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厦门初中派位规则
厦门市2019年小学毕业和初中招生工作意见对初中招生提出了具体规定,旨在确保招生过程公平、公正、公开。首先,所有学校招生均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笔试,坚持免试入学的原则。
思明、湖里区的初中招生采用就近划片原则,学生需通过电脑派位方式分配到相应的中学,且派位结果不可更改。其他区则根据实际情况,以学生就读小学或户籍地为依据。
招生对象包括本市户籍的小学应届毕业生,以及在本市小学就读的港、澳、台、华侨和外籍应届毕业生。同时,非本市户籍的小学应届毕业生也有资格报名,但需符合特定条件。
报名时间在思明、湖里区定为5月30日、31日,其他区则由各区教育局自行确定。若因户籍地变更等原因需跨区报名,户籍所在区教育局会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录取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提前录取,主要涉及特色校(班)、特长生的招生。例如,厦门外国语学校面向全市招收小语种学生,厦门二中(鼓浪屿校区)招收英语实验班学生,科技中学科技班招收科技人才。
第二阶段为划片派位录取,主要通过电脑派位方式分配学生到相应中学。
民办初中招生统一实行免试报名入学,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学校,50%的名额将通过电脑摇号方式录取。各民办学校招生计划、招生范围等信息需提前公示。
为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权益,部分民办初中需优先招收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同时,校长作为招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需认真把关,确保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招生过程中,学校和教育局需严格遵守招生纪律,禁止任何形式的笔试和违规收费行为。此外,招生信息需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对于非本市户籍学生,若要升入我市初中,需满足特定条件,如在厦就读三年且父母符合条件等。
各区教育局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初中招生方案,并于规定时间内报市教育局核准。
以上规定旨在确保初中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维护教育公平。
⑵ 厦门公办小学入学条件
厦门市实施的公办小学入学政策主要包含以下要点:招生原则为“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和“积分优先,遵循志愿”。坚持“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原则,旨在组织划定招生区域内的本区户籍适龄儿童按时就近免试入学。同时,遵循“积分优先,遵循志愿”原则,以满足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需求,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入学。
招生对象限定于厦门市户籍或在本市居住的符合政策要求、年龄满6周岁的适龄儿童,即2017年8月31日前出生。厦门市户籍适龄儿童,以及符合政策规定的台湾、香港、澳门、华侨和外籍适龄儿童,以及享受政策性照顾的人才、军人、公安、消防救援等人员子女的报名时间为7月9日至7月10日。而对于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则实行网络报名,报名时间则为4月17日至4月26日。
入学办法上,厦门市的公办小学采取划片招生的方式,优先招收片区内本市户籍适龄儿童。招生区域由学校所在地的区教育局划定,并提前向社会公布。界定片区招生对象时,需确保适龄儿童与父亲(母亲)户籍一致,实际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一致(即适龄儿童及其家长在其户口簿记载的住址与实际住所一致),并且在2023年7月10日之前落户。对于“热点学校”而言,除符合“两一致”外,还需满足适龄儿童的父亲(母亲)持有片区房屋产权,且适龄儿童及其父亲(母亲)已在该区域实际居住一年以上(至2022年8月31日)的条件,新建商品房除外。
以上信息涵盖了厦门市关于公办小学入学的相关规定,旨在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为适龄儿童及其家长提供清晰的入学指导。
⑶ 厦门禾山小学什么时候招生
4月14日至4月28日。
本市户籍适龄儿童符合所居住区积分入学申请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网络报名时间为4月14日至4月28日。
符合政策规定的港澳台,华侨,外籍适龄儿童以及享受政策性照顾人才子女、军人子女的报名时间为7月9日、7月10日。
坚持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组织所划定的招生片区内适龄儿童按时就近免试入学,坚持积分优先,遵循志愿原则组织,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派位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