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为什么在北京建都
扩展阅读
ms953航班到杭州哪个机场 2025-05-14 18:46:32
成都飞厦门多久淡季 2025-05-14 18:39:28

为什么在北京建都

发布时间: 2022-06-12 05:27:29

‘壹’ 元明清为何建都北京

北京,是华夏文化的北端地带,“一墙之外,逼近大虏”,它背靠南部广阔的汉文化区域,北视北狄,西拒西戎,东抗东夷。

北京,是华夏文明的出击站,从这里,中华文明走向全国;北京,又是华夏文明的凝聚场,全国各地的精英文化汇聚于此,在此碰撞、融汇。

清朝建都北京,自是出于弹压中原、雄霸九州的胸怀和眼光,也是出于退可出关的战略考虑。以多尔衮为首的清廷的远见卓识者,认为要“以图进取”,必迁北京。皇太极的迁都北京是要占据这个关口从而统一全国,"以建万年不拔之业"。

‘贰’ 中国的首都为什么定在北京

北京三面环山,群山形成了合抱的状态,从风水上讲非常好,正好也是东北到华北的咽喉位置,交通方便,四季分明,缺点是水源比较少,距离国境线比较近。
西安处内陆,离国境线最远,但是交通最不方便,水源少,干燥。
南京水源近,交通方便。但是第一个淘汰的就是南京。因为从中国的古代来看,凡是首都在北方的,一定是统一全国的。秦朝、两汉、晋朝、唐朝、元明清都是如此。三国、五代十国和宋金这都是力量比较均衡的时期,谈不上统一问题。而且建国的时候,敌人飞机还轰炸上海呢,南京有多远?在南京建都,这不是找死么。再说了,那时候国民党的军队还是有好几十万的,万一来个登陆,南京附近根本无险可守,要不战死在前线,要不就得撤退。可是往哪里撤想过么?当年日军从上海那边过来,国军是一路撤退到四川,江苏湖北全丢。
选择北京,估计是考虑到元明清都在北京建都,形成了氛围,还有,北京是和平解放的,保存完好。还有一点,北京这边离苏联近,铁路一拐弯就到了,北京有问题,向北可以撤退到东北,向西可以撤退到西安,慈禧当年在北京被破城的时候,就是撤退到西安的。西安落选说到底还是交通问题,还有就是王气消耗的有点太多了。

‘叁’ 为什么古代的皇帝要把皇宫建在北京

这主要是因其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所决定的。

北京地处燕山山脉与华北平原的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战略位置重要。自春秋战国时就成为燕国的国都蓟城。此后一直是地方一级的行政中心。

对于中原民族来说,北京一直是北方的边塞之地,所以它们不会到这里来建都,而是取洛阳、西安等地为中心。而随着北方民族的崛起,北京一带成为它们和中原政权反复争夺的地方。对于北方民族(尤其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来说,北京已成为它们疆土的中心。

所以,北方民族对这个地方极为重视。到辽代开始升格为辽中京,金代为金中都,而到了元代更是作为大都,是疆域辽阔的元帝国的政治中心。明代朱棣作为燕王,一直经营北方,对这一带地熟、人熟、情况熟,可以说他的根基就在这里。

只有在北京,他的皇位才能坐得稳,深知北部边防的重要。元朝虽被推翻,但残余势力还有,是对明王朝最大的威胁。京城迁到北京,便于联系和掌握北方的各民族,从而巩固北部边防。所以当他登上帝位之后,就力排众议,决定把首都由南京迁往北京。

(3)为什么在北京建都扩展阅读:

故宫来源:

自元代起,开始成为全中国的首都。元朝国都,元大都,或称大都,由于忽必烈是蒙古大汗国的大汗,蒙古文称为“汗八里”,意为“大汗之居处”。元大都其城址位于今北京市市区,北至元大都城遗址,南至长安街,东西至二环路。

明朝自成祖后开始对北京进行大规模扩建,清朝在延续明北京城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些修缮和扩建。至清末北京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故宫就是旧时的皇宫的意思。它是历史上后一个朝代对前一个王朝皇宫的称呼。就像明代的时候,就对元大都称为故宫,明朝灭亡以后,紫禁城由清朝来继续使用,直到清朝灭亡以后才称为故宫。
故宫原名紫禁城,说起这名字的由来更是有趣。

传说,这天帝住的天宫谓之紫宫,而封建皇帝自命为天帝之子,所以,其住所也应相当于天上的“紫宫”,再加上这皇宫里戒备森严,是老百姓不可接近的禁城,因而得名“紫禁城”。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肆’ 为什么中国首都定在北京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表决《国旗、国都、纪年、国歌决议草案》前,沈雁冰汇报了第六小组的研究讨论意见,提出了定都北平的理由:

“国民党反动派过去定都南京,主要原因是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便于依赖帝国主义,因为南京靠近上海,而上海是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剥削中国人民的中心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人民自己的国家,它依靠的是中国人民,自不一定要建都南京了。

北平为中国的首都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在政治上,北平位于华北老解放区内,人民力量雄厚,规模弘伟,文物集中,是世界上有名的历史的大都市之一,且自五四以来,这里就是新文化思想的摇篮。

此外,在地理上,北平位于一个大平原之中,将来有足够的扩充的余地,在交通上是四通八达,有平沈、平绥、平汉、平沪等铁路干线,连络全国各地。总之从各种条件看,北平实具备现代大国首都的各种资格。因此,我们提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应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当晚电台播出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后,北京城鞭炮齐鸣,热烈庆贺。

(4)为什么在北京建都扩展阅读

名字由来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以后,在尧封帝,此后在苏城建都,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

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准备迁都城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京兆,民国二年(1913年)废顺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

参考资料:网络-中国首都

‘伍’ 新中国为何定都北京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在中华大地上建立了许许多多的王朝,中国的很多城市都做过都城,有的已经淹没在历史中,有的还健在,还有的依旧辉煌,像北京、南京、杭州、西安现在依然是各自雄踞一方!

今天我们就谈一谈,新中国为什么,定都北京!

现在看来,新中国将北京定为首都是一个十分正确的选择,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以广东为首的珠三角和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都成为了富庶之地,目前广东正在筹划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地区有望成为继美国纽约大湾区和日本东京大湾区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大湾区,以中国的人口,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世界第一,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这么看,中国经济发达的地方基本都在南方,而北方的经济普遍不如南方,长此下去,因为税收等等原因,地区矛盾必然出现,不利于国家的稳定!正因为北京的政治影响力,中国北方出现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发达经济圈,这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中国南北的发展不平衡!

欢迎大家留言,你也可以关注我哦!

‘陆’ 建首都为什么在北京

新中国建都在北京的原因:北京位于沿海地区,属于经济发达圈内,而且扼守连结东北与关内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谓今日中国的命脉之所在。同时,它靠近苏蒙,无战争之忧,虽然离海近,但渤海是中国内海,有辽宁、山东两个半岛拱卫,战略上十分安全,一旦国际上有事,不至立即使京师震动。此外,北京是明清两代五百年帝都,从人民群众的心理上,也乐意接受。考虑到这些有利条件,政府的首都,应选在北京。”

‘柒’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什么定都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京终归三大背景原因: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是改北平为北京最主要的动因;从历史上考察,以反映与蒋介石政权的根本区别;毛泽东尊重大多数人民群众和民主人士的意见。

  1. 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是改北平为北京最主要的动因

毛泽东曾在1948年九月会议上指出,对彻底推翻国民党政府之后,我们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各级政权要加上“人民”二字,如人民政府,人民解放军,人民法院等,以说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与蒋介石独裁专制的国家政权有根本不同。

毛泽东明确地讲过:“蒋介石的政权基础是官僚资本,因此他定都南京。我们的政权基础是人民群众,因此我们定都北平”。把北平改为北京,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与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反映出两种不同政权的根本对立。

毛泽东曾在1948年九月会议上指出,对彻底推翻国民党政府之后,我们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各级政权要加上“人民”二字,如人民政府,人民解放军,人民法院等,以说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与蒋介石独裁专制的国家政权有根本不同。

毛泽东明确地讲过:“蒋介石的政权基础是官僚资本,因此他定都南京。我们的政权基础是人民群众,因此我们定都北平”。把北平改为北京,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与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反映出两种不同政权的根本对立。

2.从历史上考察,以反映与蒋介石政权的根本区别

毛泽东博古通今,历史知识渊博,熟悉中国的历史和北平的历史。北京在历史上曾起过统一全国的作用,在近现代历史上中国革命进程中起过先导作用,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使北京成为中国革命的发祥地,北京的名称自古以来变更的次数很多。

朱元璋平定了北方元朝之后,建都南京,把元大都改为北平。明成祖朱棣称帝后,由南京迁都北平,才改称北京。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于4月18日宣布国民政府定都南京。1928年6月28日把北京改名北平。

从1928年至1949年,北京一直称为北平。我们共产党要在北平定都,毛泽东从历史上考察,一定要把北平改为北京,这可以反映出与国民党政权的根本区别。

3.毛泽东尊重大多数人民群众和民主人士的意见

虽然有些人主张可以建都北平,但不必将北平改为北京,理由是北平有“北方太平”的寓意,适合定都的本意。然而,人民群众和许多民主人士都有共同的想法,应当改名。

新政协会议是代表全国人民意志的会议,是以完全民主的方式讨论决定重大问题的。因此,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人具有民主精神,把北平改为北京,这与蒋介石的独裁专横有根本不同。

总之,改北平为北京,虽一字之差,但是既反映出毛泽东具有挑战意识、创造精神和坚定自信的伟人性格,更表现出国共两党两种政权的根本区别。

(7)为什么在北京建都扩展阅读:

在北平成立中央政府也是当时许多民主人士共同的想法。新中国第一任北京市市长叶剑英在七届二中全会期间向毛泽东汇报了北平和平解放的情形。

叶剑英讲,很多民主人士来信来电给我们,表示他们坚决拥护共产党,要与共产党更好地合作,并希望共产党在北平成立全国性政府。

毛泽东听后微笑着说,看来这些民主人士还不知道我们己经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把北平定为首都了,慢慢他们就会知道的,但是要最后决定还得开政协会议。

1945年8月15日,苏联红军和东北抗日联军一举解放哈尔滨。哈尔滨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最早控制的大城市,成为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所在地。

考虑到哈尔滨是当时全国最安全的大城市, 与苏联最近, 便于取得苏联的支援和帮助,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特地批准其为特别市, 准备在这里宣布建立新中国。但是哈尔滨毕竟远隔千山万水, 转移过去很不容易,因此准备工作一直在加紧进行。

但不久,东北战局发生剧烈变化, 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疯狂地向东北增兵, 抢占交通要道。东北成为国共争夺最激烈的地区之一。

之后,解放战争如火如荼,中共中央的主要精力都在军事指挥上,暂时无暇考虑未来定都的问题。随着三大战役胜利,大半个中国获得解放,毛泽东认为不必再考虑去哈尔滨宣布新中国的诞生了。

‘捌’ 为什么中国首都定在北京

1 从地理位置看:北京三面环山,群山形成了合抱的状态,从风水上讲非常好,正好也是东北到华北的咽喉位置,交通方便,四季分明,缺点是水源比较少,距离国境线比较近。
2 历史与周边环境:选择北京,一是考虑到元明清都在北京建都,形成了氛围;二是,北京是和平解放的,保存完好。三是,北京这边离苏联近,铁路一拐弯就到了,北京有问题,向北可以撤退到东北,向西可以撤退到西安(慈禧当年在北京被破城的时候,就是撤退到西安的)。
3 1949年9月27日,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会议审议讨论了第六小组关于国都的意见后,一致举手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并自当天起正式改北平为北京。

关于这个问题,还有细致具体答案........

‘玖’ 中国首都为什么要建在北京

中国首都建在北京有三种原因:政治意义、现实情况、北京的建都历史。
1、政治意义
北京位于沿海地区,属于经济发达圈内。而且扼守东北与关内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同时离海近,而且渤海是中国近海,有辽宁、山东两个半岛拱卫,战略上十分安全。
2、现实情况
首都应当选择现代化的大城市,而且当时中国大城市不多,且位置合适,满足建都条件的大概只有西安、北京、南京。西安距离革命时期的共产党政治中心近,群众基础最为可靠,位置较为安全,但是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东移,西安位置太偏西,交通并不便利,不利于新首都的建设与扩张,因此北京更适合做首都。
3、北京的建都历史
历史上的北京是辽、金、元、明、清五朝旧都。自古“燕都地处雄要,北依山险,南压中原,若坐堂隍,俯视庭宇”。北京在地理位置上的确独特,它为中原北方门户,有人讲它是中国的“龙眼”所在。

‘拾’ 新中国建国后为什么定都北京而不是南京或者南方的城市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讨论定都问题时,把上海、南京、北京、哈尔滨、延安这几个城市都考虑在内,但经过权衡利弊,新中国最终选择北京作为首都。

具体原因如下:

1、北京与哈尔滨相比,比较靠近苏联,从政治上也是稳定的,北京的工业基础也很雄厚,经济上也是说得过去的。

2、北京和平解放,在战争期间没有受到任何的军事打击,无论是文物还是现代建筑都得以保全,在重建方面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3、北京地理位置佳,它西拥太行,北枕燕山,东滨渤海,南面敞向华北大平原。这处天造地设、酷似海湾的小平原向来被人们称作北京湾

4、北京位于沿海地区,属于经济发达的地方,地处连接东北、华北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重要,是今日中国的命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