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资讯 » 为什么厦门大部分都有brt
扩展阅读
福州市官尾街在哪里 2025-05-24 22:45:03

为什么厦门大部分都有brt

发布时间: 2023-05-28 07:26:21

‘壹’ 为什么厦门要建BRT

近年来,机动车辆的迅猛增长导致交通日益拥挤,公共交通的运行环境日趋恶化,厦门市公交发展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厦门市实施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的转变,对公交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厦门市政府已经制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发展快速公交系统。厦门市规划局进行了“厦门快速公共交通系统(BRT)网络规划”相关议题的工作。

厦门城市空间布局规划:
“一心两环、一主四辅(八片)”组团式结构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路网格局——BRT布局的物理基础保持“放射+环形”路网主骨架,组织片区与用地布局形态适宜的方格网或自由式路网。

线网结构:
“四射+八联”为主的构架 “四射”放射线为本岛向岛外的4条指状放射线,对应与市域客流走廊;

“八联”区间线为本岛2条、环东海3条、环西海域的1条和环海湾1条,对应于组团间联系走廊。
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一期线网规划

厦门市快速公交线网规划。快速公交线网规划以方便城市居民为出发点,同时还要考虑快速公交系统对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影响及公交企业的利益,规划中遵循如下原则:

与厦门市用地布局相协调,促进城市发展。结合厦门市城市发展 规划和用地布局原则,在厦门市主城区形成以地铁、轨道交通和BRT为骨干,以普通公交为基础的城市公交系统网络。同时通过提高公交服务水平,为城市的土地利用开发提供必要的保证,并进一步促进城市按照规划格局顺利发展。

兼顾、利用现有线路,综合协调新老公交线路以及轨道线路间的关系。充分体现快速公交的大容量、速度快的优势,在道路条件允许的主要公交走廊尽可能开辟快速公交线路。同时要注意现有公交线路的调整。充分考虑地铁、轻轨规划的线路,对轨道交通没有覆盖的区域进行必要的补充,并做好快速公交线路与常规公交线路、规划地铁、规划轻轨的衔接,方便居民换乘。

‘贰’ 厦门为什么不建地铁而是建 BRT

之前我去厦门玩的时候,我就在想厦门这么大的城市竟然没有地铁,心想地铁去哪里都比较快啊,但是们在厦门只能做公交。那个时候不太懂什么叫做BRT。回来之后我就好好了解了一下,为什么厦门是BRT,而不是地铁。
利用公交引导城市开发
BRT不仅仅是解决市民上下班拥堵问题,厦门未来的人流量会集中在西客站,BRT将把这部分客源成功运送到岛内的火车站等地。

BTR的通车与厦门目前很多政策相呼应。考虑到低收入群体对公共交通的依赖性比较大,厦门BRT的设计和建设尽量把社会保障性住房小区考虑进来,方便保障性住房小区居民的出行。

而厦门市政府一直鼓励开发商到岛外开发楼盘,也鼓励人们到岛外去居住,用当时厦门市规划局局长赵燕菁的话来说,这是“一个按指印的方式,串起这些指印的则是大规模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厦门的BRT属于公交引导开发模式,特点就是在没有开发但将成为高强度开发的地区形成一个快速的走廊。交通先进去以后,带动周边土地升值,待政府把土地出让以后形成交通的需求。
近几年,厦门的工业集中区规模不断扩大,有企业负责人表示,一些BRT链接线做起来的话,交通就不成问题,人才招聘上会相对容易得多。

选择BRT升级轻轨的路径,虽然降低了投资的门槛,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在未来升级时,BRT已成为城市交通的骨干,喂给系统也已形成。如果停下来再施工,哪怕只有几个月,也可能带来全市性的交通影响。但权衡利弊后,他们依然认为这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2005年以来,厦门开始了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城市固定资产投资超过建国以来几十年投资的总和。城市的规模随之全面扩张。这时,如果不及时将交通从传统的模式,转向公共交通,特别是大运量交通,厦门将会像世界上许多城市一样,失去空间结构调整的可能。

这短短的几年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这时的选择,将决定厦门未来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城市竞争力。
公交线路大调整
厦门公交高直达率、低换乘率的背后,是公交线网的重复系数高达5.6,也就是说平均每公里的道路上,有五六条线路通过。厦禾路火车站路段一度有51条公交线路,虽然经优化整合成30多条,但线路重复率之高仍是国内罕见。

2007年,已完成线路大面积覆盖的厦门市公交线网,开始进行线路资源优化整合。而有关人士指出,BRT建成后,拥有专用车道,将推动公交快速化,提高公交的运行效率,可弥补高峰期运力缺口。

同时,据预测,BRT和优化后的常规公交线网形成全新的公交网络,将使厦门公交出行分担率至少提升5%。

如今厦门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建设如火如荼,但有关厦门BRT未来的命运,仍然是个未知数。有人考虑BRT到底要不要升级轻轨,还是跟轨道交通结合互补,抑或是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我认为,至少在地铁1、2、3号线通车运营前,BRT仍然是厦门最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每天超30万人次的客流量,这是谁都代替不了的。哪怕是改造轻轨,中间耽搁个把月,也容易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叁’ 为什么福州没有BRT 厦门有

因为福州一早就规划要建地铁。而厦门岛因为地理环境原因,早前规划建地铁的话投资巨大还有技术难关,比如岛内地下水排出及海底隧道等,建BRT是下策。建地铁或BRT都是为了方便市民出行缓解交通压力。
另外透露你知道,厦门又开始启动建地铁的计划了。

‘肆’ 厦门BRT的介绍

厦门BRT,全称厦门市快速公交系统,简称厦门快速公交,属于厦门市快速公交运营有限公司。2008年09月01日起,BRT快速公交正式投入使用,系统包括专用车站、高架专用道路和专用车道,狭义的厦门市快速公交系统仅包含6条BRT快线,广义的厦门市快速公交系统包含6条BRT快线(快1、快2、快3、快5 、快6、快7)、1条机场专线、11条BRT链接线。是中国首个采取高架桥模式的BRT系统。

‘伍’ 厦门为什么不建地铁而是建BRT

乘客不得不撑伞遮雨

东南网3月1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林彬彬则拆陈巧思钱艳萍文/图)近日,市民王先生致电导报热线反映,不少岛外的BRT站点经常漏水,往往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对此,BRT场站公司反馈称,漏水是因为站点破损老化,目前已在全线抢修,整个整修工程4月底会完成。

雨天里外都在下雨

王先生反映说,中科院站到诚毅学院站沿线5个站点、凤林站到潘涂站沿线多站等,均有漏水现象,且近日雨水多发,这个情况愈加严重。“雨天时,外面下着大雨,有些站点里面也在下着小雨,乘客不得不撑伞遮雨。”王先生还担心地说,因为伞的手乎面积大,人潮越发拥挤,且地面湿滑,容易导致一些滑倒等情况。

王先生介绍,自从去年“莫兰蒂”之后,就有站点出现这种情况,“原来天花板上的灯管被拆了,换了其他位置装,可是原来的洞没补上,漏水也不足为奇”。王先生说,希望管理公司尽快处理好漏水这一问题。

晴天站内也有积水

3月15日,导报记者走访中科院站到诚毅学院站沿线发现,即便天晴无雨,不少站点内的地面上也有大大小小的水滩,每处积水旁都放有“小心地滑”的黄色警戒标志。

比较严重的是中科院站,地上积水面积超过一半,一名清洁工不时在站里拖地板。导报记者也发现,有的站点的天花板都装有绿色防护罩和白色防护网。

中科院站内,一个女乘客向导报记者说道:“你看看地上,积水这么多,我走路都要特别小心,上面虽然有防护网,但是看着也挺吓人的。”

走出中科院站时,导报记者发现,站点上有几名穿着橙色工作服的人员在走动施工。

回复4月底将完毕盯悉工

3月15日下午,导报记者致电BRT相关部门咨询情况。当晚,快速公交项目部工作人员反馈说,因为破损老化,BRT多个站点发生漏水情况,他们公司正在全线抢修。

“天花板有防护网的都是情况较紧急的站点,像中科院站这样的站点就被列入首先整修的站点。”工作人员请市民放心,整个整修工程会在4月底完成。

‘陆’ 厦门为什么要选BRT而不是地铁

厦门岛比较小 地铁不太适合,并且地下为花岗岩质 工程难度将会很大。
BRT将来计划改成轻轨源陵毁 ,一样雹备很方便汪则。

‘柒’ 为什么厦门brt最特殊

因为在修建的时候为了考虑到以后可以改建为轻轨,厦门brt采用了高架的形式,这样不仅避免占用地面的道路资源,同时也不梁并必拓宽道路,加上在高架上,brt也不会受到交通信号的影响。

为什么厦门brt最特殊


厦门brt,即是厦门快速公交,是指厦门市的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系统,是我国国内第一个采取高架桥模式的快速公交竖渣好系统。

厦门brt于2008年8月31日正式运营,截至2021年9月,共有8条运营线路,包括5条常规线路和3条高峰区间余铅线路。

虽然于地铁相比brt的客运量有限,但根据2020年的数据,厦门brt日均客运量达18.57 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