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厦门资讯 » 中国中铁厦门地铁什么时候开工
扩展阅读
广州双胞胎如何分配学位 2025-05-23 00:05:06
上海市杨浦区有哪些县区 2025-05-23 00:03:14
北京天津特产店在哪里 2025-05-23 00:03:12

中国中铁厦门地铁什么时候开工

发布时间: 2023-06-01 04:20:31

⑴ 厦门有地铁吗

厦门有地铁。

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起自镇海路站终于厦门北站北广场,全长30.3公里,共设24座车站。选用标准B型空调车辆,六辆编组,全程通行时间约为50分钟。

1号线是厦门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骨干线路,沿厦门市南北向发展轴敷设,是构建本岛与集美片区的快速跨海连接通道,覆盖镇海路、嘉禾路、湖滨南路等主要交通走廊,有利于加强中山路片区、莲坂、SM城市广场等成熟商业、住宅区的交通联系,带动集美新城、厦门北站等城市新区发展,进一步完善厦门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促进城市交通一体化发展。

(1)中国中铁厦门地铁什么时候开工扩展阅读:

厦门地铁是服务于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首条线路厦门地铁1号线于2017年12月31日开通试运营,厦门成为中国大陆地区第31个开通地铁的城市。截至2018年7月,厦门地铁开通运营线路共有1条,即厦门地铁1号线。线路采用地铁系统,里程总长30.3千米,共设车站24座。

截至2018年7月,厦门地铁在建线路共有4条,包括2号线、3号线、4号线一期、6号线一期等线路,在建线路里程总长约169.2千米。

截至2018年4月10日,厦门地铁1号线开通运营前100天日均客运量达10.36万人次。

参考链接:网络-厦门地铁

⑵ 厦门地铁的发展历史

厦门人的轨道交通梦起于上世纪80年代。
1984年国务院批准的《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仅考虑了地面电汽车公交。
2010年,厦门市全面启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成立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
2010年12月24日,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并上报国家发改委。
2011年03月11日,厦门市市轨道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我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2011年03月16日至31日,厦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线网规划环评进行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和建议。
2011年05月14日至15日,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咨公司组织专家来厦评审我市城市轨道交通。
2011年05月31日,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线网规划环评正式上报国家环保部。
2011年08月15日至16日,国家环保部组织专家来厦评审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线网规划环评。
2011年09月22日至23日,国家住建部委托省住建厅组织专家来厦开展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行业评审。
2011年09月28日,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获国家环保部批准。
2011年11月21日,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2012年05月11日,《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1-2020年)》获国家批准。
2012年06月06日,《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
2012年07月19日至21日,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咨公司组织专家来厦评审我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2年11月17日,我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用地预审获国家国土部批复。
2013年06月03日,我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获国家环保部批复。
2013年08月23日,我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获批。
2013年09月06日,我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审查通过。
2013年09月27日,我市召开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开工动员大会。
2013年11月13日,我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15年01月31日,我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15年12月28日,我市轨道交通3号线控制性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15年12月28日,我市轨道交通4号线控制性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⑶ 厦门4号线二期敢不敢建设

厦门4号线二期敢建设。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芹梁腔厦门4号线二期将于三月份开工,预计2025年建成,渣桥项目总投101亿,拟明年3月开工。厦门地铁4号线分为嫌衫两期进行建设。

⑷ 厦门地铁4号线二期取消了吗

根据2022年10月9日的新闻报道,厦门地铁4号线轿局二期没有取丛帆友消,只是暂时只审批通过了软三渗槐东站到马銮湾南站,预计明年开工建设,2025年3月建成。

⑸ 厦门地铁哪一年开通的

厦门地铁计划于2021年开通,预计开通首期共有2条线路,1号线全长30.5公里,设仿森站24座,从高崎国际机场至轮渡码头,2号线全长31.3公里,设站21座,从象屿站至港口站,未来还有多条地铁线路将陆续开工建设。厦门地戚桐铁建设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也有助于提高城市公共交通高大坦的便利度和便捷性。

⑹ 厦门地铁1号线什么时候开通运营 站点及线路图介绍

1、厦门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已于2013年11月13日陆续开工建设,2014年4月全面开工,预计2016年12月31日全线通车试运行。运营后,列车运营时间为05:00到23:00,全日运营18小时。

2、厦门地铁1号线行经站点:一期站点设置:镇海路站、中山公园站、将军祠站、文灶站(换乘BRT)、湖滨东路站(换乘3号线)、莲坂站(换乘BRT)、莲花路口站、吕厝站(换乘2号线)、乌石浦站、塘边站、火炬园站(换乘3号线)、殿前站、高崎站(换乘8号线)、集美学村站、园博苑站、杏林村站、杏锦路站、官任站(换乘6号线)、诚毅广场站、集美软件园站、集美大道站、天水路站、厦门北站(换乘4号线)、岩内站

厦门地铁1号线支线为线网填充线,位于城市北部集美组团,将杏林、灌口片区与1号线主线连接起来,从而实现该片区与本岛的快速连接。线路全长9.5公里,设车站6座,平均站间距1.6公里。线路北端灌口组团设置田头村停车场。后经过专家咨询、论证研究,取消了厦门地铁1号线支线。

3、线路图

⑺ 厦门地铁8号线什么时候开工

厦门地铁8号线属于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项目,由厦门政府发起。截止到2022年8月22日,该地铁还处于规划阶段,厦门政府表示:该条线路于2022年底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12月正式开工。

⑻ 厦门地铁

厦门地铁(XIA MEN METRO),又称厦门轨道交通,是服务于厦门的城市轨道系统,以贯穿连接厦门岛内外提高公共交通能力为宗旨。厦门轨道交通由厦门市政府全资拥有的国有企业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及管理。

依据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2020 年线网由6 线组成,总长度约267 公里,共设车站139 座,含换乘站18 座;远景年线网由11 条线路组成,总长度404 公里,共设车站188 座,含换乘站42 座。

厦门地铁1号线2013年11月13日陆续开工建设,2014年4月全面开工,2017年9月完成联调联试,10月试运行,2018年年初,实现通车运营。厦门地铁2号线2015年01月31日陆续开工建设,2015年底全面开工建设,2018年6月洞通,2019年7月试运行。厦门地铁3号线2015年12月28日控制性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岛外段将在2016年全面展开建设,2019年12月洞通,2020年12月试运行,厦门地铁4号线2015年12月28日控制性工程正式开工建设,除穿山隧道外的其他段落也将于2016年底实现开工建设,2020年12月试运行。厦门地铁6号线2016年底先行开工建设马銮湾过湾段,2020年10月洞通,2021年11月试运行。

⑼ 厦门地铁6号线什么时候运营

厦门地铁6号线运营时间未定,还在建设中。

2022年8月11日上午,内茂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这标志着6号线林埭西至华侨大学段工程全线13座车站主体结构全面实现封顶。截止目前,13座车站主体结构全部封顶,13个区间10个双线贯通,铺轨作业正同剩余土建工程同步推进开展。

7月28日,随着“成功号”盾构机刀盘缓缓转动、破壁而出,轨道6号线林华段董任站至官任站区间右线盾构机顺利出洞,这是继6月27日完成左线盾构接收后,实现区间双线贯通,厦门地铁盾构首次成功实现正下方下穿运营车站。

7月22日,随着蓝色盾构刀盘的缓缓启动,厦门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涉铁段“成功号”盾构机顺利始发!

标志着6号线涉铁段正式进入区间盾构掘进施工的阶段,盾构自区间风井始发后,由北向南依次下穿福厦高铁、杭深铁路、沈海高速、高压燃气管线、瑶江等风险点,最终接入后吴站。

厦门地铁6号线,又名厦门轨道交通6号线,属于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厦门地铁6号线(海沧——集美——同安)从海沧马銮停车场附近出发,经集美到达同安影视城附近。

2022年6月15日,厦门轨道交通6号线集美至同安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⑽ 厦门地铁什么时候开

厦门地铁2017年12月31日开。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厦门地铁是指服务于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首条线路厦门地铁1号线于2017年12月31日开通初期运营,厦门成为中国第三十五座,福建省第二座开通地铁的城市。截至2021年6月,厦门地铁开通运营线路共有3条,包括厦门地铁1号线,厦门地铁2号线,厦门地铁3号线首通段。线路采用地铁系统,里程总长98.4千米,共设车站77座开放运营71座。截至2022年6月,厦门地铁在建线路共有6段,包括3号线后通段,3号线南延段,4号线一期,6号线一期,6号线漳州角美延伸段,6号线集美至同安段等线路,在建线路里程总长约122.7千米。2021年,厦门地铁年客运量为1.7亿人次,日均客运量约为46.58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