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厦门福州哪个好厦门和福州哪个更适合定居
厦门和福州两个城市相隔也不会很远,所以很多时候不管是去旅行还是定居,两个城市都会作为比较,如果是让你们选择,这两个城市你们会选择哪一个呢?下面一起去看看分析吧。
哪个好
厦门,其实已经不必多作介绍,环境优美,经济发达,是中国四个“经济特区”之一,选择厦门的,最先被吸引的大概就是厦门的薪资水平和生活环境。在厦门,教师薪资水平在福建省的首位。近期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教师相关座谈会,对厦门的教师师资情况进行了分析。厦门教师近期的问题是缺老师、代课老师流动性大。为解决师资紧缺,厦门3个区将提高非编制教师年薪至10万元,那么编制内教师薪资大家可想而知。但是你也要明白消费水平也不是一般的高,尤其是房价。
福州,是福建省的省会城市,也是很多人的选择,福州历史文化悠久,有着较好的文化积淀。福州个人觉得除了夏天比较炎热外,其他方面还是比较适合生活的。另外福州教育水平发达,福州是省内高校最集中的地区,教师的待遇不错,重要的是前景很好。
其实,在选择城市的时候,首先要分析自己的情况,毕竟考入教师编制后可能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地点是固定不变的,所以不知要看当地的薪资待遇,还要考虑当地的教育发展前景、生活环境、气候饮食等因素。
会在退休后才去厦门生活,作为一个福州人又去过无数次厦门,可以说对这两个城拍棚兄市都很有好感,但好感毕竟只停留在精神层次上,当真定居在厦门,在这么小的城市也得不到很大的发展(有几次机会可以调到厦门去),这不仅仅是因为厦门的等级不如福州高,更多的是厦门生活成本比福州还高,岛内房价丝毫不逊于福州这个省会,物价比福州更高了不止一星半点!
再反观福州,虽然名气与旅游业包括空气都不如厦门,但胜在这个城市有些许底蕴,福州人素质也确实不如厦门,但现在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早就没有彻底的信任了,也没太多可能与陌生人沟通交流,在哪儿不是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呢?
而且,福州的潜力一直都比厦门来的大,因为福州有这个优势可持续性发展,厦门在这方面跟泉州比都有些费劲,因此,个人觉得福州更适合年轻时候打拼!
哪个适合定居
厦门吧,虽然考虑到现在厦门房价让人深恶痛绝,但是想来想去还是厦门。
在福州居住过5年,包括大学生涯也在哪里度过,说真的,这是一个非常迷人的城市,在那边有非常棒的回忆。
但就说居住气候而言,还是输给厦门,特别是夏天,和碰太热了,交通也堵,职业发展也会稍逊厦门。
大概就这样吧。
至于厦门,都好,就是收入偏低,对于外来人口来说,你想要在厦门立足,基本上不亚于在北上广立足,因为放假。
房价全国第四,逐年上涨,让人绝望,但是抛开这些,这里的人文,袭袭教育,环境都比福州好。
就说这么说吧,要我选,我可能两个都不选吧。
毕竟男儿志在四方,哈。
妹纸也可以,外面世界还没浪够,别让自己一直待在一个地方。
以上,就是我想说的,厦门比福州更适合定居,刚才说房价,其实福州的房价也赶上来了,所以,还是厦门吧。
Ⅱ 珠海和厦门哪个经济特区发展好
厦门目前是我国四大一线旅游城市之首,给人的标签是超级旅游城市,只有在途径写有“厦门经济特区”几个大字的厦门大桥上时,才会想起它原来还和深圳一样是经济特区。
此外,厦门还是国家副省级城市,福建省的中心城市,人均GDP位列全国第23位。厦门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海西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境内拥有鼓浪屿、南普陀等一众宜人的美景,每年接待游客量高达7000万人次,仅次于面积大自己太多的北京和上海。
珠海是广东珠三角西部的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同时也是一座极为低调的城市。珠海面积比深圳还小,在改革之初发展加工制造业时,竞争能力远不如旁边的中山和江门。2000年后,珠海成功定位于宜居城市得以转型。
如今的珠海城区规划得很好,工业区基本都搬去了郊区腹地,沿海一带绿化面积极高,海水碧蓝,空气指数是广东最好的。珠海连续五年被评选为世界十大宜居城市,是唯一上榜的大中华区城市。现在人们去到珠海,只会感觉这是一座环境优美适合居住的小城市,而不是强悍的经济特区。
各种各有特色,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地区经济动态,经济带网是你不错的选择
Ⅲ 厦门哪个区适合居住
厦门哪个区适合居住
现在厦门被评为所谓世界上最适合居住的城市之一
我个人认为太不靠谱了。觉得厦门也不咋滴,如果非要选择:
你想住岛内的话,思明和湖里区可以选择,湖里区房价肯定是比较便宜的,思明区是繁华地带
岛外的话海沧是浮选。本人就住在海沧房产站那儿
最好的话还是海沧吧,虽然是岛外赶不上思明那边的繁华但是也挺好的。相对来说房价还差了好多。
厦门市适合居住的最好的地段
环境思明 消费水平 湖里 湖里低思明高啊
厦门市区居住哪里最好
你是旅游还是买房?
发果旅游,你可以考虑住中山路一带,游玩方便,夜晚有地方可逛。去鼓浪屿厦门大学环岛路都方便。
为什么说厦门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厦门的主体——厦门岛南北长13.7公里,东西宽12.5公里,面积约128.14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四大岛屿。厦门港是一个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其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公里,港区外岛屿星罗棋布,港区内群山四周环抱,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历史上就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厦门属亚热带气候,温和多雨,年处均气温在21℃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至8月份雨量最多,风力一般3至4级,常向主导风力为东北风。由于太平洋温差气流的关系,每年平均受4至5次台风的影响,且多集中在7至9月份。
全市人口中以汉族居多,另有回、满、壮、畲、苗、及高山等20多个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因素,拥有众多的归侨、侨眷及厦门籍侨胞和港、澳、台同胞。
至2006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60.38万人,常住人口为233万人。在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为109.24万人,岛内的思明、湖里两个区人口合计72.83万人,比重达45.4%;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1.36‰,人口死亡率为3.84‰,人口自然增长率7.52‰,比上年提高1.93个千分点;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分别为81.07万人、79.31万人,各占50.55%和49.45%,性别比为102.2(女性为100),基本保持平衡。
厦门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与台湾隔海相望,全市总面积1,565平方公里。下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翔安六个行政区。厦门是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这里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环境整洁,拥有“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十佳人居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等殊荣。厦门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是国家计划单列市,享有省级经济管理许可权并拥有地方立法权。厦门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在《经济日报》2002年初发布的“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厦门名列第五。
城市问题,厦门和珠海哪个更适合居住?
我是zh的,但是我出差在xm有半年。我更有发言权一些。
生活物价:珠海>厦门
房价:厦门(1.5w)>珠海(1w)
气候上:差不多,靠海,有山,都是比较暖和,不冷的地方。
环境上:珠海>厦门(厦门很多喷黑烟的车到处走,每年发生酸雨重灾区,每年100%发生,珠海对车排放有控制,酸雨不是重灾区,厦门空气质量低于珠海)。
医疗:珠海>厦门。(医疗保险珠海比厦门做得好,而且珠海引入了中山大学,中大的医学其实就是以前的中山医科大,比厦大的医学出名多了。)
工资:珠海>厦门(珠海最低960,厦门900)
人的素质:都差不多
人文和旅游:厦门人文大胜珠海,旅游小胜珠海。
经济:总量珠海输,因为珠海人口少100w。人均珠海高于厦门。从工资收入也有体现。
购物:厦门>珠海。
发展潜力:珠海大胜,你去查横琴新区,港珠澳大桥,高栏港等就知道了。厦门这几年是个畸形的经济体,主要卖地狠,高楼虽多,表面繁华,其实经济这几年很萧条。主要是土地财政支援,这几年卖盯都是超过百亿的。
分析了那么多,你自己看那个合适你吧。哈哈
厦门的气温适宜居住吗?
厦门的气温适宜居住。厦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厦门市由厦门岛、鼓浪屿及其众多小岛屿和同安、集美、海沧、翔安等组成,陆地面积有1699.39平方千米,海域面积有300多平方千米。其中厦门岛面积约为132.5平方千米,是福建省的第四大岛屿,全岛海岸线约为234千米。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8月份雨量最多,风力一般3~4级,常向主导风力为东北风。由于太平洋温差气流的关系,每年平均受4~5次台风的影响,且多集中在7~9月份。厦门虽位于中国南方溼润地区,但水资源条件仍然较差,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是1143.5毫米,多年的平均水资源总量是12.3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890立方米。从西北往东南,依次分布着高丘、低丘、阶地、海积平原和滩涂,南面是厦门岛和鼓浪屿。
为什么说厦门好,适合居住?
空气好,环境好,治安好。就是房价高,收入低。
想去厦门生活,不知道厦门哪块居住环境比较好
厦门气候和环境确实很好,在国内当之无愧是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鼓浪屿因为是景区,开发之后寸土寸金,房租消费水平偏高,旅游还可以,居住是不合适的。要是遇上台风等极端天气,还要断水断电。。。推荐地一 环岛路沿线(厦大西村、上李、黄厝、塔头、前埔),隔海边较近,交通方便、生活便利。早晨可以沿着海边跑步,傍晚可以在沙滩上散步晒太阳。
推荐地二集美学村附近和滨水小区附近,集美是厦门6个区中环境最美的,拥有集美大学、学村、鳌园、华侨大学、杏林湾、厦门园博苑、老院子等景观人文风貌。也有着长长的海湾线,空气清新,阳光普照。白天黑夜出行都很合适,唯一不足是离市区稍微远了一点,15公里左右。
海沧区和翔安区也可以考虑下,这就是厦门郊区了,房租便宜。上下班翔安隧道和海沧大桥会堵成dog,哈哈~慎选
厦门适合居住生活吗?
还好拉,厦门人的生活节奏不像其他城市那么快.这是我的自我感觉
"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十佳人居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第一名”
居住厦门和苏州哪里比较好
看你是用什么角度去排名了,每个城市都有它的优势及劣势。厦门比较适合居住,没有冬天,苏州呢,冬天冷死。一个是平原,一个是沿海,好与不好只能够自己体会啦。
Ⅳ 厦门哪个区最好
思明区相对比较好,适合居住。湖里区是最早的特区,工厂比较多,现在搬迁了不少,城乡结合的地方还较多。其他四个区都在岛外,各有特色。
Ⅳ 厦门市哪个区最好,哪个区不好
一般说到厦门就指的是厦门岛,岛内有思明,湖里两个区,都比较繁华,岛外有同安,翔安,集美,海沧几个区,发展比岛内要差一些。岛内最着名的大学在思明区,厦门大学。最大的步行街在思明区中山路,鼓浪屿景点也是从思明轮渡过去
Ⅵ 厦门漳州泉州同城化跟福州莆田宁德同城化比,哪个更有发展潜质
这没得说,肯定是沿海的城市比较有发展的潜力,一个厦门带动了周边的几个城市,福州虽然是省会,可是明显近些年发展远远跟不上厦门。厦门一线城市的呼声为什么那么高,就是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厦门已经具备了一线城市的标准。
厦门打造的 旅游 城市名片已经完全秒过福州,天南海北的游客争相到来。相对的,厦门的配套设施也一直在起来,什么演武大桥观景台,什么BRT自行车道,都是全国首创。还有厦门人的文明素质都是一直在提高, 旅游 城市,厦门真心做得不错。
还有就是厦门政府官员的执法透明度一直在提升,便民服务也一直在增加,什么微信办理居住证之类的,真心都是很棒的一些举措。
去厦门,往往体验到的大部分是文明,是城市的气息。
谢邀! 厦门、漳州、泉州同城化 ,与福州、莆田、宁德同城化比,哪个更有发展潜力?
我认为,如果将福建省比喻成一只凤凰神鸟,那么,厦、漳、泉同城化与福、莆、宁同城化,将是凤凰的左翅右膀,只有左翅膀,右翅膀同同发力,将带的福建省这只凤凰鸟瀚空飞翔,福建将发展的更快更好!
一,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同城化:
首先厦门、漳州、泉州三市是个铁三角的关系,市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民间往来频繁 ,并且同说闽南语,这就多了一层认同感,因此三地民间和睦,交流顺畅并且互补性很强。厦门市2017年GDP总量为:4351.18亿元,厦门紧挨大小金门,与台湾岛内交往密切。自从89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没立100平方公里的海沧台商投资开发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有规模,2017沧海区取得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1058.88亿元,及工业投资额高达431亿元人民币的喜人成绩。
而泉州市的GDP最大,2017年高达7548.01亿元,泉州拥有福建炼油厂大型石化企业等,工业GDP几乎占了三个市的一半还多。
如果说厦门、漳州、泉州同组“城市托拉斯”,彻底同城化,那么三市中的互补性将更加凸现,厦门、泉州冲在前,漳州却可以成为三市的后花园。
漳州2017年GDP:3563.48亿元,漳州是着名的侨乡,旅居海外华侨有70万之多,并且是台湾的祖居地,台胞中有三分之一是漳州人。如果三地同城这凤凰之右翅膀是铿锵有力的。
二,福州市、莆田市、宁德市同城化:
福州市,本身就是省会城市,带动莆田、宁德发展是驾轻就熟不费什么力气,2017年福州市的GDP是:7104.02亿,虽然比泉州市少433.99亿元,但福州市GDP排名在福建省省属地级市中仍处于第二位。而莆田市2017年为:2045.19亿元、宁德为为:1793.87亿元。
从目前来看福州、莆田、宁德这个“组团”经济发展弱一些,但是有福州的带动,肯定会在短期内快速地迎头赶上。这只凤凰的右翼肯定也会雄壮起来。届时福建省的经济将会越来越好!
厦漳泉同城化潜质比福莆宁大很多。一是厦漳泉中厦门和泉州是福建确定做大做强的三大中心城市其中的两大城市,福莆宁中只有福州算是大城市。二是厦漳泉属于闽南地区,通行闽南语,而福莆宁这三座城市则是分别讲三种不同的方言,语言的不通阻碍了福莆宁同城化的发展。三是厦漳泉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都全面超过了福莆宁。综上所述,厦门漳州泉州同城化比福州莆宁德同城化更有发展潜质。
个人认为福州莆田宁德同城化比厦门漳州泉州同城化更有潜质,理由如下:
一,福州莆田宁德三城中福州一家独大,福州是区域经济龙头老大,在未来五年后有可能超过泉州的超级存在。而莆田和宁德则相对弱势,整合后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
二,福州是省会城市,行政级别高,各种资源云集,是政治和文化中心,占据绝对话语权。
三,福州与莆田和宁德地理距离很近。 厦门漳州泉州三城中各有千秋,谁也不服谁,由谁来领导同城一体化呢?厦门政治地位最高,即是经济特区又是计划单列市还是副省级城市,从常理上来说同城一体化应该由厦门主导进行,事实上这几年的闽南同城一体化进程确实是由厦门主导,但是成效一般。 为什么呢?
主要有几个原因,一,厦门经济体量太小只有泉州的百分之六十左右,比漳州也多不了太多,所以厦门腰杆不硬说话不粗。
二,厦门 历史 短暂,文化沉淀少,说服力低,泉州早在两宋时期就是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文化底蕴浓厚,我们说的闽南爱拼才会赢精神主要就是形容泉州。 就算是漳州 历史 也比厦门长久很多。
总结这几点由厦门主导的同城一体化行不通。 既然说厦门主导同城一体化行不通那由泉州和漳州主导行不行?答案显然不行。你见过由行政级别低的城市同城化行政级别高的城市成功过的案例吗。所以闽南地区同城一体化难度很大。
这没的比,首先你厦门要有能力带动泉州与漳州,才有资格与福州比,福州的条件与潜力比厦门大的更多,
福州目前想要扩大市区,闽候、连江与福清三个县市都等着改区,而你厦门就没这条件。
现在省里大力支持福州做大做强省会城市,福州想要厦门港,省里就把厦门港划给福州,想要金龙 汽车 就给金龙 汽车 ,厦门就没这优先权,你厦门有什么可比。
再说你厦门特区也几十年了,除了同安县改区了,有带动泉漳两地什么了,而福州在这四十年里至少增加长乐区、福清市、平潭综合实验区、连江县、罗源县、永泰县与闽清县等一市两区四个县。厦门有的比吗?
厦门想要并入漳州还有可能性,但单靠厦门的经济永远不够的,而厦门是副省级所花的钱必须由中央拨款,省里是不负责的,等中央拨款,你厦门就慢慢排队吗,而且在厦门境内的省级企业产值还不算厦门的,必须纳入福州财政预算。
福州现在面临着与莆田、宁德部分和南平部分 并组成大福州,三地城市轻轨已开工建设, 并后的省会大福州的海岸线比你厦门的海岸线更长,是名付其实的沿海城市。现在的福州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地给地,要政策给政策,你厦门要什么去向中央要吧!千万别比了!
这个问题回答过,再回答一次。 福莆宁和厦漳泉是完全两种模式。福莆宁福州一家独大,莆田宁德的经济总量省内倒数,加起来只有福州的一半多一点,只要福州愿意带动,莆田宁德就愿意融入。厦漳泉是城市集群,泉州漳州谁都不比厦门弱,厦门太小带不动两位老大哥,想着向当年划走同安一样占便宜,现在泉漳也不肯。光想着占好处却不肯付出的同城化,泉州漳州谁都不会接受!因此过两年福州发展愈发壮大之后福莆宁平同城化,城际轻轨等会逐渐提上日程。而厦漳泉同城化只是空喊同城化的口号,仍行各自发展之实。若没有勃大胸怀,用什么去同城化。
当然是厦漳泉,福州莆田宁德同城化根本不能与厦漳泉同城化相比。
1、直接上干货,2017年福建各地市GDP数据,泉州7548.01亿元居省内第一,厦门和漳州分别是4351.18亿元、3563亿元,厦漳泉合计GDP为15462亿元;而福州为7104.02亿元,莆田为2045.19亿元,宁德为1793亿元,合计10951亿元; 两个片区差了4511亿元,整整差了一个厦门。
2、 闽南地区人口和财富往厦门聚集的程度已经越来越明显。 被称为闽南“金三角”的厦漳泉,语言、文化、习俗等相近,经济交往、人员往来更是频繁,要素的密集度、发展的繁荣度、联系的紧密度,堪称全省之最,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因应形势而生。事实上,近些年一直在喊的只有厦漳泉同城化,并没有大举推动福州、莆田和宁德同城化。
3、反过来,福州宁德莆田三地没有在语言、习俗上没有任何相通的地方,产业结构也很难达到互补的程度,福州加上自己周边的显示本身就是很好的资源体,五区八县都是福州的大后方,不需要再拉上兄弟地市。而莆田就是一个独行侠,宁德还需理清自己的发展路线,所以这三个城市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根本无法达成同城化。
作为莆田人,我觉得厦漳泉的发展潜力更大!自古以来省会都是吸血鬼!这个不是危言耸听,宁德就是太依赖福州,弄的一个沿海城市GDP竟然是副班长的等级!要不是莆田比较靠近泉州!也是宁德的命!所以说这个就是假议题!
取长补短两区块,
齐力同心八闽间。
自古分家何高下?
其乐融融和气年。
Ⅶ 想在厦门找个工作,但是厦门哪个位置最好
市里面就两个区,思明和湖里,厦门的景点大多集中在思明,以位置来讲个人觉得思明好,不过还是看你自己找的什么公司,毕竟岛内租房子不便宜,湖里确实相对便宜,不过厦门这边皮包公司也不少,什么网络科技公司金融公司的中介服务的扎堆,其中绝对不乏骗钱的,建议你去之前还是去厦门工商局查查公司的注册信息,那些注册金只有几万的还是要谨慎对待,当然不排除是真的。另外外面还有四个区,都是在市外的,集美由于是文教区,相对交通生活设施更便利,同安是工业区,位置也比较偏僻,翔安区由于是新区,交通是厦门所有区最为坑爹的,但是公司相当多,海沧区是岛外四个区发展最早的,生活设施相比于同安区和翔安区是领先的,至于比较集美,个人就不那么了解了
Ⅷ 厦门市海沧区和漳州市芗城区哪个好
厦门虽然只有6个区,但是厦门的特殊优势市漳州无法相比的,所以厦门海沧区更好。芗城区 771.36亿元GDP,海沧区796.87亿元GDP。厦门市GDP 排在福建9个地级市中第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