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厦门的天真热闽南话怎么说
”厦门的天真热”,广东•海陆丰地区河洛语口头常表达为:
厦门也天时够热→hie mui ai tinn xi gao rua;
厦门也天时孔之热→孔之热:ka jionn rua;
厦门也天时不测热→不测热:buu qiee rua;不测:超乎想象。
Ⅱ 厦门一般说话是什么语言
厦门一般说话是厦门话。
地方上使用闽南方言之厦门话,闽南方言是全国八大方言之一,是一种超地区、超省界的汉语方言。
它主要通行于闽南地区、粤东的潮汕地区和台湾省的部分地区,海南省和广东的雷州半岛一些地区以及浙江、江西、广西、江苏和福建的中部及东北部地区,也有讲闽南方言的“福佬话”互通。
千余年来,闽南、潮汕一带有不少人出洋谋生而相继向外移居。人语相随,东南亚诸国有相当一部分华侨和华裔仍然以闽南方言作为他们的交际工具。
(2)厦门闽南语怎么说扩展阅读:
厦门话(厦门腔闽南语)旧称厦语,闽南语的代表音,属于闽南语当中的闽台片(泉漳片),与台湾话(台语)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但在口语方面,虽与台湾话同为漳泉腔,在音韵上也有着极高度的对应,但由于分化时间的早晚以及历史背景的不同,仍有着细部的差异,特别是在词汇方面较为明显。
厦门话形成由来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定,厦门被迫开端口成为通商口岸,厦门岛和鼓浪屿迅速发展,吸引泉州、漳州等各地闽南人口流入,口音融合,促使了现代厦门话的形成,近代成为了闽南语的代表音,属于闽南语当中的漳泉腔,因形成历史雷同而与台湾话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闽南语传入广东、东南亚及海外者称为福建话,通行范围包括泉州、厦门、漳州三市及其所辖的县市和台湾地区、广东海陆丰地区 共有3千8百多万人说闽南话。
此外,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香港以及散居在世界各地的闽南籍华侨、华裔也有说闽南话的,虽然各地的闽南话有一些腔调差异,但是基本上能彼此通话无阻。
Ⅲ 福建厦门人用闽南语怎么说
福建厦门人,广东汕尾市海丰地区河洛语:hoo4 gian3 hie1 mui3 nang1~2。
数字为声调。oo为o的短元音。
Ⅳ 闽南语怎么说呀
除调值不同以外,潮汕片有独立的阳上声调,因此潮汕片有8个声调,闽台片(除泉州外)只有7个声调(古全浊上声同阳去不分),但龙岩有阳上调。厦门的情形又有不同,通常而言,7个声调的闽南话古次浊上声念阴上,不并入阳去,但厦门话古次浊上声白读为阳去,文读为阴上。需要注意的是,潮汕片的两个上声(阴上和阳上)跟《切韵》音系的上声不完全对应,有大量《切韵》音系中的去声字潮汕片念上声。 闽南语有6个辅音韵尾,其中[-p]、[-t]、[-k]是塞音,[-m]、[-n]、[-�0�7]是鼻音。但是,古咸(除覃韵)(收-m/-p)、山(收-n/-t)、宕(收-ng/-k)、梗摄二等(收-ng/-k)在闽南话的白读音都不念这些韵尾,这些韵部的韵尾在现代闽南话中已经弱化为鼻化元音和喉塞韵尾,只有文读音才念上述辅音韵尾。潮汕片同时韵尾-n/-t已经并入-ng/-k,其他闽南话中念侯塞韵尾的字雷州话念成开韵尾。同时,海南话、雷州话、莆仙话把闽台片和潮汕片的鼻化元音都念成口元音。所谓闽南语七声八调,指的就是这些调性的完整。
Ⅳ 闽南语怎么说
闽南语白话字:bn-lm-oē;台罗拼音:bn-lm-uē;闽拼方案:bbánlám wê),在台湾亦称为hō-ló-ōe。
在大陆语言学的分类上,属汉语族中闽语的一种。闽南语在各地有不同称呼,例如在中国大陆常被称为泉州话、漳州话、厦门话、福建话、河洛话、潮汕话、雷州话、汕尾话、学佬话等;在台湾亦被称为台湾话、河洛话或福佬话,在东南亚的海外华人则称为福建话或咱人话。
相关信息
受汉语普通话、英语推广及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普通话成为公共语言的一种,闽南三市尤以厦门最为严重,同时福建西北诸县则受江西南丰、广昌等县影响多讲抚广片赣语,但在本地人和本地人的交往之间,还是以闽南语为主,现闽南三市均有开设闽南语培训班,方便来闽务工、学习、经商的外地朋友。
随着母语保护意识的加强及闽南文化的推广与发扬,开设了厦门卫视、泉州电视台4套等以闽南语为主的电视台,除了制作节目,还引进了诸多台湾地区的闽南语电视剧。在农村地区,本土的戏剧(如歌仔戏、高甲戏、布袋戏、南音等)还是深受民众喜爱。
Ⅵ “我是厦门人”用闽南话怎么说
“我是厦门人”用闽南话表示还是为:我是厦门人;拼音是:woshixiamenren;
"闽南语"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学术上泛指闽南语的集合,狭义则仅指闽台之闽南语。台湾及西方学者多认为是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支。 在大陆语言学的分类上,属汉语族中闽语的一种。闽南语在各地有不同称呼,例如在中国大陆常被称为泉州话、漳州话、厦门话、福建话、河洛话、潮汕话、雷州话、汕尾话(古代河南话)、学佬话等;
在台湾亦被称为台湾话、河洛话或福佬话,在东南亚的海外华人则称为福建话(Hokkien)或咱人话(台闽字写作咱侬话)。
流传原因
北方河南一带的人民(中原人)入闽始于秦汉,盛于六朝。闽南语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古代北方河南一带的人民因避战乱、平叛乱或逃灾荒等原因多次向南方迁徙进入闽南地区后逐渐形成的,虽不能排除当时闽地本土语言(古越语)对闽南语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但是,以当时中原人所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和优秀文化看,再从闽南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所表现的特点看,中原人带入的当时河南话在跟当地福建话的交流和融合过程中,古代河南话是占绝对优势的。北方河南一带的中原华夏汉民族(古代河南人)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等地辗转到东南福建,中原文化也就这样由其子孙带到此处,此后再迁至闽南,最后部分跨越海峡;
到了台湾,故称河洛语(河南一带语言)。除闽南、台湾外,闽东北的一些地方,及大陆部分地区,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华人中闽南话都相当通行。闽南话会流传这么广,主要是因为历史上闽南人的迁徙和移居。
Ⅶ 闽南话的“厦门”“台湾”怎么用文字(拼音)表达
厦门:ē(厦)méng(门)
台湾:dǎi(台) wán(湾)
Ⅷ 厦门全境的闽南话……
你说的没错,从外地来厦门生活一段时间后,对厦门方言的口音感觉和你说的一样,确实如此,集美、同安、翔安这三地的闽南话是一个口音,海沧的闽南话和岛内的很接近。
可是,如果是厦门本地人,一般是能够分辨出这几个地方的口音,其实真正的闽南话应该是集美、同安、翔安这三地的口音,因为厦门以前属于同安管辖,解放后才改变的,厦门岛内正宗的厦门人很少,多数是福建省内的移民,如惠安、南安、晋江、安溪、莆田、仙游、福州等等。
现在的厦门人口成分更加复杂了,江西、四川、贵州、湖南、湖北,东北来的也很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精英聚集厦门,很多人已经融入厦门,学了厦门话,以后的口音就很难分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