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福州的历史简介
福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名城。秦置闽中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闽越王无诸都此,称东冶,武帝后为冶县,属会稽郡。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属建安郡。晋太康三年(282)分建安郡立晋安郡,为郡治,属扬州,元康元年(291)属江州。
南朝宋初领侯官、原丰、晋安、罗江、温麻5县,泰始四年(465)改晋平郡,齐建元二年(480)复称晋安郡,梁天监(502-519)中分设南安郡,普通六年(525)属东扬州,陈永定元年(557)属闽州,为州治。
隋开皇九年(589)改为泉州,大业三年(607)州废,改为建安郡,领闽、建安、南安、龙溪4县,闽县为治所。
唐武德元年(618)改郡为建州,六年(623)复称泉州,八年(625)又改名丰州,置都督府,贞观元年(627)又称泉州,属岭南道,景云二年(711)改为闽州,唐开元十三年(725)始称福州,治福州,天宝元年(742)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 (758)复称福州,领闽、侯官、长乐、福唐、连江、长溪、古田、尤溪8县。唐末,地为闽王氏所有。
五代梁开平三年(909)王审知为闽王。闽长兴四年(933)闽王王延钧称帝,改福州为长乐府,领14县,闽天德二年(944)号为东都,析出顺昌,三年(945)闽亡,属南唐,五代汉乾佑元年(948),地为吴越所有,称福州威武军,分出尤溪、德化2县,五代周广顺元年(951)改彰武军。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复称福州威武军,属两浙西南路,六年(981)由闽县分立怀安县,雍熙二年(985)属福建路,为治所。景炎元年(1276)端宗即位于此,改福安府。
元称福州路,领闽、侯官、怀安、古田、闽清、长乐、连江、罗源、永福9县及福清、福宁2州,属福建行中书省。
明洪武元年(1368)改福州路为福州府,属福建 布政使司,领闽、侯官
❷ 福州的历史有多少年
福州,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省水、陆、空交通枢纽。三山傲首挺立,闽江穿流城区,白塔、乌塔,两塔对峙,构成榕城独特的“三山两塔一条江”的城市格局,天造神设、山水灵秀、气势非凡,素有“东南都会””福地宝城”之美誉。 福州,现辖五区二市六县(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五个区,福清、长乐两市,闽候、罗源、连江、平潭、闽清、永泰六个县)全市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人口580万,其中市区面积1043平方公里,人口143万。 福州是座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践后裔无诸(受封为闽越王)在此筑城建都,称为“冶城”。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因“州北有福山”,始称“福州”。唐末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扩建夹城将风景秀丽的于山、乌石山、屏山围在城中,从此福州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三山”也就成了福州的别名。因王审知受封闽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中的“闽国”,定都于福州,从此,福州便有了“闽都”之称。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张伯玉,发动市民广植榕树后“绿荫满城,暑不张盖”,又得“榕城”之美称。 福州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着历代英才。他们中有五代开闽的王审知,南宋爱国名相李纲,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启蒙思想家严复,文学家林纾,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海军元老萨镇冰,“二七”革命烈士林祥谦等等,
❸ 福州市有多少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为728万人(含平潭,截止2012年),当地居民以汉族的闽海系族群为主,通行闽东语福州方言。
❹ 福州有多少人口
福州市 面积12153平方千米,人口608万人鼓楼区面积35平方千米,人口 56万。台江区面积18平方千米,人口 32万。仓山区面积 146平方千米,人口 39万。马尾区面积 248平方千米,人口 16万。晋安区面积 567平方千米,人口 28万。福清市面积1932平方千米,人口121万。长乐市面积 724平方千米,人口 66万。闽侯县面积2130平方千米,人口 61万。连江县面积1191平方千米,人口 61万。罗源县面积1079平方千米,人口 25万。闽清县面积1469平方千米,人口 30万。永泰县面积2243平方千米,人口 35万。平潭县面积 371平方千米,人口 38万。
❺ 福州市人口2021总人数是多少
福州市人口2021总人数是842万人。比2020年末常住人口增加10万人,2021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3%,比2020年提高0.5个百分点。
根据去年发布的福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普查标准时点2020年11月1日零时,福州全市常住人口829万人,十年共增加117万人。福州常住人口总数仅次于泉州,位居全省第二位。根据福州市统计局透露的消息,去年泉州常住人口达到885万人。
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时的878万,去年常住人口增加了7万人。2021年泉州常住人口达到885万人,而福州常住人口842万人,福州与泉州差距进一步缩小至43万人,说明2021年福州常住人口比泉州多增加了7万人。
福州市经济发展
2020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20.02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0.70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3840.77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5618.55亿元,增长4.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
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6.1%。2021年福州市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631.98亿元,同比增长8.9%,两年平均增长6.0%,分别高出全省、全国0.4、0.8个百分点。2021年,福州市GDP总量(11324.48亿元),超过了泉州市。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福州
❻ 福建福州总人口有多少人
依据抽样调查结果推算,去年底全市总人口为666万人。 福州总人口居全省第二位
❼ 解放初期中国人口数多少
1953年的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总数为58260万余人,100岁以上的有3384人,最高年龄为155岁。1964年的人口普查增加了本人成份、文化程度和职业三项。全国人口为69122万人。其中大学文化程度者287万人,高中文化程度的912万人;初中文化程度的3235万人,小学文化程度的19582万人。
❽ 福州有多少人
现在是670万左右,福州市区的大概有两百多万,余下的八县的人口大约是在四百多万!
❾ 福州介绍
福州,简称“榕”,位于福建东部、闽江下游沿岸,是福建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东南沿海重要都市、海西现代金融服务业中心。福州于公元前202年建城,1946年设市。福州既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又是重要的文化中心,宋代以来文化教育兴盛,是产生进士(4100多人)、状元(31人)和“两院”院士(67人)最多的城市之一。福州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马尾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 中文名称:福州外文名称:Fuzhou(国内普通式)、Hockchew(历史国际式)别名:榕城、三山、东越、左海行政区类别:省会城市所属地区:福建省下辖地区:鼓楼区、马尾区、福清市等政府驻地:鼓楼区安泰街道乌山路24号电话区号:0591邮政区码:350000地理位置:中国东南沿海面积:11968k㎡ 人口:7115370人(2010年)方言:闽语—闽东话—福州话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着名景点:三坊七巷、鼓山、乌石山、国家森林公园、西湖公园机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福州义序机场火车站:福州站、福州南站车牌代码:闽A着名高校: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城市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市树:榕树市花:茉莉花 福州(闽语平话:Hok-ciu),别称榕城、三山、左海、闽都,简称“榕”,是福建省的省会、第一大城市,同时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文化、政治、科研中心以及现代金融服务业中心,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全国综合实力五十强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宜居城市,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百强城市。 位于福建省东部的闽江下游沿海地区的福州,闽越国都城,自南朝陈朝开始的1000多年大部分时间内是福建的行政中心,福州在传统上是福州十邑(包括闽侯县、长乐县、连江县、闽清县、永泰县、古田县、屏南县、福清县、平潭县、罗源县)的统称。现辖5区2县级市5县一试验区,市区人口2921736人,全市总人口7115370人,是福建省最大的城市。当地居民以汉族的闽海系族群为主,通行闽东语福州方言。 鸟瞰福州[1] 福州是国务院1984年5月首批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是祖国大陆离台湾省最近的省会中心城市,也是中国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度较高的地区之一。福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的健康发展,初具经济繁荣、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宜居城市风貌,被评为中国持续发展最快的省会城市之一。 2012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4203亿元[2],综合经济实力名列全国26个省会城市前列。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和“全国城乡绿化先进集体”称号,三次被评为“全国科技兴市先进城市”,连续四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荣膺“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011年12月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12年根据央视的调查,休闲时间排名前十的省会城市(十大休闲之城)福州位列第九[3]。“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4]。2012年荣获“中国特色魅 福州高楼风光力城市”称号。[5] 地标建筑 福州全景福州是中国着名的侨乡。祖籍福州的海外华侨、华人多达300余万人, 福州解放大桥(4张)分布于五大洲的102个国家和地区。福州地区的归侨、侨眷人数多达200万,港澳有福州乡亲近30万。在世界各地有海水的地方几乎都有福州人的足迹。不仅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西欧各国,在发展中国家如印尼、马来西亚等国有为数众多的福州乡亲,而且在一些落后国家、小而偏僻的地区如巴巴多斯、马绍尔、安提瓜和巴布达、塞拉利昂等也有福州人的足迹。福州与台湾水相连、地相望、语相通、习相近,民间交往源远流长,历来关系十分密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福州去台人员达3万人,现在台湾地区有27个福福州三县洲大桥(2张)州同乡会、60多万福州乡亲;在福州居住的台湾省籍同胞有1300多人,台属12万人。 福州因市区城内有屏山、乌山、于山三山鼎立,别称“三山”;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张伯玉,亲自在衙门前种植榕树两棵,并号召百姓普遍种植后满城绿荫蔽日,暑不张盖,故又有榕城之美称。现辖5区、6县(一综合试验福州风光(42张)区)、两个县级市和一个经济区,即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马尾区、晋安区5个区,闽侯县、连江县、罗源县、闽清县、永泰县、平潭县6县,福清、长乐2个县级市。全市土地总面积121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786平方公里,全市户籍总人口约711万人,其中市区户籍总人口约292.17万人。全市设34个街道办事处、105个镇,48个乡(含2个民族乡和马祖乡),2795个村(居)委会、社区居委会。通行福州话。 闽菜常列为国宴之一,福州人的口味偏甜、酸。当地的风味小吃有鱼丸、肉燕、虾酥、蛎饼、光饼、鼎边糊、春卷、炒粉、福州线面、福清光饼等数十余种。 主要游览景点有鼓山、乌山、于山、三坊七巷、西禅寺、闽王祠、林则徐祠堂、西湖公园、江滨公园、福州商务区(14张)华林寺、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会展岛)、海坛岛等。名山有鼓山、旗山、青云山、于山、乌山、屏山。名墓有王审知墓、李纲墓、林则徐墓。名园有福州西湖公园、温泉公园、南公园、烟台山公园等。名塔有白塔、乌塔、罗星塔、瑞云塔、三峰塔。名桥有万寿桥、回龙桥、龙江桥。名居有林翰尚书故居、林则徐故居、严复故居、郑振铎故居、陈绍宽故居、林觉民故居、冰心故居、萨镇冰故居。福州特产有橄榄、福桔、龙眼、荔枝、芙蓉李、茉莉花茶、寿山石雕、脱胎漆器、木画、木雕、纸伞、贝雕、瓷器、牛角梳等。 福州历史悠久,夏代属扬州地域,殷商和春秋战国中期前为七闽之地,战国中期后归越国,秦时为闽中郡,汉高祖封闽越王,闽越国都城福州,自南朝陈朝开始的1000多年时间内,大部分是福建的行政中心。南朝陈朝年间,在今福建设置闽州,后改名作为丰州。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名为泉州,大业三年泉州废,改为建安郡,领闽、建安、南安、龙溪4县,闽县,郡治在今天的福州。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郡为建州,六年(623年)复称名为泉州,八年(625年)又改名丰州,置都督府,贞观元年(627年)再改名为称泉州,属岭南道,景云二年改为闽州。唐玄宗时设福州都督府,为出现“福州”之名之始。天宝元年(742年)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年)复称福州,领闽、侯官、长乐、福唐、连江、长溪、古田、尤溪8县。闽国开平元年,后梁承认王审知为闽王,闽国贞明年间升福州为大都督府。闽国天成年间王审知子延翰在福州建大闽国。五代十国(948年),地划入吴越,分出尤溪、德化2县。宋太平兴国三年属两浙西南路,六年(981年)由闽县分立怀安县,雍熙二年(985年)属福建路,为治所。南宋景炎元年年间端宗在福州即帝位,升福州为福安府,定为行都。 元朝设置福建行中书省,省治在福州,称福州路,领闽侯、侯官、怀安、古田、闽清、长乐、连江、罗源、永福9县及福清、福宁2州,属福建行中书省。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福州路为福州府,属福建布政使司,领闽、侯官、怀、古田、闽清、长乐、连江、罗源、永福、福清10县,清顺治三年(1646年)仍为福州府,属福建行省,领县仍旧,清朝前期开始隶属宁福道(下辖今天的福州地区、今天的宁德地区)。清代时,福州为闽浙总督(总督福建,浙江二处提督军务、粮饟、管理河道兼巡抚事)的驻地。雍正十二年(1734年)析古田县增置屏南县。1912年废府,设东路,为福建省省会。 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设闽海省,下辖福州、宁德。民国35年(1946年)成立福州市,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