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6000的工资扣多少个人所得税
【法律分析】
工资收入16000元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计算个人所得税数额:
确定应纳税所得额:16000-5000-五险一金=9200元。
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25%,1005。
计算个人所得税数额:9200×25%-1005=1295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㈡ 工资16000需要交多少税
工资扣除标准5000元/月,个税的计算方式如下: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 - 各项社会保险费 - 起征点(5000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 速算扣除数收入的工资减去五险一金减去起征点(5000元)之后乘以10的税率再减去210的速算扣除数就是应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1级:不超过3.6万元的,3%。2级:超过3.6万元至14.4万元的部分,10%。3级:超过14.4万元至30万元的部分,20%。4级:超过30万元至42万元的部分,25%。5级:超过42万元至66万元的部分,30%。6级:超过66万元至96万元的部分,35%。7级:超过96万元的部分,4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㈢ 16000税后工资多少
16000税后工资为12590元。工资扣除标准5000元/月。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1级:不超过3.6万元的,3%。2级:超过3.6万元至14.4万元的部分,10%。3级:超过14.4万元至30万元的部分,20%。4级:超过30万元至42万元的部分,25%。5级:超过42万元至66万元的部分,30%。6级:超过66万元至96万元的部分,35%。7级:超过96万元的部分,4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㈣ 税前16000的工资税后应发多少
工资、薪金计算公式: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 个税起征点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个税起征点:现行起征点20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假设税前16000为扣除四金的工资,全月应纳税所得额=16000-3500=12500
应缴纳个人所得税额=12500*25%-1005=2120
实发工资(税后工资)=16000-2120=13880
㈤ 每个月16000工资要扣多少税
如果按月平均发放工资的话,每月160000/12=13333,扣除3500元后,得9833元,每月应交个人所得税=9833*25%-1005=1453。每月税后可得=13333-1453=11880,全年可得工资=142560。
拓展资料:
税前工资即应发工资,指交纳个人所得税之前的总工资,即可以直接拿来套用国家税法进行计税的部分。税前工资=税后工资+个人所得税+五险一金个人所缴纳部分。以应发工资为基数,“扣除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后的工资超过5000元/月的人,需要纳税;“扣除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后的工资不超过5000元/月的人,不需要纳税。
税后工资指的是税前工资扣除个人所得税、四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公积金)中的个人交纳部分后,实际到手的工资收入。社会保险中的个人交纳部分、住房公积金中的个人交纳部分是税前列支的。因此,税前工资≠税后工资+个人所得税。
㈥ 新的个税工资16000交多少税
法律分析:应交个人所得税:890元,税后到手工资就是:15110元。
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 起征点(5000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税金额:(16000-5000)*3%-0=890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㈦ 税前16000,个税应交多少
如你没有其他能抵扣的,那么我的回答如下:
如你的税前工资:16000元,你应交个人所得税:890元,税后到手工资就是:15110元,关于你要交的个人所得税我的计算如下,你能看明白的:
一、如你这个月累计收到工资:扣除社保*元,公积金*,扣个人的商业保险200元(200元是最高金额)扣除六项抵减后得到16000元,纳税所得额=16000-5000=11000元,应交个人所税:11000*10%=1100元,速算扣除: 210元,应交个人所税:1100-210=890元,你到手工资=16000-890=15110元。
二、说明1:
和你说一下,这个5000元扣减是从2018年10月1日开始至今天的政策。所有的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都得执行的。只要你的月收入超过5000元就得自觉交的个人所得税。
三、说明2:
个人所得税是实行的收付实现制,就是你上月没有发合在这个月发了,只要超过5000元就得交个人所得税的。
四、说明3:
你所交的个人所得税在你当地的地税都能查到的,而且你当地的地税应该每年都会给纳税人一封纳税光荣的挂号信的。
五、执行的税率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