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州讯息 » 广州中山纪念堂有哪些建筑元素
扩展阅读
怎么从天津站到滨海机场 2025-05-15 03:30:45

广州中山纪念堂有哪些建筑元素

发布时间: 2022-07-01 08:01:45

A. 中山纪念堂内外结构

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纪念堂坐落于孙中山先生当年的总统府旧址上,由我国着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1929年动工,到1931年完成。

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八角形建筑,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外形庄严宏伟,内部结构异常坚固,上盖全用钢架和钢筋混凝土构成。由于力学和声学的巧妙运用,这座建筑物内部没有柱子,回音也较少。全部用地面积6公顷,建筑面积为12000平方公尺,高47公尺,舞台口宽15公尺,深15公尺,座位4729个。

纪念堂前立孙中山全身青铜像,东西两侧各有一座两层楼房的附属建筑。中山纪念碑建在纪念堂北侧一路之隔的越秀山岗顶上(归越秀公园管理),1930年1月竣工。碑高37.3米,方尖形,由花岗岩砌成,塔尖处原有一石砌青天白日徽,解放后改为八块扇形石板;内分十三层,有盘旋梯级可上,碑身南正面镌刻“总理遗嘱”。二者皆为广州标志性革命纪念建筑物。

解放前夕,纪念堂因年久失修,已严重损坏。解放后,人民政府于1963年和1976年两次拨出专款进行全面修葺,增加了化妆间、贵宾室,并改善堂内灯光、音响、座椅、通风和增加冷气设备。1988年由市政府再次拨出专款,对纪念堂的电器隐患进行了全面的装修改造,更换了音响、舞台灯光控制系统、消防监控中心,美化了环境,是中外人士喜爱的游览胜地。

B. 广州市中山纪念堂详细资料

位于越秀山南麓的中山纪念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区(点)。纪念堂由我国着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坐落于孙中山先生当年的总统府旧址上,1928年动工,1931年完成。

这座富丽堂皇的八角形建筑,外形庄严宏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纪念堂及庭园用地面积6.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高52米。设计师巧妙地运用了建筑力学的结构原理,采用钢架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跨度达71米的建筑空间内不设一柱,更显气势恢宏,是中西建筑完美结合的典范。舞台口宽15米,深20米,座位3238个。中山纪念堂是广州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物,是广州市大型集会和演出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外人士喜爱的参观游览胜地。

中山纪念堂还设有孙中山史迹陈列馆,分上下两层,总面积为260平方米,展出了孙中山先生一生的革命史迹图片资料。中山纪念堂提供预约讲解、免费停车场及宣传资料等服务,为广州市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C. 广州的着名标志性建筑有哪些都在什么区

海珠区:广州塔、琶洲会展

天河区:中信广场、西塔、花城广场的博物馆、歌剧院

越秀区:中山纪念堂、五羊雕像、镇海楼

荔湾区:陈家祠、白天鹅

白云区:广州体育馆

花都区:白云国际机场

D. 中山纪念堂的建筑特点是什么

摘要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这个问题:中山纪念堂的建筑特点是什么?

E. 中山纪念堂的景点特色

纪念堂飞檐飘卷,使用的琉璃瓦。中山纪念堂选用了孙中山先生生前最喜爱的宝蓝色琉璃瓦作为主色调。1963年,中山纪念堂曾经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翻修,特别从广东佛山的石湾定制了宝蓝色琉璃瓦,重盖了堂顶瓦面,在保留原有图案的基础上进行了翻新。
檐角的云水花纹、斗拱上的装饰图案、檐头的钟形铁马,梁上的d字图形,也都极富民族特色。在维修中,翻新的方法是传统的,材料却是现代的。纪念堂外的彩画除了进行常规的补缝补色外,还采用硅化防水剂进行保护,这就像在外面蒙上了一层保护膜。堂内则使用了防霉防潮的新油漆,用进口材料保证能对彩画起到更好的保护。
纪念堂正门檐下悬挂的五盏巨大的长方形挂穗嵌玻璃青铜大吊灯,除玻璃外,全部以生铁铸成,甚至边底部垂下的绦穗,也是由生铁铸就的。
中山纪念堂所采用的彩色陶质道板砖及外墙装饰毛面砖,是原上海泰山砖瓦有限公司首创,并成为中国首批享有专利的产品之一。美观端庄、自然质朴、经久耐用、具有吸音、吸光、抗冻、永不褪色的独特效果,被誉为“泰山砖”。
从空中俯视,纪念堂呈外突的伞型结构,青砖蓝瓦蓝象征着孙中山先生当年。 天下为公
纪念堂正面抱厦上下檐间,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蕴意深刻:国家为人民所共有,政府为人民所共管,国家利益为人民所共享。
孙中山先生铜像
矗立在纪念堂前正中央的孙中山铜像。1956年,由雕塑家尹积昌等人创作的水泥像(表面镀铜,1998年后才更换铜像)。高5.5米,重3.9吨,所铸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山大学演讲时的造型。铜像下白色花岗岩的基座上刻着孙中山先生所着《建国大纲》的内容。
古树名木
木棉作为市花,无人不晓。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鲜,天南树树皆峰火,不及攀枝花可怜。(明·屈大均)。
广州最老的木棉树(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就在中山纪念堂。这株老树亲眼目睹了满清王朝的腐朽堕落;亲眼目睹了广州起义的惨酷壮烈;亲眼目睹了孙中山的百折不挠;亲眼目睹了陈炯明的叛乱;亲眼目睹了身旁的总统府被夷为平地后又建起了一座全新的纪念堂;亲身经历了叛军的炮火和日本侵略者往它身下投下的炸弹。风走云飞,星流人逝,老树还依旧静静站立,夜长人静时细细品味着数百年的风霜。
中山纪念堂不仅有广州最老的木棉王,它还有广州最大的两棵白兰树。它们是纪念堂奠基、竣工时栽下的,它们与纪念堂一起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坎坷岁月,终年常绿、亭亭如盖的碧绿树冠可荫地数百平方,如同两个高大忠勇的卫士守卫着纪念堂。每年的初夏(6月)和深秋(10月),浓香四溢、洁白无瑕的小花桂满枝头,香飘数里,象征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万古流芳。
中山纪念堂的大门楼
纪念堂的前方,隔一块秀草茵茵的宽阔广场,耸立着一座有三道屋宇式三孔大拱门。朱色的铁门,门头重檐叠阁,飞檐出卷;宝蓝色的琉璃瓦映着灿烂阳光,显得庄重而不失绚丽--这座无梁殿式的建筑物,便是中山纪念堂的大门楼。一道
基底由石米批荡的铁花围墙从门楼左右延展出去,团团环绕住了整个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的云鹤华表
“云鹤华表”,高插云天,雄伟俊挺,它的八角形底座超过一个人的高度,柱顶祥云缭绕,显得气派非凡,庄严肃穆。
中山纪念碑
孙中山纪念碑,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修建物纪念性建筑之一,位于越秀山山顶,与中山纪念堂处于同一轴线上。纪念碑占地30多平方米,是一由花岗岩石彻成的方锥形建筑物,因其下大上小且四坡尖顶、挺拔向上,颇有冲天之势。
从纪念碑往下约百米,越秀山的山腰上,另有一座与孙中山先生有关的建筑物,即孙总理读书治事处。
柱头饰“¥”
始建于1929年、完工于1931年的中山纪念堂,其主体建筑上,每一根圆柱的柱头饰都刻着“¥”的符号,与人民币的货币符号“¥”完全一致。
至于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纪念堂管理处工作人员认为,这应该是一种巧合。这个符号其实就是一个“羊”字,中山纪念堂使用这个符号,应该是与羊城“五羊献穗”的美丽传说有关。意即“羊城的中山纪念堂”和“羊城人民对孙中山的永远怀念之情”。人民币的货币符号虽然也是“¥”,但它可能与古代没有货币时“羊”曾是最早的实物交换等价物有关。因此,人民币上的“¥”与纪念堂柱顶上的柱头饰“¥”应该没有多大关系。
避难古鼎
在纪念堂大堂正门两侧,分别摆放着两个鼎,分别于1929年6月1日和1930年10月10日烧制,已有近80年的历史。
据介绍,在“文革”时期,因为“破四旧”运动,两个鼎上面的“民国”等字样被人弄掉了。纪念堂当时的老馆长,为了避免损坏了古鼎,带领几个壮劳力,在半夜三更将它们埋进了东边的草地里,当作绿化用的(大粪)肥料池保护起来。“文革”结束以后,再挖出来向游客展示。
九级、五级台阶
一般人很难注意到,沿着孙中山铜像往正门走,登上两段台阶,这两段台阶的级数分别是九级和五级。中国古代通常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常常以“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之尊”。
纪念堂管理处工作人员认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并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和1921年5月5日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所以,在这里九级、五级台阶暗合了孙中山先生在人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滴水石不穿
有句成语叫“滴水穿石”,但在纪念堂四周地面有近百年历史的石板却“滴水不穿石”。这是因为设计者巧妙地在檐口处设计了“天沟”,将屋面上的大部分雨水进行拦截后,再从暗藏的柱子里排走,从而对石板几乎无法造成影响。
紫铜天沟
纪念堂堂顶的屋面上,每个雨水面都有一条紫铜“天沟”。这“天沟”将屋面上的大部分雨水拦截后,从墙面上的排水沟里排走了。可见当年设计师对纪念堂屋面的排水设计是非常科学的。
光芒四射的门洞
堂内的一、二楼有十六个门洞,这厚厚的门洞,在艺术上处理得非常得体,特别是红麻石做的门框上的光芒浮雕,看上去给人一种光芒四射的感觉。
彩绘天面和地面走廊
纪念堂内还保留着当年彩绘天面,以云朵彩图为主,地面彩绘是“青天白日满地红”,与国民党的党旗、党徽的图案相近。
男室、女室标牌
大堂内一楼的男女厕所的标牌上还保留着当年的称呼——男室和女室。通过这两块小小的牌子,可以了解过去对厕所的称呼为男室、女室,而不是“茅坑”、厕所等。
中西合璧式建筑
会堂式建筑开创了中西建筑巧妙结合的新起点,将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物与西方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高47米、跨度71米的空间内不设一柱,主要靠隐藏在墙壁间的八根巨柱支撑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跨度达30米的大型钢桁架,上面再支撑起主桁架,再承托起八角型的堂顶。
孙中山遗嘱汉白玉石碑
纪念堂的舞台上有一处汉白玉石碑,上面刻有孙中山浮雕头像和总理遗嘱的内容。据介绍,“曹全碑体”的总理遗嘱碑刻是吴子复的手迹,由广东端州的梁俊生先生镌刻。
弹痕累累的墙面
在纪念馆东门外北侧,有一面墙上布满了仿似铜锈的斑点。纪念堂管理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仿似铜锈的斑点系日军所“赐”——侵华日军在1938年6月7日扔下的炸弹将纪念堂的墙面炸得弹痕累累。据介绍,当时,在正门前右边也被炸了一个大坑,西北角被炸裂了约40平方米。
日本鬼子残留的弹片
纪念馆东门外墙上布满了当年日本鬼子轰炸而残留的弹片。因为残留的弹片会生锈,为保护文物,就用一种黏合剂把它封闭起来了,免得古墙上锈迹斑斑。
受降签字
1945年9月16日上午10时,日本23军司令田中久一在中山纪念堂舞台上向国民党第二方面军张发奎司令签署降书。当时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仅有数十人见证了这段历史。1947年3月27日,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田中久一被五花大绑、游街示众后,在流花桥被枪决。
国家水准点石碑
在纪念堂东小门出口的草地里有一个国家水准点石碑,这是国家监测地下水的一个水准点。
一平米铺5个年代地砖
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历史陈列馆的二楼,有一个恐怕在任何地方都看不到的“绝世文物”:一平方米地面铺有5个年代的地砖。据了解,很难考证到底哪种砖出自哪个年代,但至少有两种地砖是可以一眼看出是解放前的,因为其中有种图案跟国民党的党旗相似,有种图案与国民党党徽相似。

F. 中山纪念堂的建筑结构

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八角形宫殿式建筑。整座建筑面积约为3700平方米,高49米,由前后左右四个宫殿式重檐歇山抱厦建筑组成,就像四层卷叠的龙脊,组成一个整体,拱托出中央巨大的八角形攒尖式屋顶。重檐歇山顶的中央,高悬着一块蓝底红边的漆金大匾,上面有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4个大字,雄浑有力。正面檐下,内外各八根大可三人合围的朱色水磨大石柱,拱托着彩绘的磨水石米斗拱、花梁和拼花图案的天花板,做工精细。那五盏巨大的长方形挂重穗嵌玻璃青铜大吊灯,悬在高大的走廊半空,映着镂花丹门,衬托得殿堂越发的富丽堂皇,古色古香。
纪念堂总体布局呈方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为6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纪念堂的主体建筑为大礼堂,高49米,系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宫殿式建筑,上部是八角攒尖重詹歇山顶。红柱黄砖衬着宝蓝钯琉璃瓦盖,富丽堂皇显得庄严肃穆。梁柱周围装饰着世族风格的彩画图案,金碧辉煌。大礼堂正门上方,挂有“天下为公”四字横匾,是孙中山所书。大礼堂的建筑充分显示了我国高度的建筑水平,礼堂内看不到一根柱子,支撑大屋顶的8根柱子隐藏在壁内,给人一种新颖、宽敞、明亮的感觉。礼堂的座席有上下两层,可容纳5000人。中山纪念堂的金顶呈椭圆形、高达3.79米,直径最大处有4.075米。这么一个巨大的熠熠生辉的金顶表面,全部使用黄金镶贴,共用了从香港购进的质量上乘的金箔36166张,折合重量0.92公斤。除了金顶外,“天下为公”字匾、总理遗嘱、建国大纲、奠基石字体、也都是用金箔镶贴的。
中山纪念堂的平面略呈八角形、建筑面积为8700平方米,加上东西附楼、后台休息室及地下化妆室,面积共达1.2万平方米。
纪念堂采用木桩基础,钢架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八角形的大厅设计了30米跨的钢桁架,大屋顶由八排钢桁架结合为一个整体。四角墙壁为厚达50厘米的钢筋混凝土的剪力墙,以期能负荷屋顶的全部重量。楼座以钢桁架悬臂挑出,楼板则用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屋顶则用一大可四个合抱的呈椭圆形的圆柱压顶。大厅跨度30米,内无一柱,体积达50000立方米,有5000个座位,空间高大、雄伟、宽敞,是当时中国最大的会堂建筑,也是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用于大体量的会堂建筑的大胆而成功的作品。纪念堂的建筑吸收了我国传统建筑的优秀元素,整体呈现恢宏壮美、金碧辉煌的特色。从屋头檐角的细部装饰处,均体现这一特质。

G. 广州孙中山纪念堂的介绍

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八角形宫殿式建筑。整座建筑面积约为3700平方米,高49米。

H. 广州最吸引人的几个景点,建筑壮观值得一去

广州塔又名小蛮腰,是广州新的标志性建筑物。在亚运会开幕式上,烟花绽放,广州塔大放异彩。登上广州塔的观光台,羊城美景一览无余。除了有美景可看之外,广州塔还有空中云梯、横向摩天轮、 4D电影院等多项观光娱乐设施,想象一下,当你站在观光层,看着玻璃地板下方的地面马路,车流细小如蚁,珠江在脚底蜿蜒之时,一向胆大的你,是否会产生眩晕呢?去体验一下吧!

广州白云山:置身白云仙境
自古以来,白云山一直是广州有名的风景胜地,素有 “南越第一山 ”之称。白云山全山面积 28平方公里,其最高峰摩星岭海拔 382米,是广州市最高峰。据说每到秋季,常有白云冉冉升起,使山上变成白漫漫的一片,犹如面纱笼罩,因此而得名。这里风光旖旎,有神秘的原始森林,壮观的龙潭飞潭、古老的唐代银杏、罕见的千年杜鹃、独特的野生牡丹、惊险的云飞蹦极。游客来到白云山,仿佛置身于白云仙境,感受“人在画中游,云在树上飘,水在空中舞”的奇妙意境。

越秀公园:羊城美景尽收眼底
越秀公园是新世纪羊城八景之一,因西汉时南越王赵佗曾在山上建 “朝汉台 ”而得名。园内有着名古迹镇海楼,又名五层楼,登楼远眺,羊城美景尽收眼底。园内还有古之楚庭和佛山牌坊,古城墙、四方炮台、中山纪念碑、五羊石像、五羊传说雕塑像群、球形水塔等。除此之外,越秀公园内的三个人工湖是游客们最喜欢的地方:东秀湖、南秀湖景色幽美,是绘画、写生、垂钓的好地方;北秀湖绿荫低垂,是划船爱好者的最佳选择。

中山纪念堂诉说革命先驱的壮举
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八角形宫殿式建筑,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它由前后左右四个宫殿式重檐歇山抱厦建筑组成,就像四层卷叠的龙脊,组成一个整体,拱托出中央巨大的八角形攒尖式屋顶。重檐歇山顶的中央,高悬着一块蓝底红边的漆金大匾,上面有孙中山手书的 “天下为公 ”4个大字,雄浑有力。正面檐下,内外各八根大可三人合围的朱色水磨大石柱,拱托着彩绘的磨水石米斗拱、花梁和拼花图案的天花板。青铜大吊灯,悬在高大的走廊半空,映着镂花丹门,衬托得殿堂越发的富丽堂皇,古色古香。如今,中山纪念堂是广州最具标性的建筑物之一,也是广州市大型集会和演出的重要场所,更见证了广州的许多历史大事……

南海神庙
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它是我国古代海神庙中唯一遗存下来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建筑群,也是西汉以来海上丝绸之路发源于广州的重要见证。南海神庙规模宏大,现存建筑多为清代结构,其主体建筑是一座五进的殿堂,由南至北依次为头门、仪门及复廊、礼亭、大殿和昭灵宫。南海神庙门前有石牌坊,额题 “海不扬波 ”。庙中保存有历代的许多石刻。南海神庙像是一位历史老人,亲眼见证了西汉以来海上丝绸之路发源于广州的历史,它集我国的宗教、古建筑、书法、雕刻、诸种文学艺术于一体,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与旅游价值。

平易近人的圣心大教堂

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坐落于广州市区中心的一德路,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宏伟、最具有特色的一间大教堂,至今有 130多年的历史。与其他教堂 “不可触摸 ”般的神圣不同,圣心大教堂就坐落在商业区,周围甚至布满了海货店、凉果店,所以无论近看远看,这座教堂都是如此的平易近人。据说每年的平安夜,教堂里都会传来钟声和教徒的歌声,相信在这寒冷的圣诞之夜,听到这么和谐的歌声,也会让人感觉到温暖吧。

沙面
在广州,看老建筑,感受欧陆风情,欣赏珠江美景,就不能错过这个位于广州市中心西南处的欧陆小岛——沙面。沙面位于靠近白鹅潭的广州市区角落处,离市区很近,离安静也很近。一边是热闹繁华的老城商业区,一边是江水荡然的白鹅潭,在参天大树下,欧式建筑前,散散步,聊聊天,或者欣赏美丽的珠江夜景,是一种浪漫的感觉。

珠江夜游 看珠江两岸的风光旖旎
珠江夜游是广州市具有南国特色的旅游项目。每当入夜之时,珠江两岸被一片炫目的华灯魅影所笼罩,华丽炫目,变幻万千。此时,最适合乘坐一艘游船,看珠江两岸的风光旖旎:那些被霓虹灯点缀的名桥、还有夜色浪漫的“羊城八景”,以及在在飒飒江风中漫步的人们,都是珠江畔一道美丽的风景。如果你有足够的体力和兴致,不妨沿着珠江两岸一路寻去,去追寻广州悠久的历史以及新潮的文化,去阅尽广州说不尽的文化风情。

北京路商业步行街
一边是古老西关,一边是新锐天河,横在中间的北京路商业步行街,因为汇集着深厚的传统气息与浮华的时尚元素而魅力无比。虽然租金贵到寸土寸金,但是还是有络绎不绝的品牌与商家把这里作为开店的首选,而且是一家比一家大。这里有 10多座大型百货商场,像广州商业的龙头企业一一广州百货大厦就坐落于此,还有各种品牌形象店和旗舰店,而且电影院、书店等娱乐场所也是丰富多样。此外,在逛街之余,游客们还可以看到“千年古道”地面博物馆。源源不断的游客、顾客使这里成为了广州最负盛名的步行街,是新老广州人最爱去的热闹地,也是广州人喜爱的传统购物地点。

上下九:西关风情
上下九步行街,就是大家口中的西关。在历史长河的洗礼后,逐步形成了当今商业步行街中西合璧的西关风情特色。在广州,你要没去过上下九就真不能说自己是广州人,别看上下九的档次属于中等偏上,但是十分亲民,吃喝玩乐面面俱到。在上下九,遍地都是美味的广式美食,还有数不胜数的特色西关小吃,绝对能让你吃的尽兴!

I. 中山纪念堂图案的元素那些是生活中常见的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01

J. 广州的标志性建筑物是什么

1、广州塔:广州塔是广州一个着名的旅游景点,总高度600米,独特的设计造型成为了新中轴线上的亮丽景观。地理位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阅江西路,广州塔有外观景平台和游乐项目以及悬空走廊,天梯等以及中西美食餐厅等。