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北京自然博物馆兽类标本有哪些
扩展阅读

北京自然博物馆兽类标本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1-06 02:38:17

1. 北京自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的资料及图片。急!!!

148国宝标本今亮相 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出镇馆之宝

从今天开始,北京自然博物馆将预展自己的“镇馆之宝”——自1958年建馆以来获赠的148件“国宝标本”,极少数观众今天就可一睹“国宝标本”的真容。本月23日,“国宝标本”展正式开展,届时将全面向市民开放。

“今天预展的标本全部是独一无二的精品,都是自馆藏后四十多年从未公开露面的好东西。”北京自然博物馆相关负责人李凡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国宝标本”有什么?

老一辈革命家的馈赠

李凡告诉记者,今天的预展将展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转送的珍贵礼品标本20件。这些标本包括1954年全国人民慰问解放军代表团赠送给毛泽东主席的灵雀窝和高鼻羚羊角标本。

记者在展厅看到一件很特别的展品———“木瓜如意”。这个如意是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我国近代实业家陈叔通先生赠给朱德80岁寿辰的寿礼,是陈老家的传世珍宝。整个如意长约半米,是用一整个葫芦制成的。

皇家珍藏品夜光蝾螺

此次预展展品中有两只夜光蝾螺,一只雕刻着一条盘龙,另一只体积略小,绘有一组山水人物。李凡说,珍珠层如此厚且光泽度这么好的蝾螺极为罕见,即使在皇室收藏中也堪称上品,其价值难以估算。

据李凡介绍,自然博物馆建馆之初,大多数标本来自各种渠道的捐赠,其中有一部分极品曾经久居深宫。

今天预展的东北虎标本与以往自然博物馆陈列的大型哺乳动物标本相比,这次的展品无论从毛色、品相还是剥制工艺上都是顶级的。李凡供图

稀世珍品狼鳍鱼化石

自然博物馆3楼展厅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巨大的化石图画“戴氏狼鳍鱼图”,记者从标识上看到,这块化石形成的年代是距今1.24亿年前。李凡告诉记者,狼鳍鱼是我国发现最早的真骨鱼类,这块保存完整的化石更堪称稀世珍品。

记者了解到,狼鳍鱼是中生代时期东亚地区特有的淡水鱼类。而画面中约有上千条狼鳍鱼,它们正在河湖浅滩捕食戏水,就在这时,火山突然爆发,它们顷刻间就被大量的火山灰迅速埋藏,凝固在了那个遥远的瞬间。上千条狼鳍鱼都还保持着被埋藏的一瞬间的姿态,连鱼刺、鱼鳞、头尾、眼睛都看得清清楚楚。

参观需注意什么?

今起观众可预约参观

据自然博物馆馆长李承森教授介绍,为了保证参观者和标本的安全,预展期间自然博物馆将采取观众事先预约登记的方式。

记者了解到,今天起自然博物馆将在主楼地下一层的阳光厅设立一个接待台,参观者在这里登记预约后将由一位讲解员带领,沿设计路线进入到标本楼参观,参观完后再由讲解员将这些观众带回到阳光厅。

正式展览8月23日开始

李凡告诉记者,由于本次展览的两个展厅面积只有136平方米,为顺利展出148件“国宝标本”,8月23日正式开展后,观众将分批参观,每次限制20人,参观时间约为30分钟。

李凡表示,因为标本楼的楼梯只能容两个人并排上下,每层展厅的面积也只有60多平方米,如果一次观众太多,不但易损坏标本,过度拥挤也易造成安全隐患,自然博物馆希望观众理解博物馆的这种安排。

“电子眼”24小时保护“国宝标本”

148件“国宝标本”今天预展,安全保卫就显得非常重要。李凡告诉记者,目前,标本库已全部安装了电子防盗系统,电子眼24小时对整个标本楼实施监控。

18万件馆藏标本没机会与观众见面

北京自然博物馆现有馆藏标本20多万件,由于缺少空间,有18万多件馆藏标本只能藏在标本库里,没机会与观众见面。

2. 北京自然博物馆里都有什么东西

1、韩氏长嘴鸟标本

韩氏长嘴鸟,吻部较长,前端有牙齿,前上颌骨长。下颌齿骨发育,前端向下弯曲,后部有小的下颌孔。叉骨突短,乌喙骨近端适度增宽,肩胛骨短而直。胸骨具明显分叉的后侧突,腓骨较短。

2、马坝人头骨

马坝人头骨,1958年发现于广东曲江马坝乡狮子山。经铀系法测定其年代大约为12万年左右,化石特征显示为早期智人中较晚的类型。时代属于晚更新世的早期。

3、圣贤孔子鸟标本

孔子鸟是在辽宁发现的中生代鸟类形态最原始的类型之一,在分类学中属于基干鸟类。口中牙齿已退化消失,角质喙出现,是至今世界上已知最早有角质喙的鸟类。

此外,它的原始性还表现在前肢翅膀上的利爪相当发达,孔子鸟的飞行能力要比始祖鸟强,它的后肢已经能适应攀援树木。孔子鸟的尾椎已愈合为一根尾综骨。

4、顾氏小盗龙标本

顾氏小盗龙躯干较短,仅为后肢长的一半,尾比身体长;前肢第Ⅰ指短、单一胸骨平且大、耻骨强烈弯曲、胫骨拱曲等。

除了发育着绒羽状羽毛外,在其前、后肢及尾后部还发育着非常长的扇形飞羽或尾羽。最不寻常之处是其后肢股骨、胫骨及骨上亦发育有很长的羽毛,其中骨上的最长且其外侧的亦呈不对称状,与前肢上的飞羽类似。

5、红翅薮鹛

红翅薮鹛体长20-24厘米,体重42-58克。头顶灰褐色。头侧红色。体羽主要为橄榄褐色。翅膀上有红色斑块。尾羽黑色,末端橙黄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腿、脚暗褐色。

红翅薮鹛分布于不丹、尼泊尔、锡金、印度、孟加拉国、缅甸、泰国、老挝和中国西南部等地。栖息于山地竹林、灌丛中。结群活动。以昆虫、植物种子、果实等为食。

3. 恐龙化石和恐龙有哪些

问题一:中国有哪些恐龙化石 永川龙,沱江龙,马门溪龙,特暴龙(内蒙古),汝阳黄河巨龙,栾川盗龙,伶盗龙(内蒙古),诸城暴龙,山东龙,青岛龙,峨嵋龙,查干诺尔龙(内蒙古),巨型汝阳龙,中华盗龙

问题二:恐龙化石的资料有哪些比较少的? 亚洲最长的井研马门溪龙化石,世界最小的恐龙鹦鹉嘴龙化石将首次亮相宁波。本月18日起,“人与自然”大型科普展将在宁波美术馆展出,并持续到4月中旬结束。本展览中不少珍贵展品,是首次在北京以外的国内城市展出。
珍贵恐龙化石亮相宁波
据介绍,“人与自然”大型科普展由古生物进化展、人体奥秘展及科学与艺术展等三部分组成。本次展览的大部分展品都是北京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其中古生物展将展出恐龙、古哺乳动物珍贵骨架标本,有亚洲最长的井研马门溪龙化石长达26米,鹦鹉嘴龙几乎是全真化石,另外还有长达8米的黄河象等古哺乳动物,同时还配有与恐龙同时代的小型动植化石。展出的恐龙化石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在近年来自然博物馆国内巡展中堪称之最。
“人体奥秘展”揭开神秘面纱
这次办展中,为使宁波市的广大观众对皇宫贡品一饱眼福,北京自然博物馆还将馆内从未出馆展出过的馆藏精品 *** “毛牛头”(它是清朝贡品)破例拿到宁波展出。
北京自然博物馆还提供了被评为全国科普展览一等奖的“人体奥秘展”,这个展览通过大量图片、标本和具有艺术欣赏风格的塑化人体,介绍有关人体和生理卫生的有关知识。
惊喜大奖是一枚恐龙蛋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充分调动广大青少年学科学的兴趣,此次展览还增添了试题问答,通过参观展览可找到答案。答对者可参与抽奖活动,川奖为北京自然博物馆提供的恐龙蛋,另外还有化石、标本和其他工艺品。

问题三:关于恐龙化石的资料 恐龙化石的形成
恐龙死后,身体中的软组织因腐烂而消失,骨骼及牙齿等硬体组织沉没在泥沙中,处于隔氧环境下,经过几千万年的沉积作用,骨骼完全石化而得以保存。此外恐龙生活时的遗迹,如脚印、恐龙蛋等有时间也可以石化成化石保存下来。
1、石化和掩埋
当恐龙死去并很快地被沉积物或水下泥沙所覆盖时,石化过程就开始了。这些沉积物中含有细小的颗粒,会在尸体表面形成一层松软的覆盖物。这条“毯子”可保护动物尸体免受食腐动物的侵袭,也可隔绝氧气,抑制微生物的分解。
2、石化过程
恐龙的骨骼和牙齿等坚硬部分是由矿物质构成的。矿物质在地下往往会分解和重新结晶,变得更为坚硬,这一过程被称为“石化过程”。随着上面沉积物的不断增厚,遗体越埋越深,最终变成了化石。而周围的沉积物也变成了坚硬的岩石。这个过程是极其缓慢的。
3、回归地表
在石化回归地表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危险。在成千上万的石化过程中,周围的岩石可能会弯曲变形,这样化石就会被压扁。另外,地壳底部的高温也有可能让化石熔化。逃过这些劫难后,还得有人赶在化石从周围岩层中分离前找到它,否则化石就会碎裂消失。
4、恐龙化石的类别
恐龙残体如牙齿和骨骼化石是我们最熟悉的化石,这些都被称之为体躯化石;至于恐龙的遗迹(包括足迹、巢穴、粪便或觅食痕迹)也有可能形成化石保存下来,这些则被称为生痕化石。这些化石是我们研究恐龙的主要依据,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恐龙的类型、数量、大小等等情况。
编辑本段恐龙化石埋藏地点
只有少数相当特殊的地质环境能够将化石保存完好,最常见的是质地细致的沉积岩。而恐龙化石由于年代久远,保存更不容易。现在所发现的恐龙化石埋藏地主要有德国的索伦候芬、蒙古戈壁沙漠的火焰崖、中国云南的禄丰等。
1、索伦候芬
德国的索伦候芬采石场在恐龙生活的时代是个热带浅海,当时还有岛屿散布。索伦候芬的细致石灰岩层中保存有美颌龙属的化石,另外还有鱼类的纤细遗骸,以及早期鸟类始祖鸟等岛栖动物的遗骸。
2、火焰崖
蒙古戈壁沙漠的火焰崖保存了很多白垩纪晚期的动物化石,包括原角龙、窃蛋龙和迅掠龙等。从20世纪20年代发现火焰崖蕴藏着化石以来,人们已经在这里挖掘了不少闻名世界的恐龙标本。
3、科摩断崖
19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在位于美国怀俄明州的科摩断崖发现了不少恐龙的骨骼化石,其中大部分都是蜥脚类恐龙的骨骼。美国自然博物馆的科学家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就在这里挖掘,目前已发现数百件标本。
3、月谷
月谷是一个位于阿根廷西部的荒芜的峡谷,人们从这里发现的化石中才知道恐龙的存在。从月谷发现的化石包括三叠纪晚期的喙龙类群和其他爬行动物类群,其中包括早期的兽足类恐龙始盗龙属和埃雷拉龙属。这个偏远地点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却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晚期人们才知道这儿的化石蕴藏量非常丰富。
4、禄丰
中国云南禄丰县恐龙山方圆10平方千米的地区,是闻名于世的恐龙之乡。1938年考古学家在这里首次发现完整的恐龙化石,之后陆续挖掘出数十具恐龙化石。经鉴定,其中有24属30多种恐龙,是世界上最原始、最古老、最丰富、最完整的脊椎动物化石群。
编辑本段恐龙化石的发现
恐龙化石的发现是研究恐龙最关键的一步。化石大多保存在沉积岩中,并且化石的出露也是有一定规律的。所以在寻找化石时,需要先对各种沉积岩以及它们的地质年代有所了解。新技术的采用在发现恐龙化石方面也可以助一臂之力。
1、恐龙化石的保存
许多化石都保存在沉积岩中,除此之外,冷却的溶岩表面的化石足迹也有可能保存下来。而永远冻结在地面,......>>

问题四:恐龙的五种化石有些什么 脚印,恐龙蛋,骨骼,粪便,牙齿

问题五:恐龙化石有什么特征? 世界各地出土的恐龙化石特点迥异,但一般仅属于侏罗纪某一时期、某一种类,或个体残损不全,或零星发现,规模较小。而禄丰恐龙化石具有以下特点:科研价值高,科考科普旅游性强
恐龙问题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课题,它涉及地球演变学、生物进化学、动物学、地理学、植物学等多学科。禄丰发现的恐龙生存距今1.35亿年~1.8亿年,纵跨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三个时代,其中侏罗纪时代化石最为完整,涵盖了早、中、晚侏罗纪时代的恐龙生存演化轨迹。草食性,肉食性,侏罗纪早、中、晚期的恐龙同处一地,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闻名于世的禄丰晰龙动物群,是我国最古老的恐龙动物群,数量多,密度大,保存完整;已发掘出的禄丰恐龙化石头一律朝向东方,生活在不同年代、毫不相生的素食性恐龙与肉食性恐龙同埋一堆,这些都是有待于科学家进一步探索和和解答的问题。
自1938年中国古脊椎动物研究的奠基人、中国恐龙研究之父杨钟健(1877~1979)院士和卞美年首次发现至今,已25属33种、完整和接近完整的恐龙近120条,由原始蜥脚类到蜥脚类,从早侏罗纪的下禄丰组到中侏罗纪的上禄丰组。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1997年10月?11月实测的禄丰县川街乡老长箐村附近侏罗系剖面,位于禄丰之南,相距约30千米。 该剖面位于元谋绿汁江断裂以东,属于禄丰小盆地沉积类型。 剖面顶底齐全、构造简单、地层完整、化石丰富、交通方便。该剖面所获成果的重大意义在于:一是首次在云南中侏罗纪上禄丰组中发现恐龙动物群;二是在同一地点、同一地层系统的上下层位中发现两个不同层位(上下层位)的恐龙化石群,在全世界仅此一处;三是经等离子光谱分析,发现恐龙化石La、Y、Yb、Sr元素含量特高,说明恐龙的死亡与当时的生态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数量多,密度大,保存最完整,具有体验性旅游价值
禄丰恐龙山, 面积约7平方千米,因盛产恐龙化石而得名,由下侏罗纪红色砂、泥岩组成。“禄丰蜥龙动物群”产于此山。目前已发现以许氏禄丰 龙、巨型禄丰龙、群氏芦沟龙等古龙类;云南卞氏兽、中国渐凸兽等兽孔类;扬氏禄丰蜥等鳞龙类爬行动物; 瑞氏中国尖齿兽、黑果蓬摩根尖齿兽 等哺乳动物;鱼类,两栖类共25属30余种脊椎动物化石,仅恐龙类已发掘100余条,山上现还 *** 二条完整的恐龙化石骨骼。其大大小小的骨片,满 山遍野,随处可拾。此外,还产双壳类、腹足类、介形类、叶肢介及植物等化石。禄丰恐龙化石个体完好率达到相当高的程度,连小的尾椎、趾骨及发掘时最易碎的肋骨均保存完好,骨纹相当清晰。禄丰恐龙化石主要集中于大洼恐龙山和“世界恐龙谷”所在的川街恐龙山,在“中国禄丰恐龙遗址馆”近10000平方米范围内的剖面岩层中所埋藏的恐龙骨骼化石在百具以上,如此高密度、多种类恐龙化石埋藏点是举世无双的,堪称世界奇观。在已经暴露出的四百多平方米范围内可鉴别的恐龙骨骼化石个体就有12具。其中巨型的蜥脚类恐龙骨架11具,保存近于完整。最大的一块肩胛骨长达两米,该龙的体长在27米,为亚洲之最。观赏性强,悬念感突出,具有突出的旅游观赏价值
禄丰恐龙的规模、品位是其他地方无法相比的,是世界绝无仅有的、独一无二的资源。1997年2月,在县城南30千米的川街老长箐发现自然露出的恐龙化石。在440平方米内共挖出8具恐龙、5只龟,是世界恐龙挖掘史的奇迹。定名为:川街老长箐恐龙动物群。前来参加挖掘的美国恐龙专家肯斯.瑞格比教授称:“在如此小的范围内发掘如此多的化石,无可辩驳地证明了禄丰川街是世界上已知恐龙化石最集中、最丰富、研究价值最高的地方。特别是在同一地点发现早侏......>>

问题六:什么是恐龙化石 恐龙死后,身体中的软组织因腐烂而消失,骨骼(包括牙齿)等硬体组织沉积在泥沙中,处于隔绝氧气的环境下,经过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沉积作用,骨骼完全石化丁得以保存。此外恐龙生活时的遗迹,如脚印等有时间也可以石化成化石保存下来。

问题七:着名的恐龙化石产地有哪些 恐龙化石最出名的是山东诸城和四川自贡

问题八:请问恐龙化石有什么用? 研究古生物(恐龙化石)是为了增进对现代生物环境的理解,从而为人类生存带来可持续的希望,就像读史能够鉴古知今。
作为远古时代的生物遗留,恐龙(包括其他古生物)化石的主要价值有两个:告诉人们远古时代的生物是什么样的;告诉人们远古时代的环境是什么样的。前者的意义主要在进化学――人类是从哪里来的、生物链是如何构成。什么样的遗传性能够在进化中脱颖而出,从而避免灭绝。后者的意义主要在环境学――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变化的。在全球变暖的今天,地球生物会迎来什么样的挑战。人类应该如何作为,才能争得多一份生机。

问题九:恐龙化石的介绍 恐龙化石的形成
恐龙死后,身体中的软组织因腐烂而消失,骨骼及牙齿等硬体组织沉没在泥沙中,处于隔氧环境下,经过几千万年的沉积作用,骨骼完全石化而得以保存。此外恐龙生活时的遗迹,如脚印、恐龙蛋等有时间也可以石化成化石保存下来。
1、石化和掩埋
当恐龙死去并很快地被沉积物或水下泥沙所覆盖时,石化过程就开始了。这些沉积物中含有细小的颗粒,会在尸体表面形成一层松软的覆盖物。这条“毯子”可保护动物尸体免受食腐动物的侵袭,也可隔绝氧气,抑制微生物的分解。
2、石化过程
恐龙的骨骼和牙齿等坚硬部分是由矿物质构成的。矿物质在地下往往会分解和重新结晶,变得更为坚硬,这一过程被称为“石化过程”。随着上面沉积物的不断增厚,遗体越埋越深,最终变成了化石。而周围的沉积物也变成了坚硬的岩石。这个过程是极其缓慢的。
3、回归地表
在石化回归地表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危险。在成千上万的石化过程中,周围的岩石可能会弯曲变形,这样化石就会被压扁。另外,地壳底部的高温也有可能让化石熔化。逃过这些劫难后,还得有人赶在化石从周围岩层中分离前找到它,否则化石就会碎裂消失。
4、恐龙化石的类别
恐龙残体如牙齿和骨骼化石是我们最熟悉的化石,这些都被称之为体躯化石;至于恐龙的遗迹(包括足迹、巢穴、粪便或觅食痕迹)也有可能形成化石保存下来,这些则被称为生痕化石。这些化石是我们研究恐龙的主要依据,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恐龙的类型、数量、大小等等情况。
恐龙化石埋藏地点
只有少数相当特殊的地质环境能够将化石保存完好,最常见的是质地细致的沉积岩。而恐龙化石由于年代久远,保存更不容易。现在所发现的恐龙化石埋藏地主要有德国的索伦候芬、蒙古戈壁沙漠的火焰崖、中国云南的禄丰等。
1、索伦候芬
德国的索伦候芬采石场在恐龙生活的时代是个热带浅海,当时还有岛屿散布。索伦候芬的细致石灰岩层中保存有美颌龙属的化石,另外还有鱼类的纤细遗骸,以及早期鸟类始祖鸟等岛栖动物的遗骸。
2、火焰崖
蒙古戈壁沙漠的火焰崖保存了很多白垩纪晚期的动物化石,包括原角龙、窃蛋龙和迅掠龙等。从20世纪20年代发现火焰崖蕴藏着化石以来,人们已经在这里挖掘了不少闻名世界的恐龙标本。
3、科摩断崖
19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在位于美国怀俄明州的科摩断崖发现了不少恐龙的骨骼化石,其中大部分都是蜥脚类恐龙的骨骼。美国自然博物馆的科学家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就在这里挖掘,目前已发现数百件标本。
3、月谷
月谷是一个位于阿根廷西部的荒芜的峡谷,人们从这里发现的化石中才知道恐龙的存在。从月谷发现的化石包括三叠纪晚期的喙龙类群和其他爬行动物类群,其中包括早期的兽足类恐龙始盗龙属和埃雷拉龙属。这个偏远地点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却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晚期人们才知道这儿的化石蕴藏量非常丰富。
4、禄丰
中国云南禄丰县恐龙山方圆10平方千米的地区,是闻名于世的恐龙之乡。1938年考古学家在这里首次发现完整的恐龙化石,之后陆续挖掘出数十具恐龙化石。经鉴定,其中有24属30多种恐龙,是世界上最原始、最古老、最丰富、最完整的脊椎动物化石群。
恐龙化石的发现
恐龙化石的发现是研究恐龙最关键的一步。化石大多保存在沉积岩中,并且化石的出露也是有一定规律的。所以在寻找化石时,需要先对各种沉积岩以及它们的地质年代有所了解。新技术的采用在发现恐龙化石方面也可以助一臂之力。
1、恐龙化石的保存
许多化石都保存在沉积岩中,除此之外,冷却的溶岩表面的化石足迹也有可能保存下来。而永远冻结在地面,例如西伯利亚的永冻土,也可以很好的保存化石。
2、沉积岩
沉积岩是一种由沉积......>>

4. 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古无脊椎有什么标本

北京自然博物馆中的馆藏标本有很多,大题可以分成15大类:古植物,古无脊椎,古鱼类,古爬行,古哺乳,矿物,古人类,人体,无脊椎,昆虫,鱼类,两栖爬行,鸟类,兽类,植物。
具体的你可以看:
请点击自然博物馆官网“馆藏信息”选项卡,从“馆藏标本”各大类中选择浏览具体标本的信息。

5. 北京自然博物馆展示内容是什么

北京自然博物馆主要从事古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学等领域的标本收藏、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
北京自然博物馆馆藏文物、化石、标本10多万件。自然博物馆有四个基本陈列和一个恐龙世界博览。馆藏大型整体古哺乳动物化石数量居世界第二,黄河古象化石、恐龙化石名扬海内外。
植物世界,展览以大量的植物化石标本、植物科学复原图、植物复原景观和各类现代植物标本等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植物从其诞生开始,从低等植物至高等植物不断繁盛的演化过程,以及植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人之由来,展览主要从观众所关心的“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两个问题来设计展览内容。为了更清晰的展示这两个问题,展览分设“认识你自己和现代人之由来”两个子展厅。在“认识你自己”子展厅中,展览从“作为个体的人之由来”、“人对自身来源的探索”、“人是动物”、“人是特殊的动物”和“作为特殊动物的人之由来”五个方面与观众进行交流与探讨;而在“现代人之由来”部分,展览则讲述了从“托曼”至现代700万年间发生的故事。
古哺乳动物,展出了古哺乳动物演化支系的大部分代表动物。第一部分中生代哺乳动物演化,第二部分新生代哺乳动物发展与繁荣,第三部分第四纪哺乳动物专题,第四部分为灵长类演化,突出展示了占祥上猿标本。重要标本有侏罗兽、翔齿兽、阶齿兽、剑齿虎、巨鬣狗、三趾马、黄河象、猛犸象、巨犀、和政羊等等。

6. 北京自然博物馆镇馆之宝 急!!!!!

148件国宝级标本在北京自然博物馆首次亮相

有朱德总司令80岁寿礼 有干隆皇帝珍藏的牦牛角 148件标本中有许多是国宝级的“镇馆之宝”

八大看点 麝牛“见证”尼克松访华

自然博物馆开辟出澳洲特有动物展厅 搬出了制作精良的珍禽异兽标本 首次亮相的孔鸟能叼起小汽车

北京自然博物馆标本部主任、古生物专家王文利说,自然博物馆明天要拿出来展出的148件标本中,有许多是国宝级的“镇馆之宝”。

作为标本,它们的珍贵之处不仅仅是因为年代久远、稀有、研究价值大,或是揭开了生命进化中的某个悬疑,还在于它们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看点之1

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馈赠

葫芦结出木瓜如意

王文利主任说,建馆至今,自然博物馆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本次展览上将展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转送的珍贵礼品标本近20件。

灵雀窝和高鼻羚羊角标本是1954年全国人民慰问解放军代表团赠送给毛泽东主席的。这两件标本仍被装在当年的礼品盒中。

还有一件很特别的标本——“木瓜如意”。整个如意长约半米,是用一整个葫芦制成的,其造型和图案全部是在葫芦生长过程中用压模方法使葫芦依势长成的。这个如意是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我国近代实业家陈叔通先生赠给朱德80岁寿辰的寿礼,是陈老家的传世珍宝。

看点之2

“见证”中美友好的麝牛标本

老饲养员不禁落泪

精品厅展示的标本中,有些是有着重大历史背景的。其中,来自北美的麝牛是最具代表性的。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前冥思苦想,不知该送中国人民什么礼物。最后,他决定赠送一头北美的特色动物——麝牛。

这头麝牛来中国时是活着的,在北京动物园安了家。几年后,麝牛死了,自然博物馆便将其剥制成标本保存。

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曾来自然博物馆制作节目,还特意请来了当年饲养这头麝牛的老饲养员。老人一看到这头麝牛的标本,不禁流下了眼泪,说:“它哪都好,就是脾气不太好,有时挺任性的!”

麝牛身长约3米,体态健壮,一身深褐色的毛垂得很长。标本剥制精美,栩栩如生,难怪老人会见标本而落泪。

看点之3

来自紫禁城的皇家珍藏品

夜光蝾螺容纳百川

自然博物馆建馆之初,大多数标本来自各种渠道的捐赠,其中有一部分极品曾经久居深宫。

在皇宫收藏标本展位里,一对牦牛角色泽剔透,额骨的中央刻有青蓝色的满文,上面记载着这是1775年(清干隆四十年)4月17日由当时的理藩院侍郎赠送给干隆皇帝的。

一同展出的还有两只夜光蝾螺。一只雕刻着一条盘龙,极富动感;另一只体积略小,绘有一组山水人物。

王主任介绍说,珍珠层如此厚且光泽度这么好的蝾螺极为罕见,即使在皇室收藏中也堪称上品,其价值难以估算。

看点之4

蝴蝶翅膀拼成的“蝶趣图”

灯下映出斑斓五彩

在标本楼2楼楼梯,迎面悬挂着一幅蓝色的“壁画”,名为“蝶趣拼图”。其实,它是由巴西特有的蝴蝶拼制而成的。正中间是一只完整的“欢乐女神蝶”,周围全部由小闪蝶的翅膀拼成。

据介绍,拼成这幅图共用了200多只闪蝶的翅膀。从不同角度看,拼图呈现出的是不同的光泽和色彩,时而幽蓝,时而碧绿。而且,打开不同的灯光,其色彩也不相同。

“蝶趣拼图”是由原我国驻巴西参赞从巴西带回国的。就在前不久,他将拼图赠给自然博物馆收藏。

看点之5

狼鳍鱼凝固在1.24亿年前

火山埋藏奇幻世界

在3楼展厅门口的对面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巨大的化石图画“戴氏狼鳍鱼图”。这块化石形成的年代是距今1.24亿年前。

狼鳍鱼是中生代时期东亚地区特有的淡水鱼类。画面中约有上千条狼鳍鱼,它们正在河湖浅滩捕食戏水。可就在这时,火山突然爆发,它们顷刻间就被大量的火山灰迅速埋藏,凝固在了那个遥远的瞬间。上千条狼鳍鱼都还保持着被埋藏的一瞬间的姿态,连鱼刺、鱼鳞、头尾、眼睛都看得清清楚楚。

狼鳍鱼是我国发现最早的真骨鱼类,这块保存完整的化石更堪称稀世珍品。

看点之6

独一无二的模式标本

垩齿犀正洗泥沙浴

模式标本是最早发现物种时的奠定标本,它的特点是世间仅有,独一无二。通常是由发现者自己来为标本命名。

明天的展览上约有10余件自然博物馆研究人员找到的模式标本,包括精美的琥珀、蝴蝶、飞禽、蟹类等。其中,最有意思的是3楼展出的产自宁夏、甘肃一带的垩齿犀,直到现在,它的半个身体居然还被埋藏在沙地中。

王主任说,垩齿犀是自然博物馆研究人员首次建立的新种,其名称也是由发现者创立的。

看点之7

首次公开展示罚没珍贵标本

兴义龙曾远渡重洋

明天的展览上,将首次展出一批被罚没的珍贵标本。其中包括:美国和中国海关合作,在美国圣地亚哥罚没的“兴义龙化石”;北京市工商局宣武分局罚没的“鹦鹉嘴龙化石”;朝阳区小关派出所罚没的距今约1.2亿年前的“恐龙蛋化石”等。

这些标本都是首次在公开场合展出。王主任说,近年来,一些贪利之徒偷偷地将我国珍贵标本和化石带到国外,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最可怕的是,这些珍贵的标本常常被切割,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看点之8

澳洲特有动物池塘边大聚会

袋熊鸸鹋各得其乐

为了再现动物生存环境,自然博物馆还将3楼展厅的整个右侧展位用来展示从未展出过的澳洲特有动物。

在约10米长的展位中,远处是蔚蓝色的大海,脚下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着14种澳洲动物,有澳洲鳄、鸭嘴兽、鸸鹋、红袋鼠、树袋熊、环尾袋貂等。它们有的在树上攀援,有的在湖泊中小憩,还有的正在草地上觅食……

王主任介绍说,这批动物标本是澳大利亚堪培拉博物馆赠送给自然博物馆的。

本版撰文/记者 汪红

1东北虎

标本室的专家正在把东北虎的整体标本安装在标本架上。

与以往自然博物馆陈列的大型哺乳动物标本相比,这次的展品无论从毛色、品相还是剥制工艺上都是顶级的。特别是这些动物的动作和神态,更是活灵活现。

2大极乐鸟

这是1963年刘少奇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时,印尼友人赠送的印尼特有鸟类大极乐鸟的标本。

3金刚鹦鹉

这是李先念赠送给自然博物馆的金刚鹦鹉标本。

金刚鹦鹉是南美特产。

这只鹦鹉标本体型高大,足有0.5米高,毛色亮丽光鲜,极为罕见。

4孔鸟

这是新西兰政府赠送给自然博物馆的孔鸟标本。这只孔鸟高约2.3米,腰弯着,头微微昂起,形态极为逼真。

关于孔鸟的生存年代一直是有争议的,有人推测它在距今300年前左右就灭绝了,但也有人声称在航海时见过此鸟。

孔鸟的身材高大。据传说,最大的孔鸟科鸟类身高约10米。有专家估计,它的嘴能叼起一辆小汽车。

7. 北京恐龙博物馆在哪里

北京恐龙博物馆在北京天桥南大街126号。

北京自然博物馆有321829件馆藏标本,许多标本在国内、国际上都堪称孤品,“来自中国的侏罗纪母亲”中华侏罗兽、完成全身羽毛颜色复原的赫氏近鸟龙、保存在中国的恐鸟标本等;还包括世界闻名的古黄河象头骨化石、长26米的巨型井研马门溪龙化石。

中国恐龙木乃伊化石、北极熊、犀牛等。馆内还收藏着世界各国友好人士赠送给中国国家领导人的部分礼品标本。2008年5月,北京自然博物馆入选国家文物局首批79家国家一级博物馆;2016年9月,北京自然博物馆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建筑布局

北京自然博物馆坐落于首都南城中轴线上的天桥地区,背靠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面对现代化的天桥演艺区。占地面积15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0余平方米,展厅面积10000余平方米。入口位于博物馆大门的南侧,出口位于博物馆大门的北侧方向。

而主楼的正门则位于主楼的西侧,停车场位于博物馆主楼的西南方向。博物馆主楼一层有植物世界厅、恐龙公园厅、非洲厅。二层有古哺乳动物厅、古爬行动物厅等。新建“田家炳楼”标本楼蕴藏着23万余件馆藏标本,总面积达3600平方米。

8. 简述北京自然博物馆 Beijing Natural History Museum

北京自然博物馆位于首都南城中轴线上的天桥地区,建筑面积24000m2,展厅面积8000m2。馆藏标本约20万件,其中有相当数量为国家一、二类保护的动植物标本。包括世界闻名的古黄河象头骨化石,长26m的巨型马门溪龙。世界上最早的鸟类之一的三塔中国鸟以及完整的整窝恐龙蛋化石等。

该馆现有4个大型基本陈列:古生物陈列(古爬行动物厅、古哺乳动物厅、生物起源和早期演化厅、无脊椎动物厅)、植物陈列(绿色家园厅)、动物陈列(动物人类的朋友厅、动物的奥秘厅)、人类陈列(人之由来厅)。馆内还设有几个主题展馆。

北京自然博物馆是新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筹建的第1座大型自然博物馆。主要从事古生物动、植物和人类学等领域的标本收藏,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组委会命名为“科学与和平教育基地”。

北京自然博物馆

真猛犸象展厅

恐龙陈列室一角肿骨大角鹿 Megaloceros pachyosteus肿骨大角鹿是曾在地球上生活过的最大的鹿。它头上生长着一对异常巨大的角,角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可达3.7m。在最大的那次间冰期时期,大角鹿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上。距今1.2万年前肿骨大角鹿开始衰落。

府谷山西兽复原图

产地:陕西 府谷 时代:中新世 距今一千万年

9. 北京自然博物馆的恐龙公园里一共有哪些恐龙化石急!!!

北京自然博物馆的恐龙公园里一共有哪些恐龙化石:有;霸王龙、南方巨兽龙、始盗龙、埃雷拉龙、食肉牛龙等。草:雷龙、梁龙、鲸龙、马门溪龙、圆顶龙等。
恐龙化石,是指恐龙死后身体中的软组织因腐烂而消失,骨骼(包括牙齿)等硬体组织沉积在泥沙中,处于隔绝氧气的环境下,经过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沉积作用,骨骼完全矿物化而得以保存。此外恐龙生活时的遗迹,如脚印等有时间也可以石化成化石保存下来。 当恐龙死去并很快地被沉积物或水下泥沙所覆盖时,石化过程就开始了。这些沉积物中含有细小的颗粒,会在尸体表面形成一层松软的覆盖物。这条“毯子”可保护动物尸体免受食腐动物的侵袭,也可隔绝氧气,抑制微生物的分解。

10. 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什么

1.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大象的骨架化石
2.1995年我国赠给联合国的世界宝鼎
3.举世闻名的古代绘画清明上河图
4.坐落在陕西省西安市里的书法艺术宝库西安碑林
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