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你知道一般聘礼所说的三件礼、六件礼、十二件礼都是什么吗
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应该是黄金首饰之类的东西。
㈡ 厦门这边订婚有什么礼数要讲究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起闽南厦门的婚嫁,不仅礼节繁多,而且每种习俗都富有地方色彩。当男女情投意合,不管对象是自由恋爱的也好,媒人介绍的也好,如果想结婚,无不例外的都要先来个“定婚”手续。所谓的“定婚”就是小伙子由其长辈或族亲长辈择个吉日,带上金银手饰、礼(聘)金、喜糖、香烟等礼品到女方家“压定”,或称订盟,宣告婚事已定。闽南人是很注重这个的,因为它是结婚前的必经手续,被看作是未有法律程序前的事实婚姻,在很大程度上等价于结婚。年轻女子在定婚后就视对方为未来的终生伴侣,对外亦不必再羞答答地玫瑰静悄悄地开,扭扭捏捏,不敢向外人道了。更有甚者,让男方住到自已家中或自己住到男方家中也就天经地义,不必担心他人有什么闲言碎语,流言蜚语了。
定婚的金银首饰起早就该准备好了,一般是“从头到脚”都要有,什么金耳环、金项链、金戒指、金手链、金脚链,上下珠光宝器,金光闪闪的。数量多少根据不同的家庭经济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人家量力而为。礼(聘)金是不可没有的。按照以前的说法,这聘金是男家给女家的“养钱”(养育姑娘的钱)。女家先出个价,男家则视自家的经济情况来还价,再由媒人从中说和。早些年日子苦,女方父母会把聘金留一部分贴补家用。如今这样做就显得太过寒酸了。通常是聘金全部作为嫁妆费用,还得再加一些,以免显得小气,姑娘嫁过去面子上也好看些。依现在一般情形,这礼金通常在五千元到一万元之间,最少的依据是够上买一部摩托车或彩电、冰箱、洗衣机之类来做嫁妆,最多就没封顶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礼(聘)金较少,有的地方还把这聘金以最大的面额一张张镶在玻璃框里,让人看得见,更多的是一种炫耀。现在不同了,谁也不愿那么麻烦,或者说不愿“冒富”,简单的只要带上一张活期存折就行了。此外,喜糖也是定婚必不可少的,它是给女方用来分发亲戚朋友,遍告亲友家中的闺女已许了人家,即将出阁了。喜糖的数量多少,就要看女家的需要了,一般三两百斤就够了。
准备好这些东西后,男方可择吉日邀媒人前往女方家定婚了。男方到了女家,分宾主落座之后,姑娘端来茶水招待男方家人,然后由媒人对男家来的客人和女方的父母做了介绍。应该说媒人在整个订婚的过程中起的是主持的作用,其地位不得而知。一些男女自由恋爱而喜结良缘的,也会赶紧拉一个做媒人,这样觉得自然些。当然媒人倒不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媒人男女双方不拘礼节的不会计较,反而觉得亲切些。
介绍完了, 姑娘过来收回茶杯。仪式的高潮是戴定婚戒指,姑娘由家中的长辈妇女陪同,在祭祀祖宗的正厅,脸向外坐在凳子上,两只脚搁在小凳子上,媒人上前说几句吉祥话语,诸如:“坐得正,才会得人疼”“坐得歪,以后才会乖” 等。接着由小伙子拉上姑娘的手,小心翼翼地为心中的伊人戴上订婚戒指,从此缘定三生,白头偕老。其他聘礼交给姑娘家人即可。同时媒人还应告诉姑娘的父母,男方已择某月某日吉时将来迎娶姑娘,婚前的7天、5天或3天,将送给女家“轿前盘”,需要什么物品,需要多少也在这个时候定好。
女家收下的礼物要供奉祖先,意思可这般理解:敬告祖先,你的子孙某某已经完成与某某订婚的礼仪了。完成了仪式。有的女家还置办酒席来招待男家的客人,并由女家的伯叔长辈陪席,席间彼此谈笑风生,融洽了气氛,增进了了解。这样以后,订婚的仪式就算结束了。
婚期前的“轿前盘”俗称“花包”,除了猪肉、鸡、羊之外,就是“花包”了。一般“花包”每个重一斤左右。像一个直径六寸的圆盘,一寸多高,用上等的精白面粉做皮,白糖、花生、肥肉、冬瓜糖等做馅。面皮的正中,要盖上圆的双喜字。花包的多与少,依女方的需要,一般要100个,多则200个,分成若干盛(农村中的一种盛具),装成若干担,每盘上面要还要放上一个大红的双喜字。除此之外,还要准备一担 “礼担”,连同“轿前盘”一起送往女方家。“礼担”装有猪蹄、猪肉、面线、鸡蛋、鸡、酒等,专门来孝敬女方父母养育之恩。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闽南厦门婚嫁中的“定婚”风俗也逐渐趋于简单、淡化,如“轿前盘”、“礼担”除了在偏僻的农村还有外,城镇几乎没有了,但“定婚”的仪式仍然存在,只是礼节不再那么繁琐而已。
㈢ 厦门婚嫁习俗
我来让大家感受一下厦门的婚嫁风俗吧
(一)送聘礼又叫行(提)聘,俗称“送大定”
男方长辈由媒人(现多为介绍人或双福齐全的人)在定好的吉日,将彩礼送到女方家里。彩礼强调要成双成对的,包括给人的红包(现在大多已经不识此礼,如果给的话,只有单数了)。以需要有一对(又有说两对的)香烛、定金、首饰、聘金、猪蹄及给女方父母的礼金(俗称“屎尿盆”,会比聘金少得多,只拿个意思而已,不知道为什么会叫这个俗称,我自己在猜是不是感谢女方家长把女儿养育成人的感谢)。现在人多保留红烛定金、首饰及礼金,其余的用烟酒代替或者干脆没有。现在女方多收屎尿盆,聘金大多会退回贴在嫁妆中让女儿长面子。
到女方家后,女方会准备甜蛋(即白水煮蛋去壳后放入糖水中煮开),一般一碗两个,如果能吃的要全吃完,不能吃的话至少要吃一个,另一个要用筷子切成两半,吃完后还要吃冬粉鸡,我LG他们来提亲的时候已经接近中午了,于是我家也就乐得中午就直接招待吃冬粉鸡,即不失礼,也不用想破头说中午要招待什么,哈哈。
(二)接亲
厦门一般是晚上12点过后从男方家里出发到女方家接新娘的,所以厦门的结婚录相一开始都会有一段的夜景,可以说是一大特色。为什么会是12点呢,据我阿姨说就是一天的开始呀。假设你的喜宴定在30日晚上,那么29日晚上12点就开始娶亲了,因为12点就是30日的开始。还有说这时候娶亲也不会把女方家的财气带走。
12点过后新郎就手捧花束由伴郎等男伴陪伴到女方家接亲,一般女方家是不会马上开门,会为难够男方才开门,一般要贿赂几个红包后,讨个吉利才开。我LG当初是站在门口唱歌,哈哈,连《月亮代表我的心》的歌词都紧张得想不起来,在门口站了半天,最后还得塞个红包了事。
这时女方一样准备甜蛋、冬粉鸡招待客人。此时新人还得给女方长辈敬茶,就是用准备好的敬茶的茶具,然后用茶盘托着茶(红糖水煮桂圆红枣)敬给女方的长辈,敬茶前还得给女方女性长辈戴“春花”此时切忌用手压长辈的头部,女方长辈喝完茶后,会压一个红包或者首饰在茶杯下给新人,俗称“压茶盘”。然后女方家会将男方提亲时送来的香烛在祖宗前点燃,上香后,就可将新娘迎娶出门,此时出门,新娘要将准备好东西(子孙桶以外)等装入红色箱包内、子孙桶由伴郎和男伴提着一起出门,新娘只能由伴娘陪着,其他人都不能到男方家去,然后女方家长会给伴郎伴娘红包答谢,礼数多一点的会连男伴一起答谢。
新娘手捧花束出门后有见天的地方,伴娘要将红伞撑开,以免让新娘头上见天。新娘坐上车后将准备好的扇子从车窗内丢出,由新娘的弟弟捡回。接下来又是一路的夜景录相。
到了新郎家楼下,伴娘再将红伞撑开走到一楼,不知道从哪时开始的规则,说是新娘不能自己走上去必须由新郎背(抱)上去,而且中间新娘的脚是不能落地的。我新房在六楼外加地下室等同于七楼,我又不是太瘦,我真同情我的LG,那时候不知道LG哪里来的力气,竞然可以。。。。。。此时的伴娘要先一路洒缘钱上去,嘴巴要不停地念:人未到缘先到。然后要摸黑洒遍新房的每个角落。同样不停地念。
到了男方家后,不许开灯,长辈于房中避着,说是免得一见面会“正面相冲”,新人到后先进屋坐于床上(特别注意的是新床安好后新人未入坐之前,其他人不得坐于上方)。伴娘开灯后,由新娘请出长辈,给祖宗上香后,同样吃甜蛋,冬粉鸡,插春花,敬茶,压茶盘,然后给长辈脚手巾、鞋等。男方答谢伴郎伴娘等。第二天中午,新房内要煮一锅干饭,用新娘准备好的饭巾盖上,意味着有饭吃,丰衣足食等。
(三)酒宴
厦门酒宴基本上双方合在一起请,很少有分开请的。比较多一般是晚上的六点半到七点开始,厦门的这点风俗不好,一般会拖得很晚才开始,能够八点开始就不错,我们的更绝,因为隔壁有一对新人,怕相互影响,而且他们只有八桌,客人先到齐了,我们只好等到九点才开始,晕。母舅要坐主桌。一般会来点互动,新人长辈讲些鼓励感谢的话,才正式开始吃饭。
新娘在此期间换三套衣服,在大厅里一套婚纱,一般等到鸡汤快出来时就要换第二套礼服,鸡厦门话音同于街,等于新人要出去敬酒了,答谢大家来祝贺你们,等结束后,送大家离去前再换一套衣服送大家。
现在有酒店大多有送一晚房间,所以闹洞房的人也少了。酒宴结束后,除了亲朋好友上新房去看看外,基本上都各自回家了。所以厦门闹洞房闹出不愉快的并不多见。
(四)回娘家
结婚后第三天,是新人回娘家的日子,一般新人会带四色饼回家,女方需要更换其中两色让女儿带回家,女方还需要准备两根甘蔗(是有头有尾带枝叶,用红纸包住,带回家后须置放于大门门后到干掉才能丢弃),一只活公鸡(俗称“带路鸡”现在多用红纸包住的双数鸡蛋代替),讲究的还有米糕等祭床头母。
中午由女方家请女婿。女儿必须在天黑前回到夫家。
从此以后,一对新人的新生活就此开始了。
㈣ 男方迎亲的十二样礼是什么 结婚十二礼分别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结婚需要十二样礼,有的人不太清楚十二样礼是指的什么,结婚十灶卖配二礼就是指结婚前男方去女方家送的十二样礼物。
男方迎亲的十二样礼是什么
一般订婚准备的三件礼、六件礼和十二件礼的具体情况视各地风俗来定
三件礼:
1、名牌香烟两条
2、名牌白酒两瓶
3、高档补品两盒
优势:容易购买,品牌有档次,标配基础,简单
问题:保健品始终有些人抗拒,真正中老年人吃的人群难划分,不实惠,过于“简单”
六件礼(1)-传统习俗:
1、西式喜饼礼盒
2、中式喜饼礼盒,米香饼,订婚一般选用米香饼,具有好兆头的寓意,新娘吃了米香饼就能嫁到好老公
3、礼香、礼炮、礼烛,传统婚礼专用礼香,龙凤烛,传统婚礼大鞭炮,寓意告知祖先喜事求祝福
4、六色喜糖(冬瓜,冰糖,桔饼,龙眼,米香,喜糖),象征甜蜜,富隐指贵
5、头尾礼,男方准备六套头尾衣物配件给女方
6、聘金首饰,男方给女方准备金饰(项链、手链、配件等不同金饰),象征富贵吉祥
六件礼(2)-台湾习俗:
1. 盒仔饼:即礼饼,大多以西饼为主,搭配各式小甜点成一盒。
2.大饼:即汉饼,按照台湾台南的习俗,嫁女儿吃大饼,往往以斤论饼,数量愈大愈体面。
3. 米香饼:俗语说“吃米香、嫁好尪(wāng)”。吃了米香饼,可以寻得一位好夫婿,目前在台湾乡间仍相当流行。
4. 礼香、礼烛、礼炮:礼香用无骨透脚青,礼烛用成对的龙凤喜烛,礼炮用大鞭炮和大火炮,一般喜饼公司有整套供新人选购。
5. 米、糖仔路(万字糖、八角糖)、福圆(桂圆干):米和糖供女方作汤圆之用,取团圆、美满之意;福圆则代表新郎的眼睛,女方不能收,只能偷两颗给新娘吃,表示从此看住新郎的眼睛,使他婚后不再看其他女孩,除此之外也有圆满、多子多孙兴旺之意。
6. 聘金、金器首饰、女方布料或衣服:聘金一般可分为“大聘”、“小聘”。“大聘”通常用来显示男方的面子,而“小聘”则为实际的聘金,用红包袋装好,不露出数字,女方通常收小聘退大聘。金饰多由婆婆打点,包括项链、手镯(链)、耳环等,当作给媳妇的见面礼,婚礼当天必须将它们全部戴上,以示尊重之意。至于金器首饰要准备多少,视男方经济能力而定。女方的衣物(俗称头尾)以讨喜的红色为主,也可以衣料代替,甚至包括皮包、皮鞋等,都可为新娘从头到脚打扮一番。送聘金(小聘)时要留意,聘金的金额不能是奇数,一定要双数结尾,且用红纸包装妥当。
八配瞎件礼-传统习俗:
1、 压钱箱—寓意女方家境富裕
2、 尺子—衡量幸福的标准
3、 梳子—梳子主要指新人将白头偕老
4、 如意秤—希望婚后生活能够非常如意
5、 镜子—代表生活的圆满
6、 剪刀—剪刀在古时候主要用于裁剪衣服,用在这里寓意新人婚后生活非常好,绫罗绸缎,应有尽有
7、 都斗—在古代是测量粮食的主要器具,用在这里表示丰衣足食
8、 算盘—寓意婚后生活能够安宁,有合理的计划
十二件礼: (除了上数六件礼外,再加下列礼品)
7. 猪(全猪、半猪或猪腿):现代人一切讲求简单,以猪腿聊表心意即可,象征男方不会亏待女方的家人,女方将此礼分切馈赠给来参加仪式的女方亲友。
8.四色糖(冬瓜糖、巧克力糖、冰糖、桔糖):象征新人恩爱甜蜜、白头偕老。
9.酒:可表示全年平安顺遂,也是为了敬女方祖先及舅父兄弟。冬天用绍兴酒、夏天用啤酒。
10. 面线:象征“千里姻缘一线牵”,祝福新人福泽绵长、婚姻幸福、延年益寿。
11. 阉鸡、鸭母:表示婚姻永固、祥和美满。
12. 其他:如礼品、罐头、喜花等。
结婚十二礼分别是什么
传统订婚习俗有六礼及十二礼,是男女双方都要准备,但品项会不同,有专门办六礼及十二礼的店家,可以一次买足!也有人会选择折现省事。
男方要准备的十二礼
1、盒饼-六入汉饼或是西式喜饼(现在多以西式喜饼为主)
2、日头饼-中式大饼
3、礼香炮烛-用来敬告祖先.互相祝福吉祥平安
4、六色喜糖-吉糖.冬瓜糖.冰糖.龙眼.花生等象征甜甜蜜蜜
5、聘金首饰-男方准备女方的金项链.手炼.耳环.戒指
6、头尾礼-女方衣物6件或12件~象征锦衣玉食.富贵吉祥,以上为六礼,12礼多以下几项
7、酒两打-表示一年24个节气都平安~爱情浓郁
8、面线-象征两姓联姻~美满姻缘一线牵
9、糯米.砂糖-让女方做汤圆~象征团圆美满
10、火腿-表示丰硕诚恳
11、腌鸡-表示起家兴业
12、喜花.罐头-表示吉祥如意
女方要准备的十二礼
1、盒饼-以6盒或12盒回礼较佳 (订饼时,除了自己发的饼,需多加6或12盒的饼数来做回礼)
2、日头饼-以6盒或12盒回礼较佳 (订饼时,除了自己发的饼,需多加6或12盒的饼数来做回礼)
3、礼香炮烛-喜饼店会提供两份,需回一半给男方家。
4、六色喜糖-喜饼店会提供两份,需回一半给男方家。
5、聘金首饰-女方需准备男方的金项链及戒指
6、头尾礼-女方衣物6件或12件~象征锦衣玉食.富贵吉祥男方衣物6件或12件~象征锦衣玉食、富贵吉祥。(六礼其中,赠与男方的袜子需送2双!)
7、木炭-代表爱情如火
8、麦和谷-表示衣食无缺
9、黑砂糖-糖甜甜~讨人喜欢
10、缘钱.铅线-与婆家结缘
11、肚围-有鸿图大展之意
12、莲蕉花.芋叶-表示多子多孙
结婚嫁妆都需要准备什么
嫁妆从通俗易懂的方面来说,它是妇女在结婚时带到她丈夫家里的钱、物。亦称“陪妆”、“妆奁”。定亲后,女方即准备嫁妆,嫁妆是女家身份与财势的象征。在古时候,人们讲究门当户对,而嫁妆也被看成一种身份地位的表现。嫁妆作为一种传统的结婚习俗流传到现在,是因为嫁妆,它寓意着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自己的如意郎君,在将来的生活中,他们的生活一定是非常幸福的。嫁妆在一般情况下,都是给男方家庭的,也有一部分人是把嫁妆给女儿的,作为女儿在男方家庭中的一个生活的一个物质条件基础。嫁妆的多少,要根据自己的生活条件来思考。在我国根据以前结婚的旧俗,嫁妆都有合欢被、对枕、柜、箱、梳妆台、精美的装饰物、金银首饰等等,这些都可以被用来当成嫁妆。在我国传统的结婚习俗中,女方家庭给的嫁妆都是含有不同寓意的,比如还有许多象征好兆头的物品。以痰盂作子孙桶,希望女儿开枝散叶,儿孙满堂。以红尺作子孙尺,有良田万顷之意;花瓶代表花开富贵;铜盘及鞋则寓意一起白头到老;银包皮带有腰缠万顷之意;剪刀有指蝴蝶双飞;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祝福新人恩爱缠绵;片糖则比喻甜蜜幸福;还有在我们生活中吃的碗筷,碗筷,它寓意着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可以丰衣足食。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女方家庭除了放这些物品之外,同时也放入大量的金币,来作为嫁妆。除此以外,有的家庭也可能送一辆车或者是一套房。有的家庭也可能是送女儿在结婚时所需要的家具,比如洗衣机、冰箱、电视、柜子等等。
接亲需要准备的东西
1. 被子
新人的婚床上必须叠很高的棉被,被子是辈子的同音词,这里蕴含着长辈们希望新人能够一辈子长长久久,和和美美的祝愿。在婚礼中,被子叠的层数越高,代表新人们在婚后幸福的指数越高。
2. 金银首饰
在中国传统的婚嫁中,金银首饰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为三金或五金,根据各地习俗的不同三金、五金包含的首饰不同,金银首饰的嫁妆一般有新娘戴在身上。
3. 日常用品
生活用品就有很多了,比如牙膏牙刷、沐浴乳、洗发水、毛巾等等,在传统意识中代表着女方嫁给男方,要与男方一同生活。
4. 家用电器
家电可以说是嫁妆中的大件物品,也是陪嫁物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包括洗衣机、彩电、空调、冰箱、电脑、梳妆台等等生活必须的电器和家具。
5. 礼金
有的地方在嫁妆中也会有一些礼金的,这主要看女方家庭条件如何,或者是当地习俗如何,礼金的多少也有很大的区别。有的嫁妆甚至还包含了房子车子等,这跟男方下的聘礼也有关,还有的地方是男方出的,也就不用写入清单了。
6. 子孙桶
可能很多新娘并不了解子孙桶,它的原型是是古时候的马桶,旧时中国人一直很注重传宗接代在于生儿子,所以很早以前有些家里会让童男提前一天睡新床,早晨留下童子尿,寓意包生儿子。而现代人家里也不会有马桶,所有简化为子孙桶代替,在里面放上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寓意着早生贵子,再放五个红鸡蛋预示着五子登科,是多福多寿的象征。子孙桶一般由娘家兄弟在新娘进门之前拎进洞房。
7. 婚礼用品
结婚需要准备的东西:出门纱、仪式纱、敬酒礼服、头纱、包包。一般的婚纱都是无口袋的,所以一个容量大的包包是非常实用的,比如手机、钱包、化妆品,收到的礼金红包都可以放在 包包中。
㈤ 厦门结婚风俗有什么不一样 结婚新人必知的风俗禁忌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人们都把结婚当成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大事,所以在举办时一定马虎不得,最好就是按照当地习俗来举办比较好。下面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厦门结婚风俗 有什么不一样及结婚新人必知的风俗禁忌。
厦门结婚风俗 有什么不一样1.纳征:这种是被称为过大礼,这个一般是在婚前一个月至两周进行比较合适。男家一般会依照仪定的条件送娉礼到女家,还有邀请两位或四位女性亲戚(须全福之人)同媒人,带着娉金,礼金及大批礼品然后到女方家中比较合适。
厦门结婚风俗 有什么不一样2.清期:男方会请算命先生择定良辰吉日,然后再找一个迎娶的好日子,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以求婚事顺利,二人和顺。
厦门结婚风俗 有什么不一样3.迎亲:这个时候一般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当天新郎会邀请伴郎及几位兄弟陪同下,一般是在12点过后携着花球迎接新娘。我们知道在女方家也还有很多习俗,比如说入门时要做什么,简单来说这天多准备一些红包就是对了,这些仪式都完了以后,接下来新娘由大龄姐或伴娘领出来交给其父亲,再由父亲交给新郎,这样就是人们说的正式夫妻见面礼。
厦门结婚风俗 有什么不一样4.安床:这个一般是在婚礼前数天的吉日进行,这个是由婆家那边准备好,首先由好命婆将新床在有利于信任的吉位安床,然后铺上龙凤被,并撒上:红绿豆、莲子、红枣、桂圆、核桃等喜果。这种在古代就叫(压床),有开枝散叶之意。接下来就是举行婚礼前最重要的仪式,礼节似乎(上阁)及(上头)。(上阁)是准新娘出嫁前一段短时间留在家中一角,通常是闺房或阁楼之内,由一班闺中姐妹、密友陪伴,暂时摆脱平日的生活习惯,做好心理准备,以求日后能适应男家陌生的生活环境。新娘会直到出嫁当日才离开阁楼,因此俗称姑娘出嫁为(出阁)。
厦门结婚风俗 有什么不一样5.拜天地:这个习俗是不可少,一般会由多福人主持,新人先拜天地,再拜祖先。信任再向双亲奉茶跪拜。然后新娘还要准备两封利市,分别为威旺金及满堂利是,过门后交予家姑。
厦门结婚风俗 有什么不一样6.闹洞房:在洞房花烛之夜,新娘与新郎相好的亲友,组织十余个孩子为新郎,新娘“送孩儿”。但是一定要提前对为一对孩子灯,接着是捧“孩儿盘”的欢欢喜喜拥进洞房,闹房经过“四句赞”等程序后结束。
厦门结婚风俗 有什么不一样7.潮回门:潮回门指婚后第三天,新娘由新郎还有邀请伴郎伴娘与娘家长辈吃饭,这个时候还要准备备烧**及礼品回娘家祭祖。记得带上一根并头尾的甘蔗,一路从新房带回娘家,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表示从头到尾,这样差不多整个婚程也就完成了。
总结:关于厦门结婚风俗有什么不一样和结婚新人必知的风俗禁忌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我们知道每个地方的习俗都是有一些区别,但是大多数的流程还是差不多,会相差也是各别的,希望以上介绍对你有所帮助。
㈥ 厦门娶媳妇要多少聘金 厦门彩礼一般多少钱
这是我QQ空间里的一篇文章,可能对你有所帮助,请你参考!
《 彩礼的本意和多寡》
一、彩礼的本意:
结婚的时候 男方需要给女方礼金,多寡不一。其含义不一而论。早期,是定情礼物,手帕、贴身物件等表示两厢情愿、终身已定。进入私有制社会后,婚姻变成了买卖,彩礼变成了定金,女子变成了物资。在买卖婚姻中,彩礼表示女子的身价,有的地区和民族直称为身价礼。解放后,婚姻法明文废止了买卖婚姻,但是有些地方,仍然延续下来,并且赋予了新的内容。即送彩礼之后,婚约正式缔结,一般不得反悔。若女方反悔,彩礼要退还男方的,若男方反悔,则彩礼一般不退。彩礼的多少,要由女方家的要求和男方家的经济状况协商而定。
二、 彩礼多寡不一:也包括金银首饰、汽车、婚房等实物。
这与地域没有多大关系。城乡差别也不大。开始图个吉利
【百里桃一】,101元;大兴其道;接着越变越大,越攀越厉害。
【千里挑一】,1001元;
【万里挑滑扒一】,10001元;
【万紫千红】,万紫(50元)一万张,计50万,千红(百元)一千张,计10万;共计六十万。【一动一不动】,一动-----豪车,一不动------房产;
【三斤六两】,百元大钞上称称三斤六两。
三、天价彩礼是不是啃老、伤老?
现在的彩礼何止天价?何止是啃老?细算一下就知道,不说彩礼,就一套婚房(两室一厅80㎡)少说百万左右。就一般工人家庭需要多少年?女孩没丛家也可以自己算算,自家现有多少存款?在说父母年纪越来越大,还要赡养爷爷奶奶,说句不好听的,砸碎骨头熬成油能卖几个钱?不是啃老而是嚼老。养儿防老从何谈起?!
四、振臂疾呼:
近年来,随着攀比现象的不断发酵,彩礼也在不顾一切的攀升!这也不单单怨女方,也在男方炫富,大搞排场,有的男的不争气,恐怕找不到媳妇,千方百计凑钱。但是,也有男方不花钱,真心相爱,因陋就简,喜事新办的。更有甚者,女方陪送豪车、婚房的!这就看是真枯让樱爱?还是真爱钱!?呼吁全社会共同抵制这种【变相卖卖婚姻】的陋习!
㈦ 详解厦门结婚风俗是什么样
在我国古代,结婚被看做是一件人生之中最为得意的事情,所以古代人对于结婚容不得一点马虎。现在的结婚习俗从古代流传下来虽然已经简化了许多的程序,但是还有有许多要遵守的礼仪和传统习俗。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厦门文化中的婚嫁习俗吧。
提亲
男女婚嫁成功与否,全靠如簧如舌的媒人,在男女婚嫁命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程序大如下:男方先托媒人上女方家提亲,厦门俗称:“提字仔”。女方父母尚无意嫁女,媒人只得悻悻离去,另找人家去运动巧舌。
如女方父母有意,即向媒人索要写有男姓名、出生年、月、日、时辰、职业等情况的红纸条“字仔”媒人随即向男方介绍女方的姓名、相貌及家境夸饰一番,意在说明门当户对,男方写好“字仔”交媒人传。女方拿到“字仔”供在正厅祖先牌位前,焚香拜告,若三日内合家平安,无破碗碟,吵嘴、身体不适等不祥之兆。
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对男方的家境,即“门户”,当事人本身品行的打听,门户相当,即告成事,则将女方的“字仔”和男方的“字仔”由媒人合送至男家,表示同意这桩婚事。之后,媒人便安排适当的时间,地点彼此“过目”即相见一面。旧时厦门儿女的终生大事,要依仗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先灵颌首,缺一不可。
送定
一、前期准备:
1、聘金:送定是婚姻成否的关键,聘金即是一关。男方须同媒人同往女家,与其家人商谈聘金数量。通常取偶数。
2、聘礼:逗轿橡种类,名称、数量、搭配比例,都是计较的内容,女家大有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姿态,男家则需多方考虑,因为这是个大负担。在这点上,意见难得一致,颇费口舌,往往在此有伤和气。
3、日期:双方都得按男女双方的“八字”请人测算,择定山旁无伤双方的良辰吉日,男方将聘金,聘礼热热闹闹地送至女方家。
二、落实聘礼
1、饼:俗称“大饼酪花”。“大饼”即特制碗口大马蹄酥,两个一包,红纸包囊,动辄成百上千包。“酪花”即油炸的中空糯米条,外裹糖浆粘上“米香”(爆米花)。“四色饼”即各帆核种包装成封小馅饼,按“大饼”数量,搭配上相应的“酪花”“四色饼”。
2、糖:大糖,压制成中空状的糖块,小巧,实心的小块糖。“大糖小巧”均压出龙凤或喜字图案,或“百年好合”等吉祥于,按比例搭配。
3、猪全羊或猪腿。女方收下猪羊肉,脚却需退还男家,俗话说:“肉给人吃,骨不给人啃,”否则,便是“目俗”,即对男家不敬。
4、线:寓长寿之意,即对新人幸福长寿的祝福。
5、糖:冬瓜糖,桔饼柿果(柿饼),生花(糖生花)蜜枣,即“吃甜甜生后生”寄寓吉祥,早得贵子之意。
6、酒、活鸡活鸭,寓寄平安长久,和谐安分,女方留下酒、退回鸡鸭。
7、大红烛、礼炮、礼香,龙凤烛供女子嫁前举行“上头”(冠礼)仪式用。
8、饰、手环、戒指、项链、金银钗等珠宝:女子嫁前佩戴,以祈富贵,生活富足,亦含驱邪之意。
9、头衫仔:女子结婚时穿的新衣裳、绣花鞋、四季外装、一般四套、八套、或更多、多取偶数,红色为主。
10、男方婚书交付女方。
三、女家回礼:
1、大部分礼饼礼糖,退回小部分,俗称“压箱底:。
2、收下猪羊肉、退回猪脚
3、回赠女婿一套结婚礼服,衣服鞋袜,文房四宝及其他礼品,希望女婿知书达礼,出人头地。
4、填写女方婚书,交付媒人送往男方家,即起结婚证书的作用。至此是缘定终身,婚事宣告成功。
㈧ 谁知道厦门婚宴习俗
订婚风俗吧,主要看你是哪儿人了,如果你也是闽南人,那么就由双方父母相互商量一下就可以了定下了。
订婚时男方需要送金银手饰2至4套,(项链、手链、戒指)及金手琢两对,情侣表一对,聘礼(先谈判好了再给)一个箱子,内装日用品(口红、沐浴露、洗发水、睡衣、内衣等日常小用品,及聘礼费手饰),男方另带亲朋好朋若干带着箱子及四种糖果(或者更多)到女方家,女方接受礼品后要办订婚酒食宴请男方并约定结婚日期。
结婚就是由订婚时约定的时间进行。。。。
如果是婚俗,闽南地区的漳州,泉州和厦门,都说闽南话,风俗习惯也相近。嫁娶婚俗至今都已简化。但有趣的婚俗仍流传民间。这里只谈新婚到婆家的一些礼仪。
带路鸡新娘出嫁,有一对陪嫁的带路鸡一同到婆家。新娘迎入洞房,媒人或大姑大嫂就把公鸡母鸡放进床铺下。然后,拿一把大米撒在地上,嘴里咕咕地招呼,看哪只先走出来。公鸡先出来,大家都高兴地说:“头胎一定是生男的”。
如果是母鸡先出来,她们忙转口气说:“鸡母先出来也好。先生姐姐,再招弟弟”。所以,头胎生女孩,有的就名“招弟、来弟、牵弟、也好”等等。闽面地区方言弟与治同音,就变成了“招治”了。从名字反映了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掀巾新式婚礼随着社会进步逐渐流行,但许多家庭仍沿用掀头巾的习俗。头巾长五尺,有红绸的,有黑绸的,绸巾盖在新娘头上,前短后长。新娘进房举行掀巾礼。长辈在掀巾前说句吉利话:“从前掀到后,两人吃到老老老!”
掀巾开始,新郎有左手捏巾角,右手拿折扇,很快地把头巾掀掉,把头巾一端踩在脚下,表示要妻子服贴归他管,任他差使。
其实,新郎掀巾前新娘已做好准备,手伸在背后,抓住绸巾,用食指缠一圈捏紧,不让新郎踩头巾。掀巾一瞬间,任何一方疏忽,就达不到目的。
也可能出现新郎新娘各抓住一端,互不相让,扯来扯去,出现喜事中的小风波。
这时,大姑大嫂就出面做“公亲”,随口赞扬:“翁赘某也赘(夫妻都有才能),一人揪一头,翁掌家势,某管内头”。说后,把绸巾收起来,掀巾礼在一片欢笑声中结束。
叠衫·叠鞋 深夜,闹洞房结束,新娘稳坐床沿,等到到丈夫把衣裳挂历在床内衣架上后,新娘才脱下鞋,轻轻地放在丈夫的鞋上,嘴里念道:“我鞋叠你鞋,你被我差得头犁犁”(意思听我差遣服服帖帖)。
新娘再把衫盖在大夫的衣服上,又念句:“我衫叠你衫,重担替我担。”
旧社会,是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夫权世界。然而,女方仍千方百计地争取地信平等。当然,这种行为只是意愿而已。
敬婆爱媳 新婚夫妇,互敬互爱,固然重要,但婆媳关系是牵连到一家和睦的大事。所以,婆媳都有和睦的愿望,各尽应有的礼节。
办婚礼的第二天清早,由小姑或伴娘请新娘出厅,给翁婆敬甜茶。敬茶时,陪伴新娘的人祝词:“新娘请出厅,阿爸阿母讲话要逐句听。”
公婆接笑说:“儿子是子,媳妇也是子。新来媳妇‘月内’子嘛”。意思是新娘像未满月的婴儿,一定要细心照顾。这话表明长辈慈爱的胸怀。翁婆喝过甜茶,随手拿出红包还礼。
厦门这里风俗确实比较多且杂,但各家多少均会有微小的不同一般总体来说以女方要求为准,你可先至女方家做个正式拜访,礼貌问询女方家长有何要求,随和一些的家长会说"你们方便就好."那就是没什么具体特别的要求,你可以按普通流程办理.如果对方家长严肃些就会特别提出要求,不过你说都不懂,那么对方就不会提出什么要求了,整体来说就简单很多.流程分简单操作和严格操作.简单操作你们就黄历挑个吉日由你和你父母带着四色饼(到喜铺里问就会卖给你)\聘金(一般在1.2-3万),到女方家下聘,女方家如果留下一半还给一半就表示婚礼开支双方家里各负一半,(厦门一般男女家合请一次),如果都没收下就开销由男方全部承担.提早至少半个月预定酒楼,今年双春,很多很多人结婚,特别是好日子.不必选太贵的酒楼,所有的酒楼不论平时做的菜如何,做起婚宴来都差不多那味道,趁乱收费.1000元一桌就可以了.在酒宴前一日晚上00:00后开始迎娶新娘.一般要往门里塞三到四包红包女方才会开门,一包一两百就可以了.新娘要打新伞,从内到外都要穿新衣.大致就差不多了,既然都不懂,尽量简单些,因为说起来要是严格按流程会累趴的.
㈨ 厦门结婚习俗有哪些
1)舅舅最大,舅舅没来,不能开席
2)鬼节不能结婚,就是农历辩纳七月半的中元节,鬼携伍没节的那一个月里,不能结婚,装修房子,生孩子橘禅。
㈩ 聘礼六件礼是什么
通常聘礼六件礼分别是一刀切的心头肉、六条带鳞的鱼、六瓶酒、六斤糖、六扎用红线扎的粉丝和六盒甜察知罩点。除此之外还需要大饼60个、花莲90个、猪肉、喜糖和红烛1对,以及金银首饰和新娘服饰。不同的地方六件礼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
聘礼六件礼是什么

聘礼常指聘请时给的表示敬意的礼物。日常生活中,也多用于订婚时,双方互相馈赠的财物。一般为结婚的时候赠送对方的钱或物。
聘礼一般分为简单的三件礼、六件礼或讲究的十二件礼,另外按照各猛镇地的风俗还有聘金,酒席礼及媒人礼都要准备。
下聘礼主要根据男方的家庭经济情况来决定,但是不要忘记给双方的父母准备礼物,以及订婚戒指的准败闹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