,这都是厦门非常有特色的小吃!肚子撑得下的话一定要试试!

然后是作为妹子最爱的各种甜食啦!

芒果绵绵冰,巧克力的!抹茶的……还有各种各样口味的!

然后是一个超帅的小哥哥,在曾厝埯 美食 街开的阿信厚吐司!虽然壹周君期间一直住在曾厝埯的咖啡旅馆!但是作为一个早上起不来,晚上浪到飞起的宝宝,真的每次都抢不到!蓝瘦!

最后就是连吃带拿还带快递的超级大芒果啦!出门必备,下雨可以忘了带伞,但是手上一定会捧着一杯大芒果!十块钱一大杯!又划算,块头又大!吃到停不下来!

2015年去厦门开会,有幸品尝到了厦门 美食 姜母鸭。

晚上逛街时来到厦门 美食 一条街,嚯,那叫个热闹,简直是人山人海,到处能听到姜母鸭,沙茶面的吆喝声。

本人地道的吃货,每到一个城市都会品尝一下当地 美食 ,其实一个城市吸引人的魅力之处,不仅是浓厚的人文气息,更重要的是能抓住你的胃觉的 美食 。

我们几个人随便找了个摊位坐下,位子很紧张,俩人坐下了,俩人还站着,让各位小伙伴见笑了,是那种路边摊,夫妻俩人开的,生意特别的火,我们要了俩锅,我看了一下他的做法,用一个大砂锅,放油,花雕酒,主要的是姜,姜切片量大,然后再放鸭子,一遍炒一边用剪刀把鸭子剪成一块一块的,这个比较特别,大约30分钟左右就可以出锅了,老远就闻到了香味,那就开吃吧,早就饥肠辘辘了,味道真的不错,是那种炒干没水分的,锅里就剩下鸭肉,姜片,还有就是油了,吃一口肉外焦里嫩,真是人间美味。

作为一个吃货,我觉得这种时候简单粗暴地直接上一份 美食 汇总就好了 。

1、吴再添小吃店:思明区 禾祥西路美湖路25号之7号

各种小吃里面都有,和黄则和相同,但味道绝对比它正的多。

2、佳味再添:思明区大同路49号

同无再添小吃店一样比黄泽和老的一家小吃店,推荐菜:芋包、虾面、油葱粿

3、月华沙茶面:思明区镇邦路78号(民立小学对面)

烧肉粽里糯米软黏,包有传统的肉,还有香菇、花生,蘸上酸酸甜甜的酱料,配着沙茶面一起吃~口味较淡

4、1980烧肉粽:思明区中山路353号(近工人文化宫)

肉粽5元一个,内容非常丰富,有肉、虾、粟子、蛋、香菇、卤蛋……

5、局口拌面:思明区局口街思明南路横巷内

浓香的花生酱加入拌面和扁肉一块,是一个绝佳组合。

6、大同鸭肉粥:思明区厦禾174号之(大同小字对面)

正宗的只此一家,别无分店。鲜浓粥底,按口味点鸭翅、鸭腱、鱿鱼、卤料,再泡上一根油条!超级美味!

7、天河西门土笋冻:思明区斗西路33号(近中山公园西门)

土笋即沙虫,熬煮冷却后成果冻状,口感清脆,味美甘甜。西门家的据说最地道,分"大、中、小"三种规格,吃时配上酸萝卜,浇上芥末酱。小个1元。

8、明月虾面:思明区厦禾路180号(近大同小学)

特配虾面,有虾仁、瘦肉、猪肚、醋肉。据说槟榔虾弟面也很不错。炒饭8元、虾面15元。

9、新厦虾面

分标准、双料,虾仁很小,妙在汤头很鲜美

10、思北花生汤:思明区大同路253号

炸枣、冰花生汤夏天喝很好喝,去晚了会卖空哦

11、莲欢海蛎煎:思明区中山路局口街局口横巷4号(近思明南路)

海蛎又多又新鲜,用地瓜粉和蛋液裹在一起炒,外层酥酥的,里头软软嫩嫩的……特别一提:这家的鱼丸是不包心鱼丸。

12、乌糖沙茶面:思明区民族路60号

很牛气的小店,上午营业,卖完就收工。人气爆棚的原因在于汤头,非常浓郁,沙茶酱量足且味道正宗,香甜微辣,面也很有弹性。配料自选,价格比同类店稍贵,不过物有所值。

13、金宝油葱粿:思明区斗西路口(近西门土笋冻)

蒜蓉枝、麻糍

开始歪楼,推荐两个厦门本地的 美食 活动,有吃有玩的那种

14、五星级英迪格酒店海港下午茶+八市citywalk+海鲜晚餐。周六下午两点开始(夏天太热,会延迟到三点)小半天时间都在吃喝玩乐逛,然后跟一群逗比小伙伴瞎扯淡侃大山,窗外就是无敌海景,大概晚上八九点结束,当然想续摊也OK。

(想放图诱惑你们结果我自己在咽口水......不说了有空我得再去吃一次)

15、在鼓浪屿的百年老洋楼里吃最正宗的南洋娘惹料理,以及后花园里喝下午茶(玫瑰拉茶+咖椰酱吐司),热情的主人琬瑶姐会带着你逛鼓浪屿上那些人少景美的地方,然后让你去她的工作室里试穿各式各样的旗袍和长衫,拍照拍到停不下来。周日早上10点开始,下午5点结束,既能睡个饱,也能吃得好。

(上次去琬瑶姐家里吃到的满满一桌娘惹菜,咖喱鸡超级下饭!我吃了三碗......)

夏天就要去海边吃海鲜大排档,还有中山路 美食 一条街的那些小吃,咖啡街……

‘肆’ 厦门大学有什么好吃的

厦大的食堂还是挺美味的。下面说说厦大个食堂。

(一)勤业餐厅
说到勤业就想到馒头,勤业馒头是首届厦门大学十佳美食排行第一,便宜又好吃,每天都有很多人排队买,在勤业吃饭的时候常常看到一些老爷爷老婆婆买走一大袋馒头。
一楼的沙茶面堪称一绝,不过对于不能吃辣的同学来说会有点辣,换成卤面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二楼有闽南传统大肉粽,味道一般,北方的同学可能会吃不惯,不过这不能成为南北甜咸粽子大战的原因,尊重各地的民风民俗吧。

(二)芙蓉餐厅
一楼的煎鸡排、猪排、鸡腿、秋刀鱼,看起来就很诱人,吃起来更是香。
二楼有各种好喝的汤和卤鸡腿等菜,相对会比较小资一点。

(三)芙蓉餐厅三楼小吃城(重点来了,attention!!!)
芙蓉三楼汇聚着各地的美食小吃,多款小吃入围厦门大学十佳美食。
手撕鸡拌面,老招牌,鸡肉美味可口,面条香酥柔滑。
波哥砂锅,菜品美味营养丰富。
酸辣粉、担担面,成都人都说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
椰汁黑米粥,又好吃又实惠,最关键是基本不用排队,就是甜得有点小腻。
鸡蛋煎饺,香脆可口,好吃没得说。
以上只是本来比较喜欢和比较常听到的小吃,还有很多好吃的小吃就不一一列举,同学们自己去慢慢品尝吧!

(四)东苑餐厅
一楼的煎鸡排和芙蓉的一样好吃。
二楼是用餐区„„其实后来成了自习区,每学期的期末会看到这里挤满了平时不好好学习的学渣——做考前最后的挣扎。
三楼是清真食堂,手抓饭和面食都享有很高的评价,拌面有点小辣,不过酸辣开胃。

(五)南光餐厅
最新一期的厦大十大美食排行第一的就是南光的早餐„„种类丰富,蛋挞、奶黄包、红豆包、豆浆油条„„比校外的早餐好吃,比校外的早餐便宜„„住海韵的童鞋也经常早起去南光吃早饭Orz。
一楼的沙茶面和勤业的沙茶面有得一拼,而手撕鸡则是去南光餐厅必点的一道菜,超好吃(留口水ing)。
二楼的海蛎煎吃起来口感超好,比外面很多餐馆做的好吃多了~

(六)凌云餐厅
凌云餐厅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主要都是住在凌云园区的学生吃的,有风情万种的迷人学长,当然也有花裤衩人字拖的邋遢学长,想看看帅哥可以多去逛逛,嘿嘿,你懂的。凌云之前推出了牛排,价格非常便宜,味道还凑合。现在没有牛排了,不过刀削面和饺子倒是一直有的,可以去试一试口感哇~

(七)海滨餐厅
老实说,截至目前为止还没听过关于海滨餐厅的好话(法学院和艺术学院的同学不要拿鸡蛋砸我啊„啊~~~!),不过据说海滨现在也可以点小炒了。
友情提醒:
芙蓉三楼也是游客最喜欢的场所,经常要排队,不少游客吃完直接把剩下的东西摆在桌上,对此表示很无语,所以尽量不要在饭点的时候去三楼吃,特别是周末的时候。
接下来介绍海韵的食堂。

(八)海韵一期餐厅
一楼...楼主就推荐腱子肉汤。
二楼左边区域是清真餐厅,右边区域已沦陷为学生们的自习区。

(九)海韵二期餐厅
二期食堂的小炒不错,荤菜8元一份,推荐香辣虾、水煮肉片、炒蛏子„„
And楼主觉得一楼的砂锅挺好吃,比本部芙蓉餐厅一楼的砂锅好吃。
And and楼主再次觉得吧。。。海韵二期餐厅和海滨宿舍的口碑差不多,离海韵教学楼近,但是饭菜口味实在不敢恭维,楼主一般去那里吃面食„„
在此顺便普及下知识,海韵学生公寓和海韵教学楼是不同的地方。

()海韵软件园食堂
只有信科、数学、软件三个学院在海韵,由于在海韵吃饭的学生很少,所以知名度也不高。但楼主天天在海韵吃。个人觉得海韵的面比饭好吃。海韵的面一定一定要加瘦肉和海蛎这两样东西!!这可是楼主吃了一学期尝试各种配料的面,最后得出的结论!
我的最爱,不参与排名!

除了食堂之外,厦大内还有蔡清洁楼、逸夫楼等餐厅,这些地方都是聚餐的时候去的,消费比较贵,平时基本不会去,特别是逸夫楼,那都是接待外宾的时候才去的高档场所,but如果你有钱就不一样了哈哈。
总的来说,学校内食堂的饭菜都是十分便宜的。根据国家相关补助,在厦大,学生吃米饭是免费的,芙蓉、勤业、凌云餐厅也有免费汤 ,荤菜2.5~4元一份,素菜0.5~1.5元一份,荤菜汤1.5~3.5一份,素菜汤0.5~1元一份,两荤一素一般在6~8元之间,本部食堂比海韵的要便宜一点。

‘伍’ 厦门特色小吃

厦门风味小吃

厦门的风味小吃久负盛名,发展至今已有200余种,其中尤以咸食的烧肉粽、鱼丸汤、虾面、薄饼、芋包、蚝仔煎、韭菜盒、土笋冻、沙茶面、油葱米果、炒条;甜食的花生汤、圆仔汤、贡糖夹饼、炸麻花、栗米炸、炸枣、炸蒜、面茶等最为长盛不衰。而且,不少具有传统特色的小吃名点,逐渐演进为精致、小型、高档、多样化的菜肴而跃上正规宴席,登上雅之堂。

1、蚝仔煎
蚝仔煎为厦门最具风味的传统大众化名点。它以鲜牡蛎为主料,掺入适量的地瓜粉,再加入已切成小丁节的鲜蒜或韭菜及少许的盐,倒入热油锅煎炒而成。其味鲜甘美,糯芳香,富有营养。若再加上一点沙茶、辣酱等佐料,或加蛋在一起煎制,味道更为可口,滋味更香。

2、油葱火果
油葱火果以其柔韧细腻,鲜甜爽口,芳香美味而深受人们喜爱。其制作先要磨、拌好米浆,然后配好绒料,有猪腿肉丝、葱白、荸荠,再加一研碎的扁鱼、虾攴、五香粉、白糖、地瓜粉、食盐等等,而后再将已拌匀的米浆倒入碗里,并洒下葱油和调匀的鸭蛋液,如果是加料的还可另加入虾米、熟栗子、香茹等料。该点也可进行蒸炊,吃时,调上沙茶、辣酱、蒜泥、桔汁等。

3、薄饼
薄饼又称春饼。其饼皮薄而柔韧,鲜美可口,油而不腻。每逢“清明节”、“三月节”、“春节”等节日,许多地方都有吃薄饼习俗。烹制薄饼菜的方法是:将适量的各种荤素菜料煎炒焖熟后,调入适量味精即成。盛放菜料的锅里要经常保持一定的汤汁和热度,吃时才有风味。卷薄饼时,若在薄饼皮里放点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丝,或抹一点辣酱等,卷后乘热吃更有滋味。如果把卷好的薄饼油炸就成为“炸春卷”,另有一番滋味。

4、韭菜盒
韭菜盒是厦门、闽南和台湾民间的传统佳点。厦门的韭菜盒早负盛名。其主要原料为瘦肉、豆干、韭菜、红萝卜、葛薯等,昀要切成碎丁,做工考究,讲究开头与火候。制作成的韭菜盒呈螺旋状,表皮层层酥脆,内馅鲜美,吃起来香脆可口。

5、虾肉面
虾肉面以虾为主料,具有味道香醇鲜美可口之特色。旧时较有名的是开设在思明北路的“章记”虾面店和赖厝埕的虾面店。烹制虾面关键在于虾汤的调制,要将虾洗净,剥掉虾头、虾壳;然后捣碎,反复洗出虾汁,滤渣后,将虾汁面倒入炸葱头油的锅里滚沸成虾汤,再和之以猪骨汤,即成色泽赤红、味道鲜美的虾面汤。

6、烧肉粽
厦门的烧肉粽在港台及东南亚一带颇有名气,其中以“好清香“的烧肉粽最为闻名。其制法五关:第一关是选料要精,第二关是精工细作,第三关要掌握好火候,第四关是配好蘸料,第五关烧好的肉粽要随时保持热度,只有热吃才有香味扑鼻之感。

7、炸五香
炸五香既是小酌佳点,亦是佐餐食品下酒好菜。其味香酥可口,制作较为简便,不少家庭逢年过节都有自行制作炸五香的习惯,在各大餐厅、酒楼或街头小摊也随处可见。制作炸五香,首先要将猪肉切成条状或块状,青葱白切片,荸荠或荠薯等剁成米粒丁,鸭蛋搅成蛋液,同适量的五香粉、白糖、味精、食盐等混合拌匀,再加上地瓜粉做成内料,然后用豆皮包裹成条状,在接口处抹点面粉粘住,然后下次油锅炸至呈赤黄色即成。

8、土笋冻
土笋冻是用海产的“笋”(厦门人叫“土蚯”)加工烹制的冻品,具有鲜嫩清脆、晶莹剔透、凉喉爽口等特点,成为风味独特的名点。吃时要蘸点芥辣椒酱、芝麻酱、乌醋、蒜绒、调味酱油等调味料方有味道。

9、炒面线
炒面线为厦门早期的“全福楼”和“双全酒家”几位老厨师钻研创新的厦门风味佳肴,它的烹制方法是:把面线放入七成熟的油锅炸至金赤黄色,捞上等用,还得将炸好的面线放入七成熟的油锅炸至金赤黄色,捞上待用,在下锅同配料和炒之前,还是将炸好的面线放入开水锅里过氽一下去咸方可。

二、列入中华名小吃的厦门风味小吃

1、厦门黄则和花生汤
黄则和花生汤店系以厦门饮食服务公司小点名师黄则和命名。此店始创于1951年,至今已有48年历史,不仅在厦门家喻户晓,而且享誉海内外。
黄则和花生汤取料精细,泡发考究,烧煮时间及火候恰到好处。其中成品具有花生片完整无缺、清香酥烂、入口即化、汤甜而不腻的特色,曾获1986年福建省小点比赛“金奖”殊荣。我国着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解放初期和近期先后两次到过厦门,都特地光临品尝花生汤,对黄则和花生汤的美味大加赞赏,给予高度的评价。

2、厦门好清香烧肉粽
厦门“好清香”座落于厦门市大元路32号,旧称“赖厝埕”,1940年王朝基先生创办,以经营饶有风味的“烧肉粽,”、“芋包”等小吃驰名中外。
厦门好清香大酒楼数十次应邀于日本、新加坡、菲律宾、香港及省内外的大宾馆、酒店举办厦门风味美食节;多次在全国烹饪大赛上荣摘金、银、铜、名优奖,成为风格独具的“中华老字号”。
厦门“好清香烧肉粽”,50多年来,以“三精”取胜(精选、精配、精制),不断至美,以味浓鲜香、油而不腻、糯软爽口,芳香扑鼻,别有一番风味,赢得市民和海内外侨胞由衷厚爱,以致有“不到好清香,枉费鹭岛行”之赞语。

3、厦门吴再添沙茶猪肉面
厦门吴再添小吃店座落于厦门市大同49号,以本市擅长烹制厦门风味小吃名师吴再添姓名为店名。小吃荟萃厦门名点风味小吃于一炉,有其富有浓郁独特的乡土风味而蜚声海内外。
厦门“吴再添沙茶猪肉面”是闽南地区备受喜爱的名品小吃。闽南气候温和,四季如春,不论春厦夏秋冬食用沙茶猪肉面均适中。这道小吃特点是肉鲜嫩脆,面条柔润爽滑,汤甘甜、香辣,增人食欲。

厦门风味小吃

风味佳肴

厦门的风味小吃款式繁多,乡土味浓,价格便宜,主要有土笋冻、海蛎煎、面线糊、炒面线、 薄饼、烧肉粽、花生汤、韭菜盒、炸五香、油葱果、 沙茶面、虾面、东粉鸭、海蟹糯米粥、芋包、圆子汤、炸枣、糯米炸、贡糖夹饼等等,真是应有尽有。
而同安大封蹄膀和海鲜风味四季火锅等风味佳肴, 更是让人吃得香,喝得美,尽兴而来,满意而归。
[img]http://www.xmtour.com.cn/tour/article/uploadfiles/200504/20050430001015943.jpg[/img]

海蛎煎

其主要原料是牡蛎,也称之为海蛎子。
厦门出产的牡蛎,是僧帽牡蛎,体积小,壳成长形或三角形。取出的肉,肉白鳃黑,每只1-2厘米,肉粒均匀。其味道鲜美,临食时,可配上芥辣酱或辣椒酱、芫荽,甚为可口。
面线糊

面线又称线面,是厦门着名特产,用上等面粉制成,质地洁白纤细。而面线糊,便是用线面煮成的糊,但讲究糊而不乱。面线糊,主要是依靠汤的滋味,以虾、牡蛎、海蛏、淡菜等味美质鲜的海产品熬汤制成面线糊,风味极佳。除海鲜外,还常加入鸭血或猪血,或以一大串猪大肠放入面线糊中煮炖,再配上油条、炸葱花、胡椒末作为调味,吃起来更为浓烈可口。
[img]http://www.xmtour.com.cn/tour/article/uploadfiles/200504/20050430001015513.jpg[/img]
春卷

又叫春饼,厦门人叫薄饼。吃法尤为简便,即用面皮包着各种菜肴食用,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有吃薄饼的习俗,特别是清明节期间更为普遍。厦门薄饼,颇负盛名,作料主要是笋、豌豆、豆芽、豆干、蛋丝、鱼、虾仁、肉丁、海蛎及红萝卜等。豆干切丝,越细越好,用油炸过能吸收其中鱼、虾、肉类的津液,使薄饼皮不致被馅的汤弄湿搞破,吃起来脆嫩甘美,醇甜可口,营养丰富。
[img]http://www.xmtour.com.cn/tour/article/uploadfiles/200504/20050430001015724.jpg[/img]
花生汤
[img]http://www.xmtour.com.cn/tour/article/uploadfiles/200504/20050430001015961.jpg[/img]
韭菜盒
厦门花生汤用料简单,煮法却考究。花生米先剔去疵粒,用开水浸泡后去膜,加水置砂锅内以文火熬煮,等花生熟了才能放糖,续熬至花生仁烂透为止。然后食用时可配佐甜咸点心,如油条、炸枣、韭菜盒、肉包、甜包、糯米炸等均是上品。
[img]http://www.xmtour.com.cn/tour/article/uploadfiles/200504/20050430001015119.jpg[/img]
烧肉粽

粽子在福建各地都有不少品种,有咸粽、豆粽、甜粽、肉粽等,独数厦门肉粽最有名。厦门肉粽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富有引人品尝的吸引力。肉粽要趁热吃,否则味道大减,因此称烧肉粽,名符其实。多以香菇、虾米、栗子、猪肉、糯米为原料,包好后的粽子要等开水煮沸时鲜粽才下锅烹烧,吃时配上沙茶酱、蒜蓉、红辣酱、调味酱油、芫荽等,真是美味可口。
[img]http://www.xmtour.com.cn/tour/article/uploadfiles/200504/20050430001015276.jpg[/img]
油葱果
[img]http://www.xmtour.com.cn/tour/article/uploadfiles/200504/20050430001016822.jpg[/img]
海蟹糯米粥
[img]http://www.xmtour.com.cn/tour/article/uploadfiles/200504/20050430001015831.jpg[/img]
虾面

厦门的特色风味小吃
厦门的风味小吃款式繁多,乡土味浓,价格便宜,主要有土笋冻、海蛎煎、面线糊、炒面线、 薄饼、烧肉粽、花生汤、韭菜盒、炸五香、油葱果、 沙茶面、虾面、东粉鸭、海蟹糯米粥、芋包、圆子汤、炸枣、糯米炸、贡糖夹饼等等,真是应有尽有。
而同安大封蹄膀和海鲜风味四季火锅等风味佳肴, 更是让人吃得香,喝得美,尽兴而来,满意而归。

土笋冻

这是一种由海产加工而成的冻品。土笋能够成冻,是因为它含有胶质。它是环节动物,学名星虫,身长二、三寸,有内脏,还有心脏器官。经过熬煮,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成冻。闽南各地海滨盛产土笋冻,厦门和海沧出产的尤为肥美,压破洗净制作成冻后,其肉清脆、味美甘鲜。晶润的土笋冻,配上好酱油、香醋、甜酱、辣椒酱、芥辣、蒜蓉、海蜇等;还可有芫荽、白萝卜丝、辣椒丝、番茄片,则成色香味俱佳,现在已成为大小宴会的重要冷盘之一。

海蛎煎

其主要原料是牡蛎,也称之为海蛎子。
厦门出产的牡蛎,是僧帽牡蛎,体积小,壳成长形或三角形。取出的肉,肉白鳃黑,每只1-2厘米,肉粒均匀。其味道鲜美,临食时,可配上芥辣酱或辣椒酱、芫荽,甚为可口。

面线糊

面线又称线面,是厦门着名特产,用上等面粉制成,质地洁白纤细。而面线糊,便是用线面煮成的糊,但讲究糊而不乱。面线糊,主要是依靠汤的滋味,以虾、牡蛎、海蛏、淡菜等味美质鲜的海产品熬汤制成面线糊,风味极佳。除海鲜外,还常加入鸭血或猪血,或以一大串猪大肠放入面线糊中煮炖,再配上油条、炸葱花、胡椒末作为调味,吃起来更为浓烈可口。

春卷

又叫春饼,厦门人叫薄饼。吃法尤为简便,即用面皮包着各种菜肴食用,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有吃薄饼的习俗,特别是清明节期间更为普遍。厦门薄饼,颇负盛名,作料主要是笋、豌豆、豆芽、豆干、蛋丝、鱼、虾仁、肉丁、海蛎及红萝卜等。豆干切丝,越细越好,用油炸过能吸收其中鱼、虾、肉类的津液,使薄饼皮不致被馅的汤弄湿搞破,吃起来脆嫩甘美,醇甜可口,营养丰富。

花生汤

厦门花生汤用料简单,煮法却考究。花生米先剔去疵粒,用开水浸泡后去膜,加水置砂锅内以文火熬煮,等花生熟了才能放糖,续熬至花生仁烂透为止。然后食用时可配佐甜咸点心,如油条、炸枣、韭菜盒、肉包、甜包、糯米炸等均是上品。

炸五香

将瘦猪肉配上青葱、扁鱼、荸荠、薯粉、鸭蛋、味精、上等酱油、白糖和五香粉,搅拌均匀,用豆皮包成卷,入油锅炸熟,切成小块;吃时要配上沙茶辣、红辣酱、芥辣、萝卜酸、芫荽、甜酱等佐料,味道可谓鲜美无比。

韭菜盒

用面粉拌猪油做皮,选用猪腿肉、虾仁、扁鱼、荸荠、韭菜、红萝卜、冬笋、豆干等混合起来做馅,包成一个个圆饼形,边用手做成波浪状,然后放入热油炸,出锅后趁热吃,更是芳香扑鼻,酥脆鲜美。

烧肉粽

粽子在福建各地都有不少品种,有咸粽、豆粽、甜粽、肉粽等,独数厦门肉粽最有名。厦门肉粽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富有引人品尝的吸引力。肉粽要趁热吃,否则味道大减,因此称烧肉粽,名符其实。多以香菇、虾米、栗子、猪肉、糯米为原料,包好后的粽子要等开水煮沸时鲜粽才下锅烹烧,吃时配上沙茶酱、蒜蓉、红辣酱、调味酱油、芫荽等,真是美味可口。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http://bbs.177enjoy.com/printpage.asp?BoardID=3&ID=736

厦门小吃
小吃是厦门食俗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不仅由于厦门小吃体现了厦门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其品种的丰富多样,全国罕见;也不仅由于厦门小吃的风味独特,令人难忘;更因为对厦门人来说,小吃既可是点心,亦能作正餐,甚至可以上宴席待客。没有一个厦门人不吃小吃,它已经深深溶于厦门人饮食习俗之中,成为一种偏好,一种习惯,一种民风。对于厦门人来说,那深夜街巷里叫的"烧肉粽",那马路边骑楼下点着"臭十"(乙炔)灯的煎豆子,便是刻骨铭心的故乡印象。可以说,不了解厦门的小吃,就不仅无法了解厦门的食俗,也无法了解厦门人。

据厦门民俗学会近年的调查,目前厦门的小吃大约有200多种,制作售卖小吃的摊点、酒楼、餐厅仅在岛内就有2600多家,许多黄昏之后才出现的流动摊贩尚不计算在内。这么庞大的数目,只能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小吃,最负盛名的摊点、酒楼简略介绍了。

最有名和最普遍的厦门小吃有;土笋冻、烧肉粽、五香、芋包、韭菜盒、芋枣、章鱼、油葱馃、卤豆千、卤鸭、蚝仔粥、面线糊、炸枣、捆蹄、夹饼、糖葱饼、薄饼、沙茶面、鱼丸、蚝仔煎、麻籽、贡鱿鱼、"翻煎"豆干、鲨肉、加滋螺、花螺、芋馃炸、蚝仔炸、马蹄酥、炒馃条、面茶、虾面、烧豆花、花生杨、炒面线、豆包仔馃等等。

土笋冻是用生长于海边滩涂的一种名叫"土蚯"的无脊椎软体小动物加工制作的,晶莹剔透,柔韧嫩脆,鲜甜爽口,尤其是沾上各种佐料,更别具风味。据说,制作上笋冻的"黑土蚯",全国只有厦门、海沧、安海一带沿海滩涂才有,而以厦门百谷港出产的品质最佳。可惜围海造地,芫当已不再成港,现在的土笋冻只有靠高浦、海沧、安海等地提供原料了。

五香也是极为可口的美味。它用一种专门的豆皮,裹上剁碎的精肉、荸荠、葱等,包成如春饼的一条条,再放下油锅炸成焦黄,切成几段,蘸佐料进食,香、酥、脆、鲜,妙不可言。

蚝仔煎则是选黑耳白肚(黑白对比越强烈,说明越新鲜)的"珠蚝",拌和青蒜、韭菜、地瓜粉,摊入油锅,两面煎透。讲究一点,还要在入锅后,再摊上搅散的蛋,一道煎熟。起锅后,撒点胡椒,放数叶芫荽,吃时再蘸上芥辣、辣酱、香酷,简直连舌头都会一起吞下去。

虾面的主料是虾和面,然而妙处却不在虾,也不在面,而在汤。先把虾去壳水熟,捞起虾仁,再用这汤熬虾壳,熬了第一遍后,把虾壳过滤出来,捣碎,掺上冰糖再熬。然后和上熬过的猪骨头汤,撒上葱花、蒜末,方才成为虾面汤头。食时,将面搅熟。捞置碗中,放上几只承熟的虾仁和几片猪肉,加上一小匙葱头油及些许蒜泥,再舀进熬好的虾汤,撒上胡椒,味道之鲜美,令人难忘。

糖葱饼,过去有许多小贩挑着担沿街走巷叫卖,现在只有在"好清香"酒家才吃得到了。它是用特制的约五六厘米直径的小春饼皮,包上一小段专门炼制的油葱糖和酸萝卜、葱、蒜、辣酱、莽辣。入口后,甜、酸、辛、辣、咸五味俱全,食欲大振。

沙茶面可算是当今厦门最普遍的小吃了,无论闹市或深巷,几乎无处不有。沙茶面的妙处,也是在汤头。好的沙茶面汤,是用猪的大骨汤加上沙茶辣酱、花生酱等熬成的,又鲜又辣,别具口味。

芋泥、芋枣、芋包,则是把槟榔芋头蒸熟,捣成泥,然后包肉、笋等,用蒸笼蒸过,即成芋包。什么也不包,只加糖,搓成一粒粒如大枣,再油炸,即成芋枣。若是加糖,油炒,则成芋泥。芋泥起锅后,面上油多,很快就不冒烟,但内里却是十分烫,不知底细,就要吃亏。也有咸芋泥,如南普陀素菜的"香泥藏珍",即把苹泥包上各种菜,整碟或整碗蒸熟,边上再撒些油炸过的酥脆可口的青菜叶丝,吃起来十分可口。

蚝仔粥或蟹粥的功夫,在于米要"粒粒清",不能煮烂。主要喝稀饭汤。
传统中,一种小吃总是和最受欢迎的某一摊点的店名或主人名字连在一起,如黄则和的花生汤,"好清香"的烧肉棕,"碰记"和"真好味"的鱼丸场,"章记"的虾面,关隘内治姐的美人薄饼,思明北路程阿树的蚝仔煎,二舍庙陈汉益的炸五香,泰山口吴唇的韭菜盒,打锡箔巷叶栋梁和笛仔仙陈金水的土笋冻,福茂街口何金钗的沙茶面,海关边王奕然的油葱馃,思明北路猫车的贡鱿鱼,赖厝埕蔡淑贞的芋包,十六崎脚陈玲的麻嵫等等。

岁月流逝,数十年前的这些老字号能留存至今的已经不多。但后起之秀,层出不穷。尤其是80年代以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把小吃又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

一种潮流是将大众化的小吃"宴席化",以"好清香"酒楼为代表。像"九龙盘",借成套餐具为媒介,将九种小吃组成一道风味梅花拼盘,构思相当奇巧。同时将芋包、肉粽、油葱馃、夹饼等小吃小型化精致化,使人们在小吃宴席上,一次可以品尝多种小吃。小吃宴,十二道菜,道道都是厦门街头巷尾可见的风味小吃,但又较那些小摊点工料精致,风味更佳。

另一潮流则是将小吃"家常化"。像芋枣、卤鸭、五香、卤豆干、咸馃等等,各菜市场都有许多摊点,专卖给顾客带回家做家常饭菜。

无论是小吃的"宴席化"或"家常化",都表明厦门人对小吃的喜爱是何等深切。相信厦门的小吃还会再发展,发展得更丰富多彩,更令人难忘。

厦门第一风味小吃“土笋冻”
只要你到厦门,厦门人肯定会向你推荐“土笋冻”,因为大家都把它列为厦门第一风味小吃。虽然州、漳州等沿海一带也都把“土笋冻”列为当地的特色小吃,但要说正宗还是数厦门海沧的“土笋冻”了,海沧有三宝,其中一宝就是“土笋冻”。

“土笋冻”是个什么东西,竟让闽南人如此酷爱?这土笋原是野生于沿海江河入海处咸淡水交汇的滩涂上,学名叫做“星虫”的一种环节软体动物。它含有胶质,身长二、三寸,其外形粗陋,颜色黑褐,粗者如食指,细者似稻茎,约有拇指长短,还拖着一条长有一二寸,细如火柴梗、伸缩自如的“尾巴”。“土笋冻”就是用它加工而成的冻品。

土笋被从沙子里逮出,先放养一天,以吐清杂物,然后下锅熬煮,因为这东西像猪皮一样具有高度的胶原蛋白,所以熬得一锅粘粘糊糊,盛出来后装在小碗中,待其自然冷却之后,就凝固成一小碗“土笋冻”了。它们个个颜色白润晶莹剔透,其肉清,味美甘鲜,清香软嫩,滑溜爽口。配上好酱油、北醋、甜酱、辣酱、芥辣、蒜蓉、海蜇及芫荽、白萝卜丝、辣椒丝、番茄片等就成了色香味俱佳的风味小吃了。

土笋的吃法也是很多的,除了制成“土笋冻”外,还可以炒食、煮汤,也可以跟洋参、瘦肉等一起煲来做药膳,有补肾壮阳的功效。

做“土笋冻”其实也很简单,先把土笋泡在水里,让它吐出肚里的泥浆,再铺在石板上碾压破肚,洗去肚里残余的泥浆杂质,然后加水在锅里猛火旺烧,只需滚沸两三分钟就成。经过泡、压、煮三道工序,最后,便是舀起倒入事先备好的模具中冷却成型。

从前到了大热天,“土笋冻”不好冻结,现在有了冰箱,大热天也可以做,一年四季都有“土笋冻”吃。直径一寸多、厚约半寸的“土笋冻”成品,批发价一个卖几角钱,堪称价廉味美。

闽南人有一首用闽南语唱的名叫《哇,土笋冻》的歌曲,歌中唱道:“土笋冻呀土笋冻,最最好吃真正港(正宗),天脚(底)下,笼(全)都真稀罕,独独咱家乡出这项。”“酸醋芥末芫荽香,鸡鸭鱼肉阮(我)都无稀罕,特别爱咱家乡土笋冻,哇,哇,想做土笋冻。”

土笋冻的制作

主料(制20块)新鲜海土笋500克,精盐10克。

辅料香醋4克,酱油6克,蒜泥10克,姜丝3克。

制法

1、用石槌不断碾磨海土笋,滚出全部内脏杂物。把土笋放入清水中,将其体内的泥土漂洗干净,呈白亮时捞起。

2、锅置火上,把750克的水和海土笋一起倒入锅中,放入盐,熬至沸熟,胶质深出后连汤舀起,分装在小瓷碗中,静放在露天过夜,自然冷却凝成固体物(夏天要放入冰箱才会凝结)。

3、用竹签挑出,配以陈香醋、酱油、蒜泥、姜丝等佐料,即可上席。特点:晶莹透明,鲜嫩脆滑,清热补脾润肺。

http://www.xm315.com/info/eat.jsp厦门小吃、厦门风味、厦门美食(餐厅)

‘陆’ 厦门小吃特产

厦 门 特 产
厦门盛产花生、水果;沿海多产鱼、虾、蜊、蟹、鱿鱼、文昌鱼。是我国文昌鱼故乡之一。厦门盛产的甘蔗,是轻工业、制糖业重要的原料。同安素有“甘蔗之乡”的美称,年产甘蔗6万多吨.至于珠绣、漆线雕、泥塑、彩扎、雕塑等工艺品,更是丰富多彩,畅销国内外,深受人们的喜爱。 主要特产有各种亚热带瓜果、鱼皮花生、花生酥、菩提丸、青津果、馅饼、药酒、文昌鱼、厦门珠绣、漆线雕、厦门彩塑、厦门瓷塑、香菇肉酱、海产干货等。
1、鱼皮花生
是选用特级面粉、白糖和其他优质配料为表皮、内包上等花处滚合烘制而成,它选料严格,工艺讲究,具有得香郁酥脆、咸中带甜的风味,为上等菜料。
2、花 生 酥
的主要原料是花生和糖,食用时将其轻轻放入口中,入口即化,甜而不腻,香留齿颊。
3、菩 提 丸
是将橄榄与砂仁、豆蔻、肉桂、沉香等多种名贵中药和糖水一起熬制而成,吃来香甜可口,而且有增进食欲,止吐散滞,消除腹痛之功效。
4、青 津 果
以橄榄为原料,配以甘草、糖水制作而成,甜酸适度,咸淡可口,芳香四溢,有消积解胀,醒酒去腻,止晕抑吐,爽身养脾之效。
6、馅 饼
为选用优质面粉、猪油、上等绿豆等烘制而成,其制作重在火候,做到整个饼内熟外赤不走油,吃起来饼皮香酥油润,鲜馅冰凉清甜。市面上以鼓浪馅饼和南普陀素馅饼为最佳。
7、药 酒
是药材和酒的融合体,具有药的疗效,酒的作用。有万全堂、春生堂、松筠堂、固本药酒、卫元药酒、月桂补酒、乌鸡白凤酒等品种。
8、文 昌 鱼
是厦门的名贵特产,俗名鳄鱼虫,又名蛞蝓鱼,主要产地在厦门同安刘五店。文昌鱼体形小,顶多五六厘米长,每斤有四五千尾之多。全身半透明,头尾两头尖,是高级鱼品,其肉质鲜嫩,味道清津甜美,制成干品,有一二年的保存期,是理想的旅游购物佳品。
9、厦门珠绣
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装饰性工艺品。以新颖别致、富丽堂皇、光彩夺目见称,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厦门珠绣产品有珠拖鞋、珠挂图,珠绣包等一百多个品种。这些产品均采用闪亮目夺,五彩缤纷的玻璃珠子和电光胶片,运用凸绣、平绣、串绣、粒绣、乱针绣、竖针绣、叠片绣等传统的工艺手法、绣制出浅浮雕式图案。全珠图案构图严谨、密不容针;半珠图案优雅秀美,清新悦目。珠绣挂图《厦门海堤》、《南京长江大桥》、《龙凤戏珠》等,构图清新,设色柔和,景物逼真,层次分明,参加过全省、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并被选为礼品赠送国际友人。珠绣拖鞋,绣工考究,样式大方 ,品种多样,穿着舒适。有的鞋面纯系玻璃珠子绣成,有的则在丝绒面上用彩珠绣成珍禽花卉等各色的图案,绚丽多彩,柔软舒适,尤其是夜间穿用,在灯光照射下,熠熠闪烁,光彩耀人。厦门珍珠拖鞋,以其设计新颖,造型别致工艺精细,风格独特,受到国内外客商好评。
10、漆 线 雕
是厦门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品。自唐代彩塑兴盛以来,漆线雕便被应用于佛像装饰。早在几百年前漆线雕像就驰誉中外,远销东南亚各国。
11、香菇肉酱
厦门罐头厂生产的水仙花牌香菇肉酱罐头,配方采用新鲜猪肉、上等豆、香菇、辣椒、葱头、蒜头等 12 种原料和辅助材料,在制作过程中,严格按照配方和配制时间的要求,逐锅逐锅地计量下料,认真掌握火候,加工迅速,装罐及时,使各种原料保持各自固有的风味
12、龙眼干
是同安的特产,粒大、皮薄、肉厚、清甜爽口。过去是上奉封建帝王的贡品,现在是中外游客竞相争购的佳果。同安是全国六大龙眼产地县之一,生产的龙眼干远销国内外。
厦门景色中,鼓浪屿的名气最大,素以 " 海上花园 " 的美称享誉中外,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岛上岗峦起伏,错落有致,最高峰日光岩是厦门的象征。说鼓浪屿是 " 万国建筑博览 " 一点也不为过,在弹丸之地的小岛上荟萃了上千座风格各异、中西合壁的中外建筑。在你饱了眼福之外,一定还想饱饱口福。那就说说厦门的特产吧,厦门着名的生产厂家都是百年老店,当然,还没机会来厦门品尝特产或者对厦门特产留恋的朋友.
厦门景点
1、日光岩
日光岩位于鼓浪屿中部偏南的龙头山顶端,原名“晃岩”,后来人们将“晃岩”的“晃”字拆开,叫成日光岩。 日光岩 海拔92.68米,为鼓浪屿最高峰,岩顶筑有圆台,站立峰巅,凭栏远眺,鹭岛风光尽收眼底。涉足龙头山山麓,但见一峭壁,刻有“鼓浪 洞天”、“鹭江第一”、“天风海涛”等大字,此为旧时厦门大八景之一。进入山门,有巨石掩覆的莲华庵。沿途通幽曲径,可见两旁峭壁有许多骚人墨客的摩崖石刻。山中峰腰怪石磷峋,在疏疏落落的树林中留有民族英雄郑成功屯兵鼓浪屿时构筑的“水操台”和“龙头寨”等遗址以及新辟的“郑成功纪念馆”等建筑身临其间,思古抚今,令人感慨万干。游客从岛上轮渡码头下船步行十几分钟就可以进入该景点。
2、环岛海滨浴场
厦门由于是海岛城市,沿海四周的沙滩特别另丰富,仅鼓海屿周围就有很多经常使用的自然的海滨浴场。最常用的有:大德记海滨浴场,皓月园内海滨浴场、美华海滨浴场、观海园海滨浴场、港仔后海滨浴场等。
3、厦门博物馆
您如果站在厦门市区内任何一个居高的地方。一眼望去,就可见到鼓浪屿有两个突出的标志:屹立鹭江第一峰的日光岩和雄视厦鼓海峡的八卦楼,八卦楼的原主人林鹤寿,是菽庄花园原主人林尔嘉的堂兄弟,始建于一九零七年,现己作为厦门博物馆。因该楼圆圆的红顶楼盖独具特色,有八卦形状,便被人们称为八卦楼。 博物馆分为“厦门历史”、“特区建设”、“友好往来”、“馆藏瓷玉”、“体育明星”五个陈列室,展品一千多件。这个综合性地方博物馆,是了解厦门的窗口。
4、郑成功纪念馆
郑成功纪念馆位于日光岩景区内,建于1962年1月。全馆分为七个部分,展出各种文物、资料、照片、雕塑、模型三百多件,比较系统地展示了郑成功的生平事迹。
5、鼓浪屿音乐厅
从繁华的商业街龙头路直接步行即可到达音乐厅。音乐厅占地约3500平方米,主体建筑掩映在古老的樟树及榕树下,一年中常常不定期地举办一些室内乐、古典音乐演奏会等,常常有一些国外知名音乐家或者专业团体前来献艺,也是众多音乐爱好者们交流的理想天地。
6、万国建筑博览
称鼓浪屿是“万国建筑博览”一点也不为过,在弹丸之地的小岛上荟萃了上千座风格各异、中西合壁的中外建筑。这里有我国传统的飞檐翘角的庙宇,有闽南风格的院落平房,有被称为“小白宫”的八卦楼,有小巧玲珑的日本房舍,也有十九世纪欧陆风格的西方领事馆,还有堪称江南古典园林精品的菽庄花园...... 林林总总可以说鼓浪屿是一部说不完道不尽的建筑网络书,它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雨沧桑,已成为当今一种宝贵的重要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7、毓园
毓园从皓月园一侧的漳州路或者复兴路都可以到达毓园。这座恬静美丽的园林 景观是为纪念卓越的人民医学家、着名的妇产科大夫林巧稚教授,于一九八四年而建的。 毓园的建筑,布局自然,园中屹立着林巧稚大夫的汉白玉雕像,建有 “林巧稚大夫生平事迹展览室”,邓颖超同志亲手在园中种植的两珠南洋杉,象征着林大夫秀逸高洁的品格。
8、琴园
琴园乃浸透着文化艺术韵味的观赏游览区,位于鼓浪屿英雄山上,可与东面的日光岩相望,有旋律广场、琴思广场、怡韵楼、流音园、余悠门等,可谓处处 与钢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鼓浪屿上诞生过许多音乐才子和钢琴诗人,岛上钢琴居全国之冠,所以,早被誉为“钢琴之岛”、“音乐家的摇篮”,特别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沿着街口小巷信步漫行、经过之处,会不时地从居家小楼、庭院的深处飞出优雅的钢琴乐曲和小提琴那如歌的琴声,实在是会使人乐不思归。
9、皓月园
皓月园位于鼓浪屿东部,覆鼎岩海滨,占地二万平方米。为了纪念郑成功驱逐荷夷,收复台湾的历史功绩,福建省政府和厦门市政府,在此建造了郑成功纪念园。 郑成功巨型石像已于1985年8月27日落成。这位虎将之雄威,从此永驻覆鼎岩上。雕像高15.7米,重1617吨,由23层625块“泉州白”花岗岩精雕组合而成。覆鼎岩海拔29.5米,向海中延伸30米,地形险峻,气势磅礴,它与海中的剑石、印斗石鼎足而立。 如今,覆鼎岩上临海顶天立地的郑成功雕像成为园中的主体建筑,它也是中国历史人物雕像中最大的一座。园内青铜大型群像浮雕,再现了当年郑成功挥师东渡,驱荷复台的历史场面。皓月园景色迷人,明代建筑特色与海滨的沙鸥、树木、海景山色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图画。从岛上的轮渡码头向左走仅五分钟左右的行程即可进入园内。
10、菽庄花园
菽庄花园建于1913年,位于鼓浪屿岛南部,面向大海,背倚晃岩,东临观海园旅游村,西眺港仔后海滨浴场,原是地方名绅林尔嘉的私人别墅,是园主人他的字叔臧的谐音命名的。1955年献作公园。菽庄花园利用天然地形,借山藏海,巧为布局。全园分藏海园、补山园两部分,各造五景。藏海园五景为:眉寿堂(又名淡瀛轩)、壬秋阁、真率亭、四十四桥、招凉亭;补山园五景为:顽石山房、十二洞天、亦爱吾卞、听潮楼、小兰亭。以后又陆续建了小板桥、渡月亭、千波亭、熙春亭、茅亭、伞亭等。菽庄花园新近扩大三千多平方米面积,除修复顽石山房(原园主人的书屋)外,另有“听涛轩”、“蛇岭花苑”等 景致。 园内蜿蜒的“四十四桥”,仿若履波;倚山建的假山,即“”十二洞天”,迂回相通,上下盘旋,别有风趣。园内各景互为补充,错落有序,浑然一体; 园在海上,海在园中,它既有庭院小园的精巧雅致。又有浪飞鸥翔的雄浑壮观;动静对比,相得益彰,游人至此,流连忘返

‘柒’ 厦门比较有特色的美食

厦门特色小吃有很多:馅饼、同安封肉、沙茶面、薄饼、韭菜盒、马蹄酥、五香、海蛎煎、鸭肉粥、麻糍、花生汤、面线糊等等。 炒面线 大多数人可能听都没听过,但是这确实是最具招牌的厦门菜,绝对厦门制造,很少有外地人吃过,那是因为制作的困难程度非一般炒面可比,关键在炸面线和炒的功夫上,稍不注意就会炒得太硬或太烂。炒面线在过去(现在仍然)是在婚宴上必定有的。 双全酒家,在文化宫肯德基下面,原来有很大的店面,可惜现在一楼只有一间店面,门口在卖烧烤果汁之类的,其它一楼的店面都租给卖衣服的,真有些英雄气短的感觉,没落的厦门老字号代表之一,主店在 2 楼,趁这家店还没有倒闭之前赶紧去尝尝看。 炒面线为厦门独特名菜,系原”全福楼”、”双全酒家”所创。烹制的方法是:选用上等面线(有些地方也叫线面)放在七成热的油锅里炸至赤黄色,捞上盘后用开水烫去油腻待用,以瘦肉、冬笋、香菇、蒜苗为配料,切成丝炒过,和以扁鱼、虾沥,酌加绍兴酒,然后再把炒过的面线拌配料再炒。吃时以沙茶酱、红辣酱为佐料。 土笋冻 西门土笋冻据说是现在唯一一家厦门正宗的,地点在中山公园西门旁边,要是你不知道,可以从有公共汽车站的南门进去,再往西方向走,不过最好问一下路人,因为中山公园西门确实是有够偏僻,没去过的还不一定能找得到。目前是廖姓夫妻在经营。 这家土笋冻是廖家父亲从肩挑担子卖起的,有 70 多年的历史。据说,早期廖家父亲经常在西门歇脚,很多吃上瘾的人常常那儿找到他,习惯性地把他的土笋冻叫作西门土笋冻,等他老了开店时,自然就用了这个称谓作店名。 现在是夫妻俩在经营,两人轮班,一个在家里手工生产土笋冻,一个在店里卖。每天都能卖出 100 多斤。这是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土笋冻,用了黄瓜、生姜、花生酱、上好的酱油,配呛鼻的土芥茉和本地甜辣酱。土笋冻不放在冰箱,还是土箱子加冰块,吃起来冰凉酸辣又呛又 QQ 的。 5 元钱一盘。价钱极其公道。 另外,原来在鹭江电影院外面的马路旁也有在卖正宗土笋冻的地摊,不过自从整顿市容后就没有了踪影。 土笋冻是一种由特有产品加工而成的冻品。它含有胶质,属环节动物,学名沙虫,身长二、三寸,土笋被从沙子里逮出,先放养一天,以吐清杂物,然后下锅熬煮,因为这东西像猪皮一样具有高度的胶原蛋白,所以熬得一锅粘粘乎乎,盛出来待其自然冷却之后,就凝固成一碗土笋冻了经过熬煮,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成,其肉清,味美甘鲜。配上好酱油、北醋、甜酱、辣酱、芥辣、蒜蓉、海蛰及芫荽、白萝卜丝、辣椒丝、番茄片,则色香味俱佳的风味小吃。 } 虾面 吴再添小吃店的虾面味道很特别 , 是厦门的招牌小吃,全厦门能做到这种程度的也就只有吴再添这一家,所以知道吃的人就不多。 其特别在于汤头,“唱戏的腔,厨师的汤”,使用的是一种叫做“狗虾”的小虾,去壳取肉煮熟,面用的汤是用虾壳、虾头剁碎后和猪骨熬煮而成,在用纱布过滤掉残渣。配料倒是挺简单的:小虾仁、瘦肉片。整碗面一定要加上蒜泥和韭菜段,这是绝对的点睛之笔,起到提香去腥的作用,保证每次吃完后,都会有一种“齿颊流香”的感觉,你一定会觉得,泡面中的极品康师傅 / 统一的鲜虾面跟吴再添虾面简直是没得比,“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吴再添的虾面是 1999 年中国名点、 1998 年福建名小吃 ,但是知道的外地人实在太少了。 不过要提醒一点,内陆的同胞可能不太习惯那种过于鲜虾的味道,还有大蒜头熏人的气味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 鸭肉粥 大同小学对面的鸭肉粥有没有去尝过?在大同路靠近轮渡这一头,要是不知道的话,从轮渡车站坐到大同小学站就能到,只有一个站而已。 店面也是不大,不管中午还是晚上去都能看到里面有很多顾客,而且各个年龄段的都有人,鸭肉粥清淡便宜,老太婆小孩子都适合,咸稀饭和配料是分开卖的,咬得动的可以加鸭肉、鸭脖子,咬不动就加海蛎、鱼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杂七杂八的配料可以搭配。 旁边有一家“公园沙茶面 ”,生意总是没有粥店的好,顾客通常只有粥店的五分之一,面店老板经常羡慕的望着粥店,他可能是在感叹沙茶面店开错了地方。 沙茶烤肉串 烤肉串在中山路到处都有,但是最有名的要属雅坡的沙茶烤肉串。雅坡咖啡厅是厦门最有早喝咖啡的地方,历史据说有几十年了,店面不大,装修也极其普通,看起来还略有些老旧,里面有一个夹层,感觉很低矮。 80 年代的老式背靠背桌椅,感觉从我小时候去过就再也没换过新的样式。你可能不会相信,就是这样一个有点古董的地方,却总是能吸引一些上自六十多岁老家伙 , 下自十五六岁的高中生。 地点:从思明电影院往湖滨方向走,经过一家无名子快餐店,再经过一家运动鞋店,之后会看到一家门面并不明亮的小店,招牌上写着“雅坡咖啡厅”, OK ,这就到了,进去感受一下 80 年代老厦门的本土咖啡厅。 沙茶面 来过厦门的人几乎都有尝过沙茶面,有人说味道很好当然也有人说不怎么样,有的嫌太甜了,有的嫌不够辣。 不过对于厦门人来说,沙茶面是从小吃到大,大肠、瘦肉、豆干这三种几乎可以说是最经常加的配料,当然还有其他一些特别的配料。记得和别人出去吃沙茶面时,为了要显示自己还算得上是位厦门“老饕”,总是点一些古怪的配料,像是什么米血、大肠头、腰花、鸭肠,还有一种叫做“猪肝缘”的肉片等等,感觉选配料还是件挺能显出自己个性的事,不过吃来吃去,感觉还是原来的三样吃起来比较顺口,毕竟没有谁是从小时候经常吃着腰花或是“猪肝缘”长大的。 中山路附近有几家沙茶面店不错。第九市场的那一家(定安广场旁)不错,可惜人太多了,偶尔沙茶汤卖得太快,就往里头加水稀释,味道会稍淡。一百后面的那家比较好,可惜店面太小,经常要和陌生人搭台,吃起来难免不够自在。 中山路的文化宫车站附近有一家兼卖烧肉粽,生意奇好,就是店面太小,而且可以说是奇小,可能比你们家厨房大不了多少(我怀疑可能是在厦门店面最小的沙茶面店),只有 3 张桌子,和陌生人搭台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经常吃不到,在你前面还有好几位在门口苦等,谁叫它是在这个风水宝地开的店。可能是因为中山路的店面太贵的原因(一般的都要每月 6000 元),老板十几年来从未扩充过店面,或许还能产生一项新的世界纪录,在这种挤破头的地方吃东西也可以算是一绝吧。 思明电影院对面那家算起来应该是最好的,店面适中(其实也是小),顾客也适中,夹层还有够冷的空调,就是有时候会多加一些你并没点过的配料,最后当然是要多算你钱的啰。 月华沙茶面(很少有人能吃完面后,出来抬起头看看面店的大名,这家例外,因为它上过报纸),地点大概在思明西路和升平路附近,可以沿着一百旁的马路走进去慢慢找。也可以从轮渡车站,沿华联商厦和海关大厦中间的升平路直走 200 米 左右,看到右边一所“民立小学”,左边有一条巷子,巷子门口有一家理发店,巷子里面 10 米 处就是“月华沙茶面”,正所谓“深街陋巷品正宗”。摘自厦门晚报:“镇邦路 78 号。本来人们都叫镇邦路的沙茶面,十几年前,才挂上了主人陈月华的名号。 这家店现在主要靠女儿、媳妇们经营。但月华老婆婆每天势必一大早过来配料。据说,她 80 多岁的脑袋很灵活,配料算钱都极其准确,分毫不差。配完料,她也不回家,再热的天都在店边悠闲地坐着。 这家沙茶面汤汁浓厚,对外地人来说,尝不出令人生厌的甜,对本地人来说,甜得恰恰合口。汤是用冰糖、花生酱等熬制的。这家店的好东西还真不少,其中有加进面里的肉筋,也就是猪腰条后的那一层薄膜,通常都要被我们毫不留情扔掉的那部分,他们片下来,连着丝丝缕缕的瘦肉,稍微烫一下,又嫩又 Q ,口感味道都棒。还有一种料他们叫做猪肝缘的,即猪肝边上的一小块连着膜的瘦肉,吃起来特别的香。附近市场卖肉的,都知道要为他们留下这些边边角角的东西,在这些女人们的手里,它们就变成美味了。 新南轩和黄则和的沙茶面都不行,配料少且次,特别是汤的味道有问题,感觉不够正。吴再添的沙茶面有得过中华名小吃。 肉粽 吴再添小吃店的比较有名,在轮渡车站附近。 厦门肉粽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多以香菇、虾米、栗子、猪肉、糯米为原料,包好后的粽子要等开水煮沸时鲜粽才下锅烧,吃时配上沙茶酱、蒜蓉、红辣酱、调味酱油、芫荽,真是味道可口。需提醒一点,肉粽要趁热吃,否则味道大减,因此烧肉粽,名副其实。 芋包 吴再添的比较好,新南轩的好看不好吃,最近新南轩改头换面后,很多小吃都变味了,沙茶面简直可以用糟糕二字来形容,肉粽的火候差了一些感觉有点硬,新南轩的市场化在厦门的老字号中做得是最好的,分店越开越多,但东西的味道却越来越不正宗,感觉是不是里面的摊位被被别人承包掉。 芋包,夏秋季节小吃。系将摈榔芋削皮洗净捣成生芋泥,和上少量淀粉、精盐、搅拌均匀,在碗的内壁涂上一层油,放进预先准备好的猪肉、虾仁、香菇、冬笋、荸荠等片丝馅料,再盖上一层芋泥。轻轻倒扣取出放在蒸笼里蒸炊而成。食用时佐以辣椒、芥辣、沙茶酱等,味道更好。 花生汤 黄则和花生汤店,在轮渡肯德基对面。 厦门花生汤用料简单,煮法却考究。花生米先剔去疵粒,用开水浸泡后去膜,加水置砂锅内以文火熬煮,等花生熟了才能放糖,续水熬至花生烂透为止。然后食用时配佐甜咸点心,如油条、炸枣、韭菜盒、肉包、甜包、糯米炸等均是上品。 油葱果 吴再添的比较不错。中秋节俗称”七月半”;有以咸仔果祭祖的旧民俗。其做法是:将肉丝、荸荠丁、炸过碾碎的扁鱼或虾皮、米酱、白糖、地瓜粉、葱白、五香粉、食盐制成团状,放进碗里的米浆蒸煮而成。吃时要切开,放些沙茶酱、桔汁、蒜泥、萝卜酸、芫荽,吃起来柔韧芳香,美味可口。 海蛎煎 据考证台湾的海蛎煎可是从厦门流传过去的。 双全酒家的海蛎煎有得奖,新南轩的也还可以。一般的大排档都有,不过叫之前最好先看看海蛎是否新鲜,曾经吃过不新鲜的海蛎煎,那种味道简直是吓人,味道特别腥,海蛎海有点发黑,像这种千万不能要。 海蛎煎选用海蛎中的上品”珠蚝”(一种较小的海蛎)为主要原料,把鸡蛋、地瓜粉和切碎的大蒜调匀,然后用适量的猪油在锅里煎至两面酥黄。吃时,以蒜泥、芫荽、沙茶酱等为作料,方能达到香脆细、美昧可口之功效。 面线糊 黄则和花生汤店里能够尝到。另外,记得 10 年前在旧霞溪市场里有两家做得很好,旧霞溪市场拆了后就不知去向,你们要是有谁知道原来旧的那两家搬到哪里请告诉我。 面线糊系以虾、蚝、蛏、淡菜等味美质鲜的海产品熬汤,与面线煮成糊。煮时要掌握好火候,达到糊而不乱,糊得清楚。面线糊,除以海鲜作配料外,还可加鸭血或猪血或以一大串猪大肠放入面线糊中,使油脂融入其中,大肠也烂熟,再配上油条,炸葱花、胡椒末作为调味,气味更浓烈可口。 炸五香 几家老字号都有,味道也差不多,其实做起来不难,你自己都可以动手试试看,美人宫市场有一家据说做得最好,不过我怎么吃都觉得不如我老妈做的好吃。 炸五香系将瘦肉配上青葱、扁鱼、荸荠、鸭蛋、味精、上等酱油、白糖、五香粉。搅拌均匀,用豆皮包成卷,入油锅炸熟。 切成小块,食用时配上沙茶酱。红辣酱、芥辣、萝卜酸、芜英、甜酱等佐料,味道更加鲜美。 另外,吴再添的肉羹汤和卤面,新南轩的咸稞和鱼丸汤,黄则和的蚝仔面线糊 , 双全酒家的加力鱼炖白菜也都是厦门的名点。“厦港卤鸭”(沃尔玛可以买得到,据说由于有特殊的香味,有人怀疑是否在里面加入了罂粟壳。)“友利盐水鸭”(大生里铁路口旁有分店)也都是厦门本地人必买的下酒卤料(卤鸭最好要热吃,盐水鸭这一定要凉吃)。

‘捌’ 厦门和泉州的闽南小吃,哪一个城市更加的正宗

对于全国人民来说,厦门的名声要比泉州响亮得多,厦门的经济水平也要高于泉州。但是,对不少福建人来说,泉州的小吃要比厦门品种要多,有些闽南小吃真正的起源是在泉州,后来才慢慢传到厦门的,然后通过厦门发达的旅游业传到全国各地的。这样,就给不少外地人一种错觉,厦门的闽南小吃要比泉州更正宗一些。事实其实正好相反,泉州的闽南小吃更正宗一些,下面就给大家盘点一下泉州的一些正宗闽南小吃。

1、土冻笋

到过厦门旅游的朋友应该大多都吃过这道闽南小吃,这道小吃在厦门是相当流行的。但是这道小吃的真正发源地却是泉州。土笋冻是一种由特有产品土笋加工而成的冻品,晶莹透明、鲜嫩脆滑,又以晋江安海的土笋冻味道最为正宗。

以上6道泉州小吃在厦门都可以吃到,在厦门已经是相当的流行,但是其都不是厦门本地的小吃,发源地都是在泉州,想吃到正宗的味道还是必须到泉州去。当然,泉州的小吃还有很多,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我是孤尘一粒沙,致力于给大家推荐各地美食,喜欢我就关注我,你的关注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

‘玖’ 厦门的特产有哪些

厦门的特产有哪些

出门旅游必然会捎些特产回家,尤其是到厦门这种热门的旅游城市,有很多的特产是值得入手的。接下来我为您带来了厦门的特产有哪些,欢迎阅读!

一、古龙酱油

古龙食品在厦门能带走的十大特产中属于厦门老字号的是产品,尤其是古龙家的酱油那真的是声名远播,而且它酱油的赛场也获得吉尼斯世界记录的认证,当然除了酱油,古龙肉酱也是很值得入手的哟!

二、黄则和凤梨酥

黄则和在厦门当地非常有知名度的老字号,而一提到黄则和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基本上会是它家的花生汤,其实除了花生汤,近年来黄则和品牌还在不断的创新新的商品,旗下的凤梨酥、麻薯、桔红糕都有很浓厚的厦门味道哟!

三、黄胜记猪肉脯

黄胜记距今有着上百年的历史,它家最值得带走且能带走的是猪肉铺、肉松类的食品,它家的猪肉松吃起来非常的香,一片一片薄得几乎接近透明,整个真的是很能诱惑到人。

四、同安封肉

同安封肉在厦门当地的热门程度是怎样的呢,据了解厦门家家户户的宴席中同安封肉是一定不会少的,吃起来肉的味道非常酥烂且香味满满,看着很肥,但是一点都不会腻,目前厦门大型超市中有盒装类型的可供带走。

五、姜母鸭

姜母鸭作为一道国内知名的美食,它主要是采用砂锅制作,炖出来的鸭肉入口时的味道很是可口,现如今在厦门有袋装的在售卖,虽然味道和现做的会有点差别,但还是很值得的品尝的。

六、馅饼

馅饼在厦门能带走的十大特产中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的,如果到厦门随手带点馅饼,那真的会是很可惜的'呢,目前当地馅饼的口感非常多,比如板栗、椰子等颇受欢迎的味道,重点是在价格上非常的合理哟!

七、海产干货

作为海产品非常丰富的厦门,各类海产干货都是很值得入手的,在厦门当地基本上都有小袋包装的,所以带走非常的方便,而且精心的加工方式海产干货在口感上都是非常不错的。

八、马蹄酥

马蹄酥在刚出炉的时候真的是好吃到爆,当然之后的味道差别也不大,它的热门程度在当地街道随处可见排队等候的人们,咸香味兼具的马蹄酥作为伴手礼是很不错的,不错千万要忍住诱惑,别还没等到回家之前就自己吃完啦!

九、鱼皮花生

鱼皮花生在厦门当地可谓是一直俘获着人们的心,不论是日常小吃还是在酒桌上一般都是少不了鱼皮花生的身影,带上一点回去约上三两个好朋友,边吃边聊会是很惬意呀!

十、寸枣酥

寸枣酥在厦门能带走的十大特产中是当地新年必备的美食,又甜又酥的口感很适合的喜欢甜食朋友,毫不夸张的说只要吃上一口就会被它所深深吸引,如果在配上一杯茶,那不正是惬意人生的之选吗! ;

‘拾’ 国内最坑游客的十条美食街,你踩坑了吗

每所高校附近,总有一条让你堕落的“后街”。那些汇聚了各种流派小吃的街道,充斥着你学生时代最鲜活的回忆,一帧帧从街头吃到巷尾的记忆碎片,交织成无数段活灵活现的大学时光。

哪条小街堪称几代长沙大学生的吃货典范?哪几家店才最美味呢?

和我一起,跟着这篇 美食 地图,看看霸占了学生党 美食 记忆的到底是哪几家店吧!

花道寿司是一家仅10来平米的小店,日式的装潢精致到了每个角落,橱柜的弹珠汽水,墙壁上满挂的日本电影海报都让人感到非常惬意、放松。


“花道”这个名字源于喜欢樱木花道,爱看日漫的老板。七年前他为了开这家店,带着团队专程赶赴上海学习日料手艺。


七年后的今天,来这里消费的顾客早已不仅是学生,许多游客和上班族都冲着他家火爆的人气,慕名而来。


火炙北极贝所采用的北极贝都是从加拿大空运而来,新鲜、肉质饱满的北极贝经过明火炙烤后,入口带着一股浓郁的烟火气,鲜香美味,鲜味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发。

香浓芝士鳗鱼卷要强烈推荐!一口下去,芝士和鳗鱼的香味萦绕口腔,不仅口感细腻,而且香醇营养!

中间的天妇罗是点睛之笔,天妇罗与沙拉酱的搭配,入口松脆香酥。酥脆的海苔、越嚼越香的芝麻碎、浓郁的芝士、鲜美的鳗鱼融合得恰到好处,一口就能解决一个,一盘真的完全不够吃!

芝士玉子烧中间是融化的芝士,底层类似于厚蛋烧,口感还是软糯细腻的。

猪脑壳凉面曾被沈月小姐姐在微博钦点推荐,走进门店,第一感觉就是宽敞、明亮。

我下午5、6点去的时候,店里早已座无虚席。所以,想品尝的小伙伴们一定要提早去占位哦!


砂锅薯仔粉看起来朴实无华,但是嗦一口保证你会爱上。

扁宽型的薯仔粉,嗦起来Q弹带感,猪耳朵是另外加的,两元一份,份量不多但是真心对得起价格。

汤里还有酸菜、香菜作为辅料,一口汤一口粉,寒意初起的秋日里,好呷鬼们最后喝到一滴不剩,碗都不用洗了。


芋圆套餐里的配料丰富实在,芋圆、仙草、珍珠、薏仁、紫薯的搭配,怎么都不会出错,口感香甜暖糯,嗦完粉再来一碗甜品简直不要太爽。


好想吃烤冷面本来我的测评名单来,但是中途路过它家,被门口排队的长龙所吸引,也不自觉地停下了脚步。


老板做烤冷面的手艺可谓是行云流水,冷面打上一个鸡蛋,抹上一层特质的豆瓣酱,再加上各种配料,最后撒上芝麻、海苔碎屑,切条,装盒。

我点的豪华版烤冷面套餐D里有鸡蛋、里脊、蟹肉、泡菜,一口下去满满都是料,每一口都洋溢着暖气与幸福。

麓山南路这家十年老店——邵师傅梅干菜扣肉饼,绝对可以算是众多梅干菜扣肉饼里的网红了,上过BBC,登过央视网,邵师傅本人还被邀请参加过《超级演说家》。


邵家梅干菜扣肉饼与别家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家饼是甜的,揉好的面饼加上梅菜扣肉,放入500 高温的锅炉内,不多不少一分钟,一块完整的味道醇厚,且层次丰富的梅干菜扣肉饼就出炉了。

邵师傅还笑称,“梅干菜扣肉饼是江浙一带特色,没想到到了长沙,成了长沙的特产”。邵师傅梅干菜扣肉饼现已开设多家分店,湖大这家店可是总部哟!

雷家老农民酸辣粉是重庆的老牌店了,人气一直爆棚。粉有弹性,但又好咬断

上面是碎肉,搭配上香菜、葱、辣椒、醋以及肉酱,吃起来超级过瘾。


如果吃多了辣或者不爱吃辣的话,那就来一碗龙记山城小汤圆吧!他们家的桂花酒酿小汤圆是必吃的,桂花味道很浓,醪糟很香。

汤圆是黑芝麻馅儿的,糯米外皮软糯细腻,一点也不黏牙,还有一股糯米本身的米香味。他们家除了小汤圆以外,还有其他的点心,也都做得非常精致、正宗。


从1997年一直营业至今的眼睛火锅,凭借超高的性价比让他家再物价疯涨的今天仍拥有一票忠实的食客。

水泥砌台做的隔断、大圆桌、老吊扇...进店瞬间就有回到十几年前老重庆的感觉。

温和的牛油锅底,不烧胃不起火,久煮之下麻辣香味更加浓郁,或许有情怀加持的缘故这一份火锅更像记忆中小时候的味道!


老院子肥肠鸡就位于老居民区里,环境虽有些简陋,但胜在味道好。想去他家一饱口福,还得赶早才行,6点之后基本没得位置了,而且老板不接受三四个人的小桌预定哦!


肥肠鸡是他家的台柱子,肥肠的口感略厚重,软糯又带着嚼劲,先卤后压麻辣入味,简直就是整道菜的灵魂!炖煮的鸡肉没有鸡精味精的感觉,很好地保留了鸡肉本身的鲜味。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游客们都去了中山路,老厦门仍然活跃在八市”。

想要了解一座城市的话,不用怀疑,先去市场里走上一圈,就一定能邂逅这座城市最真实而可爱的一面。

八市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连接着开禾市场和营平市场,这里就像个不折不扣的大迷宫,除了水泄不通的热闹喧嚣,这里的“ 美食 地图”,才是让人最割舍不下的美好情怀。

跟着我一起,去吃出一个厦门版《舌尖上的第八市场》吧!

亚本麦奶,这家开了已经数不清多少年的麦奶店,招牌不太明显,店面也是小小一间,但从清晨开始,店里的人潮就没有散去的时候。

招牌麦奶香气醇厚,有着像巧克力一样的颜色。热乎地送一勺入嘴,没有想象中的甜腻,恰到好处的浓稠和甜度,夹杂着麦子翻炒过的馥郁焦香,用最质朴的甜把困倦的味蕾慢慢唤醒。

颜味古早锅边糊就在麦奶边上,也是附近居民从小吃到大的熟悉味道。

点一碗锅边糊4元,再添上几样想吃的料码,葱头油和芹菜末是不能少的。店门口不过两三张小桌子,所以和住在周边的爷爷奶奶拼个桌什么的,都是常事。


店里除了锅边糊还卖糯米炸,刚出锅时的糯米炸甜蜜酥软,让人欲罢不能。

从1979年就开始营业的友生风味小吃,算起来已经陪伴着老厦门人走过了第42个年头。这么多年来一直坚守在八市营平菜市场的入口处,路过的时候总是会忍不住想来上一碗。

这样的一个小摊上已经很有卧虎藏龙的架势,“厦门四绝”在这儿都能找到,沙茶面、猪脚面、清汤面、厦门卤面,样样都是看家绝活。

当然,最值得推荐的一定是沙茶面和猪脚面,40多种材料熬煮的沙茶汤头和软糯的猪脚绝对是这两碗面的灵魂。

聪辉家的同安封肉已经有近二十个年头了,早年是店主的大厨爸爸和舅舅把同安封肉带到了岛内,从最初的百家村到开元路,再到如今的大元路。

封肉一直保留着传统的做法,上桌前都会拆开纱布剪成方便食用的块状,火候早已渗透到软糯的封肉里,油亮的封肉皮脂软糯,入口即化,酥烂的瘦肉嚼着也十分香口不腻。

粮道街位于解放路司门口和中山路螃蟹甲之间,紧邻胭脂路、后补街、民主路、小东门,拥有粮道街中学、武汉中学、武汉市第十四中学、湖北中医学院、湖北美术学院、至臻高考等多所院校。

每当放学后,学生们嬉笑地走在路边,或是拿着刚买的小吃,或是三三两两讨论着要去哪家美味餐厅觅食,让我都不由自主地感叹在这条街上上学是多么幸福!

提起粮道街,天天红油赵师傅热干面可谓是无人不知不人不晓的存在了。有趣的是,这家闻名在外的不是招牌上的热干面,而是油饼包烧麦。

油饼加烧麦的绝妙组合,一口咬下,肉粒与香菇混合着糯米,从舌尖感受到些许胡椒味,口感丰富。

油饼是现炸的,切开一个小口,塞入四个饱满的烧卖。个头很大,扎势顶饱,胃口小的女生两个人合吃一个就足够了。

陈大焱大连铁板鲜鱿鱼就在武汉中学的对面,每次路过的时候,都能看到门口排队的长龙。鱿鱼在铁板上烤的滋滋作响,排队的人也是听得心里痒痒。

根据个人的不同喜好可以选择鱿鱼片或者鱿鱼须,一入口就知道这家店和其他路边摊的大不同了---新鲜食材带来的是一种极为鲜甜的味道,在浓郁酱汁的包裹下,形成了多元化的味觉体验,咸香爽口、辣度不过不失。

鱿鱼片厚重,给人牙齿切割肉片的快感,鱿鱼须弹韧,提供着多层次的口感。力荐!

港饮之港火爆的原因不是招牌所示的饮品,而是店内制售的炸货。

鸡架先腌制后油炸,汁水被充分地锁在了鸡肉里,师傅用剪刀娴熟地剪开骨架,香气一下子就散发了出来,外皮金黄酥脆,骨头也很容易就能嚼碎,绝对是喜食油炸食品人的福音。

青岛台东商业步行街东起延安三路,西至威海路,全长1000余米,是特色街区的中心街,也是目前青岛市商业一条街,于2006年10月13日被青岛市政府正式命名为"青岛市台东商业步行街"。

“朝观壁画夜赏灯,购物休闲在台东”,浓厚的现代化气息和旺盛的人气,使台东成为青岛最具特色的商业步行街。

每天的人流量达20万人次,最高达50万人次,是岛城五大商圈之一。

那里基本涵盖了在青岛的所有特色小吃,馋了,去那吃呗,绝对全面!

三打虾滑是青岛第一家现打虾滑专卖店,虾滑全部现场制作,每颗虾滑里都包裹着好几颗饱满Q弹的虾仁,真材实料看得见!

虾滑口味众多,抿嘴香辣、脆松海苔、泰式酸辣、秘制青芥、经典蒜蓉……总能找到一款你喜欢的!此外还有黄瓜丝,海带丝和玉米粒搭配哦。

苏记港式小吃的西多士是热门爆款,共有两种口味,甜口的港式西多士和每天限量100份的芝士火腿。


芝士火腿里的马苏里拉芝士和切达芝士给芝士爱好者带来双重满足,奶香浓郁,中间还夹了大片的咸香火腿,趁热吃层层芝士还能拉丝!

Al Salam莫的三明治,小店的老板是沙特阿拉伯人,中文非常好,完全不用担心交流有障碍,老板娘是一位地道的青岛姑娘。

制作之前老板会很详细的询问每个人的口味,确保店内的每位顾客都能吃饱吃好。三明治都是现做的,里面的配料很足,一口咬下去超级满足。

推荐他家招牌羊肉kofta卷,羊肉的汁水丰富,一口爆汁,喜欢羊肉的小伙伴不要错过!

听完我的介绍,你最想吃哪家 美食 呢?

您还有什么 美食 想推荐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交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请点击文章左上角的关注,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